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叙驻美大使反对“艾森豪威尔主义”
指责美国企图在中东维持殖民势力
新华社1日讯 华盛顿消息:叙利亚驻美大使宰尼丁12月31日在访问国务院后对记者发表谈话说,叙利亚政府认为,传说中的“艾森豪威尔主义”是同英国和法国所支持的建议相似的,这些建议的目的是要维持在中东的殖民势力。
这位大使说:造成中东紧张局势的主要原因是殖民主义者和犹太复国运动者的活动和政策。“所谓苏联在中东进行渗透的说法是不真实的,它只是为了要掩饰真实情况的一种外表现象。”
宰尼丁驳斥了所谓由于英国在中东的影响消退而在这个地区造成“真空地带”的说法。他说,没有这样的“真空地带”,因为“民族主义的权力”已经填满了它。
宰尼丁说,它从美国报纸报道中得悉了美国的新中东计划。他向助理国务卿朗特里提出若干“事实”请国务院注意。他说,虽然美国的新政策还没有正式宣布,他觉得由于情势“紧急”和直接关系到叙利亚,他还是宜于表明他的态度的。
12月30日,宰尼丁还曾经就同一问题对合众社记者发表谈话,他在谈话里指责美国毫不考虑阿拉伯地区的人民的情绪,正在试图在中东使用“冷战”的策略。


第6版()
专栏:

贩卖“艾森豪威尔主义”
杜勒斯同哈马舍尔德会谈
英法两国政府也得到通知
据新华社1日讯 纽约消息:1956年除夕的那一天,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从华盛顿赶到纽约之后,同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进行了匆忙的会谈。杜勒斯在事后发表声明说,他是应艾森豪威尔之请去见哈马舍尔德的,目的是同他交谈关于美国政府新近拟订的对中东的军事—经济计划。
这项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计划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给艾森豪威尔以随时可以在中东地区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的权力;二、规定一项总额达四亿多美元的两年经济援助计划,从在直布罗陀海峡到阿拉伯海的任何中东国家都可以获得这笔援助。不过每一个国家可以获得多少,只有艾森豪威尔才能决定。
新华社1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外交部发言人12月31日说,英美两国政府并没有就美国在中东的意图进行过讨论。
发言人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只不过告诉了英国驻美大使哈罗德·卡西亚“一点关于美国政府想要求国会授予权力的打算的情报”。杜勒斯并没有就美国在中东的政策给哈罗德·卡西亚任何备忘录。
新华社1日讯 巴黎消息:法国外交部发言人12月31日说,美国已经把艾森豪威尔的中东计划告诉给法国政府。
发言人没有具体谈到这个计划的内容。他只是说,这个计划考虑到了目前中东所存在的“威胁”。


第6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国会谘询委员会
决定派调查团到苏门答腊
据新华社雅加达1日电 印度尼西亚国会谘询委员会昨天举行了讨论目前国内局势的会议,在听取了政府的阐释以后,会议作出决定,认为根据到目前为止的局势发展情况,没有召开全体紧急会议的必要。
谘询委员会决定,国会将按期在1957年1月21日复会。届时,政府将提出关于北苏门答腊和中苏门答腊的事件的报告。
谘询委员会还决定派三个调查团到北苏门答腊、中苏门答腊和南苏门答腊去进行实地调查。三个调查团分别由蔡努耳·阿里芬(伊斯兰教师联合会)、宰纳尔·阿比丁·艾哈迈德(马斯友美党)和奇克万(马斯友美党)率领,调查团将在1月7日以前向国会谘询委员会提出报告。
国会议长沙多诺在会后说,在目前局势下,国会将首先给予政府以工作的机会。
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和第二副总理查利德也出席了会议。


第6版()
专栏:

