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互相帮助共求繁荣
苏联和兄弟国家贸易连年激增
积极帮助亚非国家实现发展经济计划
据新华社2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1956年苏联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二百九十亿卢布以上,比1946年增加了四倍以上。
根据苏联对外贸易部的材料,去年,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在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中占76%,其中中国占第一位。单是对中国、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贸易就占苏联对外贸易总额的二分之一以上。
苏联同非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去年在苏联对外贸易总额中占24%。在同非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芬兰、英国、法国和西德。
苏联在最近六、七年来同东南亚和近东国家的贸易几乎增加了三倍半。
苏联的出口总额中有17%是机器和设备。就体积来说,战后苏联设备出口的数量增加到二十倍以上。
就工业设备出口额来说,苏联现在占世界第五位(头四名的次序是美国、英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苏联也是大宗供应矿砂、黑色和有色金属以及石棉的国家。在1956年,拿锰矿砂出口额来说,苏联占世界第一位。在同一年,苏联提供给各人民民主国家的铁矿砂达到九百万吨以上,这是苏联历年对外贸易中铁矿砂出口最高的一年。
谷物、木材、无烟煤也是苏联传统的输出品。在1956年,谷物输出额是三百二十万吨。英国是苏联木材的最大主顾,苏联向西方国家输出的木材中,英国几乎占一半。
法国、意大利、荷兰和北欧国家都是苏联无烟煤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法国最多。1956年,苏联石油和石油产品输出额已经超过一千万吨。
拿棉花输出额来说,苏联仅次于美国和墨西哥而占世界第三位。
新华社2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根据苏联对外贸易部的材料,最近六、七年来苏联同东南亚和近东国家的贸易额几乎增加了三倍半。这些国家是苏联的机器和设备、钢材、石油和石油产品的重要主顾。
1956年,苏联向非社会主义国家输出的机器设备和钢材有二分之一以上,石油和石油产品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输出到这些国家的。
现在,苏联根据各种贸易协定同东南亚和近东的十三个国家进行贸易。1956年,苏联进口的棉花有97%、香料有37%、大米有28%、羊毛、柑桔和茶叶有20%来自这些国家。这一年,苏联出口的棉织品有70%、水泥有58%、糖有45%是输往这些国家的。
最近几年来,苏联向东南亚和近东各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机器设备、钢材、石油和石油产品、木材、水泥、棉织品和小麦等。
同时,苏联也是这个地区国家出产的许多商品的大主顾,有时甚至是主要的主顾。印度、阿富汗和伊朗的皮革原料、埃及的棉花和大米、土耳其的牲口、缅甸的大米、摩洛哥的柑桔、印度的香料、阿富汗和伊朗的棉花、羊毛和橄榄种子,都是以苏联为最大的输出对象。
苏联经常向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埃及、阿富汗及其他国家输出各种类型的机器设备、器械和仪器,以帮助实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从前,当年青的印度共和国遭受严重的粮荒时,苏联对印度的出口主要是小麦;而现在,苏联向印度输出的商品中,钢材和各种工业设备占了第一位。
由于阿富汗纺织工业的发展,苏联在1957年根据阿富汗的请求,增加了汽车和某些工业设备的供应,大大减少了棉织品的出口。


第6版()
专栏:

  地球周围流星有多少
  卫星能够帮助弄清楚
新华社2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环绕地球旋转的两个人造卫星和第一个卫星的运载火箭已帮助人们弄清楚地球周围的流星分布的密度,这是苏联科学院陨星委员会学术秘书克里诺夫在“苏维埃俄罗斯报”上写的一篇文章中说的。
克里诺夫还说,三个人造天体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碰到较大的流星。
对人造卫星的观察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陨星的运动、它同大气互相影响的性质以及它陨灭的过程。
克里诺夫说,由于第一个卫星和它的运载火箭很快就要进入密度较大的大气层,然后像普通陨星一样自行陨毁,因此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第一批人造陨星来观察。卫星和运载火箭要到离地面一百至一百二十公里以下的高空才会燃烧起来,天然陨星一般都在这样的高度才开始燃烧的。
可以预期,火箭飞到五、六十公里以下的高度时就可以“听得到”它的声音,这种声音会带有各种不同的特点和强度。


第6版()
专栏:

  各国兄弟党拥护莫斯科宣言
  哥穆尔卡向华沙党组织积极分子讲话
 日共中央指出宣言鼓舞保卫和平运动
据新华社华沙电 波兰统一工人党华沙市三千多党的积极分子11月28日举行会议,讨论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莫斯科会议的结果。
哥穆尔卡同志在会上做了关于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莫斯科会议结果的报告。
他说,政治舞台上已经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两个重要的文件——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宣言与和平宣言发表了。两个宣言中的观点不仅符合各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动,而且越来越为全世界广大劳动群众感到亲切和能够理解,也越来越为这样的人感到亲切和能够理解:这些人相信共产党人为人类指出的道路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愿意走并且已经勇敢地走上了这条道路。
哥穆尔卡接着说,当前历史阶段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世界规模内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现在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事实粉碎了一切所谓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神话。
他说,苏联已经建立了这样一种生产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生产基础能够保证苏联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在短短的历史时期内赶上或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哥穆尔卡指出,争取和平的胜利、争取裁军、争取禁止生产和使用热核武器,是现在世界各国人民的最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团结,是全世界和平的主要支柱。我们党和我们的人民政权将永远保卫波兰的独立和自主,实行波兰同一切社会主义国家团结的政策和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团结的政策。
据新华社讯 东京消息: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常任干部会29日发表声明,表示全面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和和平宣言。
声明说,这两篇宣言不单为我们共产主义者,而且也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和从事保卫和平运动的所有的人指出了前进的正确道路。给他们带来了勇气和希望。资产阶级的报纸和广播电台努力进行反宣传,企图不论在国际上和日本国内消除这两个宣言所具有的意义。但是,他们既不能阻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蒸蒸日上的发展,也不能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掩盖这个事实。而且,他们更无法阻挠全世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牢固地团结在一起,也无法阻挠千百万人民群众团结在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周围。


第6版()
专栏:

  庆祝建国十周年
  罗马尼亚文化月开始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2日电 罗马尼亚全国各地从12月1日开始举行文化月,庆祝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纪念日(12月30日)。
在文化月期间,罗马尼亚将出版新的书籍、举办展览会、演出新的戏剧、放映罗马尼亚的新影片,同时职业的歌舞团体和业余艺术团体的演员们将在各地作艺术表演。这个文化月将是罗马尼亚人民政权年代中的文化艺术方面成就的检阅。
按:罗马尼亚是在1944年8月23日解放的。解放以后,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同国内的资产阶级反动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到1947年11月,资产阶级反动势力被驱出政府;同年12月30日罗马尼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了人民共和国。


第6版()
专栏:

  参观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
  新华社记者 沈一鸣
苏联正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将在今年年内下水。它将是苏联对世界科学的又一巨大贡献。记者最近随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参观了这艘正在紧张建造中的破冰船。
承造这艘破冰船的,是列宁格勒濒临涅瓦河的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造船厂。工厂党委书记奥尔洛夫和工程师巴拉巴诺夫陪同我们参观。我们沿着充满了震耳欲聋的钢铁敲击声和电焊机声的工厂场地向原子破冰船走去。老远我们就看到了这个庞然大物。它像一座正在建造的高层建筑物,四周搭满了密密层层的脚手架。船体外部已经油漆完毕。船头上用俄文和英文写着醒目的船名“列宁”。
热情的主人为了使我们能很好地参观,在进入嘈杂的现场之前,先给我们概括地介绍了这艘原子破冰船的特点。破冰船长达一百三十四公尺,最宽的地方达二十七点六公尺,吃水九点二公尺,排水量是一万六千吨,有四万四千马力,每小时能驶十八浬,可以不费多大力气破除两公尺厚的冰层,由于这艘破冰船是用原子锅炉来发动的,因此它无须贮备普通船只远航所必需的重量很大的燃料,就可以一连四百天不靠岸在海上航行。普通的破冰船顶多只能在海上不靠岸航行两月左右。
随后,我们就踏着脚手架的梯子登上了破冰船的甲板。首先使我们注意到的是这艘船没有一般轮船所不可缺少的烟囱,这是因为它不需要烧普通燃料,当然烟囱就免去了。
主人们先把我们引向船尾。船尾的甲板是一块平坦的场地,它是供两架直升飞机升降用的。船尾内部装有辅助发电站。我们慢慢向船的中部走去。从甲板上向船的内部看去,只见一片脚手架和耀眼的电焊火花。工程师告诉我们说,这里是破冰船的心脏所在——安装原子锅炉的地方。这里的原子反应堆产生出大量热能,把水变成高压蒸气,使涡轮发电机发动起来。一昼夜只需要用四十五公分的“核燃料”。
在参观过程中,主人们还向我们介绍了这艘船上各种设备的特点。破冰船上每个房舱都只住一两个人。船上一共有各种各样房间九百个,包括面包房、俱乐部、音乐室、图书馆和科学研究室。照明设备用的是日光灯。船内还有适度的人工气候。
接着主人们把我们的视线引向船头。那里设有餐厅和仓库。仓库里除了可以储备供船上工作人员食用一年多的粮食外,还可以为随同破冰船工作的其他船只贮备燃料。我们一面听着工程师的介绍一面向船头走去。这时发现船头和船尾的高度相差很大。原来船头的最高点离水面约达二十公尺,相当于五、六层楼房的高度。据说,这是为了适应破冰工作的需要。
我们站在巍峨的船头上,迎着涅瓦河上袭来的寒风眺望列宁格勒。从这儿望去,列宁格勒显得分外美丽、伟大。
这艘船不仅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它将要为人类交通运输的历史打开新纪元。主人告诉我们,这艘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年内就要下水。下水以后还将继续进行内部安装工作。我们感到不解,为什么安装工作没有最后完成就下水呢?工程师笑着打比喻说,造船厂的船台正好像婴儿的摇篮,等到婴儿稍能走路时,母亲就不让他睡摇篮了,以便腾出摇篮迎接第二个婴儿。听了他的话大家都笑了,也更感到兴奋。我们相信,不久以后我们就会看到第二个“婴儿”,而且他会比第一个更加壮实,更加可爱。


第6版()
专栏:

  我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伯力
据新华社2日讯 据塔斯社伯力1日讯:以彭德怀元帅为首的中国军事友好访苏代表团1日由莫斯科乘飞机到达伯力。
伯力机场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两国国旗。彭德怀元帅、叶剑英元帅和代表团团员们乘坐的“图—一○四”喷气式客机在下午二时五十五分到达机场。
到机场欢迎中国客人的有苏联共产党伯力边疆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希季科夫、伯力边疆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楚伊科,苏共伯力市委会书记马克林斯基、远东军区副司令索波列夫少将和当地劳动人民的代表。
乐队奏起中苏两国国歌。彭德怀元帅检阅了仪仗队。他向苏联战士以及劳动人民代表问好。伯力市居民向兄弟中国的来宾热烈鼓掌欢呼。
远东军区副司令索波列夫少将在当天下午举行招待会,欢迎中国军事友好访苏代表团。
随后,索波列夫少将设宴招待中国代表团。索波列夫少将和彭德怀元帅在宴会上讲了话。


第6版()
专栏:

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合作
  中波签订明年协定执行计划
新华社2日讯 中波文化合作协定1958年执行计划经中波双方交换意见后,已经达成协议,今晚在北京举行了签字仪式。
中国方面在执行计划上签字的是文化部部长沈雁冰。
波兰方面在执行计划上签字的是波兰文化代表团团长、波兰高等教育部部长斯·茹凯夫斯基。
出席签字仪式的有文化部副部长夏衍,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刘皑风,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副司长陈伯清和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专员于梦尤。
出席签字仪式的还有波兰驻中国大使基里洛克和波兰文化代表团团员、波兰文化部对外文化合作司司长艾·马可夫斯基、波兰美术家协会主席扬·齐比斯和作家卡·维卡。
在签字仪式后,沈雁冰向代表团团长茹凯夫斯基赠送了礼品。
波兰文化代表团团长茹凯夫斯基等将在明天回国,今天午间沈雁冰设宴欢送。


