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反映意见
——王少岩代表的发言
我对李先念副总理所作关于1955年决算和1956年预算的报告、及各位首长的报告都完全拥护。又听了陈云副总理关于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发言,了解到全国私营工商业改造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步骤,感觉十分兴奋。
我省也和全国一道,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的同时,于今年一月接着掀起了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高潮,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合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像这样一件史无前例的极其广泛和迅速的改革运动,在工作中绝对不可能没有缺点,要纠正这些缺点固然要靠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但也要靠我们工商业者把具体情况随时向有关机关反映,才可以使政府把问题解决得更快更好。
陈云副总理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小商小贩中的代购代销户。最近我们曾对昆明的百货公司系统和贸易公司系统的经销代销户进行了一些了解,发现他们当中目前存在有以下的问题。
一、根据我所了解的几十户来看,他们的情况和陈云副总理在发言中所指出的情况基本相同,这几十户的营业情况是:能够达到收支平衡的约占40%左右,不能平衡的约占60%,不能平衡的原因主要是家庭人口过多,负担重,营业额不能增加。营业额不能增加的原因是由于代销额限制过严,如贸易公司系统的代销额规定在100元以内,百货公司系统的代销额规定在400元以内,数目似嫌小了一些,假使碰到的代销货品不是畅销的货物时,周转就比较慢,营业额降低,就自然要影响到收益,他们都要求能够放宽代销限额,并多配些畅销货物。
二、收支不能平衡的户头,目前解决困难的办法:有些是女的看门,男的出去挑东西补助家用;有些子女有工作的可以补助一点,也有的靠出卖生活资料维持。由于生活有困难,他们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并入公私合营。
至于已经合营的企业,在有些资方中根据最近了解,仍然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营业时间过长,且有劳逸不均的情况,很多基层门市店的营业人员,每天工作时间一般都在十四、五个钟头,感觉身体支持不了。但另一方面,有的私方调在公司及中心店工作的,每天按照上下班制度,就有一定的工作时间。大家感到调到门市部的和调在公司的,在工作上有些劳逸不均,在门市部的人就要求实行八小时制度。
二、在人事安排方面,现在昆明地区的人事安排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有些对工作尚未得到安排的,思想上还不能安定,同时由于职务未定,在工作的贯彻上也有一些困难,常常一桩事形成你推我,我推你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在其他地方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的,希望尽速地加以解决。
此外,在昆明方面,有些企业还存在有货源和材料缺乏的情况。比如机器业需要的各种钢材就感觉缺乏,但任务却十分紧迫;烟茶业的川烟也已经缺了几个月;有些纸张在供应上也发生困难。
以上所谈,是昆明一个地方的,旁的地方也可能有。我深信这些问题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地方的积极努力下,一定会很快地得到解决。
从上述情况,我深感我们私营工商业者过去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不够;优其是作为一个人民代表做的工作更不够。今年年初在各地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政府为满足工商业者当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采取一次批准公私合营和合作化的方式。但国务院看到一次批准合营后有许多问题需要分批、分期地逐个加以解决,在二月初就作出决定,要所有私营企业和手工业在批准公私合营和合作化以后,一律照旧经营,半年不动。在这半年的时期内,我们工商业者如果都能采取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大公无私的、而不是为个人打算的,反映意见,提出办法,在当地党的领导下,共同解决私营工商业在合营后的一切问题,那么,问题就可能少些,也可能解决得更快一些和更好一些。
本着这种精神,我完全拥护陈云副总理所提出的解决工商业中目前存在问题的各种办法,并在今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更进一步地密切联系群众,反映意见,协助政府坚决地、妥善地贯彻这些指示,为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而奋斗。


第6版()
专栏:

使我们的气象业务在十二年内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
——涂长望代表的发言
坐过飞机的代表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上了飞机以后有二种顾虑:第一,怕机器发生故障;第二,怕遇到恶劣的天气。气象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给飞行员以准确的航行预报和危险天气警报,从气象上来保证飞机的安全。水、旱、寒潮、台风、霜冻、冰雹、雪暴、狂风、暴雨等是广大农民、渔民、牧民、盐民和交通运输部门最可怕的自然敌人。气象工作者的任务就是随时监视天气的变化,事先做出准确的预报、警报,通过电台、报纸予以发布,以便广大的农民、渔民、牧民、盐民和交通运输部门事先进行预防,从而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大型的基本建设,例如三门峡工程,设计前需要各种气候资料作设计的依据,施工时需要每天的天气预报作施工安排的参考。气象工作者的任务,就是供给各种重大的基本建设和流域规划充分的、准确的气候资料和施工所需要的每天天气预报。
