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加强各级领导做好准备工作
北京将开展冬季除四害讲卫生运动
本报讯 北京市积极准备开展冬季“除四害、讲卫生”运动。
为了保证这一运动的顺利开展,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曾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首先加强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领导力量,整顿和充实了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其次按各个系统分别邀请了典型单位和卫生模范举行座谈,访问了郊区农民和专家,广泛征求他们对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和今后大规模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卫生运动的意见,并且根据这些意见反复修改了冬季卫生运动的工作计划。为了在运动中普遍推广典型单位的卫生工作经验和除四害的经验,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还组织了许多次典型经验交流会,并且组织了观摩,确定除四害讲卫生的最根本最有效的作法,对这些作法加以反复宣传和推广。如今年冬季将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药物毒杀老鼠和采用泥封堆肥的方法消灭蝇蛹主要孳生地的经验。
北京市曾组织各区区长、农业社主任等参观了北京郊区西八里庄和田村乡的泥封堆肥,由当地农业社介绍了他们结合积肥、搞好卫生,采用科学方法处理粪便、垃圾的经验,观摩了东单区怎样采用药物灭鼠。同时,还组织了各机关、工厂、建筑工地、学校、服务行业、饮食行业等单位互相观摩、交流经验。最近还计划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捕雀经验交流会,为明年春天开展捕雀运动月作好准备。
为了使这次运动收到预期的效果,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了宣传办公室,负责全面的宣传工作。目前正积极准备宣传材料,组织力量。在这次运动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将着重批判工厂、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不重视卫生工作,认为除四害、讲卫生可有可无;把卫生工作同生产、学习对立起来;强调困难,消极等待,以及一部分群众中,特别是农民中存在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得病是时运不好”的落后思想。此外,还把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列为社会主义大辩论内容之一,给卫生工作经常化打下巩固的思想基础。目前郊区农村要结合兴修水利、增积肥料的大生产运动,作出“除四害、讲卫生”的卫生工作规划。
此外,对除四害所必需的药物、工具的供应,工业和商业部门都作了充分准备,如第二地方工业局保证灭鼠用的药物不缺货,有关部门为了便利群众将组织推销。手工业管理局正积极组织生产和加工消灭鼠雀用的夹子,和灭雀用的苏子油、线网等。商业部门也做好了组织收购麻雀和供销的准备工作。
12月2日,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举行了扩大委员会,正式布置了北京市今年冬季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的工作。从3日起,将按照系统,召开五个大规模的动员大会,把冬季爱国卫生运动逐步开展起来。
这次运动将分作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消灭过冬蚊蝇;改善环境卫生;深入开展劝止随地吐痰运动;预防煤气中毒和冬季多发病。第二个阶段除继续进行第一阶段的各项活动外,开展捕鼠运动。第三个阶段,开展捕雀运动,并且继续进行第一、二阶段的活动。第四阶段,补课和总结。
(郑幼德)


第7版()
专栏:

  做好冬季爱国卫生运动的准备工作
  本报评论员
党在三中全会提出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明确地指出:除四害和努力消灭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应积极开展群众的经常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养成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的良好习惯。各地贯彻这一精神,都在积极地着手开展今年冬季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怎样保证冬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顺利开展呢?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几年来,各地各系统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创造出很多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消灭四害的办法。因此,把这些经验和办法作出总结和进行推广,是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准备工作的重要内容。有些地方在总结典型单位的经验以后,组织有关人员和广大群众进行观摩和交流经验,这对提高群众除四害的信心很起作用。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工作中,各地对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生产、工作和学习的问题,特别是对当前冬季生产有关系的问题,应该很好注意。过去的经验证明,凡是对这个问题处理较好的地方,群众易于发动起来,运动也能够经常化。今年北京市为了消灭苍蝇的孳生条件,曾在郊区九个地方试行泥封堆肥方法。这是消灭苍蝇孳生条件的一项主要办法。这个办法既讲卫生,又可以增加肥量、提高肥效,很受农民的欢迎。因为这个办法也适合在冬季采用,市领导方面在准备期间,就重视总结和推广它,这对于推动当前的运动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爱国卫生运动是群众性的运动,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前的运动开展得好或者不好的地方,群众在思想上都存在有不少新的问题。在进行思想动员时,应该首先深入研究群众的思想情况,注意以真人真事的实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和算细账的方法,深刻说明四害的危害性,启发群众对四害的仇恨。例如老鼠传染鼠疫、鼠咬热和食物中毒等疾病以外,还糟踏大量粮食。按每年一只老鼠吃粮食十八斤计算,一家如有十个老鼠,就要吃掉一百八十斤粮食,咬坏物品的损失还不计算在内。如把这样的细账向群众宣传,为了防止疾病和保粮,群众就会对老鼠仇恨起来。
在运动开展以前,必须健全各级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才能很好地发挥组织的作用。各地区、各单位都应该调配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不脱产的),经常进行监督和检查,做到“层层处处有人负责”。为了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各地各级卫生部门必须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并根据各部门的业务性质分工负责,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作用。北京市在准备工作中,组织各有关部门配合进行工作的措施,对推动运动的开展是很有利的。如在宣传工作方面,除去组织报社和电台等新闻机关进行及时宣传报道以外,还布置文化部门在电影院放映幻灯片,商业部门利用商店橱窗进行宣传,医疗机构结合候诊教育、家庭访视进行宣传。此外,对于手工业、地方工业、商业等有关部门,则要求他们保证做好有关捕雀捕鼠等工作的物资供应工作,以适应开展运动的要求。
最后,要保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各级党政加强领导。有的党政领导同志没有充分认识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只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卫生部门的业务。这样就不能使运动很好开展起来。只有在党政的统一领导下,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制定出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有步骤地加以实行,才能集中力量,统一步调,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