叙利亚“民族阵线”组成新阁
阿萨利重任总理兼代理外交部长
新华社1日讯 大马士革消息:据叙利亚总统府发表的公报宣布,由萨布里·阿萨利领导的叙利亚新内阁已经在12月31日组成。
新内阁由萨布里·阿萨利(国民党)担任总理兼代理外交部长,赛拉哈丁·比塔尔(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担任外交部长,哈勒德·阿泽姆(无党派)担任国务部长兼代理国防部长。
阿萨利同一天对新闻记者说,新内阁的政策将以叙利亚许多政党提出的一项纲领为基础。这项纲领要求实行中立政策。
新内阁代表着叙利亚议会中新成立的“民族阵线”。由国民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和一部分无党派议员组成的“民族阵线”在目前的议会中占绝对多数。


第6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抗法战火势成燎原
法国殖民者处境非常严重
新华社1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12月31日讯:在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巴黎各报的政治评论员对阿尔及利亚的局势十分焦虑;那里燃起的武装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烽火已经二十六个月了,而局势却仍然非常严重。
据一些报纸报道,1956年法国政府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上花去了三千一百七十多亿法郎。镇压起义者的法国军队有六十万。
尽管法军司令部想尽了各种办法,它仍然不能摧毁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的抵抗。据法新社这几天的消息,在蒂齐—乌佐附近,以及在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国境附近的涅格林地区又发生了新的血战。阿尔及利亚游击队在阿兰、君士坦丁、佩雷戈和西迪·信尔·阿卑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12月31日,阿尔及尔市的交通工作人员举行了罢工,抗议殖民主义者的恐怖行动。


第6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新年献词
号召巩固独立扩大民主支持政府肃清叛乱集团
新华社雅加达1日电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昨天发表的1957年新年献词中,提出新的一年的任务说,必须巩固和发展1956年中的民主生活所得到的胜利,动员一切力量推动和协助沙斯特罗阿米佐约政府更加认真地来履行已经由国会通过的政纲。
献词提到在1956年中,印度尼西亚的国际地位日益巩固,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独立也巩固了。同时,1956年是民主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获得更具体的形式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内反革命分子的力量和声势更加衰落了。献词在这方面提到了前陆军副参谋长卢比斯政变阴谋的破产、副总统哈达的下台和前第一军区司令西姆波朗的军事叛乱的失败等。
献词指出,为了使政府能够良好地执行它的政纲,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同人民一道要求必须把那些破坏执行政府纲领的部长们开除出内阁,对那些破坏中央政府纲领的执行工作的各局局长及其他大员也必须采取同样步骤,不要让整个内阁成为这几个人的牺牲品。
献词号召印度尼西亚人民巩固民族独立,扩大民主,发展争取改善生活、争取和平、友谊和各民族间的亲善的斗争。支持、推动并协助当局迅速而断然地解决中苏门答腊和北苏门答腊事件,继续肃清“伊斯兰教军”、“伊斯兰教国运动”及其他反人民的非法武装集团。
献词最后说,为了避免像“茉莉芬事件”发生时期那样的大屠杀,必须反对企图把哈达拉入政府的每一个阴谋。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华盛顿投出的暗影
新年前夕,华盛顿在一大堆的美好祝愿以外,给世界投下了长长的暗影。他们把这暗影叫做“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是个什么玩意呢?据这些官员说,它的主要含义是在中东地区“以美国的力量充当保护的屏障”;同时,“美国以五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计划,把中东各国同西方的关系拉得更密切一些”。如果用美国传统的外交术语来说,这就是要用美元和大棒,把中东变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合众社记者冈萨雷斯拿“艾森豪威尔主义”来同1823年的
“门罗主义”和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相媲美。这个对比倒是很能说明真相的。门罗、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都是美国的总统,都“创造”了一种“主义”,这些“主义”尽管出自不同的时期标着不同的名字,但有它们的共同点。最主要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使美国戴上“保护者”的假面具,来推行扩张的政策。一个多世纪以前的“门罗主义”,外交史上已公认它标志着美国在美洲大陆建立统治权的起点。至于“杜鲁门主义”呢?美国记者昂特尔在1949年出版的小册子
“幕后”中,毫不隐讳地供认了“杜鲁门主义”的实质,他说:“美国把自己的金元耗费在土耳其并不是为要维持和改进那里并不存在的民主”,而不过是“更广大得多的美国战略计划底一小部分而已”。美国“援助希腊也并非因为偏爱希腊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将来,希腊就要变成海地或尼加拉瓜这一类型的在美国完全和绝对控制之下的国家”。
从“门罗主义”到“杜鲁门主义”,美国的势力从美洲大陆扩展到了巴尔干半岛。现在从“杜鲁门主义”到“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的势力已经从巴尔干扩展到了中东地区。三个“主义”就是美国对外扩张的侵略道路上的三个里程碑。
美国统治集团竟然认为目前已到了他们在中东横行的时候了。但是,人们都很容易看得出,所谓“艾森豪威尔主义”者,美国殖民主义一个新的代名词而已。 (瑞)


