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在改造农村私商的工作中
应该防止影响物资交流的现象编辑同志:
湖南省醴陵县渌口镇(区级镇)对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镇210户私商,已经有160户过渡为供销社商业,有41户组织了合作小组和服务社(理发业在内);还没有改造的只有9户。但是,这个镇在对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处理得不恰当,因而阻碍了城乡物资交流。这种情况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渌口镇把原来的137户座商和5户摊贩并为供销社和国营商业部门的48个门市部,许多铺子都搬动了,因而对营业有了一些影响。如小商贩刘炳峰铺子里的槟榔是全镇有名的,过去每天营业额有40元到50元;自从铺面搬动以后,营业额就下降到每天10多元到20元。同时,南货门市和理发门市都很拥挤,农民买货、理发都要耽误一些时间。
在原来的私商并入供销合作社的杂货门市部以后,商品品种已经减少了;而负责私商改造工作的干部却不知道这个情况。原来这个镇的小商贩有20%到30%的商品不是从供销合作社进货的,而是直接向农民、小手工业者收购或者到外地去采买的。这些小商贩合并到供销合作社以后,他们一下变成了拿固定工资、专管卖货的营业员;组织货源的工作全由供销社的采购员包起来。结果,过去私商从衡山等地向生产者直接买回的火纸等小土产,现在供销社所派的采购员买不到了;目前还有一些存货可以供应,等卖完后就会脱销。特别是当地群众过春节迫切需要的红曲、生姜、黄辣椒、糜豆腐,红薯粉丝、白田纸、相帮纸等商品,过去都由私商直接向外地采购,现在供销社一时无法采购到,春节前都已经脱销了。有的农民就埋怨说:“为什么改造以后反而没有这些货了呢?”
私商成为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以后,同供销社干部一样都拿固定工资,实行实物负责制,在各个门市部服务。由于他们对于这一套制度很不习惯,供销合作社的领导方面对他们也缺乏足够的教育和帮助,因此这些营业员惶惶不安,怕赔钱受处分,为顾客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削弱了。由于这个原因,南货门市部1月份营业额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30%,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8%;杂货部1月份营业额比去年12月份下降35%;国药饮食等业的营业额也有下降现象。
对农村私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应该达到扩大商品流转、保证群众需要和进一步支援工农业生产的目的。渌口镇出现的这些现象,完全是因为对原来私商工资制度处理不够妥当、盲目调整商业网和急于改变原有私商的经营制度而造成的。现在,渌口镇的领导机关已经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注意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各地在改造农村私商的工作中不再出现这种混乱现象,我把这个情况向你们反映,以便引起普遍的注意。
李曙初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一定要批判保守思想编辑同志:
我向你们揭发吉林省农具厂不重视工人齐凤林的合理化建议的错误行为。齐凤林是吉林省农具厂的六级刨工,一个先进生产者。1954年,他改进了13种工胎具,一年完成了两年定额,被评为四平市的劳动模范;去年他又以革新精神改进了12件技术措施,一年完成了三年零三个月的定额,被选为吉林省人民代表。当国家发出了提早完成五年计划的号召以后,齐凤林在今年1月份就连续提出了改进13项技术措施的合理化建议。但是,由于厂长杨义志、副厂长程万昌、党总支副书记韩忠孝等存在着严重的保守思想,他们不仅不积极支持齐凤林的合理化建议,反而采取压制的态度,使齐凤林的合理化建议没有及时得到采纳。
齐凤林提出这些合理化建议以后,杨厂长、程副厂长等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就主观地认为这些建议没有草图和模型,根本不算是什么合理化建议;并且说:“齐凤林的合理化建议没有把握实现,是空喊。”他们甚至污蔑齐凤林提合理化建议的动机不纯。实际上,齐凤林在提这些合理化建议以前,就和技术科科长张玉林作了研究,提出了每件建议怎么改、效率多高、花多少钱等技术根据,他们是有信心实现这些建议的。张玉林科长几次向厂长提出意见,希望支持齐凤林的建议。但是厂长却批评他说:“齐凤林要上天,你也支持他吗?”后来,张玉林提出自己拿钱给齐凤林试制,如果成功了再向工厂报销。程副厂长反而批评他有严重的思想问题。杨厂长还对支持齐凤林的技术人员说:“谁敢保证齐凤林的建议一定成功,谁给打保条。”这样一来,谁也不敢表示态度了。
