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全国邮电通信网建成
直达电报和长途电话把首都同各主要城市紧紧连在一起;每个县城和区都可通达电报、电话;深山僻壤已能迅速传递邮件。
新华社4日讯 一个完整的邮电通信网已在我国建立起来。这个邮电网现在已拥有自办局、所两万三千八百个,长途电话线路长度三十万零六千对公里,市内电话容量六十五万八千门,邮路长度二百一十七万公里。这个邮电通信网的绝大部分都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
邮电通信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旧有邮电通信支离破碎的状况。解放以前,北京有线电路只能通达很少地区,而且电报机和电话设备都很落后,效率很低,经常出差错,越省通电话更是困难。现在,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全国各地的邮电通信网,使北京和全国每个地区都脉脉相通。全国各省市人民委员会所在地都和首都有直达电报和长途电话的电路。上海、沈阳和汉口及其他主要工业城市都装置了高频多路载波机设备。现在正在进行工业建设的洛阳、西安、兰州、包头、乌鲁木齐和石家庄等城市,都能及时同首都取得通话联系。新建设的包兰铁路、兰新铁路、康藏公路、大伙房水库等建设工程地区,也都建立了很多的临时邮电局所,架设了电话线路。邮电工作人员还组织了三百多个流动电台服务组,流动在江河沿岸和高山丛林中。这些地方发生的汛情、灾情以及气象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传达到全国各有关单位。
解放以前,县城和乡村的通信很少见过电报和电话这样的工具,现在,每个县城和区都可以通达电报和电话。去年农业合作化高潮以后,农村掀起了建设县内电话的高潮,全国62%的乡都安装了电话。绝大多数的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也都安装起电话。
在国际事务方面的邮电通信联系这几年也有很大发展。1952年我国只和苏联、越南等少数国家建立了正式的电话、电报联系。现在已和世界上三十二个国家建立了直达有线或无线电报和长途电话联系,并同四十六个国家通邮。在这几年里,北京、上海和莫斯科、柏林间还开放了无线电传真电报,这些城市的重要集会和节日,都可以在当天互相看到由无线电传真来的照片。
邮政通信方面,经过这五年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发展。过去只有交通便利的城市和中心地区通邮比较方便,广大农村通邮很困难。现在,北起满洲里,南到海南岛,东起沿海,西到西藏拉萨,都已经能够很快地传递邮件。五年来,农村的邮路已发展到一百九十万公里,比解放前的乡邮路增加了十多倍。邮电部门配备了大批乡邮员。这些乡邮员不避风雨,冒着严寒和酷热,深入农村投递。许多偏僻山区和农村的居民,过去要从乡村跑到很远的县城才能寄或者取一封信。现在,到最近的邮电局所或农业社,就可以收到远方亲友或家人寄来的信件和包裹。
从1953年到今年8月底,全国通过邮寄的函件、包裹共五十多亿件,超过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今年的邮寄业务量将比1952年增长一倍多。(附图片)
云南省模范邮递员俸延忠正在涉水运送邮件。 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大部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本报昆明电 占云南全省少数民族人口70%以上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合作化。这些地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一种新的变化。
解放前,聚居在云南边境的佧佤、傈僳、景颇、布朗、攸乐、苦聪等民族,还是处在原始社会阶段;凉山地区的彝族,过着奴隶社会的生活;傣、哈尼、藏、白等民族处在封建社会。解放后,这些地区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通过互助合作的道路,直接、稳步地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由于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和风俗习惯不同,各地在合作化的过程中都充分注意到照顾各民族的特点。在那些生产特别落后的地区,党和政府还采取了生产文化站的形式,帮助各民族发展生产和文化。这样的站,目前全省已经建立了十八个。
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各民族的原始生产方法和落后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历史上从没有施肥习惯的傣族农民,现在也都开始施肥了;原来“刀耕火种”的地方也有了新的农具,农民们学会了种菜、种水稻。在思想方面,多少年来杀牛祭鬼、不祭鬼不撒秧的习惯,正在逐渐改变,耕牛成为了合作社的财宝,不再是祭鬼之物。
合作化以后,各族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去年试办的六十七个合作社中,有六十六个社增了产,83%的社员增加了收入。红河哈尼族自治区(州)的合作社,一般都增产15%到30%。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县)去年试办的第一批合作社,社社增产,最多的增产一倍以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芒八阁傣族合作社,全社三十二户社员当中,在办社的前一年只有七户够吃;合作化以后,全社没有一个缺粮户。


