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改善材料供应工作和职工生活
——言仁海代表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廖鲁言部长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以及彭真副委员长的工作报告。在预算报告中听到了1955年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了不断的增长。这使我感到非常的兴奋,在1956年的预算中,对于重工业和轻工业、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的安排,我认为是完全恰当的。
我想就关于工业材料和职工工资住宅问题发表一些意见。当然这些问题在中央负责同志的报告和重要发言中已经提到了,甚至有些还已经作出解决的决议,我认为作为我一个群众中来的代表,还有提出一些参考意见的必要。
几年来,我们湖南的工人和全国所有的工人同志一样,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为我们祖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自去年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与工业建设的高潮以来,我们全省的工人同志都积极的投入了先进生产者运动的浪潮中,涌现了大批的新人新事,但是,在当前的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材料供应不上,特别是钢板和钢材缺乏,以致使有的工厂引起了严重的待料情况,有些厂矿甚至因为没有材料,造成计划不能按时完成,质量提不高的恶果。在我所工作的湖南一个工厂内,今年第一季以来,待料情况严重,有时应该交货了,但是材料呢?还不晓得来自那里。有的工人甚至因为没有料子,连续几天不能开工,有时厂里派人到全国各地去拨借,好容易等到材料搞来了,可是计划又快脱期了。怎么办呢?为了争取时间只有赶吧。于是上面的干部,下面的辅助工都轰起来赶任务,日日夜夜加班加点。今年三月我厂有一个周建勋同志两天一晚没有沾枕头。五月间有一个陈天然整整工作27小时未离工地。这样由于材料缺乏带来的后果是质量不高,工人疲劳过度,安全事故百出,也就影响了工人身体的健康。我看这样的问题不是个别单位的问题,而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当然,质量不高,加班加点,还有其他的因素存在,但材料缺乏却是一个主要原因。李先念副总理在报告中提到,今年1至5月份有几项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没有完成计划,其中包括钢和钢材在内。同时也提到有些基本建设单位的计划在过去5个月没有完成,主要是由于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机器设备的供应不足,因此我们一些受到停工待料之苦的工人们,除了自己尽量节约原材料的使用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对于1956年国家预算规定经济建设支出的分配比例表示完全拥护。
几年来,我们国家对于工人的工资福利事业是非常重视的,工人的工资得到了不断的增多,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对鼓励职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拿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和工人的工资提高的速度相比,那是不相适应的。在企业中低级的工人特别是辅助工人,他们的生活仍然是很困难的,我厂有一个技工赵正富同志,他家7口人,全靠他工资收入,从1952年起,他工资是3级,现在仍旧是3级,平均每人分不到6块钱。这虽然为数不多,但他们的生活是困难的。当然领导上作了一些的补助,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问题。现在旧的不合理的制度已经取消,新的制度没有跟上来,虽然,建立了很多的奖励制度,但这种奖励制度,只可能鼓励部分人,不可能解决全部工人生活困难问题。自去年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以来,有个别的工人,看见有些社每个劳动日报酬达到1元5角,于是就不安心,羡慕农民兄弟。这种情况当然是不对的,这也完全反映了工资不合理的情况。最近政府机关对工资福利问题作了详细的研究和解决,我认为这完全是正确的,这样才能更加刺激工人的积极性。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职工人员增加了很多,职工的住宅和非生产性的建筑跟着也增加了,但是职工的住宅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应该想办法快点解决,例如有的工厂不在城市里,所以职工连民房也佃不到,有的工人甚至找到了房子实在太不适用,非常的狭小,在我们工厂也是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姓刘的工人有一次告诉我,他说我老子、儿子、孙子一家三代住在一间房,有的工人进厂年数很久,房子问题没有适当解决,情绪很不安定,人在工厂心在家里。我想关心职工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福利,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把个人生活的提高和集体的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大大发挥所有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前进。


第6版()
专栏:

安文钦代表的发言
关于李副总理一九五五年国家决算和一九五六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廖部长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彭副委员长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敬聆之下,第觉辞严义正,磊落光明,井井有条,事事尽善,再四思维,无瑕可指。总之,能把题目认得真,自然做出好文章,凡有血气者,奉之如金规玉律,书绅不忘,所以坚决的一致的拥护到底。在旧中国时代,有人讽刺我们说:中国人说了不做,这是中国人的大耻辱。所谓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者是也。每念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来,举凡宝成铁路、兰新铁路、武汉铁桥、治淮、治黄,各种工业,各种厂矿,莫不突破定额,提前完成。不但在生产战线上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尤要为早日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今蒙毛主席英明领导下,把中国人只说不做的耻辱洗刷的干干净净。虽然,更希望各级政府诸公,须要虚怀纳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莫讳己过,自我检讨,自行匡正,当守勤慎廉明,奋斗到底。诚如是,以之治国,国无不治,以之安民,民无不安,从此国治民安,其不至于富强大国之一者几希!凛之,慎之,其各勉旃!


