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我们克服内部矛盾的力量日益壮大
邓初民谈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我们必须注意适当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又要懂得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要看到任何矛盾就害怕,看到任何工作中的缺点就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以最愉快兴奋的心情,参加政协全国委员会每一届每一次的全体会议,因为每一次会议都是我们团结、批评、学习、改造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之前,毛主席就有关问题为我们作了深刻的指示和教导,使我们感到亲切、温暖、轻松、愉快,同时,又体现出了人人都懂得的真理,解决了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次会议开幕的那天,周总理又为我们作了访问十一国的报告,指出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而且肯定国际形势对于我们是有利的。最近以色列在全世界人民的压力之下,已被迫从埃及的领土上撤兵,非洲大陆又于3月6日出现了一个新的自由独立的国家——加纳,约旦人民伟大的胜利使得英约条约能于3月13日最后终止等等,这些事实都正在日益证明他所指示的正确性。
至于国内情况,我们已经彻底完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基本上完成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取得统治地位还不到八年,而它所造成的生产力,不仅超过我国任何历史时代,而且正在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国家,表现出了人类上升发展史上极大的革命飞跃。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的新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们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人民群众正是社会进步的真正创造者。我们正在看到自然力的被征服,机器的被采用,社会面貌和社会风气的被改变。即以北京四郊的高楼大厦来说,变得比纸糊的还要快。城市农村的大量人口,好像从地底呼唤出来的一样,使我们感到人多力量大,使我们感到八年来经济、文化建设上的成绩,不仅是成绩,而且是奇迹。
这样,我们变成了国家真正的主人;这样,我国的国际地位变到了不能想像的高度。这仅是夸大之词;而今天是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伟大世界历史的担子已经担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肩上,我们生在毛泽东时代,还不足引以自豪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在革命建设工作中就没有任何缺点,但成绩总是主要的而且是近乎奇迹的、有目共睹的。为着团结人民群众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战斗,我们必须首先肯定成绩,同时注意不断检查缺点,改正缺点。
这许多成绩是从哪里来的呢?毫无疑问,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政策及其在人民民主专政体系中的指导和领导作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策(包括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等)的日益巩固和扩大,六亿中国人民,已经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毛主席的周围了。在组织上虽然还有党与非党的存在,但在精神上和政治上却已基本上达到一致,而且已在日益形成和成长着更紧密的一致。在宗教、民族及其他社会阶级、阶层关系上,也在日益形成和成长着更紧密的一致。过分强调党与非党的存在所表现的不一致性,过分强调宗教与非宗教及其他方面的不一致性,都是有害的,而且是不符合事实的。
由于我国革命的历史特点,还有极其广大的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在统一战线之内,今天人民内部的矛盾还是有的,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的矛盾,决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制度或其他任何社会制度具有生命力和进步性的最重要的根源。