第4版()
专栏:

内蒙古五年增产牲畜六百多万头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内蒙古自治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产了各种牲畜六百四十四万多头,全区牲畜总头数现在已经达到二千二百一十六万多头。
根据历史记载,内蒙古牲畜发展最高年份是1936年,有九百三十七万多头牲畜。但到1946年自治区解放时,仅剩下七百五十一万头。自治区成立后,到1949年,畜牧业生产就已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自治区各民族牧民除以大量牲畜和畜产品支援区内工、农业生产外,还向区外输送出一百六十六万多头耕畜、食用牛羊,六千多万斤毛绒和八百多万张皮革,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
自治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畜牧业生产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同各民族牧民的辛勤劳动和国家对畜牧业生产的大力扶助分不开的。在这期间,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分别在1954年和1956年战胜了数次大风雪灾害,保证了畜群的安全。这期间牧民们得到国家一千六百九十多万元贷款,增添大批耧草机、水车、破雪器等牧业生产工具,国家还用大量资金在自治区兴建了畜牧业机械厂、草原拖拉机站和草原机械供水站。各民族的畜牧业工作者还用国家引进的优良种牲畜,改良了五十八万多头牲畜。蒙古族牧民们还在草原上建立了饲料基地,开辟了水源。这些直接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各项基本建设,对自治区畜牧业的大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第4版()
专栏:

河西走廊和黄河平原
开垦荒地近五百万亩
据新华社兰州4日电 甘肃省河西走廊和北部黄河平原地区,五年来共开垦荒地四百九十二万亩。
据初步勘测,河西走廊和北部黄河平原上可以耕种的荒地有一千多万亩。这两个地区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是建立粮棉基地的理想地区,只要把流失的大部分水控制起来,足够灌溉新垦田地。这一带的土地一年只要灌上一两次水,即能获得丰收,敦煌县今年播种的八万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零五斤,高出全国平均产量一倍以上。张掖县今年的三十三万亩春小麦,平均亩产四百斤,创造了全国小麦大面积丰产的最高纪录。
从1955年底合作化高潮后,甘肃省同时掀起了垦荒的热潮。各地农业社除在附近开垦小片荒地外,还组成青年垦荒队到远处开荒。


第4版()
专栏:

一件小事
石燕
7月的一天,新疆库尔勒县粮食门市部发出了一项通知:从今天开始,门市部要搭配50%的粗粮出售。这道消息传出后,群众议论纷纭。有的说,小麦都叫当干部的吃了;有的人就纠缠着门市部主任王心芳,非全部卖给他们细粮不可。
王主任为了澄清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就耐心地向群众解释:“小麦都叫干部吃了的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政府无论对群众或干部都是一样的,绝无厚此薄彼。你们可以去参观一下干部的伙食。”有的群众不相信地说:“话说得倒怪好听,我就不信像你这当主任的还能吃粗粮?”有一个同志接着说:“王主任不但能吃粗粮,而且从4月起一直吃到现在。”
群众听说王主任也吃粗粮,心里总是将信将疑。一天早晨,有些人趁着王主任吃饭的时候,推门进去了。王主任吃的是什么呢?桌子上摆的玉米窝窝头、碗里盛的玉米稀饭,面袋里装的全是玉米面。事实胜于雄辩,群众中又引起了一番议论:“王主任真的吃粗粮啊!‘小麦都叫当干部的吃了’,那才是睁着眼睛在说瞎话哩。”从此以后,群众对供应粗粮的意见渐渐消除了。