第6版()
专栏:

陈叔通副委员长的发言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廖鲁言部长“关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和彭真副委员长的工作报告。
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证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已在我们国家里日益鲜明地、以无可争辩的事实显示出来了。1956年国家预算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是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迈进道路上的一件大事。我建议大会,将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以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予以审查通过。
李先念副总理在报告中批评了某些国营工业和国营商业的缺点。陈云副总理“关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发言中,李富春副总理“关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的发言中,以及其他部门的领导人发言中,对于已经发生过的缺点和错误,也都提出了批评,这都是为以后改进的殷鉴。关于这方面,我想提一点意见。
第一、关于防止错误的问题
我们的事业都是新的,是我们的前人所没有做过的。在事业的进展中,我们缺乏经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过去我们发生过一些错误,今后还会继续发生错误。但是我们所有的错误,是进步中的错误,而不是倒退中的错误。只要错误被发现出来了,我们就能够及时改正,这也是大家所能看到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圣贤自古以来没有降生,今后也不会降生,这是迷信,这是幻想。只有如古训所说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才是我们当前应该采取的态度。
但是,不论任何性质的错误,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究竟是一种损失。我们虽然不可能不发生错误,但应该尽可能少错,要尽可能事前防止错误的发生;已经发生过的错误,不要一再地重复;已经发现了的错误,要及时改正,又要尽可能改得彻底。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上必须掌握的精神。
有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是没有法子进行事前防止的;但有一些错误是可以预见得到的,是可以事前防止的。比如,像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来的时候,要进行这样一种广泛迅速而缺乏经验的改变,我们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会粗糙一些,并在工作中会发生一些缺点和错误。即使我们能够在事前估计到这种缺点和错误,也是很难完全防止的。但是,在我们进行批判保守思想的同时,是应该考虑到急躁冒进的一面的;在我们号召粮食增产的同时,是应该注意到经济作物及其他副业生产的一面的。这里我想到了毛主席说的:“对联是两幅的,一幅不成联。”是不是先挂出一幅,劲头来得大,两幅同时挂出,会把第一幅冲淡呢?我的意见,还是两幅同时挂出来好,不然,就会发生错误。两幅都挂出来,是不是绝对不会犯错误呢?不是的。但是至少可以减少一些错误。
有一些错误,虽然经过批评和纠正,但是同一性质的错误,还会在我们的工作中重复发生,因而使国家一再遭受损失。这种事例也是经常碰到的。比如,在工业生产上只注意数量,而忽视质量问题;在商业上逢季脱销、过季积压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中央一再提出批评,但错误还是重复发生。我认为,重复发生即使是情有可原,但错误的程度应该有所减轻。
还有,在发现错误以后,我们应该把造成错误的原因找出来,迅速地加以克服和纠正,这也是减少错误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我们国家的各个部门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如果有关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工作关系,必然会影响国家计划的完成。但目前某些地方工业部门与某些商业部门之间就存在着不很协调的“工贸关系”,其中问题不少,一般牵涉到产品质量、成本价格、验收标准、原料好坏、新产品的试制和产供销计划的配合等等方面,也牵涉到干部思想作风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某些地方工业部门与某些商业部门各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单位不是互相支援,而是互相扯皮;有的只打算本单位的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单位的利益;有的只打算局部的利益,而不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这种情况,各地都有发现,有的还相当严重。而且还牵涉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报上也曾经不止一次地加以揭露和批判,但问题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我建议有关部门,从体制上,从制度改革上,从干部的思想教育上,进行研究和解决,从而更好地完成国家的计划。
