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引导职工集体改进工具
谢明
厂矿企业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热情越来越高,各种合理化建议接连出现,劳动定额一次又一次地被突破。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如何使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产生更大的经济效果,便成了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地方国营长春市度量衡厂三车间的党支部,有计划地把职工个人创造引向集体创造是一种很好的作法。这种作法受到大多数职工的欢迎,在发动职工参加解决关键问题上收到很大的效果。
长春市度量衡厂三车间的职工,在明确了本厂生产对于支援农业合作化和其他工业部门生产的意义以后,大多数人有了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意图。这个车间的生产全部是手工式的,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必须首先改进生产工具。当党支部把这个课题向职工宣布以后,车间的十个工种小组都程度不同地行动起来,根据本小组的具体情况研究改进工具。可是,刀杆小组的徒工严文仁向支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组里的调整锤应该改进一下,改进以后,全组的生产效率就能提高。我的技术水平很低,几次想提这个问题也没敢提。的确改进调整锤是刀杆组的生产关键。从1952年以来,那年都有人想改进它,但是都没有改进。支部认为他的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就鼓励他去同他师傅和技术比较熟练的老工人共同商量。这时,刀杆组的十几个工人都在埋头钻研自己改进生产工具的方法,其中有些人不愿意耽误自己的时间帮助严文仁。支部就把刀杆组组长路振杰找去,鼓励他和他的小组帮助严文仁改进调整锤。严文仁在路振杰的帮助下,把改进调整锤的草图制出来了。刀杆组召开了全组工人会议,讨论了严文仁提出的草图,十多个工人提出了补充和修正意见。最后,把全组的意见集中起来,改进调整锤的具体措施订出来了。可是,因为刀杆组的生产任务很重,改进调整锤的措施又复杂,没有专人负责和各方面的协助,改进调整锤的措施是不容易实现的。于是支部指定支部委员王兴专门协助这个小组实现这一措施。王兴和大家共同研究后,确定在组里实行分工:专人负责试制,专人收集、供给材料。全组有十个人参加了试制新的调整锤的生产,一共花了十五天的工夫,终于完成了改进调整锤的措施计划,把小组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这是三车间历来没有过的集体劳动的结晶。
党支部从这一件事情体会到:职工改进生产工具的热情很高,但是因为各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条件的限制,有不少合理化建议是难以实现的。而发扬职工们的集体智慧,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共同研究解决,这就不仅可以解决个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还能把大多数的职工发动起来,大家一起投入到生产高潮中去。
因此,三车间的党支部,立即通过广播站、黑板报、宣传员,把刀杆组的这个经验向全车间的职工进行了宣传。在车间职工大会上,党支部书记又详细地介绍了刀杆组发挥集体智慧改进调整锤的经验,号召全车间职工发挥集体主义的创造精神:师傅帮助徒弟,老工人帮助年青的工人,技术高的帮助技术低的工人,工种和工种之间互相帮助。会后,党支部和工会决定:凡是帮助别人研究改进工具有显著成绩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这样,就使全车间的工人受到了鼓舞。紧接着,刀杆组又集体研究提出了三十四件改进工具的合理化建议,组内已经实现了七件,其中有两件各提高了劳动效率三十倍。车间的其他小组,也都渐渐地由个人研究改进工具转向集体研究改进工具,师傅带动徒弟、老工人帮助年青的工人、工种与工种之间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风气。过去,安装组安装的轨道衡,因为没有统一样板,不仅安装时浪费工时,而且产品不合乎规格。工人李文喜曾经想研究创造一个样板,但是研究几次都没有成功。这次,李文喜学习了刀杆组的集体主义创造精神,主动地和全组工人一起研究、设计,结果把样板制作成功了。
