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7-02-09

1957-02-09新闻联播 文字版

只怕不合人情——文艺欣赏随笔

第8版()<br/>专栏:<br/><br/> 只怕不合人情<br/> ——文艺欣赏随笔 王朝闻<br/> 从前,四川泸州有一种不平常的吃法:吃米花糖这些甜点心,用辣而咸的萝卜干来伴食。甜的和辣而咸的东西搅在一起,不习惯的人难免觉得这是乱搞的。可是,尝到这种吃法的好处,下次不这样吃,还要想它呢。对待这种吃法,好比对待广东人吃不熟的鱼肉那样,最好不要凭自己的习惯妄加否定。至少,得承认这也是一种吃法。<br/> 有一个美术学校的领导同志认为“画面上不应当出现背向观众的人物”,引起被领导者的不满。多数的情况,画面上的人物总是面向观众的。但要是以为只许如此,就和根本否定广东和泸州的吃法那样,确实有些武断。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的德国画家珂勒惠支的“农民战争”中那个激动的老妇人的背面,几乎可以说连衣纹都是激动着的。<br/> 不许背向观众的说法,首先见于戏剧表演常识一类的书上。可是,就连戏剧电影本身,背向观众的现象也是常有的。而且有些是很有表现力的。1954年苏联戏剧家们在中国演出的舞剧“巴黎圣母院”,那个善良、被人践踏最后还在法律的名义下冤死的少女,赤脚、拖着薄薄的白衣服,披着长发,失神地走向断头台时的背影;去年在我国演出的日本影片“正是为了爱”,那个木然地走出拘留爱子的牢狱的冷冰冰的大门,像要瘫痪了似地坐在街沿上的母亲站起来时她那显得衰老、伤心,惶惑……的背影,都是很动人的。川剧演员廖静秋,1954年8月在一个表演座谈会上,介绍了她在“李甲归州”里扮演杜十娘时有意识地背向观众的经验。为了表现杜十娘的绝望、悲哀、怨恨和埋怨自己错认了人时的复杂心情,“……背向着李甲也背向着观众,昏眩无力地坐在椅上,用背的抽动来表现杜十娘暗中的哭泣,我认为这样比面对李甲和观众哭泣,更为有力,更为动人。”<br/> 束缚创造力的规矩不能束缚敢于创造的艺术家,破格的表现方式也有可靠的根据。不只背向观众的问题是这样,其他创作问题也是这样。<br/> 不成问题,京剧“小放牛”的曲调不能和“空城计”的曲调相调换,因为它们服从的是不同的情调,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主题。但不能因此简单了解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作出硬性的规定。如同根本不容许背向观众一样,以为悲哀场面就得用紫色、绿色的灯光,台上要暗,愉快的用红色,台上要亮,情节发生在夜晚就弄得台上黑呼呼一片,这些太“现实”的办法,其实未免机械。<br/> 川剧“柳荫记”的一个特点,还可以提一提。祝英台被迫上轿之前的那一段戏,用了婚事用的曲调活泼的管乐。孤立地听起来,这是愉快的,和台上的表演“不调和的”;热颜色把冷调子冲淡了或破坏了。恰恰相反,在吃甜的食物之间用点辣而咸的食物因而更显出前者的特殊味道似的,悲恸欲绝的祝英台得到愉快的音乐的映衬,反而更能促使观众进一步感到她的处境的痛苦,体会到她此刻心情的复杂,更能与她的感情交流,眼泪被愉快的唢呐声催下来。<br/> 有人以为川剧的锣鼓敲打得太刺激了,可是,听惯了这种锣鼓的人,不这样觉得。相反,觉得如果减掉它,就会影响欣赏者与角色的情感的交流。例如杜十娘投江之前,和唱词“世间无我安身处,天哪,含恨终身不瞑目”相伴的,是插在“天哪”之后的很响的非常激昂的音乐——“堂鼓”,要是以为它不如某些西洋歌唱所用的伴奏调和,以为它“喧宾夺主”,删去它,或降低它,杜十娘的悲愤心情就反而丧失了强烈的色彩。夹在唱之间的“堂鼓”,与其说是角色心理和情绪的补充、衬托或辅助,不如说是角色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形”和“扩大”了的形象的表现。因为这种音乐的配置是基于角色的心理和情绪的基本特征的,即令采用了不逼真的方式来表现,观众也能够了解它,相信它。甚至可以说角色的心理和情绪因而更鲜明,更便于接近。重要的是:它不只是角色心理和情绪的形象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观众情绪反应的形象化的表现。这种反应来自艺术,它却反转来进一步激发观众对于角色的处境的深入体会。<br/> 如果还嫌这些例子偏僻,不妨看看很多人接近过的作品。鲁迅的小说“祝福”,情调是够冷的了。可是,从头至尾,作为“伴奏”的,是毕毕剥剥的爆竹声,热闹得很。这热闹的声音,和祥林嫂的心情,和祥林嫂的死,显然是不相适应的。可是,这样不仅没有破坏祥林嫂形象的完整性,反而更显得“谁也不可怜的人”和环境的不相适应,更显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特色。热闹的爆竹声,在读者感受上是冷酷的,它加重了读者心情的沉重。鲁迅利用了和一般的祝福相适应而和不幸者的性格和命运不相适应的热闹的爆竹声,也许是为了更加显得被作践、被损害了的祥林嫂的遭遇的不合理,更引人同情的吧!<br/> 艺术所反映的生活应该是异常复杂的,欣赏者的审美要求也不是很简单的。供人欣赏和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别出心裁的表现形式才可贵,简单化的看法和做法只能妨碍艺术的正常发展。“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人情”(笠翁剧论)。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新颖,本来和艺术所反映的生活的丰富性不是冲突的。<br/> (1957年1月15日)