此外,如原料的质量必然会影响成品的质量。要生产合格的成品,就必须有合乎规格的原料。一个工厂设备的好坏,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目前很多合营工厂的机器设备是比较陈旧的,劳动条件是比较差的。要提高产品质量的话,就应该考虑到原有设备的改进问题。还有,在合营企业中,缺乏技术人员的情况也是相当普遍的。这也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集中技术人员,统一调配使用,就成为目前迫切的课题。这一切说明,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提高产品质量,使质量下降问题尽可能不再继续发生。仅仅指出错误和缺点还是不够的。
第二、关于学习先进经验与独立思
考问题
我们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依靠苏联的无私的援助,必须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在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的时代,只有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才肯在技术上,物质上帮助我们,支援我们,使我们有机会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而且很赤诚地教会我们掌握他们的先进技术。事实上,我们受到苏联先进经验的好处是很多的。是数不清的,说不完的。
学习先进经验,应该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是机械的教条主义的搬运。这就是说,在学习先进经验的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从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所创造。而且要发掘我们的遗产。遗产不都是好的,但是好的也不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先进经验推进一步,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作出贡献,才能不辜负苏联对我们的期待。
当然有一些人并不能独立思考,而假借这个名词来拒绝学习先进经验,这是很不好的。
有一些人认为苏联的先进经验不会错,根据苏联的先进经验办事,即使走了弯路,也不会受批评。这叫做“先进靠山”,有了这个“靠山”就不愿接受更新的技术,也不愿支持进一步的创造和发明。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些人,对于别人独立思考的能力估计不足,对于新的事物,自己不了解,但也不相信别人,因而只愿接受苏联先进经验,不愿支持别人独立思考的成就。这又是一种情况。
所有这些情况,都可以成为独立思考的障碍。只要这些障碍还存在的话,发挥独立思考的主动性,是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与鼓励的。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并不是要拒绝吸收不同制度的国家甚至敌人的科学知识。我们应该善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要是先进的科学,我们都要虚心学习,把它们吸收过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最后,请允许我就私营工商业社会
主义改造问题讲几句话
我完全同意陈云副总理“关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发言,这个发言说明了政府对于工商业者的关怀和照顾。定息定得很宽,各种办法考虑得很详尽,很周到,完全符合和平改造的政策,解决了目前工商业者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对于工商业者的生活,一向是很关心的。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国家采取了原薪不动的办法,把私方人员的生活维持下来,因而安定了人心。以后,了解到部分私方人员和小商小贩的生活有一定的困难,政府就在待遇上和业务上给以必要的照顾。现在政府对于小商小贩的生活和业务,将给以进一步的安排;对于私方人员的工资,将实行合理的调整;对于私方人员的疾病医疗,已考虑到合理的办法。这对于工商业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目前部分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确是需要急迫地解决,而不是一个等待从容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希望有关部门在工资待遇上从速进行调整;同时,全国工商联也在考虑生活互助的办法,提供有关部门参考。
目前,合营企业中公私工作关系,一般是正常的。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改善公私工作关系,要经过一定的过程。一方面要对职工群众、公股代表和资方人员进行教育,同时还需要在合营企业中建立一定的工作制度。这在陈云副总理的发言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今后各地民建会和工商联更要紧密地主动地配合政府,积极推动私方人员加强学习,进行自我改造。我们工商业者也应该在公方代表的领导下和职工群众的帮助下,积极搞好生产经营,在具体业务实践中,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6版()