1月28日,厂长趁着齐凤林不在场就开了一整天的技术鉴定会,“研究”齐凤林的建议。到会的王技师、杨技术员等人因为不了解情况无法发言,党总支副书记韩忠孝就乘机作了总结说:“根据大家的意见,齐凤林的建议大部分不能采纳。”工业厅派去的工程师于学三、巩维农等听了韩副书记的结论以后,也以不负责任的态度表示同意。但是,齐凤林并没有在这种保守主义者面前屈服,他在1月29日的技术鉴定会上,揭发了工厂领导人员的保守思想,并且详细地介绍了他的13件合理化建议的技术根据。但是杨厂长却说:“实现齐凤林的建议就需要增加新设备,需要国家大量投资,咱们地方国营的工厂办不到。”后来张玉林科长举出了很多例子来说明齐凤林的建议是合乎“花钱少、办事多”的原则的。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也认为实行齐凤林的合理化建议,只要利用本厂的呆滞材料和现有设备,并不需要花很多的钱。但是杨厂长和程副厂长等仍然不愿意采纳齐凤林的建议。他们企图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在有关的会议上来表决是否采纳齐凤林的建议。中共四平市委员会知道这件事以后,制止了这种错误作法。
后来,中共四平市委工业部部长对杨厂长、程副厂长、韩副书记的保守思想进行了批判,并且组织技术人员反复地进行技术鉴定,确定齐凤林的合理化建议除了个别项目因为设备问题不能实现以外,绝大部分完全合乎技术理论,而且工厂有条件施工。这些技术改进措施,经过设计制造投入生产以后,可以节约1,613.8个工作日;就是说,齐凤林在1956年一年内可以完成五年半的定额。
齐凤林的合理化建议受到吉林农具厂领导人员压制的事件,说明了右倾保守思想对生产的危害性。吉林农具厂的领导人员的错误虽然已经受到了批判;但是,以保守思想对待工人合理化建议的现象在目前还不是个别的。我认为,为了发扬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应该广泛地揭发和批判企业领导人员压制工人创造热情的错误态度。
康学忠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28人做了42人的工作编辑同志:
武汉汽车配件厂余昌辉工段的工人们,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鼓舞下,生产情绪大大提高了。他们实行了“多机床看管”的先进经验,28个人就做了42个人的工作。
这个工段原来只有20个人,要完成1月份的生产计划还需要增加9人。厂方虽然给他们增加了8个人,但是同时给他们增加了57%的生产任务。这样,全部生产任务在过去是需要42个人才能完成的。为了使现有的人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余昌辉就在工段的会议上提出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多机床看管”的倡议。这个倡议受到了大家的支持,很多工人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生产的具体办法,如把洗开口和洗槽两道工序合并,把细车内元和外元两道工序由一个人负担……,看大磨床的同志也提出他们现在还有潜力,可以再多看一部磨床。就这样,他们节省了劳动力,并且改进了工具,因而就超额完成了任务。如青年工人徐少明在1月12日试行“多机床看管”法以后,一人看两部机床,超额71%完成了生产计划。青年团员蔡炳林在同一天也完成了定额的154%。看大磨床的同志,也提高了产量120%。
目前,这个工段的工人正在进一步寻找窍门,挖掘潜力,准备以一年零二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武汉汽车配件厂 王文清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为了提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汽车制造厂机修车间车工胡年荣
改进刀具按时完成了紧急任务编辑同志:
我们工厂机修车间车工胡年荣最近开动脑筋改进刀具,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紧急的安装工程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不久以前,热处理车间的贯通式气体渗炭炉安装工程需要18根镍铬矽耐热钢管。这批钢管的毛胚硬度虽然低,但是韧性很强,很难加工。1955年12月中旬,我们把这个任务交给机修车间,根据安装进度要求,必须在今年1月28日以前完成。但是当工件发到大型工段的时候,不少工人都感到困难而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车间领导方面就决定把它交给小型工段的车工胡年荣和王继义加工。他们两个人愉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王继义首先加工,胡年荣在夜班接替。他们连续采用了几种办法,但是由于刀具经常崩裂或者被磨损得很厉害,因此加工效率很低,从1月6日到12日只完成两根管子的三分之一。于是,工部主任召集了车间老车工开会进行研究,大家提出了很多办法,但都不能有效地克服这个困难。胡年荣在那几天,夜以继日地一直在考虑怎样想办法克服困难。到1月13日,新的加工方法终于想出来了。他划了一张改进刀具的草图,找工长商量,要求制造一个新刀杆,把3个刀头装在一个圆周线上。领导方面当时决定采纳了胡年荣的建议。但是,在1月14日下午开始用新作好的刀杆工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刀头又崩裂了。胡年荣再同工长和王继义等研究,发现原来是刀杆的套筒强度不够,壁太薄,又没有经过热处理,因而受不了强烈的振动。弄清了这些原因以后,随即采取了相应措施,又继续加工,在12小时内就全部车完了一根钢管,经过检验,证明合格。