工人阶级的党,一直不讳言内部矛盾,问题在如何适当地处理内部矛盾,毛主席已教导过我们。工人阶级的党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怎样来看待人民内部矛盾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呢?马克思指出:“只要阶级和阶级对抗不再存在,社会进化就不再成为政治革命。”(哲学的贫困)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必然逐渐成长为共产主义……。”(列宁:“我国革命中无产阶级的任务”)又说:“……不经过一系列的逐步的预备阶段,要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列宁:“在全俄土地科、贫农委员会和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是质变经过新质的逐渐积累和旧质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
我国的党和毛主席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内部矛盾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是由于还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来的,“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政策,就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最正确的政策,这就是说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说服的方法来解决,不能用粗暴的、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法来解决。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我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民族,各界人士,只有在思想上、认识上争取越快越好地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才能越快越好地适当的处理内部矛盾。
大家知道,敌人一听说我们人民内部还有矛盾,就会高兴得笑起来的;我们人民内部也会有某些好心肠的人,对于内部矛盾和某些不协调现象及工作中的某些缺点,怀着忧虑,殊不知一切事物自己运动的动力就是内在矛盾。社会运动亦然。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就是阶级矛盾的结果。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人民内部矛盾,也正是把社会主义推向共产主义的推动力,我们必须注意适当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们又要懂得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要看到任何矛盾就害怕,看到任何工作中的缺点就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各位委员,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不能动摇的,我们在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内部矛盾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日益壮大的。只要我们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更加团结,深入学习,加强自我改造,建设先进的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就会越快越好的完成。


第4版()
专栏:

大家有责任 大家有义务
董渭川谈按照统筹兼顾原则解决不能升学青年的出路问题
我想谈谈今年暑假后将有一定数量的青年不能升学的问题。前边已有几位委员谈过这个问题,我再作些补充。由于这几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地进步,人民的经济生活和对文化的要求都在不断地提高,因而各级学校虽然每年都大量增加,可是赶不上人民的需要。很多中学施行了二部制,但还是容纳不了小学毕业的投考生。去年全国高等学校几乎把高中毕业生全包下来,还允许一部分在职的干部投考,这就给高等教育造成了许多困难,不光房舍、实验设备等等物质条件跟不上,连教师的数量也不够,不得已采取大班上课的方式,无形中就不免降低教学的水平,这都是事实上的限制。不要说在今天我们不应该把用之于工业建设的经费拿过来再多办学校,倘使学校再大量增加,不论是高级的、中级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教师。所以今年全国高等学校的招生数字比去年稍稍缩减,是完全正确的,这正是为了保证所培养的建设后备军的质量。
不过这样一来,有若干高中毕业生就不能升入大学,同时有若干初中毕业生就不能升入高中,更有若干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初中,这不论从个人看,从国家看,都是问题。多少万十几岁的男女青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这些人不能升学干什么呢?要说让他们准备一年再投考,谁给他们准备呢?如果要他们自学,他们有没有好的自学环境?假使他们过起烦闷、游荡的生活来,是不是很大的损失?要说让他们就业,那末,就什么业呢?谁给他们安排呢?他们在小学、中学里受的都是些普通教育,在从事于某种职业以前,要不要作些准备呢?