发挥集体智慧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有力地教育了某些有个人英雄主义思想的工人。刨工组只有三个人,师傅叫赵生敏,两个徒工一个叫王绍君,另一个叫张子平。赵生敏认为徒工技术低,改进不了什么工具;两个徒工也是这样想法。所以在开始提合理化建议的时候,赵生敏自己提出九件,两个徒工没提一件。但是,赵生敏对自己所提出的改单刀单刨为双刀双刨的意见也没有把握。后来,两个徒工听说别的工种小组在师傅和老工人的帮助下都改进了一些工具,他们两人就偷偷地研究试做师傅赵生敏提出的双刀双刨,经过几天的研究就试做成功了。赵生敏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很受感动。他说:“瞧不起年青的工人是不对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于是赵生敏就鼓励自己的徒弟,也积极地提合理化建议,并且主动地同他们一起研究试做自己提出的其余八件合理化建议。在职工大会上党支部表扬了赵生敏,厂部奖励了王绍君和张子平。王绍君、张子平觉得双刀双刨虽然是他们做成的,但是合理化建议是赵师傅提出来的,便把奖金分给赵师傅一份。这就更加鼓励了赵生敏,他对徒工的帮助和关怀更加强了。师徒三人在一起订出了共同进步的计划。不久,又共同研究出了七件改进工具的合理化建议。


第3版()
专栏:

浙江杭县地区的科学普及工作
周申生
浙江杭县是一个近四十万人口的中等县。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速发展,杭县的农民在组织起来以后,就迫切要求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杭县的一些热情的科学工作者倡议成立科学普及小组,组织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向劳动人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1954年6月,他们在县委的支持和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杭县科学普及临时工作组。1955年3月,改称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杭县地区小组。
杭县地区小组成立后,根据县委的指示,依照“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要阵地,以农村干部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骨干分子为主要对象,通过讲演的方式,逐步开展了工作。
工作首先从瓶窑区县农场开始。在区委的支持下,在县农场建立了科学技术讲座。由农场技术员(科普会员)负责讲课,农场场长和乡长组织农场工人,邻近三个乡十六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骨干分子前来听讲。讲座就这样办起来了。
讲座一般是半个月举行一次,讲的都是当地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合作社骨干分子听讲回去以后,还在社员大会、生产队会和管理委员会上向大家传达。这种办法很受社员的欢迎,社员们把农场的讲座看成是自己的农业学校,不论天气多么冷、路多么远,每次都赶去听讲。科学技术讲座在生产上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良渚乡过去很少种草子,该乡农业合作社骨干分子到农场听了“草子栽培法”以后,积极地扩大了草子种植面积,试行了“草子栽培法”,使草子的产量提高到每亩四千五百斤,比往年增加了一倍。他们说:“学习技术有这样多的好处,就是路再远一些,我们也愿意去。”
为了使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建立更多的基地,杭县地区小组又在吴家棣农业生产合作社办了科学技术讲座。这个讲座是在合作社俱乐部的统一领导下,在合作社农民技术员组成的一个科学普及组的具体掌握下进行活动的。俱乐部根据农民的要求,一个月安排了四次讲演,两次讲农业知识,一次讲卫生知识,一次讲自然科学知识。每个星期五的晚上,请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卫生所的医师、妇幼保健站的助产士、小学教师等给大家讲课。同在农场的情况一样,讲座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如当时社里迫切需要解决肥料问题,大家听了“怎样积堆肥”的讲演,知道一切青草都可以用来作堆肥,便积极找肥源,结果把河港里的青草用来做了一万二千多担堆肥,还挑了四万多担河泥。社里的青年懂得了基本农业技术知识以后,在团支部的领导下,还搞起“青年试验田”,试种各种品种,其中“10509”稻种长得特别好,一棵有三百多粒,他们现在又从中选出最好的留着作种子,准备进一步培育更好的品种。
讲座不仅推动了生产,而且还帮助农民正确地认识自然现象,破除迷信,提高了卫生知识水平。女社员们听了“妇幼卫生知识”的讲演以后,懂得了什么叫月经和怎样预防月经病,很多人都做了比较标准的月经带;过去许多妇女怀孕后怕碰到保健员,现在却主动到保健站要求作产前检查了;特别是她们听了“怎样带好你的孩子”以后,非常感动,说:“做妈妈还有这样多的道理!毛主席早一点来,我们也不会把脐带风当作讨债鬼了。”
