1957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增产纸张 节约纸张
于滋潭的发言
这次我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听了毛主席“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分析报告,李富春副总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若干问题的说明”以及周总理在政协大会上“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等于听了三次由国家领导人主讲的如何应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来处理中国实际问题的最生动的讲课,通过这些报告的学习和讨论使我对党和政府执行对内和对外的政策上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
毛主席的讲话很科学地分析了处理人民内部各种性质不同矛盾的原则和方法,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能机动地运用这些理论。我们解放以来政治学习时间不算短,各种经典著作也读了不少,对于毛主席所著矛盾论中所指示的“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的意义,表面上似乎也能理解,但为什么在日常工作中就不能善为应用,以致常常犯错误,对于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更不知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那些是非对抗性的矛盾,那些是对抗性的矛盾。我想这主要是我们还不能将马列主义的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去。
李富春副总理对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若干问题作了全面具体的说明。这个报告不但使我认识到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表现,是我国要想在很短时期内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唯一的办法,同时,也为今后各有关部门在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及其准备工作上,创立了极有利的条件,为全国人民争取完成及超额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热情增加了动力。我们预期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一致努力下,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一定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得更好。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和增进亚洲国家间的友谊,周总理代表我国六亿人民访问了十一个国家,向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七个民族主义国家再一次表达了我们的真诚愿望。在访问期间,不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或是在民族主义国家中都赢得各国全体人民的热烈接待,都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国的代表团,同时也引起世界各国人民极大的注意。我听了报告后,又逐字的再把报告读了一遍,得到较深的启发,因此在重阅毛主席的矛盾论中所讲的:“在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之后,我们必须进而研究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及文中所引证列宁说的话:“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这一段时,体会就与以前有所不同。
这次代表团的访问不但在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在各民族主义国家里也同样得到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周总理在历次讲演中衷心表示相互学习的诚意,坚决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更得到他们一致的赞许。这些成绩的获得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党一向尊重各民族的独立并遵照马列主义理论的客观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分析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对他们的要求予以有力支持的结果,这些政策方针与马列主义无产阶级国际理论所教导我们的“进步的东西,那怕是萌芽也要予以扶植”的原则完全相符合。
现在再让我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问题提出下列几点意见:
一、重视归国华侨子弟的政治学习