我很为这一问题焦虑,但是个人见闻的范围太狭小了,不可能提供全盘解决的办法。现在只就所想到的零碎意见,作为例子谈谈。
引导青年参加生产劳动
引导青年们走向农村,应当说是一条广阔的而且正确的道路。在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之后,各地农村合作社里很缺少会计和技术员。在这次会上听到有委员说,有些合作社的会计连阿拉伯数字还写不对头,甚至有的合作社中还用黄豆计工分,而黄豆有时被耗子吃掉。为适应这一需要,是不是可以举办些短期训练班,给他们一些关于会计的、农业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他们进行安心于农村工作的专业思想教育,近年来已有好多事例证明,有了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在农业合作社里已经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批文化大军走入农村之后,对于扫除文盲、提高农民文化、促进生产,也都能起积极的作用,是值得各级政府特别注意的。
再从教育方面看:几年来我们增设了很多中、小学,但是有不少的教师没受过专业教育,工作的质量不高;可是要想调他们脱产学习一个时期,而又没有人接替他们的工作。为适应这一需要,假如举办些短期的训练班,给一部分不能升学的青年一些有关教育的知识技能,同时对他们进行安心于当人民教师的思想教育,这就可以替换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离职学习。在北京市就可以看到有些高中毕业生当初中的教师,并且他们的成绩很好。在多了一部分教师之后,中、小学教师的轮训制度,就可以建立起来。
此外有些新成立的厂、矿、企业需要具有相当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干部,常常到各地招考。各种手工业和服务部门也可以容纳一部分。如果事前在一省或一市之内有通盘的筹划,也可以作分门别类的训练和安置。
建议成立联合机构
共同设法克服困难
以上只是举了几方面的例子。从这些例子看,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非教育一个部门所能解决。可不可以由各省、市的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机构,把本省、本市各方面的需要汇集在一起,为不能升学的青年作总的考虑,并且按照门类把训练的任务分别交托给有关的单位。例如:训练中、小学的师资工作就可交给中等和高等师范学校负责;训练会计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就可交给农业学校或农业机关负责。这当然也产生房舍、设备、教师、经费等等的问题,但因为是短期的,应当有办法克服困难。只要在思想上承认解决这一重大问题是大家的责任,大家就有义务来承当。毛主席指示的统筹兼顾的原则,在这一问题上,也应该体现出来。
这样做能不能为全部失学的青年都找到出路呢?这要依靠各省、市自己去作调查研究,无法悬空估计。假定只能解决一大部分,甚或一小部分,也比听其自然的好。对于就业的人,也可附一个条件,就是工作成绩优良的,可以准许他们升学,并给他们以考试前的准备时间,以免他们认为就了业就再也不能升学了。他们去升学了,将来又可以有新的毕业生来接替。
如果有些不愿工作只愿准备来年升学的人,也可请教育部规定办法,由这些青年的母校或者他们家乡的学校,帮他们组织起来,每星期给他们补几次课,并给他们指定作业,使他们不至荒废学业。在多了一部分新的教师之后,原有教师的工作可以减轻,这就有了给准备升学的人补课的时间。
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
以上是就大量不能升学的青年的出路说的。下边还有必要谈谈今后,因为这并非今年一年的问题,明年、后年还会有。为了使将来的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学而去就业的时候有适于就业的知识、能力和正确的认识,就应当加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有了这几方面的基础,他们去就业就要比今天有更好的条件,也就可以把受某种训练的时间缩短,并且有的工作可以不需要训练。加强这几方面的教育,并非单纯为了就业,对于升学也是大有好处的。至于高中,似乎可以认真地讨论一番,有无文、理分科之必要,如能文、理分科,不论升学、就业,都可能比今天的基础好。马克思反对过早的分化是对的,但初中毕业后再分化,还算不算过早呢?我们多种不同性质的中等技术学校不就是高中程度的分化吗?
总起来说,国家没有保证任何人都能升学的义务,并且在任何国家也都没有这样做过,但是对于大量不能升学的十几岁的男女青年却有必要给他们想就业的办法;尽管在今天还没有条件使他们都能就业,也还是希望尽可能的多想办法。
我这些意见可能是些不切实际的空谈,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第4版()
专栏:

发扬民主精神 开展地方政协工作
江树峰的发言
我是在江苏省扬州市政协工作的,我想就自己亲身体会到的观感来谈谈地方政协如何开展工作的。