第6版()
专栏:苏联通讯

  谢凡湖畔
  ——记谢凡湖地下水力发电站
  唐弢
苏联同志们一提到亚美尼亚,惯常喜欢加上一个形容词:我们的阳光普照的亚美尼亚。这个位置在亚热带上的加盟共和国,阳光的确是她重要的宝藏,一年四季,它给葡萄园、果园、麦田、棉田、甜菜田和橄榄树带来了丰饶的收获,牲畜在阳光底下长大,葡萄酒在阳光底下发酵,生活在阳光底下走向幸福和富足。几乎没有一个角落、没有一件东西不沾染了柔和的阳光。傍晚时候,我们站到首都埃里温的卡那凯尔高地上,纵目远眺,拉斯丹河从高原奔腾而下,翻起一堆堆耀眼的浪花;阿拉拉特和阿拉格兹南北对峙,终年积雪的峰顶给蓝天涂上一抹稀有的白色;峡谷里的丛林,草原上的羊群,以及用凝灰岩、玄武石和花岗石筑成的城市里的房屋,静静地沐浴在阳光里。由于空气稀薄,看上去是那么透剔,明丽,洁净,仿佛一尘不染,我们来到了人间少有的仙境。
仙境座落在拔海平均一千公尺的高原上,扼住了地中海、近东与中亚细亚的通道。亚美尼亚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二千五百年以前。许多世纪来,这个民族抵抗了罗马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蒙古汗的侵略,饱尝了战争的痛苦。饥饿和灾害也没有放过他们。革命以前,高原上同样有充足的阳光,可是湖泊受到太阳的蒸发,没有被利用来灌溉田地,农作物在尚未成熟之前就枯萎了,太多的阳光和太少的水分,长期以来构成了农民们的苦恼。只有在苏维埃年代里,亚美尼亚人才改变了命运,为自己国土里的阳光普照而骄傲。
现在,自然灾害随着被蹂躏的年月消逝了,他们已经胜利地建设了全国最大的谢凡湖水力发电站,让春天长驻在枝头树梢,在每一个亚美尼亚人的心里。
我们从埃里温坐汽车出发,沿着公路北驶,公路有时与拉斯丹河并行,可以清晰地听到潺潺水声;有时却离开河道,进入茂密的林荫,于是鸟声代替了水声。谢凡湖离埃里温六十公里,湖面比城厢高出一千公尺,公路是随着山坡的形势开凿的,蜿蜒北进,愈走愈高。中途经过阿尔茨尼疗养院,在那里稍事休息,喝了当地的矿泉水,车子又继续前进,不久就到了谢凡湖边——这个被称为全世界“高湖里最大、大湖里最高”的谢凡湖。
下了车,波光迎面,一片无边的透明的青色映入眼帘,使人精神为之一爽。我轻轻地舒了口气,沿着湖滨散起步来。原来谢凡湖面积约一千四百平方公里,长达七十二公里,最阔的地方三十九公里,有大小两个湖面,大湖深五十公尺,小湖深一百公尺,周围石山环抱,一直伸展到很远的天边。湖泊就在中间的凹地里,形成一个岩石槽子。它承受了二十八条河流注入的水量,多到四百三十亿立方公尺,可是出路却只有一条,这就是拉斯丹河。湖水流入的多,流出的少,大部分是被蒸发了,一年之间,至少有十亿立方公尺的水回到了高空的云层。
“这是不能被允许的!”陪我们同去的一位苏联同志说,“一切自然力量都应该造福人群,不能够让它白白地浪费掉。这就是我们苏维埃人要做的工作。”
打从1930年起,他们就开始了这一征服自然的计划,前后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是,在谢凡湖畔建立一个大型发电站,将现有的湖水加以利用;到了第二个阶段,拉斯丹河沿岸的八个发电站全部行动起来,逐渐地把湖泊缩小,减少它的蒸发面,使湖水保持一定的储量。现在第二个阶段的建设也已经接近完成了,可是,当我们站在谢凡湖畔的时候,远处的群山,沿岸的白垩,附近的村落,丛林,断坡,一切都在眼前,却没有看到什么发电站。
“就在这里。”苏联同志手指一块长满青草的地面,会意地解释,“那边就是入口处了!”
我们跟着他走近一座并不太大的房屋,进门不远,有一个相当陡峭的隧道,旁边装着电梯设备。为了要使客人们了解这个隧道的深度,苏联同志建议大家拾级而下。我一面走,一面默默地数着,全程三百五十四级,如果不是入地而是上天的话,大概已经攀登了一个十六层高的大楼。可是,我们现在却深入地底六十公尺,被引入了一个宽敞、明亮、有着很好通风设备的大厅里。
