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河北各地领导机关派出干部深入农村
帮助农业社检查推动备耕工作
新华社保定电 河北省各地党政领导机关纷纷派出干部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检查春耕准备情况,推动备耕工作的开展。
各地检查发现,这个省许多农业社春耕准备工作还极不充分。隆尧县二百三十八个农业社中,即有九百多辆大车、一千九百多架水车、一万多件犁、耧等农具需要修理。肥乡县耕畜瘦弱情况还很严重,据四十个乡统计即有一千五百多头耕畜春耕时不能役使。许多农业社春播种籽的准备也很差。保定专区各县农业社,只马铃薯、春麦、棉籽即缺一千五百多万斤。石家庄专区还有被淹毁的两万多眼水井、四千多条渠道、八万多亩滩地和许多沟洫畦田需要春耕前整修。
经过检查,许多农业社并采取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新乐县张家庄晨光社检查出一百多件农具需要修理后,即从社员当中抽出九名铁匠、木匠,组成一个农具修配组,并从副业收入中抽出一百六十五元现款收购了社员七百多斤碎铁,刨了六棵公树,解决了人力资金用料困难,很快就修补和新制了三百多件农具。隆尧县各农业社也组织了二百多个农具修配组,积极修补农具。肥乡县各农业社除将瘦弱耕畜集中喂养护理外,并普遍推行了定草、定料、定膘、定工、定积肥和定期检查的保养方法。各地供销社也积极帮助农业社调运籽种、农具和肥料,帮助农业社克服备耕工作中的困难。


第3版()
专栏:

要把“五缺”变成“五不缺”
中共榆树县委检查春耕物资准备工作
及时解决缺肥料缺饲料缺耕畜等问题
本报讯 中共吉林榆树县委检查春耕生产物资准备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正在想一切办法逐一解决。
榆树县去年遭到严重水灾,为提前做好灾区的春耕生产准备工作,榆树县委在1月下旬区委书记会议上,具体地检查了春耕生产准备工作。当时发现有五个问题急待解决。第一,全县现有的粪肥只够施50%的耕地面积,有些农业社的肥料只够施30%的耕地。第二,环城区有五十三个农业社缺烧柴。第三,全县尚缺一千二百万斤马草。第四,耕畜不足。第五,全县约有一百七十多个农业社的社员不能全部领回吃粮。会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各项具体措施。要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个积肥高潮。为刺激社员家庭积肥的积极性,提出用现金收买社员家庭的粪肥,或用粮食换、记工分秋后付酬等方式换取社员家肥。过去收买社员家肥没付酬的,要清理账目,一律付酬。发动社员在化冻以前,搂野干草做代用饲料。农业社要给社员充分时间,以便准备烧柴;还要组织严重缺柴的农业社入山砍柴。解决耕畜不足的办法是:加强牲畜饲养管理,消灭瘦弱和死亡现象。批判看不起“老牛、弱马”的过高要求,把一部分非役畜变成役畜,并做好区、乡内的耕畜余缺的调剂工作。继续发动社员开展副业生产增加收入。为贯彻执行这些措施,县委将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帮助进行春耕生产准备工作,要把“五缺”变成“五不缺”,保证适时投入春耕生产。


第3版()
专栏:

春播作物的种子准备得怎样?
福建龙溪专区作了重点检查发现不少问题
本报讯 龙溪专区各县最近组织种子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下乡重点检查农业社种子贮备保管情况,指导农业社准备足够春季播种的种子。
各县在检查中发现,一部分农业社缺种子或种子质量低劣。东山县按扩大南特号早稻种植面积的要求,尚缺四万四千斤种子,早花生种子也缺十四万多斤;云霄县下河乡农业社检查七个生产队中有六个队的种子有虫害,其中严重的在取样的三百粒种子中,有八十二粒受虫蛀害,损失率达27%。通过检查,各农业社都把有虫害种子进行过筛、晒干,并选择有经验社员负责保管;留种不够的采取互相串换调剂等办法予以解决。


第3版()
专栏:

江西永新“五大”农业社
仔仔细细检查春耕物资准备工作
本报讯 江西永新县“五大”农业社,深入检查春耕生产物资准备工作,发现存在着许多问题。
全社有六十九头牛,都由社员分养,其中只有二十三头养得较好,做到了栏干食饱,养得一般的三十九头,最差的七头。
种籽大部分是由社员保管。包括二万零九百斤谷种,四千零八十九斤番薯种,一千二百九十斤花生种。谷种,有三户把它放在地上,现在湿了;十一户没有装好,被麻雀、老鼠偷吃了不少;一户还把种谷放在吃谷一起,搞混了。
社里有六十六张犁、五十张耙,二十六只禾桶、二十六只禾斗、水车十四乘。这些都划归各生产组保管或由户保管。除有两个生产组和部分社员保管较好,把农具洗净放到楼上,其他有的把农具丢在外面,风吹雨打无人保管。
全社种的一百四十亩油菜和一百六十三亩红花草,只油菜普遍追了一次肥,而大部分没有开沟排水。


第3版()
专栏:

区委书记住在社里也不深入了解具体情况
临桂县花岭农业社备耕工作做得很差
本报讯 广西临桂县两江区花岭社今年的备耕工作搞的很差。
花岭社共有一千一百九十九户、九千六百四十三亩田,规划规定今年农业要比去年增产20%,副业要比去年增收68%,经济作物要比去年增产更多。但是,目前计划兴修和修补的十五处水利,还没有一处动工;计划1月底烧成石灰一百六十五万斤做肥料,结果只烧得九十万斤,完成计划54%;计划种绿肥五千二百亩,结果只种了三千六百亩,比去年还少七百亩,加以种后管理得不好,整个社的绿肥预计要比去年少40%;其他积肥工作,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一直没有搞。褚村素有割草垫栏和积堆肥的习惯,往年冬季,一个生产队要割草二万多斤,积堆肥或沤肥二千余担,这个冬季却没有一个生产队积肥。耕牛死亡和消瘦的情况更是严重。全社八百五十头耕牛,死去四十四头,消瘦得不能用的占所有耕牛的60%。因为这个缘故,春耕中全社将有八百四十一亩田缺乏牛力耕作。农具损失也很严重,全社七百架犁,损坏不能用的就有四百二十多架;全社六百四十五架耙,断折耙齿、损坏耙柱的有一百九十架。另外,全社还缺犁头八百多个,社里对此也未作任何补救的打算。
花岭社备耕工作搞得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干部满足于去年增产4%的成绩,滋长着麻痹情绪。领导这个社的乡支部书记就说:“今年上级不强调推广先进技术了,大小麦也比去年种的少,现有几担石灰和粪肥,不积肥也保证增产了”。亲自在这个社指导生产的两江区区委书记周乔保同志,也认为备耕工作内容不多,问题不大,没有什么搞头。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工作干部极端漂浮。社里九个脱产干部有三个辞职不干,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九十三人,不愿当干部的有六十九人。广大社员对社里没有执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政策不满,生产情绪低落。这些情况,住社工作人员过去都没有深入了解。


第3版()
专栏:

充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的一个榜样
水利部副部长 何基澧
1956年12月我视察了河南省济源县的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这个县的水利工作几年来做出了很大成绩。现在谈一谈我看到的一些情况和我的一些体会:
济源县位于河南的西北角,全境横跨太行山南麓,除漭河沿岸有少数平地外,大部为石山林区和丘陵起伏地带。山区面积二百一十多万亩(占全部面积的70%以上),按地形可分为深山区、浅山区和丘陵区。在过去的悠久的岁月里,山区树木被乱砍乱伐;群众为了维持生活,被迫进行陡坡开荒,以致水土大量流失。耕地石厚土薄,产量很低,每亩只能收粮八十斤左右。1942年大旱,虎岭村九十多户就饿死六十多人。山区群众中流行着这样的歌谣:“山上和尚头,沟里没水流,今年盼明年,年年都不收。”
漭河是县境内的一条大河。河床纵坡大、河床深,洪水来猛去速,最大流量可达一千秒公方,但到下游只能容纳一百秒公方;因此,每年洪水季节,常造成大面积水灾。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济源是一个地形复杂、旱涝多灾的地区。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特别重视了山区的生产建设工作。这个县的党政领导机关根据“全面规划、综合开发”的方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深山区以林业为主,开展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运动。解放后首先封山,并解决林牧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是“三封三不封”:牧区不封,非牧区封;封树,不封草;封近山,不封远山。等树木成林以后,就可以再开放。这样,既符合群众长远利益,也照顾了群众当前利益。几年来山区共封山育林七十一万多亩,造林十五万亩。目前树已成林,控制了水土流失。如虎岭村在未造林前,大雨时山坡泥土大量冲刷,门前河水变黄,雨后即干。造林以后,现在地内都铺着一尺左右深的树叶和草,雨后河水为淡白,逐渐变清,河内也常年有水。群众说现在是“下雨三天不见水,雨后多日水长流”。植树造林也结合了群众利益。如李八庄乡由1949年到今植树造林三万四千多亩,1955年采伐坑木、椽材和树种共收入二万多元,相当于农业收入的18%。
山沟修谷坊是蓄水保土淤地增加农业收入的有效办法。解放以来,这个县共修谷坊淤地约五千亩,仅虎岭一个行政村六十二户就拦沟筑坝三百五十道,总长达五千二百余丈。群众总结这样做有四大好处:拦泥、蓄水、保肥和扩大耕地面积。1952年农民任玉山在门边的一条土沟中筑一条坝淤地二亩,一年就收小麦八百斤。群众反映:“闸沟地,粮食屯,保持了水土,还增加了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山区丘陵修建小型水库,变水害为水利。这个县在山区丘陵区有泉水的沟内,结合水土保持先后共修建了七十座小水库,这些水库的坝高都在十到十七公尺,库容量二十万公方,最大的到二百万公方。据我了解,这些水库主要是依靠群众修筑的,全县1956年春共修了六十三座水库,国家只补助材料费四万五千元,每座只合七百十四元。水库做得也很合规格,反滤层、溢洪道、泄水涵洞应有尽有,经过洪水考验并没有冲垮。水库上边结合了封山造林和修筑谷坊工程,所以水库淤积很少,都是清水。群众利用清水通过泄水涵洞浇灌了高地,七十座水库共蓄水六百多万公方,浇地八万多亩,可控制流域面积约四百二十多平方公里的洪水,不但结合灌溉也起了防洪作用。群众说:“小水库是山地宝,又抗旱又防涝。”
这些水库的技术力量是如何得到的呢?我问了这个县的负责同志,他们说:全县只有三个技术员,都在重点工程上,工程开始时,抽调了各地农民二百余人实际参加施工,完工后他们都学会一套本领,回去后便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
在丘陵干旱地区为了保证山地增产,采取里切外垫、起高垫低的办法修梯田。梯田里稍低,外较高,另根据地块大小,中间再加上土垅道,使水流入地后,小则蓄,大则环绕而出,泥沙淤地。这样作可起到“块块蓄水,节节拦泥”的作用。群众总结出来了它的三大好处:泥沙不下山,减少下游淤塞;淤地保墒,抗旱防涝;土地由瘦变肥。如李八庄乡任玉山加工的地比不加工的每亩增产四十斤。几年来这个县共修堎垒堰约六万道(土地约十万亩)。为了拦蓄洪水,在有洪水来源,周围没树又不影响生产和交通的沟道两侧挖水窖,一个窖可蓄水六百到一千担,能抗旱保苗五亩到十亩。如庚章乡是干旱地区,过去群众吃水都很困难,1953年打了水窖二百九十一个,1954年每户都种上了三分菜,在1955年抗旱点种玉米九百九十五亩。
在平原地区,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发电灌溉。在谷旦修了一个分洪灌溉节制闸,只准洪水通过七十五秒公方,其余的洪水流入分洪渠,避免下游决口;并在分洪渠两边修堤,防止洪水越堤漫淹。平时还可引水灌溉五万亩土地。又利用闸口抬高水位,建造小型水电站一座,可供应乡村用电磨米打稻。在赵李庄建立抽水站一处,利用漭河水进行灌溉,可以浇地七千到一万亩。在济源县城附近建立了一个小型水电站,供应城市照明,最近即可送电。
在低洼易涝地区,采用沟洫台田的办法战胜了内涝灾害。沟洫台田的沟能蓄水能排水,沟内设有闸板控制水流,雨水多了就排,旱的时候就闭闸提水灌溉。台田实行麦稻连作,沟内种藕,既能防旱,又能防涝。采用这个办法,使十二万余亩低洼积水地已减少到三万五千多亩。
全县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全面治理以后,已取得很大效果。1949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九十四斤,1955年增至一百三十七斤,提高45.7%。同一期间,复播面积也扩大了59.1%,总产量增长了131.7%。漭河过去最大流量曾达一千秒公方,一百公厘雨量就要决口闹灾。1956年,在日雨量一百二十公厘的情况下,漭河未发生洪水灾害,最大流量仅七十秒公方。
视察济源县的水利建设以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山区只要经过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根据不同地形,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使水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就会有很大的生产潜力发挥出来。有些山区群众和干部认为山区没前途,建设不成社会主义,这种想法都是不对的。
全面规划是充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的必要措施。济源县能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主要原因是对全县不同地形的地区做了轮廓规划;规划不但解决了上下游的矛盾,也能使干部和群众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性。只有这样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才能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防洪、防旱、防涝的作用。
我认为济源县是山区生产建设的旗帜之一。他们不仅解决了山区生产问题,照顾了群众当前利益;对治理江河消除洪水灾害也会起很大作用。按照他们的做法,国家在这方面并没有付出很大的投资,主要依靠了群众的力量。如果每个山区都这样做,则大江大河的支流洪水可以基本上得到控制,国家可以花费较少的投资用在防洪上。这个经验值得在各地传播。