现在,杭县地区小组已在大部分区里建立了讲座,并且开始根据不同对象,利用不同场合进行科学普及工作。一年多以来,已经作过174次讲演,其中有108次讲的是农业知识,三十三次卫生知识,三十三次自然科学知识。此外,还通过有线广播、举办图片模型展览、出版不定期的“科普小报”、在“杭县报”上开辟了科学技术专栏等方式进行宣传。
随着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杭县地区小组团结了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原来杭县只有八个科普会员,现在已发展到五十多人了。许多非会员的科学工作者在科普组织和会员的带动下也都积极地参加了工作。
杭县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是和杭县县委的支持和领导分不开的。县委不仅是经常鼓励科学工作者参加科学普及工作,并且根据一定时期党委的中心工作和生产任务,对科学普及小组提出具体要求;经常督促有关部门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注意对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并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难。许多区委的负责同志对科普工作也很关心,如临平区委几乎每次开全区干部会议的时候,都要请科普协会会员作科学技术讲演。
杭县的科学普及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在发展会员、建立组织、建立讲演站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缺点。如目前的会员同全县具备入会条件的科学工作者比较还不及20%,各区还没有会员工作组,在农业生产合作社里还没有更多地建立固定的讲演据点——讲演站,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杭县县委已将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列入规划。计划在一年内将具有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程度的科学工作者80%以上吸收入会,在各区普遍建立科普会员工作组;同时,随着农村俱乐部网的建立,首先在中心俱乐部建立讲演站,在附近一般社建立传授站,逐步在农村中组成一个科学技术讲演网,使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起来。


第3版()
专栏:

有没有问题
徐新对
二月间,中共浙江省温州地委副书记陈侠同志等到平阳县柏社乡检查工作。从这个乡的支部书记郑元阜同志所汇报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支部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是积极、热情和大胆的,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柏社乡当前的合作化工作中还有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可是,郑元阜同志却看不见工作中的问题。当陈侠同志问:“合作社里面,还有些什么问题?”郑元阜同志很干脆地回答说:“没有什么问题了。”
当天晚上,陈侠同志召开了积极分子座谈会,开始,还有人说:“没有大问题。”
“社员的自留菜园够不够呢?”因为在上午支部书记的汇报中,已经发现自留菜园地的处理不妥当,所以,陈侠同志这样问。
“不够,不够!曹成宣全家十八个人,只留了二百株菜园地(约一分地),不要说吃菜,就是吃泥也不用多长时间就吃光了。像这样的户,我看还不是个别的。”一个贫农社员这样回答。
“自己种的菜不够吃,以后怎么办呢?”一个干部问。
“合作社的干部已经讲过,由合作社统一种菜,按人口多少分配给社员。”大家都这样回答。
“自留园地被抽出去的社员,有没有意见?”
“有意见、有意见”。接着,大家就具体地算开了账。这时,有人说出了这样一件事情“塘坪生产队,共有三十五户,对自留土地有意见的六户。中间有一户是军属,全家九口人,只给他留了一百八十株菜园地,另外的一百五十株地抽出来分给了别人。这家军属对这种做法很不满意。”
在这个座谈会中,还发现了合作社对山林、特别是对茶树入社问题的处理不够合理,给原主的报酬过低,社员也有不少意见。
第二天上午,陈侠同志召开干部会议,首先将昨天晚上召开积极分子座谈会的情况作了汇报。汇报的情况说明,柏社乡在贯彻执行党的合作化政策,在制定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增产措施和生产管理上,都还有问题。陈侠同志发表了意见:“现在,春耕生产很紧迫,很快就要播种;如果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迅速解决当前的问题,增产计划就有落空的危险,合作社就不可能办好。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头脑放清醒一点!”