第7版()
专栏:

  大学生义务缝纫合作社
新华社沈阳3日电 东北工学院学生自己组织起来的义务缝纫合作社,11月底开始为“顾客”服务。
这个义务缝纫合作社,是在矿电系二年级学生、共青团员刘淑慧和傅润兰倡议下组成的。以前,她们经常看到同学们拿着衣服到街上去补,每次最少要花一角多钱,还要花不少时间。于是,她们就提出成立义务缝纫合作社。这个倡议提出后,就有十五个会用缝纫机的男女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他们把学校的一台旧缝纫机利用起来,并动员同学把墨水瓶、牙膏瓶等废品回收,卖出钱来买针、买线。
义务缝纫合作社将在每周利用星期四、五的下午课余时间“营业”,参加合作社的每个成员,每周抽一小时的课余时间为同学们免费缝补衣服。


第7版()
专栏:

  结合农业生产改善城乡环境卫生
  北京郊区进行泥封堆肥
本报讯 为了结合积肥运动,消灭苍蝇孳生地,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北京市准备大力推广泥封堆肥的经验。最近,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曾经组织各区区长、农业社主任和农业、卫生科学工作者参观京郊海淀区西八里庄积肥站和石景山区田村乡小型堆肥点,研究那里的农业社把农业生产同卫生工作结合起来的经验。
西八里庄的“泥封堆肥”,是把有机垃圾(如烂棉花、破布、鱼肉骨头、菜叶等)堆到一尺多高的时候,就在上面浇一层粪便,接着再堆一层垃圾,再浇一层粪便;堆的时候一面掺入少许马粪,一面插好通风管,直到堆成九丈长、一丈二尺宽、一人多高的垛子。然后再在四周挖一圈小沟,浇水合泥,就地用泥把肥堆封好。据说夏天经过两个月,冬天经过三个月,就可以使用了。
这样的泥封堆肥还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除了由于泥封防止粪便中的氮素散发,保存了肥力以外,由于肥堆里的温度、湿度适中,空气充足,肥堆中的马粪里含有的一种元平菌,大量繁殖起来。由于元平菌繁殖所形成的高温(一般可以达到摄氏七十度),可以杀死肥堆里的蝇蛹、虫子和其它细菌。肥堆里的有机物也因元平菌的繁殖等原因而分解成为细粒。在泥土封闭的情况下,这样的高温可以保持一个星期,所以泥封堆肥既讲卫生又能增产。
八里庄积肥站是今年8月建立的。现在已经有十一个农业社参加了这个积肥站。由于经过泥封处理的肥料的肥力大,成本低,几个月来,社员们堆积了两千多万斤肥料。积肥站像火车站的货栈一样,从东到西,一个个肥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肥堆周围也非常整洁。人们在肥堆中间走来走去,既嗅不到腐臭味,也碰不到苍蝇,同过去不用泥土封闭的肥料迥然不同。
石景山区田村乡的小型泥封堆肥点的操作方法同西八里庄大型土封堆肥相同,只不过肥堆较小,只有三尺见方。用的是自己家里的有机垃圾、猪粪和猪圈土。
现在北京市东郊、丰台、南苑等郊区,一共有九个点正在作大型泥封堆肥试验。占全城垃圾半数的有机垃圾都被用来积肥;无机垃圾如煤渣等也全部用来填死水坑。目前,北京市所实行的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分类处理,间日集中清除的办法,为大力推广泥封堆肥经验,结合农业生产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甸义)


