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规划农业发展步骤
十年看三年 三年抓头年
新华社26日讯 农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已在24日结束。这次会议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农业生产,规划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和1958年的农业生产。
会议期间,朱德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对今后组织全国农业生产大跃进作了重要指示。
农业部部长廖鲁言24日在会议上作了总结报告。廖鲁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首先是全国入社农户已达97%以上,提前十年从生产关系上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国农民在合作化高潮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鼓舞下掀起了生产高潮。农副业总产值和粮食、棉花都超额完成了原定的1957年的指标。增加灌溉面积和扩大耕地面积等农业的基本建设,也大大地超过了原定计划。广大干部也进一步摸清了农业的基本情况,干部和群众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第一个五年农业发展计划的完成是不全面的、不平衡的。特别是1956年冬季和1957年上半年的一股风,吹掉了“多、快、好、省”,吹淡了“四、五、八”,有些地方有些具体工作松了劲,给1957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接着,廖鲁言指出了执行第一个五年农业发展计划的基本经验。那就是:农业增产潜力极大,问题是向自然斗争必须弄清情况,摸清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对不同地区用不同办法,不能千篇一律。向自然斗争要有革新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愚公移山的毅力。要鼓励试验,支持先进,不断地与右倾保守思想作斗争。必须努力学习领导集体经济的规律。要全面发展,不要顾此失彼。要用先进帮助落后的办法,在不断地克服不平衡中间不断前进。
最后,廖鲁言在会上号召要“苦战十年,实现四十条”。并且指出第二个五年农业发展计划是实现四十条的关键。他要求各地进一步推进1958年的农业生产高潮。他说:“十年看三年,三年抓头年”,1958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端,必须紧紧抓住,争取农业大跃进。
参加会议的代表在会议期间交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经验。各省、专区、县的许多增产成就和丰富的经验,鼓舞了所有到会的代表,并且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有的还准备修订原来的规划指标。山西省原订粮食指标八十九点二亿斤,准备提高为九十五亿斤;棉花每亩产量原计划四十斤,准备提高为六十斤。福建顺昌县1958年原订粮食每亩产量四百斤,准备提高为四百七十—五百斤,向这个县先进的建锋农业社看齐。
代表们认为,目前形势对明年掀起一个农业生产发展高潮和组织生产大跃进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合作化制度的日趋巩固,广大农民群众在经过两条道路的大辩论以后,社会主义觉悟大大地提高了。一定要充分地估计这些有利条件,坚决克服右倾保守思想,以革命的精神,努力学习走群众路线,用抓先进、抓落后、带动中间的领导方法,争取农业生产大面积增产。
这次会上,不少地区的代表还用整风精神,检查了农业发展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一定要加强领导,向先进地区学习,努力争取大跃进。
这次会议共开了十六天。


第1版()
专栏:

太原各厂矿做好准备工作
明年制出更多新产品
新华社太原27日电 太原市各国营厂矿和基本建设单位大体上做好了迎接1958年新任务的准备工作。各单位明年第一季度的计划下达车间以后,职工们正在讨论,纷纷制订保证条件和竞赛条件。
明年太原市国营厂矿的生产计划和基本建设单位的建设任务,一般比1957年提高10%左右,新产品的试制任务增加更多。太原重型机器厂、山西机床厂等九个单位明年要试制的新产品就有七十六种。各单位在整风的同时,加强了对明年生产建设准备工作的领导。大部分单位都由厂长或副厂长、总工程师等领导,组织一定的力量,专门负责编制计划、制订技术组织措施、调整劳动组织、检修机器设备等准备工作。
工作进展较快的太原矿山机器厂从今年第三季度就开始为明年生产做准备。太原机车车辆修理工厂,根据明年的生产任务,合并了车间,还增加了机床和工具。这个厂不少的工人已开始做明年的工作。


第1版()
专栏:

成千件订货单从各地飞来
南京水工仪器厂明年多制新产品
据新华社南京27日电 国营南京水工仪器厂将出产大量新产品,支援全国各地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最近,这个厂向全国四千多个订户发出订货单,提出在1958年中生产、试制和设计五十六种新产品。12月中旬,这个厂已试制成功十五种新产品,并陆续投入生产。其中,多是当前兴修农田水利所需要的水文仪器。这个厂已经开始设计的二十六种新产品,都是我国过去不能制造和较精密的仪器。1958年我国第一部浮游生物仪也将产自这个工厂。此外,这个厂为满足全国各地水利建设单位的零星需要,特增产二十一种小型新产品。从10月份开始至现在,各地要求这个厂供应水工仪器的电报、信件,从西北高原、黄泛区、江河工地和海面上数以千计地飞来,全厂职工正夜以继日地进行新产品的设计、试制和生产的各项准备。
国营南京水工仪器厂是随着我国水利建设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两年来不仅年年增产新品种,而且计划能力和产品质量也逐渐提高。去年这个厂的新产品多是仿造和测绘的,现在它承担了全国水利单位所需水工仪器的设计和制造任务。今年8至10月,这个厂曾派工作组分别访问了全国十九个省二百零七个水利建设单位。1958年所设计、制造的新产品,就是根据全国用户的要求提出的。


第1版()
专栏:

支援明年农村水利建设 福建制造大批动力机械
本报讯 福建省机器制造工业1958年将生产五万八千多匹马力的动力机械,支援农村灌溉、排洪、发电。这些动力机械如全部用于灌溉,可开动八吋口径抽水机四千多部,灌溉面积达二千多万亩,相当于福建全部耕地面积。
这批动力机械除了供应福建省农村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将支援陕西、云南、内蒙古、广东等十几个省区。


第1版()
专栏:

增产成套设备支援国内外
上海电机工业确定明年计划
据新华社上海27日电 上海地方电机工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试制并生产了六十多种成套机械设备后,为了充分利用历史较长、老年技术工人多、技术经验比较丰富、生产协作关系方便等特点,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将试制和生产更多的成套设备。明年即将开始制造化学肥料厂的成套设备,制造包括炼铁、炼钢和轧钢的小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和本市扩建煤气厂的设备,以及支援兄弟国家的塑料、文教用品、搪瓷等轻工业厂的全套设备。市机电工业局现已着手组织有关各厂进行生产准备工作。


第1版()
专栏:

中共中央电贺突尼斯共产党代表大会
新华社27日讯 突尼斯共产党12月27日到29日在突尼斯举行第六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特致电祝贺,电文如下:突尼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转突尼斯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代表全体党员向你们的大会致以热烈的兄弟般的祝贺。
当此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正在加紧对中近东和非洲进行各种谋阴活动,威胁中近东和非洲各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安全的时候,我们以极大的关怀和同情注视着你们为维护、巩固和发展突尼斯的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把你们的斗争看成是我们自己的斗争一样。祝你们党的这次大会获得圆满的成功,祝你们党在巩固突尼斯工人阶级和一切爱国民主力量的团结的斗争中获得进一步的成就,祝突尼斯人民在维护民族独立、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亚非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的斗争中获得新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1版()
专栏:

国务院会议通过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
新华社27日讯 国务院在今天上午举行了第六十七次全体会议。会议听了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说明,讨论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并且决定把这个条约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是1955年4月22日在万隆签订的。印度尼西亚国会已于1957年12月17日批准了这个条约。


第1版()
专栏:

捷军事代表团离京回国
新华社27日讯 以洛姆斯基上将为首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军事代表团在我国访问结束后,于27日由北京乘图——一○四飞机回国。
上午九点四十分,洛姆斯基上将在彭德怀元帅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接着在机场上举行了欢送仪式。
洛姆斯基上将致告别辞说,我们在贵国度过了难以忘却的时刻,现在就要回捷克斯洛伐克去了。这次在中国的访问,巩固了我们相互之间的友谊联系,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了英勇的中国人民的美丽的心灵,并从你们这里带回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洛姆斯基上将向彭德怀元帅说,部长同志,请允许我祝你以及贵国的军队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在加强军队的战斗力的工作中,取得新的伟大的成就。我们盼望着在布拉格和你们再见。祝你们在新年中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彭德怀元帅致欢送辞说,你们就要离开我国首都,回到自己的祖国去了。你们在我国访问期间,已经给我国人民和军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的访问是中捷两国军队之间友好关系发展上的重大事件。
彭德怀元帅说,亲爱的同志们,在你们即将回国的时候,我再一次请你们把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敬意,转达给兄弟般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和军队。祝你们一路平安,旅途愉快。
今天到机场送行的有粟裕大将、萧克上将、萧华上将、洪学智上将、甘泗淇上将、杨成武上将、陈士榘上将、萧向荣中将、吴法宪空军中将、曹里怀空军中将、周希汉海军中将、黄志勇中将等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和陆海空军军官。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布希尼亚克和使馆人员以及各国驻华武官也到机场送行。
本报讯 捷国防部长博古米尔·洛姆斯基上将在返国途中曾写信给彭德怀部长表示感谢。