专栏:

我们一定能消灭螟灾
——杨惟义代表的发言
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的说明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我表示完全同意。
过去的反动政府,不做什么建设的事而年年闹亏空,财政上的赤字,不断增高,除了依靠所谓“美援”,借外债度日外,就穷得没有办法。解放以后,百废俱兴,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国家的财政经济,又能日益雄厚而非常巩固。这些事实,全国人民所共睹而感到最欣慰的。听了李副总理“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以后,使我有无限的兴奋和感想。去年我国的建设,比前几年更多而规模又更大,不但是不会因为建设的任务多而国家的经济上会感到不够,并且在年终结算时,还盈余了101,000多万元,事体越做得多而经费越用不完,把以前的一个穷国家,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变为现在很富足的国家,这真是国家财政上的奇迹,值得庆贺。
现在我想向各位介绍一些关于江西方面治螟工作的情况,这与国家的粮食增产很有关系,或许可供大家参考。
解放以前,江西常有螟灾,有时全省稻谷所受到螟害的总损失可达百分之二、三十以上,即是平常年岁,亦有10%左右的损失,没有螟害的年成,那是绝少的。个别地方会严重到全郊都是白穗,颗粒无收。1949年刚解放时,本省党政领导,曾亲眼看到这种现象,非常关心,就在1950年冬季起,掀起了全省性的群众灭虫运动,直到现在,经过6年,基本上已经是克服了螟灾。以前那样满郊都是白穗的景况,现在是不复见了。近几年来,由于广大群众,在治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对于粮食生产,可以有些帮助,请让我稍为谈谈:
一、“三耕”治螟——自1950年以来,江西治螟所用的方法是一种三耕治螟法。什么是三耕?即是积极秋耕,普遍冬耕和提早春耕。用这种方法何以能治螟虫?因为稻谷收割后,所遗留在田里的残余稻根以及田里的各种杂草,就是各种害虫和螟虫的巢穴,应用耕耙的方法,把它们耕埋到深土里,就可以杀死它们。在解放以前,自秋收以后,江西全省约有三分之二的稻田,都是不利用来再种植,让它荒芜休闲,保护螟虫和其他各种害虫过冬。问题就出在这里,以前螟灾之所以年年有,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针对这个毛病,所以应用耕耙的方法,来作根本的消灭。能在秋季把休闲田耕完最好,否则应在冬季去普遍耕完,冬季不能耕完,必须在次年于螟虫未化蛾飞出以前,就要提早去耕,才可杀死螟虫和其他害虫。经过这6年来,由群众证明,凡是三耕工作做得很彻底的地方,不但不会有什么螟灾,其他害虫,亦可相应减少。三耕工作,如能结合深耕,更有杀虫的功效。只是农民种植红花草的习惯,是不耕而种的,这里面的螟虫等,还不易消灭,必须另找其他办法,来补救这个缺点。
二、随割随耕——从江西农民的生产经验中,得出这样的总结:即是不论早、中、晚稻田,收割了以后,如能争取时间,随即耕耙,是最能杀虫的。早稻和中稻收割时,最要注意这一点,可把早、中稻田中的害虫,杀死在原来的稻田中,而免迁移到其他稻田里去为害。早稻收割时,最好要做到“上午割早稻,下午插晚稻”,“上午黄,下午青”。
这是杀虫最扼要的技术。因为早稻收割了以后,若是不立即去耕耙,原有稻田中的各种害虫,失了隐蔽物而又没有食料可吃,就会四处纷飞,各方蹦跳,迁徙到附近晚稻苗上,或其他作物上去求生,晚稻或其他作物,就要遭殃。如能随割随耕,便可把各种害虫,立即耕埋到深土中去,收拾它们的老命。要想晚稻上的害虫少,这一个措施,是不可不注意的。即是不种二季晚稻的田,也不能不耕,让它荒弃,这是最有害的。应当赶快耕耙,种植秋季的旱作。这个办法,不只是水稻田应当如此去做,其他庄稼田地,收割了以后,都应当抢快去把田地耕翻起来,这是很有益处的。
三、早播早插——近年来,江西农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生产技术,即是早晚两季水稻,都要争取早播早插。应用这个方法,不但能起到增产作用,同时亦可减少螟害和其他虫灾。迟播迟插都不相宜,常会减产而受螟害。早稻采用早熟丰产的品种如南特号,实行早栽,就可早收。早稻早收,晚稻亦可以早插。晚稻早插,自然可以早收而能避免当地的秋旱和第四代的三化螟为害,因此就可以得到丰收而没有螟害。这种办法,江西各地正在推行。
四、推行“三变”——近年来,江西省委大力推行“三变”的种稻制度,已经成功。什么是“三变”?即是要把“旱地变水田”,“单季稻变为双季稻”和“中稻变早稻”。事实证明,这种制度是很好的,已经推行全省,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可以扩大耕地的复种指数而能起到很大的增产作用。同时,因为扩大了复种的指数,即可减少秋冬季的休闲田。这种休闲田,以前每年仅在夏季种一次水稻,而秋冬两季多是不耕的,让它长满杂草,保护各种害虫过冬,所以螟虫就不易除治。现在推行“三变”,增加秋冬季的复种,把它耕掉,害虫亦被杀灭。推行“三变”,又可以逐渐减少混栽区、间栽区和一季中稻区的面积。这三种稻区,最易使螟虫得到不断的食物,给螟虫和其他害虫的发生,造成最有利的条件,顶要不得。推行“三变”,可使这些害虫有一段时间得不到食物而自行消灭。
