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中苏两国人民军队的团结友谊万岁
萧华
今天我们同全世界劳动人民一起,欢欣鼓舞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节日,对于在长期革命战争的火焰里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说来,是特别亲切的。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十月革命的光芒,照亮了全世界劳动人民彻底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后四十年来,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所获得的丰硕成果,鼓舞了全世界人类争取解放、争取幸福的信心和勇气。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试验洲际弹道导弹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给全世界进步人类以很大的鼓舞。中国革命就是十月革命的继续。中国人民效法了十月革命的榜样,打断了反动统治的枷锁,取得了彻底的解放;中国人民学习了苏联人民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正以忘我的劳动,建设着自己美好的社会主义的祖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十月革命的精神武装起来并且以苏联红军作榜样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苏联军队一样,有着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思想武器,有着坚强的政治工作和高度自觉的纪律,有着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最先进的军事思想。正因为这样,它就成为一支彻头彻尾的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的、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的革命军队,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大的人民军队。
大家知道,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我国革命的特点。我军在那漫长的、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在粉碎帝国主义指使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道路上,无时无刻不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所鼓舞,无时无刻不为苏联军队坚苦卓绝的战斗意志和胜利的史诗所激励,从而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为争取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而英勇奋斗,勇往直前。
大家知道,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把苏联军队的胜利看作我们自己的胜利。苏联人民、苏联军队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每一次打击,都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振奋,鼓舞着我们更加信心百倍地打击日本法西斯。苏军胜利的捷报,成为当时解放区军民战斗动员的号角;苏军战斗英雄的事迹,成为我们指战员传颂和学习的范例。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都非常关切当时苏德战场上苏军胜利发展的形势。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把解放区对日寇作战的战线同苏军对德寇作战的战线溶成一体,把我军的胜利和苏军的胜利溶成一体。在苏军打败德国法西斯以后,又挥师东向,以拔山倒海之势,进军我国东北,帮助中国人民最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那时候,经历了长期艰苦奋斗的中国人民及其军队所得到的巨大鼓舞,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鼓舞和帮助之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败日寇之后,蒋介石反革命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向人民发动了猖狂的进攻。苏联人民在道义上给了我们有力的援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昂扬,愈战愈强,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了长期战争锻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担负着保卫祖国和平建设并随时准备解放台湾的任务的同时,踏上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八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现代化建设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陆军更加强大了,而且建立了海军和空军。各级指挥员在学习现代化诸兵种合成军队作战知识和技能方面,各兵种、军种在学习现代战术和技术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成绩。所有这些,都是和苏联真诚无私的帮助分不开的。尽管我们军队有着自己的许多特点,但是,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如果不学习苏军的先进经验,我们的进步就不会是这么快的。在我们隆重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军全体指战员在完成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中,一定要更加认真地学习苏军的先进经验,学习苏军先进的军事科学和技术;学习苏联军人忠于社会主义、忠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为建设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的精神。
去年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的胜利。但从政治思想战线上来说,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也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的。今年夏季以来,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利用整风的机会,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他们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国家的基本政策,企图使我们的国家回到资本主义的老路。现在反右派斗争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军全体指战员必须深刻认识:要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要同右派分子作坚决的斗争,更重要的必须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来改造自己的思想,肃清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纠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错误认识,克服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才能过好社会主义这一关。通过整风运动要达到提高全体指战员的社会主义觉悟,进一步巩固党对军队的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官兵之间、上下之间和军民之间的团结,加强自觉的纪律的目的。整风和反右派斗争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一场战争,我们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彻底胜利,就会使我们军队更加纯洁,更加巩固,现代化的建设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就。
中苏两国八亿人民的团结,中苏两国强大军队的团结,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的团结是牢不可破的。让我们中苏两国人民,中苏两国军队,社会主义各国人民,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紧紧地团结在十月革命的旗帜之下,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奋勇前进!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第3版()
专栏:

用更高度的热情结合实际行动来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黄炎培
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国家、全世界劳动人民,都在热烈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而我们中国呢?
