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国务院副总理 邓子恢
亲爱的代表同志们:
请让我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祝贺全国农业劳模代表会议的召开;祝贺代表会议的胜利进行;祝贺所有代表同志们在过去工作中所获得的光辉成就。
过去一年,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进军、在各个战线上取得巨大胜利的一年。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合作化,到目前为止,全国参加到高级社的农户,已占农村总农户的90%以上。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原来预计十年到十五年做好的事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前完成,这对我们整个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是具有极大意义的。在合作化高潮的同时,又出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潮,这是随着农村生产关系改变的必然趋势。党中央颁布的发展农业生产四十条纲要草案,对这一运动起了伟大的组织与指导作用。各地在这个纲要鼓舞下,积极地进行了兴修水利、积肥造肥、推广良种、改变耕作制度,改进耕作技术和开展多种经营等生产活动。所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都是极其巨大的。这样就使1956年的农业生产,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全国粮食、大豆等主要作物的产量,较之1955年的丰收年,仍有很大的增产,这就显示了合作化的无比优越性,也显示了我们农业生产战线上的伟大成就。显然,这些伟大成就的获得,是与千千万万的劳动模范、科学家、技术人员和所有农村干部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这次农业劳模代表会议正是在这样一个伟大胜利之后召开的,毫无疑问,通过这次会议,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对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合作社,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完全可以断言,一个新的全国范围的规模更加广泛、工作更加切实的农业生产高潮必将到来,我们要为争取1957年更大的丰收而奋斗。现在我想乘此机会向各位同志讲一讲以下四个问题。
一,农业生产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是全国人民的“衣食来源”,是关系五亿农民生活改善的根本问题。人是要有饭吃、有衣穿、有副食品和许多日用品才能生活下去,这些东西绝大部分是从农业上生产出来的。如果农业歉收,人民吃不饱饭,穿不上衣服,那还谈得上什么社会主义建设呢?特别农民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生产发展不仅直接保证了农民自己的食用所需,使自己的食用更加充裕起来,而且把多余农产品出卖,才能换取更多的其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由此可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是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的唯一可靠途径,也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
第二,农业发展又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几年来的事实证明,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工业发展的速度。我国目前轻工业品的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50%,而轻工业原料的90%以上是来自农业生产。问题很清楚,如果农业方面不能生产轻工业所需要的足够的原料,轻工业的生产就难于大量发展。同时如果农业发展跟不上工业的发展,结果还要直接间接影响轻重工业产品的销路。我国的工业化主要是依靠国内市场来发展的,而国内市场又主要依靠农村市场,譬如,轻工业产品的销路70%在农村,重工业产品销路很大部分也是靠农业发展,如化学肥料、农具和农业机器等是直接靠农业发展的,其他交通、运输、轻工业机器和制造这些机器的钢铁业、机器制造业,煤电业等,也间接与农业发展有关,如果农业发展慢,农民购买力不高,不仅要直接影响轻工业品的销路,而且也间接影响到重工业品的销路。因此,为了工业的发展,为了满足全国人民主要是农民对于日用品的需要,为了稳定市场,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保持农业发展能够与工业发展相适应。
第三,农业生产也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这些资金的重要来源,就是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生产来积累的,农民向国家缴纳的农业税虽然每年在国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但这种税收仍然是国家资金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国家资金积累另一个来源,就是轻工业品的利润。如上所述,轻工业的原料,90%来自农业,产品销路70%在农村,也就是说从轻工业方面所积累的资金,是和农业生产分不开的。所以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国家工业化,对于国家各方面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农村建设在内,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第四,由于我国过去长期的技术落后,许多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各种重型机器或精密的机器,自己还不能完全制造,必须从外国,首先是从兄弟国家进口。为了进口就必须组织出口来换取外汇。而这些出口,在目前条件下,还只能是主要地依靠农产品和土特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农业生产也是重要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农产品不能迅速发展,不能适当地扩大对外贸易,也只能推迟国家工业化的速度。这对国家是不利的,对农民来说,也是很不利的。