第4版()
专栏:

今昔凤阳
新华社记者 李明回
从淮河边上的蚌埠乘汽车东南行,只要四十分钟的时间就到了凤阳县城。提起凤阳,就会想起凤阳花鼓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洪武,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的农民在历史上一直是和饥饿、血泪交织在一起的。
凤阳曾设过府治,辖怀远、定远、寿县、灵璧、宿县等县。在凤阳府志上,关于灾情的叙述是触目惊心的。如记载旱灾时说:“淮河竭,井泉枯,野无青草,流徙载道。”“蝗飞蔽日,岁大饥,人相食。”记载水灾时说:“黄河决,禾尽淹没,淮北诸县一片汪洋,水深丈余,民房冲毁无算。”“凤阳大饥,斗米千钱。”封建王朝如此,国民党统治时期并不比封建王朝更好一些。1938年,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在河南省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滚滚黄水直冲淮北平原,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自此以后,由于黄河淤积,所有排水系统都被破坏,广大农民就开始过着“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生活。
今天的凤阳已经大大变化了。一路上,我们看到炊烟农舍、夕阳城廓,黄金色的麦垛一堆堆的,农业社员们正在欢乐地收割秋庄稼,完全是一片丰收景象。中共凤阳县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今年沿淮河地区的小麦普遍获得丰收。产量比丰收的1955年要高出10%—15%。水稻的产量也超过去年。
解放后几年来,由于大力治理淮河,兴修农田水利,逐步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现在凤阳县的农业生产有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全县耕地面积比解放初期增加十万亩左右,195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解放初期增加76%。全国著名的凤阳烟叶,每年总产量达十七万担,比1952年增长了32%以上。凤阳县大部分贫农的生活,目前已经上升到中农的水平。
农民在解放前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解放前,灾重的年份,农民纷纷逃荒,凤阳县有时只有十多人。而今天,全县人口已增加到四十万人。红旗农业社年轻的社主任李国坤,是永远也不能忘记他幼年度过的凄惨生活,那时他跟随父母逃荒要饭,流浪到湖南省;母亲淹死了,姐姐送给人家了,弄得家破人亡,才辗转回到家乡。解放后几年,他参加了农业社,生产有了提高,生活也大大改善了。到如今,他弟弟小学毕业了,父亲健康地在社里干着农活,他自己也娶妻生了孩子,全家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这个社五十五岁的老社员王开云,生活上的变化也是个典型。他和他的妻子在解放前,扛大活、要饭达二十多年。在解放后几年中,他们的生活已迅速提高到接近中农的水平。过去他们抱着孩子住破庙,现在住在三间高大的新草房里,另外还有一间厨房。他不仅有棉被,还有棕床、蚊帐。过去“头戴开花帽、身穿八卦衣(补丁多)”,而今全家每人都有好几套衣服,儿子还穿上卡其布和府绸的衣服。他的儿子从小跟着他们要饭,解放后也读书读到高小毕 业,如今参加了农业生产,并且结了婚。
我还访问了这个县的燃灯寺乡。这个乡是“凤阳花鼓”的发源地。村里妇女几乎每人都会打花鼓、唱小调。不过在解放前,她们跑出去打鼓卖唱,是以掺着泪水的欢笑,受尽侮辱与损害来取得半饱的。可是今天,花鼓小调已成为农民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我在象山农业社度过一个夜晚,当繁星满天的时候,年青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就在场地上唱起来了。他们所唱的不同曲调有一百多种。不过唱的已不是“杨姑娘上吊”“小寡妇上坟”等旧调,而是“劝郎参军”、“卖余粮”、“感谢共产党”了。