第7版()
专栏:

“四无塆”
“走进新屋塆,亮了半个天,四害消灭光,身心多爽朗!”正像这首歌儿一样,当记者一踏上湖北省大别山麓黄冈县宋坳乡新屋塆,就会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红墙白壁的房舍,打扫得光坦坦的院落,既听不到唧喳吵闹的麻雀声,也看不见缠人的苍蝇。
但是,过去的新屋塆和今日完全相反,塆的周围长满了荆棘杂草,家家门前有个大粪窖,猪、牛、鸡、鸭和人住在一块,蚊子苍蝇缠死人,房檐漏洞住满了麻雀,老鼠更是翻箱倒柜,害得人日夜不安宁。
今年7月间,在当地卫生所干部的帮助和塆里的三个青年积极分子方先文、倪素珍和王桂金的带头下,进行了“三改”(改水源、改厕所、改栏圈)和“六净”(室内外净、厨房锅碗净、身体净、被服净、栏圈净、道路净)。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蚊子、苍蝇、老鼠和麻雀基本绝迹,成为湖北省第一个四无村。
为了保持整洁,全塆订立了公约,每天一小扫,五天一大扫。塆里有三位老婆婆专门负责收敛散失在塆子周围的人畜粪便;还组织了卫生检查组轮流值日,检查督促各家的清洁卫生。(附图片)
  干净、安静的“四无塆”。 新华社记者 蔚生摄
从前,人们吃水、洗衣和喂牲畜,都混着用一个池塘,现在已把饮水、洗衣和畜用的池塘分开。这是饮水塘。


第7版()
专栏:

  天津市为开展冬季卫生运动作好准备
本报讯 天津市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正逐渐从计划转为行动。天津市不少地区和单位正积极为开展冬季爱国卫生运动作好准备工作。
天津市红桥、城厢、新华等区的大部分街道已经训练了大批的红十字会员和红十字卫生员。各个街道的红十字会和地段门诊部正组织会员和医务人员采用入户访问、读报、举办图片展览和讲座等方式,向居民进行冬季卫生活动的宣传。万德庄、六合市场、五马路街的积极分子,利用晚上深入各户用药物集中杀灭越冬蚊蝇。他们还组织了卫生监督小组,劝阻居民不要随地滥倒垃圾和污水。
11月中旬,天津市卫生防疫站、红十字会、科学普及协会举办了一次捕鼠骨干训练班,有三百五十多人参加学习。现在各区、街,各单位都有了一批捕鼠骨干。目前,塘沽、南开等区已经在重点街道进行了鼠的密度调查。
最近,天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市农林水利局还组织了郊区部分乡、社的乡长、社主任和生产队长等六十多人,参观了南郊区大高庄乡常年积肥队的固定积肥场,为结合积肥运动搞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作好准备。
目前,天津市正大规模开展不随地吐痰的宣传活动。一百多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干部利用星期天到热闹区进行不随地吐痰的宣传,并且还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品,散发到各街道、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


第7版()
专栏:

  太行山区大南山妇女生育有计划
新华社郑州3日电 太行山区林县大南山村,从今春宣传避孕的好处以后,现在妇女们已逐渐做到有计划地生育孩子。
大南山村二百零二个正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在8、9、10三个月内怀孕的只有一人,6、7两个月内怀孕的有九人。同没有进行宣传的2月到5月比较,当时怀孕的有二十九人。
大南山村近几年来每年平均要生八十个小孩,今年相对地减少了。
这个村三百七十五户中,有十六户的妇女过去因为生育子女过多,身体经常有病,不能下地劳动。全村有三个孩子以上的一百一十八个妇女,她们全年平均只能下地三十天。从今春开始,卫生部门在这里进行宣传以后,避孕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了。


