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苏联通讯

  钢铁意志和钢铁国家
  本报记者 李何
从一座小高炉到高炉成群
不论在第聂伯河畔还是在乌拉尔山麓,不论在顿巴斯煤区还是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草原,都可以望见星罗棋布的钢铁工厂。它们的魁梧的高炉群体伸向天空,平炉炉火昼夜通红,自动化轧钢机滚滚地轧出成堆的钢材。看到这种雄伟壮阔的气象,不能不兴奋。钢铁工厂多,钢铁生产增长得就快,1956年苏联产钢四千八百六十万吨、产生铁三千五百八十万吨,这是苏联工业发达和国家富强的一个鲜明标志。今天苏联是一个谁也否认不了的钢铁国家。
也许旧日俄国在钢铁工业方面留下了什么丰富的遗产吧?不。俄国虽然在1913年出产了钢铁各四百二十万吨,但在十月革命才胜利时,差不多没有留下什么钢铁生产的影子。有人记得,在1919年冬天,各地铁路交通都停顿下来,原因是每两部火车头中有一部需要修理,而钢铁又非常缺乏,全国只有叶纳基也沃的一座小型高炉开着工。1920年全国只生产了二十万吨钢和十万吨生铁。所以,今天苏联之成为强大的钢铁国家,完完全全是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领导之下,怀着钢铁般的意志,经过四十年千辛万苦的努力而取得的。
“苏联应该成为钢铁国家”,这个口号在十月革命以后不久就提出来了。在1925年布尔什维克党第十四次代表会议上,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捷尔津斯基说:“工农的俄国岂能成为非钢铁的国家?只有在钢铁的基础上才能卫护我们的国家和牢固地保持十月革命的果实。”当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这个口号的。有人认为,钢铁生产了没有地方用;有人认为,既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又不能制造设备,建设钢铁工厂的计划岂不是空想。但是苏联人民相信共产党的话,走了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
这条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在钢铁工厂度过了许多岁月的巴维尔·伊凡诺维奇·科罗波夫,向我回忆了四十年的变迁。科罗波夫是顿巴斯一位高炉工人的长子,他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如果生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多不过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潦倒一生罢了。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培养下,科罗波夫和他的二弟成为苏联国家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建筑委员会的副主席,三弟成为钢铁工厂的厂长,妹妹成为演员。科罗波夫还是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他的二弟还是副博士。科罗波夫的妻子是高炉专家,在钢铁学院任教。他们的后一辈,除了科罗波夫的儿子学的是建筑以外,他的二弟的儿子已经是高炉工程师,三弟的儿子进的也是钢铁学院的高炉系。科罗波夫全家和高炉结下了不解之缘,无怪乎当他谈起钢铁工厂和钢铁工业的时候,就好像谈起他的最亲近的朋友,好像谈起一种毕生向往的事业,为着这种事业的每一寸成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炉火第一次烧红了的时候……”
科罗波夫对钢铁的情谊从小就种下了。他的祖父是高炉工人。他的父亲从十三岁起就在高炉车间工作,后来成为有名的高炉工长,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前几年才过世。他的祖父和父亲所工作过的顿巴斯的马卡耶夫卡钢铁工厂,在革命前属于法国资本家,后来由法国与俄国的资本家合办。革命前钢铁工业主要在南方,钢铁工厂都属于外国资本。科罗波夫的父亲只念过两年书,而不识字的母亲只能凭颜色和大小来识别钱钞,他们的最大的心愿是要自己的孩子们有文化。科罗波夫进了旧制中学。当时在这个学校里只有他一个人是工人的子弟。
到苏维埃时代,科罗波夫才念完中学。他也来到马卡耶夫卡工厂做工。这正是国内战争之后工业残破不堪的时期。许多工人四散到乡下去了,工厂里只剩下了最坚定的骨干工人。一点点口粮不够养活他们,他们也种菜、喂羊、养猪。流行猖獗的伤寒病夺去了他们的不少伙伴。但是,饥饿和瘟疫没有使工人阶级灰心。他们没有一刻放弃恢复工厂的念头。战争一结束,各地骨干工人不等中央的指示来到,已经动手准备了。他们利用旧物资修理了机器设备。马卡耶夫卡钢铁工厂的高炉也是这样修理好了。
科罗波夫说:“当炉火第一次烧红了的时候,工人们高兴极了,因为全国盼望的新生活开始了”。
工厂保送二十岁的科罗波夫到了莫斯科高等学校学习。1926年,他学成工程师,回到马卡耶夫卡钢铁工厂,开始在高炉车间工作。这样,他和他的父亲一起投入沸腾的建设生活中去了。这时,顿巴斯已经有五年巩固的苏维埃政权,马卡耶夫卡钢铁工厂的机器一个个恢复起来,新炉子的设计和建设开始了。苏维埃政权可以积蓄新的力量了。生活还有重重困难,这是前进路途上的困难。这一点已更加明显了。