几年来,在党和中央政府以及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气象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目前天气预报、警报的准确率虽然还不高,仅在75—80%左右(苏联及英、美资本主义国家也只80—90%左右),但是因为党和政府的重视,领导人民大力组织预防工作,在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效果,而且对于破除迷信,灌输科学知识,也发挥了它的作用。在反动统治时期,沿海的台风每年都要给沿海的盐民、渔民和海员带来重大的灾难。1922年8月2日的汕头台风,死亡人数达到6万余人,财产损失达7,000万元,而解放以后,由于各地气象台事先发出警报,党和政府大力组织预防,沿海台风的灾害已大大地减轻了。1954年8月29日湛江台风和1955年9月2日的海南台风,风雨的强度都很大,袭击的范围也很广,但是人民的伤亡和损失并不大,海上的船只基本上未受损失。辽东水产部门统计过去平均每生产1,000吨鱼就要死一个人,渔民生产情绪低落,年青男人都不愿意下海。现在情形却完全改变了。渔船的海事损失基本上消灭,生产情绪高涨,连年青女人也参加下海生产,渔民们都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在内蒙草原上,以往一场白毛风(大风雪)经常刮走成千成万头牛羊,在寒潮的袭击下,成万头牛羊往往被冻死。自从有了天气警报的保证以后,牲畜的损失减少了60—70%,牧民们普遍反映,党和政府说的话真灵验,几辈子上喇嘛庙烧香叩头都不如现在的气象台顶事。在广大的农村里,水、旱、风、冻四大自然灾害过去年年给农民们带来严重威胁。解放以后,虽然由于警报传递条件不够,常常传不下去,然而传到的地方在预防方面效果还是显著的。例如贵州就有些地方群众自动拆毁龙王庙,他们说:“烧了几十年香,龙王都不开口,还是气象台有办法”。显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下,农业发展纲要贯彻实施,绝大部分农民们已经组织起来了,今后天气预报、警报通过广大的农村广播网迅速、及时地传播下乡,将要在农业增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气象学是一门年青的自然科学,第一阶段的任务是以大气为对象,利用稠密而分布均匀广大的地面和高空测报网,分析和掌握大气演变的规律,对国防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天气预报和气候资料,以防止自然灾害,并有效地运用有利的气象条件,从而保证军事以及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长远的任务是通过掌握大气变化的规律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来逐步控制局部的天气变化,为改造大自然创造条件。例如人工排云、消雾、局部的人工造雨,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即可逐步实现。在方法上,一方面采用各种精密仪器做地面及高空的各种观测工作,例如我们需要雷达探测雷雨,阴极管探测六、七千公里以外的雷电活动,要用无线电气象仪探测从地面到20公里高空的气压、温度、湿度、风等要素的变化,需要火箭探测50公里以上的高空的各种气象要素变化;另一方面要用精密仪器深入海底测定海水温度、海流速度、盐份等。只有我们正确地掌握了海底、地面和高空的温度、气压、风、湿度等要素的变化后,才可以经过数理的分析方法做出正确的天气预报来。由于气象学是一种大气物理的科学,因此它必须用物理的、数学的理论处理后才能做出比较准确可靠的天气预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准备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数值预报,这样才可根本改变我们现在所用的半理论、半经验的预报方法,从而可知气象是一门相当复杂的科学,要求的技术和科学理论是相当高的。
为了使我们的气象业务水平在十二年内赶上和超过国际水平,必须作如下的努力:
1、增设地面的、高空的更多的台站,特别是在天气通道西南、西北和沿海岛屿上。在台站密度方面,无论高空或地面,第二个五年计划即可超过美国,我们的台站网完成后,每200公里左右就有一高空站,100公里左右就有一天气站,50公里左右就有一气候站,20公里左右就有一雨量站。我们的台站网完成后,一方面可提高预报准确率,另一方面可提供农业及其他经建部门所需要的各种气象资料。
2、以提高短期天期预报准确率,建立和发展长期天气预报与各种专业气象预报为中心,迅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使三天以内的天气预报从半经验性的天气学方法走向客观的数值预报方法,着手制订适合中国情况的三天以上的天气预报方法以及农业、航空、海洋等方面的专业气象预报方法,扩大服务网并建立专业服务工作,进一步从气象上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完成。
3、为了发展气象业务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的初级和中级技术干部,而且需要很多高级的技术干部和研究干部;我们不仅需要气象、气候、高空气象、农业气象、大气物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需要有物理、数学、无线电、农学、林学、地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共同参加工作。上述人才,除初级和中级气象技术干部而外,都需要高等教育部门和有关科学研究部门逐年培养,予以满足。
