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充分发动群众形成鸣放高潮后
高等教育部掀起群众性整改高潮
本报讯 高等教育部自整风第三阶段以来,部内工作人员积极鸣放,已贴出大字报一千五百多张,召开了以司和科为单位的座谈会共一百二十多次,提出意见共五千多条(包括直属单位在内)。随着鸣放高潮的形成,目前正在掀起一个群众性的整改高潮。
部内鸣放集中以下几个问题:方针政策的制订和执行,领导作风,机构编制,机关工作制度和生活问题等。前三项意见提的多,后两项比较少。鸣放重点是对领导上和工作中三个主义的揭发和批评。除部内同志出大字报和座谈以外,还有高等学校转来的大字报五张。
高等教育部由于工作的特点——直接领导高等学校,因此,在鸣放开始时部整风领导小组便抓住第一阶段鸣放中提出的有关全国高等教育工作重大问题,进行解决。共组成七个专题小组,准备解决四十五个问题,其中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阶级路线的贯彻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一些办法和草案,这一工作仍在积极进行。
自11月中旬起,一般整改工作已经开始。部、司整风领导小组注意了贯彻边整边改的精神,凡是可能解决的问题就及时解决。
在领导作风方面有的同志建议部长和党委书记定期接见群众,部的领导上就立即制定了“部长、副部长和部长助理接见本部工作人员办法,暂定每两周每位部长各接见干部一次,遇有临时事项,还可以临时接见,党委也订于每星期二下午为正、副书记接见群众的时间,现在都已经开始实行。又如有人揭发去年年底决定今年2月12日召开“直属高等学校计划、财务工作会议”,通知发下后,曾发电报通知延期,到开会前四天,想到需再延期,又一次通知学校。为这一次会发出电报七十八件,长途电话七次,航空信二百一十四封,结果会还是未开成,要求主管负责同志检查,明确责任。负责这件事的副部长立即出大字报检讨因此事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浪费,提出今后不召开无准备的会,会议内容没准备好以前不通知开会日期。工作方面,如档案科同志出大字报批评仪器设备科长期积压档案,该科立即抽调五人整理档案,并且保证把1955、1956两年文件于12月底以前清理完。还有的司也重视了归档工作,以前各司向档案室借出档案长期不还的现象非常普遍,最近各单位纷纷归还。
另外有些同志以“这不是小事情”为标题贴出大字报批评了部内劳动纪律松弛,上班经常迟到的现象。根据他们10月份某一天的统计,上班迟到五至十五分钟的有一百八十二人(其中包括司级干部七人,科级干部八人),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大字报贴出后,引起了领导上和同志们的普遍重视。个别党员司长看到大字报后,立即在司内召集会议带头检讨,并且出大字报承认错误,表示坚决改正。目前部内迟到的现象已有改进。
关于参加体力劳动方面,现在部内已经做到经常化了。从9月13日至10月14日已经先后组织了六次农业劳动,每次参加人数约一百至二百人,共计参加劳动一千一百零二人次。同时还建立了参加部内体力劳动的制度,每月制订劳动计划,各单位轮流参加。9月至11月份参加食堂洗碗、扫地等清洁工作共六百七十人次。
关于部内机构编制问题,大家集中地批评了机构重叠、头绪繁多、互相扯皮和人浮于事的现象,要求“大胆的简,合理的并”。高等教育部整风领导小组本着大胆革新的精神,提出了改变机构的新方案(草案)供大家讨论。这个新方案取消了学校主管司,按业务分工(如教学、计划、人事等)设司,合并了一切重叠机构,使各司性质单纯,任务明确,又可以大量精简人员。围绕着这一方案,各单位普遍展开了讨论,由科而司、以及有关司联合讨论,还开了两次全部性大辩论会。现在高等教育部领导上已经通过了新的机构方案。
目前,高等教育部的整改工作正在深入。高等教育部整风领导小组正集中力量把群众提出来的问题排队进行研究,一方面在抓高等教育的整改工作,一方面在抓机关中若干具体问题的整改。(附图片)
清华大学学生最近正热烈地展开了“红”与“专”问题的辩论。在辩论中,许多学生纷纷发言批判了各种错误论调,明确了只有走又“红”又“专”的道路。这是新出来的一批“红”与“专”问题辩论的黑板报。
新华社记者 傅军摄