五、消灭杂草——杂草等于恶霸,社会中有恶霸,人民不得安生,田里有杂草,庄稼斗争不过它,就生长不起来,道理是一样的。它不仅是能夺取田土里的肥料,妨碍作物的生长,并且还能隐藏各种害虫和植物病菌,招致各种病虫灾害。尤其是田埂上的杂草,所隐藏的害虫更多,已经查出了有五百多种。田里没有东西可吃时,它们就藏在田埂上度日;田里种了庄稼,它们就由田埂上跑下田去为害。所以田地中和田埂上以及田地附近的杂草,都必须把它铲得精光,既可以消灭病虫害,又可以大量积肥,真是一举两得。这项工作,江西农民现在是很注意了,尤其是赣南各县,比较做得更好,有的地方,能把田埂铲得三面光。杂草中尤以稗草为害最大,必须注意。如能消灭稗草,全国稻谷自可得到更多的增产。
六、用药除治——现在我国自己能制造杀虫药,对于害虫的防治工作有了莫大的便利。江西方面和其他各省一样,亦预备应用六六六等药来作重点的防治,主要是用在二季晚稻上,当然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药剂的数量还不够普遍应用,没有药剂供应的地方,仍是应用上面所说的各项方法,来防治害虫。
七、保护蛙类——蛙类对于农事极其有益,能吃不少的害虫。田间如无蛙类,害虫不知要多到如何程度。江西境内和其他各省一样,常有人大量捕食青蛙,这是很不合理的。应当劝告群众,注意保护蛙类。
总的来说,防治螟灾和其他虫害,都是极有办法的,并且方法很多,千头万绪,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上面所述,只是几项最有关键性的方法,如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灵活运用,不但可以防治螟灾,其他害虫亦多少可以防治。各地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创造出不少的好方法,只要能杀灭螟虫,能防止其他虫害,任何方法,都可应用。不要以为治虫没有办法,而是方法很多,各地没有很好地去总结,没有很好地去推广应用。当然,现在所用的防治方法,不能说是已经尽善尽美,但在目前,尚可解决问题,以后再加调查研究,再去总结群众的经验,自然可以逐步提高技术。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的第十八条已经指出: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7年或12年内,在一切可能地方,基本上消灭全国10大病虫灾害。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螟灾是10大病虫灾害中为害最大的虫灾,必须赶快去消灭它。我们要有信心,要有决心,要为消灭全国螟灾而共同努力。贵州省民族工作情况——杨 汉 先 代 表 的 发 言
李先念副总理、彭真副委员长和廖鲁言部长的报告,我认为完全符合实际,我完全同意和拥护。现在我就贵州省民族工作方面的情况,发表一点意见。
一年来,由于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认真的贯彻执行了民族政策,贵州省各族人民的建设事业,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截至今年春季全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已和汉族地区一道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合作化,并且还办了一批高级社。少数民族较多的县分入社农户也都达到了80%以上。合作化运动中,注意照顾了民族特点,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情绪很高,去年的冬耕积肥和今春的播种工作,大都已完成了计划。例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今年的播种工作比去年提早约半月左右,该县龙街区的播种面积和施肥量平均比去年增加50%左右,有的社出工人数达到了98%。据少数民族聚居的册亨、望谟、关岭、黄平等十来个县的统计,1954年还不很习惯翻犁冬田冬土的地区,在去年冬天翻犁的田土就有80%以上。合作化运动在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已获得很大的成绩。
但是,在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少数民族社会情况调查了解不够,宣传民族政策也不够深入,因此,有的地区不能很好的在现有基础上切合实际的开展工作,发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合作化运动中,有的地区对少数民族历史上遗留下的应当适当照顾的“麻园”照顾得不够,以致在某些地区引起了部分少数民族的思想顾虑,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为“麻园”是少数民族衣服原料的来源地,他们经过多少年,甚至十年才搞好一个“麻园”。合作化运动中,在留给少数民族的自留地时,“麻园”留少了或者是没有留,少数民族的“麻园”少了,衣服就成了问题。又如有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建社较快,事前没有作好充分准备,事后缺乏具体领导,曾经在一个短时期内使副业生产停顿,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例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法地、龙街几个区,今年四月间有少数农民原系缺粮户,他们已经得到购粮证,但由于合作化后副业生产停顿,手边没钱,一时感到生活困难。据了解,该地天桥小学、石门小学、石门中学等的学生数均比去年下半年减少了约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这都是由于片面强调集体化,只注意农业生产,忽视副业生产,使社员收入减少所造成的结果。此外,在推广新式农具中也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作法,如七寸步犁、双轮双铧犁在贵州的某些地区都不很合用,有的地区只盲目追求推广数字,不顾是否适用,结果许多农具被放着和“挂”着,贵筑县高潮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就挂有几部双轮双铧犁和两部七寸步犁。希望有关业务部门调查研究,供给适用山区的农具。上述这些缺点,有的是工作中或多或少难于避免的,但也有的是由于粗枝大叶缺乏预见性所产生的。这些缺点虽然已经克服或者正在逐步克服,可是今后仍然必须注意,特别是在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更要注意。
