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生产指示图表”
曹葆铭
我很清楚,轧钢车间就只办公室里有一份总的生产指示图表,但小陈楞说他们班里也有一份。这倒给我闹迷糊了。这时,他们班长老赵走过来向他说道:“别扯了,快去看看核算组把昨天的成本算出来没有”。小陈说道:“这还用问吗?我已经看得很清楚:产量超额了,成本也还好,唔,就是煤耗高了点儿,高个零点一二……”顿时闹得旁边的人都笑了。
原来,他们竟将老赵的脸孔叫做“生产指示图表”!
老赵这个外号儿有个来由。他去年结的婚。这个农村青年妇女初到工厂来跟他生活在一起,真不习惯。有时候,他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喊道:“快端饭来,我肚子饿了!”催得她手忙脚乱,直向他白眼儿,他也不觉得,还眼笑眉开地帮助她弄这端那的,逗得她气不是,笑也不是。有时候,她早早地为他备办了好菜、好饭,他回家来却一声不响地闷坐着,饭也吃不下。只见他紧锁眉头,满脸阴沉沉的,说病不是病,说气不是气,问他出了啥事儿,他也不讲,吓得她心慌意乱,不知咋办才好。后来,一些在工厂住得久的家属告诉她:“这准是跟厂里的生产计划有关系。我们那个也一样。”她才算摸了底。有一次,班里几个青工上他们家去玩,这个性情活泼的青年妇女就向他们吹道:“哼,我一天不出门,也晓得你们每天的生产好不好!”大家追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她说:“我呀,我们家属里流传的有句话,叫做‘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他下班回来,我一瞧他的脸,就看出了你们今天完成计划好不好。”“我们班长的脸不成了‘生产指示图表’?”从此,老赵这个外号就由青工小陈给传开了。
其实,如果是因为生产好高兴,生产坏愁闷,就给取上这个外号的话,老赵这个青工班的小伙子们都可以叫做“生产指示图表”。别班一创造了新纪录,他们就暗地里鼓着劲往前赶。他们每十五分钟轮流休息一次,站在尾档的工人就用粉笔往小黑板上记下轧了多少条,边记边加,一到快下班的时候,大伙心里都清楚这天干了多少活,完成计划多少,拼命想法往前赶。哪班生产的最多最光荣!要是连续三天没赶上去,大伙交班时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接着匆匆忙忙地将澡一洗,就提着饭盒,低着头往家走。要是自己班上连续创造了几个新纪录,大伙那股劲儿就不能提了。交班时,一下子要向人家介绍什么经验,一下子又要提醒人家注意什么问题,闹得接班的人心里烦得不行。大家一窝蜂拥进澡堂去,大唱大笑,乱蹦乱跳,将一池水都搅浑了,闹得一些老年工人直唠叨,管理澡堂的老头也跑来干涉,他们也不在乎。
前些天,这个青工班又创造了几个新纪录,但却陷入了很窘的处境。这从老赵的脸上看的很清楚:两道又黑又浓的“大刀眉”下的眼皮成天往下搭着,一对充满了血丝的眼睛死固固地向前盯着什么,却又像什么也没看见。
问题就出在这群小伙子光喜欢赶产量上。在这次增产节约中,车间推行“班组经济核算制”,不仅统计每班出了多少钢条,还统计每班用了多少钢坯、多少煤和多少人工,第二天就折算成每班的成本公布出来,大家一看就知道自己班上完成成本计划没有,“赚”了多少或“赔”了多少。老赵领导的青工班这下就给难住了。因为他们爱赶产量,有时将火烧得太猛,烧得钢坯表面直淌钢水,弄得煤耗和钢坯损耗都很高;有时又等不及将钢坯烧透,就抢着轧“黑”钢,轧得不合规格,按次品次价计算。这样一来,他们虽然创造了几个新纪录,比别班多出了几十根钢条,但成本比别班高,有时还没有完成成本计划,“赔”了账。
有一次,小陈急了,他瞅着质量检查员不在,便偷偷地将被拣在一边列为“次品”的钢条往好钢条堆里搬,冷不防老赵在背后吆喝了一声:“小陈,你干啥?”小陈本想抵赖几句,但回头一看,老赵像要跟人打架似的,顿时吓得他只是连连不断地说:“我,我,我……”“你要干啥?还不赶快搬回来!”这件事全班的人都看见了。
可是过了两个星期,小陈又高高兴兴地对我说:“我们今天就要不同了。我们派了再热炉上的人去第二班学习烧火的经验。我们又学习了第三班的办法,如果钢坯没烧透,站在头档的人就挡住不轧,回炉重烧。另外,我们老赵还找了个巧极眼,咳,我不说了。”“怎么,还兴保守啦?”“不是,我要是说了,老赵又会说我试验都还没成功就瞎嚷嚷。”但是,没过三分钟,肚里憋不住话的小陈还是将这个“巧极眼”说出来了。原来,当小陈这帮小伙子垂头丧气地回家去的时候,老赵却同实习技术员留在车间,根据总工程师讲的“钢铁厂最大的节约是充分利用热能”这句话,琢磨出了“热装钢坯”的建议,将大小两台轧钢机的计划安排一致,红钢坯一开出来,不让它冷却,就往再热炉里送,给小轧钢机轧成钢条。这样就比过去重烧冷钢坯要好、要快,还省煤。在作好准备以后,车间决定在他们班上试验。
这天,外面的钢筋场上盖着一层白雪,小陈他们却早就脱下棉衣,穿上粗帆布工作服,等上班。钟声一响,他们就上前去同上一班的人一起打扫场地,清炉子,调整机器。这时,车间调度长亲自在现场指挥,车间主任和支部书记也站在旁边观看。通红的钢坯刚开出来,还冒着火花,马上就由天车吊到小再热炉后去装炉。接着,炉前工人就捞出了亮得有些刺眼的钢坯,使劲滑到头档工人脚下,很快就喂到轧槽里去了。红钢坯刚由上一个轧槽露出个头来,立即又被铁钳夹住往下一个轧槽里送,这越轧越细、越轧越长的钢条就被弄得像许多条暴跳的火蛇,在溅着冷水的轧钢机前后窜来窜去。平日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出些洋相的小陈,这时也干得挺猛,挺认真。
第二天刚上班,车间办公室门前就挤着许多人在看红色的大喜报。他们这个班轧得钢条最多,钢坯损耗和用煤最少!老赵在向别班的班长介绍经验。小陈在工人休息室里大声向人嚷着什么。我一去,小陈又故作神秘地附在我耳边说:
“你去看看我们的生产指示图表,他准是眼笑眉开,满面红光……。”


