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湖南农业建设积极分子的豪情壮志
八个农业社发出粮食丰产倡议书
千名代表热烈响应 决心实现高产指标
新华社长沙16日电 湖南省获得粮食高额产量的醴陵县清水江农业社、企石农业社和浏阳县杨花农业社、衡南县扬武桥农业社、黔阳县红庙农业社、南县安福农业社、耒阳县红星农业社、湘乡东山集体农庄,11日在湖南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上,联合向全省农业社发出为实现粮食高额丰产的倡议书。当场就得到出席大会的近千名农业社代表的支持,并有许多农业社代表发出了应战书。
倡议书说,我们听了省里各负责同志的报告和各地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介绍粮食丰产的经验以后,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为实现明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决心。我们八个社,在1957年的生产基础上,1958年将有五个社粮食亩产量平均达到一千斤以上,两个社达到一千三百斤以上,最高的醴陵县企石社将达到一千六百五十斤。八个社的总产量,将比今年增加三成到五成。
倡议书在谈到实现上述指标的措施时说:我们八个社已有四个基本上消灭了水旱灾害,通过今冬大修水利,其余四个社也将基本消灭一般的水旱灾害。现在,社员们正在变小塘为大塘,变干塘为水塘,废浅塘为良田,改弯河为直河,变小港为大港。这样可扩大良田一百四十亩,能增产粮食九万斤。同时,我们还准备添置抽水机两部,新建水闸两座。
我们八个社决定:1958年平均每亩施肥三百七十四担,比今年增加一点二倍。目前已积肥约四百万担,保证春节前积肥七百多万担。对已种植的三万三千二百七十一亩绿肥,做好疏沟排水和追肥工作,每亩可产鲜草六七千斤。生猪将由今年的一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头发展到三万三千六百四十三头,平均每户养五点七头。
倡议书特别强调提高田地复种指数:1958年,我们八个社的二万八千三百七十五亩稻田,已经没有一年一熟的,一年二熟的将由一万一千二百四十四亩降到七千五百六十九亩,一年三熟的将由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三亩扩大到二万零八百零六亩。双季稻由今年的一万九千一百九十五亩扩大到二万四千六百零六亩,占总田亩的87%,做到四季不闲,田野长青。
同时,1958年早、中、晚稻都将比今年提早两三天插秧,并一律由今年的八十八寸改为七十七、六十七、六十六寸的小蔸密植。早、中稻秧田喷药一两次,晚稻秧田喷药两三次。为了适应早稻早播早插,晚稻迟熟晚收,以避免自肥田青风倒禾,适当改种双季粳稻。小麦田、油菜田、草子田,也都要种一季晚稻。
倡议书最后号召全省所有农业社社员,一道积极行动起来,为争取粮食高额丰产而奋斗。
当场有许多没有应战的各个农业社代表表示将把这倡议书带回各社,讨论决定后立即响应这个友谊竞赛。


第2版()
专栏:

  陕西六千多个农业社开始整风
本报讯 陕西省汉中、安康专区各县以及西安、郃阳等二十六县(市)的六千二百九十四个农业社,从11月下旬起,先后开始全面整风。陕北、商雒专区各县,以及关中部分县,目前正在动员布置,训练干部,预计12月底左右即可全面展开。
已开始整风地区目前除一部分社还正在宣传动员外,一般的已开始了大鸣大放。开展较早、进展较快的社,已结束了鸣放,正集中力量进行整改。
为了指导农村整风工作,各县普遍成立了农村整风办公室,并抽调大批干部参加农村整风。已开始的六千多个社,共参加脱产干部一万一千余人。每社一般平均有一至三个干部。另外各县还训练了大批社干部,汉中专区各县共训练了四千六百多人,安康专区仅洵阳一个县就训练了一千三百多人。这批干部,经过训练后,思想水平普遍提高,对开展农村整风将起很大作用。各地整风工作步骤大体分为:大鸣大放,整顿组织、改进工作,开展大辩论,系统总结等四个阶段。时间一般在五十天左右。有些县第一批开展的大多数是三类社,问题多任务重,计划用两个月多的时间。
为了使整风与冬季生产密切结合,有的社白天生产,晚上整风;有的将生产整风统一研究,分别安排,集体领导,分工负责;还有的把生产、积肥、修水利列为鸣放内容之一,发动大家提意见,通过辩论,推动生产。总之,各地都采取了很多办法,作到生产整风两不误。
当前工作中的问题是:不少干部对农村整风意义还认识不足,认为和以往整社一样,只“解决几个具体问题”或批判几个“捣蛋人”就对了,因而不注意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进入整改阶段的,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决心不大、信心不足。也有些县的农村整风工作,按力量与社数不能一期搞完的,也勉强要求一期结束,每期只搞三十多天,这样时间短任务重,干部力量就感不足,工作难搞得细致。