第4版()
专栏:建设动态

武汉铁路枢纽即将建成
武汉铁路枢纽第一期工程已经大部完成,预计在10月15日长江大桥通车时可以全部交付使用。
在长江大桥通车前必须完成的武昌车站到汉口车站间的新建和改建工程,现在已经绝大部分完工。武昌车站的股道已按预定计划和粤汉路接了轨。在汉阳车站,新建的两股站道和汉口玉带门车站的技术改造工程,也都基本完工,原来的轻轨已换上了重型钢轨。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建设动态

保定人造纤维厂正式动工
一座制造化学粘胶纤维(即人造丝)的现代化工厂——国营保定人造纤维厂9月28日正式动工兴建。
这个厂第一期工程完工后,每年能生产五千吨普通人造丝;第二期工程完工后,每年能生产五千吨人造强力丝和八十三万套汽车轮胎帘子布。
这个工厂出产的普通人造丝、人造强力丝,将用东北出产的鱼鳞松和华北地区出产的棉子短绒经过化学处理方法制成。人造普通丝比天然蚕丝光泽鲜艳,同天然蚕丝混合织成丝绸,能够弥补天然蚕丝光泽暗淡,不易染色的缺点,而且坚固耐用。人造强力丝织的汽车轮胎帘子布比现在我国用棉花织的汽车轮胎帘子布散温力强、耐磨力高一倍以上。
这座人造纤维厂是民主德国帮助我国设计的,全套机械设备也将由他们供应。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建设动态

西安第三发电厂
新建西安第三发电厂是用苏联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式的机器装备起来的。这个电厂全部完工以后,发电量要比西安第二发电厂约大一倍。它不但要供应西安地区工厂用电,还要供咸阳、铜川、兴平、宝鸡等地的用电。 (王汉杰、卢敏)
(附图片)


第4版()
专栏:建设动态

黑龙江又建一座大糖厂
年产二万五千吨糖的齐齐哈尔糖厂已经在国庆节前夕建成。
现在,作为甜菜制糖基地的黑龙江省,已经拥有阿城、和平等六个大型机械化糖厂。 (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建设动态