当顿巴斯人们送走了1928年时,科罗波夫被调到叶纳基也沃钢铁工厂。他在这个工厂学会了照料高炉的一切,产生了对高炉永远不变的喜爱。他在这个时期遇到了这样多困难,以至觉得此后再没有事情可以难倒他了。过了五年,科罗波夫所领导的车间改建了,干部也培养出来了,成为了冶炼生铁的出色集体。常来视察的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奥尔忠尼启则很器重他,终于把他调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支援彼得罗夫斯基钢铁工厂的落后高炉车间。在科罗波夫的领导下,高炉车间落后的情况改变了,生铁产量大大增加了。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出色贡献,他在1934年被奖给列宁勋章,并被吸收入党。
回忆建设初期艰苦的日子
这正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改建了南方的钢铁工厂,并且在东方和南方建设了许多新的钢铁工厂,像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库兹涅次克、诺沃塔吉尔斯克、阿穆尔、阿速夫、查坡罗什等等钢铁工厂。全国涌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许多青年自愿到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去参加建设,许多优秀的钢铁工人被派去管理新式机器。世界闻名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工厂是在乌拉尔南部漠无人烟的地方建设起来的。那里一个乡村和另一个乡村相隔四五十公里,建筑工人来自远方,住在帐篷里,冬天要经受暴风雪和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当时主要靠工人的热情和双手,没有什么机械化。炉子设备以至耐火砖都要从外国买进来,直到建造最后几个炉子时才能自制耐火砖。第一批高炉是用金子向美国和德国购买来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第一座高炉在1932年1月准备投入生产,但是美国顾问赫文反对,坚持根据美国经验,在冬天不能开工。后来重工业人民委员部征询了专家们的意见,批准了高炉的开工。
在1935年底,科罗波夫又被调到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工厂当厂长。这个工厂和设备都是崭新的,但生产情况不很好。科罗波夫又遇到在叶纳基也沃钢铁工厂时那样的生活。他又花了许多精力来巩固劳动纪律和提高工人的生产情绪。他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工作两年以后被调到了苏联钢铁工业人民委员部,1939年被任命为苏联钢铁工业人民委员部第一副部长。他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在部里直接领导它,在战时又下到这个工厂当了半年厂长。
苏联卫国战争证明苏联共产党在东部发展钢铁工业的远见。但是在这极端需要钢铁的时期,在乌拉尔只有苏联全部钢铁工业的三分之一,劳动力也非常缺乏。怎么办呢?必须进一步提高操作技术,改造旧设备,建设新工厂。工人们废寝忘食地为前线为胜利生产的情景,任何人看到都会感动。在诺沃塔吉尔钢铁工厂,两个月便安装好了轧铁机,而平常要一年才能做到。科罗波夫说:“有一次,我走进一个车间,见到一些少年。我问其中一个多少岁?他说十四岁。工长也是个少年。他比同伴们更好地掌握了技术,所以代替了成年人当工长。不久以前,我碰到一位从这个工厂来的老工人,打听了一下这个少年工长的情况。他已经近三十岁,作了父亲了”。在战时,从大到小,凡能劳动的,谁也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为了多生产钢铁。
将来,还要有许多钢铁中心
1948年,苏联钢铁的产量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最近十年中,苏联钢铁产量增长了将近三倍。现在每年钢产量增长三百五十万吨,生铁产量增长约三百万吨。然而最令人鼓舞的是苏联钢铁工业今后十五年的发展远景。科罗波夫对这个远景非常熟悉,讲起来如数家珍。
苏联钢铁工业今后十五年的主要方向是建设新厂,现有钢铁工厂将加以扩建。展开苏联地图从西往东看。在南方基本上将不建设新厂,但顿巴斯和第聂伯河两岸的许多工厂将增添高炉、平炉等等设备。在刻赤将建设新的钢铁工厂。在铁矿丰富的别尔哥罗德地区(在哈尔科夫与库尔斯克之间)大概将建设不只一个巨大的钢铁工厂。切列波维次钢铁工厂(在列宁格勒以东沃洛格达州)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将全部建成。乌拉尔许多钢铁工厂将大大扩建,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工厂将扩大到每年出产一千三百万吨钢。乌拉尔南部奥尔斯克—哈里洛沃钢铁工厂将要建成。哈萨克斯坦的卡拉干达钢铁工厂将扩建。在库斯坦奈州的索科洛夫—萨尔巴伊煤铁地区将建设三座巨大的钢铁工厂。在西伯利亚西部,像库兹涅次克那样大型钢铁工厂今年将开始建设。在西伯利亚东部将建设两座钢铁工厂。阿穆尔钢铁工厂可能扩建。在这些新建和扩建的工厂里将出现容积为二千三百立方公尺的高炉,五百吨的平炉,一百八十吨的电炉,每秒压延六十公尺的轧钢机,每秒压延三十公尺的轧板机……。在苏联领土上将出现多少个钢铁中心啊,真是迷人的远景!
拥有丰富的矿源、优秀的人材、雄厚的资力的苏联,在四十年中成长为世界上有数的钢铁国家,最近几年它的钢铁的绝对增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它的钢铁工业正如年青的社会主义制度一样有着无限广阔的前途。


