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东亚季风
高由禧
季风又叫季候风,即风向随季节的不同发生显著改变的意思。在气象学上,常常把海陆之间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所引起的冬季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从海洋吹向大陆的风向的季节变换叫做季风。就东亚来说,冬季亚洲大陆比太平洋冷,大陆上冷空气的堆积,形成蒙古地区的高气压,太平洋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阿留申地区的低气压;在自转的地球上,当冷空气从蒙古高气压流向海洋低气压时,偏转成西北风或东北风,即冬季季风。夏季的情况相反,太平洋的温度比东亚大陆的低,太平洋高气压增长,大陆的热低气压也强;因此,形成了从海洋向大陆偏南的西南风和东南风,即夏季季风。冬季季风起自大陆,夏季季风来自海洋,空气性质有很大不同;因此,不仅在单一冬季风或单一夏季风控制下的气候完全不同,它们的势力强弱,来去时间的早迟以及它们相互冲击的情况,基本上决定了东亚的各不同季节的天气和气候。
在讨论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时,决不能忽略这一富有区域特征的季风问题的研究。
仅仅举出一种情况就足以说明东亚季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黄河流域以南,包括整个长江流域和华南大部分地区,都在副热带的高气压控制下,这些地带是地球上的主要沙漠——阿拉伯沙漠、撒哈拉沙漠、伊朗、阿富汗和印度西北方的沙漠,都出现在这纬度范围上,如果没有季风的影响,常年气候必然非常干热,现在号称祖国谷仓的长江流域,将是一片不毛的沙漠。当然,也正是季风的关系,每年入春以后,从海洋来的凉湿的夏季风,不仅使夏季的酷热气候变得缓和,而且它的丰富的水汽量,也带给华南、华中和华北大量雨水,这就使本来应该是不毛的沙漠地区,变成了一年三熟或两熟的祖国的谷仓。
对气候来说,欧亚大陆和太平洋间的季风现象是形成东亚地区气候的基础之一。海陆的分布差异所产生的季风因素,是形成大气活动中心和季节变化的决定因素之一。冬季,大陆海洋的温度差异,决定了两个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蒙古高气压和阿留申低气压的位置、大致的强度以及它们的变化。夏季,大陆比海洋暖,被季风因素所决定的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恰好同冬季相反,太平洋上出现非常发达的太平洋高气压,而在亚洲大陆上则是印度热低气压特别显著。春秋二季是海陆热力差异的转变季节。春季,从海洋比大陆暖的冬季情况转变为比大陆冷的季节,在这季节里也正是蒙古高气压衰退变为蒙古低气压、印度低气压和太平洋高气压逐渐取代阿留申低气压的转变过程。秋季则从海洋比大陆冷的夏季情况转变为比大陆暖的过渡时期,也正是蒙古高气压又迅速取代蒙古低气压和印度低气压,以及阿留申低气压发展到重占优势的变化过程。在同一季节,这些海陆间大气活动的中心位置、分布和强弱,以及不同季节里它们的季节变化情况,基本上也就是冬夏季风盛行和它的季节变化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季风因素所形成的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维持了季风现象,而季风现象的出现转而影响了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进而影响大陆和海洋的天气,并且决定东亚的气候。
目前虽然还不能很好地把这些同季风因素密切联系的大气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直接同当天的或短时间的天气现象和它的变化联系起来,但是可以相信,这些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决定了某一定地区各不同季节的天气特色,也就是说在短时期的天气里,一般也必然烙下季风的痕迹。例如东亚冬季各月,海陆热力差别特别大,季风的作用特别强,所以蒙古高气压和阿留申低气压特别发达。蒙古冷高气压和阿留申低气压间的气压梯度,使发自大陆的冷空气不断地南侵,这南侵冷高气压受季风因素的影响,又可以稳定在我国大陆上,因此,冷高气压形成了控制这时期的天气系统,这时期的天气特色是冷干。隆冬以后,太阳的辐射增强,大陆上加热比海洋快,海陆间热力的差异,先是日益变小,继则变为相反;因此,在冬季季风因素的作用日见减弱,而夏季的季风因素的作用日益加强下,大陆上蒙古高气压和太平洋上阿留申低气压强度日趋衰弱,而太平洋高气压和大陆低气压却日见发展。在这种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发自大陆的冬季风变弱,而发自海洋的夏季风却日有发展;在这冬夏季风相互冲击下,形成了春季晴雨寒暖无常的天气特色;春季以后,海洋变得比大陆冷,大陆低气压代替了冬季的蒙古高气压,太平洋高气压取代了阿留申低气压,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在印度低气压和太平洋高气压控制下,形成热带和亚热带天气,它的特色是闷热多雷阵雨,一切气象要素的变化都小。盛夏以后,大陆迅速冷却,海洋又转而比大陆暖,季风因素使大陆的印度低气压和太平洋高气压日渐减弱,而蒙古高气压和阿留申低气压又日渐发展,从蒙古迅速南下,入侵中国大陆的冷高气压,逐渐成为这季节的主要的天气系统。因此我们说,在东亚要是忽略季风的作用,就无法比较全面地了解或说明东亚各不同季节的天气特色。
同样,要不研究东亚季风的性质、结构以及活动情况,很难对东亚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多雨和春秋季晴雨多变的气候特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但在知道了东亚冬夏季风的性质和它的相互消长情况以后,从不同季节季风的活动情况,很容易定性地说明这些气候现象。必须强调“定性”,因为一地区气候的形成因素很多,海陆间的季风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对东亚来说,季风因素可能是很主要的,但到底是不是最主要的,必须进行许多研究工作才能肯定,这也是强调研究季风问题的重要性的另一个理由。