我们中国年年热烈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今年1957年的我们中国呢!
今年1957年的中国,正在以特殊的心情,更高度热烈地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这特殊的心情,从那里表现出来的呢?为的是什么呢?
第一、新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1957年10月1日已经宣布提早并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条件来进行的。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手工业的方针,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厉行增产节约,这种种措施,都是吸取苏联对我们有用的经验而确定的。在我国建设过程中,苏联更以国际主义的精神,给我们全面无私的援助。苏联帮助我们建设的一百五十六项规模巨大的工程,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没有苏联这种种帮助,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要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那是不能想像的。
第二、1957年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正从经济战线已经取得胜利的基础上,进行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革命。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公认是十月革命的继续。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消灭阶级,这是根据苏联的基本经验的;同时,结合了我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采取了列宁所提到的赎买政策。通过赎买政策,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改造高潮中,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完成了企业改造,基本上改变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
苏联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解决之后,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阶级斗争,是不会在短时期内熄灭的。苏联在消灭剥削制度以后,一直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李可夫等右派分子进行斗争,直到1937年才把布哈林、托洛茨基右派联盟最后粉碎。匈牙利工人阶级政权,曾一度被资产阶级所篡夺,也同样给了我们这条经验教训。但是苏联和匈牙利的经验教训又告诉我们:只要人民坚决拥护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些人民的敌人,最后一定是要失败的。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有它的特殊情况,但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当前政治上思想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有现实意义的,特别是去年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
还有一点:在今天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声中,看到苏联那么惊人的成就,这些成就,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的。我们全中国正在展开全面整风运动,面向着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谁优?谁劣?何去?何从?还允许任何人提出任何怀疑吗?
那么,我们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用什么来庆祝呢?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庆祝,怎样实际行动呢?
首先,我们必须更努力社会主义建设。这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家发挥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从工商界说来,是贡献自己的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生产技术和业务经验,——积极参加增产节约运动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争取更多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即将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而努力。
其次,我们必须积极投入包括反右派斗争在内的整风运动。这就是痛下决心,破掉资本主义立场,建立社会主义立场,围绕着大是大非,既和风细雨地、又认真严肃地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共同过好政治上思想上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关。对右派分子必须根据彻底揭露,坚决批判的方针,摆事实、讲道理,同他们斗争到底。
伟大!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这一伟大纪念,鼓舞我们对这些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多么有力!
拿这些实际行动来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够了吗?不!
我们必须看到在美国侵略者凶恶地控制下的我国领土台湾还没有解放;我们必须看到美帝国主义正在煽动土耳其对叙利亚进行侵略战争的阴谋活动,这说明战争危机并没有消灭,我们必须随时随地提高警惕。但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和巩固,特别是最近苏联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的试验成功,结果是什么呢?帝国主义国家所得到的是惊惶,是震动,社会主义国家所得到的是鼓舞,是团结。
最后让我们高呼: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万岁!
社会主义国家万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万岁!
世界和平万岁!