由上可见,发展农业生产,对全国人民、对五亿农民以及整个国家的建设事业是有着如何重大的意义。目前有些人,特别是农村中一部分青年同志还不懂得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没有看清农村建设的光辉前途,因而存在着不愿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情绪,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当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发展农业生产,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还是工业化。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它始终是发展轻工业和加强国防的物质基础,也是彻底地改造农业生产的杠杆。没有轻工业的发展,就不能满足全国人民,其中主要是农民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要求。没有重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大规模供应化学肥料和农业机器,我们的农业就不可能更大的发展,农民生活也难于进一步改善。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工业化,实际上是支援农民自己,是农民今天的努力支援更美好的明天。那么是不是说,在目前的我国,就只有农业支援工业,而工业对农业就没有帮助了?不是的,我们的工业,现在已经对农业做了很大的支援工作,并且今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种支援将会更大起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到今天为止,国家已供应农民的双轮双铧犁和双轮单铧犁共一百五十万部,新式步犁一百一十三万部,水车六十八万架,抽水机二十四万四千匹马力,拖拉机九千六百台,此外,国家还每年供应一百几十万吨化学肥料,以及其他农药等。可见工业越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帮助就越大,工业与农业是相互支援,密切联系,共同发展的,工人与农民是两兄弟,是左右手,应该不分彼此,团结合作,结成巩固联盟,这就是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根本条件。这个道理望代表同志们回去向大家讲清楚。
二,我国农业生产的经营方针问题
党的八大决议指出:“粮食生产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必须优先发展;同时也必须按照适当的比例发展棉花和其他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并且发展畜牧业和副业生产,发展农业的多种经济”。解放后,几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我国各地农民的历史习惯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做到全面发展农业生产:
第一,就要以增产粮食为重点。粮食是人人每天都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只要饭能够吃饱,其他生活资料,如:油、肉、糖、布匹等即使暂时少一点日子还能过得去。粮食又是牲畜饲料和其他副食品的来源,粮食充足不仅解决人的口粮问题,而且可以发展牲畜和其他许多副食品。几年来由于粮食增产,由于粮食统购统销工作比较上了轨道,保证了粮食供应,所以农民都感到满意。特别是去年那样大的灾害,各地在实现合作化的条件下抓紧了粮食生产,增加了二百亿斤原粮,保证了今年的粮食供应量不减于去年,有些地区还加多了,粮食加工的副食品也有所发展,因此才有今天这种稳定局面。如果我们放松了粮食重点这个方针,如果粮食战线上发生问题,那事情就要困难得多。因此,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必须坚持以粮食为重点的方针,不但产粮区应该大量增产粮食,以保证城乡人民食用的供应,保证牲畜发展,就在棉产区和其他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也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土地来生产粮食,逐步做到粮食全部或大部自给。这样不仅自己食用方便,并可解决饲料燃料问题,而又可以避免或减少国家长途调运粮食的困难和运输费用。
在粮食生产中要兼顾国家、合作社和社员的需要,既要种植主粮,也要适当地种植一部分当地习惯吃用的小杂粮,还要合理安排牲畜饲料及自用油料。
第二,要有计划地发展多种经济,要根据各社的具体条件增产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并发展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等生产,这些产品是国家社会所必需的,一般价值也比较高,实行这种多种经营,既能够保证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能够使社员增加收入。同时实行多种经营,由于生活门路多,也才可以充分利用全劳力半劳力,便于合理安排出工数,使劳力弱的社员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这种多种经营在某些山区尤其重要。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李顺达同志的合作社就是很好的典型,由于他们实行了多种经营,使农林牧适当结合,不仅使全体社员生活提高了,而且把他那里的贫瘠山区变成了繁荣富裕的乡村。
第三,农副业结合也是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去年春间有些地方一度发生的“重农业轻副业”,“农业挤掉副业”的现象,经过中央指示,下半年绝大部分社已经改变过来,这是保证合作社增产增收的重要关键。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