第3版()
专栏:

山西省二千多个农业社
社员生活达到富裕中农水平
太行山区一个社平均每户有一万多元家财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报道:山西在高级农业合作化第一年,全省就有二千七百七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这些社占全省总社数的13.69%。
据1955年各个专区的调查,长治区富裕中农每人平均收入为七十元,晋南区每人为一百二十元,榆次区每人为八十元,忻县区每人为六十元,雁北区每人平均为五十元。去年,全省农业社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的财政和技术大力援助下,充分发挥了合作化的优越条件,在涝、水、虫、雹、霜冻等自然灾害连续侵袭下,仍然取得了丰收。据全省二千零二百三十三个农业社的统计,每人平均收入为五十四点四元,比1955年增加了14%,加上社员的家庭副业等收入,每人平均收入达六十四元。
一年来的事实证明:只要合作社的生产水平赶上富裕中农的生产水平,富裕中农入社后的收入也是会增加的。去年,生产水平和社员生活水平赶上以至超过富裕中农的合作社,长治区已有七百个社,占全区总社数16.4%;晋南区有二百零八个社,占全区总社数6.14%;榆次区有六百三十七个社,占全区总社数15%;忻县区有六百二十个社,占全区总社数13%;雁北区有五百一十七个社,占全区总社数17%;各市有八十八个社,占各市总社数12.17%。
新华社太原14日电 在山西省最贫困的太行山区北部,首次出现一个每户社员平均有“万贯家财”的富裕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社是昔阳县刀把口建山高级农业社。这个社的副主任张美妮,最近在山西省农业社第一次代表会议上,报告了农民们组织起来由穷变富的经过。
十三年前,昔阳县刀把口村四周还是一片石山,荒草遍坡,土地零散,旱、涝、风、雹连年不断,住在这里的农民世世代代过着少吃没穿的苦日子。但从1944年开始组织起来以后,经过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集体生产,农林牧业和副业生产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全社的财富迅速增加。现在,这个社除有二百六十多亩好梯田外,还有一万七千五百多亩树木,七十四头牲畜,六百二十只羊,以及很多猪、鸡、蚕、蜜蜂和果树。其中仅树木一项即价值三十四万多元(能作椽子的树每棵按六角钱计算;碗口粗和更粗的树按一元以上计算)如把这些财富全部折款,全社三十五户社员平均每户有一万多元。
由于这个社全面的发展生产,在去年转为高级社后,尽管农业遭灾减产,但总收入还比1955年增加44%,比抗日战争以前增加三倍多,全社除两户“五保”户外,其余社员都增加了收入。全社社员吃的饱穿的暖,家家添置新毡新被,春节期间还宰猪杀羊。