第3版()
专栏:

感谢苏联对克拉玛依的帮助
克拉玛依矿务局局长 秦峰
克拉玛依油田从开始勘探、发现,直到发展成为目前的规模,都是与苏联的巨大援助分不开的。在前中苏石油公司合营期间,有许多苏联地质家先后对这个地区进行了各种地质勘探工作。1954年乌瓦洛夫同志率领了一支地质队,完成了地质普查工作。他肯定地认为这里含油希望是很大的。1955年底,他所定的第一号探井钻出油来了,这个消息传遍了全国。
第一口井出油了,许多地质家对这里的含油远景及勘探规模仍估计不足,只建议在两平方公里的面积上钻探。1956年初,苏联地质家安德烈柯来到新疆,他听取了其他地质家的意见,研究了各方面的资料,就地进行了调查以后,对克拉玛依的含油远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主张大规模钻探。
进行大规模的钻探工作,需要有大量的设备器材。而我们的物质基础是十分薄弱的。这时,苏联人民给予了真诚的援助,把他们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设备器材源源供应我们。在钻探工作中使用的各型钻井机器及各种器材,每年有三、四万吨都是苏联供应的。
大规模钻探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钻完的油井多了,采出的原油多了,如何管理好这批油井与取得油田开发设计所需的数据,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大问题。苏联同志在这方面给予了我们及时的、有力的帮助。
1956年冬天,是开发克拉玛依的第一个冬天。做好防冻保温工作,是当时钻探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个问题使我们很为担心,因为井场保温缺乏木板,油井保温没有锅炉。苏联专家看出这种情况,提出了两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这就是利用附近的芦苇,编成苇帘保温井场;利用钢管自制小型管式锅炉,用由井内采出的天然气作燃料,烧蒸气保温油井。在提出这些办法之前,他们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潘念考夫斯基同志为了解决试制小锅炉的问题,几乎走遍了整个库房,终于找到了适合制造小锅炉的管材。
苏联专家不仅在钻探工作中给予帮助,而且对油田开发准备工作也给予经常的指导。不久前,石油工业部苏联专家工作组来到克拉玛依,亲自帮助我们拟定了油田开发准备工作方案,建议我们进行油田注水试验工作,明确了今后合理开发油田的方向。
在与苏联同志共同工作的岁月里,使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去年下半年,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决定把四十公里以外的玛纳斯河水引到克拉玛依来。我们没有建造泵房和铺设水管的经验,专家当中也没有人精通这个专业,但是他们仍然竭尽全力予以帮助。潘念考夫斯基同志曾多次去玛纳斯河岸,亲自参加选择泵房地址的工作,晚上回来还要钻研有关参考书籍。最后,他终于对泵房建设及水管防腐问题,提出了不少有效的建议,对这项重大工程的顺利完成起了很大作用。
涡轮钻井是一门先进的钻井技术,过去我们没有人会掌握。米海依洛夫同志就在第一口使用涡轮钻具的井上传授,先给工人讲课,然后又亲自操作给他们看。不到三个月功夫,井队工人就掌握了这门新技术,钻井速度提高好几倍。
在克拉玛依的人们都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件事。二号井发生了严重井喷事故。喷出的水柱高达三十——四十公尺,冻结在井架上,从四周围成一座高大的冰塔。人们无法进入井台。专家组长波波文同另外七、八位专家,特地从乌鲁木齐和独山子赶来参加处理事故的工作。他们同我们的工人一起,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严寒条件下,与事故接连搏斗了几昼夜。最后,专家带领了工人,冒着在高压下从井内喷出的、落下来就会立即结冰的水柱、冲上了井台,用预先做好的工具关住了井口,制止了井喷。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井队,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现在,克拉玛依正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着。
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前夕,我们衷心感谢苏联人民、苏联政府和苏联专家对克拉玛依石油建设的全面的、巨大的援助。今后,我们将加倍努力建设祖国的石油工业,来加强中苏友谊,更快地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3版()
专栏:

苏联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陈嘉庚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纪念即将来临。我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同全世界劳动人民一样,莫不怀着无限兴奋和感激的心情来迎接这个伟大的节日。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经济落后,文盲众多。可是现在的苏联,已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业大国。工业发展的速度已远远超过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和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它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用的原子能发电站,并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世界上发电能力最大的古比雪夫发电站,最近已全部建成,并已全部发电;苏联在继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成功之后,又成功地发射出两颗人造卫星,揭开了人类对科学研究的新的一页。在农业生产方面,也获得了伟大的成绩。它不但有了社会主义集体化了的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并且许多产品的产量已高踞世界首位。由于人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物价又屡次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地普遍提高。这些辉煌的成就,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蕴藏着惊人的生命力和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全世界人民树立了可贵的光辉的榜样。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照耀着人类解放的道路。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高涨起来。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是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指出的道路前进的。所以,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就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
我国广大的海外华侨,有着热爱祖国的光荣传统。他们切盼自己的祖国能够早日摆脱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和反动势力的统治,走上富强康乐之途,所以在孙中山先生倡导辛亥革命时,很多华侨都成了孙中山先生的热烈拥护者和支持者,在经济上和实际行动上再接再厉地支援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前后曾遭受许多次失败,他在摸索前进的道路时,十月革命发生了,接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他注意地研究了俄国革命的影响和中国革命应走的道路,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得出了“中国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的结论。因而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了,在他临终以前,还念念不忘于如何加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在他致苏联的有名的遗书中写道:“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海外华侨和国内同胞一样,希望祖国早登富强康乐之域。今天,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英明正确领导下,在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下,已经取得了过去所梦想不到的伟大成就。祖国已经强盛,工农业生产水平空前提高,人民生活也在不断改善。在这迎接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刻,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今后必须更好地向我们的良师益友——苏联学习,并且密切合作,为保卫世界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电子管厂和苏联专家
北京电子管厂厂长 周凤鸣
我们北京电子管厂的全体职工,怀着兴奋和感激的心情,以提前一百天完成了我厂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提前一个季度完成1957年国家计划来迎接人类伟大的节日——十月革命四十周年。