“发电站是在比大湖的底稍低、比小湖的底略高的地方,”一个工程师模样的亚美尼亚同志向我们讲解,长睫毛下乌黑的大眼珠闪动着笑影。他一面领着我们往前走,一面继续说,“这样,五十年后大湖干涸了,只剩下小湖,湖水保持着固定的储量,发电站将继续正常地工作。”
我们进入邻室,这里是机器房。各种大小管子纵横相架,硕大无朋的透平机正在工作。四周翻滚着奔腾的水声。
“这是调节器。”工程师领我们走过了一道螺旋形的铁梯,指着一架看起来十分复杂的机器说。然后我们又到了另一个房间,参观了发电机,旁边放着一架较小的机器,据解释,当发电机进行修理时,可以由它来代替发电,不至于影响全站的工作。
我们向工程师提出发电量的问题。
“现在每年可以提供四十亿瓩的电力。”他回答说,“拉斯丹河上第七个发电站正在建设,这个数字将继续增加。你们知道,水电站不仅给亚美尼亚人民带来光明,支持了工业生产,也解决了农业用水的问题,河水的原来流速是每秒钟六立方公尺,目前已经增加到每秒钟三十三立方公尺,它灌溉了阿拉拉特盆地上二十多万公顷的土地。”
“有多少人在这里工作?”
“每次五个工人值班。”
“五个?”我们不约而同地惊叫起来。在这样规模巨大的发电站里,只有五个人工作,大家都怀疑着自己的耳朵。
“五个。”工程师肯定地回答。“他们只是在这里照料一下,因为一切都是自动化的,通过电力操纵。操纵室建筑在地面上,总指挥远在六十公里以外的埃里温城里,机器发生障碍,出了什么事故,城里全都知道。我们只要用很少的人力,就可以工作得满好。”
这个回答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工程师看出了这一点。
“扩大工业自动化是全苏联一致努力的目标,不仅仅我们这里如此。”他一面走,一面往下说,“党在5月中旬号召全国工业工作人员提高工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争取没有一个落后的工业部门。我们的办法是展开社会主义竞赛,创造先进经验,改进生产组织,同时,制造新机器来加强工业自动化,也是主要的项目之一。在苏联,科学总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
他大概想到了自己的职业,显得分外的轻松和愉快。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我的同伴表示同意。
“愈往前走,生活将愈是美好,我们正在向共产主义迈进哩。”工程师又点头补充。
我们走到了一个铁栅的前面,这是地下发电站的尽头。绕过铁栅,大家站到一块大石板上,湖水就从石板底下倾泻出来,向着下面一个大隧道流去,它跳着,叫着,翻滚着。隧道比大石板低下两三丈,活像一道人工开凿的瀑布,而我们就站在瀑布的头上。
我把这个感觉告诉了工程师。
“你想得不错。”这个结实的亚美尼亚人说,他的眼角又泛起笑意,“我们的水电站也叫谢凡·桑加瀑布。湖水要在人工开凿的地下河床里流五公里半,才能见到太阳,以后,便是你们知道的拉斯丹河,它给农民们带去丰收。”
我们乘电梯回到地面,在工程师引导下参观了操纵室,然后沿着湖滨缓步走去。谢凡湖的水色由青转碧,但还是那么澄清,据苏联同志告诉我们,随着天气的转变,它一天能变幻出几种颜色,水里出产鲜美的山鳟。湖中心,矗立着一个峻峭的石岛,由于水位降低,现在已成为半岛,一条狭长的平堤把湖岸和石岛衔接起来。那里有一座公元306年建筑的庙宇。
我们从平堤一直走到岛上。
亚美尼亚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人入侵,乌拉尔图国王逃到岛上,敌人步步进逼,一直追到湖边。国王和岛民挺身而出,准备作最后一次决战。这时候,太阳缓缓地从背后升起,湖水转瞬间变了颜色,金光辉映,敌人疑有神兵相助,吓得惊惶失措,便悄悄地回马撤退了。
阳光,湖水,听不完的亚美尼亚人的热情的歌颂。
我站立在岛顶,四顾水天,景色如画。心里默默地想着:一切传说都很美丽,而给这传说以现实的印证的,却是苏维埃人的理想和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