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大力支持工人群众的积极性
中共玉门油矿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 张洪
要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必须充分发挥工人群众的积极性。而玉门油矿过去在这一方面却存在着一些右倾保守思想,对工人群众的积极性的重视和支持是不够的。比如对待工人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就有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领导上考虑过的问题工人提出来不算建议,不填合理化建议书的不算建议,填了合理化建议书未经批准就做出来的不算建议,与职责有关虽具有独创性的建议不算建议,与职责无关而是技术人员提出来的也不算建议。建议提得不够完善的不采纳,建议的实现费事大的不采纳,审查人员不懂的建议不采纳,和新添设备性质相同的建议不采纳。有的合理化建议即使被采纳了,有时也不按照国家的奖励政策进行奖励,主张“能少奖就少奖,能不奖就不奖”。对工人群众的先进倡议和先进经验,同样抱着无穷的忧虑,不是不予支持,就是不予大力支持。比如1955年有些基本建设单位建立了青年突击队以后,对于推动国家计划的完成起了不小作用。这条先进经验总该推广了吧!可是机械安装工程队的有些班已经具备了建立青年突击队的条件,而且这个队的青年一再申请,领导上却一直不予批准。运输处的汽车司机们提出了“安全行车十万公里,十万公里不大修”的倡议,这是一个很好的倡议,应该通过这个倡议去发动所有汽车司机参加这个安全行车的运动,可是领导上却瞻前顾后,不敢大胆提倡。田文宽钻井队1955年的钻机月速度平均达到597公尺、超过国家计划指标的93.4%,而且全年钻了9口井,没有出一次钻卡事故。这样宝贵的经验理应得到重视和推广,可是却无人过问,更不要说推广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玉门油矿党组织从去年11月以来,由上而下地揭发和批判了对待工人群众积极性的各种右倾保守思想,积极支持工人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和推广工人群众的先进经验。油矿党组织具体研究了各单位现有的先进经验,指出哪些需要大力推广,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哪些还需要继续加以培植,并将采油厂关于通腊不喷腊的先进经验,在全矿92%的井上加以推广。由于党组织严肃地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坚决支持工人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生产上也就迅速出现了新的气象。比如去年年底举行的石油勘探会议,由于贯彻了反保守、挖潜力和推广先进经验的精神,就大大提高了今年的国家计划指标,像原油产量就提高了若干万吨,钻井进尺提高了23%,地质勘查工作量提高了20%以上。会议之后,由于把计划交给群众讨论并进一步发动了群众,又提出了更加先进的计划。如许多钻井队保证钻机的平均月速度再提高40%。再如,钻井处的一零零四队,原来国家给的任务是钻进3,600公尺,这个队经过研究以后,提出全年钻进6,120公尺,节约25万元并培养34名技术工人的先进计划。后来,处的党委书记深入一零零四队进行检查,发现群众中还有增产的潜力,队里订的指标并不是很先进的,就进一步发动工人讨论计划,最后提出的计划是:全年钻进7,200公尺,节约40万元,培养48名技术工人。三二零六钻井队今年1月4日创造了日进尺462.3公尺的全国新纪录,并倡议在今年内把日进尺纪录提高到500公尺;到1月12日,这个队已提前19天完成了1月份的钻井任务。王登学钻井队提出全年钻进6,000公尺的倡议,已经得到钻井工人的普遍响应,有的并保证超过6,000公尺。张慧悟青年车工班自去年11月25日提出了“三天一日不领料”的保证后,到今年1月12日的240个工作日中,就有102个工作日做到不领料。运输处第一大队在去年12月份发动了每月500公里的不领油运动,现在已经有142部汽车做到了每月789公里不领油。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广大工人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只要我们善于启发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大力支持、采纳和推广工人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先进经验和先进倡议,我们就会取得提前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第3版()
