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偶像的话
艾青
在那著名的古庙里,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人在他的旁边,伸直了手还摸不到他的膝盖。很多年以来,他都使看见的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
这尊塑像站了几百年了,他觉得这是一种苦役,对于热望从他得到援助的芸芸众生,明知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他由于羞愧而厌烦,最后终于向那些膜拜者说话了:
“众生啊,你们做的是多么可笑的事!你们以自己为模型创造了我,把我加以扩大,想从我身上发生一种威力,借以镇压你们不安定的精神。而我却害怕你们。
我敢相信:你们之所以要创造我,完全是因为你们缺乏自信——请看吧,我比之你们能多些什么呢?而我却没有你们自己所具备的。
你们假如更大胆些,把我捣碎了,从我的胸廓里是流不出一滴血来的。
当然,我也知道,你们之创造我也是一种大胆的行为,因为你们尝试着要我成为一个同谋者,让我和你们一起,能欺骗更软弱的那些人。
我已受够惩罚了,我站在这儿已几百年,你们的祖先把我塑造起来,以后你们一代一代为我的周身贴上金叶,使我能通体发亮,但我却嫌恶我的地位,正如我嫌恶虚伪一样。
请把我捣碎吧,要末能将我缩小到和你们一样大小,并且在我的身上赋予生命所必须的血液,假如真能做到,我是多么感激你们——但是这是做不到的呀。
因此,我认为:真正能拯救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而我的存在,只能说明你们的不幸。”说完了最后的话,那尊塑像忽然像一座大山一样崩塌了。


第7版()
专栏:

“闻名”和“见面”
康北海
“闻名别见面,见面有其限”。这句话,包含对名人轻视和失望。
未见面以前,盲目地认为名人是“无限的”,见了面之后发觉其“有限”,当然就会感到大失所望。虽然有轻视有失望,但心并没有绝望,仍向往着另外只闻名、未见面的“无其限”的名人。“无其限”的名人者,圣人也,这不是个人崇拜又是什么呢?希望、失望,失望、希望,只不过老是在个人崇拜的圈子里打转而已。
名人、专家对于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不仅受着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且还不能不受到专业的限制。“无其限”的圣人是没有的。名人“有其限”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对于名人,未见面前,不必空想他是“无其限”的;见面之后,也不必为他的“有其限”而失望;更不必因他说了几句行外话而轻视他;倒是应该学习他“有其限”之内的知识为是。
名人也应该知道自己“有其限”的“限”;不要以为自己既成名人,就“无其限”了,以致弄到“出言多悖”、甚至“出言必悖”的地步。


第7版()
专栏:

大厦
——上海速写
何为
这顶多不过是二三年前,那时候,从南京西路、铜仁路、延安西路直到威海卫路之间,四周团团地被一堵深赭色墙垣包围起来。墙头石灰剥落,野草丛生,时刻都有倾塌的危险,可是还长年重门深锁。在破败的门缝间望进去,只见一片荒凉。夜晚路过的时候,黑暗中隐约露出危楼一角,阴森森的,像是多少年来就没有住过一个人;可是在风雨之夜,危楼里也时或透出一盏昏黄的灯光,有如一只诡谲的眼睛。这只孤灯,使得楼台一角更增添了阴暗怪诞的感觉,这围墙里的一切也就更显得神秘莫测了。
谁想得到,这里最早原是上海市区中最大最华丽的一个花园:“爱俪园”,但上海人通常称之为“哈同花园”。哈同,就是这个花园的私有者,是靠着剥削中国人血汗起家的外国投机家。据说在这个花园里,所有的亭台楼阁,假山池塘,都是按照“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布局设计建筑起来的。
这个“爱俪园”后来终于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最后连空架子也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残败不堪的废墟。这个废墟,对于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城市说来,真是太不调和了。
有一天,这里突然开到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大观园”破壳子的里里外外,出现了大批建筑工人。在破旧的墙头里面,起重机挥动着长长的手臂,挖土机发出震耳的响声,把那些危楼残壁,一扫而光,所有陈腐发霉的建筑物,摧枯拉朽地全部扫除了。
就在这块地基上,“万丈高楼平地起”,只用了十个月时间,造起了上海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厦——中苏友好大厦。假如把上海的各种高楼大厦,比作是一座一座的山峰,那么,中苏友好大厦塔尖上的红星,就是群山的峰巅了。
每次步行或车过这座崭新的建筑物时,甚至于仅仅接近大厦的边缘,总有一种极其爽朗的感觉。这开阔的行人道,是新的;道旁整齐的树木,是新的;树木中间漂亮的路灯,也是新的;凡是眼睛所及,什么都是新的。而这新的,是人民共有的。
从前,那石灰斑剥的赭色围墙,还有那“大观园”的危楼一角,一时还没有在我的记忆中消失。现在一眨眼睛,那堆废墟一下子摔掉了。在我的眼前,是一组全新的象牙色的伟大建筑,重重叠叠、庄严瑰丽的层楼,烘托着四个小金塔,正中一个大金塔顶上的五角红星,在蓝天白云下,真是气象万千,仿佛是哪本童话里神奇的插图。
我喜欢在大厦附近满植花树的人行道上散步,每每流连不忍遽去。顾盼之间,又总是神思飞越,独多幻想,而且愿意更多的人分享我内心的喜悦。