4、广泛和精密地测定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和它们的演变过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此,就需要扩大气象仪器的生产,加强气象仪器的鉴定工作,还要应用现代电子学、半导体等方面科学技术上的新成就,来设计和改进气象仪器。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各有关工业部门大力协助,还要和应用物理、无线电、计算标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单位充分合作。
目前我们存在的主要困难是:
1、高级技术干部极端缺乏,全国气象业务系统中只104个大学毕业生。由于有些部门对我们的工作不太了解,过去要求分配的农业、物理、数学、无线电等方面的大学毕业人才几年来得不到解决。气象业务是带有研究性的科学业务,希望有关部门多分配我们一些这方面的大学生,以便我们能迅速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希望高教部扩大气象系的招生名额或成立气象学院。
2、比较精密的气象仪器现在主要还是靠国外进口。向外采购有很大的困难,不但消耗外汇而且每年买不到多少。国内工业部门认为我们的气象仪器要求复杂,标准高而数量不多,所以也不愿设专门仪器工厂为我们制造。我们要求工业部门指定专门工厂或专门设厂为我们制造气象上所需要的仪器。
各位代表,你们经常很关心报上或电台上发布的天气预报和警报,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同时也可督促我们改进我们的预报服务工作。我们相信,有了你们经常的关心与督促,“天有不测风云”将很快地变为测得很准;目前我们虽然不能“呼风唤雨”,但在不久的将来,局部的人工降雨即可实现;由于防风林、防砂林的大规模建设,可以使风转向;由于全国的绿化、大水库的兴建,全国的气候将有所改善。我们全体气象工作者将与林业工作者、水利工作者一起在党中央与毛主席的领导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做到改变气候,征服自然,正如梁希部长所说的“做到全国山青水秀、风调雨顺。”


第6版()
专栏:

地质部执行五年计划的情况和问题
——地质部长李四光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国家预决算的报告。现在,我就地质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情况和有关的问题向各位代表简单的陈述一下。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地质工作落后状况,几年来有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在执行五年计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地质部是适应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在1952年下半年成立的,这是我国地质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计划轨道的开始。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地质部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主要建设项目的矿物原料储量和其他地质资料的需要,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对地质勘探的要求,作好必要的准备。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任务进行了紧张的工作,工作量每年都是成倍的增加,过去四年间所进行的工作总量,大大地超过了旧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总量。在工作猛烈扩展的同时,我们不断采用了新技术,改善了技术装备,壮大了技术力量。现在,地质勘探人员已分布在全国各省,担任着数十种矿物原料的勘探任务。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等新的工种,在最近四年内有了一些发展,航空探测、放射性探测等新技术已开始被采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已从仅仅担任矿山水文地质勘测扩大到担任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规划和巨大水力枢纽勘测工作了。所有这些都说明: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地质工作落后的状况,已在短短数年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几年来,由于我们执行了中央的指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怀与支持以及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技术援助,使我们在执行五年计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为止,已探明了几个大的铁矿、锰矿、煤矿,基本上满足了武汉、包头、华北等几个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建设需要,在有色金属方面,建立了西北、华北、华东、湖南等地的铜、铅锌矿物原料基地。此外在甘肃和四川又找到了规模较大的铁矿,在青海找到了很大的铅矿,在陕西找到相当规模的钼矿,对于我国腹地的工业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从1955年起,地质部担任了石油普查的任务,与石油工业部协同工作,寻找天然石油,一年多以来在新疆、青海、四川、华北、鄂尔多斯等地区布置了大量的工作,在上述等地区发现了近两百个大小不等的可能储油构造和广泛分布的油苗或油踪。最近并且在柴达木盆地从正在进行打钻的一系列探井中陆续冒出或喷出了原油和天然气,在这些事实面前,假如还要固执以前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方面传来的成见,武断地硬说中国是个贫油国家,那是没有道理的,那也是对我们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计划不利的。此外,我们和水利、城市建设等部门协作进行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为了适应农业发展对于矿物肥料的需要,我们在西南、华东探明了相当储量的磷矿。