群众的反映和陈侠同志的意见,使支部书记郑元阜同志的头脑开始清醒起来,他说:“两天来,对我的教育很大。昨天看看没有问题,昨夜想想好像有问题,今天一听知道问题很多。当天晚上,郑元阜同志带着笔记本到平塔生产队召开社员座谈会,征求群众的意见去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基层组织,是多么迫切地需要领导干部的具体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应当经常地深入基层组织,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具体领导。


第3版()
专栏:

高等师范在校学生七年来增加四倍
根据教育部二十三日发表的材料,目前全国四十所高等师范学校的在校学生已经达到六万多人,比1949年增加了四倍,比1953年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时发展了近一倍。学生中工农成分增加到33%。
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师已达八千三百多人,比1953年第一次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的时候增加了49%。其中,四千四百多名助教中,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名青年助教开课。三年来,高等师范学校培养出的研究生有四百八十名;由中等学校优秀教师中选拔到高等师范学校任教的有一千二百多人。1954年和1955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专科毕业生共二万二千多人,其中供应中等学校师资一万九千六百多人。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新片展览周放映的影片在各地受到普遍欢迎
“新片展览周”二十二日在第一批展出的十六个城市中结束,十六个城市的观众共约五百万人次。
观众对这些新片感到很大的兴趣。长春市有的电影院一天上演了九场,南京市的六家电影院根据观众的要求也从每天放映三场增加到四场或五场。影片“董存瑞”特别受观众欢迎。重庆市第十中学“董存瑞战斗班”的二十多个学生,看了影片“董存瑞”以后,表示要学习董存瑞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西安市的有些工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安地区部队的战士,曾一连看了五、六遍。
有许多到广州参观的香港电影工作者看了展览周中放映的影片以后,对国家电影艺术的飞跃发展表示兴奋。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下月举行职工曲艺观摩演出
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从四月五日到二十日在北京举行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会。
参加这次演出会的将有中国铁路工会、中国第二机械工会、中国公路运输工会、中国煤矿工会的职工代表队以及三个直辖市、十八个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职工代表队,各族职工业余演员共有五百多人。
在这次演出会上,主要将演出曲艺节目,有一小部分是小演唱和小型地方戏曲。
在会演过程中,将邀请文艺界人士为职工业余演员讲解文艺知识或座谈创作问题。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用半导体材料制造新型电灯
厦门大学物理系讲师吴伯僖和化学系讲师江培萱正在研究用一种半导体的材料制造一种新型的电灯。这种电灯不用真空玻璃泡和钨丝,只用一块粘着半导体材料的玻璃片,通上电流,就会发光。它的电能使用将比普通电灯提高十多倍,使用期限将达十万小时。
厦门大学领导方面对这项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正在为研究者专门修建一座绝尘的试验室。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首都驻军参加义务劳动
北京西郊玉渊潭南面,新出现了一条长达一千二百多公尺、宽二十二公尺的河道。这是永定河引水工程的一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京部队的将军、军官和士兵们用义务劳动挖成的。永定河引水工程指挥部验收的时候,认为质量良好。
官兵们都以“在保卫祖国的战线上是英雄,在建设祖国的岗位上是模范”的口号鼓舞着自己积极劳动。他们在工地上搭起帐篷,每天清早开工时间都比规定时间提前约一小时。他们用十八天的劳动完成了94,485土方的工程,为国家节约了七万多元。在北京—通县、德胜门—清河镇等七条北京郊区的公路上,也有许多官兵参加了植树的义务劳动。(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北京举行时装晚会
二十四日,在北京新侨饭店举行的时装晚会上,首都六百多名工人、学生和机关干部,穿着他们心爱的春装,欢乐地度过了这个周末。
灯光下,穿着五光十色服装的年轻姑娘和小伙子们神采焕发,他们随着音乐的旋律,愉快地跳起交谊舞。北京市第十二女子中学高三四班的学生打扮得特别漂亮,她们还表演了自己创作的“环舞”。十一个青年男女穿着西服、连衣裙、旗袍等走到音乐台上,一位穿着黑色丝绒上衣的姑娘,向大家介绍了这些适合于妇女、工人、干部和学生们穿的时装。
这个晚会是由北京市工会联合会、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民主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美术家郁风、刚从国外回来的中国艺术团的演员们也参加了时装晚会。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朝鲜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朝鲜“劳动新闻”产业运输部主任 金在善
朝鲜停战后,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朝鲜人民提出了关于迅速恢复和建设人民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强国防力量,进一步加强朝鲜人民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制度,以争取我国的和平统一,进而完成人民民主革命的巨大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
根据这一任务,金日成首相在停战后不久召开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恢复和建设战后工业的基本方针,这个基本方针是,“必须从奠定将来工业化的基础出发,克服在战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业方面的缺点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殖民统治所遗留下来的恶果——工业的殖民地畸型性,为此,需要首先恢复和发展重工业和安定人民生活所必需的轻工业。”
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决定分成三个阶段来实现恢复和发展工业的基本方针。即:第一阶段,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为全面恢复和发展工业进行准备和整理工作;第二阶段,执行恢复和发展人民经济的三年计划,为使人民经济各部门恢复到战前水平而进行恢复工作;第三个阶段,制定并执行五年计划,以完成祖国完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朝鲜人民早在1953年底已经胜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即正在执行1954年—1956年人民经济恢复发展三年计划。
