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沈阳市广大居民响应节约号召
精打细算勤俭治家
本报讯 据沈阳日报消息:沈阳市各区广大街道居民响应政府号召,勤俭治家,节约储蓄。
铁西区居民的家庭节约搞得最活跃。铁西区人民委员会自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居民中宣传节约以后,全区出现了许多治家能手。该区牛心屯冶炼厂家属宿舍四十六户职工家属,都订了生活计划。
许多家庭主妇,在节约煤、粮、油等方面计划得很周到。贵和街居民王素清曾用两句很有趣的农村俗语说明日常节约的重要:“三年硬饭卖头牛,三年烂饭买头牛”。她很讲究压火焖饭;她做出的饭没有锅巴,又好吃又出饭。烧煤也很节省,每月二百斤中等煤就够了。王素清每次炒菜都注意节约油,——那怕是一点一滴油。在去年一年中她节约了十二斤豆油。贵和街有八户居民订出了家庭节约计划,预计每月能节约十五斤粮、五百斤煤和六十五斤劈柴。她们也提出:做饭不出锅巴,淘米不掉米粒,多烧煤坯,少用劈柴引火。
许多家庭主妇在计划家庭开支的时候,常常召开家庭会议,共同商量,避免纠纷。大东区管城街第二居民委员会第二居民组,大部分居民都在2月15日前后开了家庭会议,订了生活计划。和平区集贤街居民申淑芳,人们都夸她是治家能手。她的治家方法是:团结大家克服困难,可以节省的钱就尽量节省,可以不买的东西就尽量不买。今年春节期间,本来打算买几尺花布给小妹妹做件衣服,后来一核计:目前有衣服穿,再说春节期间商店也拥挤,于是就和小妹妹商量,决定暂不做衣服,把钱储蓄起来。去年夏天,她到铁路门诊所去检查身体,本来乘电车只需八分钱,算不了啥,可是申淑芳一想,省下钱买蔬菜,于是她决定不乘电车,像散步一样地走到医院,又愉快又省钱。申淑芳现在在银行里又有半年的储蓄存款了,她计划在今年8、9月间,用节省的钱给丈夫买一辆自行车。大东区光明街杨彦君是八个孩子的妈妈。她家里有十口人,每月收入九十元。她每月主持召开家庭会议一次,大家商量,计划家庭的各项主要开支。由于她计划得好,全家每月还能改善几回生活,每月能储蓄四元钱。
大东区珠林街办事处,不久以前曾召集居民开了个座谈会,帮助她们安排生活。许多居民过日子也比以前更有计划了。


第4版()
专栏:

江西工会联合会决定
对职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据新华社南昌27日电 江西省工会联合会最近召开的全省工会群众生产工作会议,在肯定去年先进生产者运动成就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加强先进生产者运动中的政治思想工作,调动和组织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去年,江西省各厂矿企业单位按照自己的特点开展了先进生产者运动,运动规模和深度比历年的劳动竞赛更广泛、深入。全省涌现出大批先进生产者和工作者。但是,在去年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中也存在着缺点,主要是运动中思想教育工作薄弱,以致劳动纪律不巩固,出现了追求数量,忽视产品质量,以及生产中事故增多,浪费大等缺点。根据这种情况,会议要求在开展今年的先进生产者运动当中,必须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要结合各企业特点,教育职工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大力节约原材料,减少和消灭事故。
为保证增产节约运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会议还提出必须改进领导作风,贯彻群众路线,更好地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第4版()
专栏:

是“地位”不相称吗?
本报记者 习平
这是上海国棉十七厂里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
深夜,粗纱间挡车女工龚宝妹的房间里还亮着灯。劳累了一天的龚玉妹,支撑着疲劳的身体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读着一封信。她的手发着抖,一边读,一边抽泣,最后就索性伏在桌上,呜呜地痛哭起来。
摆在桌上的一张信纸已被泪水沾湿了一角,但还可以看出上边的一些字迹。这是龚宝妹最熟悉的字:丈夫的笔迹。她的丈夫是一个正在郑州棉纺织厂里实习的纺织技术学校的学生,再过三、四个月就要毕业了。但这封信带来的不是他即将毕业分配工作的喜讯。这个已有四个孩子的父亲来信提出要和她终结十年的夫妻关系。信上写道:“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即将分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而你呢,却是一个文化很低的纱厂里的挡车女工,我们的地位过分悬殊,很难再有共同生活的可能,希望你冷静考虑这一点…………”
十年以前,龚宝妹是上海裕丰纱厂里一个出色的姑娘,她年轻漂亮,身体健壮,白净的脸上长着一双大而黑的眼睛,灵巧的双手拨弄起纱锭来,简直使人眼花撩乱。许多青年人疯狂地追求着这个姑娘。龚宝妹在一大群青年中,竟选中了一个衣衫褴褛、生活困苦的清洁工人张家玉。当这个消息传出时,车间里的人们都大吃一惊。按那时候人们的旧看法,一个有技术的挡车工,要比一个扫地工的地位高得多,从工资来说,龚宝妹的工资就比张家玉的工资多一倍。她为什么要去爱这个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呢?龚宝妹笑着对她的姐妹们说:她爱的不是地位和钱,她爱的是人,因为张家玉为人老实,有上进心,将来是会有出息的。
龚宝妹和张家玉很快就筹备结婚了。她拿出了她几年来的劳动积蓄,购买了家具、衣服,还买了日用品,搬到了张家玉那间几乎一无所有的空屋里。张家玉对于龚宝妹的这种真挚的爱情,真是又惊喜、又感激。
上海解放后,张家玉由扫地工提升为车间的揩车工。这一对青年人的进步都很快。张家玉在妻子的勉励下,刻苦学习文化,他向妻子表示,一定要在将来争取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人。1952年暑期,厂里决定保送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工人到上海纺织工业学校去学习,张家玉被列入了这个名单。
这个消息给小家庭带来了无法形容的快乐。在张家玉到学校去的前几天里,龚宝妹日夜不停地为他筹划一切。她给他买了一只皮箱,日常穿破的衣服一件都不让他带去,从衬衣到棉衣,都想办法做新的。另外还给他做了一套毛哔叽的衣服和买了一只手表。在张家玉临走的前一天晚上,龚宝妹正当夜班。她把箱子里的衣服整理好,一直等到快要拉上班汽笛的时候,才轻轻地推醒了酣睡的丈夫,叮嘱了又叮嘱,然后轻快地向厂里走去。多少幸福的想法在她心头翻腾啊!
龚宝妹从此担负起家庭的全部责任,她要进厂做工,还要带孩子,操持家务。过度的劳累,使得这个本来健壮的纺织女工,身体一天天衰弱下来了,红晕在脸上消失了,但她毫无怨言。
这时候张家玉生活在另一个天地里,那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他在幸福中生活着。最初他还在星期天回去看看妻子和孩子,但后来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他开始对家庭发生了厌恶的情绪,觉得什么都不顺眼,家庭的温暖在他的心头渐渐淡薄了。