第6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火炬报”揭露
美国是卢比斯——西姆波朗集团的拉线人
新华社雅加达1日电 印度尼西亚国民党机关报“印度尼西亚火炬报”昨天在第一版以通栏大标题指出:“外国分子站在卢比斯—西姆波朗活动后边”。这篇报道开始就据可靠方面人士说,根据深入调查,证明美国是卢比斯—西姆波朗企图推翻现政府活动的幕后拉线的大国之一。
报纸回溯说,在印度尼西亚普选结果公布以前,美国国务院人士即已密切地注视着这次普选的进行,他们确信马斯友美党和社会党将在普选后作为大党出现。如果这样,可以确定印度尼西亚的政策必将会符合于美国的政策。报纸说,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这种希望落空了,印度尼西亚国民党和伊斯兰教师联合会的胜利使它们大为震惊。特别是当它们知道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也作为“四大党”之一出现的时候,它们更耽心印度尼西亚的政策同美国的政策会大大分歧。
报纸说,因为这个原故,美国就想尽办法来使印度尼西亚全体社会公众怀疑大选的结果。它们在印度尼西亚展开了目的在于抹煞大选结果的宣传攻势。报纸说,在这个企图破产后,美国又施用另一种手法,就是用私人的基金会来协助企图推翻政府的活动,其中的一个就是“亚洲基金会”。此外,它们又煽起印度尼西亚的地方情绪,以引起各民族间的对立和不满情绪,报纸最后还提到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例,这些事例更证实了外国分子正在进行企图推翻印度尼西亚政府阴谋的幕后活动,那就是在西姆波朗事件发生前有一架美国飞机在北苏门答腊降落,据悉,这架从曼谷飞来的飞机属于美国退伍军官陈纳德的。同时,美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柯明也往访外交部,表示了美国要在事实上承认西姆波朗政权的愿望。


第6版()
专栏:

苏丹坚决反对巴格达条约
争取巩固同阿拉伯和非洲各国关系
据新华社1日讯 开罗消息:据中东通讯社报道,苏丹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哈古卜12月30日在喀土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苏丹正在争取巩固同阿拉伯各国的人民和非洲各国人民的相互关系。
苏丹外交部长指出,苏丹坚决反对巴格达条约,决不参加巴格达条约。他说,我们将要反对强迫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接受巴格达条约的一切企图。
马哈古卜说,苏丹打算同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缔结“睦邻关系条约”。


第6版()
专栏:

苏加诺宣布南苏门答腊处于战争和戒严状态
巨港市长表示南苏门答腊将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新华社雅加达1日电 情报部昨天宣布,由于南苏门答腊目前局势的发展,苏加诺总统已经宣布从12月29日起第二军区所属的地区和它的海面处于战争和戒严状态。
昨天上午,从南苏门答腊来到雅加达的南苏门答腊省政府委员会代表和“南苏门答腊社会愿望传达委员会”的代表先后会见了印度尼西亚内政部长苏纳约。他们要求更广泛的自治。
巨港市长阿里·阿明以传达委员会代表团团长身份告诉安塔拉通讯社记者说,这个代表团的到来主要是要求给予南苏门答腊省以自治的地位,使它能以本区的资源来进行本区的建设。
他认为,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法律范围以内加以解决。如果中央政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南苏门答腊将循法律行事。南苏门答腊的传统是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他们不主张发生中苏门答腊和北苏门答腊那样的事。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萨尔条约——一宗肮脏的交易
根据法国和西德两国政府签订的西萨尔条约,萨尔已于今年1月1日在政治上并入西德。
萨尔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西德和法国垄断资本家争执的一个焦点。萨尔原来是德国的领土。它蕴藏有丰富的煤矿,并且拥有巨大的钢铁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萨尔,同时在这个地区大力发展煤钢工业。1955年萨尔煤的产量达到一千七百三十万吨,钢的产量为三百二十万吨,这就使法国在“欧洲煤钢联营”中同西德保持一定的均势。此外,萨尔每年至少从法国输入十万吨粮食、三万五千吨肉类以及其他农产品,使法国对萨尔贸易的出超每年达五百亿法郎;而且萨尔的出口完全能够弥补其他法郎区对西德贸易上的巨大赤字。随着西德经济的恢复和垄断组织地位的日益巩固,西德就竭力设法恢复对萨尔的控制。于是,法国同西德在萨尔问题上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化了。
1954年10月西德政府为了使法国同意在“巴黎协定”上签字,曾经同法国签订了一项使萨尔“欧洲化”的协定。但是在1955年10月,萨尔居民投票否决了违反他们利益的“欧洲法规”。紧接着在12月的议会选举中,亲法政党遭到了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就无法继续把萨尔留在自己手中了。
从去年2月开始,法国同西德举行了一系列的谈判。法国不得不同意放弃对萨尔的控制,但是它竭力争取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与西德做成这笔交易。在谈判过程中,法国要求在西德境内修建摩塞尔运河,以减低洛林铁砂运往鲁尔的费用;同时使它从鲁尔得到廉价的焦煤,以改变法国冶金工业的不利地位。此外,它还要求继续开采萨尔的煤和维持它在萨尔的大企业的权益,维持它和萨尔的贸易水平。当然,西德垄断资本极力反对法国垄断资本家的这些要求。于是,摩勒同阿登纳、比诺同勃伦塔诺为了这些问题不断地争吵,使谈判多次陷于僵局。
直到去年10月27日,法国和西德才做成了这一宗肮脏的交易,由比诺和勃伦塔诺在卢森堡签订了萨尔条约。条约规定萨尔在1957年1月1日在政治上并入西德,在经济上并入西德将在今后三年内逐步进行,而在1959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法国将在二十五年中从萨尔获得九千万吨煤,而目前它拥有萨尔全部煤矿资源;西德同意修建摩塞尔运河,并负担全部费用的三分之一;此外,西德还要给法国一笔没有透露数目的款项。
