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产麦区农业部门领导干部要亲临前线
想尽一切办法完成种麦任务
农业部发出关于抗旱种麦的紧急通知
本报讯 黄河流域各省最近出现了干旱现象,严重影响适期种麦。农业部日前向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湖北、安徽等省农业厅发出了关于迅速开展抗旱种麦的紧急通知。
通知指出:这些地区麦田面积占全国麦田总面积的五分之三以上,一般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0%左右。如果延误了小麦播种的时机,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不但关系到农业社的巩固,并且影响到来年全国粮食生产计划的完成。各地党政领导方面已经重视这一情况,并且采取了很多措施。现在秋分已过,种麦已迫不及待。各级农业部门必须在各地党政统一领导下,用战斗姿态完成种麦任务。要依靠农业合作社,全力发动群众抗旱种麦。“多种一亩是一亩,早种一天好一天”。同时,也不可因为抢时间而播种粗糙,以免缺苗减产。不仅要“种得早”,还要争取“种得好”。对已经耕好耙好的地,要抢墒早种,不要再耕翻,以免跑墒。耕而未耙好的地,应采用多种方法,打碎土块,接墒播种。尚未耕翻的地,应深耙碎土,再浅耕细耙,使稍得雨墒即可播种。要做到无雨抗旱,有雨抢种。要充分利用一切水源,力争多浇一亩地,多种一亩麦。有渠道地区,要合理用水,扩大浇地面积。有水井地区,要垫高井台,日夜轮浇。水车不足地区,还要采用水车搬家办法,扩大效用;没有水车的,要利用一切可用来提水的工具。水源不足的,用浇水点种沟种或水耧等办法播种。
通知中号召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亲临前线,具体帮助农业社制订计划,安排劳力、畜力,寻找水源。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完成播种任务。


第5版()
专栏:

辽宁粮食今年又丰收
比合作化前最高产量可增加五十四万多吨
新华社沈阳2日电 辽宁省农民在贯彻精耕细作和连续战胜旱、涝、虫等自然灾害之后,赢得了合作化后第二年粮食丰收。
根据辽宁省计划委员会测查和各县汇报,全省今年粮食总产量可以达到六百七十万吨,虽然比大丰收的1956年有所减少,但是仍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四十三万吨;比合作化前的历史上产量最高的1955年增加五十四万多吨。这个省的粮食主要产区铁岭专区,今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大丰收的1956年4.7%。
现在,辽宁省秋粮作物已经进黄熟期。各地农业社正在结合粮食问题大辩论,订立增产节约粮食的公约,准备随熟、随割、随拉和细收细打,争取颗粒还家。


第5版()
专栏:

甘肃五年造林五百多万亩
超过原定计划两倍半以上
新华社兰州2日电 甘肃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共造林五百四十八万多亩,比原定计划超过两倍半以上。有些地方已经呈现出“荒山穿绿衣、干沟出泉水”的景象。
甘肃省原有的森林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3%。由于森林缺少,广大土地没有庇护,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同时,木材蓄积量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五年来甘肃省有计划地营造各种林木。特别是农业合作化以后,造林面积迅速扩大,仅去年一年全省就造林三百多万亩。
甘肃省各地自然情况不一,造林工作是与此相适应的。东部和中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有“十年九旱”、“无雨干山头,有雨泥水流”的说法。为了配合根治黄河和改变干旱面貌,五年来这些地区的黄河主要支流泾河、渭河和祖厉河等流域的光山秃岭、裸露沟壑和冲积河岸,已经营造护坡林、固沟林和护岸林等三百八十多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两万平方公里。西北部漫长的风沙线上,过去流沙常常埋没农田和村庄。五年来这一线共营造防风防沙林近一百万亩,大大减少了风沙的危害。为了根治沙患,1956年国家经过规划设计,确定东起盐池、西至敦煌哈拉湖,营造一条长两千二百公里,面积三十三万公顷的防沙大林带,并结合营造九十四条总长三千四百公里的支干林带。国家已经在中卫、民勤、安西、金塔、景泰等县设立防沙造林试验场和指导站。到1957年上半年,各地已经发动群众造林六十七万多亩,带状造林一百一十段,总长一千一百多公里。在气候温和、雨量较多的陇南山区,最近几年来也已经开始有计划地营造各种经济林。
此外,甘肃省还大规模地进行了森林经营和封山育林工作。五年来全省封山育林的面积共一千六百多万亩,超额5%完成原定计划。