起初龚宝妹还不理解张家玉心情的变化,每次他回家发脾气时,她总以为是学校里功课太忙,使得张家玉心情不好,在他回来的时候,便尽量打发孩子走开不来打扰。
有一次,张家玉一连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龚宝妹以为他病了,就在一个休息的日子,带了她丈夫喜欢吃的荷包蛋和糯米团,同孩子们一齐到学校里去探望他。学校离厂非常远,好容易到了学校,一打听原来张家玉没有病,他和同学们出去玩去了。龚宝妹和孩子们就在学校的传达室等着。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从上午九时一直等到下午四时,孩子们已饿得哇哇叫了。这时候,张家玉和同学们郊游回来了,他的手里轻松地摇着一支刚抽芽的杨柳枝,嘴里还哼着什么。当他走进校门,突然看到传达室里等候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的时候,他的脸刷地变了。等同学们都走进去以后,他就冲进了传达室,面孔一沉,狂怒地叫了起来:“谁叫你们来的?这里是什么地方?看你这付样子,不是存心要丢我的脸吗?”
龚宝妹在什么地方给她的丈夫丢了脸呢?难道有一个工人妻子,就是丢脸的事情么?难道一个工人就不能到大学里来么?……丈夫岂有此理的责骂,使龚宝妹又气愤,又悲伤,她开始预感到丈夫的可怕的变化。
果然,过了不久,张家玉终于提出了离婚的要求,两个人一起来到了法院里。张家玉提出了三点离婚的理由:一、他们是包办婚姻;二、一向感情不好;三、相互的地位不相称。前两点理由是他捏造的。第三点也只是他自己认为的理由。
“我很快就要在学校毕业了,我将成为纺织厂的一个技术人员,甚至工程师,我的妻子至少应当是一个车间管理员,……”张家玉两手插在裤袋里,昂着头,振振有词地陈述着他的理由。他大声对审判员说:“龚宝妹是一个工人,文化很低,她的地位与我的地位太不相称,这怎么还会有感情呢?我很难再和她共同生活下去!”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龚宝妹已无需再把自己的爱情虚掷在这个人的身上了,但善良而又过分软弱的龚宝妹没有这样做,她流着泪要求法院成全他们,她决心要等待张家玉的回心转意。
张家玉自从正式提出了离婚要求之后,就对家庭的生活费用完全不管了(虽然国家每月仍然发给他津贴),甚至当年为他上学购置衣物所欠下来的债务,也不肯偿还。龚宝妹一个人负起了瞻养四个孩子的沉重担子,还要为他还债。生活甚至逼得她不得不到菜场上拾烂菜,或者到厂的大食堂里倒剩菜,来维持最低的生活。有时为了让孩子能吃饱,她就饿着肚皮去上工。在一个闷热的傍晚,龚宝妹突然面色惨白、四肢无力地昏倒在车间里了。等姐妹们把她搀起来救醒的时候,她再也掩藏不住自己的痛苦,便流着泪,诉说了她不幸的遭遇。
消息传开后,厂里无数同情支援的手向她伸来了。厂的工会听说龚宝妹家里没有米吃,就把米送去。知道孩子没衣服穿,就把布送去。许多同志跑去劝慰她,要她坚强地站到集体生活里来。过分软弱的龚宝妹开始坚强起来了,她发奋地工作着、学习着,去年成了她入厂多年来工作最好的一年,最后她被评为厂的先进生产者。
在我们国家里,难道还有比在劳动上做出了出色成绩的先进生产者更荣耀、更有地位的吗?但张家玉对地位的看法不同,他依然坚持要求和妻子离婚,他到郑州去实习以后寄来的第一封信,仍然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张家玉不知道,他这样做的结果,损失了“地位”的不是他的妻子,而正是他自己。他在本厂群众中间的“地位”已丧失殆尽了,工人们愤愤不平地责备他、嘲讽他,尽管他今天已经是一个大学生。
抛弃那些肮脏的早已过时了的“地位”观念,回到正路上来吧!