第7版()
专栏:

  面向生产 面向农村
  山东农学院师生下乡
本报讯 为了贯彻高等农业教育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培养干部要“面向生产、面向农村”的方针,山东农学院已经抽调三百四十名学生,三十多名青年教师,决定用一年的时间下乡参加体力劳动,向农民学习,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加强劳动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山东农学院党委书记华山向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号召大家要面向生产,面向农村,把自己培养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全校广大师生都热烈响应了这个号召,纷纷写书面申请,要求下乡参加体力劳动。几天内,党委和行政就收到了一百四十多件申请书,有四百五十三人签名要求下乡。学校领导上批准了农学、畜牧、森林经营等六个专业三百四十名学生和三十多名青年教师,分别到山东省黄县、莒南、宁阳、高唐、福山、阳谷、费县等七个县的合作社去参加劳动一年。他们下乡以后,都能做到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由于他们能积极劳动,虚心向农民学习,受到了广大农民的赞扬。青年教师除了担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外,还指导学生劳动生产、帮助农业社改进农业技术,也参加了体力劳动。


第7版()
专栏:

消除思想顾虑 踊跃提出意见
  首都中小学检查领导作风改进工作
本报讯 北京市各中、小学整风运动开始以来,教职工们的情绪非常高涨,绝大多数人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向学校领导以及市教育局提出各种工作方面的意见。这些意见主要是通过大字报形式提出来的,内容涉及到学校领导的思想作风、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党、团、工会工作和总务工作等方面。截至11月20日,中学已经有一百三十七个学校的一万一千三百七十一个教职工投入整风运动,一共贴出大字报七万六千六百五十一张,提出意见三十一万八百零九条;全市已经参加整风的小学教职工有一万三千零二十八人,一共贴出大字报六万八千七百一十一张,提出意见二十八万六千八百二十六条。
整风运动开始以前,在党团员和群众中有各种思想顾虑。有些党员不同意贴大字报,他们认为大字报用来反右派是可以的,用来整风就不合适,他们怕群众提意见不实事求是,也有些党员有准备挨整的思想。群众的思想顾虑更多,不少教师顾虑大字报揭露了他们的缺点,让学生看见,面子上不好看;还有不少人怕提意见被当成右派;有些人对整风没有信心,表现消极。
针对这些思想情况,许多学校除组织大家学习整风文件外,还做了很多思想酝酿工作。一方面通过大会动员、小会讨论等形式,解除党团员的思想顾虑,并号召党团员在整风运动中要起模范作用,带动大家贴大字报,揭露工作中的缺点;一方面分别召开教师、职工座谈会,民主党派座谈会、进行个别交谈等,耐心地讲解了整风的意义、政策、步骤等,以解除大家的思想顾虑。
事先准备工作做好了,运动一开始,绝大部分的教职工都能踊跃提意见。东单区二十四中在11月23日动员后,全校一百五十四个教职工在当天就贴出大字报一百九十张。崇文区中学六百七十九个教职工,在听完动员报告后,四天之内就贴出大字报一千五百六十七张。在所贴的大字报中,以对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学校教育行政工作方面的意见为最多。对党、团组织提的意见也比较多,多数意见是党、团组织对党、团员的思想领导不够,对申请入党的同志关心不够等。
目前,各学校正在对大家提出的各方面工作上的意见分别进行答复、解决。各中学正集中力量检查领导干部作风。部分学校如四中、二十五中、二十七中等校的党员领导干部,已在最近向全校教职工作了初步检查。四中校长温寒江和党支部副书记刘铁岭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根据群众在鸣放中提出的意见进行了公开的检查,群众反映很好,鼓励了职工继续提意见和改进工作的热情。至于行政管理方面和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各校根据“先易后难”的精神,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已经着手解决,一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也正在加以研究。
但是,目前有些学校鸣放得还不透,群众还存有顾虑。有些学校对于群众意见的处理还不够认真负责。这些缺点应该引起注意。


