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湖南常德专区备耕工作早进度快
每天有一百五十多万农民参加备耕活动,群众性的生产运动已经形成
新华社长沙16日电 新华社记者罗厚仁报道:湖南省洞庭湖滨常德专区各县八千多个农业社正全力准备春耕,争取今年粮食产量比因灾略有减产的1956年增产13%,比大丰收的1955年增产11%以上。
前几天,沿洞庭湖一带雪雨连绵,但是,记者不论走到那里,田野里到处都可看见成千上万的农民积肥、挖塘泥和进行兴修水利等活动。现在,有八万多民工从事整修的洞庭湖滨大堤的土方工程快要全部完工了。有些农民在修完的湖堤上用草皮做起了“保卫大堤,争取丰收”的大标语。另外,各农业社社员正在检查收集种籽、准备秧田和修整、油洗农具。全区一百二十八个铁器手工业合作社为了支援春耕,也派了大批人员下乡,在各地设置农具修配站。每天,在各个村落里、集镇上,铁匠炉叮噹的响声,昼夜不停。
记者在中共常德地委会办公室看到一份生产备耕的汇报表,这份汇报表说明:各县每天有一百五十多万农民参加各种备耕活动,备耕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大生产运动。到目前为止,全区一千零七十九万亩水田平均每亩积有各种混合肥料六十多担,许多地方超过了去年同期积肥的数量,最高的临澧县平均每亩已达一百六十二担。全区的板田,也已翻耕了86%以上,比去年同期要多两倍左右。五百四十四万多亩春收作物,有二百七十七万八千多亩已经施了追肥。冬修水利工程除湖区大堤整修即将完工外,丘陵山区的八十五处水库和三千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完成了83%,共有二千六百匹马力的一百一十部抽水机也已开始安装。这些工程完工后,能够消灭十六万五千多亩天水田,使十一万三千亩湖荒洼地变成良田。
中共常德地委书记孙云英对记者说:今年这里的生产备耕工作动手早,进度快,群众生产热情高,这是以生产为中心进行了整顿巩固农业社和通过整社改善了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结果。去年,这个专区有85%的农业社增产,但是,由于合作化第一年中干部缺乏经验,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强迫命令和主观主义的缺点,加上去年高级合作化工作中遗留的一些经济问题没有及时处理,部分地区遭受渍涝旱灾,富裕社员收入增加不多,情绪不高,因此,秋收分配后,农业社的生产曾一度停滞,还有一些社员要求退社。去年12月间,中共常德地委和各县委即派了大批干部下乡,帮助农业社进行整顿巩固工作,采取以做好冬季生产为中心的办法,宣传合作社的优越性,肯定成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克服缺点和总结办社的经验教训,贯彻民主办社的方针。这样,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开始改善了,冬季生产工作很快地就纳入正轨。整社前,全区只积有两亿多担肥料,在整社期间一个多月内,就增积了三亿多担。社员劳动出勤率也比以前提高了一倍多。
现在,全区整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社干部和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都大大提高了。全区一百五十多万户社员中,除三百一十三户富裕农民退社外,其余都坚决要办好合作社,争取今年农业大丰收。


第3版()
专栏:

陈永康谈今年生产计划
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要提高到九百五十斤
据新华社南京16日电 记者古平报道:记者在春节后访问了江苏省松江县联民农业社主任、全国水稻丰产模范陈永康。我问他在这春耕大生产的季节就要到来的时候,社里有些什么新打算?他告诉我说,他们正在总结去年的经验教训,制定今年的增产计划。
联民社今年将要为国家增产粮食九十二万斤。他们计划小麦平均每亩产量从去年的一百八十五斤提高到二百五十斤。单季晚稻从六百二十一斤提高到七百斤。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要达到九百五十斤,比去年增产23%。
联民社去冬种的麦田面积已从七百多亩扩大到一千六百多亩。