培养民族干部方面,几年来本着大力培养民族干部的方针,通过各项工作,已经培养出一万名左右的脱产干部。这些干部有不少在各级领导岗位上担任着重要职务。关于提高民族干部的质量问题,注意了在工作中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帮助和采取轮训的办法,使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文化和业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目前培养民族干部的工作,发展得尚不平衡,今后应注意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培养,加强培养少数民族的科学技术干部。这样才能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
我们一定要和贵州各族人民一道更好的把我们的工作作好,努力克服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大力宣传民族政策,学习和宣传高级社社章,为彻底实现1956年的国家预算而努力。


第6版()
专栏:

视察中的八个印象
——马寅初代表的发言
1、声势浩大的农业增产运动;2、工人农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竞赛;3、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工程;4、广大群众劳动观念加强;5、集体思想正在萌芽;6、耕牛和双轮双铧犁问题;7、农民学会运用科学知识;8、农民歌颂新生活。
我视察浙江先后三次,第一第二两次的视察方式是先听取领导报告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分别开座谈会实地视察,并选择比较好的,比较坏的,中等的三种类型同时进行。因为许多代表联合起来进行视察,每人所问不过几次,且各人皆凭个人兴趣发问,很难得出一个系统。最近一次视察,改变了视察方式,我依照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个人亦可以单独进行视察,座谈时采用对谈方式,一问一答,均由同去的友人
(现任会议纪录秘书)用速记法录下,共视察了10个县、市,约2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个渔业合作社。全部记录,因字数太多,尚未加以分析和整理,在这里我只能把视察所得的印象分别说一说,以供大家参考:
(一)我第一个印象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一个声势浩大的农业增产运动,正在全省范围内顺利进行,这个事实有力的教育了农民群众,坚定了他们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特别在全省基本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民群众抓住当地的增产关键,采取了许多打破常规的办法,发挥高度的劳动积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去冬以来,在若干地区,不少群众下雨披着蓑衣,晚间点着汽灯,忍寒冒雨地抢修水利,兴建扩建和恢复大、中型水利工程和小型水利,大大地减轻了旱涝威胁。他们从各方面挖掘肥源,无论男女都在挑塘泥,播绿肥,并积其他各种土肥,很多地区积累的肥料超过去年一倍以上。今年因晚稻缺少肥料很多,全省人民群众用了脑筋四处找寻天然肥料,已有20多个县30多处发现了一种坭炭。这就是很早以前,当湖泊沼泽地区水生植物的遗体逐年累积起来以后,因土壤通气条件不好经过长时期的腐烂分解,就变成像煤炭一样的东西,其中氮素含量一般在1.5%以上,最高达4.77%。
浙江在改变耕作制度,改进技术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如扩大双季稻,有的地区去年不过有几十亩田的试种,而今年已扩大到几千亩,甚至几万亩,并普遍地采用了密植。双季稻中的连作稻在头作割起二作种下的时候,往往需要很多人力,于是历来不下田的妇女,也普遍下田耕作了,而且有的已经学会了栽秧的技术,且少数妇女所掌握的技术反在男子之上,不过好多妇女也因此得了血吸虫病,她们的大肚子不一定是可喜的。
浙江著名的四明山区是抗日游击区的中心,在过去从来没有人种过双季玉米,但是有人种过夏玉米,也有人种过秋玉米,并且都获得丰收,于是技术推广站认真地总结这个增产的经验,分析了全区的自然条件后,肯定种双季一定能够增产,结果全区推广的1,630亩双季玉米全部获得丰收,像四明山区这种事实全省各地是不少的。
(二)第二个印象是:现在在农村中城镇中,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目前工人农民正在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竞赛,不但有乡与乡的竞赛,社与社的竞赛,还有队与队、人与人的竞赛,不过我觉得农村中无论男女,工作的强度太高,于身体健康定有妨碍,若再不顾一切积极推动竞赛,在长时期内,会不会出现得不偿失的后果?