试制成功以后,胡年荣又参照王继义的提议继续做了5项改进。在这以后,加工时间逐渐缩短到每根4小时,到1月19日最高达到3小时零5分钟。结果,工作效率估计提高了三十倍,并且节省合金刀具114把。以上两项共为国家节约3,700元。
胡年荣的创举,不但保证了安装工程的紧急需要,也为今后加工这种特殊钢材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事迹对全厂职工起了很大的影响,这有力地驱除了人们头脑中的保守主义思想。它告诉我们:只要发挥首创精神,打破常规,一切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第一汽车制造厂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不关心人民疾病的医院和医生编辑同志: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26条规定,要在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对于其他疾病也要积极防治。我们看到这种幸福的远景以后,都感到非常兴奋。但是,我们甘肃省泾源回族自治县最近却发生了一件卫生机关不关心人民身体健康的严重事件。
泾源回族自治县园子乡沙南村,从1955年9月开始流行了麻疹,但是因为县卫生机关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致使麻疹蔓延到全乡,并且发生了儿童死亡的现象。在发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园子乡人民委员会先后给县卫生院写了7次信,并且3次派人到卫生院去请大夫,可是卫生院却迟迟不派大夫来。后来卫生院虽然先后派来了三位大夫,但是这些大夫都是只在乡里住了几小时,没有做什么工作就走了。县卫生科的科员马家基下乡来检查工作,也是连乡人民委员会的门都没有进就回去了。后来,中共园子乡支部和协助支部工作的县委会工作人员两次向县卫生机关提出意见,县卫生机关才派了中医李得富和县卫生院护士金光宙来到沙南村住了10多天。过了一个多月,又来了省里的曾永再大夫和县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杨吉生。虽然来了这些医务人员,但是他们却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群众的疾病。他们来到乡里以后,很多工作都等待着他们去做,可是他们却整天忙着打扑克、唱快板,而不好好给孩子们治病。例如,马长俊的小孩病了20多天,经大夫治疗以后病情更加严重了;但是当孩子第二次去看病的时候,曾永再大夫竟说“这孩子没有什么病”,不给治疗,结果孩子就病死了。马万林的小孩病得很严重,大夫说要打针吃药,马万林身边的钱少,付药费的时候差了1角钱,大夫们把箱子一关就走了。这些大夫的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引起了群众的普遍不满,乡支部和乡人民委员会向他们提出了抗议,他们还无理地推卸责任。
泾源回族自治县的卫生机关和这些医务工作人员,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采取了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怎么能够认真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呢?我们希望领导机关严肃处理这件事情,并且给有关失职人员以应得的处分。
康梅先 马进仁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有求不应 方成作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一个偏僻山村的变化编辑同志:
福建北部山区有个偏僻的山村,村子的四周都是高山峻岭,交通十分闭塞。村里的人要买一针一线,也要化上大半天工夫,翻山越岭到县城去。附近的人们都不知道这个村子的名字,大家就把它叫做“老鼠洞”。
鹰厦铁路动工以后,这个村子的面貌很快起了变化。一条新开辟的公路,把这个村子同相隔60里的县城连接起来了;满载着物资的汽车在公路上来来往往。不久,村子里建立了供销合作社,修筑铁路的工人和当地群众川流不息地到这里来买东西。剧团和电影队也经常到村里演出和放映。僻静的山村热闹起来了!