第2版()
专栏:编后随笔

  步伐一致地前进!
目前,声势浩大的生产建设高潮,正在全国汹涌澎湃地展开。农业战线上的劳动者,正以无比的热情和无穷的创造力在和大自然搏斗,向土地索取更多的粮食。湖南这八个社发出的为实现粮食高额丰产的倡议书,充分表示了这些先行者对于实现明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决心和信心。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农业纲要的鼓舞下大部地区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人们正在生气勃勃地大踏步地前进;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另有些地区由于方向模糊,动作迟缓,还在拖着有气无力的步子,缓缓地前进。要实现全国范围的生产大跃进,就一定要加速这些缓慢的步伐,使它们能赶上先进的行列。湖南八个社的倡议,正是带动大家一致前进的一项适时的创举。
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响应这个热烈的倡议,参加这个友谊的竞赛,让大家步伐一致地向前迈进!


第2版()
专栏:

  各地防治猪疫劲头很大
大部地区开展了猪瘟预防注射
本报讯 各地的冬季防治猪病工作已开展起来。四川、陕西、辽宁、河南等省,先后召开了专业会议;广西、浙江、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江西、江苏、福建等省(区)都进行了全面规划,发出了指示(通知),要求大力开展生猪预防注射工作。江西省在地委农村工作部长会议上作了讨论和布置;浙江省以专区为单位,召开了重点地区防疫会议,并建立专区和县的防治猪病指挥机构;中共陕西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于10月30日发出了关于迅速制止生猪大量外流和开展预防猪疫运动的联合指示。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公布以后,更鼓舞了群众的防治猪瘟的热情,今年下半年的防治猪瘟工作比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跃进了一步。四川省在规划中提出从1958年起四年内消灭猪瘟,五年内控制猪丹毒和猪肺疫的流行。山东省计划全省在1962年前消灭猪瘟。湖南省的八个生猪生产基点县准备在三年内消灭猪瘟。各省一致强调要求在猪瘟流行以前做好预防注射工作;注射率达到猪总数的70%以上。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业务部门积极主动努力,今年秋冬预防注射比去年动手早、劲头也大,如黑龙江省,到10月中旬猪瘟定期预防注射基本结束,共注射生猪约一百万头。这个省的五常县在九天内注射四万多头,比去年缩短防疫工作时间半个月,并且超额完成计划任务。辽宁省从9月开始各县市普遍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到8月共注射生猪二百多万头。这个省的开原县注射的三万头猪当中,仅死亡了一头,因此群众普遍欢迎,基本上做到“家家自愿,头头注射”。
许多地区农业厅和服务厅密切合作一致行动。山东、江西等省由二个厅组织工作组深入基层推动预防注射工作;黑龙江、江苏、甘肃、广西、福建、河北等省的服务部门,还拨出防疫经费支持农业部门开展防疫工作。
辽宁、广西等省和北京市等许多地区都在积极组织制造和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训练班。湖南省已结束第二期训练,四川、江西等省已训练了一批制苗干部。
(鲁荣春、韩超)


第2版()
专栏:

  一种预防猪瘟的好疫苗
农业部畜牧兽医总局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一种效果好、成本低、制造简便的预防猪瘟的疫苗。这种疫苗是在1956年研究试制成的。为了推广这种疫苗,农业部先后举办了两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短期训练班,并由受训的干部在本地区的兽医工作人员当中传授这种技术。两年来全国各地已有约二千多兽医人员掌握了制苗技术,并已开始大量推广应用。截至1957年上半年,二十个省(市、区)的三百三十九个县、市共预防注射生猪一百三十二万多头,结果普遍良好。今年8月在全国防治猪病座谈会上,研究确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全国基本消灭猪瘟。座谈会认为,在防治猪瘟上,除采取其他措施外,要大力推广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普遍进行预防注射。
目前辽宁、江西、广西、四川、浙江、湖南、山东、河南等省和北京市许多地区大量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猪瘟预防注射。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各县已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了二百多万头猪,江西省已注射六十多万头,北京市已注射五万五千多头。
用这种疫苗的好处有那一些呢?
第一、注射安全、免疫快、免疫期间长。据1956年调查,注射这种疫苗的二十七万三千六百头猪,反应率为1.1%,注射后第四天即产生免疫力,保护率为100%;免疫期,对断奶的猪达一年半,对哺乳的猪达九个月。如果仔猪断奶后,注射一针,一直到肥育猪就可以一生不感染猪瘟了。
第二、制苗简易、就地生产、成本低廉。一般中级兽医人员经过半个月的短期学习,就可以掌握制苗技术。兽医人员带上种毒,只要有家兔和简单制苗用的设备,在现地就可大量生产疫苗,满足防疫需要。每只接种的家兔(体重三至四斤的)平均可采取淋巴结、脾脏约三公分,心血三十到五十毫升,可制成预防三百头猪用的疫苗,预防一次猪的疫苗成本费只需一分多钱,比应用猪瘟结晶紫疫苗要便宜很多。如果利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全国一年预防猪瘟一亿头次,就能节约疫苗费七百万元,和节省十万万头制造猪瘟结晶紫疫苗所需的生猪。此外还能节约不少人力、物力的投资。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预防猪瘟的效果很好,如果每年采用这种疫苗注射,每年使养猪数的70%—80%能得到免疫力,再连续进行三、五年就可以消灭猪瘟了。(附图片)
这是采取家兔脾脏和肠间淋巴结的情形。    农业电影社稿


第2版()
专栏:

不忘教训,也不失信心
  ——谈防治猪疫
 赵起
猪瘟一般在冬春流行,就多数地区说,现在正是蔓延的季节。它是猪传染病当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不防治和扑灭这种疫病,生猪生产就很难发展。四川省眉山县今年及早注意了这个问题,组织了三个防疫组到去年冬季猪瘟流行严重的象耳乡进行猪瘟预防工作,把全乡80%的猪都注射了防疫针。这样做很有必要。
猪疫历来是养猪业的大敌,今年春天有几个省就因为它的流行而死了一百万头猪。这个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当然,不忘记这个教训,决不是说不要再多养猪了。从这教训中产生任何消极情绪都是不对的。现在看来,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消极情绪,各地发展生猪生产的劲头很大。不少地区在繁殖小猪、搜集饲料、修圈积肥等方面都作了很大的努力。这是兴旺气象。但是不能忘记另一件重要工作:预防猪疫。有些农民现在仍然不愿多养猪,正是因为让过去的猪瘟吓怕了。做好防疫工作,才能消除这种“怕”的心理,更多养猪。也只有做好防疫工作,养猪头数的增长才是可靠的。
千万不可一提起猪瘟来,发展养猪事业的热情就“冷了半截”。要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定出期限来,行动起来,消灭这个大敌!