陈永康说,他们社里去年种双季稻的步子跨得大了一点,碰到很多困难。但事实证明双季稻是能增产的,去年产量也略高于单季晚稻。根据去年实践的经验,他们今年计划把双季稻的比例从去年占水稻面积21%缩减到占11%。陈永康认为这样劳力、肥料都不会碰到什么困难。他们还按照土质和社员需要,准备适当地种一部分杂粮、蚕豆和棉花,以及大麦、山芋、青菜等可作猪饲料的作物。
陈永康说,去年成立高级社的第一年,虽然连续遭受台风、暴雨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但是全社粮食收获量仍然超过1955年丰收年的2.5%,全社人口每人平均的全年收入也从1955年的九十八元增加到一百零七元,因此,社员走合作化道路的决心是坚定的,劳动积极性也高,又加上干部在领导集体生产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是争取今年大丰收的有利条件。陈永康又说:我们也看到了今年生产上的困难,主要是生产资金不够宽裕。春耕生产需要的肥田粉、抽水机燃料等生产费用共需八千元,而社里只有资金五千元。他领我去看了他们的蔬菜田、奶牛、猪舍、鸭群和编织草包的副业小组。他说,这些副业加上七只大船在外运输,每月可以收入两千元。资金不足的问题就大体上能解决了。
今年联民社的复种面积将比去年增加12%,还要消灭九百多亩低产田,并且普遍提高施肥量。需要的肥料比过去增多。陈永康说,他们主要靠多养猪解决缺肥的问题。到2月底,他们全社养的猪将从现在的平均每户一头增加到一头半。陈永康说,等解冻以后,社里一千多个劳动力还要动工开挖官塘河,加深河道,这样,既有利于灌溉,又增积了大量肥料。
陈永康就要去参加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了。他在家里动身那天早上,还和平常一样,穿着旧棉袄,赤脚穿草鞋,挑着猪食到猪舍去喂猪。临走的时候,他才穿上新皮袄,棉大衣。这个老模范永远是这样勤劳俭朴。他也像管理自己的家一样勤俭地领导着联民农业社,准备1957年在农业生产岗位上为祖国作出新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江西上饶专区各县召开会议
鼓励乡社干部继续把社办好
新华社南昌16日电 从4日到15日止,江西上饶专区有十四个县召开了乡、社干部会议,参加的包括了各县大部分乡干部和各农业社的主要干部,共八千九百多人。这些会议为各地乡、社干部组织春耕生产打下了思想基础。
去年秋冬,上饶专区各县结合整社,对乡、社干部的作风曾进行一次整顿,批判了一些乡、社干部的强迫命令作风。通过运动密切了乡、社干部和群众关系,推动了秋季和冬季生产。但是在批判了强迫命令的作风以后,很多干部感到领导水平与工作要求不适应,工作难做,思想苦闷。中共上饶地委根据这一情况,就在今年1月间作出决定,要求各个县委会开好一次乡、社干部会议,发挥乡、社干部积极性,鼓舞他们继续前进。这次各县召开这种会议时,都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一年来的工作成绩,特别是办社的成绩,也指出了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正确地分析缺点和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乡、社干部划清了是非。各县委会在检查过去一年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时,还着重检查了县委领导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指出县委领导方面对乡、社干部过去工作中发生的缺点和错误所应负的责任。由于各个县委会认真地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肯定了成绩,大大增强了乡、社干部做好今后工作的信心。许多乡、社干部在打破怕开会“挨整”、怕算过去“老账”等顾虑后,都自动地检讨了自己缺点,并且表示吸取过去教训,不再重犯,回去后领导群众做好备耕工作,争取今年再丰收,继续把社办好。
各县在会议中,还从总结工作入手,评选了模范的乡干部和社干部。据玉山、东乡、上饶等八个县统计,在会上经过群众评选出的工作好、学习好、联系群众好、生产好、领导社员完成生产任务好的模范乡、社干部就有九百多人。通过这些模范干部在会上介绍模范事迹,交流领导工作经验,教育了其他乡、社干部。浮梁、玉山、乐平等县经过这次会议,乡、社干部情绪都十分高涨。决定回乡后结合备耕大检查,继续深入地向社员进行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前途教育,并且评选出能维护合作社集体利益、积极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模范社员,进一步鼓励社员积极准备春耕生产。