“合理分工,有利生产”的原则来划分哪些副业归社集体经营,哪些副业归社员家庭经营。一般的说,凡是利于集体经营的副业生产,应该归合作社直接经营,并组织专门副业组去管理;有些可交由生产队去经营;凡是利于分散经营的各种副业生产,如家畜家禽饲养业及某些家庭手工业等,则应该鼓励和帮助社员家庭去经营。无论归社归队集体经营的,个人分散经营的,各社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代表会议,划清界限,并统筹安排,加强指导,以便彼此分头进行,而避免因界限不清,发生你争我夺的混乱现象。副业生产是多种多样的,它与社会上的历史需要是相适应的。因此,对一些原来当地农民习惯经营的副业,就不能盲目地去取消它,而应该首先去恢复和发展它;对一些原来当地没有经营过的副业,则应该研究它的原料和销路,而后决定是否发展,发展多少,不研究这些关系而盲目发展是不利的。农村副业中最普遍的是养猪,应当着重执行“私有、私养、公助”的办法。同时,合作社也要有计划地养一定数量的公猪和母猪,以便供应社员以仔猪。各地经验证明,这种办法是适合目前农业社的经营能力和有利于养猪事业的发展的。当然,有条件的合作社也可以有计划地发展集体养猪。在解决猪饲料问题上,山东省阳谷县石门宋乡合作社的经验,应该大力提倡。这种办法,在南方四季有草的地方,更应该学习。
第四,合作社的生产计划,是既要接受国家的计划指导,而又要保持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独立性。这样才便于每个农业社能够因地制宜地去进行生产,并发挥它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这个工作各地正在进行,但有些地方还注意不够,还有把上级规定的计划指标,机械地往下面分派,事前既不和各社商量,事后又不准改变,结果所派任务往往不适合于各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从而产生不利于生产的情况,这种主观主义的错误的计划指导必须迅速改正。那么如何才能把国家计划和保持合作社的独立性两者之间正确地结合起来呢?在这方面,目前我们还没有取得足够的经验。就各地已有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国家只控制几种农作物的生产指标,如主粮、棉花、油料,经济作物等发给各个合作社去执行,合作社在保证完成这些指标的前提下,其余生产项目由社自行处理。(二)国家控制一定的土地面积,在这些土地面积以内,按照国家的计划种植,控制以外的土地由合作社自由处理。(三)国家只分配合作社以征购任务,合作社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制订自己的生产计划。(四)国家自上而下制订各项计划指标,逐级下达到县为止,同时由各合作社也制订自己的生产计划,并送交当地县级机关审查,县里汇总起来的合作社计划,如果大体与国家计划相符,则批准社的计划,如果不符,再在一部分制订计划不合理的社内实行必要的调整,使大体适合于国家计划。以上这些做法,可供各地参考。各地并可根据自己的地区特点和工作基础,制订自己的做法。总之要做到既保证国家需要,保证合作社和社员的需要,同时又适合于合作社本身的可能条件。
三,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问题
发展农业生产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扩大耕地面积,一个是提高现有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由于我国现有耕地不足,人口增殖很快,扩大耕地面积是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长远大计。但因为我国大片荒地是在东北、西北地广人稀的地区,而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大量的农业机器和大批财力来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因此,在目前时期内,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除了小量垦荒之外,必须而且只能是在现有耕地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果在这方面我们真能取得成效,那么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我们的农业增产还是可以适应我们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的。譬如在粮食方面1956年总产量近三千七百亿斤,按粮田面积平均亩产量只有二百五十多斤,如果我们能在十二年内按照四十条纲要发展到亩产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话,那么到1967年我们的粮食总产量将达到七千五百多亿斤,加上部分垦荒,总产量可达到八千多亿斤,按那时候八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得一千斤以上,比之现在每人每年六百斤将要多四分之三,其他经济作物如棉花、油料、糖料等也是如此。从此可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今后几个五年计划内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八大决议指出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照此方向去做。现在的问题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可能性问题,究竟在今后十一年内我们能不能把粮食、棉花等产量提高到四十条纲要所要求的水平呢?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先就现在各地产量来说:大家都知道,我国各种作物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和高产田的产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举一些例子来看:1956年全国水稻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是三百六十多斤,而广东潮汕地区就有五个千斤县,福建就有三个千斤县,其他各地都有数目不同的千斤乡,千斤社。广东省汕头市郊有些社在小面积上创造了每亩两千三百斤以上的丰产纪录。全国小麦平均亩产量是一百二十斤,而各地不少丰产区小麦产量有达到三百多斤,甚至九百多斤的,山西有些地区小麦亩产量达到一千斤,陕西渭南和平社的丰产麦且达到一千一百九十八斤。全国玉米平均亩产量是二百多斤,而丰产玉米有达到一千五百斤以上的,陕西王保金社小麦玉米两作亩产量竟达到二千斤以上。在棉花方面,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三十三点一斤(皮棉),而各地单位面积产量达到百斤以上的共有三百万亩,某些地区有高到三百多斤的。