对东亚天气气候的形成来说,不应该也不能忽视这作为东亚天气气候基础之一(甚至可能是最主要的一个)的季风因素或季风现象的研究。即对一个月以上的长期预报和季节预报来说,也不能不重视季风这一因素,因为长期预报的主要根据之一,是大气活动中心季节变化的持续性,而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季节消长和季风因素的季节变化有着直接的、非常密切的联系。
更重要的,在气象学上讨论某些大气环流或气候现象时,常常出现强调热力作用和强调动力作用的争论。一般都承认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别所形成的南北向热力直接交换,对地表上热量的平衡、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但是对海陆分布所形成的季风现象,并由它所产生的海陆方向的热力直接交换的作用,却有很不同的看法。虽然目前没有较多的和较深入的研究,因而无法肯定正确的估价,但是通过作为热力直接环流的季风问题的研究,一定可以使人们进一步认识热力作用在天气、气候以及大气环流上所产生的影响。
海陆分布的季风因素的重要性,只是对季风现象的生成说的,具体的季风现象是受所在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具体的地理条件的制约;因此同样的海陆间的季风因素,而表现在同纬度大陆的东西岸(西欧和东亚)的季风现象,显然不同。即同在大陆东海岸(例如北美东部和欧亚大陆的东岸),由于海陆的分布有大小和形状的不同,具体地形有差别,因而北美同东亚的季风现象就有明显与否、简单与复杂的不同。不仅这样,就是在同一大陆的东海岸,但所在地的大气环流情况不同,季风现象也不会是一样的;东南亚和中国同处在同一大陆的东岸,季风现象就不是完全一样的。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季风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在季风问题的研究上必然增加许多困难,也就是说任何简单化的研究,一定不会很好地切合实际情况。第二,季风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地区色彩,因此,虽然在形成原因上,北美的、印度的、非洲的或东亚的季风都是一致的,而表现的季风现象很不同。
因此,在研究东亚季风问题时,必须注意东亚季风现象在大气环流中的位置的特点。东亚冬季风是出现在西风环流影响下的,因此在蒙古冷高气压的南半部,季风因素所引起的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在二公里以上的高空,就转变为西风和西南风,这是极相反的变化;因此,这地区上的季风和反季风必然是非常清楚而容易分别的。可是在冷高气压的北半部,地面和高空都盛行西风,因而很难把海陆分布所产生的季风部分和西风环流分开,这就增加了在这地区上研究冬季季风的困难。夏季季风分别出现在赤道西风带、副热带、东风带和西风带里,因此季风现象必然是错综复杂的。在夏季热赤道以南的华南和南中国海上,由于海陆分布所产生的西南季风,和因行星风系季节移动所产生的西南风是一致的,因此西南季风是相当深厚的,同时冬夏季风风向的变换几乎是相反的,因此可以相信这地区季风的季节变换必然非常明显。热赤道以北,副热带高压脊以南,我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海岸近于南北走向,海陆分布所产生的南风同行星风带季节变动所引起的东风带重合,形成我国的东南季风,因此可以推论,这地区的东南季风也一定很深厚。在副热带高气压脊以北,或我国黄河流域以北国境地区,冬夏季都在西风带影响下,经常受非周期性气压系统的扰乱,因此冬夏季风不会是稳定的,它的变换也不会是明显的。
由于东亚和东南亚所在的大气环流位置有异有同,因此季风现象也有差别或者类同。例如在华南的一部分地方和南中国海上,冬夏季风的性质、结构和季节变化,都应该同印度是相似的;在我国东海岸,海陆影响的季节变换比印度半岛东海岸明显;因此,我国的冬季东北季风和夏季东南季风的变换就比印度显著。夏季,东亚在赤道西风带、东风带和西风带影响下,而印度则在单一赤道西风带控制下,季风现象在许多方面都根本不同。因此用处理印度季风的方法来研究东亚季风现象一定不会得到好结果。
在比较北美和亚欧大陆的季风现象时,常常认为欧亚大陆比北美大陆大了三到四倍,因此欧亚大陆的季风现象应该比北美明显三到四倍。我们认为比较合理地考虑海陆的大小,应当把赤道以北的非洲大陆也考虑在内,这样不仅亚欧非大陆的季风现象应当比北美明显四到五倍,而且更容易解释盛夏印度低气压中心不在北非,而在阿拉伯。因为这样大小的大陆,它的中心不是落在我国的新疆,而应当在阿拉伯沙漠上。
不仅海陆的大小将影响到季风的明显性和稳定性等,就是同样大小的海陆而形状有差异,季风现象也将有差别。北美大陆主要是南北向排列(南北向长六十纬度,东西向宽三十五经度),形状北宽南窄,而欧亚非大陆为近东西向的排列,南北向近乎等宽(东西向宽近一百五十经度,而南北向宽近七十纬度)。正因为这差异,无论冬夏,在欧亚非大陆上,因海陆分布影响可以在同纬度上出现闭合等温线。而北美大陆则主要为西东走向,很少有闭合的等温线。这差异会引起北美和亚欧非大陆的季风现象有很大的不同。
还由于亚欧非大陆的西东向海岸线比北美长三倍多,这也规定了东南亚地区东北季风转变为西南季风,必然比北美明显(北美根本没有西南季风)。同样的,北美的主要大陆分布在高纬度,而亚欧非大陆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因而后者的季风现象受西风环流影响比前者小,这样也就更增加了欧亚非季风现象的显著性。
还有大地形的特点。季风现象是在大气环流和具体下垫面(除海陆外,主要是地形)的错综影响下的综合现象。东亚地形的复杂、高原之大,世无其匹,拔海一千到二千公尺的高原面积占我国面积35%,二千公尺以上的占33%,三千公尺以上的占16%,姑不论既高又大的西藏高原屏障以西对季风所起的动力作用;可以设想,这样大的高原在热力作用方面的重要性,如果它对四周的自由大气来说,有冷热源作用,并且冷热源有季节变化,那就可以想像东亚季风并不单是海陆间温度差异和季节变化的结果,而高原和同高度自由大气间温度差异以及它的相对变化所形成的气流场,也必然会增加东亚季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考虑大地形的特点,就可能对季风现象的某些特征无法解释。
因此,再一次强调研究东亚季风的重要性,不仅仅因为它是气象学上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而且是东亚天气气候的特色——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难于比拟的特色,祖国的气象工作者有责任去研究它。