第3版()
专栏:

挖笋
挖笋是安徽省徽州山区人们的一种副业生产。每年都有大量鲜嫩的笋子供应市场,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歙县间政农业社社员在挖笋。 柯仲俊摄


第3版()
专栏:

广东甘蔗又增产
潮安保持“甘蔗万斤县”光荣称号
本报讯 生长在广东省珠江、韩江、雷州平原和海南岛等地一望无际的蔗林,已到了收获季节;农民正在辛勤收割。据省农业部门预计,大部分地区的甘蔗,都比1955年增产。潮安县的三万一千亩甘蔗,平均每亩可收到一万零七百斤,仍保持1955年“甘蔗万斤县”的称号。这个县的东光农业社,由于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已收获的四百多亩甘蔗,平均每亩产量超过一万八千斤;其中有十亩,平均每亩收二万三千五百六十三斤,刷新了全省甘蔗的最高纪录。预计全省比1955年多收七百九十六万多担原料蔗,增产一成。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二百八十多斤。
今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将扩大到一百八十多万亩,这个计划完成后,年产糖量可达四十二万吨,约占全国产糖量十分之六左右。
(肖俊城)


第3版()
专栏:

社员忘不了为全社辛勤工作的人
凌源93%以上社干部重新当选
据新华社凌源14日电 辽宁省凌源县的农业社最近在整顿工作中普遍进行了民主改选,全县93%以上的社干部都获得了连选连任。
去年凌源县的农业社大多数办得有成绩,得到了增产。但是,不少农业社在办社中都存在一些缺点。在开始整顿的时候,社员埋怨社干部,社干部觉得委屈。不少社干部因此情绪不高,要求不干。中共凌源县委员会根据这个情况,在领导整社工作中注意了保护干部的积极性,肯定了成绩,同时教育干部认识工作中发生缺点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至于应由领导负责的缺点都由领导方面全部承担了。对于绝大多数勤勤恳恳和工作有成绩的社干部在社员中也进行了表扬。这样,不但使广大社员看到少数干部中的缺点,而且也看到了干部的工作成绩,促进了社干部和社员之间的团结。
四官营子乡和平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副主任吕国志,不少社员对他有意见,不打算再选他。这次县委整社工作组对吕国志工作作风上的缺点进行了教育,由吕自己向社员作了检讨,并表扬了他冒雨抢救社里二十多石粮食,不辞辛苦地帮助饲养员喂好牲口等事迹。这样,社员们又一致通过选他继续做合作社的副主任。
社干部在重新当选后,大都很快就领导社员转入了副业生产和备耕工作。现在,全县春耕准备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


第3版()
专栏:

稻谷热处理的简易方法
陆士一
编者按 近年,报刊提倡食用蒸谷米后,各地群众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纷纷向粮食部询问稻谷的热处理方法。粮食部陆士一同志根据历次实地考查所见,写出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热处理稻谷的法子,各省很不一致。江苏和浙江两省环太湖各县的方法,是比较合用而简单易行的。
这一带的方法是:用普通的砖,砌一个长方形的灶;灶分拉风和吊风(亦称提风)两式,吊风式系利用高烟囱自然的起助燃作用,无须像拉风式的要用人力拉动风箱。灶的上面放置直径二十五英寸以上的不等大小的铁锅,每三、四只列成一行,每只之间,距离尺许;除了靠近烟囱的较小的锅子专作煮开水之用外,其他锅子之上,都复以木桶,桶高二十五英寸,桶径与锅径要恰相配合。为要避免透气和桶底与锅边的摩擦,在锅边与木桶之下,放一个锅圈(用稻草编制)。桶一般能装谷二百八十斤到三百市斤,桶底装有竹丝制成的圈,可以透气。燃料用煤或杂柴都可以;太湖地区一般利用砻糠,每蒸谷百斤,约需砻糠七、八斤到十斤。蒸法分为三种:
(一)浴谷蒸 把稻谷在上蒸之前,先用清水淘洗,用水缸或稻箩等器淘洗淋浇都可以。洗过的谷,分批放进竹囤,存放一夜(至少也要两小时以上),使谷皮的部分水分吸入米粒。囤谷时间要视气候的冷热有所伸缩。然后把洗过的谷倒入锅上的木桶中蒸。蒸的时候,木桶上多不加盖,但也有加一竹笠式的盖的。等到锅中热气上升,透过桶中稻谷,直到谷的上层潮湿,把桶从锅上扛下,连桶闷十几分钟或马上倒入囤圈,再加上草垫闷一、二天,使谷的热度均匀。蒸的时间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看见桶顶冒气就可以了。