这些成就,大大地改变了对于我国的资源远景的认识,增强了我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鼓舞了我们提前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信心。特别是去年全国社会主义革命高潮掀起之后,广大职工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先进生产者和先进生产记录不断出现,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在计划1956年工作时,来了一个跃进,例如1956年的钻探工作量,就比1955年增加了2.7倍,普查勘探项目增加了2.6倍,并从1956年起,开始在几个地区进行正规的1∶200,000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同时对几百个已知矿化地点进行普查检查,来加强找矿工作,扩大后备产地。经过今年一年紧张工作之后,预计铁矿储量可以累积完成五年计划的144%,锰为125%,铜为102%,铅141%,钼355%,黄铁矿407%,磷316%,煤106%,锡95%,此外,还可交出五年计划未规定任务的镁、镍、铬、石棉、压电石英、金刚石、云母、硼砂……等十九种矿物的一定储量。这就是说,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地质部的矿产储量任务,除个别矿种以外,均可提前一年完成。当然,计划所规定的指标,只是国家从目前的生产水平出发所定的起码要求,而且完成计划任务也是与兄弟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所给予我们的支持协助分不开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感到骄傲自满,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克服由于右倾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所造成的工作上的许多缺点。在工作中仍然有由于右倾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所造成的许多缺点,需要我们去努力克服
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第一、普查工作的部署没有适应远景计划的要求。普查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复杂而又细致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普查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对一定广泛地区的一般地质情况(包括有用矿床的分布),利用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测、地球化学勘测、钻探和轻型山地工作等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研究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于阐明这些地区的地质历史发展规律,找到工业上所要求的矿产地,并为进一步的勘探工作打下基础。很显然,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但是,这项基本工作,我们做得很不够,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质量很不一致;在地区分布上也很不平衡,例如许多辽阔的山区,也正是某些种类的矿床很可能是丰富的地区,在我们的地质图上,多半是空白点。解放以来,由于我们片面地强调了力量有限,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重点勘探工作,来完成逐年勘探任务,对于那些空白点地质填图,对于已经出版的地质图上,重大错误的纠正,都没有来得及做。
现在,把解放前几十年间发现的和调查过的比较有希望的矿区,在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大都勘探完了,今后新矿区的发现,就要全靠在完成普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详细勘探,才能获得具体的结果。过去,已经勘探出来的矿种和数目有限,某些在工业上具有重大价值的稀有矿种,尤其勘探得太少。若干项矿物原料已经勘探的储量在地区上分布还不够平衡;其他大河流的开发利用,以及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所需要的地质资料,也还大大地落后于国家建设的要求。有关这许多方面的地质问题,也必须依靠大量普查工作才能加以解决。
自1954年以来,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整体工作,由于这一方面的弱点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才开始罗掘力量,加强普查,从新部署了勘探和普查的技术力量,增加了普查队,扩大了普查地区,收到了一定效果,如甘肃和四川的大型铁矿,青海、甘肃、贵州等地的大铅矿,陕西、山西的钼矿等都是在加强普查工作后发现和证实的。但是我们直到今天能用到普查的力量,依然是太少,1956年我们增加了一批力量,并得到苏联、匈牙利政府派遣了大批专家来我国进行技术援助,选定了几个地区,进行正规的1∶200,000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并将在数百个矿化点上进行普查检查,我们相信今后的普查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成果的。但是,很清楚,即使把我们现在所有力量投入普查,那还是严重地落后于当前迫切的要求。