我在视察中把重点不但放在竞赛上,也放在生产指标上。浙江省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不但有全年增产指标,还有季度、月度及小队生产计划;有的地区,既有集体主义精神,又有个人的责任;既有指标,又有措施,这就是他们工作越干越有兴趣、劲头越大的道理。但也有些社不考虑实际的具体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潜力,把指标规定得往往偏高,以致谁也不敢相信能够按时完成,在强度过高的基础上,若再迫他们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或会置之不理,索性不管。有一社在我询问生产指标时,社长以修订过的指标答我,说得头头是道。但在散会后,从别的社员中得悉社长没有以原来偏高无法执行的指标告我。不过在若干地区,一般指标是妥当的,既有具体内容,又符合实际,可是副业往往不包括在内,而且副业种类亦太少,主要原因是领导同志把正业估得高一些,把副业估得低一些,使农民有一种
“副业不合算”的错觉。这是由于数年前因粮食生产不足,曾片面强调粮食增产之所致。至于家庭副业则根本谈不上。
(三)第三个印象是:浙江省多少年来,由于盲目开荒,滥伐树木,破坏了地面被复,以致大雨时期,“水顺山流洪水大,雨停天干地遭殃”,各级领导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曾努力发展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开渠挖塘筑坝运动,个体农民从来办不到的事,合作起来就能办到了,对抗旱排洪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后兴修水利,党领导决心进一步贯彻民办公助的方针和费省效大的原则。现在山坡上已经育起幼林,沿江岸已经修堤植柳,但要消灭干旱威胁,避免洪水灾害,还有待于大水库的修建,大河流的根治。目前广大群众在雨季时还不能欣赏“随下随渗无洪水,雨后多泉水长流”。不过大水库的修建,大河流的根治
(如浦阳江、曹娥江),需要庞大的财力、复杂的技术和较长的时间,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显著的成就。
(四)第四个印象是:无论在农村或在山区,广大群众的劳动观念已经产生,劳动习惯已经养成,这是最可喜的一件事。——“社会主义真是好,就得大家搞,坐着等不到。”“山上全是宝,勤人挖得到。”比过去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的依赖思想大不相同了。“到社动一天是一天工,在家坐一天是一天空”。这是一般的普遍的认识。就是地主以及反革命分子在合作社由初级转到高级的过程中日益在分化,也表示愿意遵守政府法令,积极劳动改造,立功赎罪,顽固的反革命分子越来越少了。今日富农的地位:
“出租土地无人要,想找雇工无人当,投机买卖无门路,放贷私款怕告状”,除了安心劳动以外别无出路了。
劳动亦产生了幸福的婚姻。青年男女在选择对象时,总以劳动能力为第一条件,然后再谈进步,婚姻观念根本改变了。劳动也产生了幸福的家庭,妇女参加了生产,逐渐脱离了从属地位,受到尊重,昔日的夫妻不和、婆媳不和、邻里不和的气象,现在一去不复返了。剥削思想,无论男女老幼均认为可耻,浙江新登县全县已无一个窃盗,足见在马列主义光芒照耀之下,新的婚姻新的家庭,新的道德风尚,正在一天一天成长起来。
(五)第五个印象是:集体思想正在萌芽。几千年来,习惯于小农经济的农民,很难迅速地把个人主义的思想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思想,这样的转变必然是长时期的过程,但很显然地这个转变已经开始了。以浙江新昌县的新民高级合作社为例,社里有这样的情形:去年社里有12户的小麦折价入社,还有11户当初也同意折价入社,但因为资金较足,劳动力较强,一看小麦丰收,就不愿折价入社了,并且不信社里能比他们增产多,社里无法说服,只得同意这11户不折价入社,结果他们吃了大亏,而折价归社的12户,比去年增加50元以上的有5户,其他7户都比去年增加5元以上。新民社春花总收入合起来是5,238元,不折价入社的11户除外,每户平均比去年增产27.6元,这是预分数,实产还要超过。这11户,受了这样大的教训,他们的个人主义思想不能不受到影响。
同是这个新民社,以整个社而论,不能说无集体思想。据新昌县长谈,全年全县蚕种比去年增加了300张,但因为桑叶不够,倒掉了800张,实际反比去年减少了500张,但产量不受影响,因为今年比去年每张多收10斤茧。如果桑叶足,800张蚕种不倒掉,全县可多收入4万元。新昌派人到嵊县、绍兴、余姚、上虞等七县去调剂桑叶,但因为调拨来迟,便受影响减产。主要原因是过去都养土种,今年全部改养改良种,改良种比土种每张多吃90斤到100斤桑叶,领导人员对这一点估计不足,所以倒掉了800张,损失了4万元。但是这个新民社虽然自己的桑叶还不够吃,反把桑叶调拨出去供给别的社,因为别的社的蚕快要上山,如果没有叶吃,便全部要倒掉,新民社抱自我牺牲的精神,使自己的一部分蚕饿了三天,造成减产,这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据高级领导者谈,这样的高度集体精神在全省范围内还不多见,但无疑地各地一天一天在增长着。