第5版()
专栏:

草原上的水电站
今年5月动工修建的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右旗敖尔盖草原小型水电站,已经在国庆节那一天开始发电。
水电站站长在有一千多个牧民参加的庆祝会上,向大家介绍了电站的建设经过。这位站长说:电站能发出十七瓩的电。敖尔盖草原上的牧民今后可以用电力来加工炒米、剪羊毛和挤牛奶了。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大型种马繁殖场
为了适应推广马拉农业机具所需要的马匹畜力,辽宁省正在积极建设一座大型种马繁殖场——辽宁第一种马场。这个大型种马繁殖场建设在锦县沿海一片广阔的草原上。
这个大型种马繁殖场预计在1959年全部建成。马场建成以后,每年可为国家育成四百多匹优良种马,它将成为辽宁地区发展优良马匹的畜力基地。
(田稳)


第5版()
专栏:

肥育生猪的新方法
吉林省磐石县明城农林技术推广站畜医王德山,最近用牛奶注射入四十斤以上的生猪甲状腺内,利用破坏甲状腺的办法,加速生猪肥育方法试验成功。第一次注射后的生猪,二十六天中平均每天长一点四四斤,第二次十八天中平均每天长一点七一斤。
甲状腺是喉头下的第二、三个气管轮的中间的第一个手指头大小的红褐色的疙疸。用牛奶把疙疸破坏,使猪吃的饲料里的养分能够全部吸收,这样就可以加速生猪肥育。每口猪只需注射一次,小猪从生下后,一年零三个月就可喂成三四百斤的肥猪。 (吴长有)


第5版()
专栏:

三个黄的大鸡蛋
8月中旬,淮北盐场四场杨露庭家,有一只二斤多重的母鸡,生了一个五两六钱重的大蛋,蛋中有三个蛋黄。9月初这只鸡又生了一个同样大的蛋,也是三个蛋黄。
据杨露庭说,这只鸡平常生的蛋就比别的母鸡的蛋大些,而且经常是一蛋双黄。 (石镜)


第5版()
专栏: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水利建设的成绩巨大
工程总量可筑“长城”四十多座
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占世界首位
新华社2日讯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水利建设的成就,超过了解放前的很多朝代。这些水利工程的土方、石方和混凝土的总量(六十三亿公方),可以修筑四十多座“万里长城”。
五年中,全国修了许多有关治河防洪的大工程,也迅速地发展了农田灌溉的事业。五年全国新增加的水田和水浇地共达二亿一千万亩,几乎与解放前几千年间全国总共发展的二亿三千多万亩水田和水浇地相等;而解放八年来全国增加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则大大地超过了解放前几千年间全国总共发展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
治河大工程五年来仍以治淮为主;长江、黄河、珠江、海河、辽河、松花江等,也大力进行了河道和堤防的整理工作。其中仅修整和加固的堤防就有三万公里以上。同时,五年来全国还兴修了许多水库、水闸,利用湖泊洼地修建了许多蓄洪、滞洪工程,使这些河流的防洪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治黄河的三门峡工程也在今年春天开工了。
解放前,除日伪在松花江修的丰满水库外没有修过一个大型水库和著名的大闸。解放后在前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就在淮河支流上修成了白沙、板桥、石漫滩三个大型水库和润河集、荆江分洪工程的三座大水闸。五年来又在一些大河流上建成和正在修建薄山、南湾、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官厅、大伙房、三门峡等九座大型水库,三河闸、杜家台分洪闸、射阳河挡潮闸等八座大型水闸和几十座中型水闸。
在治理大江大河的同时,国家还利用这些河流投资兴修了许多灌溉工程增加农田水利。其中,像黄河下游的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淮河流域的将来可以灌溉二千多万亩农田的苏北灌溉总渠,我国第一个引用大型水库蓄水灌溉的白沙灌溉渠,新疆的“八一”胜利渠,青海的北川渠、东原渠,陕西的洛惠渠等大型灌溉工程,就有三百多处。
另外,还对原有的四川都江堰、甘肃银川唐倈渠等灌溉工程,进行了整修、扩建。五年来,仅国家投资修建和扩建的灌溉工程就增加灌溉面积四千一百多万亩;加上农民群众自己投资兴修数以千万计的塘坝井渠和小型水库所增加的灌溉面积,全国目前的总灌溉面积已由解放前的二亿三千多万亩和1952年的三亿一千万亩发展到五亿二千万亩,相当于世界各国灌溉面积总和的30%。在灌溉面积的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中国已占世界第一位。现在,全国约十七亿亩的耕地中,有30.5%是水田和水浇地;全国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的水田和水浇地,也由解放前的半亩增加到一亩左右。
在排水除涝和水土保持方面,五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在,全国易受洪涝灾害的约一亿亩耕地中,已有二千二百万亩可以防御五年一遇以上的涝灾;全国大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中,已经有接近十分之一的地区的水土流失被初步控制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根治和开发全国的河流,国家还组织大批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勘查、测量、钻探、研究、设计等工作,着手编制流域规划。现在,根治和开发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等四条大河流的流域规划,和另外九十条中小河流的流域规划已经完成;长江、珠江和松花江等三条大河流和另外八十七条中小河流的流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这些事情,在旧中国的水利史上也都是从来没有过的。而这些工作,也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作了准备。