普查工作和群众报矿是应该密切联系的,但过去由于普查力量的不够,对于许多群众报矿的情报地点,不能及时地加以检查,这对于群众报矿的积极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也有可能使某些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地延迟了发现的年月。这一点也可以说明普查工作的力量,还须大大地加强起来。同时群众报矿工作也还需要进一步开展。
第二、技术力量的培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赶不上工作发展的需要。几年来,随着工作的发展,技术力量有了一定的增长,据统计几个主要工业部门的地质勘探队伍,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壮大,截至1955年底为止,地质部、前重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及石油工业部四个部在野外工作的大学专科以上程度的地质人员(不包括工程及水文地质)共为2,625人,其中地质部有944人占总数的36%,前重工业部有668人占总数25.4%,煤炭工业部有469人(包括管理机构)占总数17.14%,石油工业部有544人占总数21.46%,但是无论那个部的地质技术人员都感到缺乏,许多必须开展的工作因技术人员不够而不得不推迟。
就现有技术人员的质量而言,除少数成熟的干部以外,一般都感到缺少经验,技术水平也很不一致。因此,不是每个地质队都配备有经验的高级技术干部。当那些缺少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在野外摸索前进的时候,往往反映许多不可预测的实际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他们才能在工作中前进。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就不得不把有限的高级技术人员的力量,作为机动部队,灵活使用,以免实地工作停滞,或在技术方面犯严重错误。这就说明,我们现在在全国各地的野外队,不是每一个队都具有充实的力量单独作战,而是随时随地需要获得高级技术干部的指导,来进行工作。这样一来,不独为数不多的高级干部,疲于奔命,并且在时间上他们也往往来不及进行必要的检查工作,因为他们管得太多,他们自己在专业方面,也就很难得机会作必要的进修,提高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而就各个专业方面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正是全面地提高我们地质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中心环节。这样一种情况,是不应该长期允许存在的。我们必须用一切的方法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级技术干部,来保证每一个野外队的工作质量。
在这里应该指出,由于已经发现和易于发现的矿床,今后将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地质人员除执行一般的勘探任务外,还要努力从事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才能解决今后必然遇到的许多困难问题。但是,几年来,我们一般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与新的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的。
形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增长技术力量方面,存在着右倾保守思想,对国家在地质干部方面的大量需要认识不足,表现在地质部没有从发展的观点对地质院校的招生计划,及时的提出适当的要求,因此,学校办得不够多,学生招得太少。本来可以早办的成都地质学院和四个中等专业学校,以及某些短期训练班和若干业余学校,到今年才开始举办,有的地质院校本来可以早些扩建,也往往没有及时帮助他们立即解除困难,以致扩建工作推延下去。
此外,我们对培养少数民族的地质干部没有特别加以重视,也是我们培养干部工作中的缺点。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区的面积很大,而这些地区又往往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少数民族的优秀的青年,今天一定是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勇于贡献出他们自己的力量,在他们所熟悉的地区,为祖国发掘宝藏,但我们过去在这方面,并没有采取特殊措施,来解决存在的困难。今后在地质院校中应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以详尽的考虑,制订培养少数民族地质干部的确实可行的办法。
另外,关于地质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性,现在我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大小的集会上,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是,一直对具体的办法没有好好的研究,这确实是典型的官僚主义的表现。直到最近,才决定了在今明两年内,陆续增设七个科学研究机构,来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借以解决地质工作中有关生产实践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对于现有高级技术人员的合理使用,特别是为了在十二年内,一定要把地质科学的主要方面达到或者接近国际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我们必须让他们发挥潜力,并对他们工作中主要致力的方向,加以适当的调整。