(六)第六个印象是:各地所看到的耕牛不甚肥壮,有的是瘦弱的。主要原因是:(1)因饲养有问题;(2)牛栏不经常打扫消毒,牛身上生牛虱,吸牛血,耕牛当然难得肥壮,而看牛者也不经常刷牛体,除牛虱,夏天夜里很少熏烟驱蚊,我所看到的几个牛栏猪圈,根本谈不上卫生。看牛者大半是小孩,一人看一头,待遇每月不过10元左右,不负责任,所以耕牛到处乱跑,损害农作物。我以为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尚须等待若干年;在短时期内,尚须利用牛力耕田,耕牛问题不能不重视,尤其在集体思想还未普遍发达的时候,更不能不重视,似应订立一种制度,有专人负责饲养,及时检查评比,并及时对社员进行爱护耕牛的思想教育。
以上所说的情况当然不是普遍的,浙江也有好多地方把耕牛养得很好很健壮的,如宣平县大源乡之先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海盐县歟城乡之红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繁殖耕牛和饲养耕牛都有很好的经验,当可推广至省内各地。
至于新式农具如双轮双铧犁,在浙省大都搁置不用,一因犁身太重,加以铁轮,容易陷入泥沼,虽水牛亦拖、拉不动;二因两只耕牛向无合作的习惯,先后快慢不一致。我足迹所到的地方,都用旧式木犁耕田,故绍兴有“双轮双铧犁,小孩当马骑,干部看了一肚皮气”之歌。最受农民欢迎的是抽水机(机械水车),首先是因为农民认识了扩大水浇地是战胜自然灾害、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关键之一,且除灌溉原有的水稻田外,还可变旱地为水浇地。其次因为使用抽水机比使用人力或畜力水车效率大,成本低。
(七)第七个印象是:农民亦认识了科学知识之可贵,开始利用之以为自己谋利益。杭县良渚乡,在养蚕生产中推行了“稚蚕高温,夜间感光,多回给桑”的快速养蚕法,获得显著的增产。感光的好处,是使蚕室内日夜有光,小蚕到夜间便不会伏在吃剩下来的残余桑叶和蚕沙中,减少小蚕的遗失,并且日夜能够平衡食桑,发育也就整齐。最好蚕室上方及东西南北四方墙壁,用白纸裱糊或石灰粉刷,使反光能射到上层及内边蚕?,不过乡村中多茅棚,根本不能用白纸裱糊或石灰粉刷,这是无可避免的一种限制。
我到过著名的“龙井茶”产地——杭州市郊区梅家坞村,村里的“十月”高级社于1955年利用了科学知识,战胜了自然灾害,使茶叶生产获得丰收。“十月”社数次接到气象台的寒流(降晚霜)警报,全社由青年突击队带头,连夜在茶园里烧烟堆,终于战胜了晚霜的危害。
浙江嵊泗县有35个渔业生产合作社,入社的渔户占渔户总数的95.3%。到
“小雪”边,全县500多个生产单位开洋,平均每个单位产鱼二、三十担,有一个捕鱼40多年、62岁的老社员李阿林,从来没有到过这样远的洋面去捕过鱼,现在人心齐
(意思有组织)且及时发布气象消息,保证安全生产,再远他也不怕。
像这样利用科学知识来生产的例子,全省范围内是不少的,兹不谈。
(八)第八个印象是:农民在新旧生活对比之下,对于党的感激,对于现在幸福生活的满意,对于美满前途的信心,是到处流露出来的。浙江萧山县城北区荣星高级社交我带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是一个好例子,它说:“在反动统治时代,我们有七个‘多’,(一)破舍多(全村共有52户,其中23户是破舍),(二)破衣多
(占全部),(三)黄胖多(36人),
(四)长工多(26人),(五)讨饭多
(24人),(六)屈死多(23人),(七)卖女多(8人)。自分得土地后六年来,感谢毛主席的英明领导,这七个‘多’的痛苦已经基本上消灭了”。新登县在解放前流传着这样的两首歌,
长衫畈,看看一大畈,
秋收一箩担,
稻桶一竖起,
无米烧年饭。
× × ×
长衫畈,东塘畈,
挑出一大担,
回来一提篮;
日亦忙,
夜亦忙,
大水来了哭一场。
今日情形大不同了,总听到这田是千斤田,那家是万斤户,他们就是过去“稻桶一竖起,无米烧年饭”的人家,现在碰到洪水,他们再不是哭一场,而是奋勇地战胜了洪水,有人力可以胜天之信心。
绍兴县亭山乡贵山片现在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衣裳穿得簇簇新,
马路铺得天天平,
产品起到一千二百斤(连作稻每亩产量高达一千二百斤),肚皮吃得结等等,
参加合作社都吃的有得多,
单干户互助组饿煞自之过。
× × ×
人民政府理勿错,
各到各处马路做,
造起桥高又高大又大,
小工一个都不“抓”(读“可”)。
日佬时候炮台造一个,
走到城里小工“抓”(读“可”),
我话勿去做,
巴掌吃得老老大,
话话无处话,
下昼出来鸡要“抓”(读“可”),
看见妇女要强霸,
青年妇女打扮老太婆。
在别的地方,农民反映说,在吃的方面,“过去是糠菜半年粮,现在是年年卖余粮”。在穿的方面,“过去是有吃无戴,少铺无盖,现在是身上穿的市布衣,黑夜盖的花贡呢。”过去所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是:“新一件,旧一件,洗一件,换一件”。
(二、五、六、七版发言的标题、插题和提要都是本报编者加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