第7版()
专栏:

  讨论农业发展纲要
随时准备支援农业
北京航空学院师生员工在最近讨论了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
在讨论中,大家都进一步认识了农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少人检查了自己的轻视农业、轻视农业劳动的思想。通过讨论,许多人认识到产生轻视农业劳动错误思想的原因是由于脱离劳动,没有很好地和工农相结合的缘故。要改变这种状况,使自己成一个真正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必须到劳动中去锻炼。通过讨论,大家看到了农村发展的远景,都愿意为实现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纷纷表示准备随时响应祖国的号召,到农村去支援农业建设。一系同学提出要节约粮食,不浪费一米一菜;利用假期参加农业劳动来帮助合作社。二系同学提出发起“一封信运动”鼓励自己的亲友安心农业生产。三系同学提出要求降低伙食标准,改吃粗粮;走路时注意保护庄稼;吃饭时做到“四光三不剩”(碗光、碟光、地光、桌光;不剩饭、不剩菜、不剩汤);基础课教师表示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少用临时工,减少国家开支。
  坚定了下乡上山的决心
北京铁道学院师生员工热烈地逐条讨论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它和城市各阶层人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认为:通过对这个伟大纲领的讨论,进一步认清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从而更加坚定了大家要求下乡、上山的决心和信心。
在讨论中,不少人批判了忽视农业、看不起农民的思想。物理教研组马元明说:“我们的衣食都是农民供给的,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可是却轻视农民,觉得农业劳动无所谓,相反,我们往往把自己说得有多大贡献而不饮水思源,这种想法真太对不起劳动人民了。”电信系何积炳说:“看不起农民,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思想。”
不少同学在讨论中,首先批判了自己过去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农业劳动的错误态度,有的同学也批判了过去只在口头上讲工农业是相互依赖,都很重要,但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却表现出对农业劳动的轻视,更多的同学批判了过去只一心向往着搞工业生产,根本没有考虑过将来去农村劳动的错误思想。
经过这几天来的学习和讨论,大家进一步认清了社会主义农村的美好远景,很多人还热情地表示或重申了自己要求下放的决心,要为实现这一伟大纲领献出自己的力量。
 要为增产指标做出贡献
北京农业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对农业发展纲要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都指出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和农业大学的密切关系。沈其益副校长、熊大仕教授、沈隽教授都针对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要很好地和农场生产结合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许多教师并且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了意见。如农学系教授孙渠说:今后在耕作学的教学上,要打破过去的限制,根据纲要的精神要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和研究工作。土壤农化系叶和才教授说:在发动群众性的兴修水利中,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例如陕西农民创造的“二仙传道”、“三仙传道”的方法来解决山区灌溉的问题等等。他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要联系这些实际问题。彭克明教授认为国家现在虽然正在大力增产无机化学肥料,但是我们仍必须同时以增加大量有机肥料,仍应该以有机肥料为主。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教师还对学校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如农学系有的教师建议以纲要的精神检查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订出规划,进一步把科学研究力量组织起来,更好地为完成纲要中规定的增产指标做出贡献。


第7版()
专栏:

上海第一医学院第一批参加农业体力劳动的一百六十三人,已到上海东郊的农业社,准备从事半年以上的体力劳动。这次下乡绝大部分是本届毕业生,还有工作多年的讲师、助教、技术员、护士和行政人员。陈公洁是学眼科的,她刚到农村就有人找她看眼。
新华社记者 赵成摄