晨(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晨(摄影) 黄翔

藏族战士们——草地散记一则胡可

第8版()<br/>专栏:<br/><br/> 藏族战士们<br/> ——草地散记一则 胡可<br/> 开始,我被草地风光深深地迷住了。那碧蓝的天,大朵的白云,那艳阳里纱幕似的炊烟,那斑斑点点雕嵌在黄色草原上的牦牛群……。我不止一次地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把照像机带来。<br/> 而后,我补偿了这一缺憾。在我预备去藏民团的时候,我从分区借到了照像机和一个莱克胶卷。我知道藏民团驻在草地,当时想:这次总该尽情地把那美妙的景致收拢在镜头里了。<br/> 可是在到达藏民团以后,我却改变了主意。尽管景色是那么诱人:草原、落日、银霜、沼泽边彩色的野鸭、成排飞过的雁群……,面对着这些,我竟吝惜起我的胶片,一张也没有拍它。<br/> 我把有限的胶片留给了那些可爱的藏族战士们。<br/> 在我来这里以前,曾经在一些藏族老乡家里喝过酥茶,吃过糌粑,被和善的老大娘当作亲人招待过。也许由于这个缘故吧,当我看到她们的子弟穿起和我一样的黄军装的时候,我的心中立刻涌起一股暖流。他们多半来自进行过社会改革的地区,新的生活和家乡的美丽远景,鼓舞他们参加到解放军里,来保卫自己的事业和锻炼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藏民团,它无论对藏族人民来说,或是对解放军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已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br/> 我开始与这群刚刚穿了半年军装的藏族青年相处。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懂,需要人翻译,可是那新兵回答问题时的拘谨姿态,那小通讯员为我斟水后的腼腆的一笑,那应邀而来的战士在门外鼓足了劲的报告声,和那豪迈的齐唱“我是一个兵”,这对于一个在军队里呆久了的人,却是多么亲切啊!<br/> 草地气候寒冷,棉衣穿得费,新棉衣虽早发下来了,大家却都舍不得穿,他们在作课目的时候,穿的是还未上缴的旧棉衣。他们掂着枪,在地下匍匐前进。排长给大家纠正姿式,并对那姿式可笑的人顺便模仿一下,于是大家就格格地笑起来。这种破得露出棉絮的军装,这种欢乐的气氛,对于一个在军队里呆久了的人,又是多么熟悉啊!<br/> 一切是这么易于理解。在这里,语言的隔阂简直算不得什么了。<br/> 这些淳朴的肤色黧黑的藏族青年,在参军以前大多是比较穷苦的孩子。一个名叫生根尔甲的年青战士,对我叙说了不久以前的“娃子”生活(到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娃子”、“科巴”、“家人”等等都是奴隶的称谓)。他说,他的母亲给地主当“科巴”,姐姐和他一生下来就是“娃子”。五岁的时候,便开始为地主背柴割草,割得少了,就不给饭吃,有时被捆起,打得死去活来。他说起怎样睡在猪圈里,没有衣服穿,冬天穿不上鞋子,赤着脚去给地主放牛,常常趁牛屙屎的时候,把双脚踏进牛屎里取暖。……<br/> 有着这种遭遇的,不止是他一个人。这样的战士总喜欢把以前的生活跟今天的部队生活相比较,在家信上总要详尽地提到“吃大米猪肉”、“穿毛皮鞋”、“发了手套和皮大衣”以及“上级待我比爹娘还亲”等等细节。<br/> 草地生活比之内地,应该说是较苦的:交通不便,执行个任务常常连续几天地走路;难以吃到新鲜的菜蔬;房屋不足,在寒冷的天气里,有些连队一直住着帐篷。对于这方面,我却没有听到战士们有过什么意见。他们习惯了家乡的一切。当我最后问生根尔甲对生活还有什么意见的时候,他说的却是:“我对我自己有意见。……我丢过一发子弹。”<br/> 为了留纪念,也为了使战士们享受一下拍照的愉快,我取出照像机来为他们拍照。这些英俊的青年多半是有生以来初次照像,那种郑重的准备使我感动。他们穿起臃肿的新棉衣,订好缀有银星的领章,借来比较端正的军帽。出我意料的是,副指导员还把应邀照像的战士们特别集合起来,讲了半天照像的意义,并且强调指出我是“从北京来的”,以加强这件事情的严肃性。<br/> 一个月以后,放大的照片洗出来了,一份分别寄给了本人,一份贴在了我的像册上。<br/> 每当我看到这些照片,看到这些眉清目秀的藏族青年,看到这些生活在空气稀薄的高原、生活在寒冷的草地上的淳朴的同志们,看到他们那严肃拘谨的面孔,看到那憨直的笑容,我就感到振奋并且受到鞭策。 一月二十五日