第8版()
专栏:

批评和团结
彭鼎
关于诸葛亮的忠诚、才智和谨慎,历来讲得多了;但还有他的谦虚,是值得特别讲一讲的。
公元二百二十三年,刘禅即位,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在这时候,诸葛亮特地对“群下”进行了两次关于批评和团结的教育。
他说:对问题进行讨论,是为了“集众思,广忠益”。要是避小嫌疑,不敢反复提出不同意见,只会使事情受到损失;反复讨论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好比抛弃破鞋而获得珠玉。但是,他又说:一般人很难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有徐庶做到了;还有董和,参署七年,看到我处理事情有不周到的地方,常常十多次地提意见。他说:大家如能像徐庶、董和那样,为了尽忠于国而敢提意见,那么,我就可以少犯错误了。
他说: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等四个人,都是勇于对我进行批评和谏诤的;虽然由于我的资性鄙暗,不能完全采纳他们的意见,但我同他们的关系始终是好合的,可见对我直言是不必顾虑的。
二百二十八年,在“失街亭”的那次失败以后,诸葛亮斩了骄傲误事的马谡,却把主要责任归于自己,请自贬三等,又奖励了谏马谡的王平。他又告诫部下说:“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蹻足而待矣。”
古人提倡谦虚、欢迎批评的言论多得很;但像诸葛亮这样的说得诚恳、切实,而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始终如一的,却不多见。他把没有完全采纳别人的意见,归之于自己的“资性鄙暗”;他把别人对他的缺点的批评,作为“忠虑于国”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别人对他的缺点的批评,于事业的胜利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些地方,实在使我非常感动。
诸葛亮的谦虚,是以忠诚为基础的;他的才智,则是忠诚、谦虚和谨慎的产物。因此,在人民解放军中,称发挥集体智慧的会议为“诸葛亮会”,那是很有意思的。


第8版()
专栏:

吠陀诗句的古代汉译
金克木
翻译事业的发达是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一个特点。从后汉到宋一千几百年间,汉族、藏族的学者在印度学者的合作下,译出了大量的印度书籍。此外还有新疆(当时属于所谓“西域”)的许多兄弟民族的祖先也在吸收和介绍印度古代文化方面有过巨大的贡献,不过他们翻译成自己语言的书现在已经失落,只剩下零篇断简了。
古代翻译的这些印度书中,当然包括了一些文学作品,其中绝大部分是佛教方面的,可是也有佛教以外的。藏文译本中就有不少书并不属于佛教文献范围,例如印度大诗人迦梨陀娑的长篇抒情诗“云使”就是其中之一。汉译的佛教以外的文献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公元六世纪(南北朝的梁、陈二代)印度学者真谛译出了一部“金七十论”,这就是印度哲学中“数论”派(“僧佉”派)的最重要的典籍。这部书的梵文(印度古文)的原本还在,不过注文和汉译的注文有些不同。印度学者艾雅斯瓦米先生曾经从汉译“还原”,把这部书又译成了梵文,在1944年出版。
这部“金七十论”的汉译有一点使我们很感觉兴趣,这就是其中包含了印度最著名的古典“梨俱吠陀”和大史诗“摩呵婆罗多”的诗节的汉译。这恐怕要算是这两部世界古典名著的最古的译文了。在“金七十论”的第一“偈”(就是文约义丰的歌诀式的诗节,是书的本文。)的注释中有这样一段:
“四违陀中说言:我昔饮须摩味故成不死,得入光天,识见诸天。是昔怨者于我复何所作?死者于我复何所能?”
这里所说的“违陀”现在一般译作“吠陀”,是印度最古的经典,共有四部,所以统称为“四吠陀”。四部之中,最古而且最重要的一部是“梨俱吠陀”。真谛译的这几句就是“梨俱吠陀”的第八卷中第四十八首诗的第三节。所谓“须摩”,可以译作“苏摩酒”,是印度人在远古时期饮用和祭神用的一种植物汁做的酒类饮料。这首诗就是歌颂“苏摩酒”的。原诗一共十五节。这一节按照原文可以译成这样的四行诗节(原文是一节四句,每句十一音的格律):
“饮了苏摩酒,我们成为不死身,
去到光明的天上,见到了天神。
现在仇敌还能够把我们怎样?
逃不过死亡的人怎能害我们?”
译文中省略了一个呼格词“不死者啊!”这是对苏摩酒的称呼。
“梨俱吠陀”中歌颂苏摩酒的诗一共有一百二十首。“梨俱吠陀”全书有一千零十七首诗,如果还算上比较晚出的十一首,就有一千零二十八首。诗节总数约有一万零六百节,分行算就在四万行以上。有人计算过,全书的分量大致相当于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两部史诗的总和。这比我们的诗经在篇幅上是大多了。
“梨俱吠陀”的年代是一个未决的问题。近代印度学者蒂拉克(他同时是一位民族革命的领袖,去年印度举行过他的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曾根据其中的天文历法材料(印度的二十七宿、“月离”和“春分点”等等)推算,认为“吠陀年代”是在公元前六千年。同时有个德国学者雅可比也根据同样材料推算,认为这个年代应该是公元前四千五百年。这两位学者各自独立的研究所达到的惊人的结论并没有为各国学者所接受。不过他们的结论还不算是最突出的。到了1921—1924年还有两位印度学者根据天文学和地质学推测“吠陀年代”是在公元前一万六千年和二万五千年!一般说来,“梨俱吠陀”是一个长期间累积起来的作品集,编集年代大概是公元前一千几百年,这是历史家比较愿意接受的说法。1907年在小亚细亚发掘出来的和吠陀神话有关的材料属于公元前十四世纪,这也算是一个旁证。现在学者们已经逐渐倾向于从文化发展过程全面考虑而不用单文孤证去作片面推测了,因为没有人能用一个孤立的证据说服持有另一种证据的人。
三千年前的印度古诗,一千四百年前的汉译,我们现在说起来,一方面固然感到中印文化关系的密切和悠久,可是另一方面也不能不感到今天要做的事还很多,而我们的努力还不及前人。我们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跟时代要求比起来还差得不知多少呢。


第8版()
专栏:

谈犀牛
谭邦杰
由加德满都传来消息,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赠给我国周总理的礼物中包括一对犀牛。这礼物的确非常珍贵。一般人大概都知道犀牛角是极贵重的药材,但也许不了解活犀牛也是最昂贵的动物之一;尤其是尼泊尔产的“印度独角犀”,正好比我国特产的大熊猫一样,都是属于国际间最稀罕的、第一流的珍贵动物。一只这样的犀牛,即使是幼小的,也要比一只大象的身价高出七、八倍之多。
它的珍贵性还不仅在于价值昂贵,而是在于常常有钱也买不到的。根据数年前的统计,全世界残存的印度独角犀还不到三百只,其中有二百余只是生存在阿萨密(印度)的两三处禁猎区内,其余的数十只是生存在尼泊尔东部和孟加拉北部的密林地区。尼泊尔和孟加拉都早已施行禁猎和禁止出口,至于阿萨密产的犀牛,则印度政府只允许每年捕获两三头幼兽,售价自然很高,且出口必须先取得特别的许可证。世界上有着大小数百家动物园,大家都曾千方百计地去搜罗珍禽异兽,可是曾经养过印度犀的动物园,连十处也不到,就是这个原故。
犀牛共有五种,两种产在非洲,三种产于东南亚。五种之中,非洲黑犀牛还比较易得些,最珍贵、最难得的就是印度独角犀和非洲产的白犀牛。
印度犀是一种很大的动物。长成之后,肩高将近六尺,体重将近两吨。长的模样很怪:混身披上一层黑灰色的又厚又硬的皮肤,皮上有许多凸起的块粒;又为了行动的方便,各关节处形成大折,使得这身厚皮更像古代勇士的甲胄。犀牛角的位置也很特殊,不是由头顶两侧伸出,而是生长在吻端的上面。印度犀只有一角(非洲犀有双角,一前一后),虽不甚长,但有碗口般粗细。它就是凭了这一身强大的武装而纵横山野无敌手,恰好比一艘拥有坚甲巨炮的主力舰一般!
原来犀牛不但体格魁梧,而且性情暴躁,力大无穷。印度犀还好些,非洲的黑犀牛是有名的恶兽,常常大发雷霆,吓得原野间的大小诸兽纷纷躲藏,连大象也不例外。便是那号称为“兽王”的狮子,走在草原的小径上,远远望见那丧门神低头走来,也只好自认晦气,避入道边深草里,让它走过去再出来。
在印度还出过这样一档子事。很多人抬着一头新捕获的猛虎回村,走过一处丛林,不知怎地惹恼了在林中歇息的犀牛,咆哮而出,吓得众人连忙丢下虎笼,四散奔逃。犀牛像一辆火车头似地冲过来,一顶就把个粗重的木笼顶得稀里哗啦,再一下子就把老虎开了膛,连死虎带木柱一起踢出十几公尺以外。
但是从小豢养的犀牛,养在动物园里,也能养得相当驯顺。
犀牛也并不难养。柏林动物园养过一头印度独角犀,活到五十岁才死——证明犀牛的寿命是在五十岁以上。至于饲料,也很符合节约原则,既不像狮虎那样大块吃肉,也不似大象那样大肚皮(每天要吃一、二百斤),只不过吃几十斤草料而已。但繁殖是很困难的。动物园中唯一的繁殖纪录是艺加哥动物园于1941年秋曾生产过一只小黑犀牛。至于印度犀牛,好像还没听说过任何繁殖纪录。如果将来它们能在北京实现繁殖,那就是完全饲养成功的证明了。
我国到底产不产犀牛?这恐怕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古时自然是产的,不仅化石可以证明,就是由河南、陕西出土的古铜器和古陶器中也可以清楚地认出犀牛(古名叫做兕)的形象。但是近百十年来,好像踪影皆无,各处都没有过猎获或发现的纪录。是不是真的已灭绝了呢?
药铺里出售的犀牛角,有“云角”、“广角”、“藏角”等等不同名目,似乎都是地道国产,其实据内行人说,这些都是进口货,是由印度和南洋各地输入的。
解放后有了新的消息。据云南西双版纳(在动物学上,这是一块宝地)传出的消息说,那里既有野象,也有犀牛。是真是假,虽然尚未经科学家证实,但可能性确乎存在,因为这块位置于亚热带的三角地区是缅甸、老挝和泰国的近邻,而这些地方确是另外两种犀牛(爪哇独角犀和苏门犀)的故乡。此外,在西藏的最南部接近尼泊尔、锡金、不丹的边境地区,气候比较温和而且草木茂密,也同样具有产犀牛的可能性。
近几年来,对于矿产、石油、森林、水利等等勘探不遗余力,但是对于祖国边区、内地所产的珍贵动物,好像还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附图片)
犀牛


第8版()
专栏:

照像
张志民
摄影记者按时来到,
养猪模范——于大嫂
却不知哪去了?
社长急得发牢骚:
“昨天我就嘱咐了她,
让她在家准备好……”
孩子跑来作报告:
“我妈说,像片不照了,
有个事儿比这还重要……”
社长追问他:“什么事?”
孩子拍着手儿笑,
“咱们的母猪下崽了!”
两人撒腿向外跑,
一个嚷着:“好!好!好!”
一个嚷着:“照!照!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