(二)浇水蒸 亦称泼水蒸。稻谷不用水洗,就倒入木桶中,等汽水上升到谷的表面时,以温水浇于谷面,使水汽稍退,等气再冒到谷的上面,就算成功。也可在上蒸以前,先用清水向桶顶谷面泼下,或放在锅上后再浇。浇水的先后虽不同,必须使谷粒受湿均匀,否则谷的生熟不能一致。
(三)干谷蒸 这种方法既不洗谷,也不浇水,纯以原来的谷直接蒸湿为止。此法宜于农村采用,因为新收的谷,不用经过先晒干,就可以直接蒸;受潮的谷子,也可用此法来蒸。
用各种方法蒸了以后的稻谷,经过充分时间的闷,然后再取出来晒。一般都是利用阳光晒干,也有放在锅子里炒干的。晒谷比蒸谷更难掌握一些,因为谷经蒸过后,含水量增加,粒子涨大,一经日光,水分蒸发,谷粒收缩,所以要掌握温度的高低,来定摊谷的厚薄和晒的时间的长短。一般冬季只摊一寸到寸半厚,秋季寸半到二寸,夏则二寸到三寸多;夏季晒一天或半天,冬季却要晒二天。晒场最好是砖砌或石铺的。晒后的谷,还不大坚韧,至少要储存三、五天,方可加工,能多放些时更好。
像这样的全套蒸谷设备,连房屋、晒场,不过二、三千元,灶一只约三、五百元。器材和屋场,大都可以利用农家原有的,无需另制。一灶蒸谷,倘日夜不息,可蒸谷近十万斤。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不该利用通用粮票套购国家粮食
河南省荥阳县上街乡前白杨农业社的一些社员,在春节之前收到他们在外地工作的亲属寄回来的全国通用粮票,让他们用这些粮票去买些粮食吃。我认为这是破坏国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禁止。
现在全国范围内都进行了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农业社的社员(或个体农民)已经留下了他们全年的口粮;即使有个别户缺粮,国家也设法进行调剂或确定了对他们的粮食供应量,保证了他们的食用。如果机关干部、工人有出差而节余的粮票,应该把它交回给粮食部门,不应把粮票寄回家,让家里的人去套购国家的粮食。 前白杨
西安基本建设局坝桥工程处工作人员童金成,最近给他住在湖北省广济县土桥乡的岳母寄来了七十几斤全国通用粮票。其实,今年农业社里已经给他的岳母留了六百斤粮食,老太太一个人是吃不完的。现在,她已把粮票转送给人,而别人又利用这些粮票到外面作生意去了。
全国通用粮票,是国家为了照顾一些因工作需要而在外流动的人使用的。童金成同志把粮票寄给了常住在农村的亲属,而且已经造成不好的影响,希望他今后不要再是这样做。 仲芳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每次参加开会的人员为何都由国家供应粮食
四川省广安县有些部门召开会议时,都要国家粮食部门给参加会议的人员供应粮食。如该县在去年12月份由县人民法院召开的陪审员会议,县委组织部召开的党员训练会议,县委农村工作部召开的会计人员会议,青年团召开的团支部书记会议等,都是不应该由国家供应粮食的,结果却都由国家供应了。去年11月至12月25日,像这样的会议共开了三十一次,共由国家供应粮食二十多万斤。有些单位,还多编造参加会议的人数,骗购国家粮食。县人民委员会林业科,在去年12月召开的栽竹会议,参加人数只有四百八十人,只需要一千八百斤粮食就够吃了,结果却向国家买了二千多斤。广安县去年第四季度的粮食销售量很大,超过计划14.63%。
我认为开会的干部在开会的时候应该自带粮食。 艺波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集体购油的办法不好
陕西省粮食厅和陕西省油脂公司在去年夏天规定,农业社社员必须以农业社或自然村为单位集体购买食油;并且规定每月购油一次,一次购完。这个办法下达以后,有些专区和县的党政机关不同意,许多县的油脂公司也没执行。后来粮食厅和油脂公司又决定改为五户到十五户集体购油;许多地方仍然感到这个办法对群众不方便,难以执行;少数已经执行的地方(如武功、陇县等地),引起了群众的不满。他们说:“买油前要几家把钱凑在一起,油买来后又要分。钱凑不齐,油买不成,没钱的固然吃不上油,有钱的也吃不上油;分油有耗蚀,只有自己吃亏。”
为什么陕西省粮食厅和油脂公司硬要采取不受农民欢迎的集体购油办法呢?据说是因为他们要“摆脱”同供销社的代购、代销、代加工等关系,以节省油脂公司的费用。取消了供销社的代销关系以后,油脂公司的供应点减少了很多,他们怕工作忙不过来,就规定了集体购油的办法。这是什么节约观点呢?