国外的华侨一向是热爱祖国的。以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使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他们在国外受尽帝国主义者的欺凌而得不到祖国的支持,但解放以后情况就大不同,我们的各项建设正在飞跃的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随便受人摆布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他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民而自豪,对祖国也就更加热爱,除积极帮助祖国进行建设外,还纷纷将子弟送回祖国来学习。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在部分回国的华侨子弟中,由于以前在国外时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追求享乐腐化的生活,不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之对我国的各种设施感到很不习惯,我们应当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必要时,可组织华侨政治学习班,根据他们的特点耐心向他们解释政府的各种政策,帮助他们自觉地认识以前的错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并通过他们向国外的家庭进行解释,以便对政府的政策有所认识。
二、注意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近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发展很快,但仍不能满足人民求学的需要。为了能使更多的儿童进校读书,大多数学校都采取二部制的办法,另外还租用了部分民房作为临时的校舍,这种措施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注意读书环境的改善。据我了解有些学校的教室光线很暗,后面的学生看不到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还有的学校的教室里不论学生的身材高矮都使用一种规格的桌椅,还有些学校教室里虽然有不同规格的桌椅,但由于班主任老师未予合理分配,由学生们自己任意使用,结果出现高个学生用了矮的桌椅、矮个子的学生使用高的桌椅的现象。中小学生正在发育时期,长久在这不适宜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他们的身体的正常发育,现在北京市的中小学校学生,眼睛近视的、背驼的并不是个别学校的情形,我们希望领导中小学校的有关部门注意检查并及早采取必要的补救办法。
三、加强节约用纸的宣传
随着文化学习高潮的到来及人民生活不断的提高,不论在文化用纸方面或生活用纸方面的需要量都在逐月增加,纸张供求情况极为紧张。轻工业部造纸局为了满足发展的要求,曾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在原料方面除了采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废纤维旧料,亚麻绒,破鞋,绳头,旧鱼网,麻袋片等之外,去年还配用部分龙须草、麦秸,和席草所制的纸浆造纸,并扩大稻草纸浆使用范围配造卷烟纸。1957年初为了解决苇子不足,试制了高粱秆纸浆。为了减少纸浆统一调配数量,还奖励各纸厂在火碱供应无问题的条件下生产自制浆。在纸张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纤维流失,掌握纸重下差,水分上差,灰分,纸张成品率等等。为了降低纸张中纸浆配比,以达到节约纸浆目的,又在不影响各种纸张物理性能和印刷上要求,不断地提高填料配比,譬如:供美术出版社印画报的胶版印刷纸,灰分达到20%使用上毫无问题,另外为了适应文化、生活和工业诸方面的用纸需要,1956年还试制了五十余种新产品。
但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各种纸张供应紧张局面虽稍得缓和,然而由于纸张供求悬殊,单靠生产部门努力,还不可能全面解决,必须依赖用纸张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根本解决纸张脱销问题。例如有些出版部门出版新书的积压,各种印刷资料内容的重复,如出版部门注意加强出版的计划性和避免印刷内容的重复,还可以节约很多纸张。
又如卷烟纸,根据国家物资合理使用的原则,原来用新高级大麻制浆,1954年改用废麻,1956年配用20%稻草纸浆,制出纸张的物理强度完全可以达到卷烟要求。与不配稻草浆的纸张比较,还有一些缺点如:透明度略大,稍有气味,燃烧后灰呈黑色(不配稻草浆的卷烟纸烧后灰为白色)及不自燃等。因此卷烟制造厂都不愿意使用。据我所知道的苏联和其他国家普通卷烟纸很多都不自燃,透明,稍有气味。而它们人民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水平都高于我们的犹能使用,何以我们的要求非提到这样高不可呢?
又据本年2月21日参加造纸局召开讨论卷烟纸燃烧性能等会议的同志反映,某部门有一批芬兰进口卷烟纸,因为燃烧性不好就当了造纸原料回抄了。这是很不应该的。我认为这主要是宣传工作作的不够。今后应大力向他们解释说明节约意义,并要求国营厂带头使用。
关于火碱供应不足问题:要想增加纸张产量,必须增加纸浆产量,而纸浆的生产不仅需要制浆设备、制浆原料,还要有更多的化学药品供应。1957年影响制浆增产,火碱供应不足也是其中因素之一。为了解决目前火碱供应不足和培育我国造纸工业碱法制浆中碱液回收技术的成长,可否考虑推广四川中元造纸厂1956年利用制硫化碱的反射炉改为碱液回收炉,已试用成功的方法。此种设备国内可以设法仿造。根据该厂试验所得经济效果,每吨纯碱扣除一切费,其价格较市面购入者低60%以上。
总之,增产与节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增加生产固然重要,节约也同样重要,因此,必须很好地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根本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
我这次能够参加社会主义学院的政治学习,对于我这样一个平素偏重技术、对政治学习注意较少的人来说,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已经使我初步建立起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在政治思想的提高方面也得到一定的收获。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制度能够结合学员们的特点,以“三自”的方式提高学员们政治学习的兴趣,尤其使我受到很大的感动。现在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很好地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只有用马列主义的哲学理论武装起来,将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更多的成就。