其他如大豆、花生、油菜、高粱、小米、甘蔗等作物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种不平衡的状况甚至在同一地区之间也是如此。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产量极不平衡的状态呢?这当然与各地自然条件有关,与水利设备有关,与施肥习惯有关,与劳动力多少、强弱有关,与耕畜农具有关,与耕作技术有关,与品种优劣有关,与虫害轻重及防治效益有关。总而言之,这种产量不平衡状态,不是完全决定于自然条件,而主要是决定于农民的劳力和技术条件。也就是说这种产量不平衡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就使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北方地带和低洼地区、干旱地区,也可以用人为的努力,采取适应于寒冷、干旱气候的品种,进行排涝、灌溉和适宜的耕作方法来提高其产量。从此可见“人定可以胜天”这句话在农业生产上也是完全适用的。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自然条件很好,农民又有精耕细作的传统习惯,再加上农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并有国家的大力支援,因此在今后十一年内经过大家努力,逐步改变产量不平衡状态,争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四十条纲要所要求的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这里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河北省遵化县王国藩合作社,原来是一个有名的“穷棒子”社,然而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他们的单位面积产量已经超过四十条纲要所要求的水平。像这样的事例,难道全国只有一个王国藩吗?不,决不是一个,而是几百个,几千个,而且今后将会出现几万,几十万个。由此可见,我们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和加倍努力,把各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逐步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由此可见,四十条纲要中所规定十二年增产指标,是完全正确的,必须继续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奋斗。
在目前为了有效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认为应该着重采取如下几项重要措施:
第一,是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改旱地为水浇地,改旱田为水田,这是增加农业生产的最根本问题。大家知道,南方比北方产量高,除了气候条件外,主要是因为南方水田多,灌溉设施比较好。以华北地区为例,华北是一个比较干旱的地区,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是很低的,如果在这些地区有效地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真正做到四十条纲要草案所规定的“在七年至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水灾和旱灾”的目的,大量发展水浇地和水田,就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增产一倍甚至两倍,这样才能根本解决现在华北地区粮食紧张的状况。去年一年来,我们在农田水利工作方面,各地都做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在兴修水利方面,全国共打井四百五十万眼,修建小型水库二万七千多座,修筑渠道、塘坝三百八十多万处,国家建立和民办的抽水机站现共有拥有抽水机十七万匹马力,所有这些水利建设,按工程估算共可增加灌溉面积一亿五千万亩,其他修筑沟洫、畦田、排水防涝等工程的受益田亩达七千多万亩。这一年来的成绩是很大的,甚至超过过去几个朝代所有水利建设的总和。但是在水利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计划不周的缺点,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譬如有些地方不问当地地下水的情况如何,盲目地在地下无水、水少的地方,或者在盐碱地上打井,有的则只顾数量不顾质量,结果也出现小部分废井和质量不好的井,造成一定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当然这些缺点毕竟是小量的,次要的,也是一个大运动和进行一项新的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这些缺点,却给我们增加了新的知识,做为今后工作的鉴戒,使工作做得更好。今年是全面合作化的第二年,在各方面的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水利工作也应该在去年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我想,今年的农田水利工作,应该在巩固去年水利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开展新的农田水利工作,也就是,对于那些质量不好的工程,要重新修整,尚未完结的工程,要继续完成。总之要保证已做工程,都能够充分发挥灌溉效能。在开展新的水利工作中,必须注意大力推广去年成功经验,避免过去的错误,必须仔细考虑主客观条件,尽量争取达到花钱最省,收效最大的目的。