第1版()
专栏:社论

丰收再丰收,跃进再跃进
能不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农业生产呢?这是摆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农业干部和农民群众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进展,农业和副业的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棉花总产量都胜利地完成了计划。但是,同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相比较,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还是落后了一步。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前三年,我们主要依靠小农经济进行农业生产,增产速度不能不是缓慢的;在后二年,小农经济虽然基本上变成了合作经济,可是因为时间还短,经验还少,原有的生产条件还来不及进行重大的改变,所以增产速度还受到不少限制。今后呢?情况就会大不相同。97%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从事集体经营的经验;经过全民整风和整社、整党之后,大部分农业社更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两年中间,大部分农业社也已经积累了较过去为多的生产资金,有了一些基本建设。国家对于农业的支援,特别是工业对农业的支援也日益增加。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化学肥料、农药械和农业机器将比过去增加很多。这些都是农业增产的新的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的自然条件一般说来是比较好的。即或现在认为是不利的某些因素,经过我们的努力,也将变成有利因素。完全可以预计,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农业增产速度将会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快得多。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要求:在今后十年内,在不同地区,把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高到每亩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把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提高到每亩四十斤、六十斤、八十斤、一百斤。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除了极少数情况特殊的地区外,如期或者提前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我们还应该有这样的雄心,争取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各种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
这是一个极其光荣的任务。这个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可以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尽管1956年是灾情比较重的年份,1957年也有不少灾害,而且实现合作化也只有两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光荣的先行者:分布在十四个省市的六十九个县、市提前十年或十一年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的亩产粮食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指标(其中有四个县在1956年达到,1957年因受灾未达到);其中有八个县市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了千斤以上。至于达到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乡、社,就更多了。据十三个省的不完全统计,就有二万五千八百零六个农业社。棉花产量超过纲要最高指标(亩产一百斤皮棉)的已经有五个县、市。
当然,在十年当中使全国全部的县、市都达到纲要规定的指标,毕竟不是容易的事情。就现在看来,实现农业生产大跃进,逐步实现纲要指标,并不是没有思想障碍的。在不少干部和群众中,还存在着右倾保守思想。这些人对有利条件估计不足,对困难因素考虑过多。他们认为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渐进,不能跃进;或者认为别的地方可以跃进,而自己这个地方就不能跃进。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上述的六十九个县市、二万五千八百零六个农业合作社,不是已经跃进了吗?能不能跃进的问题,在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只不过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还存在着罢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确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农业发展纲要就三种不同的地区规定了三种不同的指标;同时说明在高寒山区、土地特别瘠薄的地区,可以另行规定适当的指标。这都是为了照顾不同的自然条件。但是,我们不可坐待老天爷的恩赐,而应该努力改造自然,限制自然,利用自然,把提高粮食产量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两个地区紧紧相邻,自然条件基本相同,只是由于主观上努力的程度不同,而生产上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河北省安国县今年粮食耕地亩产四百六十四斤,而定县今年粮食耕地亩产只有二百八十三斤,相差一百八十斤。浙江省滨海平原的平阳县,论自然条件优于黄岩、温岭,但是今年每亩粮食产量,黄岩、温岭都达到了八百斤,五年增产43%—65%,而平阳县只有六百一十五斤,低于黄岩、温岭近二百斤,五年仅增长14%。也还有这样一些县份,在五年计划期间,每亩耕地的粮食产量,反而较1952年降低了。如吉林省就有德惠、东丰等九个县市1957年的产量低于1953年以前几年的水平;黑龙江省有青冈、通河、依安等十个县市1957年的产量只相当于1952年产量的69%以下;河北省1957年的产量低于1952年的有隆尧、固安等二十四个县市;浙江省义乌、金华等十二个县从1953年到1956年年年减产。
为什么有些县几年来农业生产不但没有跃进,而是增产很少甚至产量降低了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地区的领导者有严重的右倾保守思想。或者是盲目自卑,认为当地生产条件太差,又缺乏改造自然的决心和毅力,他们只是按部就班,按过去的“常规”办事,不敢在生产上采取重大的改革,在自然灾害的面前束手无策。或者是盲目自满,认为当地连年增产,潜力挖了又挖,窍门找了又找,增产已经到顶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上进心不切,不愿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也不愿再进一步深入地调查研究,寻找潜力。这些地区的领导者,应该对照先进地区的典型事例,深入地仔细地检查本地增产不快甚至减产的原因,找出本地生产跃进的关键,鼓起劲来,把各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坚决贯彻到底,不受任何风吹草动的影响。