第7版()
专栏:

方志敏烈士遗著
“狱中纪实”将出版
新华社7日讯 方志敏烈士遗著“狱中纪实”即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这是继“可爱的中国”之后出版的方志敏烈士的另一部狱中遗著。其中有记述狱中生活的记实小说“死”,有揭露国民党监狱黑幕的“狱中纪实”,有临刑前给党和同志们的告别书“我们临死前的话”等六篇作品。文中洋溢着烈士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贞。
方志敏烈士的夫人缪敏根据回忆和多方搜集的材料写成的传记故事“方志敏战斗的一生”,也将同时由工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约七万字,对方志敏烈士的生平事迹有极其生动的描写。


第7版()
专栏:

大型刊物“中国画”
本报讯 国画刊物——“中国画”季刊将在本月上旬出版。这是国画艺术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发展中的一件大喜事。这个刊物是中国画的爱好者、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园地,也是继承和发扬国画艺术的重要读物。其中除介绍古典的和现代的优秀作品外,还刊登有关中国画的理论和历史以及技法的文章。
创刊号共选有古今名画五十余幅,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唐代韩滉的“文苑图卷”、宋代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卷”、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轴”、以及明、清画家作品多幅;在现代画家中选登了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陈半丁等人的作品。其中一部分画是用彩色精印的。


第7版()
专栏:

  大学生要有革命者的志气
  友滨
最近,许多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参加了帮助农民生产和在校内打扫教室、宿舍等体力劳动。多数人从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艰巨,思想上收获很大,心情愉快舒畅。但是少数学生表现消极,认为是一种负担,说:“参加体力劳动以后就是感到累、苦,不能体会对思想改造有什么帮助”。
听到这些话以后,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学生平时口口声声地说:“劳动光荣、伟大”,而当他们真的参加劳动以后又喊累叫苦呢?这和学生对累和苦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
参加体力劳动是累一些、苦一些,不过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怎样理解这种累和苦。对于革命学生来讲,劳动以后感到累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因为过去学生“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根本不知道劳动是什么滋味,当他们参加劳动以后,感到腰酸背疼,这时只要他们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就会渐渐地体会到劳动的艰巨,对体力劳动有了感情,和劳动人民有了共同的语言,这样他们平时就会珍惜劳动果实,节约国家财产,就会考虑到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这是知识分子思想上的一个大跃进。同时,当他们感到真正为劳动人民作了点事情的时候,那会多么兴奋和愉快!那时就会从“苦”中尝到真正的“甜”。相反地,那些只会从字面上来理解苦和累的人,那些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只会享受别人劳动成果的人,那些把“己所不欲皆施之于人”的人,他们在劳动中只会感到肉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在劳动中应该得到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品质就不可能得到,应该丢掉的——资产阶级思想也不会丢掉(而这些肮脏的思想是必须丢掉的)。自然,他们思想上是空虚的,所谓“舒适”、“幸福”对他们只是一些暂时的假象罢了。
参加体力劳动是可以改造思想的,但并不是说只要参加体力劳动就一定可以把思想改造好,这并不像在染缸里染东西一样简单,掉进去就能染好。要在劳动中改造好思想还必须对体力劳动有正确的认识,对改造思想有迫切的愿望,要有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革命者的志气。而那些只想寻求捷径,寻求适合自己舒适、安逸口味的人,就只会被苦、累所吓跑,什么“劳动光荣呀!”“为劳动人民服务呀!”也是一句空话。这种情况在“一二·九”运动时期也曾经出现过,那时不少学生也抱着革命的热情,脱下学生装,换上农民服,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其中多数人是全心全意为了革命,以艰苦为光荣,真正和工农结合在一起了。而少数人吃不得苦,被残酷的阶级斗争吓得瘫软了,于是又留恋起家庭舒适的生活,旧的思想占了上风,终于脱离开革命的队伍。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的大学生,应该开始新的生活,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学会劳动,还要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当然,这样作会艰苦一些,但是这却是走向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必经之途,是革命学生必须经受的锻炼和考验。我想在这里引用毛主席的话是很有意义的,毛主席在1939年曾经说过:“有些青年,仅仅在嘴上大讲其信仰三民主义,或者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不算数的”。又说:“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想毛主席这句话是青年学生走上彻底革命道路的指路明灯,是每一个革命青年学生的座右铭。