第二,是积极积肥、造肥,保证田里有足够的肥料。增加肥料,是农业生产上又一个根本问题,俗语说得好“有水有粪,不用问人”。我国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有足够的化学肥料,肥料的来源主要要靠自然肥,自然肥的肥源是很丰富的,只要把广大社员动员起来,肥料问题就可以得到适当解决。去年一年在积肥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空前的,但也存在着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缺点,有些地方是数量多而肥效不足。浪费了不少的人力,这在生产高潮初期也是难以避免的。今年应该接受这个教训,不但重数量,也要重质量。在增加肥料方面最有效最简易的办法是充分使用人畜粪尿,一个人的粪尿如果完全把它积蓄起来,一年可达一千斤,一只猪的粪尿一年可达四千斤。如果四口之家,一户养两头猪,每年便可积蓄精肥一万二千斤。如按每口人有地三亩,四口之家十二亩地计算,则每亩地可下精肥料一千斤,再加上牛、羊、鸡、鸭等粪肥和草肥、灰肥、泥肥,则每亩地至少可下肥四、五千斤,如此产量哪能不提高呢?广东潮汕及福建漳、厦等地的千斤县之所以获得高产,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充分利用这种人畜粪尿。那些地方每人只有一亩田左右,有些只有几分田,而养猪却是一户二、三头,并用各种方法收集人畜粪尿,使之点滴归田,这就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必须注意收集人畜粪尿,各地合作社必须按照各种不同肥效分别作价,并用现款或部分现款向社员收买,只要这样做,社员便能够把现有人畜粪尿收集起来,这是“求诸己而不求诸人”的最简易办法。北京芦沟桥张郭庄合作社去年定出一盆尿(约三十斤)三分钱的收购价格,几个月功夫便收集了几万斤尿肥,这个例子最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除收集现有人畜粪肥外,还要大量养猪、养牛、羊,养鸡、鸭。尤其是养猪,既可增加肉食供应,增加社员收入,又可增加肥料,促进增产,这是一举数得的事情。有些地方因为猪多粪多,结果粮食也多,粮食多了,养的猪就更多,如此循环,就能保证农业不断地增产。有些地方没有养猪的习惯,结果是猪少,粪少,粮食也少,粮食少养的猪就更少,这样循环下去,农业生产,最多也不过是维持一个低产水平。山东阳谷县石门宋乡合作社1955年平均亩产量一千零九斤,这个社平均每户五口人,每口人养一头猪,每头猪可供二亩二分地,即是每亩田可下人畜粪尿二千多斤,这就是该社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这个经验,各地应该很好的学习。
第三,是实行耕作制度的改革,努力扩大复种面积。这对于增加农业生产来说,意义也是很大的。目前全国的复种面积已达六亿八千多万亩,去年由于扩大双季稻水稻面积增加三千五百万亩,就增产稻谷四十九亿多斤,占1956年全国粮食增产数的25%。这也是非常大的成绩,这个方面,潜力还是很大的,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一定还可以创造更大的成绩。为了扩大复种面积必须改变耕作制度,各地提出的单改双,旱改水的口号是正确的,而且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是改变耕作制度,必须仔细考虑当地的条件,绝对不能不顾具体条件,盲目乱改。譬如,在南方水稻地区,实行单改双,即一季改双季,就应该考虑到:气候季节是否赶得来,水源有无保证,有无足够的肥料,社的劳动力是否够用。如果丢开这些具体条件,盲目改制,结果只能把事情办坏。又如旱改水,必须考虑到各社水利条件,并计算经济效果。在没有充分水源的土地上,就不能硬把旱作物改为水稻,有些旱地原来种植经济作物,如黄麻、甘蔗等价值很高,这种旱地如改种水稻就势必使合作社减少收入。所以改变耕作制度的总的方向是对的,必须积极提倡。但由于各地各社的气候、水利、劳力、肥料等条件各不相同,在具体执行时必须让各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应该规定得过死。上级所提指标,也应该有伸缩性,让下面和各社有增减修改之权。
第四,是积极改进耕作技术,大力推广先进经验。解放后几年来,我们在选用良种,适当密植,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采用新式农具,实行精耕细作等方面,进行了巨大的工作,特别是去年在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条件下,改进耕作技术,推广先进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对于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效果。今后我们还应该继续大力进行这项工作。但是在推广新的技术和先进经验的时候,也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各社人力、物力条件的限制很大,任何外地先进经验和农业科学上的成就,都必须结合当地具体条件来实行,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不顾时间、地点与条件,生搬硬套,多半是要失败的。如推广外地良种就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是否适宜。无把握的应经过试验不要一下子大面积推广,以免招致损失。有些地方不顾气候、劳力、水利等条件在全省全县范围内统一规定播种插秧时间,规定统一的密植距离为7×5或者6×6,甚至有些地方还颁布农作物操作规程,要下面普遍执行,这种死板的机械作法必须改变。但不是因此便不要和不敢推行技术改进了,相反地,一方面要反对主观急躁的作法,另一方面仍必须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现在有些人看到去年技术改进中产生一些缺点,便借端攻击,否定一切,甚至提出“一切恢复原状”的主张,这种重新抬头的右倾保守思想必须克服。因此,在技术改进上既不要主观急躁,又不可右倾保守,而要实事求是,分别取舍:凡属已经证明适合于本地的先进经验,就应该大力推广;凡是还没有完全把握的,应该先经过试验而后推广;经过实践证明确实不适宜于本地采用的,则应该停止采用。
这种先行试验逐步推广的办法不仅为了使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推广得更可靠,而且也是为了说服农民。我们的农业生产是依靠农民来进行的,任何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都须通过现有农民来推广,而且有不少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还是由农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而由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加以总结提高的。如果农民尚未认识这种先进技术的可靠性,如果农民思想还不通,还缺乏信心,那就不可能很好地推广这种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这是可以断言的。农民自己是有很多经验的,因而也常常有浓厚的经验主义思想,克服农民的经验主义的最好办法就是实地试验,在试验成功之后,农民就会心悦诚服而积极地推广这种先进技术,并创造出更多的先进经验来,这是群众路线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运用。