我国战后的恢复建设工作,得到苏联、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在三年计划中,我国工业恢复发展的特点,是不仅完全医治战争创伤,而且将在包括工业在内的人民经济各部门中确立新的技术基础,以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克服工业中的殖民地性,以保障工业的自主性和平衡性;也就是同时进行恢复工作和改建工作。
在我国工业建设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得到优先的发展。在三年计划的执行期间,将迅速地、大规模地发展为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所必需的重工业——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矿业和建筑材料工业。1956年机械工业生产总值将比战前1949年增加一倍半。
我国战后恢复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扩建和新建许多轻工业部门的工厂。在战前和平建设时期,轻工业曾有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了战后时期,轻工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一特征是更加明显了。我国之所以要迅速恢复和发展轻工业,其原因首先在于我们迫切需要克服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美帝国主义分裂朝鲜而造成的共和国北半部地区轻工业严重的落后状态,迅速提高曾遭战灾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由于伟大的苏联、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就有可能在扩大重工业的同时,迅速地恢复和建设轻工业。
因此,三年计划规定:到1956年,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生产要增至1949年水平的一点三倍,而消费品生产则要增至1949年水平的二倍。
在工业部门的战后恢复建设中,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工业对支援农村经济的发展尽了很大的力量。这就是说,为了在最短期间满足日益增大的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工业部门在显著扩大化学肥料、各种新式农具以及正在广泛进行着的水利灌溉工程所需的铁材、电动机和抽水机的生产上,作了巨大的努力。
在战后恢复建设中,我们正在进行着合理分布工业生产力的工作。这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消除工业分布的各种殖民地特征,并吸取战争时期的经验,将工业分布在具有易于运输原料和产品的交通条件和国防安全条件的地区。这样,通过战后的恢复建设,我国出现了许多新的工业区,工业的分布正在产生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要求我们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例如,1955年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约等于战前五年和平建设期间工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三倍。到1955年底,我们已重建或恢复和扩大了290个以上的大、中工业企业,包括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部门。战后工业的恢复建设与战前不同,它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几乎所有的工业企业都是用新技术装备恢复、改建、扩建或新建起来的。
面对着规模巨大的战后恢复建设以及工业技术基础方面产生的质量上的变化,朝鲜劳动党和共和国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在国内、外培养技术人材。
此外,党和政府还特别注意提高在职职工技术水平的工作,即在不脱离生产的情况下,通过实际生产和建设把他们培养成为熟练工人、技术员或工程师。
上述一切条件,保证了和保证着战后工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三年计划头两年的任务都已超额完成。1955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加56%。这就是说,我国的工业不仅已经恢复,而且大大地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工业产值的增长,特别是轻工业产品产量的增多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增进劳动人民的福利创造了物质条件。党和政府在战后短时间内曾四次减低了生活必需品的零售价格,并增加了工人和职员的货币工资。因此,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1954年比1953年提高了84%,1955年上半年比1953年上半年提高了一倍多。
在战后时期,随着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在今天共和国北半部的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已达97%到98%。在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今天工业的恢复建设是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1956年,即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中,我国的工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预计到今年六、七月间,各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将要达到三年计划所规定的指标,即提前半年完成三年计划的任务。到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时候,工业总产值将比三年计划中规定的指标超过14.4%。同1955年比较,1956年的工业产值将增长63%,而其中生产资料的产值将增加一到二倍,生产资料的生产在工业中的比重将达到53.9%。国营和合作社营工业总产值将等于1949年的178.3%,即大大地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也超过三年计划原来规定的发展速度。现在我国人民正在为提前超额完成三年计划而奋斗。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在人民经济其他部门中也将产生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成为我国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战后的恢复建设,不仅将成为在北半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成为从经济上加强为争取我国的统一和独立的民主基地的基本环节,而且将成为统一后在全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基础。因此,它是全体朝鲜人民的历史任务。 (本报特约稿)


第3版()
专栏:

江苏省工人太湖疗养院建筑在风景美丽的太湖中独山上。参加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的无锡市劳动模范董阿弟到疗养院休养。图为董阿弟和其它疗养员们在一起。 昌鸿恩 郑鸿济摄(卫生部宣传处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