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要求多多供应拖拉机的零件编辑同志:
我们北京市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工作人员,迫切要求解决拖拉机零件和农业机械配件供应不足的问题。
我们站的耕种任务很重。为了替农民抢耕土地,保证农业增产,我们虽然工作十分紧张,却感到无比的愉快和兴奋。但是,在去年秋耕和冬耕的时候,经常发生零件或配件损坏后无法换配而使拖拉机不得不停车的事情。这就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并且使农民弟兄很有意见。此外,有很多拖拉机零件该换了也不能换、犁尖、犁床、翻土板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仍然在凑合着使用。
到去年冬修期间,这个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现在春耕即将开始了,农民们生产情绪很高,他们热烈地要求农业机器拖拉机站为他们耕种更多的土地。但是,我们站的工作人员,为了解决拖拉机零件和配件的问题,经常到农业部供应局和双桥物资供应站去奔走呼吁,却仍然不能得到应有的零件和配件。
当然,目前向农民大量推广的应该是双轮双铧犁等新式农具,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还不可能普遍使用。但是,有效地发挥现有拖拉机的作用,不但可以使农民看到农业机械化的远景,而且也是为将来大量使用拖拉机准备条件。让现用的拖拉机因为短少一两个零件就长期闲置或不能充分利用,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也会在农民群众中造成不好的政治影响。实际上,像拖拉机使用的犁、播种机等配件和某些零件在国内是有条件生产的,农业部有关部门应该同工业领导部门联系解决这个问题。至于目前还需要向国外订货的,也应该及早提出计划,以避免发生供应不上的情况。
王俊彦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让农业社干部有时间领导春耕生产 (一)编辑同志:
春耕季节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上华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准备春耕工作还做得很差:水利工程没有修好,积肥计划没有完成,农具、耕牛、种籽等的准备工作中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社员们很着急地说:“再不抓紧,计划要落空了。”
社里的领导人员也知道这个情况,可是他们被一连串的会议拴住了,没有时间来安排和领导社里的生产。例如,第二大队队长陈日洪2月12日在供销社开会研究了生产资料的供应问题,回来以后就想把全队春耕生产的物质准备工作检查一下。但是两三天后,上级通知他参加高潮公路的修建委员会,给了他新的任务。19日,他参加党支部委员会研究了信用合作社的合并问题,20日和21日又参加了全乡信用社代表会议。22日全乡组织田间检查,他也参加了。23日他正在农业社管理委员会研究当前生产问题,会还没有开完,区委又来电话叫他去商量工作。24日,他总算抽出时间向社员匆匆忙忙传达了一下各处开会的内容,布置了春耕准备、信用社增加股金、收回农贷等八项工作。25日,他正想到小队去具体研究一下准备春耕工作情况,可是通知又来了,叫他马上去参加高潮公路修建委员会的会议。接着,他又参加了区技术训练班。又如,第五大队队长陈宗烈在半个月时间内,开了8天10夜的会议。2月21日,他下决心要同社员一起去挑塘泥,刚想出门,通知又来了,叫他去参加信用社代表会议。据2月28日统计,全社大小干部出席会议的就有129人。副社长赵统成一天接到五个通知,急得他赶到社里来问:“究竟去开那个会好?”乡干部余寿海也说:“这段时间乡政府的通知,真像下雨一样。”
会议过多,影响生产,这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可是,某些部门的领导方面却不接受过去的教训,仍然习惯于用会议领导工作的方法。这种情况必须立即改变。建议有关领导部门妥善安排工作,在春耕期间,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可缓开的会议坚决缓开;同时,应该使合作社的主任和生产队长等干部不要兼职过多,让他们能够专心领导生产。
浙江兰溪县下余乡
金 晖 徐志灿 王启明
(二)编辑同志:
3月初,正是农村备耕工作很紧张的时候,河北省龙关县三岔口乡和乡里先锋农业社的一部分干部,却被县里一个又一个的通知拉去开会了。根据我们了解,从2月23日到3月12日的18天当中,这个乡和农业社里就有40个人到县里去参加8个会议,有8个人到各种训练班学习,一共占270个工作日。只3月4日至8日,就有23个人同时到县里参加各种会议。另外,县级各机关发给乡里的文件也很多。只3月3日一天,三岔口乡党支部和指导员就接到文件12件,约19,000多字。这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乡村干部说来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些召开会议和发出文件的机关,都是满心希望通过文件和会议来推动工作;但是文件、会议过多所造成的结果却恰恰不利于工作。乡里和社里的干部忙着开会、看文件,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领导生产了。会议连着开,时间挺紧迫,每个会议所布置的工作不可能全都认真贯彻执行。社里的干部开会太多耽误了生产,还得社里给补记工分,还会影响社员收入。这种不利于生产的情况,应该改变,以便让乡里和社里的干部有足够的领导生产的时间。
罗亚儒 杨尚德 沈 诚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教育农民不要让子弟中途退学