第7版()
专栏:

棉花老人
苏金伞
乡下有个传说,
说河西住着一个棉花老人,
人家都说他是植棉能手,
他自己却说是在放牧羊群。
他一到地里,
那满地的棉花,
就像绵羊一样,
在他身边打滚。
他抚摸着它们,
和它们谈心;
他完全熟悉
他们的冷暖和性情。
许多绵羊,
合成大群,
而棉花也越开越多,
变成满天的白云。
他站在地头一望,
白云舒卷着向他奔涌,
而他的弟子们,
每人都驾着一片白云。
其实这传说并没什么稀罕,
这都是老人自己亲身的体验,
稀罕的倒是他的双手,
他的手毛主席曾经握过三遍。
1956、8、3、于郑州


第7版()
专栏:

漫步书林
邝璠:“便民图纂”
西谛
这部书很有用,但不多见。钱曾“读书敏求记”云:“便民图纂不知何人所辑。镂板于弘治壬戍(公元1502年)之夏。首列农务、女红图二卷。凡有便于民者,莫不俱列。为人上者,与豳风图等观可也”。章钰云:“明史艺文志:农家类邝璠便民图纂十六卷。是书为璠撰无疑。同治苏州府志名宦:璠字廷瑞,任丘人,进士。弘治七年(公元1495年)知吴县,循良称最。”(“敏求记校证”卷三之中)我所藏的一部明万历癸已(公元1593年)刊的“便民图纂”,于永清序上就说:“邝廷瑞氏便民图纂,自树艺占法以及祈涓之事,起居调摄之节,蒭牧之宜,微琐制造之事,捆摭该备,大要以衣食生人为本。是故绘图篇首而附纂其后,歌咏嗟叹以劝勉服习其艰难。一切日用饮食治生之具,展卷胪列,无烦咨诹。所称便民者非耶?”北京图书馆也藏有一部嘉靖甲辰(公元1544年)蓝印本,有欧阳锋、吕经二序,黄?道、王贞吉二跋。惟弘治原刊本则未见。嘉靖本为十六卷,万历本则只有十五卷。盖以万历于永清本,把农务女红二图并作一卷了。其余耕获类(麻属附)、桑蚕类、树艺类(二卷)杂占类、月占类、祈禳类、涓吉类、起居类、调摄类、牧养类及制造类(二卷)等,凡十一类十四卷,则嘉靖、万历二本皆同,文字也没有什么歧异。惟嘉靖本的农务、女红图甚为粗率,有的几乎仅具依稀的人形。万历本的插图,则精致工丽,仪态万方,是这个时代的最好的木刻画之一。“农务”凡十五图,“女红”凡十六图,出于傅汝光、李桢、李援、曾中、罗錡诸人所刻。他们都是这时代的北方刻工之良者。这个“耕织图”可信是从宋代楼璹的本子出来的。邝璠题云:“宋楼璹旧制耕织图,大抵与吴俗少异。其为诗又非愚夫愚妇之所易晓。因更易数事,系以吴歌。其事既易知,其言亦易入。用劝于民,则从厥攸好,容有所感发而兴起焉者。”他所撰的吴歌的确是平畅易晓,特别是用了“山歌”体,吴人是会随口歌之的。像“下壅”云:
稻禾全靠粪烧根,豆饼河泥下得匀。
要利还需着本做,多收还是本多人。于施肥的功效说得简单而明了。又像“喂蚕”云:
蚕头初白叶初青,喂要匀调采要勤。