第3版()
专栏:编后随笔

不要盲目
从我们收到的一些材料看,像花岭农业社这样备耕工作做得很潦草、甚至没有动手的农业社还不少。有些社的备耕活动,从表面看也还轰轰烈烈;可是,深入检查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这些社的备耕工作没做好,各有各的具体原因。从思想上来检查,有的是因为过于乐观,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有的是因为陷于悲观的泥沼,丧失了前进的信心。从具体工作来检查,原因就更复杂多样了。领导者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对当地的具体工作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了若指掌。最有害的是盲目——不管是盲目悲观还是盲目乐观。像“五大”农业社那样认真细致地检查,就能发现许多新问题。发现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第3版()
专栏:

编织蓑衣
用棕榈编织的蓑衣,是江南农民喜欢用的一种雨具。浙江临海县松南乡胜利农业社的社员有前辈人留传给他们的编织手艺;现在他们把编织蓑衣当作一种副业生产。这是胜利社的女社员正在编织蓑衣。
        方正中摄


第3版()
专栏:

采购单位必须服从市场管理
本报评论员
国务院第五办公室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村自由市场会议上,许多地区代表反映目前有些国营商业部门、供销社、公私合营商店以及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等消费单位派人到产地非法收购国家统一收购的物资和抬价抢购开放自由市场的物资,由于采购单位集中过多,当地市场又缺乏组织和领导,所以形成了某些商品市场的混乱现象。
以河南怀药市场为例,去年11月底,约有来自各地的几十个单位(有各地药材公司,公私合营药铺、供销社、制药厂、医疗部门)到产地采购生地。湖南湘潭市一家公私合营药铺的采购员,在当地雇用了十多名农民和小商贩串乡收购,规定凡收购五十斤者给手续费十元,另外还付给下乡期间的饭费和路费,结果收购了生地二万多斤。又如,浙江省毛竹产区在去年第四季度集中了一千多名采购人员,抬价抢购了毛竹七十六万多根。
消费单位直接派采购人员远途或在当地市场上抢购副食品、小土特产品的现象也很多。例如,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上海土产废品经营处,派了四个干部到江苏省阜宁县,通过当地商贩,以高价抢购了三万多箝(每箝六张)芦席;江苏省供销社徐州专区办事处派人到射阳县以高于当地牌价(每担高出五角)抢购芦柴。西安市饮食公司所属的一些食堂,仅在去年11月份,派人到各地收购的猪肉就有八千多斤。
抢购的危害十分明显,首先是造成市场价格的混乱,而且差距悬殊很大,像河南生地价格都超过国家牌价一倍到七倍多,收购单位一般是不讲价钱,只要有货可买就行;许多原来市场并不紧张的物资,也因为争购而造成农民惜售,甚至促成某些农民不愿在当地出售,而进行远途贩运;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不合理的高价刺激,破坏了某些产品的生产,像湖北洪湖县的毛竹,由于高价抢购,使得农民不顾季节地大量砍伐,造成今后生产的困难。
许多国家指定经营机构负责统一收购和统一分配的物资(如生猪、毛竹、生漆等)被大量抢购,给国家委托收购的部门造成了困难,因为这些收购部门不能够任意抬价,因此就收购不到货物;原来和农民或农业社订有预购合同的产品,也因为市场价格过高,农民和农业社不愿交售,使国家对某些商品无法掌握足够的货源,影响了国家对市场的正常供应和出口的需要。
