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走上长江大桥去
徐迟
当我驰车从江汉桥下来,绕着一个花木扶疏的街心的大转盘拐了一个弯,我看见了完全没有预想到的,迎面的一排红色的钢梁,浮现在地平线上。我离开不过半年,可是,请看这红色的行列,整整齐齐的,伸展着,伸展着。在驰近时,它从地平线渐渐地升上了天空。那样雄伟!不知为什么许多照片都显不出它实际上的雄伟来。
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已占领了这里的整个天空。它使凤凰山和龟山之间的一片风景变得复杂、奇异,而且美极了。我绕着莲花湖向工地而去。越逼近它,那红色的钢铁的行列越大、越高、越红。到了桥下,抬头一看,真是一道长虹,横贯天际。
这不能不是一件令人内心激动的事,走上长江大桥去。不是在想像中,不是在蓝图上,而是在真的长江大桥上。我一步一步地走,在宽阔的、稳稳当当的桥上,直向江心走去。
自然啰,不用多久,谁都可以走上长江大桥去。将来,武汉市民和南北旅客都会习以为常,不再惊异的。可是,此刻我不能不惊喜莫名,叹为奇观!
我先走上这双层大桥的下层的铁路桥,那是走在重重叠叠的巨大的钢铁的框架里。人人头戴柳条安全帽。不断传来铆钉枪声。一个年轻女郎,名叫桑娟的技术员,陪着我给我说明。她手拿着一段粉笔,似乎一说什么就想用粉笔在手心里写或画似的。
“半只筷子放在桌子外面,不会掉,因为桌子里面那半只筷子用它的重量平衡了它。我们拼装钢梁也用这方法,叫做悬臂法,先在桥头架好平衡梁,然后架出去,悬空的架出去……”
这个去年刚从天津铁路学校毕业的技术员给我解说,告诉我,按照计划,左岸要把钢梁架到三号墩,架完三孔梁过年,右岸架到八号墩过年,都已经完成了。然后,她又给我讲铆钉。这里的铆钉特别长。每一块连结板上有上千只铆钉。她原来是个铆钉分析员。她对铆钉一看,便知质量好坏。把坏的取下来,从它的五个横断面观察它的垫充程度,她讲得多末津津有味,多末神啊!
最后,我们爬上了双层大桥的上层的公路桥。我们走上宽阔的公路桥面了。忽然间发现,我们是在这样的高空,原来是在云端里的长虹上了。俯视长江,它在我们脚底下流过。
“如果丢下一个东西去,它飘飘荡荡,好半天好半天才落到水面”,桑娟说,形容桥的高。为了让万吨轮船通过,它这样的高度是必要的。
这时,我们从桥头堡出发前行。几月后,人们都可以坐电梯升上这桥头堡,然后也这样出发。立刻,你将注意到云彩,它就在你身边。武汉三镇环抱着,却在下面。划子、帆船、汽轮都在下面。飞翔的白鸥也在下面。水在最下面波动着,波动着。
“这里是人行道、无轨电车道、汽车道……”
解说员又说起来了。我们走到一号墩,走到二号墩,正觉得赏心悦目,出现了一块“前面危险,请参观者止步”的木牌。因为拼铆中队的甘队长嘱吩过她了,要让我看一切,我们继续上前去。前面正铺设预制的混凝土桥面。再往前去,只有狭窄的木跳板了。从两侧看下去,只见涂着红丹漆的巨大钢梁,规则而又复杂,如一个个蜘蛛网,逆着江水。将近三号墩的上空时,一台三十五吨大吊车拦住了路。我们从它的底盘下钻过去,到了暂时是这建设中的长江大桥的一个尽头的木栏杆处。
扶栏杆,我们观赏江上美景。
黄鹤楼遗址,在对岸,正冲着我们。也有一个红色的行列从那里向江心伸展。那边伸展过来,这边伸展过去。不消几个月,便要连结在一起。
直下是鳞?的世界,粼粼的水波,小小的舟楫。五号墩已从中高耸。但四号墩还在水下施工,看得出非凡紧张呢。忽然,我头顶那三十五吨大吊车的铁臂转动起来。它吊动了一根大杆件,把它吊在半空。请看,就在长江的江心,在江上的高空中,四面吹来江上的风,而在红色行列的最前端,挺立着几根正在拼装之中的孤零零的钢铁杆件。而在这些杆件上,是爬着的、卧着的、弯腰的、高举两臂的、神色自若的、坚强如铁汉的,我们的装吊工。
啊!长江上空的装吊工!
“他们胆最大”,桑娟说,又给我解说起来。
他们现在已经很熟练了,所以这些杆件能够很快的安上、插上、拼上。一座桥的钢梁,几万吨重,都要他们这样一个个杆件拼装起来的。
只见这边的装吊工把那斜杆插进下弦杆去,那边的装吊工从一道软软的绳梯一直爬到一根孤独的旗杆似的竖杆顶上。大吊车又在提升另一根杆件了。我正看得出神。忽然,桑娟不见了。
我不得不四处找她。我找到她时,她钻在一组钢梁中间。她在那里,高空,贴着钢梁翻过来又翻过去。天啊!从那钢梁的空隙中,能看见深深的下面,亮光光的水波。这时,我才知道她手中的粉笔的用途。她挑出不合格的铆钉时,就用粉笔圈上,再打个叉。
后来,我听说苏加诺总统曾经到处宣传,说他看见中国的女工程人员,在长江大桥上,工作得和男子一般,原来他遇见的正是桑娟。
1957.1.1于汉阳


