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川西平原揭开大生产运动序幕
本报成都4日电 四川广大农民在备耕热潮中迎接春天。他们刚度过欢乐的春节,立即情绪饱满地投入今年的大生产运动。
立春这一天,记者走在川西平原湿润的田野上,到处都看见嫩绿的小麦和油菜。某些地里增种的短期作物刚刚收获,新播的麻和洋芋又吐出了芽叶。田畔上插着丰产竞赛的标牌,路边上活跃着修渠打埝、增施追肥、铲草堆粪的农民行列。留在村子里的人也没有闲着,正在忙碌地修补农具和编制晒垫。备耕活动在四川农村中已蓬勃展开。
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省农民是在欢庆去年丰收和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生产的。由于去年90%的农业社增加了生产,83.5%的社保证了90%的社员增加了收入;由于总结生产经验和整顿了农业社;由于大规模的宣传工作和自上而下一系列的动员,农民思想上一度混乱的现象已经扭转。全省的农业社在社员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对春耕生产很早就从思想上物质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全省除已筹集九万多件新式犁具,二十万吨磷肥、化学肥料和大批自然肥料外,还兴修了许多小型水利,储存和调剂了优良种籽。但是,目前不少地方肥料还感不足,水利工作也较松懈,因之必须深入具体领导,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到今年的大生产运动中来。
记者又访问了川西平原上的郫县。这个县在一个月前就对生产作了周密安排,经过反复调查试验,确定了扩大复种面积的增产方向,制定了增产14%的计划。为了迎接春耕,除全县农民储备足够的种籽、肥料和买回三百多条耕牛外,县级机关已有一百一十多个干部深入乡社中长期工作,加强基层领导力量。这个县的合兴乡成立了六十个创造丰产小组,开展了田间竞赛。全乡在立春前积肥十八万斤,修水沟四百二十条,栽种麻、洋芋一千多亩,油菜普遍上了三四道追肥。红光社的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色,麦子、油菜茁壮可爱;二十个丰产小组的作物特别出色。立春这天,全社出动了一千二百人浇地、积肥、修渠和匀补禾苗。


第1版()
专栏:

云南农村加紧蓄水和积肥
本报昆明4日电 云南省为了争取今年更大的丰收,各地在春耕准备工作中,紧紧地抓住兴修中、小型水利和积肥等增产措施。
全省冬季兴修水利和积肥的工作,都比去年好而多。据五十七个县统计,到目前止,大、小水塘蓄水量已够灌溉二百多万亩土地。曲靖专区各地蓄水量比去年同时期增加,陆良、富源、路南等县比去年增加60%—70%。全省积肥已完成30%—50%。路南县在春节前就完成了所需肥料的70%以上。蒙自专区的建水官厅区在十天内就积肥四百五十万斤。绥江县建设乡农业社一周内积肥四十二万斤。在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傣族人民过去没有积肥的习惯,为了争取更大的丰收,他们也积极开辟肥源,展开积肥活动。
玉溪、宜良、晋宁、路南等县的农业社都认真地进行了小春加工。他们在蚕豆、小麦、菜籽地里施了追肥。季节较早的西双版纳、德宏、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等地,有些农业社除积极准备肥料、籽种、农具、为耕畜催膘等外,已撒下双季稻的第一季稻秧。


第1版()
专栏:

广州三元里农业社
开始早稻备耕和春种瓜菜
本报讯 春风已经吹遍珠江两岸的农村,田野上掀起了一片劳动热潮。在广州郊区,去年平均每户收入七百四十一元的三元里农业社的社员们,忙碌紧张地开始了早稻备耕和春种瓜菜的工作。
这个社在春节前翻犁过的二千多亩土地,已被阳光晒得松松脆脆。社员们紧张地锹地、起垅、碎土、施肥和灌水,争取早稻插秧以前在四百多亩地里种下春种春收的瓜菜。立春起,这批瓜菜就将陆续浸种播种和大规模移植。二十多天以后,一千多亩水稻的耙田播种工作又得紧接着开始。
为争取更大的丰收,修水利和积肥也同时加紧进行。每天都有一百多个社员到山上去参加截坑贮水工程。半夜开始,七、八十个社员拉着六十部板车就出动到广州市去载运尿水,每晚能拉回四百担左右。村里积集的厩肥已有二万多担。制造“营养土方”的几个社员,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要赶制出十七万块来培育瓜菜种苗。


第1版()
专栏:

陕西保畜形成群众性运动
本报讯 陕西省在繁忙的备耕活动中,把保畜工作列为当前的一项中心工作。各专区、县纷纷对保畜工作进行检查,并作了许多改进。保畜爱畜工作已在农村中形成群众性运动。
为了彻底扭转耕畜普遍乏瘦和死亡增多繁殖减少的严重情况,中共陕西省委要求各地党的领导亲自动手,在春耕前采取紧急措施,深入农村逐槽检查,具体帮助农业社解决保畜工作中的问题,利用各种集会大力开展保畜爱畜运动。目前,据武功、铜川、淳化、长武、醴泉、乾县、兴平等十六个县统计,共抽调了一千二百多名干部,分片深入农业社进行逐槽检查和帮助工作。不少县以乡为单位召开了耕畜健康评比大会,开展了保畜爱畜运动月,举办了饲养员训练班和采取了各种保畜措施。某些地区已初步扭转牲畜乏瘦现象。如武功县修补和新盖了饲养室一千三百多个,全县农业社并将耕畜按地亩搭配包给了各个生产队(组)。因此全县目前耕畜的饲养管理、使役制度、过冬的防寒设备以及解决牲口夹槽和安置饲养员等工作都有了显著成绩。
春节过后,陕西省各地计划召开畜牧兽医先进工作者会议,以便交流经验,使保畜爱畜和大量繁殖牲畜的工作更进一步开展起来。


第1版()
专栏:

欢度春节的锣鼓声尚未停息
山西农民踏雪送粪上地
据新华社太原5日电 4日立春这天,山西各地欢度春节的锣鼓声尚未停息,农民们就展开了备耕活动。从雁北黄土高原地区,到贯穿全省东南部的太行山区,到处有一队队的踏着积雪来往送粪的人群。远处太行山深处平顺县寺头乡的四个农业社,在立春这天有二百五十多个男女社员在大雪后一面清扫一尺多厚的积雪,一面运粪、积肥和修整地堰,这天他们一共运了一千四百多担粪,比平时劳动效率还高。李顺达领导的西沟乡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在立春这天的上午,举行了全体社员开工典礼大会,队与队和组与组之间,为争取每亩产粮四百五十斤,保证提前完成增肥和整修土地的计划,展开了红旗竞赛。会后,社员们立即上山扫雪、垫路,开始运送粪肥。
历来有“不破五不动土”的习惯的晋中地区,今年农民们也破例在初二、初三开始送粪、运煤。太原市郊区三百三十多个农业社的社员,在立春这天刚刚送走来访的工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就收起乐器、脱掉节日服装,立即投入备耕活动。中共太原市委农村工作部在这天接到各区的汇报表明:全郊区各社投入生产的社员不下60%,最多的达到80%以上。
立春这天,各地的领导机关干部也行动起来,深入乡社领导备耕工作。平顺县在这一天分八片召开乡、社干部春耕动员大会,批判某些干部和社员“歇正月”等松懈思想。