第3版()
专栏:

中国基督徒在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上
阎迦勒的发言
我衷心完全拥护周恩来主席所作“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我完全同意陈叔通副主席所作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开幕以前,最高国务会议举行的扩大会议上,听到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区别,叫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提高了我思想的认识,使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以极兴奋的心情参加这次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我很愉快的看到,我们的统一战线更加扩大和巩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益向前发展了。
我就着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和基督徒思想的改造这两个问题,现在同各位谈谈。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首先,我要把我自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有的认识,和所得到一个极深刻的印象说出来:
1956年上半年我到内蒙古自治区视察,若以现在的内蒙古和解放前的旧绥远对比一下,虽然同是一个地区,但已成为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了。旧绥远的人民普遍吸毒,贫穷,卫生情况极坏,文化教育落后,买卖婚姻,摧残妇女,各民族间彼此仇视,甚至相互凶杀,欺压少数民族更为习见的事。种种悲痛可怜的情形,真是一言难尽。
旧绥远是我的故乡,我是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自幼就饱尝这种痛苦。今天的内蒙古就大不然了,我和它相别虽仅短短的八年,这次和它重行相会,凡所目睹无一不叫我惊奇不止。
从资源的开发来说,东有兴安森林,西有包头钢铁,矿产极富,谷仓闻名,天然草原,牲畜难数,完全不像从前遍地是黄金、无人伸手寻了。
从社会情况来说,人民丰衣足食,吸毒根绝,卫生情况进步尤多,而且加入合作社后,男女殷勤劳动,生产骤增,扫盲成绩惊人,中小以及高等学校的设立、增加,文化教育日渐提高,各民族间互爱互助、团结友好,轻重工业的建设,农田水利的发展,交通运输的跃进,都是我前所未闻,无处不新的。因此,我体验到中国自有史以来,从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人民政府为人民做了这样又多又好的事情。
从而不但叫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极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叫我体会到只有无产阶级的共产党来领导,才会有这样优越无比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基督徒的思想改造
我作为一个教牧人员,觉得有必要把肃反以来基督徒的思想改造情况作一扼要的汇报。我认为肃反以来,基督徒的思想的确得到了大的改造,像我这个基督教基要派思想极其保守,中毒极深而不自觉的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关于基督徒思想改造的情况,虽然现在还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它的量和数,但按照性质来说,在思想上的确得到了很多的改造,这是肯定的。以下我愿分项来说一说:
1、过去许多基督徒有主观成见,认为外国差会费财费力把圣经和基督的救恩传到中国来,所以总认为他们的一切都是好的,没想到帝国主义近百年来,就已经利用了基督教的差会,作了它侵略活动的工具,它巧妙地把亲美崇美、反苏反共的思想,掺杂在圣经的解释里面,它所起的作用,叫中国基督徒在思想上都认为英美帝国是基督化的国家,目的总是帮助中国富强起来。另外,它又恶毒的宣传共产党是无神的,是大红龙,必定不能叫信仰自由。这些都是帝国主义厉害的毒素,使基督徒在思想上和人民政府有了距离,渐渐的形成了与人民政府的对立。这样中毒思想的发展,自己很主观的以为向神忠心,那知得出来的效果,是有利于帝国主义,有损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等到肃反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多数的基督徒投入了运动学习当中,读到了近百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近代史,看见帝国主义曾利用基督教有过侵略祖国的罪行,是一个无可置辩的历史事实,这才恍然大悟,才认识到帝国主义有意识的宣传亲美崇美是为了给基督徒造成了没有爱国的思想。在半殖民地的情况下,奴役祖国人民,永无翻身的机会。这个毒素直到现在经过学习,才清楚的有了认识,才彻底的有了批判。所以说认识帝国主义毒素,是一个大的思想改造。
2、对于宗教政策来说,在没有参加学习以前,许多基督徒对它认识总是半信半疑的,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人民政府的宗教政策是非常明确的。通过自己的思想,认识到了唯物主义是根据客观的事实,人民需要宗教,人民政府就保护宗教,只要有人信仰,人民政府现在保护信仰自由,永远保护信仰自由。肯定的用彼此尊重、互不干涉的原则,保证信仰自由,并用宪法固定起来。