第5版()
专栏:

水利部派技术人员下乡
新华社2日讯 水利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大规模开展兴修农田水利运动的指示,于9月份从各司、局及所属北京勘测设计院、水利科学研究院抽出一百二十多名工程师和技术员,分别到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帮助群众开展以兴修中、小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作。


第5版()
专栏:

山东将大兴水利
新华社济南2日电 山东省在今冬明春将出现一个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本建设高潮。在上月28日闭幕的山东农田水利会议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会议确定山东兴修水利的方针是发展灌溉与除涝、防洪并重,大力开展山区水土保持与洼地改造工作。1958年兴修水利的任务是发展灌溉面积五百万亩,改善五百万亩;兴建除涝与洼地改造工程三百万亩,改善四百万亩;完成山区水土保持控制面积六千平方公里。这些任务要求在今冬明春完成80%以上。


第5版()
专栏:

爱护自流井,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葛荫萱
自流井是发展农田灌溉、供给人、畜饮水方面最经济和最方便的一种水井。不用提水设备,井里的水可以自动地涌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在地下有一种适合打出自流井的地质构造,就是上下两层不透水的地层中间夹着一层有压力的含水层,如果水源补给区比打井地方的地面为高,当把上边的不透水地层打穿以后,水就要冒出地面上来。
我国很多地方已经打出了自流井,它们已被顺利地利用来灌溉很大面积的农田。例如,首都的北郊、西郊,河北省的保定、平谷等县,山东省的张店、桓台,山西省的介休、平遥,广东省的雷州半岛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附近等地,都有了这种水井。今后随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和建设当中地下水源的大量开发,一定会发现更多的新自流井区。
为了充分利用自流井发展农田灌溉,我提出三点建议:
一、在没有自流井的地方,在农田水利建设和工业基本建设当中,如果打出新的自流井,应当像“报矿”一样,把概况报告给当地的水利机关或驻在当地的地质队,以便进一步研究这些宝贵的资料。
二、在能打自流井的地区还要有计划地开掘,井眼不要过密,防止水头变低,水量减少。同时建议安装控制开关,用水时拧开放水,不用水时关上,不叫水流白白流掉。做法很简单,就是在喷水的管口上接长管子,以达到静止不喷的水位,在立管旁面接一根横管,装置开关。在苏联,自流井上加开关的方法,早已实行多年。例如阿塞拜疆共和国有一千六百个自流井,冬季普遍关闭四个月,始终保持原有的水头和水量,也保证了原有的灌溉面积。这个办法,我国雷州半岛也在开始试行,建议别的地方逐步仿效。
三、各处许多钻探单位,在钻探地层时常常打出来自流地下水的钻孔,建议把这些钻孔保留下来,供农田灌溉方面使用。地质部已经在广东给当地留下十多眼自流钻孔,冶金工业部也在山东桓台县给农业社留下了七眼自流钻孔,很受当地农业社欢迎,这些自流井对增产也起了作用。可是也有些单位虽然打出自流钻孔,在试验以后又填掉了,或者接长了管子,只做水位的观测,而没有放水用起来。山东张店崔军庄东边就有三个自流井,都可以喷出地面一、两公尺,可是都被放置着,没有利用它们去浇地。因此钻探单位如果打出自流钻孔,应当主动联系交给地方,供农田灌溉使用,这样可以使农业社少打井多增产。最后我希望中央有关建设机关最好考虑把这个办法统一通知石油、煤炭、冶金、地质等部门的各个钻探单位。


