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驳一个荒谬的“建议”
  ——批判荣孟源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观点
  刘大年
今年七月号的“新建设”上载有荣孟源写的“建议编撰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资料”一文。表面上看来,“建议”中是提出的重视资料,继承传统以及各种体裁并存的问题,实际上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中处于何种地位和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在后面这个问题上,他的答案是否定的。这值得引起史学界的注意,并有必要加以驳斥!
我国历史学有悠久的历史。已往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提供了材料丰富的具有科学性的成果,在这门学问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历史科学。只有在近三、四十年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才使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开始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无产阶级要求废除一切剥削和压迫制度,站在这个立场上就可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来批判地对待历史,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力求按照历史的客观规律来正确地指导革命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来研究历史,所达到的科学性愈高,其革命性就愈强。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我国历史学的面貌已为之焕然一新,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我们要指出: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历史上的问题,是一种艰苦的工作过程,现在还只是开始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第二,并不是要求今天所有研究历史的人都要立刻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只占少数的情况是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的;第三,不是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的研究,只要其中有可取之处,也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科学中的领导地位;必须有更多的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必须不断努力去克服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历史学中的反科学性质,摆脱其影响。因为事实证明,要发展我国的历史科学,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抱有科学态度的人,是必须坚持走这条道路的。
荣孟源的“建议”和我们恰恰相反。他在文章中写道:“目前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除去原始资料之外,多是夹叙夹议的论文。论文固然是必要的,但以论文来代替一切,那就妨害了历史科学的研究”。又说:“研究历史如果只限于写论文,许多人势必搁笔;如果撰述各种体裁的史书,编辑各种资料,整理各个具体问题,那就有许多人可以发挥力量”。在这里,清楚的表明荣孟源所说的“论文”,是指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写出的论著,而“各种体裁的史书”则是指的不要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述作。证明之一,是他反对目前一些论文“夹叙夹议”的作法。其实旧的中国史书,除了原始资料以外,向来都是夹叙夹议,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例如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赞曰”、资治通鉴“臣光曰”等是一种形式;司马迁、司马光等所叙述的许多事件,用夹叙夹议而表现出作者的是非褒贬和爱憎情感,引人入胜,是另一种形式。前人所指的尚书春秋等六家,编年纪传等各体,形式尽管不同,夹叙夹议却是通例。荣孟源对这些并无异议,只是不满意“目前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足见他所反对的“夹叙夹议的论文”不是别的,正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明历史的论文。证明之二,是他断定写“论文”困难很大,写其他体裁的“史书”则很容易。谁都知道,论文不过是各种著述体裁中的一种,从未被人看作别有高深,相反的倒是一种古今常用的体裁,完全没有理由可以把它同其他体裁对立起来。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和不要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作品,两者才有原则的区别,也有难易的区别。因之荣孟源所称“许多人势必搁笔”的论文,别无所指,只能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著。这两点的意思都是非常明白的。
揭穿了荣孟源排斥所谓“论文”的实质以后,他的排斥、取消马克思主义,攻击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科学中的领导地位的真面目,便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我们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历史科学才能发展,荣孟源却断定:这样就要妨害历史科学的研究,就有许多人不能发挥力量。两种思想,两个主张,是多么尖锐的对立!资产阶级和一切唯心主义者,很早以来一直攻击马克思主义为教条,为僵化了、过了时的东西,他们咒骂马克思主义妨害科学发展、束缚思想自由等等,认为不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要扩张资产阶级思想的阵地是没有希望的。荣孟源的攻击,正是这样一种性质的东西。所不同者,他是采取隐蔽的方式提出来的,容易为人忽视,因而使他的破坏作用也更易于得到传播。
讲到重视资料、接受遗产和各种体裁同时并存,从来没有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人是不赞成的。研究历史必须充分搜集资料,珍视前人留下的遗产,包括昔人创之有故,于今行之合宜的各种体裁在内。马克思指出:“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它的不同的发展形态,并探寻出这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本人写的一些历史著作如“拿破仑第三政变记”、“印度史编年稿”、“法兰西阶级斗争”等就有各种不同的体裁。没有人能够指出其中哪种是马克思主义的,哪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事实上我们也正是很重视搜集、整理资料的工作,几年来学术界收集整理出版了各种历史文献和研究资料,不论它的规模和数量,都是解放以前不能设想的。目前出版的历史书刊,就体裁说正是百花齐放,有各式各样的“论文”,有陈寅恪、陈垣先生照他们各自的风格写的论著,有罗尔纲先生照“正史”写的太平天国历史等等,并没有哪种体裁是在排除之列。