第7版()
专栏:

直流电治疗近视眼效果不稳定
湖南医学院报告了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
据新华社讯 湖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的初步实验说明:直流电治疗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的远期疗效不稳定。
湖南医学院眼科教研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近六个月的研究。主持这项研究工作的张俊杰教授在湖南医学院第一届科学论文报告会上,报告了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张俊杰说:用直流电治疗屈光不正的近期疗效是显著的。根据治疗十次以上的八百只近视和近视散光的眼睛统计,有72%的眼睛的视力在短时期内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经过对治疗有效的一百六十人的三百十七只眼睛的追踪观察后,发现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退步;有的退步到治疗前的视力;时间越久退步越大。治疗后经过四到六个月的,90.5%有不同程度退步;并有42%退步到治疗前的视力。治疗后经过两到四个月的,退步的占81.4%。一百三十九只眼睛在直流电治疗前和治疗获效后都被测定过屈光度,这些眼睛在治疗获效后的屈光度并无改变。因此,可以说明直流电治疗屈光不正的作用不在眼球局部。此外,这个教研组还用铃声或其他环境条件给被治疗者建立条件反射,发现仅用条件刺激而不用电疗,也可以使视力进步。张俊杰说:分析了实验研究所得到的材料,初步认为直流电治疗眼睛屈光不正的作用,在于微弱电流可使大脑皮层视区的视细胞兴奋;使视功能增强,视力进步。但如何使这种作用持久,尚待进一步研究。