专栏:

工艺美术事业需要统一领导
新潮
把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独立的事业来经营,是解放以后的新中国才开始实现的。1953年年底,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和同时召开的全国民间美术老艺人和有关干部座谈会,是我国工艺美术事业恢复发展的转折点。这次展览会和座谈会以后,人们广泛地了解我国工艺美术品的高度艺术水平,认识到工艺美术同广大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重大关系,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中,我国不断选送各种工艺美术品到苏联和东欧、东南亚、西北欧各国去展览,以及部分产品大量外销以来,获得了国际上普遍的好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各地工艺美术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许多早已停止生产或已奄奄一息的行业逐渐恢复了,如象牙雕刻、玉器、雕漆、石刻、木雕、泥塑、镶嵌、刺绣、云锦和瓷器中几种即将失传的名釉如霁红、茶叶末、美人醉等,现在都能继续生产了。根据初步的统计,目前全国有一定技术的工艺美术品生产者约15万人,按照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总社的全面规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制造美术工艺品的从业人员还要大量增加。
由于国家和人民对工艺美术品需要的迫切,这一事业飞速地发展起来。而在发展中却也不免产生了许多缺点,例如供产销业务分工不明、各项工作缺乏联系、生产同销售不能相适应、改良工作同产销业务脱节、干部培养未能适应整个事业的需要等等分散、混乱的现象。这些缺点,主要是由于缺乏统一领导所造成的。
第一,由于没有统一领导,经营工艺美术品的供产销业务部门同设计改良部门之间在工作上严重地脱节。例如销售部门企图把工艺美术品介绍给国内外广大人民,可是缺乏艺术的鉴别能力,往往把工艺美术品作为普通商品来经营;当他们向生产部门加工定货时,也只注意一般规格,而不重视艺术质量,结果把一些艺术质量很低的产品大量外销,因此遭到退货或缩减定货数量,影响国际贸易信用。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1952年某出口公司销售到苏联去的一批刺绣靠垫,因为艺术质量不高,结果退回来2万对。
设计改良部门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同销售部门联系和结合起来,以致许多经过初步改良或经过选择认为比较优秀的产品,一时无法销售出去,使设计者不敢大胆地继续进行改良和组织试验生产。
第二,由于没有统一领导,各销售单位都直接向各地生产单位定货,并且都要求优先交货,使各地生产单位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这样反映:“土产出口公司,中国百货公司,美术服务部,以及其他机关团体,都向我们定货,说起来都是政治任务,要货又都要得急,叫我们先接受谁的任务好呢?”事实上各方面的定货都是实际需要的,生产单位都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定货,因此,常常打乱了生产计划,常常延误了交货时间,也常常引起各部门之间种种不必要的误会,妨碍工作的进行。当然,这主要是供不应求的问题,但在目前如能统一管理、合理调配,是可以相对地解决些问题的。
第三,由于没有统一领导,工作未能作全面规划。各有关部门订计划的时候,各自为政。最显著的例子是,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因解放初期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全部派出去,从1953年起便停止招生,教员们都闭门备课,说是“为将来创办工艺美术学院准备条件”,目前看各方面渐渐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才决定在1956年先招收25名。根据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初步规划,今年和明年以内,就要将全国美术工艺方面的从业人员全部合作化,并将有计划地培养青年艺徒,估计至少需要两三千名工艺美术专家和设计人员,去参加生产改革,试问这是多大的距离!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及早考虑加以适当解决,将来成千上万的工艺美术品生产合作社,都要求美术工艺设计工作者供给图样,或者要求帮助他们改良产品,那怎么应付得了!