荣孟源是熟知这些事实的。但是他仍然提出资料体裁传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因为他的所谓资料和体裁,如前面指明过的是说的不要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史书。荣孟源这样说:“为了严肃认真的研究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首先应该继承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撰述各种体裁的资料(另一处写为“撰述各种体裁的史书”)”。又说:“我国传统历史学的各种体裁都是一种花,都要和论文体裁的花一起开放”。荣孟源是再一次认定马克思主义只是百花齐放中的一朵花,并没有指导的作用;研究历史不是要首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是首先继承传统,照他的理解,也就是恢复一切旧的东西。由此出发,他把国民党“国史馆馆刊”创刊号上讨论“国史体例”的几篇文章拼凑在一起,改变一些口气,补充若干事例,提出了包括录、志、表、传、图谱等八项“编撰内容”的建议。一望而知,这根本不是什么搜集整理资料,而是主张“撰述”旧式的史书。作为历史的记录,汇合书、传、表、志等内容而成的“正史”有其流传的价值,但是不论它的形式和内容都远远地不能适应全面的、比较科学的叙述历史的要求。即使从资产阶级观点来看,它也是落后的。梁启超就说过:“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家名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四册,二页)。中国资产阶级历史学比起封建时代的历史学来确是有了进步。国民党“国史馆馆刊”上的某些主张只是国民党黑暗统治下的资产阶级文化复古主义倾向的一种表现,连资产阶级历史学的进步倾向也一点没有反映出来。荣孟源毫不踌躇,把这些都作为“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且认为“当然这不能限于中国近代史,更不能限于辛亥革命以来四十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要适用于整个历史学领域。很明显的,如果按照这个主张去行事,就不仅要把中国的历史学拉回到资产阶级的老路上去,而且要拉回到封建主义的老路上去。这就是荣孟源认为马克思主义妨害历史研究、要求取消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领导地位的原因,也是它的必然结局。
在史料、传统等问题上流行着各种错误的观点。荣孟源的思想是其中比较集中的有代表性的思想。在荣孟源等人看来,历史学之所以成为科学,只在于收集考订史料,辨别真伪。要推进我国的历史研究,主要的方针就是搜集整理和考证。这是因为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厌恶提到阶级斗争,要用史料学来代替历史规律的研究,把人们引到牛角尖里去。荣孟源这些人对遗产的观点,是盲目颂古,把遗产看做一种没有阶级属性的东西,笼统地要求接受传统,拒绝“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继承遗产这个口号,在他们手里是一个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工具。
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荣孟源的“建议”是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旧史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至少用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分庭抗礼;或者说它是消极抵抗马克思主义,积极提倡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历史学观点。我们拥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赞成采用各种不同的体裁来论述历史、整理史料,并且不要求所有的作者都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观点;但是这和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旧史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却完全是两回事。所谓只有马克思主义就会妨害历史科学研究的说法和企图用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历史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作法根本是反科学的,是反动的。不难理解,在今天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是取消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使资产阶级的以至封建主义的思想学说取得统治的地位,其作用一定是造成资产阶级思想的泛滥,最后是为资本主义的复辟打开道路,更不必说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身因此要遭逢孽运,向后倒退了。
荣孟源的“建议”用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阶级观点”之类的词句,好像他是拥护马克思主义的,其实不过是为了装点门面而已。用“书法”代替马克思主义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荣孟源解释“书法”说:“惟编年史继承我国传统,既要直言无隐,又应注意书法,即注意立场、观点和方法”。照这么说来,第一,直言无隐和立场观点二者是互不相容的,至少彼此矛盾;第二,所谓“书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前面说过的,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首先是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批判地对待所有历史事件,消除一切主观、片面的认识,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其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一致的,也就是直言无隐和立场观点是一致的。不如此就不能够真正阐明阶级斗争、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有利于革命的实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评价一切历史人物和事件,不是从某个统治阶级或封建王朝的利害出发,而是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只有现代资产阶级由于对资本主义的前途丧失了信心,不能客观地对待历史和现实,因此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就无力解决主观和客观联系的问题,不能不存在着事实和立场之间的矛盾。至于所谓“书法”,更是封建主义的东西。“书法”源出于“春秋”,是封建时代秉笔立言的人以统治本朝阶级的利益为标准,来褒贬善恶,区别邪正的一种手段。被尊崇为“一字之褒,荣如华衮;一字之贬,严如斧钺”。其实是各有主奴,漫无是非。早在唐代,刘知几就指出过“春秋”书法的破绽百出,不足取信。但封建时代的修史者多极意摹仿,以书法为职志。朱熹的通鉴纲目更集其大成。其内容都是表示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和要求,反映他们的利益的。照荣孟源对直言无隐、书法和立场观点的看法,事实上既是把现代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和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等同起来了。试问这哪里有一点点马克思主义的气息!