最近一年来,由于城市里进行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于党贯彻了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扬州市政协在这两大运动中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使政协在地方的人民民主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它的一定作用,因而政协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加之,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给与我们地方政协的工作人员和所联系的人士以巨大鼓舞。我们的团结面越来越大,各方面学习马列主义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向科学文化进军的积极性正在调动起来。在政协召开的会议上,大家的发言比以往坦率而敞开得多了,在逐步扩大民主的基础上,我们更加亲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了。争取中共党委领导,发挥积极主动精神
我们认为,政协工作的逐步展开,除了客观原因外,还得加上主观的努力。在以往,我们也同样容易感到政协的具体工作内容好像是比较空泛,不知从那里抓起,它不像事业单位每天都有经常工作好办。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渐渐地把这情形改变过来的?其中有几个要点:首先是要有中共党委负责同志的领导和关怀。政协工作的正常发展与具体安排,离开了党委的领导是很难设想的。可是我们做政协工作的同志也必须努力争取党委的领导。党委书记一般是兼政协主席的,他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与关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他与政协驻会办公的负责同志定期对工作交换意见,注意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他经常到政协来主持会议,并与委员们作广泛的亲切的交谈,这一切就可以促进政协在人民当中的地位获得应有的尊重。其次是我们必须主动积极。为了把政协的工作量加大,把政协的工作质量提高,使之能在社会主义的民主生活中多所贡献,我们就必须不断地用功钻研,提高理论水平,深入地了解情况,这样才能在政协工作会议上同党与非党的专职兼职同志一道,进行细致的有关工作问题的探讨。扬州市政协和党委统战部一屋两院办公,这样又取得了密切配合的效果。在这一方面,我们固然需要“当仁不让”地勇于建议,也要有“从善如流”的精神,政协工作的研究本身就应该充分体现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的高度统一性。在扬州市政协委员会中,党与非党的关系是比较正常的、融洽的,我们之间能毫无拘束地交换意见。我们既展开批评,而又互相尊重。驻会办公的副主席、副秘书长以及好多委员们,都产生了热爱政协工作的感情。发挥政协机关干部的力量,密切同各政协委员的联系
当工作按期订出计划后,又如何付诸实施呢?这里就必须抓住两个环节。一方面,要充分把政协机关中工作同志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在搞好分工合作的要求下,使大家放手干事,工作量是可以加大的;集体总结经验又是提高质量的必要途径。另一方面,必须善于和委员们联系,以发挥集体的潜力。我们可以邀请委员中的社会人士和老年知识分子来轮流驻会办公,事实上他们可以为政协作出好多工作成绩来。同时还要把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办公人员的力量和政协工作人员的力量很好地汇合起来。还有,必须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政协各个工作组的代表性人士保持经常的接触,我们应该主动去拜访他们。如召开一些会议时,事先就必须和会议主持人或重要有关人士进行联系,这样既对会议开好起保证作用,而又使各方面的负责同志和代表人士对政协工作具体体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的精神格外加深。综上所述,就是从工作计划到具体实施,政协工作都必须发扬人民内部的民主精神,而这种人民民主精神的充分发扬是以无产阶级的领导为依归的。
正由于扬州市政协在地方人民民主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人们的心目中时常能想到政协的存在是不可少的。因此,除政协主动进行各项工作外,还必须与其他方面的各项政治社会活动相配合、相适应。这样,政协在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各爱国民主人士当中就易于发挥其调整相互关系的团结作用。通过以往几年的工作,特别是去年一年的政协工作,使大家感觉到我们已经为今后政协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初步基础。工商界、知识分子、爱国民主人士、宗教界和少数民族人士和政协的关系是更加密切了,中共党委以及政府各部门和政协的接触也更加频繁了,现在有一些人希望把这桩或那桩有关政治与人民生活的大事,通过政协来协商。我们是做得很不够的,不过我们是走在工作发展的路上。我们希望政协真的成为党所领导的民主政治的讲坛,成为改进工作、克服官僚主义的推动机,同时成为帮助大家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政治学校。