1953年冬天,我们的厂址还是一片耕地。一年半后却矗立起了这座以世界上头等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电子管厂。这样的建厂速度,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是很难想像的。一年前到厂的大批从未见过机器设备的新工人,缺乏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在一般都能进行独立操作和工作了,如果没有大批苏联专家的亲手教导又怎么能办得到呢?
到去年4月间,苏联政府共选派了以电子管制造总工程师梅尔金同志为首的二百多位专家来厂指导我们进行设备安装,机器调整和产品的试制工作。苏联驻我厂总代表卡明斯基同志还帮助我厂拟定了一个土建安装新产品试制进度与措施计划,又协助我厂建立了正轨生产与文明生产的秩序,树立了必要的管理现代化企业的各种制度。例如:电子管在制造过程中要求异常清洁,否则即会产生大量废品。我们的装架车间安了双层密封玻璃钢窗,空气必须经过过滤后才能送入室内。操作工人必须穿着洁白的工作服,工作鞋,带着白色的帽子,装架工人还必须常用酒精擦手,防止手汗使电子管的阴极中毒。可是这些要求往往由于职工还没有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不能经常注意,影响到电子管的成品率。卡明斯基专家曾经多次督促我向全体职工进行真空卫生的宣传教育,并且协助我们制定了真空卫生工作规则,在全厂建立了讲生产卫生的好习惯。苏联机械专家齐勃夫所率领的安装队,在我厂设备安装方面的成绩是突出的。我厂共有使用各种气体的、高周波的、电子仪器的设备和无线电设备一万六千多台件。这些设备非常精密,要求准确度很高,要在短期内安全地安装调整好,困难是很大的。为了赢得时间,安齐勃夫等专家同我们研究采用了“边安装、边调整、边试车、边生产”的办法。终于提前了两个多月完成了任务。
由于我厂厂房内外布满了各种危险性气体管道,而操作者绝大部分是新工人,因此苏联动力专家达格来依斯基与柯热夫尼柯夫同志所率领的动力专家们协助我们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了一套安全操作的制度。专家们亲自向全体职工做了关于安全生产的动员报告。根据专家建议我厂定期对每一个操作者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发给“安全操作合格证”,否则不许动机器。由于贯彻了专家建议,一年来还没有发生重大的设备与人身事故。煤气站和氢气站的工人起初离开了专家就不敢值夜班,生怕发生爆炸事故。专家们就天天上夜班,把着手教。在专家的热情帮助下,各气体站的职工终于能够独立生产了。我们在苏联实习时就感到难熔金属的冶炼与拉丝技术是我厂最难掌握的技术中的一种。但是当我们所熟悉的西纽可夫专家带领的一批专家来厂后,大家的信心就增加了。果然在去年年底,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就用本国的原料拉制出各种规格的钨丝、钼丝和杜美丝,保证了全国各兄弟厂的需要。
为了减低各兄弟厂的日光灯玻璃的成本,我们进行了六吨池炉的换料与热修工作。那依达专家因扁桃腺发炎动手术正在休息,但是他一听说车间在修炉就跑来了。那时他说话还很勉强,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但是坚决不肯。在他的指导下,安全、如期的修好了炉并生产出了质量良好的玻璃,降低成本50%。苏联电真空研究院总工艺师尼格诺夫,电子管厂副总工程师苏哈列也夫,工艺师阿蒙托夫等同志是苏联收讯放大小型管的专家,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厂严格地按着正轨的操作规程与工艺路线进行生产,因而少走了许多弯路。
苏联专家很尊重中国同志的意见,很重视苏联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为了使我们节约外汇和发展工业,他们用最大的可能选用我国设备、器材,试用我国的材料。有些设备和材料我国还造不了,他们就设法提供设备制造的图纸与技术资料。
苏联的电子管制造技术在我们厂是播下种,扎下了根。
北京牌的电子管,今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前接受了毛主席和全国人民的检阅。产品在全国各地使用着。用北京电子管装配的收音机还将远销东南亚。在我们这些收获里,有苏联人民的血汗,它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结晶。我们衷心感谢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无私援助。


第3版()
专栏:

苏联人民给了我生活的力量
李来财
苏联人民四十年前在共产党和伟大领袖列宁的领导下,彻底推翻了长期压在俄国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给人类历史开辟了新时代,给全世界劳动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争取彻底解放作了榜样。我国人民在我们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沿着苏联人民所走过的道路,经过数十年的斗争,终于打败了长期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敌人,并在去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我们一日千里地建设着社会主义新生活。