第5版()
专栏:

水车
这种水车,是明朝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创造的。现在,甘肃沿黄河两岸的许多地方,都是利用这种水车引水灌溉农田。
刘奇 摄


第5版()
专栏:

新疆解放后垦荒近千万亩
今年粮食产量等于1949年的两倍
新华社讯 新疆天山南北几年来有九百九十万亩荒地已被垦为良田。现有的每三亩耕地中,就有一亩多是解放后新开垦的土地。
新疆在解放前只有耕地一千八百万亩。解放后,各族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开荒造田和兴修水利的结果,全疆各地已开垦荒地九百九十万亩,新建渠道一万四千多公里,大小型水库三十八座,并对八万多公里的旧有渠系作了整修。因而,扩大了灌溉面积九百六十万亩。全区截至目前为止,各族农民已开垦的农田约有七百多万亩。
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的垦荒事业作出了光辉的贡献。八年来,这支和平大军,在天山南北的原野上开垦出二百六十多万亩耕地,建立起四十二个现代化的农场。昔日一片草莽的玛纳斯河两岸,已经变成了连田阡陌、渠道纵横的绿洲;由十七个农场组成的国营农场群,拥有一百四十多万亩耕地。我国最大植棉农场——安集海农场,就在玛纳斯河西岸,拥有耕地三十二万亩。
由于大规模的开荒造田、兴修水利和不断改进农业耕作技术,历史上曾经是粮棉不足的新疆,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粮棉产地。1957年新疆粮食总产量,约等于1949年的两倍。解放前一贯缺粮比较严重的哈密、乌鲁木齐、阿勒泰专区和焉耆等地,现在也成了余粮地区。1957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一百七十五万亩,比1949年扩大了二点七倍。不仅气温较高的南疆地区棉花生产有很大发展,生产建设兵团还在北纬四十四度左右的玛纳斯河流域,开辟了我国最北部的植棉区。现在棉花产量已有了巨大增长,估计今年全疆皮棉的总产量约达一亿斤左右,相当于1949年的十倍。1951年以来,新疆棉花不但满足了本地纺织和日用絮棉的需要,还把二千二百多万斤皮棉运往上海等地,支援内地纺织工业。


第5版()
专栏:

在海南岛垦荒的广州青年
经过艰苦劳动今年可以自给自足
本报讯 广州青年垦荒队自本年初到达海南岛以后,分别成立了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已有一千二百多人在海南岛上安居下来,估计今年大部分农庄和农业社可以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国家贷款。
去年海南岛天旱,垦荒队员们在困难条件下坚持开垦荒地。他们曾日夜不停地把水担上五层楼那么高的坡地上。由于艰苦的劳动,终于在新开荒地上种出了近四十万斤稻谷和各种经济作物。还饲养了牛、羊、猪二千二百多头,家禽一千四百多只;建立了小型的香茅加工厂、砖瓦厂、酿配厂、豆腐场等,估计今年总收入将达二十九万元。今后还计划种植橡胶、咖啡、油棕、胡椒、剑麻等经济作物。
垦荒青年们在实际生产的锻炼中,提高了阶级觉悟,部分人参加了共产党和共青团。


第5版()
专栏:

在二十万公顷处女地上
本报记者 苗风
用“北大荒”这个名称,来形容今天的黑龙江东北部地区已经有些不恰当了。
在北至饶河县,南至兴凯湖畔,西至密山县,东至乌苏里江岸的茫茫草原上,近一年来出现了几百个营盘式的村庄。这里有姑娘们的歌声笑声,有隆隆地拖拉机声,金色的麦浪代替了野草……这只不过是沉睡的草原在揉眼伸腰一刹那间的变化啊!
和时间赛跑
在宝清夜虽然深了,人们还在紧张地劳动着。汽车司机张拉成装好油桶,要返回一百多里地外的分场去。他对我说:“你知道王司令员(称呼农垦部王震部长)要我们今年开多少?”两个指头在我面前一晃,“二十万公顷,三百万亩啊!差不多有十个友谊农场那么大。这不和时间赛跑哪能行!”说着,他跳上“热特”(一种拖拉机的牌号),拧亮了灯,腰一挺,“热特”就没高没低地跑掉了。灯光一远一近,一左一右地扫射,和草原上许多拖拉机的灯光相呼应。
有人对在这里开垦有怀疑,认为困难太多。的确,这里地势湿洼,交通不便。但是,开垦这北大荒的是长征的老红军,是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帝国主义者打回三八线的战士,还有修建鹰厦铁路、黎湛铁路的铁道兵复员官兵,困难在这些英雄好汉的面前缩得很小了。像开辟“八五二”农场的同志们,在刚到这里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抢修了四十八座桥梁,不到两个月,开了一万五千公顷生荒地,播种了一千公顷大豆、一百多公顷蔬菜,还盖了六万多平方公尺的草房,抢着安了家。
“八五二”农场三分场处在湿洼地带,有的人说这里要先搞好排水工程,才能开垦;但是复员官兵们,到处踏查,那里干,就在那里开,那里湿洼,就挖几十公分宽深的小型排水沟,排出了地表水。拖拉机手李富说:“我们能坐下来等着搞正规化的排水工程吗?那只有让时间白白过去!”于是,他们就像高明的理发师,给满脑袋秃疮的草原剃头,能剃到的地方,都剃了……
征服草原的战士们
在这里开荒的人,尽管年龄有大小,性别、语言有差别,然而,为了祖国,他们却有一颗同样的心。而红军时代战士的身上,总是发射着共产党员那种特有的、强烈的光和热。
“八五二”农场的三位场长,李桂莲、黄振荣、匡汉球,都是老红军,复员前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师长。他们哪一个身上,没有被子弹打穿的好几个洞呢?哪一个洞里没有像泉眼一样冒出过鲜红的血!
去年3月,北大荒还是冰天雪地,黄振荣师长带着三个战士,背着一口小铁锅,向野草齐胸、积雪过膝的荒原进军。积雪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时常要拔起一条腿,再插下去一条腿,前面开路的人,特别吃力。两腿都负过伤、走路有些微跛的黄师长,总是走在前面。晚上,他们就依山傍林,点起篝火,化雪吃干粮。借着篝火的光,在图纸上标明山、河、森林、水泡子……然后,他们在雪堆里刨个窝,偎倚在一起休息。
草原上的夜,是凄凉的。带哨子的风,不时传来饿狼的嗥叫。在大家都睡熟的时候,黄师长却爬起来,抱着枪,在篝火旁守卫着。他怕篝火熄灭,冻坏大家,又怕火星乱跳,烧着森林,更可怕的是野兽来侵袭。黎明,风停了,他们又向草原的深处前进。
就在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条件下,他们跨过挠力河,翻过南横林,渡过蛤蚂通河,越过索伦岗;在没有任何观测仪器的条件下,凭着肉眼,完成了踏查任务——了解了森林、荒地、水源、河流,并对农场做了初步的布局。
在我到这个农场的时候,办公室的门都上着锁,三个场长都下地去了。黄昏时,三个场长先后回来了。他们都卷着裤腿,满身泥巴,拖着疲倦的步子。匡场长扛着一根弯弯扭扭的木头,足有五十多斤重。我看到他那瘦弱的身体说:“为什么不让别人帮你扛一下呢?”他却一笑,满口江西调子:“同志,这比在朝鲜扛定时炸弹好多啰,第一比定时炸弹轻;第二,比定时炸弹好扛;第三,比定时炸弹安全……”说完,他就爽朗地笑起来了,原来他是钢铁运输线上的英雄。