“文件公司”

第8版()<br/>专栏:<br/><br/> “文件公司”<br/> 我是一个县公司经理。每天上午,文书送给我一大堆文件,有通知,有指示,面面俱全。打开一看,只见文字冗长,从大道理到具体问题,无所不包。我请文书同志计算了一下,除了机密文件、当地党政和同级有关单位的文件以外,仅仅上级公司来的普通文件自去年10月3日到11月3日止,就有一百六十二件。上级公司对下属单位的业务指导是多么的热情,教育是多么的恳切啊!下级当然要恭恭敬敬地领教,于是每天钻在文件堆里,跳都跳不出来。有一天,经理室来了一个同志,问道:“经理,我们是县级的专卖公司,还是文件公司?”这一问,弄得我心惊肉跳,无话可答。 咨文

四川民谚

第8版()<br/>专栏:<br/><br/> 四川民谚<br/> 姑娘怕误女婿、庄稼怕误节气。<br/> 秀才不怕蓝衫破,只怕肚子没得货。<br/> 灯盏不明有人拨,事情不平有人说。<br/> 急水也有回头浪。<br/> 独柴难烧,独儿难教。<br/>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br/> 刀儿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br/> 勤勤谨谨,衣衫齐整;懒懒惰惰,<br/> 挨饥受饿。<br/> (犁 辑)

被偷去了的眼睛

第8版()<br/>专栏:<br/><br/> 被偷去了的眼睛<br/> 苏联 瓦·列德涅夫<br/> 据报载,一个英国医生,把一个名叫穆罕默德·玛赫兰·奥斯曼的埃及青年的眼睛挖去,为的是给一个英国士兵移植活角膜<br/> 我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盗贼,<br/> 我知道盗贼能偷金钱<br/> 荣誉 真诚 秘密,<br/> 诗歌<br/> 爱人 甚至 权力。<br/> 这都发生过。<br/> 巧妙的老贼甚至能咬开保险柜。<br/> 这都发生过……。<br/> 但是过去从未有人偷过眼睛。<br/> 如今有人偷了……。<br/> 那双眼已看不见世界,<br/> 被偷得干干净净。<br/> 英国人,<br/> 属于你们啊这份优先权!<br/> 偷眼睛的贼惨酷而冷淡。<br/> 奥斯曼失明了。<br/> 带战火到东方的士兵复明了!<br/> 士兵啊!<br/> 你有了眼睛,<br/> 但你知道,<br/> 儿时不是你的母亲喜欢亲吻它们,<br/> 那是另一位母亲唱着摇篮歌的时辰。<br/> 不是你保护了它们,<br/> 不是你用它们初次看生活,<br/> 欣赏尼罗河鲜花 天空和开罗。<br/> 这双眼是别人的不是你的。<br/> 大自然把它们赋给一位为祖国荣誉忠诚奋斗的人。<br/> 眼睛,<br/> 我珍贵它们!<br/> 但是,为了让奥斯曼重见光明,<br/> 我愿送他一只眼睛,<br/> 让他去勇猛斗争。<br/> 坚强起来奥斯曼,<br/> 奥斯曼不要哭要记住<br/> 你的痛苦。<br/> 让刽子手医生惧怕那哭不出泪的眼睛!<br/> 你不是一个人——人民<br/> 千千万万的人同你握手。<br/> 你那严峻的目光号召人们战斗这种目光谁也不能偷!<br/> (君强 万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