第7版()
专栏:

天津医药卫生界学术研究活跃
据新华社讯 天津市最近举行了第一届医药卫生学术讨论会,会上提出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卫生等十二个学会方面的二百五十多篇学术论文。
这次提出的绝大多数论文都涉及到目前临床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些医学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临床治疗的新见解。肿瘤科专家金显宅等人提出的“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论文,不但发现了一种在国内外文献上还没有看到的疾病,同时还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金显宅大夫等人从1937年以来详细地研究了二十三个这种病例。发现这种病并非罕见,主要的症状是在脸部长有肿块、皮肤粗糙、发痒等。这种病如果不治疗,肿块会越长越大,有的长得和头部一样大,而且皮肤也会逐渐发黑。金显宅大夫等采用了手术切除合并爱克斯线照射治疗的方法,使这种疾病可以治愈。根据对这二十三个病例的长期观察,治疗后患部没有复发的情形。北京、上海等地来的肿瘤科专家们认为这篇论文对肿瘤病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天津市儿童医院等单位提出的有关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几篇论文,一致肯定了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可以不用脊椎管中注射链霉素的方法。因为用上述的方法,病人不但增加了多次脊椎刺穿的痛苦,而且会使患者引起种种神经系统的合并症。
在工业卫生方面,有关论述铅中毒、苯中毒和粉尘工业职业性肺病等问题的学术论文,提出了许多改进工人劳动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意见。
这次提出的论文都是医药卫生工作者在近一年来完成的。目前,天津市的医药卫生工作者提出的1957年的研究题目已经有四百八十多个。


第7版()
专栏:

北京许多剧团到郊区演出
本报讯 北京市有三十多个专业戏曲团体,在春节期间分别到南苑、丰台、石景山等七个地区为工人和农民作巡回演出。
参加演出的单位有中国京剧院、中国评剧院等国家剧院和北京市各民间职业剧团。演出的剧种有京剧、评剧、曲剧、河北梆子、皮影等。参加巡回演出的演员有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张君秋、裘盛戎、杜近芳、小白玉霜、新凤霞等。 (王作辛)


第7版()
专栏:

中国舞蹈史料公开展览
本报讯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为了加强对我国舞蹈史的研究,进行了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已经搜集了一部分有关我国古代舞蹈的图片、临摩画、服装、舞俑及文字资料等。定于2月14日至20日每日上午九时至十二时,在北京王府大街中国文联大楼五楼公开展览。
这次展览的内容:包括周、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明、清各朝代的乐舞图片、舞俑及文字资料。同时还展览一部分在江西收集的傩舞图片、面具,以及在苏州收集的道教乐舞图片、服装及道具等。


第7版()
专栏:

书籍装帧插图工作者的希望
张慈中 魏水山 袁运甫 孙正
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书籍装帧插图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也扩大了。仅北京一地的出版机构就有五十家左右,每年出书在万种以上,每种印数自几千册至几十万册不等,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由此可以想像到,为什么出版机构常常收到大批读者来信——他们在称赞出版工作成绩的同时,更迫切地要求提高书籍装帧插图的质量。
研究改进书籍装帧插图工作,不能忽略两个方面:第一是技术方面,包括印刷技术与书籍用料的质量。这一问题出版事业管理局已经开始注意到了,例如近年增添了不少新式印刷、照像制版设备,印刷研究所最近也成立起来了。第二是提高出版物的装帧插图艺术水平,这一问题至今似乎还未被有关部门所重视。
提高出版物的装帧插图艺术水平问题,实质上就是提高装帧插图工作者艺术修养和专业技术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来谈谈装帧插图人员的工作状况,是必要的。
以北京一地为例,各个出版机构的装帧插图工作者,约共有百人以上,他们三三两两地分散在各出版社进行工作。由于出版机构的分工日趋细密,随着早已成立的数十家之后,还不断有新的专业出版社产生,书籍装帧插图工作者因此也跟随着愈益细密地分起工来了。这种专业分工,对出版机构来说或许是“科学”的(不过也大有研究的必要),但对书籍装帧插图艺术来说,则是十分明显地并不科学。在这种细密分工之下,出版社的美术工作者因此逐渐脱离了宽广的生活实践而被局限于一隅,造成了艺术修养和生活知识的日益片面和贫乏。
同时,专业出版机构的领导者,固然都是各个方面的专家,但他们对美术工作的特点,并不一定都能理解,有的甚至干脆对美术兴趣不大。即使他们想把这一工作搞好,但往往由于不理解艺术创作工作的性质,实际上反而形成无原则的干预了。请看下面的一些例子:有个出版社的领导者,因为他喜爱红色,这个出版社出的书就以红为尚。美术工作同志们不同意,认为颜色应该多彩多样,否则将会引起读者厌烦,领导者大不以为然,他说:“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我们革命的出版社就要用红色”,又说:“红色怎会叫人厌烦呢?五星红旗到处飘扬,有谁厌烦?”有的出版社因领导者喜爱简单化的所谓“严肃大方”,于是装饰纹样、多彩套印,等等,多被一概否定了,这样就出现了大量被读者讥讽的所谓“白皮书”来。有人把“伟大的苏联”一书设计得富丽堂皇,就被指为有“帝国色彩风味”而否定了。一个以妇女为对象的杂志的美术工作者,约请老国画家于非暗先生画了一幅“牡丹”,想刊登在封面上。她们的领导者却不同意:“为什么要刊登这幅画呢?牡丹与妇女有什么关系,对生产又有什么鼓舞作用呢?”有的出版社的领导者喜爱大的字体,因此有些书面上就经常出现“头号老宋”。有的领导者则硬要设计者“结合内容”,例如有一本书,内容大意是说美国的阴影笼罩着世界的某一地区,于是就要设计者在封面上既要画出一个美国佬,又要画出这个美国佬的影子倒在某一地区。试问,这样的封面装帧不是成了简单的图解或“看图识字”了吗?
以上所举,仅是类似事例的一小部分。由于出版社有层层领导在做“指示”和“批审”工作,美术作品通过这许多关口,往往面目全非。
上面所说的一些领导者,究竟对装帧艺术还是比较关心的。而此外,还有这样一些出版社的领导者,他们只知单纯地要求美术工作者“按月完成并超额完成生产计划”,规定了一系列的指标和定额,还有什么“超额奖励制度”,等等,采取对工业生产一样的方式进行领导。他们只知道要“快”和“省”,至于好不好,就往往不过问了。
装帧插图工作者在艺术进修方面也困难重重,除了极少数的出版社因美术人员稍多略能调剂时间进行一点学习外,绝大多数出版社的美术工作者得不到进修和接触生活的可能,多年来始终如此,于是作品往往都变成大同小异、枯燥乏味的格式了。例如以古代云纹图案来象征工厂的烟雾,以纵横线图案象征交通网,很多书籍封面都出现了古铜器图案……。他们经常设计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书籍,但自己却长久没有离开过办公室。有人经常设计关于农村方面的书籍,但至今连五谷也识别不清,或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牲口棚画成以前个体农户的驴圈。有的在设计关于工业生产方面的书籍时,往往把机器或工人操作的姿态明显地画错,甚至根本不是那回事了。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另外,很多装帧设计工作者经常在使用着灰暗的颜色,因为他们整日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很少接触到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他们的笔下就很难调得出灿烂夺目的色彩。
装帧插图工作者长期得不到进修的苦闷是个普遍的问题。他们有的曾要求每周予以固定时间进行学习,领导者的答复是:“机关学习统一布置,不得特殊”,或“不能因此妨碍了生产计划”和“这里是企业单位不能给进修时间”!因此,大家只能在业余时间自己偷偷学习,有的只能借年节假期出城跑跑,作些写生画。而这样,有时还不免受到领导者的指责,说是“脱离政治”、“个人发展”。
此外,书籍装帧插图工作者人力上的浪费,也是一个问题。他们有的在出版社中担任了科长或组长,有的被分配做“美术设计计划”的管理工作,或担任什么“业务秘书”,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有更多美术工作者不断成为行政领导干部的“提拔对象”,事实上他们都已改行或者行将改行。加以工作分配的不尽恰当,例如有人长于画农村生活方面的插图,却被分配在出版科学或理论书籍的出版社,有人对历史书籍的装帧较有研究,却被分配搞时事读物等等,因此,即如目前美术人员较多的出版社,在装帧插图工作上也还是感到“人力不足”。
我们四人都是书籍装帧插图工作者,在多年来的实际工作中深深感到上述这些情况应该加以改善,不然,要谈装帧插图艺术的提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希望:出版事业管理部门和各出版单位的领导者,重视这些问题,承认装帧插图工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不要以简单的行政命令去加以干涉;要给予装帧插图工作者以创作上可能便利的条件,帮助他们进行业务学习;要尊重艺术工作者的特点和创造风格;各出版社应互相交流经验,共同组织进修、研究、展览、观摩和评奖;对美术干部要合理地使用,也要经常地培养;对于外国的先进经验,也要鼓励吸收和参考。去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致文化工作者”这篇社论说得很对,繁荣文化艺术“如果不坚决采取具体的行政措施和改变某些管理制度,提高质量永远是一句空话” 。只有这样,“我国出版物要在十二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这句话,才可能不致落空!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初稿发表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编的“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初稿),已在“新建设”杂志2月号上开始发表。这个提纲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秦时代的哲学,第二部分是秦汉到隋唐时代的哲学,第三部分是宋到清代(鸦片战争以前)的哲学,第四部分是近代(由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哲学。第一部分的草稿发表前,曾由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组织在北京的哲学专家进行了讨论。这个提纲的发表是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学术界的意见,以便作进一步的修改。
 (朱伯昆)