第2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集中力量抓紧整社
“在农村全面整风过程中,应该着重抓什么问题呢?”陕西日报在12月14日以“农村整风应集中力量抓整改”为题发表社论,要求各县领导上要严正注意抓紧整改。
为什么要着重抓紧整改呢?社论分析说:第一,通过前一时期的两条道路大辩论,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的嚣张气焰被打垮了,一部分富裕农民的资本主义思想和活动被制止了,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受到了一次比较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觉悟普遍提高了一步,特别在粮食、合作化等问题上,分清了大是大非,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这为着重整改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随着农业生产高潮的进展,要把生产高潮持久下去,不但实际工作迫切要求我们改进农业社的经营管理,改进干部领导作风,而且从各地整风试办经验看出,农民群众鸣放出的意见,绝大部分是要求我们改进工作,改进思想作风,如果不抓紧整改,势必要影响农民群众继续鸣放和以后的明辨是非,影响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第三,在大鸣大放之后,集中主要力量抓紧整改,不仅充分表现我们“先正己,后正人”,诚恳接受群众意见的大公无私精神,而且更能充分地发挥农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关心农业社的主人翁感,就更有利于团结广大农民群众,为后一阶段的大辩论作好思想准备。因而目前农村全面整风,在经过大鸣大放后,就应以“大胆地改,坚决地改,彻底地改”的精神,用亲切的同志的态度,欢迎群众的批评,接受他们一切正确的意见,并趁热打铁,依靠群众的力量,狠狠地整顿作风,改进工作。
社论指出:不少地区的干部对上述意义还理解得不深不透。有的把农村全面整风和以往整社一样地看待,认为只要“解决几个具体问题”或“批判几个捣蛋人”就行了。有的怕“麻烦”,怕得罪人,怕影响生产,对整改的决心不大,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这些都说明一部分干部对农村整风的目的和当前的需要认识不清,对农民群众帮助我们整风的必要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民群众鸣放出的意见,主要是帮助我们整顿组织、整顿作风,不仅与右派分子向党猖狂进攻的性质有根本的不同,而且也不同于一部分富裕中农的叫嚣。因此,就不需要也不应该在农民群众大鸣大放之后,先采用大辩论方式,集中主要力量批评农民中的错误意见;而是应该先痛快地依靠群众力量,接受正确的意见与建议,狠狠地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自然,农民群众在大鸣大放中,一定会放出一些错误的言论,如果不澄清这些错误言论,会妨碍整社和生产,那当然就要在有利于整社和生产的原则下,进行辩论,分清是非。如果只是一般的错误言论,就不要急于去批驳、辩论,留待后一个时期展开辩论。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故乡的喜讯 痛苦的回忆编辑同志:
当我看到11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济源、孟县广大人民连年奋战,漭河驯服,万民受益,”及二版的整版报道之后,我的心情是难以找到适当的词汇来表达的。惊喜、悲痛、感激。我一口气看完了这一报道,并且接着又看了几遍。这天晚上,我几乎通宵都不能入睡,因为这一报道使我回忆起惨痛的往事,也反复地想着即将到来的美好幸福的未来。
我的家就住在济源县内那条被驯服了的漭河南面的一个村庄里。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两口人。解放前只有半亩地,生活全靠母亲纺织维持。