自由市场开放的初期,由于对开放商品的界限没有划分清楚,因此在某些地方造成一些混乱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从去年十月下旬,国务院发布“关于放宽农村市场管理问题的指示”,把开放的品种范围划分清楚,并交代了政策以后,采购单位仍然不分品种地抬价抢购,这就是违犯国家政策的行为了。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市场管理工作还没有跟上去,甚至有些基层市场管理部门还不敢过问来自上面的采购单位,因此相互抬价抢购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国家开放自由市场的主要目的在于活跃城乡经济,刺激农副业的生产和弥补国家市场的不足,但是某些采购部门和集体消费单位的抬价抢购行为,却搞乱了某些商品的市场,而且对生产的发展也是不利的。这种现象各地应该引起很大的重视,并加以有效的制止。
我们认为,各级人民委员会和各地市场管理部门要把这些采购单位按照国务院指示的精神管起来,必须禁止各地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组)、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厂矿企业等单位非法地采购国家统购和统一收购的物资,并不得抬价抢购开放自由市场的农副产品。上述各单位派往农村的采购人员在采购自由市场上的物资的时候,一般地都应该通过行栈或交易所进行,他们必须自觉地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服从当地市场的管理。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反对抬价抢购
开放自由市场以来,有些省的国营、合作社、公私合营商业人员,对江西省出产的黑瓜子抬价抢购、套购,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非法行为。如武汉市供销社干鲜果经理部采购员陈子平、刘桂海,随身带着本单位盖好公章的空白介绍信,于去年9月前往清江县槎市乡和牛湾乡一带,进行暗地高价抢购黑瓜子的活动,他们既不通过当地行政部门,又不同有关单位联系。他们以每天一元五角工资雇用了四个二贩子,又用小恩小惠手段拢络了几个农业社社员,帮助收购黑瓜子。收到了瓜子,另按每百斤给一元多的手续费。以什么价格收购呢?当时当地收购牌价每百斤为三十一元,而他们竟以三十九元收购,超出牌价25.8%,造成市场的混乱现象。
另如广西省桂林市贸易公司采购员王锡昌,在去年12月上旬,到丰城县太阳乡游家农业社高价抢购瓜子。当时该社有瓜子一万七千多斤,但货已起运到南昌市北站,准备运往汉口出售。这时他便对该社干部说:“瓜子卖给我吧!可以多出价钱。”开口就出七十元一百斤。农民看到他这样慷慨,便来个讨价还价,结果以七十五元成交了,并预付四百六十元定金,超过当地收购牌价78.5%。
还有湖南、安徽、湖北等地来此地高价抢购黑瓜子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地高价买走的竟达七十余万斤。这不仅影响了江西省对黑瓜子的出口和内外调剂任务的完成,还影响了国家收购计划的完成,影响了农民同当地政府和供销社的关系,刺激了当地的物价上涨。
这种不良的经营作风,必须坚决制止。   巩继山 徐和耕
自进入旺季以来,沈阳、旅大、北京、南昌、芜湖、上海等地有些商业部门,用“抬价抢购”、“长期预购”、“先付贷款”等方法到浙江市场上争货。上海一个采购员到了宁波,就把宁波手工厂生产的热水瓶花竹壳搜罗光了,每打四元六角,比宁波百货站的收购价每打高一元。旅大玻璃厂,也把宁波手工厂准备给百货站生产的白竹壳,也抢购去了。南昌市百货公司以抬高价格的手段,向温州皮革厂订购了皮箱三千只,皮鞋六千五百双。有些采购人员,连不合规格的商品也按正品价格收购去。北京公私合营商店,向温州五金一社买去不合规格的铁锁二百打,还去信表扬“你们产品好,希望今后多供应”。南昌百货站向宁波刀剪生产社订购了六万把刀剪,竟在合同上订明收货时不验货。
最近还发现一些身分不明的外来采购员,向浙江省百货零售商店套购商品。金华市市场上,有来自江苏等地自称收旧货的人员,他们以零售价向该地百货业套购塑胶发梳九十打,还准备到温州等地搜罗。据说,他们买去这些新发梳后,便把它打破作为原料,贩运到上海改制塑胶发绳,以牟取暴利。