第四,由于没有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进行的一切工作,也都是各办各的,例如办展览会。对外文化联络局,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手工业管理局,纺织工业部,丝绸公司等等单位,都经常举办工艺美术品出国展览,他们都各自订立计划,筹措经费,各自派员去各地选购展品。展品集中以后,加上标签和简单说明,就算完成一个展览会的任务。各个展览会大体相似,很少注意各个展览的特点和特殊意义。这样分散的做法,不但浪费人民物力,而且大大减弱了展览会在国际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上应得的效果。
为了加强对工艺美术品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总社正准备设立“工艺美术局”,专门负责有关工艺美术品的原料供应、生产辅导、产品调节等工作。还准备在文化部协助下创办“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所”,附设各种实验作坊,进行各种工艺美术品的设计、研究工作,并随时组织专家同艺人合作,以消除设计同生产的脱节现象,逐步提高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艺术质量。
这种措施,就目前具体情况来看,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部分问题的。但是,例如生产同销售的平衡、改良工作同产销业务的配合、干部的培养和出国展览等问题,仍然不可能得到统一的合理解决。所以,为了彻底解决上述各项问题,为了更顺利地发展工艺美术事业,希望有关工艺美术业务的各单位能根据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原则,进一步联系合作,最好能组织一个统一领导或指导的机构,以便更有计划地全面安排和推进工艺美术事业的整个工作。


第3版()
专栏:

全国科普协会聘请专家建立专业性学组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聘请各方面专家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了许多专业性学组。专业性学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协会总的宣传方针,确定本门科学知识的宣传方针、主要内容和选题,组织学组委员讨论、审查讲稿和出版稿,研究听众意见,指导和帮助各地科普协会进行宣传工作,以便通过集体工作方式提高科学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思想水平。
到目前为止,已经成立的专业性学组有化学、纺织、林业、水利、农学、机械、矿冶燃料、医疗预防等16个。学组的领导人员中有水利部副部长张含英、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陈维稷、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李连捷、沈其震、技术科学部委员王之玺、侯祥麟以及著名农学家蔡旭教授等人。
全国科普协会今年内还要建立物理、地学、电力、电讯、土木建筑等学组。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一批青年科学研究实习员被提升为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南京的各研究所,从去年9月以来陆续提升24名研究实习员为助理研究员。
这批新提升的助理研究员都是在大学毕业后经过四、五年科学研究工作锻炼的青年科学研究人员。他们已具备在老科学家指导下进行一个方面研究工作的能力。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被提升为助理研究员的范世藩,1950年在交通大学毕业后,写作或同其他研究人员合写的科学研究论文,先后有4篇已经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范世藩现在已经能够阅读英、俄、德、法四国文字的专科书籍。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被提升为助理研究员的鲁如坤,是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1950年毕业生。他现在已经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在进行一项农业化学研究中,表现了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组织、总结工作的能力。(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充满青春活力的延安
本报记者 朱波
从出席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的代表到达延安的那天起,延安这个古城里也像春天一样的活跃起来。从杜甫川到党中央和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地方——枣园,长达20里的山谷里,到处洋溢着青年代表的欢笑声,和延安人民欢迎他们的锣鼓声。延安人民动员起来,以实际行动来欢迎青年代表们。他们曾和宜君、黄陵、甘泉等县的人民,组织了包括近两万人的130多个绿化公路突击队,沿咸榆公路植树9万多株,形成了春季植树造林的热潮。在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附近的山头上,随着延安青年们的劳动歌声,出现了一片一片幼小的树苗。