到得山上成茧子,弗知几遍吃辛艰。这些,都是可以顺口歌唱出来的。楼璹写的耕织图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加以著录,却没有“图”。今所见的“耕织图”的刻本,当以此书所附的“农务”“女红”二图为最早了。“耕获类”的开宗明义第一章便是“开垦荒田法”:凡开久荒田,须烧去野草,犁过,先种芝麻一年。使草木之根败烂,后种五谷,则无荒草之害。盖芝麻之于草木,若锡之于五金,性相制也。务农者不可不知。如果这个法子试之有效,则对于今天开垦荒地的农民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在“调摄类”里,有治“鼓胀”(血吸虫病)方三。不知中医们知道不知道,有没有用过。这于南方好几省的农民们关系很大,故录之如下:〔紫苏子汤〕苏子(一两)大腹皮、草果、厚朴、半夏、木香、陈皮、木通、白术、枳实、人参、甘草(各半两)水煎,姜三片、枣一枚。〔广茂溃坚汤〕厚朴、黄芩、益智草、豆蔻、当归(各五钱)黄连(六钱)半夏(七钱)广茂、升麻、红花(炒)吴茱萸(各二钱)甘草(生)柴胡、泽泻、神曲(炒)青皮、陈皮(各三分)渴者加葛根(四钱)每服七钱,生姜三片,煎服。〔中满分消丸〕黄芩、枳实(炒)半夏、黄连(炒,各五钱)姜黄、白术、人参、甘草、猪苓(各一钱)茯苓、干生姜、砂仁(各二钱)厚朴(制一两)泽泻、陈皮(各三钱)知母(四钱)共为末,水浸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焙热,白汤下。这部书的全部都可以说是适合于农民们日常应用的,与“居家必用”至少有半部是为“学士大夫”们所适用的不同。我想,虽然其中不免有迷信、禁忌之语,但大体上是“便民”的,也应该在加以整理后印出,供农业部门和医药卫生部门等专家们的参考。(附图片)
万历癸已(1593年)刊本的“便民图纂”插图之一。


第7版()
专栏:

杂感
司马牛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正在北京举行。
多年不唱了的歌唱家黄友葵唱了“苏南民歌”,同样也是多年不唱了的满谦子唱了“道情”,前辈音乐工作者黎锦晖作了新的曲子,大会还专门组织了一场“五四”以后优秀作品的音乐会。年轻人兴奋,老年人欢慰,许多说唱艺人以能够参加这次演出而流了感动的眼泪。
正在同时,外电传来了一条美国音乐界的消息。非美活动委员会和退伍军人协会开了一张音乐界的黑名单,迫使电影厂、电台、电视、唱片厂开除了一大批音乐家,包括提琴家西尼·格林,歌唱家艾迪·鲁斯加顿在内。事实比宣传有力,这是一例。
报载:美国宣布不拟对苏彝士运河争端担任义务,英法两国表示“苦痛和惊讶”。
更使英法两国“苦痛和惊讶”的,是合众社揭露了一个内幕消息(合众社华盛顿三十日电,见香港“大公报”)。据说,英国和国际银行是本来打算同意资助埃及建筑水闸的,后来杜勒斯改变了主意,因为他得情报说苏联不愿意资助埃及这项计划,所以就认为英法美三国拒绝资助,是对苏联和埃及的打击。当然,杜勒斯十拿九稳,认为埃及是会在这个压力下屈服的。
让别人去碰壁,碰了之后又立即表示“不拟对争端承担义务”。
这是美国式的“友谊”。于是,尝到这种友谊滋味的人们“痛苦和惊讶”了。


第7版()
专栏:

互助组的姑娘(油画)
(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一等奖)
旺亲(蒙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