荣孟源的“建议”在这个时候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右派在学术领域内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的一部分。具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历史研究者是不惧怕任何资产阶级思想挑战的。资产阶级右派既然发动了进攻,就必须给予有力的还击。


第7版()
专栏:

  第一个人造“小月亮”
  北京天文馆馆长 陈遵妫
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开创了人类科学的新纪元。我谨以无限兴奋的心情,在这里谈谈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一些知识。
什么叫做人造地球卫星
在天文学上,把绕着行星走的星叫做卫星。现在已经知道的卫星有三十一个。那就是地球有一个,火星有两个,木星有十二个,土星有九个,天王星有五个,海王星有两个。地球的卫星,就是月亮。这次苏联所发放的卫星是绕着地球走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地球卫星,实际也就是人工制造的月亮。
把物体送上高空的条件
我国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的故事。甘肃敦煌壁画的飞天,孙悟空一跳可以飞出十万八千里的描写,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对于飞出地球的幻想。那知这种幻想,果然在人类智慧的创造下,渐渐地都变成事实。
古代人们实际已经把一些小的物体送到不很高的天空去过。比方说,神灯或孔明灯是利用物体燃烧时候所发生的热气向上升,把油纸或油布做成顶幕向上冲出去。风筝是利用风力,也就是气流的力量和人类的控制力,使它受一个上升的分力而在天空中飘游着。至于飞机,是1882年俄罗斯科学家摩南依斯基发明的。飞机是利用螺旋桨推进等原理来制造成功的;它虽然可以飞得很高,但也只限于十公里左右的高空。还有气球,则是利用比重原理,在橡皮球或金属球里面装着比空气轻的气体,就可以使气球上升。在气象学和科学研究中,这种气球获得不少的成就,高度可以达到三十多公里。
以上所说的被送到高空中去的物体,不独高度很有限,而且终究总要落下来。为什么一切物体总要落下来呢?大家都知道这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缘故。因而我们要想把物体送到高空去,那就应该给物体一个动能,就是给它一个力量,使它的速度铅直向上。这样,它就可以冲出地球引力范围以外而达到不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空间。
根据计算,只要物体速度达到每秒十一点二公里,则这物体将铅直向上脱离地球而上升到天空,这个速度叫做脱离速度。这是假设大气没有阻力时候的速度,但实际上大气是有阻力的,因而物体要脱离地球升到空间去,真正速度要比理论上的脱离速度大。这个真正的脱离速度约为每秒二十六公里。
脱离速度是航行宇宙空间所需要的速度,而人造卫星是不需要脱离地球的,它只需要上升到距地面一个相当高度就可以。这时候物体所需要增加的力量,比脱离地球所需要的能量小得多。但只用计算的能量把物体送到高空去,当它达到所需要的高度时候,速度就变为零而物体又自行落下。所以要使人造卫星绕地球转而不掉下,必须使它对于地球有一个环绕速度。这个环绕速度,显然是随着高度而变更的。根据计算,在离地面五百公里的高空,环绕速度是每秒七点六公里。
人造卫星是怎样被送上天空的
我们既然知道物体环绕地球转动所需要的速度,那末要给物体以这样快的速度,就绝不能从地球上直接发射。今年诞生一百周年纪念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在1903年指出利用火箭送出去。火箭是尖头圆筒形状的东西,里面贮有大量燃料。这些燃料燃烧,把气体从尾部陆续排出去,使火箭不断前进,速度越来越大。这就是连续不断地利用反作用的原理。一个火箭的力量还不够,所以应该用多节的火箭。