以前,这个村子的农民除了耕田以外,没有其他生产门路。村子后面有一大片林木,过去因为交通不便,半根也没有出卖过。铁路动工以后,这里的农民把砍伐下来的木料、木柴,以及长年积压下来的香菇、笋干等土、特产,大量地运到工地出售。贫农黄仕吉,单是卖木柴和伐木的工钱,就收入将近100元。去年冬天,他夫妻俩每人做了一件棉衣、一套新衣裳,还添了一床新被子。一年来,这个村子里修盖了不少房子,每家每户还都添置了一些新家具。
这些事实,使村里的农民深刻地体会到修铁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使他们更加看清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途。去年冬天,村子里建立了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0户农民中,有19户成为农业社的社员。社员们为了继续支援铁路建设,除了积极响应今年增产四成的粮食增产运动以外,还养了21头猪,扩种了4亩多蔬菜。
一年前从村里搬走的5户人家,最近也陆续搬回来了。农民何细水高兴地说:铁路动工修建以后,我们这个“老鼠洞”已经变了样;将来铁路修好了,火车开来,日子就更好过啦!
刘易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抗议美国政府迫害和扣留中国留美学生
本报发表了钱学森等68位留美归国学生“控诉美国政府迫害留美中国学生”一信和几批留美学生家属来信之后,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这些信来自全国各地,写信的人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他们对美国政府严重违反人道主义精神和不执行中美会谈协议的可耻行径表示无限的愤慨,对还没有能够回到祖国的留美学生和他们的家属寄予深切的同情和慰问;并且一致拥护我国政府在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立场,要求美国政府切实执行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现在把一部分来信摘要发表在下面:
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休养所全体休养员来信,谴责美国政府破坏中国人民幸福家庭的毫无人道的行为。来信说:“我们的留美学生和在美华侨都是勤劳、刻苦和守法的人。他们都急愿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和家人团聚。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有的留学生‘牙齿掉了7个’、‘头发花白’,还不能回国和家人团聚;有的孩子现在已经进小学念书,可是还没有见过在美国留学不能归来的爸爸……。是谁破坏了这些家庭的幸福?这都是美国政府一手造成的。难道这就是美国政府一贯吹嘘的自由、民主和人道主义吗?”河南新乡读者潘延长来信说:“只要有正义感的人,只要有一点人情味的人,都可以看得出,留美中国学生回国的愿望和要求是正当的。美国政府却寻找种种借口对留美中国学生进行迫害,这只能说明美国政府是一贯仇视中国人民的”。
许多读者对美国政府蓄意破坏中美大使级会谈表示了意见。北京人民大学法律系二年级三班学生的信中说:“正当中美大使级会谈达成了双方平民回国协议而中美大使级会谈还在继续进行的时候,美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协议和人道原则,刁难和迫害要求回国的中国学生,这使人明白地看到谁在制造紧张局势,谁在粗暴侵犯人的基本权利。”汉口读者曹华山的来信说:“美国政府这种迫害中国留学生的可耻行径,不仅违反人道主义精神,而且也严重地破坏了正在日内瓦进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这是美国政府蓄意的挑衅行动,目的是引起新的紧张局势”。
对于美国政府侮蔑我国没有给予在中国的美国人回国的权利的无耻谎言,许多读者来信都表示愤慨,并且加以严正的驳斥。河北读者张金说:“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美国罪犯刑期还没有满都能得到我国政府提前释放,为什么在美国的中国学生还受到种种迫害呢?”湖南苗族自治州吉首县河溪区读者凯灵责问美国政府说:“在我国服刑的美国罪犯,我们都提前释放了,为什么我们无罪的留美学生还遭到你们的迫害和扣留?”
曾在美国留学、现在清华大学工作的顾德仁的来信,叙述了他现在美国的同学屠善澄等人的遭遇。他说:“美国政府声称‘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可以自由回国’,这是漫天大谎言!在这谎言后面,却有成千个屠善澄等中国留美学生被剥夺了回国和他们亲人团聚的权利。”
广大读者坚决支持留美学生家属向美国政府要回亲人的行动。四川合江县公安战士陈理均来信说:“美国政府无理扣留我国留美学生,看了张琨两个孩子的信后,我们是多么地痛恨美国政府这种无理的举动,又是多么地同情那从来就没有见过爸爸的可爱的孩子啊!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是保护儿童、妇女、青年和老年人的幸福的,我们请求我们的政府,强烈地要求美国政府把这些人们失去多年的亲人要回来。”正在北京气象学校学习的蒙族学生巴·都古尔加甫来信说:“我们各族青年坚决反对美国政府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我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美国政府必须让中国学生回国。”湖南读者李吉说:“我们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美国当局应立即恢复中国留美学生的自由,并且让他们早日返回祖国,这是中国人民一致的要求。”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关心工人生活,做好福利工作
“咱们厂的职工福利在哪儿呢?”编辑同志:
北京国营第一棉纺织厂的食堂、托儿所、俱乐部等职工集体福利设施并没有很好地给职工解决困难,因此工人们提出这样的质问:咱们厂的职工福利在哪儿呢?