第5版()
专栏: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出产“白金”的乌兹别克
编者按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它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在迎接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为帮助读者了解苏联,特自今日起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栏,陆续介绍各共和国的概况。
中亚细亚中部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是苏联十五个兄弟共和国中的一个。这是苏联棉花、蚕丝和羔皮的仓库。它的棉花占苏联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蚕丝占二分之一,而卡拉库里羊的羔皮是一种远近驰名的特别贵重的产品。
中亚细亚是阳光多、水分少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沙漠和干旱的草原。所以水就是生命,就是繁荣和幸福。乌兹别克的谚语说得好:“那里有水,那里就有生活;那里水尽,那里的生活也就枯竭。”
乌兹别克斯坦的土地上,有中亚最大的绿洲——费尔干谷地。这里的灌溉网像蜘蛛网一样交织着,把生命的水源带给了人们。所以如果说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位棉、丝和羔皮的富翁,那么费尔干平原就像这位富翁头上的一颗巨大的珍珠。平原上遍地是白色的金子——棉花,到处是枝叶茂密的桑树和果园。这是为水斗争了几世纪的灌溉能手们和植棉能手们的辛勤劳动的成果。1939年开掘的费尔干大运河,长达三百四十公里,给四十四万五千公顷干旱的草原带来了生命和幸福的水。共和国的棉花,在革命前1913年是产量最高的一年,有五十一万八千吨,可是1956年,乌兹别克供给国家的棉花已经达到了二百八十五万八千吨,增加为五倍以上。今年则至少要收三百万吨棉花。
苏维埃政权使乌兹别克共和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这个充满了封建残余的落后地区,一跃而变成了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度。沙皇时代,每一千个乌兹别克人中只有四个学生。可是现在,只高等学校就有三十四所,有七万一千多名大学生。小学生有一百三十多万,有一百六十二种用乌兹别克文出版的报纸。这对于有七百三十万人口的共和国说来,是它的文化高度发达的最好证明。妇女们也像我国一样,共产党使她们翻了身。过去的乌兹别克重男轻女,实行一夫多妻制。妇女出门要蒙上黑色的面纱。现在妇女和男人们一样工作和学习。许多妇女做了集体农庄主席或苏维埃代表,做医生、教师的就更多了。
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工业也建立起来了。现在它能够制造摘棉机、拖拉机、纺织机等等。工业生产总量已增加到1924年的五十倍以上了。费尔干谷地的石油工业也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安格伦的煤藏也得到了大力开采,发电站相继建立,1956年的电力生产几乎增加到1913年的一千三百倍。从去年起,乌兹别克的劳动人民又开始向自古以来干旱不毛的荒漠——“饥饿草原”进军了。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要把这荒漠变成绿色的花园,要使它也成为出产“白金”的地方。七个月的时间,就已开垦了八千公顷土地,草原上已经诞生了一个新城市——扬吉埃尔。五、六年后,这“饥饿草原”就不但不再是“饥饿”的,而且还要给国家三十二万吨到三十四万吨棉花。将来到第二期工程完成后,它就会生产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吨棉花,比埃及目前出产的棉花还要多得多!
共和国首都塔什干是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它在沙俄时代是包括整个中亚细亚在内的土耳其斯坦总督辖区的中心。现在它已比从前扩大了一倍。是整个中亚细亚最大的城市。   (君)(附图片)
  乌兹别克的采棉姑娘