建议他们马上改变这种作法,使群众能够很方便地买到油。
王维伦


第3版()
专栏:

胡椒——珍贵的热带香料作物
麦少荣
胡椒是一种热带出产的香辛植物,在腌渍食品工业中被当作防腐性的香料广泛使用。它又是名贵的调味品。胡椒还有健胃、利尿等作用。
我国过去所需的胡椒大都是从国外输入的,解放后才在海南岛试种。1951年在琼东县引种的胡椒要算最早的。
胡椒的经济价值都很高。一般种植二年以后可以收获,每株每年可收白胡椒两斤到四斤;每亩以种植一百五十株计算,可收三百斤以上,约合三千三百元,相当于四万一千二百斤稻谷的价值。如果培育管理得好,注意疏叶、剪蔓和施肥,可以连续收获十五年到二十年。
胡椒原生长于热带森林中的腐植壤土上,性喜温热、湿润,需要没有霜害而有轻度树荫的环境。海南岛是适于种植胡椒的地区;雷州半岛、广西及云南等省的南部也可试种,但必须在冬季注意保护,使它不受霜害。
胡椒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海南引种的大叶胡椒,它的特点是生长快,植后一年就可以开花结果;果穗长达十公分,果实大而成熟期一致。但是它的耐旱性差,寿命短,而且需要较肥沃的土壤。另一种叫小叶胡椒,它的适应性强,耐旱瘠;果实小,但气味辛辣;花序多,产量高。缺点是成熟期很不一致。只要能加强疏花管理,它在我国也是有栽培价值的。至于市上出售的白胡椒和黑胡椒,都是由同一种植物所生的,只是加工方法不同:白胡椒是用成熟的果实浸渍水中,脱去果皮,然后晒干制成;黑胡椒是用脱落的或受轻伤的未成熟果实晒干制成的。医药上用的多是白胡椒,它的售价要比黑胡椒高一些。
胡椒过去被人认为难以用种子繁殖。最近归国华侨郑宏书采用刚摘下的胡椒果作种,并播在用火烧土和堆肥混合制成的“营养盆”上,结果发芽率达到80%。现在他正在进一步研究如何促进胡椒早生枝结果,以提早收获。
国家在开发海南岛的规划中确定,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后,胡椒种植面积将比现在扩大三千五百倍以上。那时候,不仅国内所需要的胡椒完全可以自给,还可以大量出口。(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选他当社主任没错”
本报记者 张竞 越峨
太阳悄悄地爬上了洞庭东山的山头,晨雾还滞留在半山腰里,发散着温润的寒气。一夜浓霜,给大地披上了银白色的外衣。虽然是严冬季节,临太湖边的一大片桔树林,却依然是枝叶茂密,绿荫丛丛,朝霞映着晨雾,在树梢头上轻轻浮游。山下面,一方方明镜似的鱼池里,飘动着薄薄的冰片,仿佛池底的鱼也开始活跃起来了。
住在这依山傍水、丰腴美丽的东山脚下的,是江苏省震泽县庆丰高级花果渔业社的二百多户人家。
听说,这个社的生产是全县的“第一块牌子”,社主任沈富兴,是“呱呱叫”的好干部。我们就在一个严寒的早晨来到了这里。
当我们找到社的办公室的时候,正看见两个人脸红脖子粗地在争吵。其中矮胖一点的人责问瘦个子:“三千斤豆饼哪里去了?”