这个厂的职工食堂经常有1,900多人吃饭,而且绝大多数是单身的收入较少的新工人。但是食堂办得很糟糕,职工花钱不少,吃的不好。虽然吃丙等菜的职工占60%,而工人每月花的伙食费还是占平均工资的30%到33%。食堂在“半企业化”的经营“原则”下,并没有从精打细算,减少浪费着手,而只是把炊事用具、桌子板凳以及采购人员用的自行车的折旧费等和属于行政的非生产人员编制的食堂管理人员、炊事人员的工资都计算到伙食成本里了,甚至工会借用饭厅演剧、放映电影、开跳舞晚会等用的电费和54个炊事人员的一半的伙食费用也由在食堂吃饭的职工负担。光是这些,厂方财务科去年就从食堂收回了23,356元。此外,食堂还要再赚一笔利润,从1954年9月到1955年8月,食堂共“盈余”了8,035元。
这个厂的职工宿舍租金和家具租金等已经成为职工的一笔不轻的负担。宿舍租金收费标准不明确,连房屋管理组15个工作人员(属行政上的非生产人员编制)的工资也由收回来的房租和福利补助费里开支。住集体宿舍的职工,在爱人来过星期六的时候就得住到厂里的招待所去,一宿要付四角钱的房租。家属和亲戚来探望工人,住招待所也要收费,而且超过一个星期,租金还要递增。
这个厂在城外,职工和职工家属有急病就需要厂里的汽车送他们到城里的医院诊治,工厂行政在这方面也实行“企业化”了,汽油、汽车折旧费都要由乘车的人来负担:送一个病人到北大医院,如果患病的是职工,收费2.5元;如果是职工家属,收费5元。在这个厂的3,000多人的职工和家属住宅区,只安了一部电话。连这唯一的电话也“企业化”了,职工每打一次电话收费2分,家属收费4分。
按照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这个厂的托儿站和幼儿园所需的开办费、设备费和经常费用都应由行政方面负担,但是他们却把职工福利费和厂际竞赛基金用来作为这方面的开支;其他方面也处处要家长多出钱。因此有许多职工的孩子因为交不起费用,不敢送;有不少已经送进去的孩子,只好接回来。
总之,这个厂的职工集体福利事业正像工人批评的那样:福利是一块招牌,它的背后长出了好几只手,向我们要钱,要钱,要钱!
难道这个厂不这样处处向职工多要钱,福利事业就办不下去吗?完全不是这样。这个厂的劳动生产率两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提高着。1954年,全年平均每一个职工计划生产价值为8,745元,实际完成是9,212元;1955年第一、二、三季度,平均每一个职工计划生产价值为6,798元,实际完成是6,832元。随着生产的发展,两年来国家按职工工资的百分比拨给这个厂用来改善职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项经费多达593,434.65元,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只用去335,414.41元,剩下来的经费还大批积压着。特别是企业奖励基金,共有186,525.86元,只开支了46,695元,剩余139,830.86元,占75%;工会掌握的劳动保险基金剩余的也很多,占基层工会留用的51%。已经支出的这一部分,也有严重的使用不当的地方。例如,这个厂的行政领导工作人员整天叫喊福利补助金不够用,可是1955年这个厂的福利补助金用于补助低值易耗品开支的达23,356.82元;医药补助费共剩余22,591.30元,但是很少用于补助职工的贵重药品开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怪现象呢?只能有一个解释——这个厂的行政和工会等的领导工作人员忘记了“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这个指示。 苏克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本报读者来信部的调查报告
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生活调查组苏克同志来信反映了北京国营第一棉纺织厂不关心职工生活福利的情况。在我们向北京国棉一厂核对事实的时候,厂方认为这个批评提到的不少情况同事实不符,有不少问题牵涉到上级规定的开支原则,不是厂里所能解决的;此外,他们还对职工生活调查组的工作提出了不少指责,认为这篇稿件在对证事实的过程中已经引起厂里工作人员思想上的混乱,如果发表出来将会使厂方陷于无法工作的状态。
为了进一步核对事实,弄清是非,中华全国总工会就邀请中共北京市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会、北京市工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会北京市委员会、纺织工业部等有关部门以及北京国棉一厂的党、行政和工会的领导人员等一起开会研究这个问题。