第7版()
专栏:出版消息

人民文学出版社订出计划
  系统地出版五四以后新文学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了更好地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计划在今后几年里更系统地出版一批五四以后我国的新文学作品。在文集方面,除“瞿秋白文集”已经出全、“鲁迅全集”将陆续出版外,“沫若文集”目前已经出了五卷,今后将陆续编,预计三年内出齐;“茅盾文集”已经发排了两卷,预计编十二卷,“巴金文集”已经发排了四卷,计划出十四卷;这两部文集在1959年可以出齐;“郁达夫文集”、“老舍文集”、“叶圣陶文集”、“郑振铎文集”,现在正在编辑,明年可以分别出版一部分;“朱自清文集”、“闻一多全集”已有开明书店版本流行,计划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整理出版。在选集方面,今年已发稿或已出书的有“刘半农诗选”、“应修人、潘谟华选集”、汪静之的“蕙的风”,杨振声的“玉君”、“废名小说选”、“王统照短篇小说选集”、“沈从文小说选集”、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等书;已着手编选或计划编选的有“许地山选集”、“张天翼短篇小说选”、“萧红选集”、“徐志摩诗选”、“杨骚诗文选集”,等等。今后还预备继续编选。 (茵)


第7版()
专栏:

  “茅盾文集”和“巴金文集”将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版“茅盾文集”和“巴金文集”。“茅盾文集”收辑了作者三十多年来的文学著述。收在这部文集里的作品都经过了作者的校订。文集的编次是按小说、戏剧、散文、文学论文等体裁和著作年代区分的。预计编选十二卷,每卷的前面都附有作者的照片和手迹。作者的翻译作品和多年来散见在报刊上的一些短文,都没有收在这部文集里。
这部文集的小说部分,共分七卷,现在已经初步编定,第一、二卷已发排。第一卷是“蚀”(即“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的合集);第二卷包括“虹”、“三人行”、“路”;第三卷是“子夜”;第四卷包括“多角关系”、“第一阶段的故事”;第五卷包括“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第六、七卷是短篇小说集。这部文集估计在1959年出齐。
“巴金文集”收辑了作者从1927年到现在的文学作品,按体裁和著作年代编次。这部文集共分十四卷,大约有四百多万字,每卷的前面也都附有作者的照片和手迹。预计在二、三年里全部出齐。目前文集的前四卷正在排印。
这部文集的第一卷有“灭亡”、“新生”、“死去的太阳”和“海的梦”等四部中篇小说;第二卷包括“春天里的秋天”、“砂丁”、“雪”和“利娜”四部中篇小说;第三卷包括“雾”、“雨”、
“电”(即“爱情的三部曲”);第四、五、六三卷分别包括“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
这部文集的全部作品,都经过作者亲自修订。某些作品,作者在情节上或文字上做了比较重要的修改。(芳、芸)


第7版()
专栏:

  一所培养劳动能手的山区中学
  ——记林县一中的劳动教育
  孙景超
河南省林县一中,几年来,深入领会党的教育政策,坚持老解放区勤俭办学的传统精神,改进了教学工作,加强了劳动教育,使他们在教学、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林县在太行山区,是个老解放区。林县一中的前身是林县师范,建立在1946年秋天,是这个山区里开天辟地的第一所中等学校。
学校刚建立时规模很小,只有一个班,三十个学生。那时正值解放战争开始,一切物资供应都很困难,学校只有几间没收地主的旧房子,其余许多设备,像垒锅灶、泥黑板、编睡觉铺的席子、锯木板打桌凳等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当时由于上面拨下来的经费很少,学校的一些经费,也要靠组织学生生产,像开荒地种菜、种粮食,赶大车贩煤,替人家弹棉花等来补助。所以学校一开始就树立了一种勤俭办学和崇尚劳动的优良风气。
1953年,林县师范改为普通中学,由于党很重视这个老区学校,拨款扩建,学校发展很快,现在是一个千多人的学校了。自学校改为普通中学以来,学校行政领导对贯彻劳动教育一直很重视,经过四年来的艰苦摸索过程,工作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生动的生物课
学校的生物课重要的特点是能结合当地农村的特点进行教学。生物课教师平时很重视和当地劳动模范、老农、技术指导站、农场、蚕场以及县里生产领导机关取得联系,向他们了解当地生产情况,学习实际生产知识。在讲课时,注意引用当地的事例来说明书本上的知识。讲深耕可以增产,教师除了讲清一般道理以外,还介绍了本县因深耕而获丰产的陈玉林合作社的实例:1951年深耕七寸,每亩产三百六十斤;1952年深耕八寸,每亩产四百八十斤;1953年深耕十寸,每亩产六百斤。同时说明深耕必须合适,慢慢增加深度,一次耕得太深,不仅不能增产,反而要减产,接着教师又举了下申街社因片面接受深耕技术,把土翻到一尺五寸深,结果产量反而不如耕三、四寸深的教训。课本上谷子的播种时间是立夏到芒种,他们改为谷雨到立夏;谷子的行距是三十五—六十厘米,他们改为二十—三十厘米。还有施肥、选种、养蚕等,他们都结合当地特点,教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在讲课时,教师不仅注意用当地生产事例来说明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注意结合实际来阐明党的重要政策。在讲复种和轮作一课时,教师先一般介绍了适当的复种和轮作可以增产的道理,再讲我国目前还不能大量垦荒,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都指出,农业增产的主要道路是靠适当增加复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又介绍了在当地实行合理轮作的实际意义。目前林县约有40%的耕地面积仍旧用旧的耕作制度,两年只能收小麦、甘薯或棉花、春谷三季作物。如果实行新的耕作制度,就可一年两熟,大大提高产量。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教师又进一步介绍了本县黄花乡口头村农业社,一亩地实行新的耕作制度,在同样自然条件下,比实行旧耕作制度增产了四百一十二斤粮食的事例。学生们听了很感兴趣。
另外,教师还注意结合农村学生一般具有一定农业知识的实际,因此有的地方着重讲,有的地方就讲得简单些。讲小麦时,教师预先了解学生对小麦播种、管理具有一定技术和经验,但对选种、处理种子和生长过程,以及春季耙麦田的知识都很缺乏,教师就把这些问题讲得透彻些。
多种多样的试验活动
学校教师还通过试验活动,使学生在实地操作中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养成从事农业生产的兴趣,为从事农业生产打下基础。
养蚕是山区的一个重要副业。动物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试验了高温快速养蚕,由于温度、湿度、饲料和换气等掌握得适当,成绩很好。他们试验了七分之一张蚕种,养蚕时间由四十三天缩短到二十三天,每张蚕种能收获七十斤茧,创造了很高的纪录。“生物学通报”去年介绍了他们的高温快速养蚕法。他们饲养的来杭鸡在摄氏零下十五度还下蛋,一年产二百八十个鸡蛋,比书上介绍的标准还多三十个。他们还饲养了好几种兔子。
试验园地分十一个区。在试验园地里试验的东西很多,有七十多种植物。试验的内容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当地情况和学生知识水平来确定的。当地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红薯、玉米和棉花等,植物小组就对这几种作物进行试验。他们试验过红薯温汤浸种、高温育苗、搭架、月光花嫁接;他们对小麦进行过苏打浸种、温汤浸种和不浸种的对比试验,混合肥料和根外施肥的对比试验。用小苏打浸种的麦子和播种时增施磷肥的麦子,都增产20%多;月光花嫁接的红薯去年有一个重达十二斤,震动了林县。在县农业展览会里是最吸引人注意的一件展品。
实验园地的一切试验活动,从耕地、选种、中耕、施肥到收获,全是在生物教师的直接指导下通过学科小组来进行的。整地、中耕和日常管理工作,是以小组组员为骨干发动全体同学来做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给学生讲一百遍,不如让他们看一遍;让他们看一百遍,不如让他们做一遍。学生通过试验活动,学会了许多农业生产的技能。去年植物小组一百四十二人,一般都学会了耕地、浸种、拌种、施肥、插枝、压条、有性和无性杂交等技术,去年一年级参加植物小组的三十五人中有二十二人植物课成绩在九十分以上,其余也在八十分以上。
向劳动模范和当地农民学习