在萨尔条约签订以后,法国和西德的官方人士就大肆宣传说,法国和西德之间的纠纷已经解决了,今后两国将会更好地合作。但是,这种故作乐观的论调并不能掩盖住双方的利害冲突。事实上,法国和西德这次在萨尔问题上的暂时妥协,只会加深法国同西德的垄断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萨尔并入西德以后,西德同法国在煤钢工业潜力的比重上将由原来的一百二十八比七十一变为一百四十五比五十四;而且法国在“欧洲煤钢联营”中钢产量的比重将下降到22%,从而失去至少控制钢产量的25%的成员国才能享受的优先投票权。西德煤钢工业力量的加强,不但使西德垄断资本在“欧洲煤钢联营”中可以占有压倒的优势,并且将给法国的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带来更大的威胁。此外,法国和西德同意将法国在萨尔发行的五百亿法郎中毁销四百亿法郎,其余一百亿法郎以官方兑换率收回,这也使法国蒙受了显著的损失。在萨尔条约签订后,巴黎新闻界人士已经不满意地谈论,西德在萨尔问题的一些让步,未必能抵偿法国方面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垄断资本家必然要采取各种手段来对抗西德对手的排挤。在萨尔,由于很多煤钢企业的股权分别掌握在法国和西德两国垄断资本的手中,双方争夺控制权的斗争将越来越尖锐。在
“欧洲煤钢联营”和西欧“共同市场”等组织中,双方勾心斗角的争吵也将越来越激烈。
同时,对西德垄断资本家来说,要他们出钱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来修建摩塞尔运河,和让自己的对手在今后二十五年内再在萨尔开采九千万吨煤,当然也是一件不愉快的事。修建摩塞尔运河的问题虽然已经签订了协议,但是他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细节来阻碍运河的修建,或者在运河建成以后采取一些措施来抵销法国钢铁企业从运河得到的好处。对于让法国今后继续采煤的协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早就指出,这并不能阻挡德国在法国采煤区采煤,以使法国的煤矿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可以预料,在今后使萨尔在经济上并入西德的过程中,双方还会有激烈的争吵。
西德和法国签订的萨尔条约,违背了萨尔人民以及德国人民的愿望。大家知道,在目前两个德国存在的情况下,萨尔问题只有在两个德国的代表参加下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现在西德同法国排斥民主德国的参加,强将萨尔并入西德,就使德国的统一增加了新的障碍,同时也使萨尔成为西德的一个军事工业基地,受到大西洋公约集团的约束和巴黎协定的支配。
早在去年5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就曾写信给西德总理阿登纳,指出应该由两个德国的政府,吸收萨尔州政府代表参加,共同讨论萨尔问题,才能获得符合于德国民族利益的解决。在西德和法国政府片面地签订萨尔条约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发表声明,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萨尔人民对违反他们愿望的萨尔条约也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在12月13日萨尔议会讨论把萨尔并入西德问题的特别会议开始前,萨尔人民在议会大厦举行了示威,要求取消萨尔条约。在12月22日萨尔人民又在萨尔布律根附近的杜德维勒举行各地居民大会,并且通过决议,反对把萨尔划入北大西洋集团和西欧集团范围。
为了在保障德国民族利益和欧洲安全的条件下解决萨尔问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议:在德国的和平统一实现以前,萨尔应该被置于一个特殊的地位,不被卷入北大西洋集团和西欧联盟,并且应该保证在这个地区不能驻扎西德或其他外国的军队和实施征兵措施。同时,还应该保证不降低这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促使这个地区的人民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西德发展正常的自由贸易和不受限制的文化交流。毫无疑问,这个办法完全符合于萨尔人民以及德国人民的愿望,并且将得到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黎邦铎)