因此,农业科学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必须继续把自己所研究和学习得来的宝贵的科学知识与农民的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必须重视和研究农民原有的生产经验,并帮助他们总结提高,先向农民学习,而后指导农民,先当小学生而后当先生,这是你们的光荣任务,也是你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最好方法。这样“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将更容易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五,要做好保护耕畜的工作。由于我国工业还处于落后状态,短时间还不能大量生产农业机器,畜力在一个长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动力。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保护耕畜,繁殖耕畜,改良畜种,乃是保证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有些合作社发生大量耕畜瘦弱、死亡的现象必须加以改善。在饲养管理方面,要不断地总结经验,鼓励优秀的饲养人员,改进管理使用制度,订出奖励办法,有些地方采取饲养人员与使用人员共同负责的责任制,有些地方采取专人负责、饲养和使用合一的办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可以研究推广。在饲草饲料方面,应该事先计划出全年的需要量,在制定生产计划时,统一安排生产。土地多的社可以拨出一定土地作为饲草饲料的基地。
总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目前条件下增加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这个方面各地经验是很多的,我只就以上几个问题谈一谈,具体做法还要同志们因地制宜,因社制宜地发挥创造性。
四,如何把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好的问题
同志们,前面已经说过,农业生产对于农民本身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农业生产能否大发展,先决条件在于农业社能不能办好。因此,办好合作社,增加农业生产,就是我们今后工作中的根本任务。
过去一年来,我们的合作社办得好还是办得坏呢?有优越性还是没有优越性呢?应该肯定的回答,合作社基本上是办得好的,合作经济是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事实胜于雄辩,去年是个重灾年,我们的粮食生产仍然能够增产二百亿斤,其他经济作物也是增产,在非灾区,约有80%的社增产,80%左右的社员增加收入。这个铁的事实,就充分证明了我们办社的成绩,也证明了合作经济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一般合作社对孤寡老弱,都在劳动上作了适当安排,并实行了“五保”政策,对劳力少、子女多的困难户,也给以一定补助。在这方面工作做得好的社,就真正做到了“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真正实现了我们前人所幻想而达不到的“大同世界”,这也极大地显示了合作社的优越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合作社就办得十全十美,没有缺点和错误了。不,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还是不少的,个别地方、个别社,甚至有严重的缺点和错误。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事实上各地已经注意,许多错误已经得到了纠正或者正在纠正中。但是有些人看到这些缺点,却发生了这样的疑虑,他们想:合作社究竟办得怎样呢?合作是否真的有优越性呢?显然这些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办社中间存在着许多缺点错误,这是事实,革命是千百万群众的行动,哪能没有缺点错误呢,全国有七十六万个合作社,如果一个合作社找一条毛病,就是七十六万条。但是尽管有这样多的缺点和错误,比起所取得的成绩来,毕竟还是次要的,非主流的,它丝毫不能改变办社成绩是基本的这个结论,更不能改变合作制具有很大优越性的这个结论,所以说这种疑虑是没有根据的。
还有人向我们提出警告说:“广大群众对于合作社是不满的”这个警告也有好处,它引起我们的警惕,使我们更谨慎的对待问题。但是提这种警告的人,实际上不但夸大了这些“不满”,而且也没有分析这些不满是出于什么人?有多少人?属于什么性质?这就不对了。究竟有多少人不满?什么人不满?不满属于什么性质呢?据我们调查,上中农中大约有占农村总户数5%的一部分人,由于他们过去占有较多较好的生产资料,有些人过去还有一些轻微的剥削,这些人对于合作化道路,一开始就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动摇性。他们直到了合作化运动高潮到来之后,才暂时停止动摇,加入了合作社。但是当经过了一年之后,他们发现合作社的生产水平,暂时还赶不上他们过去的生产水平的时候,就又动摇起来了,他们又重新怀疑合作化这条道路。这种情况是很难避免的,即使今年克服了他们的动摇情绪,过一时期,他们还可能产生动摇情绪,这是一个长时期的教育过程。这些人的动摇,大概还要经过三、五年,直到合作社的生产水平赶上并且超过了他们原来的水平的时候才能最后停止。上中农中还有一部分人对耕牛农具林木果树入社作价偏低表示不满,这些人经过端正政策,调整作价后,不满情绪便可以消除。另外还有约占人口10%的贫农下中农因为劳力少,子女多,减少了收入,也有意见。以后经过社由公益金加以补助,解决其困难,也就满意了。至于绝大多数的农民,包括占农村人口70%至80%的贫农、下中农,以及一部分上中农,由于他们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他们则是衷心拥护合作社的,他们对于合作社确实也有意见,但这些意见大部分是有关改进工作的意见。他们有意见,正是证明他们对于合作社的关怀,要求改正错误,继续前进,这就是问题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十分警惕,时刻注意广大群众的情绪和意见,以便使我们少犯错误,这是对的。但是对于某些缺点,不加分析并把它夸大起来,因而怀疑,甚至否定合作制的优越性,这显然是不对的。