济源这块地方,是常常闹灾荒的,特别是旱灾,正像报道中所说的,经常是“十年九旱,年年有灾”,1942、1943连年大旱,五谷欠收。全县的农民大部分都背井离乡逃往他乡。我和妈妈也逃到舅舅家,当时我虽只有十岁,天天吃的又是能照出人影的麦麩加野菜饭,但为了活命也不得不在每天晚上与母亲一起把麦推成面,白天再把面蒸成馍,拿到紧靠漭河的官庄小镇上去卖。那时,为了活命,镇上也不知有多少人不得不靠抢馍抓饭来维持生命。我亲眼看到不知有多少次这样的情形:一个人刚买了一个馒头或一碗饭,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抢去。抢的人扭回头就一面跑一面吃,被抢的就追。因抓馍的人,大都是饿得只剩一把骨头,所以常又被人追上,拳打脚踢,常被打得头破血流,抓去的东西也不肯放,还直往嘴里塞,因为不这样他们也只有饿死。我年小无力,在那里卖东西是很危险的,因此,只好到我居住的村旁过路人多的地方去卖。那也不能避免事情发生。
那是在旧历11月的一天下午。天气阴沉沉的,刺骨的西北风呼呼地吹着,雪花随风飘着。太阳快落山了,我的馍还未卖完。我正打算回家,这时,从东方来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脸瘦得像猴子一样,拄着一根棍,要了几个馒头吃,吃了不给钱,我拉住他衣服不放,要他给钱。后来他忽然说:“好吧,跟我到家去取。”我信以为真,他把我骗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乘机要跑,我那里肯放他。这时他举起手中的棍向我头上打来。“哄”的一下,我昏倒在地上,馒头滚了一地,等我醒来时,已被妈妈和邻居找到抱回家了。
这事发生后,妈妈再不叫我一个人在人少的地方卖馍了,同时由于伪军土匪常吃馍不给钱,馍也常叫人抢去,二斗麦的本钱就赔干了,也只得停止了这个小生意。
这时的生活就更苦。每天我和妈妈到野外去拔野菜、挖草根、剥树皮回来吃。但哪家不是这样呢?所以草根树皮也就很快吃光了。以后就去拔些麦苗,甚至把雁粪(未消化的麦苗)拾回来作成饼吃。
眼看就要饿死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老姨劝妈妈改嫁,找条活路。在那样吃人的社会里,有谁来问一声,帮一帮忙呢!就连自己最近的亲友也无能为力,因为大家命运并没有两样。
现在回想起来真可怕,那一年我和妈妈就差一点冻饿死。在那个年头,漭河两岸的人民不知有多少人就在路上走着走着走不动了,就倒在雪里冻饿而死。就是逃在外乡的人,也并没有避免饥饿和死亡的危险。
党给我带来了幸福,去年我的故乡成立了高级农业社,妈妈也入社了。去年9月我回了一次家,我的家乡完全变了样。年近半百的妈妈,一年劳动所得的工分足够她过一般还不算低的生活,苦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当我在报上看到了我的故乡——济源的喜讯时,真是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在我生长的地方亲眼看到它的变化,怎能不从心眼里感激共产党呢?我要再一次用我亲身的经历和亲眼所见的铁的事实来驳斥右派分子“今不如昔”的谬论!北京市阜城门外社会路六号 赵宗仁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我想看看我的家乡——济源
我是一个出生在异乡的人,至今,和我的故乡还未曾见过一面。别人常常想念故乡,可是我只是在填履历表时想到它,随手写出“河南济源”也就算完事。
小时候,我常常听父母谈起故乡的情形,什么荒年饿死人啦,洪水淹死人啦,还有旱灾蝗灾等等。于是在我的脑海中,故乡就是一幅凄惨可怕的图景。
一天傍晚,我看到人民日报上一篇题为“让山和水为人民造福”的文章,副题是“济源县怎样取得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胜利”,我真像发现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一样,赶紧读下去,这篇文章告诉我:济源县今天的面貌,啊!我的故乡原是这样的美丽可爱。可是,在旧时代,多少年来,这里的山和水不但没有给人民造福,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现在怎样呢?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找到了治山治水的法宝,让山和水为人民造福,连续四年丰收……
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脑里便闪出一幅美丽的图景:近处是肥沃的水地,远处是层层的梯田,河流在奔忙着灌溉着农田……。
我这时多么想看看我的故乡呀!
西安市大麦市街小学 勤瑾