延安人民这种高贵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各地的青年代表,他们一致表示: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虚心地向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延安人民学习。他们都非常细心地向人们询问着延安的过去,那怕是一草一木都不愿意放过。在枣园,青年代表们停留在毛主席住过的院子里,向枣园的青年询问毛主席过去的生活和工作情形。他们对毛主席住过的院子里的洋槐树和附近的小路,都非常仔细地看来看去。把听到的和看到的都记在日记本上,有的代表还把毛主席到过的窑洞画下来,以便回去后讲给其他青年听。甘肃省藏族青年代表卢世义说:“我一定要把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艰苦朴素作风带回去,让藏族青年都能以这种精神来完成绿化祖国的任务。”浙江省杭州市林业技术员黄根品说:“我深深地爱上了延安,我诚恳地请求组织上能够批准我留下来,和延安青年一道把革命圣地绿化起来。”现在,他正利用休息的时间,帮助设计杨家岭的园林图。
在参观枣园的时候,很多青年代表爬上毛主席和朱副主席住过的窑洞前边的洋槐树上采集树种。他们把树种分别地包起来,并记上那一包是毛主席的树种,那一包是朱副主席的树种……。太原市的青年代表郝惠卿和潘旺说:“这是毛主席的树种,我们一定要把它培育起来,使它成长起来。”甘肃省吴忠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的代表尚定周把自己采集的树种,很小心地用手帕包起来,他说,这是经过艰苦锻炼的种子,回去后把它撒在最好的苗圃里,使我们同心县到处都生长起毛主席的洋槐。(附图片)
延安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欢迎各地造林青年们的到来。
魏至善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学会林业技术,向荒山荒地进军,为绿化祖国而奋斗(摘要)
林业部副部长 罗玉川
林业部副部长罗玉川在五省(区)造林大会上的报告:“学会林业技术,向荒地荒山进军,为绿化祖国而奋斗”摘要如下:
罗玉川在报告中首先谈到了我国现有森林情况和12年绿化的初步规划问题。他说,作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之一的我国现有森林,这个在历史上本来很丰富的宝贵资源,因反动统治阶级的长期破坏,留下的太少了,现在全国只有森林114,000多万亩,仅占整个国土面积7.9%,以全国人口平均计算每人不到二亩,而荒山荒地有45亿亩以上,其中约有一半需要绿化。我国现有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和内蒙古东部,其次是散布在江南10几省的山区。由于森林分布不均,华北、西北和其他很多地区缺少森林,到处是童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失调,就造成了水、旱、风、沙、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危害着农业生产。
由于森林太少,而且分布不均,在供应木材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难,全国现有木材蓄量约49亿立方公尺。平均每人仅8立方公尺左右。而苏联在最近几年每年木材采伐量,按全国人口平均每人接近2立方公尺。大家知道,木材在工业建设上是仅次于钢铁的重要资料。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木材需要量必然大量增加,如12年后,国家计划每年采煤3亿吨,即需矿柱材840多万立方公尺(约需6尺长的矿柱7亿多根);又如木材是主要的造纸原料,苏联造纸98%采用木材,我国由于木材缺乏,不能大量用木材造纸,现在只有30%左右用木材,而且造纸工业远不能赶上需要,将来全国6亿人口,人人都要读书看报,都要写字,这就需要很多很多的纸张,如每年需300万吨,以80%用木材做原料,即需要1,000万立方公尺以上,相当于1952年国家总采伐量。除此以外,很多重要工业原料,如橡胶、人造丝、油脂和酒精等,和人民生活中所需各项用材,都要由我国现有森林供应。这就显示了我国现有森林十分不足的严重情况。其次,现在国家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用材,大部分由东北、内蒙古供应,远的要运行5,000里,一般也在3,000里以上。木材远运,就增加了木材成本,也就提高了有关工业品的价格和各项建设的造价。
那么怎样办呢?这就必须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12年内绿化一切荒山荒地的规定,必须加速我国绿化建设。林业部和各省林业部门最近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各个地区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共同拟定了一个绿化建设的初步规划草案,预计在12年内把全国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共约157,000余万亩,主要依靠群众有计划地营造起森林来(包括封山育林后可成林的约28,000余万亩)。其中用材林约有10亿亩。规划中也包括营造各种防护林和大量发展桑、柞、油料、果木、茶等经济树木。并要求全国一切铁路、公路、大路、河流两旁及城市、村庄周围都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尽快地完成各项绿化工作。