第1版()
专栏:社论

扫除文盲工作不能松懈
1956年,尤其是上半年,农村扫除文盲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扫除文盲工作的实际情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辽宁、山东、山西、湖北等省截至1956年12月止,一般只完成了入学任务的50%;有的地区入学人数只占原计划的10%左右,甚至没有开学;不少地区入学人数远不及去年秋收以前。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去年许多地方秋收较晚,有些地方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冬季生产,特别是副业生产较多,再加上其他工作任务繁重,这些情况都影响农村扫除文盲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地方在安排农村冬季工作中没有把扫除文盲工作统一安排进去,因此,在农村工作繁重的情况下,扫除文盲工作的进展极为困难。
由于放松了领导,冬季的扫除文盲宣传工作做的很差,群众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地发动起来。同时,在冬季开学以前缺少调查研究,在布置工作的时候缺乏适应新情况的具体办法。例如,对于参加副业生产的人能不能学习和如何学习,对于歉收或受灾的地方有哪些可以组织学习,有哪些不可能组织学习等等情况,都没有很好地研究,也没有提出适当的办法,以致有不少可以学习的人没能参加学习。由于放松了领导,群众学习中的若干具体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例如,山西省有些地方大部分民校教室被当作仓库用。山东省泰安专区许多教师误工问题没有解决,教学不安心。广东省阳山县的民校几乎全是集中学习,没有采用小组学习等其他组织形式,以致搞副业生产的和居住较分散的群众不能入学。
农村工作任务繁重是事实。这是一种通常情况。不可能设想在农村处于一种清闲状态的时候再来扫除文盲。既然如此,就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采取适当的办法开展扫除文盲工作。但是从去年夏季纠正扫除文盲工作中规划偏高偏急的缺点以后,有些干部对于扫除文盲工作就松懈了。我们要坚决反对不看条件地盲目地进行扫除文盲的工作;我们同样要坚决反对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扫除文盲的工作。我们主张扫除文盲的工作应当在不影响生产、不影响群众健康、不强迫命令的原则下积极地稳步地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于合理地安排群众业余时间和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适合群众需要的学习形式,学习时间要安排的适当,尽量利用生产的空隙。为了防止强迫命令,必须进行深入的宣传动员,启发群众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不应该把防止盲目冒进当作消极松懈的借口。
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对于扫除文盲工作的开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党和政府及时地确定扫除文盲的规划和任务,在布置农村的各种工作的时候把扫除文盲工作也作适当的安排,并且进行督促检查,帮助解决某些重大的问题。至于日常工作,应该依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青年团、妇联、扫除文盲协会等组织以及广大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去做。事实证明,这样做,并不会牵扯党政领导和农业社领导上的多大力量。例如,中共山西省新绛县委会在1955年冬季,以主要力量搞农业合作化的时候,把扫除文盲工作也规划进去,通过党代表会议作了布置,并责成专人领导扫除文盲的工作,重大问题都能及时研究解决。转为高级社以后,合作社里工作很忙,学习有被挤掉的可能,这时候县委又把生产、会议和学习时间做了统一的安排。这样就保证了扫除文盲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在春节已过,农忙季节快要开始。各地应该对当前农村扫除文盲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凡是扫除文盲工作松懈了的地方,应当加强领导,把扫除文盲工作和春季农村生产作统一的安排和布置。学习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对于参加副业生产的人,在可能范围内也要积极地组织他们学习。各地要发动广大农村识字的人参加教学工作,对这些教师应尽量避免耽误他们的生产。如果因教学误了工,要在勤俭办社的原则下采取适当的办法给以适当的补助。对于群众学习的经费、教室等具体问题应该及时加以解决。
扫除文盲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应当在1956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动广大群众参加识字学习,纠正目前扫除文盲工作的松懈现象。这种领导松懈的现象,在工厂、矿山、城市街道中也有。因此,对干部、职工、市民的扫盲工作也必须进行检查。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学习成绩,并且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做好领导常年学习的准备,更好地完成今年的扫除文盲的任务。


第1版()
专栏:

全国养路职工积极提高公路质量
去年改善土路一万多公里,为国家节约九千万元
新华社5日讯 据中国公路运输工会统计,去年全国能晴雨通车的公路有九万四千多公里,比1955年增加八千多公里。这是公路养护职工开展社会主义竞赛的结果。
公路养护职工根据我国土路多、路面质量低的情况,去年大力开展了改善土路,加铺磨耗层和保护层的工作。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国改善土路一万一千多公里,比1955年增加四倍。有的地区如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在一年内改善的土路相当于全省或全自治区公路的30%到50%。凡是经过改善、硬化了的土路,绝大部分能作到晴雨通车,改变了过去雨天泥泞翻浆、晴天尘土飞扬的状况。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普遍推广了铺磨耗层和保护层的经验,提高了石料路面的质量。这项经验在1955年以前还只在浙江、福建等地区推广,而去年已经普及全国。据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的统计,去年加铺磨耗层和保护层的公路有一万六千多公里,相当于全国泥结碎石路面的27%。加铺磨耗层不仅减少公路的大修和中修,节约养路费用,而且能使路面平整畅通,消灭坑槽。
养路职工们积极改善土路,提高路面质量,给汽车运输带来很大好处;为挖掘运输潜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初步计算,去年凡是改善了路况的地方,汽车行驶速度每小时平均提高五公里到十公里,相当于增加二千辆汽车的运输能力。
公路的改善不光加速了汽车的周转,对节约汽油、延长轮胎行驶里程、减少机件磨损也有直接帮助。陕西省渭南运输公司的汽车,过去在渭南养路段养护的公路上行驶,每一百公里消耗汽油二十五公升;改善路面以后,同样厂牌的汽车,仍然在原路线行驶,汽油的消耗却降低到二十公升左右。江苏省有一条公路加铺保护层以后,轮胎行驶里程平均由四万二千六百八十一公里延长到六万一千四百八十七公里。
养路工人们在改善土路、整修路面的工作中贯彻了就地取材的方针,积极寻找天然料场,利用当地材料,因而节省很多开支。去年改善的一万多公里土路,大约为国家节约九千万元。