这个学校的学生同农业社和著名的劳动模范都有联系。植物小组和劳动模范订了“合同”,请他们当老师。像本县的全省棉花丰产模范张新才、红薯丰产模范秦福修、小麦丰产模范成百伏以及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石玉殿等,都是学生们最敬仰、最熟悉的朋友。他们经常到县里来开会,都要到学校里来看看,有时特地被请到学校来和学生座谈,介绍生产知识和经验,并亲自到学校园地上传授生产技术。学生有时也集体去参观农业社的生产活动。这些生动具体的活动,对学生学习实际的生产知识和技术都有帮助。学校在去年进行果树嫁接时,曾邀请农业劳动模范石玉殿同志来指导,使果树嫁接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加强和劳动模范的联系,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生产知识和技能,而且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社和养蚕厂。每次参观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很大。
引导学生把知识用于实践
学校和附近的许多农业社都有联系,经常让学生从劳动模范或从书本中学到的新知识和在试验园地上达到的新成果向群众传播。这个山区适于养蚕,但桑树少,群众只会种桑籽,桑树要好几年才能采桑。学校试用插桑条的办法,就比种桑籽提前几年采桑。去年学校根据试验成果,指导和帮助南峪社插了两万多枝桑条。县里很重视这个经验,已把他们的作法通报推广。
动物小组也向群众传授了许多新技术。王来福、李栓龙去年把学校高温快速养蚕的经验告诉南峪农业社,并帮助这个社养了二十五张蚕种,每逢星期天,就去照料一番。蚕快结茧时,发现有的生了黄僵病,回校配了些药粉帮助把蚕病治好了。去年该社养蚕成绩很好,二十七、八天就结了茧,共收茧七百余斤,卖得现金四百多元,给社增加了收入,解决了困难,群众都很感激,称这几个学生是“小专家”。
这个学校学生向群众传授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去年他们统计三年级六个班中,帮助社做玉米去雄受粉的五十七人,做红薯温汤浸种和温床育苗的十人,嫁接树木的二十人,制颗粒肥料的四人,养蚕的一人。这些活动,在群众中影响很大,有的社员说:“过去学校是官府学堂,出来的是吸人血的秀才举人,今天学校出来的是为咱们服务的劳动能手。”
鼓励学生一面劳动、一面读书
学校除帮助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外,还注意培养学生有体力劳动的习惯,鼓励学生一面劳动,一面读书。1955年以前,有些学生在假日参加农业劳动,但不普遍。后来农村合作化了,参加劳动的都按劳分红,学校又鼓励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并给学生许多方便;因而学生参加农业劳动已形成一种风尚。去年暑假到今年麦假前为止,三年级三百二十四个学生,共做了一万多个劳动日,平均每人做了三十一个劳动日,今年两个星期的麦假,全校有一千零二十四人参加了农业劳动,共做了七千一百六十七个劳动日。这些学生不仅在假期里普遍参加社里劳动,而且有许多人在课余都参加社里劳动。
动员学生参加农业劳动的最大好处,就是这种劳动普遍、经常,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最能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学费困难,并为国家节省开支。全校四百七十九个走读生中,每个学生都有劳动收入,只有2%的学生申请助学金,而且申请的数目还很少。
学校很关心学生在社里劳动的情况,合作社也经常把这方面的情况主动向学校介绍。今年麦假后,学校收到合作社寄来的二百多封表扬学生的信,同时来信也批评了个别不积极劳动的学生。学校把这些信全部公布给学生看,使学生受到教育和鼓舞。
学校除了动员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外,还根据部分生活比较困难的同学的要求,组织这些同学利用假日和课余从事各种有报酬的劳动。去年他们组织学生挑渠、抬沙、做小工、洗衣服和打菜窖等,共得工资近三百元。今年上学期他们利用校内空地,组织学生种了五亩多青菜和六千多棵扫帚,估计可收入千余元。学校准备除去工具折旧和种子费用外,把80%的收入分给学生。今年暑假他们又组织了部分贫苦学生在学校里养蓖麻蚕。这种根据同学需要组织的有报酬的劳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和俭朴风气,同时又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所以最为同学欢迎。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学校经常通过许多生动的活动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农村。这个学校有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每年校庆,学校都要系统的向学生进行一次热爱学校,继承好传统的教育。去年是建校十周年,学校举行了很大的纪念活动,向学生介绍了学校初建时学生一面劳动、战斗,一面读书,在艰苦环境下坚持学习的动人事迹。
有些学生看不起农业,学校就向学生介绍些生物学家、农学家、著名农业劳动模范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树立从事农业劳动的远大理想。有些学生认为山区穷,没前途,学校就组织学生学习“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旁听县里关于发展山区的规划报告。当他们知道未来的林县山区将变为“到处是桑树林、蔬菜田、棉花山、花果园、米粮川,骡马成群,猪羊满圈”时,许多人眼睛亮了,大大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除了上述几点,学校还经常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像值日扫除,制造教具,开展少先队小五年计划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这些活动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