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7-02-04

1957-02-04新闻联播 文字版

试和毛主席韵

第8版()<br/>专栏:<br/><br/> 试和毛主席韵 郭沫若<br/> 念奴娇<br/> 小汤山<br/> 京畿肘翼,<br/> 小汤山,一脉温泉无色。<br/> 广厦万间新建立,<br/> 引入玉池清澈。<br/> 冬日疑春,<br/> 朔风孕暖,<br/> 溪内游龟鳖。<br/> 华清何似?<br/> 令人高下难说。<br/> 小伫怀碧桥边,<br/> 荒池待理,<br/> 犹自封冰雪。<br/> 遥指颓楼思往事,<br/> 人道胜朝末截,<br/> 那拉常游,<br/> 浴宫已毁,<br/> 独乐亡家国。<br/> 请看今日,<br/> 兵民同享温热。<br/> 浪淘沙<br/> 看溜冰<br/> 雪浪锁云燕,<br/> 水面横天,<br/> 刀鞋对对剪冰船。<br/> 人似流星飞过去,<br/> 快活无边。<br/> 举目尽青年,<br/> 争著先鞭,<br/> 逍遥游又入新篇。<br/> 地上乐园今实现,<br/> 转瞬之间。<br/> 水调歌头<br/> 归途<br/> 不羡天池鸟,<br/> 不慕北溟鱼。<br/> 瞬息乘风万里,<br/> 铁翼云中舒。<br/> 才过新西比利,<br/> 已到乌兰巴托,<br/> 翰海览无余。<br/> 谁谓乾坤大?<br/> 浑似一沤夫。<br/> 高歌倦,<br/> 雄谈歇,<br/> 展画图。<br/> 长城蓦地眼底,<br/> 岪郁盘云途。<br/> 地上山山横黛,<br/> 天上人人俯首,<br/> 又见昆明湖。<br/> 锦绣山河好,<br/> 今朝气象殊。<br/> 1957年1月23日

早霞短笛柯蓝

第8版()<br/>专栏:<br/><br/> 早霞短笛 柯蓝<br/> 早霞就在我们的头上。这是我们用画笔在天空涂上的色彩……<br/> 一个老人<br/> 早上,我从山林里出来,看见一个老人,带着一头白发,站在江边。他在一块石头上磨他的长斧。他是这个山林里最老的伐木人。<br/> 晚上,我回到山林里去,却看见这个最老的伐木人,站在江边,拿着一根竹杆。提着一只鱼篓,跳上了一条小船。他又成了这个河上最老的渔人……<br/> 如果把他几十年砍的树木,结成木排,可以盖满江面。<br/> 如果把他几十年捕捉的鱼虾,堆聚起来可以成山……但是这个老人的小屋里,只有几根木柱。他的饭碗里也没有鱼虾。这个创造了许多财富的人,他自己却享受很少……看来,他连他自己都献给这个可爱的世界了。 (8月10日)<br/> 枯树<br/> 秋天,我走到树林的尽头,看见一条小河。小河的对岸长着一株瘦高的桑树。小河把这株桑树和树林分开了。<br/> 桑树一看见我,就摇着树枝喊:<br/> “快让我过来,我不要一个人站在这里!我要回到树林子里去!我这边多冷呵!……”×××<br/> 冬天,我又到了树林的尽头,又看见了这株孤独的桑树。桑树经不起风雪,它已经枯死了。大风把它的树枝吹折了……<br/> 远离的树木容易枯死。远离人群的心也会枯死。<br/> (9月3日于牡岭)<br/> 爱听的声音<br/> 住在乡下的小村里,我爱听黎明的鸡叫。那悠扬的声音,把我们引向未来。把所有的人都叫醒了。叫到田野里去了。<br/> 住在城郊的小镇上,我爱听黎明的汽笛。那悠长的声音,也把我们引向未来。把所有的人都集合去了,集合到车间里去了。<br/> (18日于三合店旅途)<br/> 劝慰<br/> ——献给一个老同志<br/> 你写信告诉我,你的头发开始脱落,两鬓已经花白……我的心马上充满了激情。<br/> 如果有人要数点你脱落的头发(从你的木梳上……),我要说:你那脱落的头发,更多的是为了别人,又有几根是为了自己?<br/> 如果有人来查问又是什么染白了你的鬓发?我要说:染白你头发的,不是个人的忧愁,而是对别人的关心和为别人而引起的焦虑……<br/> 头发脱落了,两鬓花白了,对你来说,这是最动人的辛勤的标志。  <br/> 脱落的也会新生,发白的将白得发亮……<br/> (9日摘自一封短信)<br/> 激情<br/> 我们有这样的激情,它像一杯斟满的醇酒。在生活里把它高举过头。用它来宴请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乡亲和我们的朋友。<br/> 谁有这种激情,遇到火星就要燃烧,没有风吹,它也跳动……<br/> 谁有这种激情,能使陌生的人相识,相识的人相亲。使有愿望的人,愿望实现……<br/> (11月19日于京沪快车)<br/> 通知大自然<br/> 我宣告:生活属于人,人要征服一切。<br/> 在高空我们可以和流云说话,跟大风雪玩耍。即使我们没有翅膀,也能够和飞鸟一样,从高空来看森林,森林变小了。河流也变小了。整个大自然对我们都失去了秘密………<br/> 我要重复一百遍:我们人要占领一切。我们可以在地下自由来往,修造高大的房屋。即使我们没有鳞甲,也能够和鱼群一样,在水里唱歌跳舞,在水的世界再造出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br/> 我现在正式通知天空、海洋、山岳和所有的一切:人永远是真正的主人。人的笑声将充满地球,以至地球以外无边无际的所在……<br/> (11月14日写于一个科学规划的会议上)<br/> 谁?<br/> 是谁把时间分成白日、黑夜?又是谁把生活的长河切断?让黑夜来把生活分开,想使生活也有暂时的停顿?<br/> 看来,这是妄想。<br/> 你藏起了太阳,我们挂起了月亮!你升起了夜幕,我们放出了星星!你安排一个黑夜给我们睡眠,我们的机器却夜晚也不休息……<br/> 是谁告诉我们用年、月、日来计算时间?又是谁想得这样巧妙,用数字来计算时间的速度?……<br/> 看来,现在这种计算也有点失效。<br/> 我们飞起的一个想望,突然跳起的一个智慧,它们追赶着白日黑夜,追赶着日月星辰。使你没有办法来计算这个速度,计算这个变化!<br/>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声音,这个时代的变化。<br/> 我们将永远生活在黎明的早霞里…… (5日写于滨海)