究竟我们怎样办好合作社呢?办好合作社,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但是最根本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央指示的“民主办社”和“勤俭办社”的方针。怎样实现这些方针呢?我以为:
第一,必须树立依靠群众办社的观念,坚持群众路线的作风。办社是千百万群众的事业,只有广大社员积极起来,大家动手、动脑,才可能把社办好。少数人包办一切,只依靠干部自己的积极性,不重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样是注定办不好事情的。中央早已明确指示,正确的领导是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再通过群众坚持下去,一个好的聪明的领导者,就在于能够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就在于善于启发、鼓舞广大群众的热情,和群众一道进行工作。道理很简单,任何措施、计划、方案,如果只是少数人在房子里想出来的,通常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这样的措施、计划、方案也通常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相反的往往还会产生坏的结果。同时,任何好的措施、计划、方案,只有在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的情况下,才可能完满实现,如果用包办代替和命令主义的方法去推行,就必然得不到群众的援助、支持,而归于失败。
我们的党是具有群众路线工作传统的,我们应该保持这个光荣传统,不断地在工作中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办一切事情,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因为只有从群众中来的意见,才可能是反映实际的意见,也只有反映实际的意见,才能够有效地在群众中坚持下去,才能够使指导意见变为实际行动。因此,我们要发扬过去“遇事和群众商量”,“和群众一道工作一同生活”的作风,在工作和生活上,密切联系群众。一切高高在上,只知道发号施令,不和群众研究问题,不向群众做调查工作的官僚主义作风,都必须坚决纠正。事实很明显,几年来凡属办好的社,都是领导与群众密切结合,凡属办得不好的社,群众意见很多的社,都是群众意见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的结果。
第二,必须在合作社内建立民主制度。每个合作社都必须严格按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及各社社章所规定的各种民主制度和手续办事,而决不能马虎。这里,我想着重讲一下关于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的问题。就各地已有的经验看,凡在比较大的合作社内(如一百户以上),都应该建立代表大会制度。事实证明,单靠社员大会是不能充分发扬民主的。因为就现有社的规模看,召开社员大会时,一般人数都在几百人以上,在这种场合下,讨论起问题来,很难表达多数社员的意见,而代表大会,便能克服这个缺点。代表人数也不应过多,一般以二三十人或三四十人为宜,过多了也会产生同样性质的缺点。代表大会的代表,一定要有代表性,因此所包括的成员应该广泛:有壮年、青年,也要有老年和妇女;有贫农、下中农,也要有上中农;在民族联合社和有侨眷的社中,民族和侨眷的代表也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管理干部当选为代表的人数也应该有一定的控制,一般以不超过四分之一为宜;以便能够更好的发挥民主,讨论问题。建立这种代表会制度之后,一切社内大事,都应该在代表大会上反复讨论,充分研究,做出决议,然后执行,以改变社内的重大措施由少数干部独断专行的缺点。这样的做法,是否妥当,请各位代表同志研究。在代表大会之外,为了多听取些老农的意见(他们对农业生产,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应该定期召开老农座谈会及各种专业座谈会,作为代表大会的补充。这样做,对发扬民主只有好处,而绝无害处。
第三,为了便于发扬民主,合作社的规模不宜太大。社的规模太大了,不但不便于管理,也确实不便于发扬民主。有些社纵横几十里,干部开会都极不方便,社员对于社的管理监督自然就更不方便了。因此,凡属不必要和不具备办大社条件的地方,就不必办大社,已有大社,没有条件办好,群众又有很多意见的,应该根据群众意见适当分开,或者成立联社,统一领导,由各分社自负盈亏。当然在那些大村庄(如几百户千把户的大村庄)或者有条件办好,群众又没有意见的地方,也不必机械分开。社的规模过小如十几户、二三十户的社,除了地广人稀的偏僻山区以外,一般也是不好的,因为社太小了,在经营上就不能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的优越性。
另外生产队的规模,也不宜太大,目前有些社做的生产队多至七八十户,包括一百几十个劳动力半劳动力,这样不仅指挥不便,易于产生窝工浪费的现象,而且也不便于发扬民主,使队长与队员之间不能保持随时接触,遇事协商,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比较迟缓,这也会妨碍民主和社员生产的积极性。目前看来,一般生产队还是以二十户左右至三十户为好。这样就不至于笨重不灵,群众易于反映意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比较及时,这就有助于发扬民主和发挥社员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是否妥当,也请同志们研究。你们在工作中体会很深,一定有很宝贵的意见。
第四,必须贯彻“勤俭办社”的方针。“勤俭持家”是我们祖先关于兴家立业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对于今天我们办社来说是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应该了解,我们的合作社多数是刚刚由分散的、落后的和占有生产资料不多的小农组织起来的,大部分的社,时间只有一年多,社里还没有多少积累,家底很薄,这就使我们多数合作社在发展生产上还有很多困难。因此,“勤俭办社”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仍是我们今后巩固与发展合作社坚定不移的方针。为此:
(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必须把最主要的力量(包括人力、物力、畜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生产方面来。积极扩大生产范围,发展多种经济,对于一切非生产性的财物开支和人畜力使用,都必须约束到适当的限度以内。应该向所有合作社的干部和社员们说明,没有生产的提高和发展,一切文化福利事业的提高,就不能得到保证。