在以上各项问题还没有得到适当的解决以前,我们认为在目前高级地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不宜把地质力量,分散使用,以免发生缺乏技术领导和工作重复,浪费劳动力的现象,最经济最合理的办法是,统一规划,进一步改善各个地质部门的分工协作的状况,来保证以综合勘测的方式,及时取得国家建设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
第三、在物资装备计划方面过于保守。地质工作分散、流动、发展猛烈,因而,物资贮备比例一般应稍高,才能应付紧急的需要,但过去我们对这个特点认识不足,对物资准备较差,当我们对国家计划机关提出计划时,我们没有足够的强调这一点,结果,往往由于数量不大的器材供应不上,而引起许多勘探工地被迫停工,造成勘探中断,招致工作上很大的损失。例如由于无缝钢管等钢材不足,就有22%的钻机不能成套配备,只好停工待料。野外各队的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也非常缺乏,有些可以用工作车的地方,因无车可配备,野外人员只好靠两条腿长途行走,因而工作效率不能提高,或效率虽提高了一些,但不能持久,有些勘探工地因器料运不到,推迟了开工时间。
在改进物资供应工作方面,我们除进一步清理资产,广泛发掘潜力,扩大物资供应来源外,也要求国家物资供应部门追加物资调拨数量,以保证今后工作发展的需要。
第四、对职工生活福利关心不够。几年来,地质部职工的生活福利随着生产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与职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远远不相适应,而且,职工生活福利上的许多特殊问题也长期未得到根本解决。地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逐年上升的幅度很大,为国家找到的资源也确实不少,如以铁矿计算,探得一吨铁矿所开支的勘探费只需三分钱左右,可说是
“一本万利”的事情,但几年来工资上涨率太低,用在职工福利上的钱太少,平均每年每个职工所摊得的住宿建筑费不过18元左右,对职工感到最迫切需要的住宅问题始终没有妥善解决。由于野外住宅少,绝大部分野外人员只能与家属分居异地,长期不得团聚,又由于勘探任务繁重,野外队职工两三年不得回家者很多,子女读书也很成问题,随队转移的职工的子女长期失学,这样就在若干野外职工思想上增加一些负担,情绪不安,有的反映说:“勘探勘探,妻离子散,”“光荣光荣,艰苦无穷”。不少职工对他们的子女不能上学而不满,发牢骚说:“全国各地扫除文盲,地质部在制造文盲”。由于野外队职工的住宅和公休假解决得不好,职工的婚姻问题也就显得更严重,没有对象的找不到对象,有对象的结不了婚,结了婚的不能团聚。职工生活福利上的另一严重问题是生活物资供应十分不足,各地方党政机关和商业部门对地质勘探队支援帮助一般的是很大的,但由于我们工作过于流动分散,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生活物资仍然极端不足,不仅物品价钱高,买不到需要的用品,吃不到青菜,而且还经常有断粮断水的危险。
野外队职工感到另一严重的问题是医务人员缺乏,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健康没有保证。在这一方面卫生部门支援也很大,从人数总比例来说,地质部所配备的医务人员比大工厂备配的并不少,但由于过于分散,自然环境艰苦,因此就感到医务人员不够,或者是水平较低不符要求。现有医务人员有的感到设备不够,技术提高困难,不安心工作,而地质勘探人员却迫切需要有一定水平的医务人员来服务,这个问题也得需要适当的解决。
再就是文化生活极为贫乏,很难看到电影,更看不到戏,报纸、杂志也不能及时看到,有些职工反映:“再在勘探队几年就成了野人了”。
这些有关职工生活福利上的特殊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经影响了职工的工作情绪,这是他们对生活福利上一种不满的呼声,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批评,地质部领导上应负主要责任,有官僚主义,许多我们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反映,以致有些部门对地质勘探人员生活福利中的特殊严重情况了解不够。
为了解决上述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若干特殊问题,应该分别缓急,逐步举办一些重大的福利事业,首先要求拨专款为地质部门野外人员在若干城市修建后方基地,将他们的家属集中到基地居住,设立托儿所、小学校等教育他们的子女;给野外人员一定的公休假,使他们在紧张工作之后,可以回到基地和家人团聚。同时,也在勘探地区增建必要的简单住宅,使部分勘探人员的家属可以随队居住。其次是在后方基地建立职工疗养院,充实野外队的医疗机构,由于地质勘探队的特点,应当考虑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来保证职工健康,如设置中心医疗站,设置无线电通话装备,甚至直升飞机等,来应付紧急情况。此外,应增添运输设备,加强生活物资供应。这些措施,我们有的已在中央的关怀下,着手筹划,还要求各有关部门能大力支持协助,使野外队职工永远保持充沛的劳动热情,发掘更多的地下宝藏。
最后,我们很欢迎各位代表和各阶层人士,有机会多到地质勘探队去视察,指导我们的工作。


第6版()
专栏:

在合作化高潮中要充分注意民族特点
——喜饶嘉错代表的发言
我首先衷心同意和拥护李先念副总理、廖鲁言部长、彭真副委员长的报告,并为其彻底贯彻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这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从衰弱走上了复兴的道路,中国的佛教随着祖国的兴盛而重放光明。自解放以来,各级党政切实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各宗教采取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保护了佛教的收入,培修了佛教的古迹文物,尊重和照顾了佛教徒的宗教活动、生活条件、政治地位。宪法颁布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写进了宪法,在执行中日益丰富了和更好的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生活在这样一个有充分的、真实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度里的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的广大佛教徒,深深感到祖国的温暖,广泛地、紧密地团结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周围,发挥爱国主义和普度众生的精神,正在为佛教的宏扬、为祖国的富强、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现在我根据最近所接触了解的一些情况,提供几点意见,请各位代表指正。