梅(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梅(摄影) 黄翔

“祭灶”及其他

第8版()<br/>专栏:<br/><br/> “祭灶”及其他 草厂<br/> 按旧历,从年底的祭灶,到正月十五闹元宵,都属于春节的范畴。这二十多天,在我们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中,一直被当作盛大的节日。前人关于年节的文字记载,告诉了我们,社会经济,如何逐步走上繁荣;却也告诉了我们,即便是过年过节,其中也反映了阶级斗争的痕迹。<br/> 送灶和接灶<br/> 在迷信传说中,灶神是玉皇大帝所派,驻在老百姓家中的“家神”。他监督一家行为,掌管一家吉凶。每年年底,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去做汇报。在他去的时候,老百姓给他送行,名叫“送灶”;估计他去了几天,仍然回来,就得给他接风,名叫“接灶”。这两个节目合在一起,总名叫“祭灶”。<br/> 送灶的仪式相当隆重,要备供品,甚至还准备好了灶神坐骑所用的料豆。行过礼,把灶神神像焚化,灶神上天去了。过几天,一般是年三十晚上,贴上新的灶神神像,这就是把他从天上接回来了。所供的却不过清茶一杯,因为送灶和接灶的仪式有繁简的不同,所以一般称祭灶,都只指送灶。<br/> 在灶神神龛上有一副通用的对联:“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老百姓供灶神的目的和愿望。<br/> 为了怕灶神上天时多话,在送灶的祭品中,就特制一种麦糖,吃起来很粘牙。意思说,灶神吃了这种糖,说话困难,就可以少说或者不说了。这种糖,叫做“灶糖”,各地制造方法和形式不一,原料却大体相同。很多年纪大一点的人,回忆儿时,每每会想起灶糖来;灶糖是既带有美丽神话色彩,又有一种特别的“家乡风味”的。<br/> 送灶的日期,古老的年代里,有个不成文法,叫做:“军三、民四、王八五。”三、四、五,是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的省称。<br/> 这个不成文法,可能是明代规定的。当时军家,都是功臣后裔,十分显赫,在地方上,是豪霸的统治者。祭灶要让他先祭;他祭完了,一般老百姓才许祭。至于王八,是指娼妓“贱民”一类的人。<br/> 最初,这个不成文法,好像执行的很严,不许错乱。如果有谁不遵守,提前了日子,被发觉了,小则挨打,大则受刑。<br/> 封建的最后期,渐渐地没有人管这样的闲事了,大家就全都在二十三日这一天祭灶。<br/> 团圆饭的首席<br/> 除夕是一年中最为丰富的一餐。这一餐叫做“团圆饭”。<br/> 团圆饭固然主要是家庭中的聚餐;但在其它组合中,也照例要吃这么一顿。例如说,商店,到了年终,老板要办酒请伙计们,以酬一年辛苦。<br/> 老板请伙计,不一定是愿意请的,却是不得不请的。一般习惯,按职位大小,排列座次。有时却又不然,把职位低的却请了坐首席。这个坐首席的,到明年就是被解雇的。当时彼此心照,并不言明。不用说,这餐饭吃得是很不愉快了。老板还在假情假义地“请!请!”伙计却是内心焦苦,筹划明年谋生的道路。这样,广泛流传一句话,说的是:“今年一顿团圆饭,明年一个东来一个西。”<br/> 春联的讽刺<br/> 从辟邪辟鬼的“桃符”,发展成为一年一度、万户更新的“春联”,也有千年的历史了。<br/> 春联的目的,虽然在说吉利话,说勉励话,其实也还是离不开政治的。