苏联所发放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直径五十八公分,重八十三点六公斤,高达九百公里,每秒速度是八公里。它是用三节火箭发射的。最下面的一节火箭首先发动,火箭开始垂直上升。几秒钟后第二节火箭也开始发动,这时火箭速度已达每小时七千到七千五百公里。第一节火箭烧完自动脱落于空间。从第二节火箭开始采取倾斜方向继续上升,到第三节火箭起作用的时候,速度达到每小时一万八千到二万公里。第三节火箭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一定高空的时候,速度达每小时二万九千公里,这时第三节火箭自动地脱离人造卫星而使它按椭圆轨道绕着地球转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即离地球表面最高的点是九百公里,近地点即离地球表面最低的点是三百到五百公里。它的速度也有变化,而平均速度是每秒八公里。
由于九百公里的高空还有大气离子和流星物质,形成了人造地球卫星的阻力,所以人造卫星的速度将逐渐减慢,逐渐往下落,最后像流星一样烧掉。
怎样观察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非常的快,绕地球一周只需要一小时三十六分钟左右,而且它的轨道方向也时时刻刻在变化着。那末,我们应该怎样寻找呢?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报纸的报道。因为每天莫斯科都有电报和新华社联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报道的时刻和方向去找。最好使用双眼镜,因为它的视野角度比一般望远镜大,并且可以自由地看天空任何部分。至于一般望远镜的作用和肉眼差不多,作用不大。肉眼有时也可以看到,北京天文馆有一位同志在7日夜就看到一个像红带黄色的五等星光飞过去,还有日本、美国、芬兰等地都有人用肉眼看见过。但这也可能是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
至于有组织的观测则需要有许多广角望远镜,就是说需要视野可以看十到十二度天空的望远镜。现在把北京天文馆在7日夜晚观测的情况介绍一下。
北京天文馆自己只有七架小望远镜,把它们排在子午线上,除南北接近地平线二十度的天空不看外,每架各担任二十度的天空。后来空军司令部气象部门带来了十二架测风经纬仪,也把它们排在同一子午线上,除南北接近地平三十度的天空不看外,分别守卫着南北天空,各担任十度范围。因为根据苏联预告,人造地球卫星是从西南向东北飞去,应该会通过北京的子午线,这样分布才不至于错过机会。
我们从二十二时三十分观察到二十三时整,每隔一分钟有人报告时刻。当报告二十二时四十九分的时候,全场静寂无声,守卫向南仰角七十度和八十度的空军同志,就看到一个星影慢慢地从西南向东北而去。由于时间和方向都和苏联预报的一样,光影稳定而不像流星,所以我们认为这可能就是人造地球卫星;但由于不是黄昏和黎明,是否能够看到还待研究。此外,约在同一方向,有一位同志用肉眼看到一个红色带黄的星影飞过,这也有是人造卫星的可能。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意义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正如苏联技术科学博士波克罗夫斯基所说:“我们现在已经处在两个时代的边缘。现在人类仅限于在地球上生活的时期正在结束,人类进入宇宙时代正在开始。人类正在由地球的生物变成宇宙的生物。”
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除有关军事方面姑且不谈外,它对于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特别是对地球物理学都有重大的关系。过去我们都在厚厚的一个大气层下面的地球表面上做观测,这就如同在笼罩着一层厚幕后面看东西一样,而现在我们却能够揭开厚幕来看清宇宙的真现象了。比方说,可以搞清楚太阳总辐射能量究竟有多大,也可以测出一切恒星的总辐射强度。
通过人造地球卫星可以研究高空的宇宙线的强度和它的性质来解决宇宙线的来源问题;可以研究整个大气的构造,例如大气密度、压力和温度随着高度而变化的情况;可以研究地磁强度的空中分布情形,以及发生磁暴时候地球磁场变动的状态;可以研究人类不容易前往的南北极地区的地理和气象等问题;可以研究地面的反照率,协助大地测量来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验证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并且替宇宙航行做好初步的准备工作。
更重要的是这将使人们扩大眼界,不把精力放在人类自相残杀方面,而把智慧向着怎样去征服自然方面;也就是教育了更众多的人们应该反对战争,而为争取世界永久和平而努力。(附图片)
  人们兴奋地在谈论着人造地球卫星经过北京的情形
本报记者 纳一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