第8版()
专栏:

烽火台
易莎用千万担土
拌和着
亿万滴血汗筑成的无数座烽火台
顺着长城
伸向内地
一字儿摆开
几千年来
这里曾经举起过
几亿次烽火
那血红的
仇恨的火焰
把多少母亲的眼泪烧干……
终于到了今天
人们的劳动
不是为了战争
而是为了和平在烽火台上举起的
那血红的
赛过烽火的光焰的是建设者的红旗——从北京伸来了
一条钢铁的臂膀把几十个兄弟民族的拳头
和命运紧握在一起母亲呵当你看见这一带
再升起烟火时
请不要惊慌那浓烟
是火车在喘气那亮闪闪的
是工人们在焊接钢梁
……


第8版()
专栏:

下乡和不下乡
苏人
最近,各地报纸上都用大字标题,在显著地位刊登干部下乡的消息。看到现在干部下乡的声势,我不禁想起土地改革时大批干部下乡的那种令人兴奋的情景。那时,成批干部抱着必胜的决心到农村去,依靠了群众,很快地完成了土地改革的历史任务。以后,大家谈起土地改革时期的事情来,都是津津乐道,引以为荣。
现在干部下乡是为了完成比土地改革更伟大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在很多上层机关里,都有一批热爱农村、渴望到农村工作的好干部。我就亲自接触过这样的好同志。有一位现在担任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同志,他原来是区委书记,去年6月才上调县委机关来。他在机关里非常怀念他所熟悉的农村工作,怀念当地的群众和干部们。他屡次要求县委让他下乡去,那怕是三天、五天,甚至一个晚上也好。有一次,他到原来工作的那几个乡去,仅仅有五天时间,就帮助乡、社干部解决了很多问题,带回了丰富的材料,都是对县委指导当时工作有重大帮助的新问题。另外见到一位同志,他在某机关担任秘书工作。这个机关除他之外,还有一位秘书,他自己每天只处理一两件简单的行政上的事情,四分之三的时间是用来看书看报的。他一次、两次地向领导上打报告,要求让他回到农村去。可是领导上为了“储备干部”,怎么也不放松他,要他安下心来。他怎么能安心呢,坐在机关里眼看时间白白浪费了,而他所熟悉的农村工作,又迫切需要像他这样的人下去帮助。
我相信,这样的同志再回到农村去工作,一定是会受到乡、社干部大大欢迎的。他们自己也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可是,我也听人说过和见到逃避下乡的干部。湖南省省级机关有一个干部分配到长沙县,县委分配他下乡,他不去;县里负责人和他谈话五次之多,还不行。他有什么理由呢?第一是有个新婚的爱人在城里,第二城里还有个老母亲。另一个干部向县委提出条件说,下乡可以,但要到靠城市最近的农村。
这些干部究竟是不是真的想下乡去同群众同甘共苦、并且切切实实地为他们做些工作?究竟是什么东西迷住了他们的眼睛,缚住了他们的手足。实在是大可以检查的。


第8版()
专栏:

访问桥儿沟鲁艺旧址
刘云璨
出延安城东去,便见山峦起伏,延河蜿蜒,川地里谷子、稻子、西瓜、马铃薯长得茁壮整齐,崖畔上野百合花迎风摇摆。到了桥儿沟,汽车一停,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蜂拥到跟前,许多老年人、青年人争着同我们握手,妇女们以亲切愉快的眼光来欢迎北京来的客人。
“你们回来,我们喜欢的很!”支部书记赵步喜一面和我们握手一面讲话。他有五十来岁年纪,黑红脸皮,上着白布背心,下穿土黄布裤,双目炯炯有神。
“这是副社长赵连玉同志。”赵步喜指着身旁一位中等身材二十几岁的年青人说。
大家被让到村口农业社办公室里休息。刚刚坐下,门口的孩子们一闪,一位又黑又胖的老汉走了进来,他一身蓝布衣服,头上扎一条白洋肚子手巾。
“这是老穆乡长。”赵步喜站起来,让给他一个坐。
“他们是北京来的!”
“北京来的!周扬来啦?”老穆乡长像见到亲人了似的,兴奋地问。
“周扬没来,信来了,他还给咱们带来一大套秧歌家什呢!”赵步喜笑着回答了老穆乡长的问话。
村子里一阵锣鼓喧天。赵步喜说:“我们上次给周扬同志回信说我们这里什么不缺,就缺少秧歌家什,他当真地把这些东西拿来了。有了秧歌家什文娱活动就好办了。”赵步喜还要讲下去,老穆乡长打断了他的话说:“毛主席、朱总司令还好吗?他们过去也常到这里来,我们曾在一起吃过饭,谈过话。”
谈着谈着,就说起鲁艺。老穆乡长笑了笑,说道:“鲁艺离开的时候,我们都哭了。他们在这里,我们有什么困难,一定帮助解决,我们扭秧歌、演剧,鲁艺的学生们还经常来帮助指导哩!”这时赵连玉拍着坐在旁边的一位农民李永年说:“介绍一下,他就是当年演‘小姑贤’里老婆的演员。”大家都笑了。
桥儿沟在延河北岸,到榆林去的公路,穿街而过,来往行人、车辆,多在这里休息。赵步喜指着村南一带绿黄色的田野告诉我们,瞧:“那是鲁艺师生们种地的地方,那时候我们在一起劳动过。”
沿着两边长满青草树木的小溪,跨过独木桥,进了一座石砌的拱形大门,赵连玉指着迎面山下的房屋说:“这是鲁艺学生们过去上课的地方。”那里,社员们正在火热的太阳下碾场,场西面一排门向东的大窑洞,过去是学生宿舍,现在新建了一个拖拉机站。再过去,我们看到一排排的窑洞和小屋,便是鲁艺音乐系、美术系、戏剧系住的地方。就在这里,曾经产生了“白毛女”、“兄妹开荒”、“黄河大合唱”等等许多出色的作品。在附近的一个小山头上,还曾摄制过世界闻名的“白毛女”电影片。
中午,赵步喜留我们在他家吃饭。他家住在半山坡,院子里收拾得十分干净,室内炕上铺着一条崭新的五色大花毛毯。
这是一次非常满意的午餐。几个菜全是陕北乡间特产。更吸引人的是杂面条,赶的又薄又长,薄得透明,长得像粉条,就是机器也轧不成那个样子。大家禁不住一齐称赞我们女主人的手头灵巧。认为简直是一种民间艺术品。
吃饭的时候,赵步喜告诉我们:以前每逢过年的时候,鲁艺的同志总要给村中人联欢。他们和桥儿沟的人感情好的很,大家对他们一点不客气,他们到村中去拜年,跟大家饮酒取乐。有一回,周扬同志不喝酒,几个农民就按着他的头,捉着耳朵,强迫灌酒喝。
鲁艺学院就是这样地在桥儿沟的农民们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桥儿沟成立合作社的时候,就把社名定为“艺丰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全村基本上都参加了合作社了。
曾经在桥儿沟生活过的同志们,我也顺便把桥儿沟的老乡们的问候带给你们!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值得记忆的日子吧!


第8版()
专栏:读者中来

皮影艺术家的苦恼
路景达是北京有名的皮影艺术家。由八岁起,他跟着父亲学皮影,对皮影的造型、演技、音乐、剧本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是长期以来,他却由一个皮影艺术家变成一个手工业工人了。1952年,他被中央美术学院由北京德顺皮影剧社请到院内,参加院内的皮影研究工作。到现在,前后调动了好几次工作。先在中央美术学院,后转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服务部,又回到中央美术学院,最近,又调到美术商店。几年来,他一直在为各种国内外的展览会、各个国家的外宾刻皮人。他成天坐在自己的产品作坊里,没有人来和他“研究”,也没有学生跟他“学习”。他和自己的剧社、自己的徒弟隔绝了。
路景达曾就自己的工作问题,向这些单位的领导上多次地提过意见,但是一直未得到解决。解放前,他就有过改革、整理和发展皮影戏的计划,但是未能实现。解放以后,他也曾向有关领导方面表示过这种意愿,提起过这种计划,但是也未得到领导上的支持和重视。
这种情况是应该加以改变了。
王孔诚


第8版()
专栏:

焚毁鸦片——鸦片战争(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曾竹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