<br/> 在以前,有一副春联,写的是:“皇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大家都爱照抄一副,贴在自己门前。据说,这副春联乃是明世宗写了赐与一个大臣的。后来什么“国恩家庆,人寿年丰”之类的春联,都离不开这一套规格。<br/> 老百姓岂能全爱颂扬“圣德”;也尽有人,利用春联这一形式,表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例如,民国初年,袁世凯做大总统,在某处有副春联,写的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对于“民国总统”作出深度的讽刺。也就在那个时候,一个土地庙上的春联写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br/> 元宵一首诗<br/> 元宵节,叫做“灯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古时十分热闹。官府扎灯,有所谓“鳌山”之类的大灯,还有多种戏耍饮宴的节目。反正用的是民脂民膏,尽量挥霍,且不说它。最为可恶的,乃是为了粉饰太平,限令一般老百姓,每家至少要挂一盏彩灯。如若不挂,便是违法。这样,使得一些老百姓,受到许多由灯而起的剥削,竟有因之倾家荡产的。<br/> 有一首诗说:“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明明是一个欢乐的节日,却弄得“父子相对哭”,封建统治者是多么令人可恨啊!

诗两首

第8版()<br/>专栏:<br/><br/> 诗两首<br/> 吕剑<br/> 登岳阳楼<br/> 哪是淼茫的湖水?<br/> 哪是青青的天光?<br/> 云影也没有半点,<br/> 只见这样的一片碧蓝!<br/> 洞庭,你的边际在哪里?<br/> 你不就是整个的宇宙!<br/> 啊,那奔涌不息的波涛,<br/> 仿佛都来到了我的胸中。<br/> 岳阳楼,岳阳楼,<br/> 请让我更上一层。……<br/> 唱给湘江<br/> 我的歌,唱给湘江。<br/> 唱给她的清碧柔滑的流水,<br/> 唱给那一层连着一层的微波,<br/> 唱给那一片片鼓满了清风的白帆,<br/> 唱给那拂动着阳光的船上的旗子,<br/> 唱给从上游漂流下来的一排排木筏,<br/> 唱给载满了稻米、橘子和柚子的船只,<br/> 唱给两岸上旋转着金轮的向日葵,<br/> 唱给那身披紫红袍子的乌桕树,<br/> 唱给那充满了情思的无边的碧草,<br/> 唱给那酣睡着的一簇簇禾堆,<br/> 唱给江边上浣衣女儿的垂影,<br/> 唱给颤动在江上的柔和悦耳的语言,<br/> 唱给满船的船工和劳动者们的歌声,<br/> 唱给湘江的明丽光亮的上空。——我的歌,唱给湘江。

阿富汗的谚语和俚语

第8版()<br/>专栏:<br/><br/> 阿富汗的谚语和俚语<br/> 在自己街上劣犬也变成了老虎。<br/> *<br/> 驴子不能因为打它而变成马。<br/> *<br/> 少说话,多做事才是男子汉。<br/> *<br/> 人——比石头还坚硬,比花还温柔。<br/> *<br/> 水不能用刀斧砍开,水和火不能结合起来。<br/> *<br/> 自己的玉米饼要比别人的抓饭香。<br/> *<br/> 一千个朋友还嫌少,一个敌人够多了。<br/> 张光启辑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