第7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心理学对象问题的讨论
最近出版的一期“新建设”月刊(1957年2月号)上,发表了章志光的“心理学的对象究竟是什么?”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丁瓒的“谈谈心理学对象的问题”一文(载1956年8月7日人民日报)提出了批评,并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作者认为,丁瓒主张“在发展到心理水平的人的高级神经过程……也就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不能使人完全满意的。心理学和生理学虽然都研究高级神经活动方面的现象,但是它们的对象并不一样。作者认为,把心理学的对象说成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至少在客观上会使一切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取消派等等有可能得到立足的机会。
作者特别地强调了研究个性问题的重要性,并且认为丁瓒在他的文章中没有谈到个性问题不是一种偶然的忽略。
作者写道,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脑反映现实的一种属性的人的心理(意识、主观世界)活动的规律。
此外,这篇文章也谈到了关于心理学这门科学的性质问题。作者写道,心理学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它既需要有关脑的科学、特别是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作为它的自然科学基础,也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反映论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且写道,丁瓒之所以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当作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过度地强调了心理同脑的关系,是由于过低地估计了反映论在心理学中的指导意义的结果。
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这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心理学界都有热烈的争论,还没有得到解决。丁瓒和章志光的这两篇文章,可以代表我国一部分心理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最近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心理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上还发表了朱智贤、臧玉海、潘菽和叶麐的四篇文章,“哲学研究”1956年第五期上也有一篇于光远的文章。(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