第6版()
专栏:

春色满园关不住
圣地亚哥印象
访南美中国艺术团副团长 王力
我们这次从中国到智利的旅程,是地球上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最长的旅程。尽管这里被称为“地球的边缘”,但是好客的智利人使我们生活在如同自己的家里一样。
一到圣地亚哥机场,曾经访问过我国的智利著名政治领袖阿伦德先生就让楚图南团长和我,坐上他自己驾驶的汽车,把我们送到旅馆。
阿伦德先生是一个中等身材、蓄着短胡子、具有典型的南美洲人性格的政治家。他是智利社会党领袖,人民行动阵线主席,参议员,前参议院议长,是上次大选时和现任总统竞选的对手。他所领导的智利社会党是主张同智利共产党合作,主张同苏联和中国友好的;他担任着智中文化协会的主席。他和他的夫人一起访问过中国。
阿伦德先生对我们说,圣地亚哥人提前唤来了春季来迎接远方的客人。
8月,应该是圣地亚哥的残冬和雨季,却出现了明媚的春光。樱桃花已经雕谢,桃花正含苞待放,柳条正吐出青芽,丁香和菊花盛开,橘子树上正结着金黄的果实。
“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情景,正好也象征着今天智利人民的心情。
这个狭长土地的国家,以丰富的铜和硝石的蕴藏闻名于世。在圣地亚哥,人们可以看到,到处是精采动人的铜像,到处是铜质器皿,到处是铜制的手工艺品。但是这种宝贵的金属的出口,却被美国的公司所操纵;近三年来,铜的价格更被压低得如同粪土。硝石也销售不出去,硝矿工人已经连续罢工三个月;他们的罢工行动表示了对美国垄断智利经济的不满情绪。
8月18日这一天,智利人民尽情地吐露了他们的民族情绪。
这是纪念智利独立战争时代开国的民族英雄奥黑金斯的节日。全智利的报纸都在首页刊载着奥黑金斯的巨幅照片,铭录着他的名言:“跟着我取得生的荣誉,或者是光荣的战死!”“用我的臂膀,拯救我的祖国!”
在高耸的身披盔甲、骑着战马的奥黑金斯铜像面前,人群络绎不绝地献上鲜花。
这一天,依照圣地亚哥市的传统,由市内两个最高学府——智利大学和天主教大学比赛足球,同时举行化装表演。五万多智利人聚集在安第斯山脚下一个足球场上,这个国家的许多重要文武官员也都出席了这个盛会。大学生们穿着民族服装,用活报形式叙述了智利独立战争的历史,用诗的语言歌颂了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无名英雄,也表演了各种土风舞。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会场上的大喇叭一直广播着以最辛辣的语言、猛烈抨击美国垄断资本窒息智利经济的蛮横作法的对口白和讽刺诗。全场对这种广播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雷动的掌声中,中国艺术团的代表被请到场子中央,接受了两个大学赠送的花篮。
中国艺术团在圣地亚哥也受到智利政府的礼貌待遇。在我们首次公演开幕前五分钟,伊巴涅斯总统夫妇突然来到剧院。在一个特别大厅里,身穿将军服的伊巴涅斯总统接见了楚图南团长和我。这位总统对我们说:“智利人民很欢迎你们。”这句话和他在演出结束时讲的“他们果然带来了很好的东西”一起被刊载在次日圣地亚哥的报纸上。
伊巴涅斯总统是一个无党派的军人。在议会里,他的政府主要依靠激进党和自由党的支持。
自由党领袖亚历山大先生是参议院议长,他在接见中国艺术团的领导人时,赠送了银质底盘的国徽给我们。
激进党领袖阿兰先生和各党派的议员代表陪着艺术团团员参观了议会的大厅。阿兰先生表示了对中国的浓厚兴趣。
在智利议会的大厅中,激进党席位在中间,右边是自由党,再右边是保守党,极右边是传统保守党(天主教保守党),左边是社会党和一些别的小党派。他们以席位的位置,来表明自己在政治态度上的倾向。
智利的各政党和各报,对待中国艺术团的态度都是友好的。最初,只有传统保守党表现冷淡,在他们主办的“知识丰富报”上连广告也拒绝刊载。
自从九十一岁的红衣大主教加罗尔博士接见了中国艺术团的领导人之后,传统保守党和“知识丰富报”的态度也有了好转。
这些党派的领袖人物在和中国艺术团接触时的谈吐中,充满着民族主义的情绪,连红衣大主教也被公众认为日益增长着“开明倾向”。
圣地亚哥一家最大的报纸“水星报”,统计了半个月来各报的新闻篇幅,共有四大新闻。顺序是:第一是增加职工工薪:在这条新闻里,报纸抨击美国扼杀了智利经济。自从美国财经顾问团到智利后,三个月来,物价和生活指数更加飞速上升,与物价的猛烈上升相比,职工工薪的增加是微不足道的。
第二是硝石工人大罢工。
第三是欢迎中国艺术团:各报一致称赞中国的艺术,认为欢迎的盛况甚至超过了所有的外国的官方代表团。
第四是政府内阁危机:这是伊巴涅斯总统就任以来的第二十四次内阁危机。结果是又换了三位部长。这家报纸幽默地写道:“智利人关心中国艺术团超过了关心内阁危机。”
显然的,中国艺术家对于智利人民的这种“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民族主义感情,是充满着同情的,而这对于美国的垄断资本家来说未免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了。(附图片)
(上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鸟瞰。
(下图)我艺术团应邀参加了奥黑金斯节,他们在举行纪念会的体育场上受到热烈的欢迎,并和足球队员在一起拍照。  (萧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