不能说我们在工作中一切都做得很好了。我们只能说,从以往工作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正在推动我们前进。我们对好处正在巩固发扬,对缺陷正在克服纠正。如以往对地方政治生活中的重大措施,协商尚不够经常。这一缺点,我们正在努力克服中。最近政协就曾举行一次会议,对影响全市人民的一项卫生建设工作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和热情的辩论,结果是提出两个方案供行政参考选择。这就促使各方面的同志更加重视政协的协商职能。还有我们的会议制度还不够经常化,这一点我们已在工作计划中提出纠正。
这次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本身就体现了政协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做地方政协工作的同志从会议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启发。毛主席、周总理的报告给我们的教育意义是十分深刻的,我们必须认真地学习。我们热忱地希望政协全国委员会能对我们的工作经常给与指导和批评。


第4版()
专栏:

手工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罗子为的发言
我衷心地拥护毛主席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和周总理关于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的报告,同时我同意李富春副总理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和陈叔通副主席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我谈谈就我所知道的有关手工业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般情况
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由全国手工业部门改造的90%以上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手工业合作社,大多数手工业合作社是在1956年春高潮中组织起来的,时间不长,基础当然还不够巩固,但组织起来后有的改善了经营管理,有的适当改进了工具和设备,并且大多开展了劳动竞赛,组织先进经验交流,有的积极开展互教互学,提高了技术,而且很多地区为了搞好生产,选派技工到其他地区学习优良技术,学习先进经验,去年不到一年各地手工业合作社选派熟练技工仅到上海手工业合作社去学习的达千余人之多。因而很多手工业组织起来以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自10%、20%以至30%不等,有的改进并增加了花色品种,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在搞好生产的基础上大多数社员增加了劳动收入,根据1956年第四季度很多地区的调查,全国手工业合作社社员一般的约70%左右的社员比过去增加了劳动收入(新社员比入社前,老社员比1955年)。经过了工资调整的合作社,有90%以上社员增加了劳动收入,如我去年冬在福建厦门调查,该市集中经营统一核算的手工业合作社调整工资的二千九百多社员,有93%的社员比过去增加了劳动收入。大多数手工业社根据生产情况、经济条件举办了统筹医疗或医疗补助,因而不少手工业者因为合作化而在生活上获得了一定的改善,表现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很多手工业者说:“过去天天愁买(指原料)愁卖(指产品销售),常常今天愁着明天怎么办”?“现在不愁买不愁卖,只愁自己生产赶不上劳动竞赛”。这反映了合作化了的手工业者的心情,也反映了手工业者生产的积极性。这当然由于各地党委的领导、手工业部门的推进,手工业者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的热情,同时与有关部门如商业部门,金融机关大力协助分不开的。手工业改造工作虽然有很大收获,不等于说手工业改造工作没有缺点,比如在1956年春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其中一部分有的规模过大,有的集中合并过多,有的统一核算不适当,因而给社会上或手工业者带来了一些不便,但在高潮后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党中央指示后手工业部门即积极着手调整,改变了一些不适当的组织形式,并且收到了一定效果,而目前有的地区仍在继续调整中。由于广大手工业者历史上带来的贫困和疾病,而且有的人口众多,也有的由于业务不好,并不是很短时间就能改善了所有人的生活和困难,目前还有少数困难户。据我去年在福建漳州市的调查,手工业合作社中约有5%左右的社员生活有困难,需要救济。由于多数手工业合作社成立时间不久,经济基础薄弱,这一救济工作尚需民政部门救济部门大力协助,而有些地区民政部门给予了很大协助,如厦门市去年冬民政部门拨出四千元作十一、十二两月冬季救济,有的特别困难户并且发给了棉衣棉被。这一工作从全国来看,尚须各地民政部门进一步协助。