编者按:下面发表的两封来信,反映了某些地区农民子弟大量退学的情况。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领导机关的重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大量有高度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的人。要提高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一方面应该通过发展合作社改变生产关系;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革,像推广新式农具、使用化学肥料、改良土壤、消灭病虫害、兴修水利等等,而在将来还要实行农业的机械化。要做好这些工作,没有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是不行的,而这样的人才,主要的将从农民子弟中来培养。因此,某些农民让他们的子弟中途退学,不但对国家教育计划有影响,而且对农民自己的长远利益也是不利的。希望各地区、乡领导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耐心地向农民说清楚这些道理,教育他们让子女坚持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准备学习结束以后更好地工作;对那些经济上真正比较困难的,也应该分别情况予以妥善解决。此外,教育部应该迅速研究这个问题,制定统一的解决办法。 (一)编辑同志:
上学期末,河南省郑州市19个中等学校中有232个学生休学和退学了。这个学期开学以后,学生要求退学的情况仍继续发生。到2月24日为止,根据5个中等学校的统计,还没有报到的学生共295人。在各个小学也有类似的情况。
这些要求退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民的子弟。由于有些区、乡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宣传中,没有讲清农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因而一部分农民为了多得工分,就让孩子退学回家去参加农业生产。有些农村干部和合作社干部也没有很好考虑长远的利益,有的合作社就寄路费来让学生回去当社里的会计,有的乡干部亲自到学校去要求校方允许退学。此外,有些农业社没有帮助个别农民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有些工厂和基本建设部门随便到农村去招收工人,也是某些学生要求退学的原因。
上述情况,已经引起郑州市人民委员会的重视。3月2日,郑州市人民委员会发出指示,要求教育部门和区、乡政府立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休学和退学的趋势仍然没有停止。据了解全国很多地区也有类似的现象。因此,我希望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郑文
(二)编辑同志:
上学期末,北京市南苑区11个小学共有74个学生要求退学。这些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三、四岁左右,最大的才18岁,个别的还有七、八岁的。经过区、乡人民委员会和学校领导对学生家长进行了教育,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有30个学生没有回到学校里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是某些农民加入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认为土地不分红了,只有多投入劳动力,才可以多得工资分。因此,他们就让孩子退学回家,大孩子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小孩子留在家里做饭、带娃娃,让妈妈多在社里干活。他们的理由是:家庭生活困难,孩子念不起书了;但是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像十里河小学四年级学生王桂英,今年才13岁,家里就让她退学了。他家共5口人,父亲估计一年最少能挣1,800分,母亲除了操作家务以外,每年最低也能挣600分,生活是过得很好的。当然,也有个别退学的学生家里劳动力少,生活比较困难;但是社里对这些贫困的社员应该给予适当照顾,采用让孩子退学这种办法也是不好的。
学生中途退学的情况,是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相违背的。据我所知,全国其他各地也有这样的情况。因此,我建议教育部迅速采取具体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张峻岩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内容重复的文件编辑同志:
我们经常收到由各级领导机关发来的同样内容的文件。例如,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务院人事局在1955年1月28日下达了“关于改进调干学生及产业工人学生人民助学金几个问题的处理办法”的联合通知,重工业部和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又分别在1956年1月14日和27日分别把这个通知抄发我校。又如,劳动部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1月6日发来为“请协助推荐和征订‘知识即力量’中国版月刊”的通知,不久,重工业部和淄博市劳动局又都以公函抄致我校。这样的文件,只要有一个适当的机关下达就可以了,这种重复抄发的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希望有关领导机关在发公文的工作中注意避免这种情况。
重工业部博山建筑工业学校 王涵之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孤寡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
让生活永远像春天一样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76岁的孤老婆婆。1955年10月,我参加了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开始的时候,我有不少的顾虑:我年纪那么大了,做不动活怎么办呢?特别使我担心的是,将来取消了土地分红,我的生活靠什么过呢?后来,社里向我说明,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定会让孤寡老人的生活过得比以前更好,于是我就入了社。
入社以后,我的生活果真比过去好得多了:社里评定一年给我70元钱的生活费,这比我过去出租土地的收入就要高二倍;我家里烧的柴完全由社里供给,青年社员们轮流帮我挑水,我想买一点东西只要一张嘴马上就有社员来代办。不但如此,党支部书记、社主任和生产队长经常关切地来问我生活上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社员们也都把我当作家里人一样,亲热地叫我“范五奶”。我再也不感觉自己是一个孤老婆婆了!