电缆过江
我国目前最大的一条过江电缆——武汉青(山)谌(家矶)过江电缆在9月底全部敷设竣工。这条电缆每公尺重四十三公斤,总重量达一百二十吨;全长二千七百五十公尺;输电量可供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城市使用。
自从青山热电厂发电以后,武汉的发电容量比原来增加了60%左右。但是由于长江天堑阻隔,强大的电流不能通畅地送到汉口和汉阳。这条三万五千伏特的过江电缆,敷设完工以后,汉口汉阳地区供电量将激剧增加。 (肖定)(附图片)
武汉青谌过江电缆在江心安装的情形 李季春摄(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连平县百分之九十的农民生活赶上中农
吴尔祥
广东连平县今年夏收分配的结果,全县98·7%的农业社增产,92.5%的社员增加收入,90%的社员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当地中农的生活水平。
合作化的第一年——1956年,连平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了一百二十四万多担,比1955年增产15.3%,比1952年增产57.3%;全县平均每亩粮食产量由1952年的六百斤提高到了八百一十九斤。按照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连平县在1957年末,粮食总产量要达到一百二十三万多担。这个指标,已经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
这样,连平县就由一个每年缺粮两个月的缺粮县,变成了一个每年有余粮十二万担的余粮县。
粮食情况的好转,为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生产创造了物质基础。今年全县拿出六千亩稻田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经济作物也全面增产了。副业生产比去年同期增加三倍以上。
连平县原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解放前年年闹灾荒,成千成万的农民流离失所,常年吃野菜、喝粥水充饥的农民到处可见。现在,贫困的山区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抓住对生产和合作化的领导
连平县贫困面貌的改变,是党不断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了合作化的优越性的结果。
1953年,土地改革结束后,中共连平县委就明确地以发展农业生产作为领导的重点。县委书记亲自抓农村工作,五个县委委员分别常住在五个区里,具体指导工作。各区委委员也作了具体分工,区委书记抓全区的工作,其他区委分别掌握一个乡或一个单元(三个乡)。农忙的时候,每个乡都有一个县委委员或区委委员帮助领导生产;农闲的时候,一个单元至少也有一个县委委员或区委委员。这就保证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几年来,县委一直把互助合作运动做为党在农村的工作重心。1953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县委在积极号召全县农民组织起来的同时,首先在官陂乡试办了红星农业社。以后便逐级试办,逐年扩大,到今年春耕前,入社农户已扩大到占总农户的97.3%。农业合作化的胜利完成,为连平县发展农业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为了克服农业生产领导上的一般化和官僚主义作风,县委选择了一区的新东乡和四区的官陂乡做为重点乡,农业生产上任何重大措施,都首先在重点乡试验,做出成绩后,组织群众观摩评比;同时邀请全县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的老农民开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最后在县委会上讨论通过,贯彻执行。各区、乡的党组织,也都有自己的重点乡、社或生产队。同时,县委根据干部不懂生产的情况,特别强调干部必须深入生产过程,熟悉当地生产特点,钻研生产技术,贯彻“以生产领导生产”的方针。因此,几年来,许多下乡的县区干部,一直保持着土地改革的时候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优良作风。今春,县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又作出两条规定。一条规定乡、社脱产干部必须有30%的时间参加体力劳动;县、区干部每月要有四、五天时间参加体力劳动。另一条规定所有的农村干部都要和群众合作搞丰产示范田。这两项规定不但对改变干部领导作风,密切联系群众,钻研生产技术,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大大鼓舞了群众的生产热情。