古语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干的是革命的事业,对于我们来说,最最需要的是革命的乐观主义,是“愚公移山”的英雄气概。我们要改造人类社会,改造大自然,同时也要改造我们自己。没有革命的志气,什么事也做不成。革命的建设的事业,就是要变革现实世界,而旧事物总要顽强地以惰性反对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因此,在变革的过程中,右倾保守思想是经常存在的,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同它进行斗争。必须不断地、经常地反对右倾保守思想,才能胜利前进,才能实现生产大跃进。当然,在贯彻执行任何增产措施的时候,都必须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而不能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先进的新生的事物之所以有巨大的生命力,正因为它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意志;新事物只有让广大群众认识了它的优越性,它才能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提前十年或十一年达到了甚至超过了纲要指标的先行者,已经给全国其他地区作出了良好的榜样。他们的成绩和经验,给人们带来了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坚强信心和有效办法。这些县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是不是都是特别好的呢?不是!从地区来看,北起辽宁的抚顺和河北北部的抚宁、卢龙,南至广东的潮州、汕头,西起甘肃的敦煌、张掖,东至浙江沿海的黄岩、温岭,东南西北到处都有;它们有些过去是平原的高产粮区,有些则是过去的贫瘠的山区;它们有些处于年雨量二千公厘的多雨温暖的地带,也有些处于年雨量只有三百到四百公厘的少雨寒冷地带。与它们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相同、相似或者比它们之中的一些县市的条件要好得多的地方多得很,为什么只有它们提前十年、十一年达到纲要指标呢?这原因不能从客观条件中去找,而要从人为的因素中去找。它们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人为的条件却大致相同。
先行者的共同规律之一是坚决地充分地依靠和运用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条件,对合作社的整顿巩固工作密切注意。社会主义之花开得繁盛,社会主义之果也就结得丰硕。如果不充分依靠和运用合作化的优越条件,要在一个县的几十万亩耕地上获得平均亩产四百斤、五百斤、八百斤、一千斤的高额产量,是不能想像的事。没有农业合作化,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固然不可能;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以后放松了农业社的巩固和改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也不可能。
它们的第二条共同规律是书记动手,全党动员,做好思想工作,紧紧依靠群众。这些地区的领导者,把农业生产列为第一线的战斗任务。河北省安国县从县委到农村支部都是书记负责抓生产,各级党委并拿出了五分之四的力量深入基层,掌握生产。湖北省孝感县的县、区、乡各级干部,都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包干到底。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制订生产跃进的规划之初,他们也曾碰到各式各样的保守思想。他们没有受这些保守思想的腐蚀,而是以雄伟的革命气魄和细致的说服工作,战胜了重重的保守思想。这些地区的领导者坚持了深入实际的领导作风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他们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当地的家底,总结了群众的经验,寻找出增产的关键,然后又同群众在一起针对这些关键定出增产措施,依靠群众的力量贯彻执行,一竿子插到底。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同老农一起搞试验田,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多点示范,组织参观,调动起各方面的力量,传播了最有效的经验。这样,就做到了全党一致,上下一致,为实现生产规划坚持到底,在各种困难情况下都不动摇。
它们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的特点: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不是屈服、气馁,而是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自然。它们的经验证明:改变生产条件的基本建设是增产关键之中的关键。它们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并且在这基础上积极地因地制宜地改变耕作制度和提高耕作技术。
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纲要指标的地区,应该“更上一层楼”,给国家增产更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给别的地区作出更好的榜样。高产区也许不容易在短时期内把粮食产量提高百分之几十到一倍。但是,这些地区由于财力物力比较充裕,生产经验比较丰富,只要措施得当,仍然可以稳定地继续不断地提高产量。全区平均亩产粮食八百多斤的广东汕头专区,已经定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亩产一千斤,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亩产一千一百斤的指标;全县每亩平均产量超过四百斤的河北遵化县,也定出了在1958年亩产四百六十斤,1962年亩产八百斤的指标。这种排除万难、一往无前、不断前进的精神,应该在每一个地区无例外地加以提倡。
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有了足够的粮食,就不会发生粮食和技术作物争地的问题,棉花、烤烟、甜菜和油料作物也就可能进一步增产。有了足够的粮食,也就不会发生人、畜争粮的问题,畜牧业也可以发展得更快。因此,在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的斗争中,要以达到“四、五、八”指标为中心,争取农业生产的全面高涨。每个地区的领导者都应该认真总结当地的典型经验,广泛传播;都要发动群众向光荣的先行者看齐,虚心学习外地的经验。每个地区,都要用革命的精神,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开展农业生产建设运动。是大踏步前进的时候了,不要再迟疑了,拿出全副力量向前跃进!