这个规划实现以后,除西藏、新疆、青海等地外,其余各省森林复被率多数可达到30%左右,有的在20%左右,少数为10%左右,这些森林就可以起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稳定农田丰收的作用,并且为国家增加木材蓄积量约90亿立方公尺,基本上可以满足若干年后国家和人民用材的需要。将要营造的油茶林6,000余万亩,成林后加上现有1,900余万亩,每年可产油21亿多斤,可解决18,000余万人口的食油问题。
规划中对各个地区的绿化任务也作了适当规定:
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部现有森林较多,除应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和经营管理外,要积极进行新旧采伐迹地的更新工作,要有计划地继续营造防护林和荒山造林。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和甘肃东部等地区、荒山荒地很多、水土流失严重,水、旱、风、沙等灾害严重。应以营造水土保持林、固沙林和护田林为主,并选择适宜的较大山区,划定较大面积营造用材林,争取将来地方用材自给。
新疆、青海和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雨量稀少,风沙严重,有大面积的可垦荒地,除应保护好现有森林以调节水源外,还要适应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积极营造防沙林和护田林及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山荒地,以逐步扩大水源林,保证农业丰收,将来工业上亦可就地取材。
江南各省雨量多,气候温暖,林木生长快,除对原有森林加强保护和经营管理外,应充分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大力营造用材林和有计划地发展各种特用经济林,结合保持水土,建立国家用材基地,并按国家将来的需要供应各项林产品。
此外,养蚕植桑,水果、山果、山药等,各地都应注意发展,在规划中要统一安排。
全国的绿化建设规划实现以后,就可以改变我国大自然的面貌,童山秃岭将变为锦绣河山。
罗玉川接着谈到了黄河中游地区的林种树种问题。
他首先谈到了我国已制定的一个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伟大计划。他说,实施这个计划的关键问题,是对黄河泥沙的控制。只有在黄土区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把黄土和雨水留在农田上,才能消除黄河流域的灾害,改变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怎样避免雨水沿地面流走,方法很多,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造水土保持林。因为森林是最好的保水工具。只要有树林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森林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在黄河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就要按照水土保持与经济利益开展大规模的造林工作。首先要根据地形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大体上按以下几个类型进行规划:
(1)丘陵沟壑区:这类地区丘陵重叠,沟壑纵横,坡陡,流急,水土流失严重。而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问题,是对于沟壑的改造和利用。要达到治沟的目的,就必须护坡、固沟、保梁峁。这几部分工作做好了,就能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因此,在这个地区应该按具体情况分别造以下几种防护林:护坡林、沟底防冲林、沟头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带、梁峁造林、护岸林和滩地造林。
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最大,每平方公里每年泥沙冲刷量为5,000到1万公吨(其中部分地区因年降雨量在300公厘以下,每年泥沙冲刷量为1,000至2,000公吨)。在这个地区,根据不同的泥沙冲刷量,要求陕北、晋西(水土流失最严重)。营造水土保持林后,森林复被率(即造林后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应达40%左右;延水、泾河、北洛河、无定河上游及甘肃东北部山水河、祖厉河流域水土流失次于前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后,森林复被率应为30%左右;渭河、汾河流域,晋南、豫西及伊河、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又次于前区,森林复被率应为8%。
(2)高原沟壑区:这类地区水土流失剧烈,原面逐渐破碎,沟壑面积逐渐扩大,如甘肃陇东董志原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已达2公里,沟壑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因此水土流失的主要问题,也是沟壑治理问题。在这个区域里,除了没有梁峁地和丘陵地以外,其余均与丘陵沟壑区相同。但是为了防止旱灾,有的地方需要在原面上造农田防护林。
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次于丘陵沟壑区,面积较小,每平方公里每年冲刷泥沙量为4,000至9,000吨。这个地区包括壑河、北洛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造林后森林复被率应为28%左右。