住在近旁的一个妇女告诉我们说:那个瘦子就是社主任沈富兴。
奇怪!为什么人人夸赞的社主任,这样粗暴地对人?为什么还有人怀疑他贪污?我们正在疑惑,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进来了。他是社里的保管员沈德隆。我们马上就问起了这件事。沈德隆说:“我们社主任向来不是那种偷偷摸摸的人,待人做事都很实实在在;可是谁要冤枉了他,他可不答应。不信,你们看!”沈德隆一面说,一面就顺手把保管屋的门打开,引我们进去,原来三千斤豆饼还原封不动锁在里面哩。
从保管室走出来,沈德隆继续向我们介绍情况:我们这个社除花果外,渔业也是一项主要的生产,社主任早已计划好把那些豆饼大部分用在发展渔业生产上,那个社员怀疑错了。同志,你们大概已经看见,前山脚下三百多只鱼池都是我们社里的,去年我们又开了一百五十亩荒塘,打算再发展一些鱼池,春天下去寸把长的鱼秧,秋天上来一条就有二斤重,比种果树要快得多。
当晚,我们就在这个社里住了下来。我们渐渐地知道了:庆丰社是1956年春天才由金星、迎盛两个初级社合并组织起来的,沈富兴还是第一年当高级社的主任,社员们感到满意的是“新主任全心全意领导生产,使大家增加了收入”。
庆丰社建社的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社里资金短缺的当口,一部分贫农社员的生活存在困难,中农也乘机跟着起哄,大家都围在合作社里嚷着要借钱,沈富兴刚当社主任不久,也不懂怎么处理,就跑到区里去求援,区里又哪有钱借呢!沈富兴只得仍旧回家。一跨进门,凳上、床上、桌子上、踏板上一直到水缸盖上、灶头上都坐满了人,中农金阿二甚至把自己的三个儿女二只小猪送来要社主任养活。大家一见沈富兴进来,一齐都围了上去,沈富兴没有说话,跑进房里就把床底下一对铜腊烛台,一只钢脚炉,和在初级社分到的一百五十多元,统统拿出来放在桌上,跟大家说:
“社里实在没有钱,区里也不借,我家里只有这点值钱的东西,先借给生活最困难的社员维持几天再说吧!”沈富兴拿出来的钱和东西,就马上分别借给几户最困难的贫农,解决了他们生产和生活问题。中农也不敢起哄了,金阿二经过沈富兴一番口舌,也把孩子领回去了。好容易把金阿二打发走,沈富兴老婆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起来,唠唠叨叨地骂了四天四夜。
沈富兴蹩着一肚子的苦恼,一个人爬到东山头上坐下来,想想大家选他当社主任,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以后怎么干下去呢?想到这里,眼泪禁不住扑簌簌的掉了下来。
第二天他还是硬着头皮去找区长,区长看看他红肿的眼圈,心平气和地跟他作了一次谈话:沈富兴同志,领导好一个高级社,本来很不容易,你的困难还是开始,要紧的是先把生产抓起来,你们社里的山、水、花果、鱼池哪一项不是生财之道,只要好好利用,在生产上打下底子,到年底让社员个个增加了收入,说不一定人人夸你是好主任呢!区长这一番话,好像一贴清凉剂,把几天的苦恼一下都消失。
从此以后,他的一份心思几乎全操在生产上去了。8月2日那次十二级大台风袭来的时候,震撼山谷的狂风,整整刮了一天一夜,一棵棵古老的枇杷树,被摇曳着倒下来,有的几乎连根拔了起来,就在狂风暴雨的夜晚,沈富兴没有回家去,社干部也都顶着风雨跑到社的办公室里来,大家计议着台风过后抢救果树的办法,他们估计到了最坏的情况,也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抢救办法。一等台风稍停,大家就分头到各小队里去,动员全体社员抢救。仅仅两天功夫,两千多棵被刮倒的果树全部扶救了起来,而且绝大部分都活得很好。现在,半山腰里盛开着的一撮撮的淡黄色的枇杷花,被宽阔的枇杷叶衬托着,在那毛茸茸的花蕊里正孕育着丰硕的果实。社员们很感慨地对我们说:“要不是抢救得好,这批果树早就劈成烧火的木柴了。”