切实进行农业技术改革
连平县二百多万亩土地面积,耕地只有二十三万多亩,其他都是高山大岭,扩大耕地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原有的耕地,耕作粗放,产量很低。因此县委认为解决粮食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主要原因是土地肥力差,低产的瘦田占了五分之二,同时耕作粗放,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县委根据这些特点,认为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首先要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主要办法就是增施有机质肥料。
连平山岭很多,到处都是青草绿叶,野生绿肥是取之不尽的;因为近山,柴火不缺,各种作物的稿秆可以回田做肥料,还有塘泥等土杂肥。积肥是十分方便的。但是要群众接受这样做法也不是太容易的事。1953年冬办成的红星社,他们为了争取1954年的丰收,施用了大量的商品肥,这一年每亩稻谷产量由八百七十斤提高到一千零三斤,创造了全县第一个水稻千斤社。可是由于施用商品肥太多,虽然每亩增产一百三十三斤谷,但买商品肥却用了一百六十斤谷。社员都不满地说:“增产大,收入少,像老鼠尾巴,尽肿也有限。”社的干部从这里获得了教训,第二年才改变了这种作法。他们为了降低成本,到处找肥源,派人到四十里外的深山里去割山草做绿肥。还利用稻秸回田和种植绿肥作物等办法解决肥料问题。据农业部门统计,1954年积集的各种土杂肥和绿肥平均每亩只二十五担,1956年平均每亩已提高到八十担。大量增施有机质肥料的结果,不但提高了地力,使七万多亩的低产瘦田改变为良田,保证了粮食单位面积逐年增产,而且使生产成本逐年降低。
在改良土壤的基础上,推广以小科密植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改革,也是取得逐年增产的关键之一。据统计,今年早稻小科密植全县已达到98%;采用良种的面积也达到占水稻总面积的86%,这对增产起了不少作用。
旱灾对连平县粮食增产威胁最大。为了消灭旱灾的威胁,从1953年开始,县委就抓住了历年受旱的重灾区,开展兴修水利运动。从1955年到今年上半年,全县共用了一百多万个工,新建、扩建、修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二千多宗。全县现有的二十万亩水田,已经基本做到受旱三十天不受影响。普遍的旱灾基本上消灭了。
以粮食为主发展多种经济
在争取粮食逐年增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生产,是连平县保证90%的农业社增加生产,90%的社员增加收入,90%的社员达到中农生活水平的一条关键措施。
连平县地处山区,全县二百零一万亩的土地,林地占了一百四十三万多亩。不但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而且有很多土特产。去年5月以前,连平县的多种经营工作是做得不好的。一方面是因为粮食问题没有解决,另一方面是因为干部有单一化的领导作风,抓了粮食生产,忽视了多种经营。
中共广东省委及时指出了他们这个缺点。他们在去年5月间召开的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根据省委指示,批判了这个缺点。代表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连平县人多地少,山区资源非常丰富,必须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党代会后,县里成立了副业生产办公室,由一个县委书记、两个副县长专责领导。同时规定各区长、乡长和社的副主任专门负责领导副业生产;农业社要抽出适当人力搞副业生产。
在党和政府的多方面支持下,连平县的多种经营工作迅速发展起来了。去年下半年副业收入比上半年增加了三倍左右;今年上半年全县副业现金收入达二百零六万多元,等于去年全年的副业收入。
最近,县委根据省委山区工作会议的精神,对进一步发展山区的经济又作了一次研究。初步决定,今后连平县的粮食生产,在保证本县人口增长和发展副业生产用粮的需要的基础上,将以更多的力量从事开发山区的工作。