手工业分散零星,地方性大,行业极为复杂,牵涉方面广历史上又带来贫困,因而手工业问题较多,困难较多。这里我说说手工业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和困难。
采购原料困难很多
首先说说原料供应问题:手工业用的原料主要来自三方面,一为地产原料,就地购买;二为利用各种废料;三为国家统一分配物资,如棉纱。至于向远地购买原料及进口原料比重较小。根据我去年在福建漳州市调查,除国家统一分配原料外(主要是棉纱),漳州市手工业合作社所需原料约90%购自本地及附近各县(其中有很小数是商业部门从远地运来的),目前的问题是有些地区产出原料商业部门收购,而往往收购得很彻底,或者有的地区收购不足,而限制很死,手工业所需的原料不能向农民购买,甚至有时连次料也不能够直接购买,必须经过商业部门之手。有的往往加价过高,有的原料不适用,有的地产原料大量外运,当地反而发生用料的困难,有的地产原料从乡运到城,而原料产地的手工业合作社又要从城里或储存站去买再搬运回去,徒以增加不必要的经营费用、浪费搬运人力以及有时甚至于造成原材料损耗。自去年下半年提出开放自由市场后,有些地区有些地产原料虽然有所改进,但问题在有些地区还没有获得很好地解决。凡是必须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原料应该统购统销,有些不属于国家统购统一分配原料而属于收购的地产原料,应该规定合理价格,允许手工业合作社直接购买,即使某些原料需要运到其他地方调剂,应该首先注意当地手工业者的需要,因为某些地区某些手工业的发达,往往与地产原料是分不开的。同时有些即使属于国家统购原料,也可以考虑划定一定地区一定品种由手工业合作社去直接购买,以调剂不足,也可以补助商业上的不足。如收购生皮在山东有的地区即划定地区让手工业合作社收购杂皮,效果很好,两得其便,既利用了杂皮,也适当减少了规格皮的使用,同时有的原料手工业合作社就地直接购买价格比商业部门经手几乎要低一倍。有些地区好的经验想推行另一个地区,往往借口“实际情况不同”而不采用,究竟“实际情况不同”的是什么?往往缺乏分析,概括一言而蔽之。其实有时可能是我们脑子里想的“思想实际”,不一定是真正的“客观实际”,而“实际情况不同”这一句话有时被用来隐盖了“对某些问题思想不通”“对某些情况钻研不深”的借口。关于原料第二个问题,即不少手工业利用废料生产,这是手工业的特点,应该积极发挥手工业这一特点,以充分发挥利用物资的潜在力量,增加对人民需要的物资供应力量,而贯彻国家增产节约的精神。过去手工业合作社在这一方面有不少的收获,如去年钢铁供应紧张,福建、广东某些地区手工业合作社即组织工人上山挖几十年前埋在地下的一些土炮来生产农具,以支援农业生产。当然有些手工业对利用废料还不够重视。虽然有不少手工业可以利用废料,但很多地方手工业合作社不能够就地直接购买废料,这就大大影响了手工业者利用废料的积极性。因为利用废料生产有的费工,不如利用好料生产省工,有的废料产品价格要低,而废料一转手,就要加价,加了价的废料,又由于费工,在手工业者利用起来往往就会影响收入减少,因而就不想利用。也有的废料外运,当地反而想利用而不可得。建议应该规定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可以直接收购自用的废料,并且应该允许各地手工业合作社可以互相调剂,既发挥充分利用废料,又可补救手工业原料不足的困难。手工业部门收购用不了的废料,上缴给国家。有的个别属于国家必需统一分配的个别废料如铜,手工业收来可以交给国家不用或不收购。在国家积极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利用物资的潜在力量,这个问题需要从速解决,以发挥手工业的特点。关于原料第三个问题,即有关统一分配的原料,在有些地区对不同经济类型之间做到统筹兼顾,但有的地区有统筹而兼顾不够。如在一个地方同等技术条件的地方国营厂或公私合营厂与手工业合作社每人每月分配原料有的有时相差一倍多,悬殊过大,正是“有的做不完”“有的不够做”,这里实质上是涉及到对手工业和对合作社所有制的看法问题。希望存在这个问题的地区能够获得改进,主要是要分配的恰当,要注意到手工业有的今天不生产,明天生活会有问题,有的旺季不多生产,淡季就发生困难,我倒不是要求来一个平均主义分配原料。
收购价和工缴费偏低
其次谈谈产品加工、收购、包销问题,为了统一掌握重要物资,稳定市场,保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手工业有些产品是属于商业部门加工、收购、包销,虽然有些产品有改变选购之说,实行起来也不简单,而且要有过程,目前问题主要有二:一为有的收购价或工缴费过低了,影响社员收入、影响生产,如土纸收购价,某些手工艺品及某些地区棉布的工缴费偏低;二是有些产品,商业部门借口商业系统包销了,其他部门不得过问,而环节过多,也影响了收购价或工缴费低。如全国土纸1953年以来减产,主要即受了压低收购价的影响。1953年以来土纸一般压价达百分之二、三十,最多达50%,有的降低工资来维持生产,有的赔本,有的转业停产,有的合作社亏垮了,甚至于有的产纸县十分之九停了产。虽然1956年对土纸收购价格有了适当调整,因为调整的价格有些地区有些品种并未达到压价前的水平,而几年来社会的一般工资又上升,而目前土纸所用原料价格也上涨了,如何能够推动增产呢?收购价和工缴费,必须能从符合实际出发分配恰当的精神来处理。商业经营环节有的地方多得惊人,如土纸从收到卖有的地区多到六七道环节。说是为国家积累资金,实际上因为流转环节过多,真正获利无几,所以有的干部对环节过多不满地说:“一统,二转,三关,四过手,手手要榨油,真正的油水并不多。”