(二)合作社必须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制度,一切开支,都应该精打细算,每一项投资,都应该考虑到它的实际效益,计算这项投资是否合算。总之,要从各个方面厉行节约,力戒铺张浪费。一切生产设备,凡属还可以利用的,尽量加以修补利用,不必急于添置目前还不十分急需的设备。一切现金开支,凡属可用可不用的,一律不用。一切基本建设,应该根据社的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兴办目前还不急需或无力兴办的工程。干部脱离生产补助工分,一般不应超过高级社章程的规定,以便把最大限度的劳力投入生产。
(三)每个合作社,应该在积极发展生产、厉行节约和照顾社员收入逐年有所增长的情况下,积极而又稳步地积累社的公有资金。在今后若干年内,每个合作社都应该做到能够独立解决自己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资金,而不要依靠国家贷款,或者尽量减少这种贷款。这样发展生产才更有可靠的保证。
(四)只有干部努力还不够,还必须经常在社员中间进行勤俭办社的教育,使每个社员都能够自觉地勤劳生产和爱惜社内任何一件东西,才能够收到更大的效果。当然,在执行“勤俭办社”的方针时,也决不可以把这一方针理解为消极的片面的节省,从而把应该积极发展的生产和应该办的事也不办了,这当然也是不对的。
第五,必须加强农村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论是办社,或者发展农业生产,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才可能搞好。大家都知道,我国农民具有很高的觉悟水平,在土地改革时期,我们在农民中进行了“谁养活谁”的自我教育运动,大大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从而顺利地解决了团结自己战胜地主阶级的历史任务。在土地改革之后,我们又在农村中宣传了总路线,进行了农业发展上的“两条道路”的教育运动,从而又顺利地吸引了广大农民走向合作化的道路。目前全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国人民正在兴奋地为建设自己的美好未来而斗争,虽然还有少数地主阶级残余的反动分子,进行破坏活动,需要教育农民时刻加以警惕。农民中间还有残余的资本主义思想,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教育才能完全克服。但这些已经不是主要的了。当前主要的教育,应该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以集体主义精神武装全体农民同志,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中应该集中地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进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铲除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一切劳动成果不论是私人消费的东西或是公共财产,都是为劳动者所有,所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因此,要教育社员,不仅要关心个人利益,还要关心集体利益,关心集体利益才能更好的增进个人利益。使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才能更好的树立“以社为家”,爱护公共财产,关心公共积累的观念。
(二)要进行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一致性的教育。道理很简单,如果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就不可能在更高的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要教育社员努力生产为自己当前利益而奋斗,还要努力生产来支持国家建设,支援城市建设,这是为了全体农民自己的长远利益所必需的。任何看不到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一致性而把两者对立起来的看法,都是不对的。
(三)要进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教育。前边已经讲过,办社中间必须很好的发扬民主,以便发挥社员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把社办好。但是另一方面也还要进行集中的教育,也就是说在民主的基础上还要有集中,合作社是一个大型的经济组织,如果没有集中的领导,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活动,大规模的生产是无法进行的。俗语说“一家十来口,七嘴八舌头”是一定办不好事情的。因此,除了民主教育外,还要教育所有社员自觉地服从领导,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
(四)不断地“鼓励先进思想,克服保守思想”。在办社和生产工作中,先进与落后思想的斗争将是长期存在的,而且群众中什么时候都会存在先进、中间、落后三种状态。我们要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主观主义的措施,但应该完全支持创造性的先进的意见,克服落后的保守的意见,教育广大群众向先进看齐,不能向落后看齐,这样才可能顺利地使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取得更高的成就。
此外,还应该注意“敬老尊贤”和“孝养父母”的教育,这是我们民族的美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还需要如此。老年人经验较多,特别是长期从事生产的老农、老圃,他们往往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特殊的生产技术,尊重他们的意见,号召青年人向他们学习,是完全必要的。儿女孝养父母是法律上规定的义务,在高级化之后取消了土地报酬,重新提倡一下“孝敬先辈,供养父母”,保持民族美德,在目前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最后,希望同志们经过这次会议,经过各地的经验交流,增加更多的知识,能够进一步把合作社办好,争取1957年来一个更大的丰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