第4版()
专栏:

我国最老的一条铁路的变迁
新华社记者 尹崇敬、蒋先凡
国庆节前,我们在我国现存的最老的一条铁路线上作了一次访问。这条铁路就是天津—山海关铁路。它开始建于1879年(清光绪五年),其中最早的一段,是唐山至胥各庄段(注)。也许读者会感到奇怪的吧,它开始时还是用骡马当机车来拖运货物的呢;而现在却已经成为拥有世界上最新技术设备的铁路了。
远在1877年,李鸿章招商股在唐山创办了开平煤矿,为了把煤迅速运到天津来,在两年以后就建了一条只有九公里多长的唐胥铁路,以接通当时的运煤河。最初,没有机车,就用好多匹骡马拉着几节小型的木敞车在轨道上行驶,速度比牛车略快。第二年用一只开矿机器的旧废锅炉改制成小火车头牵引,清廷大为震惊,说它“震动皇陵”(清帝陵墓在唐山附近),几经奏本,才准使用。以后,唐胥铁路逐渐向两头延伸,十四年后从天津通到了山海关。但六、七十年间,这条铁路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技术水平上。
津山线是关内外唯一的铁路交通孔道。全国支援东北和东北支援全国建设的数以百万吨计的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它运送的。由于运输特别繁忙,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把它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技术改造。
我们首先来到这段古老铁路上最古老的一座车站——唐山老站。据一位老铁路工人解释,这里经过了数十年的变迁,什么都改变了,只有那座紫红色铁皮房顶的票房,还保持着原来的面貌,从它的外面还依稀辨认得出几个当时卖票的暗黑的窗口。但是,就在它前面不远处,一种最新的铁路技术设备把我们的兴趣吸引过去了。那就是新近装成的自动闭塞行车信号装置。这时候一列火车正从东面开来,行驶在自动闭塞信号机为它开辟的一条安全通行的“绿街”上。车后的一架信号机已经自动地由绿色变成红色,禁止后面列车通行,并且由于奇妙的电气连锁反应,再后面另一信号机也自动由红色变成黄色,招呼后面的列车慢行。在现在的唐山车站值班站长室里,我们参观了自动闭塞行车信号装置的操纵台,全站的股道和停靠的车辆都一目了然地显示在这里的照明盘上。当火车从邻站开来接近车站时,盘上的红灯就开始发亮,铃声叮当不绝,值班员调度列车非常精确、简便。到目前为止,包括最古老的唐胥段在内的北塘到古冶间一百公里铁路线上,已经正式使用这种自动装置,现在正在向两头延伸架设,预计到今年年底,从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天津到古老长城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全线,就可以全部装成。
在唐山以东不远的开平车站,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自动化设备——电气操纵道岔。值班员在那里用手指一拨电钮,沉重的锰钢道岔在两、三秒钟内就扳好了。过去在车站两头专设的有十五个工人轮流作业的扳道房,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已经有二十多年工龄的老扳道工莫耀林从前认为自己要扳一辈子道岔子的,没想到解放才几年就出现了这样巧妙的机器。他告诉我们,过去道岔扳起来很沉,有时两个人还扳不动,站上每天要扳几百次道岔,每扳一次,扳道房就要和值班站长室通上好几个电话,现在都用不着了。过去扳道工非常辛苦,大风大雪都要守在那里,现在值班员就像坐在办公室里办公一样了。
在古冶,我们访问了这里的机务段,参观了国产的新机车。段长提醒我们,注意看这里所有新机车上的编号都是二千号以上,它们都是国产的,那些编号在二千以下的外国火车头已经很少了,而解放前这里跟我国其他地方一样,不是用的英美车头,就是用的日本车头,反正没有中国货。9月25日,这里还从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厂开回了一辆新型国产“冖ㄎ——”型机车,它的许多操作都自动化了,装置着自动加煤机,自动注油器和减少阻力延长惰行的“特洛菲莫夫”式汽塞阀,它的锅炉蒸发量大,蒸汽热度高,因而牵引力比旧式机车高四分之一以上。这种经过最新技术改造的机车开始在这条铁路上行驶,使我们想起了刚在唐山参观过的那台被称为“车头祖宗”的○号机车。它就是当年被指控“震动皇陵”的机车的姐妹车,样子就如一台小型压路机,牵引量仅二十四吨,构造非常简单,前面还耸起一个又细又长使人好笑的烟筒。
在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的天津枢纽,我们参观了它的主要车站——天津站。整个站场像个庞大的蛛网,布满了数不清的调车线,到发线和专用线,这里的调车场原来只有九条股道,至今人们还称它“下九股”,现在已经增加到二十六股。据介绍,由于运量增长很快,这里股道仍不够用,在天津南仓的荒地上又修建了两个共拥有二十八股道的新调车场。在繁忙的天津站,现在已经开始部分使用无线电调度电话,指挥运行中的调车机车的作业。
天津铁路分局副总工程师郑道源等人向我们介绍了津山全线线路方面的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情况。他们说:这条线路现在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双轨铁路之一。它是从1930年就开始修建复线的,但解放前的十九年间始终没有建成。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不但不修,反而拆掉了一段复线。可是,到解放后的第四年,复线就完全修通了。到今年初为止,这条双轨铁路全部轨道又把每公尺三、四十公斤的普通钢轨换成了五十公斤的特重钢轨。枕木的密度由解放前的每公里一千四百根左右增加到一千八百四十根,路基上的石碴也比解放前加厚三倍。现在还建立了一个机械化养路工程队,使用新式的电动捣固机以及电钻、电链锯等机具,保证线路质量的良好。
由于实行了现代化的技术改造以及生产组织的改革、职工劳动积极性的发挥等各种因素,使得这条货运密度非常高的津山铁路适应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需要。它的运量逐年上升着。1956年完成的货运吨公里比五年计划实施前一年——1952年增加了一点四六倍,今年前八个月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7.7%。在国民党和日伪统治时期,这条线路上每昼夜最多只能通过二十多对列车,现在已经提高到六、七十对。所有老铁路员工都认为,这样的进步和成就是很不寻常的。
(注):在唐胥铁路筑成前,1865年和1876年已经在北京宣武门外和吴淞—上海间建成两条小铁路,但被清廷视为“怪物”,都先后拆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