我建议收购包销的产品要采取“产销直线结合”方式,即产地生产单位将产品直接卖给主要销地进货商业单位,包销而属于出口部分产品应该直接销于出口贸易部门,不必经过内销商业部门之手,每年事先作好平衡分配安排挂钩订合同工作,不少收购包销产品如土纸,均有一定销售渠道,某地某种产品主要销区及数量,均有一定基础,如江西瑞金玉扣纸出口一向直运广州,宁都毛边纸一向直走上海,做起来并不费事,也可以选点试办,逐渐推广;因为事先平衡安排了,也不会发生争购,更不影响包销,同时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并且在不影响国家资金积累和社会销售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偏低的收购价或工缴费,以保证生产者应得的劳动收入,而进一步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以上所谈的这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涉及对手工业原料安排恰当及充分发挥物资潜在的力量问题,一方面是涉及手工业生产收入在国家、手工业合作社、手工业者之间分配如何恰当问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强手工业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和进一步发挥手工业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是更进一步加强密切党和一些手工业者的关系。同时我要指出手工业合作社也存在不少缺点,主要如小生产者自发倾向和资本主义经营思想。这在去年下半年提出自由市场开放以后,市场供应紧张之际,有的合作社表现特别突出,如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影响质量,有时给商业部门造成一些困难,也有的有时造成原料浪费和损失。商业部门几年来为国家积累资金、组织物资供应、稳定市场,作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也有很多宝贵经验,我相信在国家建设前进中,这些问题不难获得合理改进。
充分利用手工业
发展手工业
最后我想谈谈对手工业的看法问题,从党所提出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以及一再强调手工业的重要性来看,似乎这个问题不存在,根据我在工作中的体会,也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我们和有些人谈手工业技术改造,就有人说:“现在是要搞自动化的时代,手工业还搞什么技术改造呢?”也有的人说:“世界技术水平天天在飞跃进步,你们还在搞什么手工业技术改造,真是浪费,真是枉费心力。”甚至于有的人干脆说:“手工业早晚得淘汰。”手工业为地方工业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对手工业是重视的,但有的地区愿意另拿钱办工厂,而不来帮助扩充当地有现成基础的手工业合作社,以至有时造成生产上安排困难,原料供应困难,产品推销困难,甚至于去挖手工业工人,无形中反映出只有地方国营工业才是地方工业,手工业似乎不算。当然手工业产值比工业、农业要小,大工业和农业在经济上当然起着决定作用,但是手工业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手工业行业多,大多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供应,而且手工业面广、灵活、易于适应社会需要变化,而且有的生产精致,可以补助大工业的不足。手工业不只是大工业的临时助手,而是长期的助手。从城市到农村,我们从生到死,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及文娱,广大农、牧、渔业的生产工具、手工业生产工具,甚至于部分工业所需用件,手工业均起了积极供应作用,有些地区人民生产上生活上日用品,手工业品要占百分之七、八十,很多中小城市,所谓工业主要就是手工业。同时手工业便于安排劳动力,需资少,收效快。目前是要研究如何积极发挥手工业的特点来发展手工业生产,如何合理安排,以发挥手工业为大工业助手的作用。在整个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研究把手工业如何安排恰当。各地应该充分利用手工业,大力协助手工业,在充分利用发展手工业的基础上来发展地方工业,既有利于劳动力和供产销的安排,又可节省国家财力,而且一部分手工业合作社,到一定时期有条件的需要过渡。至于手工业技术改造,应该根据国家整个生产水平、技术水平、财力和劳动力多需要安排的总精神来研究手工业技术改造的进度和具体做法,机械化应该放慢一些,手工业中也可能有些生产不能机械化。但这绝不意味着手工业就不搞技术改造,不搞机械化。当然手工业技术改造倒是一件复杂工作,它不能完全搬大工业一套和学大工厂搞自动化,而主要首先是在现在设备基础上加以改造,同时要在保持手工业特点的基础上来研究它的技术改造途径。毛主席指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努力。手工业专业人员上千万,兼业人员更多,潜在力量很大,广大手工业者对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很高,应该积极发挥这一广大积极因素和潜在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