我在1950年响应祖国召唤,保卫我国和朝鲜的安全,参加了志愿军赴朝鲜和美国侵略者作战。在三次战役结束后,双脚因受了冻伤截去了。这时我就躺倒了。经常沉思自己将来的前途和出路,总觉得自己从此很难生活下去了。在沉闷中我忽然想到:苏联卫国战争时失去双脚的飞将军马列西叶夫同志的身体不是和我自己一样吗?他能走我就不能走吗?苏联同志的坚毅精神,唤起了我重新走向生活的念头。于是,我努力学着站立起来,慢慢学着走路,骑车。终于1955年理想变成了现实,我走上新的生活道路,学会了驾驶汽车,拖拉机,开始驾驶着雄伟的C—80号拖拉机在国营博爱农场的土地上奔驶,和四肢齐全的人一样值班工作。去年我赴苏休养时,专门访问了苏联无脚飞将军马列西叶夫同志,他还对我谈了他如何克服困难,走上新生活的经验。
中苏人民已经结成了血肉不可分的关系。苏联人民经常在关心着我们。去年9月间,我应苏联人民的邀请到美丽的黑海索契温泉疗养区疗养。在火车里苏联一位工程师问我:“中国人民生活怎样?毛主席健康吧?”当我在休养期间乘汽车去海边一个码头参观时,公路上的苏联人民,看见中国人乘坐的汽车,很远就站起来打招呼喊毛主席万岁。途中休息还没下汽车,他们就抢上汽车握手、接吻。苏联人对我们就是这样真诚。
我在苏联亲眼看到了苏联各方面建设的巨大成就,和苏联人民的美满幸福生活。在我的参观访问中,苏联人民那种崇高远大的生活理想,和热爱劳动的光荣传统,给了我难忘的印象。


第3版()
专栏:

中苏两个古老大学的友谊
本报记者 柏生
深秋天气,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一湖秋水映着几树红叶,格外显得美丽潇洒。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无论是当你遇到哪一位教师或同学,只要你和他一谈起中苏友谊的话题来,他们都会热情亲切地告诉你许多关于莫斯科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个古老大学之间亲密友谊的故事来。“莫斯科大学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是许多北大师生告诉我的话。
古老的北京大学从一座旧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下的大学走上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道路,就是沿着莫斯科大学的道路前进的。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来,北京大学在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刚刚进行了改革的时候,许多年青的系科和专业都开始在学习莫斯科大学的方向下建立起来了。年青系科在成长过程中,莫斯科大学不断地给予友谊的亲切的帮助。
北京大学的师生都不会忘记1954年秋天,莫斯科大学校长彼得罗夫斯基院士,带着莫斯科大学师生对北京大学师生的无限友情,来到了北京大学进行访问。他并且亲自带来了莫斯科大学教师们卓越的学术著作,以及各种珍贵的书籍、矿物岩石和植物的标本。彼得罗夫斯基校长在北京大学访问期间,还亲自和马寅初校长商定了两校建立直接联系的办法,并详细地介绍了莫斯科大学的教学情况。使两校的友谊,从此有了新的发展。也是1954年的11月,苏联文化部更把一座莫斯科大学创始人——洛蒙诺索夫的大理石像赠送给了北京大学,这更加深了两校的亲密关系。
在燕东园教授宿舍里,我看到了地质地理系侯仁之教授。我们一谈起系里的情况,他就滔滔地向我讲述了这个年青的系的成长是怎样得到莫斯科大学的关怀和帮助的。这个系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在莫斯科大学方向的指导下前进着。1954年秋天,彼得罗夫斯基访问北京大学时,还来到地质地理系观看。他鼓励这个年青的新建系说,你们不要看你们现在好像很小,只要想想你们伟大祖国的辽阔远大的土地,勤劳众多的人民,以及你们美好远大的前途时,你们就可以看到这个现在好像是很小的一个系的未来了!彼得罗夫斯基校长亲切的谈话,给了全系师生很大的鼓舞。1955年莫斯科大学地质地理系马尔柯夫教授和格拉卓夫斯卡娅教授并以函授方式指导了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的陈传康和陈静生两位助教的科学研究工作。侯仁之教授说,他和莫斯科大学地理系也常有通信往来,向他们请教有关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就这样他们之间虽然路程相隔遥远,但建立了亲密的联系。1956年莫斯科大学地理系萨莫伊洛夫教授来中国科学院工作时,又带来了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的许多珍贵礼物。目前还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讲学的列别杰夫教授,也是莫斯科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的科学家。他为新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地貌学专业。