这一带因为临近太湖边,农民养鱼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庆丰社里也有好几户世代养鱼的能手,可是“往年年年养,不如去年好,去年组织高级社第一年,全社共产鱼二十二万九千多斤,比1955年增加了78%,如果加上还在鱼池里放养着的大批鱼苗,就大大超过历年来的纪录。”会计主任兴奋地打开了统计簿,向我们夸耀着社里养鱼的成绩。
“因为我们来了几个大胆的革新,所以一下就把鱼的产量提高了近一倍!”乡支部书记叶子林接上来告诉我们说:“沈富兴也是一个有经验的养鱼能手,对社里养鱼的事他动的脑筋最多。他和社里几个有经验的老农组织了一个技术组,他们打破了历年只养一批鱼的传统习惯,分两批培养了春花和夏花(春夏两季的鱼秧),而且采取大鱼小鱼分塘养的办法,结果两季鱼花,到秋天都能收上来,单白鲢鱼就多收了一百一十担。”
沈富兴大胆革新的精神不仅体现在主要的生产里,对副业生产他也同样如此,据说,社里去年还破例地养了四季蚕,因为他及时加强了对养蚕技术小组的督促和领导,去年共养了四百九十张蚕种,全部收成很好。
在沈富兴的影响和帮助下,很多不爱劳动的人也积极生产了。社里有个有名的“二流子”,名叫周根兴,整天酗酒闲逛,一个月顶多干四、五天的活,没有钱花就把棉被蚊帐卖掉,大家都认为他已“无药可救”,有一天,他偷了人家田里的南瓜,被几个青年团员发现了,把他绑在大庙里。那天沈富兴刚走过庙门口,进去就替他解了绑,耐心地规劝他一番。后来青年团员们知道了这件事,批评沈富兴包庇亲戚。沈富兴说:“不管是不是我的亲戚,你们随便绑人是不对的。绑一下也不能改造他,要帮助他真正懂得劳动的光荣,说不定还是一把好手。”以后,沈富兴并不为这个批评而放松了对周根兴的教育,还常常到周根兴家里谈谈。去年秋季分配中,周根兴分到七十多元,沈富兴通知会计不要全部分给他,让社里帮他做了一件棉袄,一条新棉被,给他少数零用钱,其余都由社里帮他保管起来。周根兴看到床上放着的新棉被,心里很感动,他逢人便笑着说:“一生没盖过这么好的被,现在要找个对象也不难了。”他拉住沈富兴说:“你看吧,我不给你丢脸,保证以后一个月干二十八天活!”
沈富兴紧紧抓住生产,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力量,使庆丰社建社第一年就在生产上取得了全面丰收。全年全社纯收入十六万五千多元,比1955年两个初级社纯收入的总和增加了49.9%。秋季分配后,每户平均分得六百六十多元,每人平均一百四十一元,每个劳动日单价是一元八角多。全社90%以上的社员都增加了收入。我们曾好奇地问过好几个社员:“附近绿化渔业社生产条件没有你们好,每个劳动日单价却是一元九角多,你们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还比他们少呢?”他们都泰然自若地说:“我们的底子可比他们厚多了,不相信你去看看我们鱼池里的鱼,假使统统分掉,每个劳动日起码可值得三块钱。我们留着这些底子,只要我们全社男女老少一鼓劲的干,再跌几个跟斗也不怕!”
社员周裕江的父亲,已经七十四岁了,高级社这一年的事实,使他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力量,他竖起大拇指说:“沈富兴,好!选他当社主任没有错,我活了这大把年纪,养了四个儿子,讨了四房媳妇,整天吵架我老头还管不住,不想他们当这么大一个几百户的大家,还能弄得个个增加收入,人人高兴,我佩服!佩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