第7版()
专栏:读者来信

林区需要医务人员
我是森林经理工作者,一年中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是在祖国的边疆,人烟稀少的大森林里生活。有时我们的工作地点距离村庄好几百里,距离城市那就更远了。由于大森林里的气候条件不同,经常发生疾病。在我们的森林经理大队里虽有了医生,但还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希望卫生部门多分配一些医务人员到边疆的林区来。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我们的医疗问题,同时,也可以使医务人员经受实际锻炼。
哈尔滨林业部设计局 朴根玉


第7版()
专栏:读者来信

教科书的遭遇
两三年来,教学计划经常变化,我们买的教科书报废很多,造成很大浪费。
就我们本届学生来说,买来许多教科书仅仅讲了几课就不用了。1955学年,第一学期买来高中语文一至六册,工农速成中学语文第三册,只选讲了其中几课,课本就作废了。高中代数第二册、高中化学第一册等,也没讲几课就不用了。还有的是买来根本没用过,像汉语、语法作业第二册、中国暗射地图一册、高中劳动补充教材一册。尤其是初中动物学,当学了一部分时,又给买了一册精装本,内容完全和平装本相同,只不过多了几幅彩图。更奇怪的是买来以后,动物学就停止学了。
据统计,每人浪费的教科书达十六本,价值三元九角九分,我们学校现有九个班,每班按四十人计算,即损失约一千多元。
北京大学附设工农中学
刘修盛 张占柱


第7版()
专栏:

  培养体育运动的后备军
  全国举办105所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本报讯 为了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培养未来的优秀运动员,我国从1955年起即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成立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截至1957年6月止,在八十六个城市已经建立了一百零五所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青年二十五所,少年八十所),正在培养着一万零七百二十三名青、少年运动员。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开办的运动项目有田径、体操、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滑冰、滑雪、自行车、举重、跳水、水球、冰球等十六项,其中以田径、体操两个项目为最普遍。
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是利用现有体育场、馆或设备较好的学校、工厂,吸收具有一定运动基础,在原单位学习、工作、品德良好,并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和少年,在自愿原则下来校学习,这种学校每星期利用三、四小时的业余时间,根据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教学作业方法来进行教学训练。
在已经开办的学校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综合性的,包括的项目较多,如北京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就设立有田径、体操、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等六个科;一种是一个单项的,如吉林的滑雪业余体育学校,天津的游泳业余体育学校。各学校都有兼职或专职校长或教导主任,并有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练员,这样就保证了经常性的教学训练工作。
青、少年们经过一年多有组织的教学训练,他们的体质普遍增强了。例如上海市第一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田径班学生,入学时平均身高一百六十公分、体重一百零八市斤、肺活量三千二百毫升,血压118/66毫米、握力六十八市斤(左右手相加)。一年后身高增到一百六十五公分、体重一百一十五市斤、肺活量四千三百毫升、血压110/64毫米、握力一百一十七市斤,他们的身体机能之所以发展得这样快,是与系统的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分不开的。此外,青、少年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有很多人达到了等级运动员的标准。例如天津市第一年招收的六百九十名学生,经过一年的教学训练,有五百一十一人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占学生总数76%。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少年游泳科三年级学生共有十一人,1956年测验只有一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水平,但经过一段训练,今年已经全部达到了二级运动员标准。
经过学习,有些青少年不仅运动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体质普遍增强,而且学业成绩也有了提高,因而在原校被评为优秀学生。还有不少青少年已成为原单位各项运动代表队的主力,或担任了代表队和运动队的业余指导员、裁判员。他们对原单位的体育活动的开展起了骨干作用和推动作用。 (崔印善)(附图片)
  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学生们在作体操活动