第1版()
专栏:

朱副主席号召全党和全体国家干部
在农业战线上鼓足劲前进
新华社26日讯 朱德副主席23日下午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对当前农业工作作了重要的指示。他号召全党和全体国家工作干部在发展农业的高潮中鼓足劲前进,为实现和提早实现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所规定的任务而奋斗。
朱副主席首先指出:必须更快地发展农业。他说: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副业产品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接近一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更占了全国人口80%以上。农业不仅为轻工业提供原料和市场,并且是许多重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同时农业还是我国出口物资和资金积累的最重要来源之一。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生产的发展赶不上工业和整个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1955年和1957年,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影响。因此,怎样对待发展农业的问题,在目前就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从这种情况出发,党中央和政府已经决定在第二个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用较大的力量来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说,我们在国家建设中,必须执行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更快地发展农业;保证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要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重要工业产量水平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朱副主席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农副业总产值和粮食、棉花、茶叶等一些重要农副产品方面,预计都可以超过计划。其它如在兴修水利、进行水土保持、开垦荒地等农业基本建设方面,也获得了更大成就。我国在这个期间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但是我们不但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农业生产的暂时下降现象,而且达到了农业继续增产的目的。这一点是特别值得高兴的。
但是,我们在农业方面还面对着许多重大问题:第一,农业发展,尤其是在许多工业原料作物方面,仍然赶不上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粮食虽然有了很大增产,也仍然感觉不足。第二,农业总产值计划和粮食总产量指标,在全国说虽然完成了,但是各省(市)自治区完成计划的情况是不平衡的。有些省份在发展农业方面已经落后了。一省之内都有一些县没有完成农业增产计划,有不少县的产量甚至比1952年的产量还低。估计一个县的区乡也会有这种增产和减产的矛盾情况。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现象。许多农副业产品和许多地区所以不能达到计划的指标,一方面有自然条件不好,遭到水、旱、虫灾等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显然还有主观方面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同样的自然条件,却有高产、低产、增产、减产之分,甚至自然条件差,遭到了水旱灾害的地区,达到了更高的产量。这就证明,许多地区所以没有完成农业增产计划,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是更主要的。这些就是我们在今后时期内必须努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接着,朱副主席指出:进一步地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规定,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相结合的办法,发动群众来讨论和制订各省、各县、各乡和各个农业社的,真正切合实际的综合规划。有了规划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检查的根据,就不会顾此失彼。这种规划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要求巩固农业合作化制度,要求在三年到五年内,使大多数农业社社员的生产和收入赶上或者超过当地富裕中农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制定各种主要农产品的实际可能而又充分积极的增产指标。与农业发展的同时,林业、牧业、副业、小型加工工业和采矿业,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也需相应地发展起来。
所有这些事业,都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当主要依靠农业社来办好。为了保证农业增产的各种建设和措施,如水利和水土保持,积肥选种等等,也必须作出规划,定出定期完成的指标。所有这些生产和建设工作是彼此联系着的,必须互相配合起来。这种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山区就要向山区进军;有低产地的地区就要向低产地进军,绝不能千篇一律。
目前时期发展农业的关键,主要是解决水利和肥料问题。而农业机械化问题,也在日益提到日程上来。
兴修水利必须依靠群众,以群众举办的小型工程为主,和国家举办的一部分中型的和少数大型的工程互相结合起来。小型为主才能成为群众性的水利建设运动;只有形成了群众性的运动才能根除水旱灾害。肥料方面,目前我国生产的化学肥料还很少,因此必须开展广泛的积肥运动。我国肥源是很多的,人畜粪便,绿肥水藻等都是丰富的肥源。要解决肥料问题,也同样主要是必须依靠群众。在供应农业机械问题上,过去许多人曾经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认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不使用机器也可以提高产量,并且认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是遥远将来的事情。但是最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农业已经实现合作化以后,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不但没有多余,而是日益感到不足。农民对于各种农业机械,首先是小型的农业机械的要求,正在日益迫切起来。机器下乡,这是我国历史上的新鲜事情,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大踏步向前发展的象征。千万不要把这件事的意义低估了。在这方面,工业已经开始赶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了。随着农业纲要四十条的执行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对于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会更加显著。机器下乡也给农村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训练各种机器的使用人员,组织修配机构,供应零件,相应地改进劳动组织等等,以便保证这些机器的经常和有效的使用。
在农业的发展中,除了应当首先注意发展粮食和棉花等重要工业原料作物的生产以外,朱副主席还要求:应当同样注意发展一切可以供应出口的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他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副业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了75%左右。这就可见,农业是我国出口物资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今后农副业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于工业产品出口的日益增加,可能会相对地有所下降,但在绝对的数量方面,仍应争取逐年有较多的增加。为了发展农副业产品的出口贸易,必须采取鼓励生产的政策,把发展供应出口的农副业产品的生产指标订入发展农业的规划中去,收购价格必须足以鼓舞生产的积极性;必须切实组织好出口产品的收购、加工和运输工作。
最后,朱副主席着重指出:我们现在有充分的条件,争取在农业战线上来一个巨大的跃进,争取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按期或提前完成。我国农业合作化已经基本完成,97%以上的农民已经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又经过1957年的全民整风运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农业增产高潮已经开始出现。同时党中央关于用较大的力量来发展农业的方针,也是确定了的。党中央和政府正在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全党同志对于发展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各级地方党委、人民委员会对于农业的领导,加强各部门对于农业战线的支援,就有了决定的意义。必须反对发展农业方面的保守主义倾向,反对领导落在群众性的增产高潮后面的现象。必须反对轻视农业的思想。一切有觉悟的国家工作干部,特别是知识青年,应当热烈地响应党和政府关于“下乡上山”的号召。到农业战线上去,这不但是广大的干部和青年实现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极好的机会,而且他们这样做,就可以把自己的文化知识带到农村中去,就可以对于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第1版()
专栏:

上图:鞍钢炼钢工人紧张地提高炼钢速度,争取使钢的生产水平在1958年提前达到1960年预定指标。 新华社记者 李基禄、杨礼门摄
下图:大连化学厂把原订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扩建工程,提前在1957年11月施工。右边搭架子的地方就是扩建工程。
新华社记者 贾承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