第4版()
专栏:

多变的嘴脸 “你既然爱我,就应当答应我的要求——结婚!”“你既然爱我,就应当答应我的要求——离婚!” 韦启美


第4版()
专栏:

不解放故乡决不罢休
台盟上海市支部举行纪念“二·二八”座谈会
新华社上海27日电 在上海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盟员和部分台湾同胞今晚举行座谈会,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十周年。座谈会是由台盟上海市支部召开的。
座谈会开始后,台盟上海市支部委员李乔松建议全场起立,为“二·二八”死难烈士默哀三分钟。
台盟上海市支部委员林田烈在会上说,在“二·二八”起义十周年的今天,正处在美国奴役下的台湾同胞,知道祖国的日益强盛,一定更加振奋,更加迫切地期待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他说,我们台盟成员和在上海的台湾同胞要和全国人民一道,加紧反对美国侵略势力,为和平解放台湾尽最大的努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台湾一定可以解放。参加过“二·二八”起义的台湾人周明在会上回忆了这次起义的壮烈的经过。高山族的林三良、从日本归国的台湾人林森田等,在会上痛斥了以分裂中国民族为目的的“两个中国”和“台湾独立”等阴谋。
其他参加这个会议的人,都有父母、兄弟、姊妹在台湾。他们表示,在纪念“二·二八”起义十周年时,格外思念在台湾受苦受难的亲人,痛恨美帝国主义用武力侵占台湾的罪行。他们表示要继承“二·二八”的光辉传统,不解放自己的故乡,决不罢休。


第4版()
专栏:

香港文汇报发表社论
纪念“二·二八”十周年
新华社香港28日电 香港“文汇报”今天在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十周年的社论中,希望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迅速采取行动,和台湾同胞采取同一步调,摒弃一切成见和疑虑,响应祖国和平解放台湾的号召。
社论说:“留在台湾的国民党大小军政人员,从蒋介石起,只要他们具有良知和爱国心,对于美帝国主义在台湾的无孔不入和横行霸道,都应该会和台湾同胞同样感到万分痛心”。
社论说,周总理曾经向台湾蒋介石集团再三表示,只要台湾国民党人能够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摆脱美国帝国主义的羁绊,回到祖国的怀抱,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第三次合作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社论说,和平解放台湾是我国全体人民的一致要求,也是台湾八百万同胞的迫切愿望。“为着实现祖国的统一,为着反抗美国帝国主义对台湾的残酷侵略,我们愿所有爱国的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迅速采取行动,争取为和平解放台湾立功。”


第4版()
专栏:

喜新厌旧杀妻弃子罪犯陈华被处死刑
新华社成都28日电 2月24日,四川省泸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判处喜新厌旧、杀妻弃子的罪犯陈华以死刑,并立即执行枪决。
陈华是资阳县人,地主出身,解放初期曾在土匪头子张召南部下任分队长,横行乡里。1951年混入川南贸易干部学校,后调到叙永县粮食局工作。他和妻子赵顺清是在1947年恋爱结婚的。婚后夫妻感情很好,生了三个孩子。但是,陈华的剥削阶级习性未改,没有几年,便嫌和他同年的赵顺清“年纪大了”,认为夫妻生活“没有乐趣”,把赵顺清母子从他工作的地方送回资阳县老家,同时断绝了供养,要求离婚。赵顺清不愿意离婚,亲友们也谴责了陈华遗弃妻子儿女的可耻行为,但是陈华丝毫没有改悔。
1954年陈华在叙永县粮食局工作时,同当地一个姓黄的十八岁姑娘发生了不正当的恋爱关系,对妻子的逼迫也更紧了。他三番五次给赵顺清写信,提出一些欺骗性的条件要她答应离婚。赵顺清回信婉言拒绝,要求他恢复旧好。同时机关领导上和同志们也对陈华进行了批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可耻的目的,陈华决定亲手杀害自己的妻子。
1955年2月11日,陈华乘出差机会回到资阳县老家,假意接赵顺清到叙永县。赵顺清以为丈夫已经回心转意,便高高兴兴跟他去了。那知第三天深夜在隆昌县下了火车,陈华便把赵顺清领到荒凉的蔡家坟山一个凉棚里,用绳子勒死了妻子。凶残的陈华杀死了妻子后,把年仅一岁正在啼哭的孩子丢在尸体旁边便跑了。他在隆昌县搭上汽车,企图逃回叙永县去结婚。可是,出乎他的意料,车到泸州小市,陈华便被守候在车站上的公安人员逮捕了。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中苏“火车头”足球队
初次交锋苏队获胜
本报讯 昨日下午,苏联“火车头”足球队和我国“火车头”足球队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进行了第一场友谊比赛。两个“火车头”“相碰”的结果,苏联“火车头”队以六比零的压倒优势取得了胜利。
这个不久以前曾以七比一的优势战胜去年全苏足球冠军赛第二名“狄纳摩”队、曾打遍加拿大、黎巴嫩、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等国家未逢敌手的劲旅,在昨日的足球场上表现了战术灵活、速度快、传球准和锐不可当的射门技术。在一个半小时的比赛中,苏联“火车头”队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全场共射门达二十九次之多,其中十一次是远射。
比赛一开始由中国“火车头”队发球。中国队三传两递便把球带到对方禁区,前锋狠命一射,球被客队守门员扑出;右内锋丁凤章赶上一脚,可惜稍高,球从门架上越过。客队遭此攻击后,马上组织反攻。右内锋布布金把球带到底线,然后一脚轻轻勾中,由中锋、功勋运动员沃罗希洛夫左脚一射,球应声入网,这球离比赛开始仅二分钟。半小时以后,客队左边锋科瓦廖夫又攻进一球。中国队连输二球后,虽然积极组织反攻,但由于速度慢,失误多和盘带球过多,因此球经常踢不过中线,上半时结束是二比零。
下半时开始,苏联“火车头”队利用取得发球的机会,以闪电般的几下交叉传递和虚晃过人的动作,由中锋沃罗希洛夫射进了一球。不久,下半时才调上的右边锋拉祖莫夫斯基以飞快的速度向禁区冲刺又射进一球,形成四比零。这时中国“火车头”队克服了上半时后卫不积极上前帮助前锋进攻,使前锋处于孤掌难鸣地位的缺点。后卫、前卫一齐上前帮助进攻,果然场上大有起色,球尽在客队的禁区前盘旋,在二十五分钟左右,中国“火车头”队右边锋尹玉铉曾两次接得左方远传来的球,飞快地绕过对方的后卫,在门前六、七码处射门,但由于缺乏经验,两次射门,一球射在守门员身上被弹出,另一球稍高,越过门架出界。此后,苏联“火车头”队便占了主动,球多盘旋于中国队门前。不久,右边锋拉祖莫夫斯基单枪匹马,带球连越过三个后卫,在门前又射入一球。最后,由沃罗希洛夫罚进了一个十二码的球点球,以六比零结束了这场友谊比赛。
足球界的老前辈李凤楼在观看了这场比赛后对记者说:苏联“火车头”队最大的优点是转守为攻快,当后卫一截到球后,马上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进攻,使对方退守不及。另外,在组织进攻时,全队的队员不断交叉跑动,给伙伴制造空隙,争取一有机会,立即突破对方禁区进行射门。他们的长、短球的传递配合也很出色。
苏联功勋教练员、“火车头”主任教练阿尔卡吉耶夫对记者说:“中国‘火车头’足球队在这场比赛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验不足和战术上的某些错误,在进攻时,全队的射门和配合稍差;在防守时,没有把紧逼人盯人和区域防守结合起来,以致我们队员常常能在对方两个后卫中间突破,取得射门的机会。” (国安)


第4版()
专栏:体育新闻

我国乒乓球队
又胜民主德国队
据新华社柏林28日电 中国乒乓球队和民主德国国家乒乓球队27日在德骚附近的泽布斯特城又举行了一次友谊比赛。结果,我国球队又以八比一获胜。
这次比赛共打了九场:女子单打二场、双打一场,男子单打三场、双打一场,男女混合双打二场。


第4版()
专栏:

保卫祖国领海的安全
①擦 炮 王冉明摄 ②水陆两用坦克 朱宾实摄
③护 渔 李 沛摄 ④护 航 张 华摄
⑤快 艇 邓均照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