在第一次会议开始的时候,北京国棉一厂的领导人员们作了很长的发言,企图从各方面来证明他们并不是不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但是,经过会议讨论和研究的结果,这个厂职工生活福利工作做得不好,并不是国家的规定和制度的后果,而是厂里的领导人员没有很好学习和执行这些规定和制度。阻碍这个批评顺利开展的原因,并不是职工生活调查组的意见有错误(只有个别的数字计算得不够精确),而是厂里的领导人员缺乏正确对待批评的态度。例如,这个厂是1954年9月正式开工生产的,虽然工人们的技术早已熟练,如1954年第四季度正布率是97.58%,1955年11月就提高到99.8%;但是厂里一直到现在还实行着比初步确定的正式工资标准要低23%到25%的临时过渡工资制。纺织工业部曾经指示这个厂及时调整工人工资,但是他们并没有执行。不但如此,国家按照现在工资标准计划拨给厂里的工资基金也有着大量的积压,1954年和1955年共积余了10万元以上。又如,这个厂的领导工作人员对食堂办的不好的批评有意见,因为厂里的占工人工资总额2.5%的福利费几乎都贴到这上面去了;然而他们没有看到,北京市的其他工厂的食堂吃饭职工同炊事员之比是50比1,而在这个厂的食堂里却是30比1。
经过两次会议,有关单位都认为职工生活调查组的批评是正确的,对北京国棉一厂和有关领导部门的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北京国棉一厂的领导工作人员也初步表示接受批评,要改进厂里的职工福利工作。
我们欢迎北京国棉一厂对待批评态度的这个转变;但是有必要请这个厂的领导工作人员检查一下:他们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对待批评采取了这样不冷静和抵触的态度呢?中国纺织工会的同志在会议上曾经说到这样一个事实:有些厂子的领导人,由于看到经常有人来厂参观,而且在参观以后都表扬厂里的成绩,就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凡到厂里来的人都是来学习的;因此,他们一听到批评就感到不痛快了。这段话,应当引起北京国棉一厂领导人员的注意。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批评建议的反应
铁道部商务局来信:1955年12月25日“读者来信专页”“杜绝运输途中的漏油事故”和“这究竟是谁的责任”两封读者来信中对铁路运输工作提出的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已经根据读者来信所反映的情况,转知各有关铁路管理局进行检查,并且采取改进措施。
× × ×
浙江省丽水林业学校来信:1955年12月18日“读者来信专页”对我校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我们诚恳地接受。我们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进行了检查,并且对失职人员给了应有的处分。此外,我们还采取了处理积压物资的措施,订出了执行财务开支的各项制度。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要在安全生产的条件下提前完成五年采煤任务编辑同志:
焦作矿务局李封矿李长青年采煤组的小伙子们,最近提出了提前15个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保证。
这个小组的工人差不多家都在农村。农民奔向社会主义排山倒海的声势,鼓舞着他们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组长李长说:俺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打的粮食不断增加;咱们在生产中也得快马加鞭,跑得更快些!他们根据眼前到1957年底的计划任务,细致地算了账:每班出74吨煤,全员效率每工平均10.6吨,比国家指标提高61.3%;掘进效率一班平均达6.5公尺,比国家指标高85.6%。这样,今年9月底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产煤任务;并要争取多出15,000吨原煤。在质量方面,回采中和掘进中的含矸率,要分别降低10%和30%。为了实现新的保证条件,他们今年除了要继续推广双掏槽、煤矸分采法、泥矸三折制、深孔爆破、三人采煤混合作业法以外,还要推广拐弯电溜子、混合工种、快速接槽、义务运料等先进经验。他们要继续推行班组成本经济核算,作到坑木成本在回采的时候降低40%,在掘进的时候降低10%;提高打眼技术,减少放炮次数,降低炸药和雷管的消耗。目前他们小组已经有五年零八个月没有发生事故;以后要更加认真地学习和坚决执行保安规程,在安全生产的条件下来提前完成任务。关志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