北大地质地理系在莫斯科大学亲切帮助下的成长,只不过是莫斯科大学友谊帮助的一个例子。
从1952年起,莫斯科大学就先后派来了好几位专家帮助北京大学建设。像最早来到的经济学教授古马青珂,历史系副教授安东诺娃,马列主义教研室教授巴特里卡耶夫,物理系副教授斯比涅耳,以及目前仍留在北大讲学的哲学系教授格奥尔基耶夫等人,都为北京大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古马青珂教授初到中国的第一天,连休息一下也不肯,就立刻跑到北京大学开始了工作。他不仅给两班研究生开课,而且还担负着校长的顾问的职务,帮助北大进行教学改革工作。因为忙,他经常要工作到深夜,有时病了也坚持着去上课。他还常常去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因此他在北京大学工作的两年,给北大师生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安东诺娃副教授的高度热情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也使北大师生一回忆起来,就非常感动。当历史系同学们在研究苏联史资料缺乏时,安东诺娃乘着暑假回国时,跑到莫斯科大学图书馆去帮助搜集了许多珍贵的书籍,经过莫斯科大学领导上的批准,寄赠给北大历史系的师生。哲学系专家格奥尔基耶夫,更是莫斯科大学派来的一位博学的专家。他为北大哲学系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专门化课程。北大哲学系师生为了使格奥尔基耶夫的专长能更多地传授给北大师生,已通过校方向高等教育部请求延聘格奥尔基耶夫专家继续在北大讲学一年。现在专家在本学年又为北大哲学系开设了列宁的哲学笔记专门化课程。
在北京大学里,有不少来自苏联的留学生,其中有许多是莫斯科大学派来学习的。在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里,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叫柳芭的二十一岁的苏联姑娘,她是莫斯科大学东方学院中文专业三年级学生,由于爱好中国文学,她离开了祖国,在今年二月来到北京大学学习。现在她已经能用一口十分流利的中国话和我自由地交谈。她带我到她的宿舍里,我看到她的书架上放了许多中国书籍。她正在细心地钻研学习着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对于文中的一些中文生字,她都仔细认真地用俄文注写着。她告诉我她是一个共青团员,一个贫农家庭出身的女儿,父亲现在苏联空军服务。她自己非常爱慕中国文学。她感到现在在中国学习中文的条件和环境都太好了。中国老师和中国同学是那么热情地帮助她学习,她有一个年青的中国女朋友,叫张玉英,经常热情地帮助她学习中文,她的考试成绩都是五分,现在已经能够看一些普通的中国文学作品了。她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就是做一个传播中苏友谊、交流中苏文化的青年使者。
北京大学和莫斯科大学之间的友谊是说不完的。北京大学为了答谢莫斯科大学的赠礼,曾以五百种我国出版的各种优秀著作,和两棵我国特产植物水杉回赠给莫斯科大学。在五百种著作中,包括有三国演义、红楼梦、鲁迅全集等,以及北大教授们的一些重要著作。在莫斯科大学二百周年校庆时,北京大学除特制了一大幅莫斯科大学校景的精致的毛绣和一对绘有洛蒙诺索夫像的大花瓶外,还把一部八百二十册的中国二十四史和一部二千一百册的四部丛刊初编赠送给了莫斯科大学。周培源副校长代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前往莫斯科大学参加了校庆典礼。
今天无论在北京大学工作或学习的人们,都因为有莫斯科大学这样一个光辉的榜样而感到骄傲。朝着莫斯科大学的方向前进,已经成为每一个北京大学的人努力的方向。这两个古老大学的友谊合作的发展,也正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友谊的不断发展。


第3版()
专栏:友谊的花朵

尝尝我们的饺子吧!
2日中午,北京市有线电器材厂第二十一车间主任王增俊招待苏联老大哥来家吃饺子。
应邀而来的有车间的主任专家拉别斯基同志和装配专家安德洛诺夫同志,还有年青的校试专家什维里也夫同志。
当贵客们到时,年青的夫妇正在包饺子。拉别斯基和什维里也夫同志说,在家里吃饭应该大家下手,我们也来包。王增俊的爱人郭美意说:请老大哥到家里来吃饺子是我们中国人过节日的习惯,还是让我们包吧!什维里也夫说:“不!我们也要学学看。”
午餐开始了,忙着跑上跑下端菜端饭的是车间技术副主任朱顺福同志。小朱去年曾到苏联列宁格勒红霞工厂去学习了一年,他的老师就是今天的客人拉别斯基和安德洛诺夫同志,所以他今天特别高兴,忙的满头大汗,又要敬酒,又要当翻译。
小小房间里,充满友谊的气氛,宾主共同为即将到来的伟大的节日而祝贺。
提起这几位专家,王增俊有说不出的感激。8月份自己刚接工作不久,对这一新的工作很不熟悉,废品率达到30%,正在苦闷焦急时,拉别斯基同志告诉王增俊沉住气,帮助他想办法,使工作步入正规;9月份这个车间的废品率就降低到了5%。   (高粮)(附图片)
苏联专家学包饺子    本报记者 高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