第2版()
专栏:名词解释

猪瘟
猪瘟(有些地区叫烂肠瘟)是流行最普遍而且为害极其严重的猪传染病的一种(其他两种是猪肺疫、猪丹毒)。猪瘟为害严重主要表现在:①死亡率一般在80%左右,高的可到100%;②不分品种,不分年龄都可感染;③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生;④没有特效化学药品能治疗这种病。


第2版()
专栏:

  驯服漭河
  本报记者 商恺
“宝剑镇漭”
河南省济源城下,滚滚东去的漭河上,架有一座古老的独拱大石桥。从前,这座大石桥的拱顶下面,悬有一口青铜宝剑,剑锋犀利,冷光闪闪,直刺河心。这里流传着一个“宝剑镇漭”的神话故事。
故事来源于民间的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漭河原是天宫里的一位蟒神,因为他性情暴躁,常常触规犯律,被天神逐出了天宫,将他变成了这条漭河。漭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的山西省阳城县境,流经河南省的济源、孟县、温县,到武陟县注入黄河,全长一百三十公里,由十三条大沟、一百六十五条小沟汇合而成。漭河流域的人们,原希望漭河能为他们造福,谁知道漭河秉性难移,每到汛期,便兴风作浪,溃堤泛滥,世世代代,不知被它淹没了多少村庄田园,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人们畏之如蛇蟒。有人说,漭河既然是条大蟒,那么蟒是最怕剑的。于是,人们便在漭河大石桥的拱顶下面,悬挂了一口青铜宝剑,希图借助这口犀利的宝剑,来驯服这条疯狂暴跳的漭河。
漭河大桥上的青铜宝剑,仅仅表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对治理漭河的迫切愿望,但是却无法驯服漭河。和人们的愿望相反,由于上游的林木草坡遭到了破坏,水土大量流失,下游河床被淤浅,山洪骤至,宣泄不畅,这就使漭河一年比一年变得更加凶暴起来。据当地史料记载,仅1915年、1919年、1924年、1939年等几次较大的洪水,即冲毁良田万余亩,房屋千万间,各种器皿财物,漂没无算。大水之后,便是大旱。1942年和1943年,沟干河涸,赤地千里。沿河人民卖妻子,卖儿女,最后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漭河流域曾流传着一首悲惨的歌谣:
“漭河水,长又长,
弯弯曲曲不像样;
天旱你往地下钻,
天涝冲地又冲房;
旱不收,涝减产,
年年跟你受凄惶。”
水旱灾害连续袭击,农业生产逐年下降,群众生活也就更为悲惨了。用他们自己的话来形容,那就是“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冬天穿不上棉衣裳”。千百年来,漭河流域的人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水旱灾害中挣扎着,在饥寒交迫中呻吟着。
随着全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漭河流域也获得了解放。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紧紧地抓住了群众的治漭要求,提出了向漭河进军的号召,重新唤起了漭河流域广大人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从此,“宝剑镇漭”的神话故事破灭了,人们认识到,要驯服漭河,只有依靠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自己的力量。于是,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治漭运动,在漭河流域一千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了。经过连年奋战,目前这条疯狂暴跳了几千年的漭河,终于像只绵羊似的乖乖地驯服了,开始为生产服务,为人们造福。
凡是到漭河流域来的人们,无不惊异当地人民治理漭河的巨大成就,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这疯狂成性的漭河,是怎样被驯服了的?”解答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沿漭河流域作一次参观旅行。
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