因此,许多基督徒已认识到了有信仰的人和共产党绝对是能合作的。因这合作的基础并不是建立在有神无神的上面,乃是建立在反帝爱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类谋幸福上面。所以认识到了人民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一个大的思想改造。
3、过去全国各地有许多基督徒对于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怀疑不肯参加。在肃反运动中,一些暗藏在基督教的反革命分子被揭发了,清除了中国基督徒在团结道路上的障碍,因此许多不参加学习的,逐渐参加了学习,因着学习,才彻底的知道了三自爱国运动的组织,是反帝爱国,与信仰无关。经过学习事实也证明了,没有一个基督徒因着学习遭到了信仰的干涉。因而各地的基督徒转了方向,出现了新的面貌。
仅就基督徒巨会处来说,自从将隐藏在基督徒巨会处的反革命分子肃清以后,全国七百多个地方基督徒巨会处,七万多信徒,绝大多数因着肃反学习,揭去了蒙蔽的帕子,看见了祖国的可爱,因而挑起了爱国的热情,积极的参加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就北京和上海的巨会处而言,按最近初步的了解,已有百数十位基督徒获得了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等光荣的称号。
1956年响应了募捐寒衣、救济灾民的运动,北京和上海基督徒巨会处的信徒,就捐献了一千四百余件各种的衣服。全国基督徒巨会处的信徒之所以如此变化,是与肃反和三自爱国运动学习分不开的。我们已认识到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是这新时代中基督徒必走的一条光明灿烂的康庄大道。所以说参加三自爱国运动,也是一个大的思想改造。
总结以上基督徒思想改造概况,是我的负担,所以在这里分别报告出来,好让政府首长、各位委员、和全国人民在此明了基督徒思想改造的情况。
最后,我在这里表示:我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带领信徒团结在三自爱国运动里面,积极的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保卫世界和平而努力。


第3版()
专栏:

关于电力工业的发展问题
鲍国宝的发言
请允许我就下列两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一)工业与电力的配合问题
目前在全国很多地区内电力供应很紧张。主要原因是电力需要量增加得很快,发电设备的增长远远跟不上。虽然电力工业已推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技术改革的措施,大大地发挥了发电设备的潜力,但还不能满足用电增长的需要。1956年全国发电设备的平均利用率达到了1949年的一点七倍,这就是说,相等的发电设备容量,要发出一点七倍的电度。但每年发电度数在这个时期内约增加了274%,而发电设备容量仅增加了94%,这就是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电力主要是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因此,发电度数增长的速度应该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有适当的比例。世界各个工业先进的国家中,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内,都不断地提高用电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兼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不断地提高,所以发电量增长的速度一般都要超过工业总产值增长的速度。又发电设备所能发出的电量,要受到机器额定容量的限制。为了保证供电的高度可靠性并满足各工业部门可能超额完成计划所增加的用电需要,发电设备容量的增长又必须比发电度数的增长快些。苏联第六个五年计划的下列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第六个五年计划内,工业总产值要增加65%,电力总产量要增加88%,而发电设备总容量则需要增加120%。
在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由于我们缺乏建设的经验,对工业生产的潜力估计不足,又由于国家投资和设备供应的限制,没有为满足各工业部门超额完成计划所需的电力准备好设备容量。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已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的指标,钢铁、水泥、棉纱、纸和烧碱等主要产品的产量都已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电力工业逐年发电设备的增加,基本上还是按照五年计划进行的,因此,就满足不了工业用电超计划增长的需要,造成当前的缺电情况。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时,这个经验值得我们重视。李富春副总理的报告中,提到电力等先行工业必须多发展一点,这是完全正确的。
电力与工业的配合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建厂地点的相互配合。虽然在大多数地区内,目前电力供应非常紧张,但也有个别地区,新发电站已建立,而原来计划建设的工厂未按计划兴建,或改变计划,另在别处建厂,以致新建的发电设备不能充分利用。而该工厂所迁到的地区,又没有预先安排其所需要增加的电量。现在电力系统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有多余电力的地区不能向缺电的地区送电,以致存在着不少地区缺电而个别地区电多的现象。这说明了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建厂计划密切配合的必要性。一方面,电力工业要根据工业的部署适当地安排发电站和电力系统的建设计划。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电力的工业,也要根据动力资源的分布,在建厂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与动力资源所在地靠近;已决定的建厂地点,则非绝对必要时不宜变更。