第1版()
专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志莘病逝
新华社上海5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银行副总经理王志莘先生患胃癌症,经北京、上海等地名医诊治无效,于本月2日在上海逝世。
由陈叔通、黄炎培、盛丕华、刘述周等人组成的王志莘先生治丧委员会正在进行治丧事宜,决定10日在上海举行公祭。


第1版()
专栏:

在科伦坡举行的庆祝大会上
周总理祝贺锡兰赢得独立的胜利
新华社科伦坡5日电 锡兰首都科伦坡居民约一万人4日下午六时在独立广场举行锡兰独立九周年庆祝大会。周恩来应邀在这个露天集会上讲话,祝贺锡兰人民赢得独立的胜利(讲话全文见第四版)。他是第一个被邀请在锡兰独立日庆祝大会上讲话的外国政治家。
周恩来总理在开始讲话之后几分钟,就下起雨来了。雨越下越大,但是周恩来总理仍然继续讲下去。贺龙副总理没有戴帽子,也继续坐在台上。广场上参加大会的人们也继续站着不动。早先有一些躲到附近亭子里去避雨的人们后来也都陆续回到公园里来。参加大会的人中有许多人打开了雨伞,但是更多的人是没有雨具的。在台上的还有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和内阁阁员们。
周恩来总理谢绝在他的头上打伞,参加大会的人报以响亮的欢呼声。周恩来总理站在台上,直到锡兰众议院议长伊斯梅尔把他的全部讲话都翻成了僧伽罗语为止。周恩来总理的讲话一再被掌声打断。接着,班达拉奈克总理发表了讲话,他的讲话也一再被掌声打断。
班达拉奈克总理讲话结束之后雨还没有停。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挥手并且双手合十向参加大会的群众致意。群众没有散开,而且蜂拥到台前向中国客人挥手,并且高呼“贾威伐”(百事顺利),一直到中国客人们乘汽车离开为止。班达拉奈克总理在讲话中说,锡兰政府的对外政策已经使锡兰在世界各国中得到了许多新朋友。他在提到中国时说:“我们和中国之间在看法上可能有分歧,但是我们大家认识到那个国家的伟大和那个国家的政府正在为中国人民的福利而进行的伟大的建设工作。”
他说,他毫不怀疑,周恩来总理的访问“将大大有助于加强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联系,并且促进相互的谅解和合作,这不但有利于我们两个国家,而且有利于亚洲团结和世界和平的事业”。
在谈到国内问题的时候,他希望改进农业和工商业,从而增加国家财富和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在两位总理讲话以前,应邀坐在台上的一位高僧在会上讲了话。他表示欢迎周恩来总理,并且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英雄。他还号召人民支持班达拉奈克政府。
在当天下午四时,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参加了在众议院草地上举行的已故锡兰第一任总理沈纳那亚克塑像的揭幕典礼。众议院议长伊斯梅尔在演说中称沈纳那亚克为“这个国家最伟大的爱国者”和“国父”。塑像是由总督古?狄莱克揭幕的。
当天晚上,中国客人们参加了班达拉奈克总理举行的独立日招待会。他们在招待会上和陶陵顿广场上观看了最优秀的锡兰艺术家表演的锡兰民族歌舞。陶陵顿广场上聚集着成千上万的科伦坡居民。
周恩来总理在当天上午曾经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班达拉奈克总理发了一封贺信,祝贺锡兰独立九周年。
新华社5日讯 新加坡消息:锡兰驻印度尼西亚公使兼驻新加坡和马来亚专员萨拉凡纳穆图说,中国总理周恩来这次访问锡兰,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巩固中锡两国的友好合作和亲善关系。
这位六十二岁的锡兰外交家在3日离开新加坡前往雅加达的时候对报纸记者发表谈话说,锡兰一向都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他说: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认清谁是真正能代表今日中国广大人民的政府。中国进入联合国以后,许多目前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找到适当解决的途径。


第1版()
专栏:

玉米杂交种增产显著
农业部要求各地大力推广
据新华社5日讯 在各个玉米主要产区的农业试验研究机关和农业院校,从1950年起有重点地开展玉米品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最近农业部要求各个玉米主要产区大力推广玉米品种间杂交种,建立玉米杂交种繁育制度;并且要求重点的农业试验研究机关广泛搜集玉米品种原始材料,进一步加强玉米自交系间杂交育种工作,以培育出更丰产的玉米杂交种,供各地推广种植。
几年来,各个玉米主要产区的农业试验研究机关和农业院校根据不同地区的栽培要求,先后选育出很多优良的玉米品种间杂交种。一部分已经推广的玉米杂交种,由于增产显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坊杂二号”、“坊杂四号”、“齐玉二十四号”、“齐玉二十五号”等,和莱阳农业试验站选育的“莱杂七号”、“莱杂二十号”等玉米杂交种,都比当地种显著增产。去年这个省组织种子繁殖农场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玉米杂交种繁育基地十五万多亩,可以供今年大量推广的需要。北京农业大学和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春杂一号”玉米杂交种,近两年来在河北省和山西省中部的十七个农场、农业社示范对比的结果,比当地种增产13.5%—86.5%,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河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石交一号”玉米杂交种,在石家庄、衡水等地种植的结果,比“华农二号”玉米良种增产40%左右。河南省百泉农业试验站选育的“百杂一号”、“百杂二号”玉米杂交种,在辉县、新乡等地示范推广的结果,比当地玉米良种增产27%—50%。陕西农业综合试验站选育的“泾惠五十号”玉米杂交种,在泾阳、武功、三原等地推广,比当地“黄玉米”增产20%以上。
各地农业试验研究机关和农业院校还积极培育玉米自交系,创造双杂交种的工作。北京农业大学初步选育出一个玉米双杂交种,产量比“华农一号”玉米良种增产31.9%。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初步选育出的“春杂五号”、“春杂六号”、“春杂七号”等玉米双杂交种,比“金皇后”玉米良种增产12%—20%。
此外,河南农学院和洛阳农业试验站在1952年从七十五个玉米单杂交种中,用综合选种法选育出了“混选一号”玉米新品种。经过多年试验示范,这个新品种比当地种增产26%—80%,已经在洛阳、商丘等地大量推广,种植面积达二十多万亩。


第1版()
专栏:

华中地区究竟能不能种粳稻?
许多农业专家在武昌集会讨论这个问题
一致认为籼稻改种粳稻仍然是发展方向
新华社武汉讯 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农业专家、教授、农业部门的干部和应邀前来的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地区的专家、教授们,1月14日到24日在武昌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举行了1957年水稻专业会议,讨论了当前水稻研究的主要问题。
会上着重讨论了华中水稻地区籼稻改种粳稻的问题,并对早粳“青森五号”1956年在湖南、湖北两省减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956年在湖南、湖北两省大面积推广了粳稻,其中“青森五号”早粳普遍的减了产,因而引起各种对籼稻改种粳稻的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南方的气候和北方相差很大,只适宜于种籼稻而不宜种粳稻。专家们认为,减产的原因是由于这一品种来自气候和本区悬殊很大的东北,南移后生育期大大缩短,幼穗分化早,加之对环境条件反应锐敏、栽培条件要求严格等特性没有充分掌握,地区适应性没有确定,栽培技术尚未跟上,而冒然地在大面积推广,因此,造成一些地区减产。因此,专家们认为,推广“青森五号”的失败,不能认为是籼稻改种粳稻的失败。由于粳稻具有耐寒、不易倒伏、增产潜力大、适宜于机耕的要求,今后仍然是华中地区发展的方向。从许多历史资料上看,在南方除太湖粳稻区外,长江以南的广西、云南、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大面积的粳稻栽培,也说明粳稻在南方不仅可以栽培,而且能栽培得很好。
在讨论中,始终充满着百家争鸣的气氛。由于各人所根据的研究资料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问题展开了论争。在讨论对“青森五号”品种估价和北粳是否可以南移的问题时,专家们存在着不同的论点。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白思九,根据湖北省孝感县龙店乡六十四点七六亩“青森五号”平均亩产八百一十四斤的事实,认为“青森五号”是一个早熟丰产、有一定推广前途的品种,并且肯定这种品种是可以南引的。湖南省综合农业试验站副站长谢国藩,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青森五号”在小面积增产,在大面积却减产,显然和本地一般栽培条件不相适应,不能称它为有希望的优良品种。最后一致的意见认为“青森五号”虽然在多肥、早插、密插的条件下能获得突出的高产,但华中地区目前情况仍然是肥料不足,劳力和耕作技术缺乏,这个品种和大面积的生产条件不相适应。但是粳稻的其他品种作为选种材料是可以的,而且也是需要的,仍应广泛地进行试验和试种示范,稳步地推广。
此外,会上还讨论了“双季早、晚稻育秧”、“地方品种征集、保存与利用”、“复种轮作制度调查研究”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