市场上这种抢购的情况,助长了某些生产单位粗制滥造、不顾产品质量的现象。宁波制革社,去年10月向宁波百货站交航空皮箱二十五只,其中有十六只皮箱的皮带已断。宁波市衣箱生产社、刀剪生产社,不肯掉换被收货单位剔出来的次品。
部分生产单位,为了获取高利,竟拒绝和当地国营公司发生业务关系。地方国营温州制革厂,接受了南昌某些单位的定货后,便要求温州百货站提高收购价格,否则便要自销。温州第二五金生产社,也曾无理要求温州百货站提高铁锁的收购价。该社主任公开向社员说:“要改善生活,只有争取自销”。温州的皮箱、皮鞋、木角梳、镜子、篾箕等生产单位,都不愿接受商业部门明年第一季度的收购任务。浙江的商业部门在组织货源上已遇到很大的困难。
部分手工业生产社社员,不安心生产,要自产自销。宁波市刀剪生产社、衣箱生产社、制革生产社、已有部分社员退了社。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赵公杰 王彭年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采购员的呼声
河北省邯郸自由市场开放以来,各地采购员来这里采购商品的日渐增多,据去年12月中旬统计,只是经常住在河北省供销社邯郸专区办事处招待所的各地采购人员就有七十多人(包括广东、湖南、旅大、内蒙古和北京、天津二市以及本省各专、县的国营公司和供销社、手工业社等单位)。由于采购人员过于集中,市场商品有限,形成了市场物资供应十分紧张的局面,因之,邯郸市场曾经一度发生采购员抬价争购商品的混乱现象。邯郸市市场管理委员会为掌握市场、平稳价格,规定凡来邯郸市场采购商品的采购员,首先应到市商业局进行登记,按先来后到的次序排定日期,由交易所代为收购。虽然这样,各地采购员还是陆续前来邯郸争购。这种争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许多采购员对这样的做法也是不满意的,下面就是江苏常州市供销社采购员的谈话。他说:这次出来的任务是采购黑、白瓜子和部分核桃、核桃仁。我先到了石家庄,买不到货,又跑到太原市,仍买不到,才来到邯郸,登记后,需等半月二十天才能轮到我买,能买到多少还不一定。从收购价格上看,黑、白瓜子都超过江苏省价格的一倍,但为了供应市场,领导上同意每斤六角也得收购。但是江苏省北部也产黑、白瓜子,商业领导部门因事前没有计划,都外销了,而现在却不得不到处乱跑寻找这种货源。他又说: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如山东卖给江苏柿饼,而山东又到河北去收购柿饼;山西红枣销往广东,而山西又来河北采购红枣。这样做法很乱,跑来跑去买不到货,真是浪费。
其他地区采购员也大都是收购上述产品的。他们当中还有许多人为了争取收购一天,而不得不耗时伤财地在那里等上半个月之久。有的采购员等了好久也找不到货源,他们痛惜地说:我们出来的任务是“采购报销单,推销人民币!”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希望本地区的主管商业部门通过加强商品的内部调剂和计划调拨来消除因盲目采购而造成人为的市场供应紧张和浪费国家资金的现象。    赵自先


第3版()
专栏:对批评的反应

对批评的反应
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来信:人民日报1957年1月7日和1956年12月20日读者来信栏中分别登载的姜振声、林虓两同志的信,批评河北省羊皮购销差价大,经营环节多,费用大,皮衣价格高等问题,基本上是正确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组织了调查研究组,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确定用两个月的时间,找出应该减少的经营环节,降低费用,以缩小购销差价。这个问题涉及很多部门,我们将情况弄清后将报请省人民委员会解决。
江西省分宜县农产品采购局来信:1月17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所登载的分宜苎麻市场太混乱一稿所说的情况是事实,我们已进行检查,并请有关领导部门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