出济源城,溯漭河西北行,约三十里,便进入了峰峦起伏的山岳地带,所谓漭河上游便是指的这里。从这里越往前走,越令人感到兴奋,看吧,高高低低的岭岗上,都布满了蓊郁的林木,偶尔有几棵红得像火一样的柿子树,点缀其间;远远近近的山坡上,牧草丰美,成群的牛羊正在缓缓移动;山脚下,溪水淙淙,在鹅卵石上激起了一层白色的浪花……人们不由得要赞叹一声:好一片江南景色。可是,谁能想像到三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光山秃岭啊!那时候,不要说林木,就是蒿草都稀少得像癞痢头上的癞发一样。光山秃岭不能保持水土,平时干旱无水,一遇暴雨,则山洪暴发,万谷并流,山坡梯田被冲刷得沟壑纵横,岩石裸露,耕地逐年缩小,产量逐年降低,平常年景每亩仅能收六十斤左右。水土流失不知给人们带来了多少灾难!
现在这一切都成过去了。据济源县副县长李传清同志介绍:从1949年以来,在漭河上游通过封山抚育和播种栽植等方法,已经绿化荒山九十余万亩,占荒山总面积的70%以上,这对拦洪蓄水,减少下游灾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在虎岭一带表现的非常显著。虎岭是全国林业劳动模范曹永健的家乡,这里从1949年便开始封山造林。曹永健同志把我们带进了一条山沟里,这里林木繁茂,绿荫处处,有些地方,人们必须弯着腰或侧着身子,才能穿过去,许多树木已经长大成材。曹永健指着紧紧嵌在树干之间的大石块对我们说:“看见了吗?在封山育林以前,下大雨的时候,像牛这么大的石头,被冲得满山乱滚,真吓死人。”现在树木挡住了石头,石头固定了泥砂,上面有绿荫遮天,下面有落叶和杂草护坡,水土流失已经完全停止了。据济源县水利局的观测:现在日降雨三十公厘,林下不见水,日降雨五十公厘,水已不出坡,日降雨一百公厘,三日后清水长流。虎岭一带共有大小干沟七十多条,已有五十多条变成了长流水。群众节节打堰,引水浇地、做饭、洗衣、饮牲口都非常方便。他们赞美道:“绿了荒山头,干沟清水流。”根据群众亲身的体会,山区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过去,这一带山区里,不是恶风暴雨,便是长期干旱,三年有两年下冰雹。自从山上长起林木,却变得雨水调匀,冰雹更是不见了,虎岭一带已经获得连续三年的丰收。
小水库,山地宝,抗旱又防涝
登上漭河大堤,举目南望,只见有一长岭如带,从西北往东南迤逦而去,当地群众称它为南岭。漭河的几条较大的支流就发源在这一带的岭巅上。南岭一带,属于黄土丘陵区,既无林木,又无水草,到处沟壑纵横。年年秋季山洪暴发,挟泥带沙,一倾而下,直助漭河为虐;汛期一过,接着又是大旱。群众说这里是“十年九旱,季季有灾。”
现在,南岭一带的自然面貌已经完全改变了。
走下漭河大堤,随便沿着漭河的任何一条支流向着南岭走去,首先发现的便是河床两岸的岭坡高地,都变成了渠道纵横的畦田。“这是哪里来的水呢?”暂且不去管它吧。继续往前走不了多远,迎面出现一条拦河坝,挡住了去路。登上坝顶,一塘平明如镜的秋水,突然展现在眼前。白色的鸭群轻轻地在水面上泅过,南岭的倒影颤颤欲动,偶尔浪花翻处,一只鱼儿浮到水面,又猛地钻进了水底。想不到,在这黄土丘陵地带,会有这样一片湖光山色。这就是当地群众自己动手修筑的小型水库。绕过这座水库,继续往前走,还会出现第二座、第三座以及第四座、第五座同样的小水库。群众称这为水库群。每座小水库大约蓄水十万到十五万方,坝底埋有泄水涵管,可以随时放水浇田。刚才看到的畦田,便是用水库的水浇灌的。据中共济源县委副书记尚风田同志给我们介绍,这种小型水库的特点是:投资小,收效快,费工少,群众容易举办,是拦蓄洪水,发展上游灌溉,减少下游水害的有效措施。
现在,在漭河南北十三条较大的支流上,已经修建了六十座这样的小型水库,组成了许多水库群,共能拦蓄洪水七百四十多万方,可以控制漭河流域汛期三分之一的流量。这不仅大大地减轻了漭河下游的洪害,而且使许多岭坡高地都可以引水灌溉,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干旱面貌,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在漭河支流石盘河的上游的南姚农业社,共有社员六百二十户。在修建水库以前,这里除了有几眼十几丈深的砖井供人吃水以外,全社五千九百多亩岗坡高地,根本没有灌溉条件,经常受着干旱的威胁。当时流传着“南姚村,破烂滩,十年九灾人饿翻”的悲惨歌谣。自从1953年修起三座小型水库以后,90%的岭坡高地都能引水灌溉,旱田变成了水田,单作变成了双作,全社粮食总产量由九十万斤提高到了二百一十八万斤,历史上的缺粮村变成了余粮村。群众在庆祝丰收的大会上唱道:“小水库,山地宝,抗旱防涝真正好;自从修了水库群,南姚变成了聚宝盆。”现在,南姚农业社正计划明年利用水库大量地养鱼养鸭和栽种水稻。当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社主任王经宏同志特别嘱咐我们到明年这个时候再来,他说,“那时候,我们这穷山秃岭的地方,就变成江南的鱼米之乡了。”
(未完待续)(附图片)
  这是漭河中游的一段         本报记者曹桂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