第7版()
专栏:

  运动场上的接班人
  ——记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燕巴
有一次我到什刹海体育馆,正赶上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体操班的学生们在上课。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在那里作体操活动。几个教练也忙着在旁边指导。无论是练单双杠、高低杠或练鞍马、吊环、平衡木,这些孩子们把每一个动作,总是认真地作了一遍又一遍;教练们也是不厌其烦地教了一遍又一遍。一个繁难的动作作成功了,看,教练和孩子的脸上带着多么欣慰的笑容。“没关系,下次再来。”当一个孩子老作不好一个动作时,教练又这样鼓励他。
谈起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来,人们都知道它是我国最先成立的三所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中的一所。它从1955年12月成立,到现在刚满两年。在短短的两年里,它有了不小的发展。目前,它已从最初的三个科扩大到田径、体操、游泳、篮球、足球和排球六个科;学生也从最初的三百多人发展到七百五十多人。这七百五十多个孩子绝大多数是十四岁到十七岁的中学生。他们每星期在课余之暇,抽出四、五小时来到业余体育学校上课。学校在先农坛体育场、北海体育场、什刹海体育馆、北京体育馆等处给他们准备了很好的学习条件,又聘请了很多有专业技术的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们作他们的教练。这几百个孩子,就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锻炼着。
两年来,在这个培育幼苗的园圃里,在园丁们的悉心栽培下,已经看到从萌芽到开花结果。过去,北京市的青少年们,在各次运动会上,很少能得到分。说是体育运动开展得不够吗?不是的,北京市那么多青少年,爱运动的可不是少数。主要还应该说是他们没有经过正规训练,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很慢。自从这所学校建立后,北京市的青少年运动员们就一再崭露头角。在去年8月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上,北京市代表队就得了体操的男女冠军,田径的男女亚军。这个代表队的成员有80%以上是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学生。这个学校田径科学生孔令蓉,在今年10月的全国田径运动大会上跳过了一公尺五十四公分,战胜了去年女子跳高全国纪录保持者傅雪雁,得了女子甲组跳高第二名。孔令蓉今年才十七岁,1955年到业余体育学校时,只能跳一公尺二三十公分。另外,在其他几次有青少年运动员参加的全国性的比赛中,北京市的青少年运动员都取得了不坏的成绩。现在在这个学校学习的,已有一人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四十七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的就更多了。这些成绩的获得,当然不能完全归功于业余体育学校,但业余体育学校对他们的每星期四、五小时的正规训练,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在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学习的孩子们,他们并没有认为提高了运动技术水平就够了。他们都把积极帮助推动自己学校的体育运动作为一种义务。有不少人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北京市二十二中学有四个学生参加了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排球科学习。他们一面学习,一面帮助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学校里开展排球运动。过去爱玩排球的人不多,经过他们的推动,参加排球活动的大大增加了。参加业余体育学校学习的学生,不但运动技术好,而且功课好,由他们带头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较容易收效。
新中国的运动员,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良好的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在日常训练中,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同样很重视。在录取学生时,他们严格掌握了学品兼优的标准,如果课业不到良好,操行不够五分,就别想进这学校。平时,业余学校对学生也不断地考查和教育。有一个学生,因为贪玩,原来学校的功课好几门不及格。业余体育学校发现了这个情况,就让他停止学习一个半月。业余体育学校的工作人员和教练们并不是只管训练技术,他们无时无刻地还在注意,怎样把孩子们训练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两年中,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已经开花结果。今后它将开更美的花,结更丰硕的果,为体育战线上输送更多的新生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