一、在合作化高潮中充分注意民族特点:合作化是搞好少数民族农牧业使之走上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固是无容争辩的真理,但由于水平有高低,走的方法是应该有不同的,其关键在于锐敏地注意少数民族的宗教问题。我们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令宗教人员非常满意的政策,但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却不能不随时留心。藏族喇嘛有一种传统难变的不能参加耕种的佛制教规和习惯,喇嘛和寺院的田地或牛羊入社后,不可能从劳动中取得报酬,而有的固定宗教开支又专靠这些田地或牛羊的收益来解决,因此应保留其田地或牛羊股份的报酬,以解决其不安和困难,此其一。喇嘛和寺院的某些宗教活动的开支,历来有属于某一部落、或几个村、或一个村、或几户负担的旧例,在转为高级社后,这类开支有找不到负责人承担的困难,今后应有妥善的处置办法,使不致影响这类宗教活动的开支,此其二。由于一般藏民都有坚强的佛教信仰,因此每个部落或村或户在举行布施、祈祷等积福的宗教活动时,过去由集体或个人自由进行,今后属于集体进行的拟由社来负责,属于个人进行的应不予干涉,充分贯彻自由的原则,此其三。还有一些寺院和俗家藏民,由于世代习惯了私有制和个体经营,不能敏捷地认识和实行优越的集体合作制度,因此对暂时不愿入社的,应该贯彻自由选择的正确原则,不可表示急躁地要求入社,或强迫退社,并不因此对他歧视而应予以热诚的帮助,此其四。总之由于藏民对乡俗的保守性强,历来习于守旧,因此,对合作化这个为他们闻所未闻的新事物有些保守是不奇怪的,我们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推行新事物,应有高度的耐心,如果条件尚未成熟而急于求成,于公于私都非常不利的。私有观念是几千年来的旧思想,消灭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在每一新事物的开始时更应稳步前进,暂时该缓一些的就缓一些,不可追求数字,首先要努力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出典型,建立信仰,逐步提高,俟时机成熟,无疑会愉快地自动接受改造的,这是始慢终快的做法。如果我们在民族地区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急于求成,对民族特点和宗教信仰上的经济条件重视得不够,以致引起有些藏民在布施等宗教活动上的不方便,形成了有些寺院喇嘛的生活和宗教活动上的困难,使有些寺院和喇嘛感到经济处于窘境,并因此顾虑到喇嘛来源逐渐会减少甚至断绝,从而引起对政府的不满,如最近四川个别藏民地区对待土地改革、寺院商业税和官钱以及田地牲畜方面处理有所不当,并在收集民间枪枝时,有的把供在神像前的武器也取了下来,致使有些佛教信徒错误地疑惑信仰自由的真实性,引起了地方不安,这虽是个别地区的情况,而影响所及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始快终慢的不恰当的做法。我们说这种不应有的不愉快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其所以发生了,当然应该考虑到暗藏敌人的挑拨引起应有的警惕,而主要由于寺院喇嘛中确实存在着顾虑和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偏差缺点,致给敌人开了挑拨之门,这更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解放几年以来,党在牧业区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胜利,牧民的觉悟水平已有相当提高,在这个有利条件下,只要我们随时随地留心宗教问题,民族地区的合作化工作肯定可以逐渐做好。
二、牧业区小学的经费问题:由于牧民流动性大,缺乏固定校舍,又因居处分散,学生不能早出晚归,在校住宿,既减少了家中劳动力,又增加了家中负担,因此牧区小学很不容易办起来,就是办起来了,也不容易巩固,倘由政府从权拨款,建筑固定校舍和供给学生食宿,以解决校舍和学生供给问题,学校自易举办和巩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一切建设事业的基础,青海牧区各地人民都迫切要求政府解决办校经费问题,希望中央破例予以特殊的照顾。
三、要求进一步支援柴达木盆地资源的开发工作:青海柴达木盆地是祖国的一个宝库,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给予了和正给予大力支援,青海各族人民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来,柴达木的资源是丰富的,开发工作是有前途的,青海各族人民在一切为了柴达木的前提下而信心百倍地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但我们现有的力量跟不上柴达木开发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和诚恳要求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予以更大的支援,使开发工作更快地做出更大的成绩,让柴达木的丰富宝藏早日放出它为全国人民服务的光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