他们洗了脸,吃完饭,就又到附近的第四生产队去了。战士们,姑娘们围着他们又说又笑,李桂莲同志坐在战士中间,一面讲着什么,一面把一个战士裤子上的破绽往平摸着,摸着……
他们这样爱着战士,战士们也那样爱着他们,不管是师长和战士,场长和农工,然而这是真正的家庭啊!在先烈流血的岛上开荒
这里是一块很肥美的地方。有山就有林,有水就有鱼——大蚂蛤、黄鲤子、鲫瓜子,有的水泡子,一伸腿,就会把鱼挤出水面,这里捞鱼,只要一个洗脸盆就够了,想淘多少,就淘多少。有些水泡子则是天然的蛋场,天鹅蛋、雁蛋、野鸭蛋、水鹰蛋想捡多少,就捡多少。一个天鹅蛋一斤好几两重。夏天,金针花儿遍地黄,山楂花儿满山红,一串串瑚珀珠子般的山葡萄,一看就会流出口水。一场毛毛雨以后,在葱绿的树林里,到处都有鲜嫩的木耳和蘑菇,松树上可采到名贵的一对对鲜黄的“猴头”……
虽然这里景致如画,有美果鲜菜,但是毕竟是刚刚开发的荒原。夏天,蚊子、小咬、牛蜢,成群结伙,有时,真像烟雾一般,在天空滚来滚去,走路要拿着手绢,像扭秧歌一样,工作起来,要带上头罩。冬天刮起风来,真像猫抓,大雪把草房埋起来,熊瞎子用巨掌打过拖拉机的灯,饿狼想把拖拉机手饱餐一顿。的确,这里还是很艰苦的。可是你要在他们面前提到“艰苦”二个字,他们就会回答你:这算什么!或者只用鼻子一哼。
长林子,是一个长六十里、宽四十里、拥有一万多公顷肥沃土地的荒岛,夏季,冰雪开化,周围就变成了三、四十里的水泡子。第一年冬天进去,第二年冬天才能出来。老百姓传说,那上面有迷糊鬼,好进不好出。很早以前,有人在上面种过大烟,烟桃比人头还大,可是有很多人走不出来,死到迷糊鬼的手里,日本人曾围剿过那里,也没有站得住……说得有根有梢,好像果有其事。战士们一听,把腿一拍:“老子就是来找好地的,不要说迷糊鬼,就是阎王爷,也要看他是啥馅做的!”去年冬天,他们就搬着生产工具和粮食进去了。
原来上面野草长得比人还高,走路确实容易迷失方向,也许这就是迷糊鬼的来历了。
今年夏天,长林子和外面断绝了联系。有一段时间吃不到油,吃不到盐,吃不到菜,没烟抽……虽然伸手就能抓到鱼,捡到蛋,可是没有盐,就是山珍海味,也不是味道呀!有人后悔当初不该不听老百姓的话了。不过,急是急,生产还是生产,不然到了冬天,真还能两手空着出去吗?
一天,在开荒的时候,忽然,有一台拖拉机停下来,拖拉机手们叫嚷着,大家都跑去了,原来他们在野草丛里,发现了一个房框子,房子左边有一盘小磨,右边有一盘小碾,离这里不远的一棵大树下,有几块砖头垒成的小庙,中间钳着一块木牌位,模模糊糊地看出:“……抗日联军……团长……千古”几个字。大家的心里,立刻沉重起来。原来在这没有人烟的荒野上,曾有过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坚持过斗争。可是,现在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转移出去了吗?饿死、冻死了吗?日本人围剿过这里,他们一定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到最后了。这里,原来是洒上了革命烈士鲜血的地方!从此以后,再没有人说要半途出岛了。
就在英雄们住过的这块地方,战士们用双手盖起了草房,把今年的垦荒任务,由三千公顷增加到四千公顷。战士胡慰清自制了一支号,起床、开饭、上工、休息,就都以号为令,这是一支从事农业生产的军队。
收工以后,棋迷们“将起军”来;二胡、京胡和朴克迷们的叫喊交响着。
黄昏,我站在完达山头,望着金色麦浪滚滚,康拜因像无数只军舰在海洋里行进。这仅仅是短短一年的收成啊!
从村庄里、田野上,不时传出手风琴伴奏着的歌声:“如果在节日里,有几个好朋友,同我们欢聚一起,我们要回忆起最珍贵的一切,同志们,来吧,让我们举起杯……”假如你听到这样豪迈、奔放的歌声,一定想加进这样的词句:“为我们的复员官兵,二十万公顷处女地的开垦者,痛饮一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