(3)土石山区:这类地区石多土薄,耕地少,经常山洪暴发。在这个地区主要是在有条件造林的山岭、陡坡、荒沟上造林;不能造林的地方,应先封山,培养造林条件。
土石山区包括黄河中游的山区,面积仅次于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每年冲刷泥沙量为1,000至5,000吨(其中包括水土流失轻微的部分残林区)。这个地区应多造林。造林后,森林复被率可在40%以上。
(4)风沙区:气候干旱,树木稀少,流沙移动迅速,经常埋没农田、村庄,堵塞道路和河流。主要是造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和护岸林等。
风沙区包括黄河流域北部伊克昭盟边缘一带的风沙区在内,面积较小(指黄河流域以内的风沙区),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虽不多,但是流沙危害严重。拟定森林复被率为40%左右。
(5)在黄河干、支流将要陆续修建水库,特别是三门峡大水库,已决定提前施工,提前建成。为了保护水库,必须大大加快营造水库保护林,有关省县应视做重点工程抓紧完成。
其次,要选择适宜的树种: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绿化建设,必需是按照水土保持要求,结合当地群众需要的方针来进行。这个地区普遍缺乏燃料、肥料和饲料,特别是燃料的缺乏,已成了黄河中游地区群众生活中一大困难。因此,造林时一定要结合水土保持造薪炭林,或选择洋槐、臭椿、杨、柳等速生树种以解决燃料问题。此外,为了供应西北地区将来建设用材和群众所需木料,亦可选用松、栎、水桐(小叶杨)等用材林树种。
黄河中游地区的气候温和而干燥,土壤深厚而疏松,适宜于发展果树和桑树。果品和蚕丝是农民的重要副业,同时果品和丝绸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出口物资。由此可见,在黄河流域造林工作中,结合水土保持林的营造,选择一定比例的果树和桑树,是很必要的。
营造水土保持林一般应当采取乔灌木混交。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的树冠迅速接连(郁闭)起来,促使幼林的生长,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幼林很快的起到蓄水保土作用。总之树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按照国家的长远利益与群众当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从解决群众当前迫切需要出发,去结合长远利益。因此,首先应该选择生长快、收益早、蓄水保土作用大的乔木(包括配置一定比例的果树和桑树等)和有益的灌木。黄河中游地区的主要乔木有洋槐、榆树、桑、杏、胡桃、橡、栎杨、柳、松、柏等,灌木有柽柳、柠条、酸刺、胡枝子、紫穗槐、狼牙根、沙柳(适宜风沙区等)等。
关于做好绿化规划及保证质量问题罗玉川指出,各省、县、乡可参考以上类型区的划分,林种、树种的规划和造林后要达到的森林复被率的初步指标,根据当地情况,结合农业、畜牧业和水利等措施,进行全流域(包括黄河干支流和较大的沟壑)的、全省的、全县的、全乡的生产规划,在生产规划中作好绿化划规。进行规划时,不仅应有总的完成年限,还要有分年实施的年度要求,一般的说,自然条件较好,人口较多地区,进度可以快些,条件较差的地区,就应在开始的一、二年内注意积累经验,推广经验,做好各项准备。
谈到关于保证质量问题时,罗玉川说,大规模开展造林运动,必须注意造林质量问题,提高造林质量,就是要保栽、保活、保长大、保成林,要纠正以往造林成活率低,幼林生长不良的现象。所谓造林,并不仅是指“播种、栽苗、插条”而言,它包括规划设计,采种,育苗,整地,栽植,抚育保护几个主要工序,并一直到林木郁闭为止。林业部最近制定了造林、育苗两个技术规程,大家可以学习学习它。他接着把造林工作几个主要工序如规划设计、采种育苗、预先整地、掌握栽植技术、幼林抚育保护等作了扼要的说明。
罗玉川最后说,在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正在蓬蓬勃勃地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国度里,实行绿化一切荒山荒地,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原则,改造我国自然面貌,使我国林业建设,能够适应工农业的要求,使现有的光山秃岭完全变成富丽的锦绣河山,这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方面,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光荣伟大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完成这样一项工作,并把它做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就必需依靠亿万人民的群众力量,特别是11,000多万户已经走上合作化道路了的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的力量。要把这一伟大力量,充分地全面地发动起来,在漫无边际的广阔的荒山荒地上使用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使它不为胜利而骄傲松懈,不为失败而颓丧动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高举社会主义大旗,英勇前进的12,000万中国青年们做骨干做开路先锋。他号召青年们动员起来学好技术,向荒山荒地进军,为绿化祖国而奋斗到底。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