(二)电力工业与机器制造工业的配合问题
有人问,国内已能制造六千和一点二万瓩发电设备,为什么不尽量利用,来帮助解决缺电的问题呢?“充分利用我国现在能制造的技术装备”的原则,毋可置疑,在事实上电力工业也是这样做的。电力工业已经或者正在大量采用国内生产的六千和一点二万瓩发电设备。当然,具体困难是有的。一个装置了单位机组容量为六千瓩的发电站,比较总容量相同、但装置了单位机组容量为一点二万瓩的发电站,所花投资要增加80%,使用的钢材和水泥也要增加一倍以上。由于国家投资和钢材、水泥供应的限制,就不可能多装置小机器。问题还不止此,机器容量需要配合电力系统的大小,大的系统就要装置大的机器。例如东北系统,现在发电设备总容量已达到一百五十万瓩,到1962年要达到三百万瓩,现在装置五万瓩机器已不很合理,应该装置十万瓩的机器。以辽宁发电站来讲,设计最终容量为六十万瓩,准备装置五万瓩机八台和十万瓩机两台。如果全部装置六千瓩机,需要一百台,装置一点二万瓩机也需要五十台。装置六千瓩机非但在投资上要增多四亿以上,就是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也是不可能的。现在东北电力系统每年要装置发电容量二十五万瓩,如果装置小机器,土建力量就无论如何赶不上。目前我国每年要装置六十——七十万瓩火力发电设备,五年后还要增加一倍。如果不尽可能地加大机组的容量,无论在钢材、水泥供应、机器制造和基建工程各方面,都要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于电力供应增长的要求。至于使用高压高温的设备,目的在于求得经济的效果,九十大气压的机器,比较三十五大气压的机器,一般可以省煤14%—16%。按六十万瓩的发电站来说,装置高压机器比中压机器,每年要节省标准煤约三十万吨。当然这问题也要结合机器大小、国内制造水平和钢煤比价等问题来考虑,不能单纯地追求用煤的经济。但目前我国煤的供应还是比较紧张,在若干发电站内装置高压高温机器,以长期地节省燃料,对于平衡燃料的供应和减轻铁路运输的负担,还是很必要的。
国内机器制造工业正在努力设计和试制大容量和高压高温的设备。1958年就可制成二点五万瓩机组,1960年将要完成五万瓩机组的试制工作。至于钢材方面,中压机器所需钢材,除大锻件外,目前国内已能自产,而高压设备所需珠光体钢也准备在1959年自行生产。因此,生产高压、高温、较大机组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目前国内已需要大量的二点五万、五万和十万瓩机器,需要和供应之间脱节了四、五年。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认为解决的方向,就是遵照李富春副总理所指示的原则:“少数最重要的新建企业,要搞先进的以至最先进的技术。一般的新建改建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现在能制造的技术装备,……机器制造部门必须努力设计和制造先进的产品……”根据这个原则,一方面,电力工业应该在可能范围内尽量使用国内能制造的设备,以扶植国内制造工业,为供应更大、更先进的设备准备条件。另一方面,机器制造部门对于已经能生产的设备,暂时不鼓励超计划生产,而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创造必要的条件,提早生产二点五万、五万和十万瓩机器。在若干发电站中,要向国外购置技术上最先进的设备(国内能制造的部分,仍争取由国内供应)以培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并积累运行经验来供国内制造工业的参考。在机器制造工业方面,也宜用一部分外汇,购买我国还不能制造的设备,以供研究和仿造。这样做,对于国民经济目前的和长远的利益都是有利的。
以上两点,仅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希望各位指正。


第3版()
专栏:

为繁荣新的曲艺而努力
连阔如的发言
我参加这次政协会议,在会前听了毛主席“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和李富春副总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若干问题”说明以后;在会议中又听到周总理“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陈副总理的发言以及陈叔通副主席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各位的发言,我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我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
我是一个民间的职业艺人,现在我所要谈到的也是有关我们戏曲界的几个问题。自从去年实行减免文化娱乐税和文化部发出五百万救济金救济艺人以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下,我国的戏曲界呈现出空前未有的繁荣,这不只是解决了戏曲艺人的生活,而且,挖掘出许许多多的好的戏目和曲词,这对于丰富人民文化娱乐生活,起了良好的作用,从而,在整理戏曲遗产上有了很大的方便,更扩大了我们戏曲艺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范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文艺工作者帮助下,戏曲艺术会有更大的发展。
从这一点看来,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是正确的。提高了人民文化娱乐水平,给戏曲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好处。这些情况不用我多说了,大家都可以目睹眼见,是人所共知的事;可是,另外我也感到我们曲艺界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有关方面加以注意,我分三点说明:
一、为了继承曲艺传统的艺术遗产,要与安排、救济相结合,好培养下一代,要求各省、市文化局在可能的条件下,建立“曲艺之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有不少的文艺工作者,不断地整理曲艺遗产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艺人“口传心授”记在脑子里的曲词和评书。例如:陈士和的聊斋,王少堂的水浒和高元钧、宋宗科等的山东快书等等。这样的记录、整理曲艺遗产是好的;可是,这只能把曲艺艺人的东西变成书面的东西,只是继承了曲艺遗产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三分之一。因为曲艺遗产包括三种。
1、是“口传心授”积累在艺人身上的东西,这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
2、是曲艺艺人表演的经验。
3、是演唱的伴奏者。
所以说,只整理、重视第一种是不够的,因为,这三者才构成了“曲艺”,当然这其中也有光说不唱的像评书和相声等形式的曲艺。我们曲艺界有一个损失,那就是在解放前,学这种艺术多半是女演员,尤其在演唱方面,其中有些个是好的,艺术造诣很高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艺术修养是很低,有一些副作用渗杂在内,这样,无形之中就削弱了曲艺艺术,所以,有些个演员在解放后难以提高。就仅有的老艺人来说,艺术修养高的很有限,倘若不及时的把他们身上存在的东西保留下来,又是一层损失,就我所知道的,我们许多曲艺老艺人都表示,愿意把自己身上的东西传给下一代,谁也不愿意把自己身上的东西带到棺材里去,毫无保留的拿出来,既然如此,我希望各省市文化机关重视一下这个工作。
曲艺这种艺术,短小精悍,通俗普及,形式多样,是个轻便的战斗武器,这种艺术也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从最近两三年来看,曲艺这种艺术在工农兵群众中,根深蒂固的发展起来,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最近一、二年来,各省市广播电台、文工团也相继成立了曲艺团、曲艺队等组织,足见这种艺术为人民所喜欢。由于这样发展,就产生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这就是如何提高业余演员的艺术水平和伴奏人员逐渐缺乏的情况。提高业余演员艺术水平当然是需要有经验的职业演员来辅导,可是更重要的是音乐伴奏的缺乏。音乐伴奏人员本来是缺乏的,因为,旧有的一个伴奏演员,一个人要给几个表演者来伴奏,由于,一些人员参加了组织,这样,就使得伴奏人员更少了,形成演唱者多、伴奏人员更少的现象,产生“脱销”。照这样下去,情况会日渐严重。所以,我希望在整理传统曲艺遗产的同时,把安排老艺人这工作与培养下一代曲艺艺人结合起来,赶快培养下一代。一个演唱演员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来,可是,一个音乐伴奏人员培养要困难些,如果,不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只重视继承艺人“口传心授”的东西,那是不对的,一些好的老伴奏人员的能耐就会带走。这些工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应快办才对。因此,我建议各省市文化部门,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成立“曲艺之家”来承当这一工作,这种“曲艺之家”可大可小,小者一、二间房也可,大者三、五间房也成。现在一般学校都是二部制,有很大的一部分同学校外活动少,呆着无事,生活内容贫乏,可以让他们参加到这里学习,有培养前途的,将来再继续深造。这样,老艺人可以把身上的东西留下来,也培养了下一代曲艺艺人。这是轻而易举的事,花钱少,收效大。假如不及时办理这件事,损失是很大的。
二、要求文化部和商业部保存现在的小型娱乐场所,并适当的建设一些小型文化娱乐场所。
自从去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造胜利以来,各地商业部门,为了调整商业网,把门市部集中扩大,而把一些小型的文化娱乐场所、书场、茶馆改成门市部了,这种情况在各地都有发现。长此下去,使得一部分人民的文化娱乐受到影响,而且,也使一部分零散艺人失去了演出场所,生活受到影响,形成半失业的现象,我想,我们政府既然为了救济我们戏曲艺人,也决不想让艺人失业、失去生活来源,这样,会增加政府工作上的困难,让一些有生活之道的人失业。另外,我建议有关方面,建设一些小型文化场所,把旧有的场所保存别动,维持原状。从最近这些年看,各省市建设大的剧场已经不少,可是,对于小型文化场所的建设太少了,这样,太不调和,我想,一些偏僻离城较远地区的人,文化娱乐生活会贫乏,他们势必要到大城市来玩,不单增加交通上的拥挤,也使一些零散艺人生活失去了保障。所以我建议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离城较远或厂矿附近多建设一些小型文化娱乐场所。
三、要求各省市文化机关把零散的曲艺艺人领导起来,加强教育,帮助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好正确的为群众服务。
自去年各省市文化局有的举办零散曲艺艺人登记、发给演出证,确定他们的职业,成绩是很大的;可是,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文化局没有作这项工作,或迟迟再拖延。有的地区文化局不管零散艺人,反而让公安部门来管理,这是不好的,不合理的。有的零散艺人反映,人都解放翻了身了,我们翻半个身,跟无娘的孩子一样。因此,我建议各地方文化机关,有的尚未办理零散艺人登记的快一些办理登记,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群众服务。
最后,我希望我们各地曲艺艺人,要在可能的条件下自立更生,还要树立艰苦朴素的作风,因为,我国正在经济建设时期,有些困难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克服,现在,又在增产节约时期。当前的任务,我们就是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为繁荣新的曲艺而奋斗,为搞好我们与文艺工作者之间的团结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