第5版()
专栏:

  十月革命 光芒万丈
苏联工业生产走向世界最前列
许多产品产量赶过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据新华社莫斯科12日电 今年苏联工业总产量将增加为1913年的三十三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将增加为七十四倍。统计材料表明,苏联这个世界工业强国不仅在工业总产量方面早已超过欧洲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和西德——而居世界第二位,而且它的许多最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产量现在已经差不多分别等于这三个国家同类产品产量的总和,同时还正在迅速接近和赶上美国,向世界第一位前进。
十月革命后四十年来,苏联的工业发展速度比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快十多倍到二十倍以上。在从1928年开始的战前五年计划的年代里,苏联建成了九千多个新的大规模的国家工业企业并投入生产,建立了几十个革命前所没有的工业部门,并且开始合理地配置了全国的工业生产,从而使工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高涨。革命以前,落后的俄国工业生产还占不到美国工业产量的十四分之一、德国的五分之一和英国的四分之一,而这时仅仅经过二十年(包括战争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九年在内),苏联的工业生产水平就赶上和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法国,而从过去占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在各个工业部门中,过去落后的机器制造、电力、煤、生铁、钢、水泥等重要工业部门的生产也分别跃居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四位;革命后才建立起来的联合机制造、汽车、拖拉机制造、制铝等新工业部门的产量,这时也列入世界的前几位。这样快的跃进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所没有的。
战后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生产获得了更快的发展。新的工业中心不断在全国各地出现,成万的新工业企业建成和投入生产。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不仅在工业的增产速度上,而且在许多重要产品的绝对增产量上,都已经开始赶上或超过世界上所有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了。现在,除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以外,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的产品如电力、钢、生铁、机器、拖拉机、煤、水泥、铝等的产量都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而联合机的产量则居于世界第一位。
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工业生产将在进一步接近和迅速赶上美国方面大大前进一步。在这个五年计划头一年,苏联工业总产量的增长速度等于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倍多和美国的四倍多。在今年头八个月里,苏联工业生产又比去年同时期增加了10%以上,而同时期美国工业生产仅仅增加了1.4%。据莫斯科报刊报道,苏联木材工业的木材采伐总量现在已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煤产量据估计也已赶上美国而在不久以后就可以占世界首位了。到这个五年计划结束的1960年,苏联的机床的总数就将等于现在美国所拥有的机床的总数,或者等于英、法、西德三国现有机床数目的总和。苏联的水泥产量到1960年将达到五千二百万吨;在1965年以前,它就可以在这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生产水泥最多的国家。
在其他工业产品方面,苏联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也将赶上和超过美国。因为,不但苏联的工业生产速度一直比美国快,而且它同美国在工业产量方面的距离也年年都在不断地迅速缩小。专家认为,如果不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中断了苏联工业的发展和给它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那么,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看,苏联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本来就可以在工业生产总产量方面达到美国现有的水平,而在一些最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方面还要超过美国现有的水平。


第5版()
专栏:

  苏联科学稳步取得世界第一
托普切夫谈苏联科学的光辉成就
本报莫斯科12日电 当苏联人造卫星绕着地球旋转的时候,记者访问了苏联科学院学术秘书长托普切夫院士。他就苏联科学四十年来的成就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方及其发展的前途和对外的影响,发表了如下谈话:
苏联科学的成就很好地表现在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上。这是苏联科学的大节日。这个节日赶上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卫星的发射成功,不是某一门科学的胜利,而是物理学、化学、数学、喷气技术、无线电技术和其他部门科学技术的胜利。
党和政府从建国的最初日子起,就开始鼓励科学的发展。在饥饿和经济被破坏时期,列宁已经给俄国科学家以研究国内生产力和自然富源的任务;支持了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无线电学家孟奇—布鲁也维奇、生物学家米丘林。当苏维埃共和国受到了十四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的威胁,面临着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列宁签署了建立新的科学研究所的法令。接着,列宁把所有著名的科学家都吸引来参加制订全俄电气化计划。
在革命前,俄国统治集团把科学院看作是国家的一种装饰。当时科学院只有几个气象台,没有一个科学研究所。现在,苏联科学院是世界上空前的科学研究机关的联合。四十年来,苏联科学院的研究员增长了一百倍以上,经费增长了近一千倍。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从全国高等学校毕业了一百十二万一千名专家,比较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六十二万五千名,增加了很多。
当苏联着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美国刊物登了一篇论文说,俄国人提出赶过美国的口号,但走的是泥泞满地、坎坷不平的道路,建设者乘着牛车走。美国人很奇怪,这个没有本国工业的国家却想和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比赛。现在,苏联科学家首先在工业中利用原子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苏联第一艘装有原子能发动机的破冰船将于1958年开始航行;这艘破冰船能够航行两三年而不必入港添加燃料。苏联已经建成一百亿电子伏特的微粒子加速器,正在设计五百亿电子伏特的微粒子加速器。苏联“图—104”喷气式飞机到过各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喷气飞机,它的设计师图波列夫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至于苏联最近发射成功的洲际弹道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更是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
现在科学占了显要地位。现在决定竞赛胜负的,已经不仅是工厂的数目。苏联的科学已成为生产力。小小的人造卫星在西方发生了清醒剂的影响。重新审查军事公约的呼声很高。
在苏联,党和政府不惜力量发展科学,科学家作为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分子,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而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难道想要发展什么科学理论?他们所需要的只是能取得利润的那些科学部门。这就是为什么苏联科学会一步又一步夺取第一。
苏联科学的前途远大。苏联科学院日益转变为各个科学研究机关协作的中心。它能够引导各个科学研究机关共同努力解决一个问题,如建设原子能发电站、发射人造卫星、制造水电站的巨大涡轮机等。在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有这样好的协作。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又一个优越性。苏联科学家和社会主义各国的科学家密切地合作着。中苏两国科学家一起研究黑龙江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员参加联合核子研究所。
在革命前,俄国只偶尔有对外科学联系。战前苏联对外科学联系也不多,战后则一年比一年广泛起来。苏联科学院参加了几乎一切大的国际科学会议。这说明苏联科学在世界的地位和威信日益提高。


第5版()
专栏:

  人造卫星十次路过莫斯科
苏联人民满怀自豪
新华社莫斯科11日电 苏联人民继续以极大的兴趣注视人造卫星的飞行情况。今天早晨五点十七分人造卫星第十次通过了莫斯科上空。
苏联人民把放射人造卫星这一科学成就同自己的工作连系起来,他们充满了对科学和劳动成就的自豪感。“镰刀与锤子”工厂的炼钢工人克卢耶夫说,我注视着火红的钢水,就欣然地想到人造卫星的创造也有我自己和全体苏联钢铁工人的一分劳动。地下铁道掘进工人佐托夫说,在地下建设着新道路的工人们想到苏维埃人正在高空铺设道路的时候,就更加感到鼓舞和骄傲。
许多苏联学者都指出,现在科学和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作家卡藏切夫写道,许多幻想家们所写的东西已经成为现实。现在是他们去预测更新的发现的时候了。
新华社12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到10月11日为止,人造地球卫星已经绕地球运行了一百多圈,行程约四百四十万公里。各地科学站、天文台、无线电测向站、雷达站和无线电爱好者继续顺利地观测到卫星的运行。11日晨运载火箭过莫斯科时,用肉眼看得很清楚,天文台还看到了卫星。
研究光学和无线电测量资料的结果表明,由于卫星和运载火箭在大气中所受的阻力不同和其他因素,它们的运转周期有差别,卫星和运载火箭之间的相对距离正在发生变化。


第5版()
专栏:

  天空高悬苏联月亮 美国政府吵嚷不休
新华社12日讯 华盛顿消息:对于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巨大成就深感不安的美国政府领袖继续在紧张地讨论这个问题和它引起的局势。
艾森豪威尔在10日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专门讨论苏联洲际弹道导弹问题。11日,他又召集内阁会议,讨论美国自己的导弹和卫星计划问题。在内阁会议开会以前,他还同国防部长麦克艾罗伊和专门负责导弹工作的助理国防部长霍拉第开会商谈。
华盛顿“明星报”评论员布朗指出美国政府的惊慌情况说:“五角大楼(指国防部)里一直在举行紧急会议,尽管发表了相反的声明。五角大楼的人们不得不承认,每年花费美国纳税者亿万美元的情报机关蒙在鼓里,大吃一惊。”
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史蒂文森11日也指出:“我担心,俄国科学家在这方面超过我们的程度已经使我们的政府骇呆了。”


第5版()
专栏:

  美国原子物理学家尤雷和艾利逊谈
美国科学为什么落后
一因“麦卡锡主义”二因“自由竞争”
新华社12日讯 芝加哥消息:美国著名原子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尤雷博士说,美国政府对科学家的迫害使许多第一流的科学家放弃了人造卫星这样的研究工作而使美国科学落在别人后面。
尤雷提到已故参议员约瑟·麦卡锡对从事政府工作的科学家进行的忠诚调查。他说:“几乎不可能相信麦卡锡主义”没有对制造卫星工作发生有害的影响。
思里科菲米核子研究所所长塞·艾利逊博士支持尤雷的指责。他说由于政府的那种“安全调查”,科学家们“不愿意担负保密性的政府工作”。
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妨碍了科学的发展。艾利逊说:同政府订合同的人们“总是彼此保守秘密。假如有一个大规模的中央实验所,而且能够充分地、迅速地交流情况,那么我们原是可以进展得快些的。”


第5版()
专栏:

  联大政委会开始讨论裁军问题
苏联提出裁军初步措施
据新华社12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10日讯: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10月10日开始讨论本届会议的最重要问题——裁军问题。美国代表洛奇在政治委员会的上午会议上头一个发言。他的发言说明了,在西方国家所采取的立场中,并没有出现能够促使裁军问题达成协议的任何因素。洛奇企图为西方国家洗刷它们使裁军谈判陷入困境的责任。
政治委员会下午会议继续讨论了裁军问题。
出席本届联合国大会的苏联代表团团长、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提出了应当尽速实行的初步裁军措施的建议。
葛罗米柯说:到目前为止,在裁军方面还没有能够就任何一个问题达成协议,这主要应该由西方国家负责,因为它们把军备竞赛、成立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和“冷战”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础。美国政府显然没有认真打算促使裁军问题早日取得协议。看来美国政府今后也不想达成这样的协定。
葛罗米柯要求现在就着手实行裁军的初步措施,争取就裁军的某些个别问题达成具体协议。他说,苏联政府本着促成停止军备竞赛的愿望,就这些局部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苏联所提出的初步裁军措施是:
一、立即停止试验原子武器和氢武器,即使是以两三年为期;把这个问题同裁军的其他问题分开来单独解决。
二、各国相约承担不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的义务,为达到这一目的,应该缔结一项即使是为期五年的临时协定,以便在五年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三、把美、苏、英、法四国驻在德国领土上的武装部队裁减三分之一或其他经过协商的数字,同时四大国应分别裁减它们驻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成员国领土上的武装部队。
四、研究取消在别国领土上的外国军事基地问题,并且首先商定在执行裁军措施第一阶段过程中那些军事基地可以取消。
五、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相约不在本国领土以外的地方驻扎原子部队和贮存原子武器和氢武器。在这方面不能不指出波兰人民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最近在本届联大所提出的建议的重大的积极意义。
六、为了防止一个国家突然进攻另一个国家,相约在裁军方面的初步措施达成协议同时,在对等的基础上建立监督岗。
最后,葛罗米柯表示希望大会对裁军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达成具体决议,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亿万人民的希望。


第5版()
专栏:

  勤俭办企业 钢铁增产多
苏联在1956年生产了八千多万吨钢铁,但是在1919年十月革命胜利不久时,只有一座小型高炉开着工。四十年来,苏联人民经过千辛万苦,依靠勤俭办企业的精神,从小到大,兴建了无数的高炉和平炉,“苏联应该成为钢铁国家”的口号,终于实现了。左图是现在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联合工厂的高炉区,看它多么雄伟!下图是1929年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工厂建设工地的“帐幕城”,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工人们在严寒中用双手建立起今天的钢铁巨人。(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