特别使我感动的是今年过春节的情景。往年春节,我什么东西也买不起,只能一个人冷清清地度过这一天。今年春节以前,社里就替我起了一个新灶,买了一口新水缸和不少米,油、盐、鱼、肉等,还买了两挂鞭炮。大除夕热热闹闹地过去了,春节那天,乡长余龙化还领了好多社员来给我拜年!
旧社会我受尽了痛苦和磨难,一直在泪水里过日子。现在,共产党使我翻了身,农业生产合作社使我晚年有了指靠,日子愈过愈好,愈过愈快活。因此,我起了一个名字叫“范长春”,意思是要让日子永远过得像春天一样的幸福。
我虽然年纪大了,腿走不动了,但是我还能做一点轻活。我要求社里允许我参加看鸡、看鸭,也好让我为社会主义尽一点点力量。
湖北鄂城县杜山乡  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  范长春
不必再指望手表养老了编辑同志:
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海林区新海村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宣布建成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社员大会上,71岁的老社员周美祥拿出了他已经保存十年的一块手表作为对社里的投资。
周美祥是一个没家没业、没儿没女的老人。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击溃的时候,他在海林县城里拣到了一个手表。当时他打算在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的时候,把表卖了让人把他送回山东老家去。因此,他把这块手表当成宝贝似的,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了十多层,又特意钉了个小木匣装上,放在一个秘密的地方。这件事情,十年来他从来没跟任何人谈过。
去年秋天,周美祥入了社。12月,社里在动员新社员投资的时候,大家知道周美祥生活比较困难,没有要他投资。可是,周美祥想起入社以后社里对他的照顾:做活总是分配轻活给他干,社里的青年妇女经常帮他缝洗衣服,年青的社员对他像老爷爷似地……;因此,他也想给社里投一点资,尽尽自己的心意。但是,用什么来作投资呢?想来想去,就想到那块手表。他思想斗争了好久,怕把表拿出来以后,将来生养死葬没依靠,最后决定还是先看看再说。
不久,周美祥听到了社里对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宣传,知道农业社对鳏寡孤独老弱残疾的人,要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心里终于踏实了。因此,在农业社宣布已经转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大会上,他激动地站了起来说:“我要向大家献宝!”他拿出了已经保存十年的这块手表,并且说:“早先我总指望着这块表养我的老。这回我知道了,合作社就是我的家,我不再是没家没业的孤老头子了。我再也不必把这块手表藏东藏西了,把它卖了做我入高级社的股份基金吧!” 鲁逢山
残废老人得到了照顾编辑同志:
我们在广西扶绥县充禾乡下洞村,看见一个孤苦无依的残废老人,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照顾下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这个老人叫黄显宽,今年已经65岁了。他在12岁那年,两只脚就都瘫痪了。到25岁的时候,他当上了渡船船工,每天坐着划船,到现在已经整整干了40年。1955年12月,乡里建立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集体生产,坐渡船来往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党支部考虑到黄显宽年纪大了,又是残废人,担负划船的工作太累,而且还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就决定由农业生产合作社负责赡养他。黄显宽刚听到这个消息,害怕不撑船会没有饭吃,愁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后来,乡长亲自对他说清楚了社里对鳏寡孤独老弱残废的人要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道理,他才放下了心。
1955年12月底,社里就给他一部分生活费用和一件崭新的棉袄——穿新棉袄,这对他说来还是生平第一次。春节前,社里给他送去了一些大米和烧柴,并且决定一年给他600斤稻谷,还给他30元钱买油、盐、菜吃。他感激地说:“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才能过今天这样幸福的日子。”
广西扶绥县人民委员会 杨颉 韦淳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新式服装加工费太高编辑同志:
我们是几个女青年,我们愿意穿美丽的丰富多采的服装。但是,目前到缝纫店去做新设计式样的衣服,加工费要比做一套蓝制服贵好多倍。比如,要做一件很普通的布的“布拉吉”,加工费就要3元到4元;如果做麻料或绸料的,工钱就要6元甚至10元。这样,加工费比买布的钱还要多。当然,加工费的高低同裁剪、缝制的简繁有关;但是,做一件“布拉吉”并不比做一套制服更复杂。那末,原因在那里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缝纫工人对某些新设计的服装的做法不熟悉。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缝纫工人学习新式衣服的做法,并且合理地调整衣服的加工费用。
北京大学学生
陈瓞如 陈云卿 饶毅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不欢迎掉色的花布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女青年,现在在广西南宁市某机关工作。我们机关的女同志最近都脱下了蓝制服,换上了花衣裳。但是,有一个问题使我们感到很苦恼:目前有不少花布,特别是花斜纹布,掉色太厉害了。像我做了一件红底黑花的衣服,没有穿多久就变了色;下水一洗红色变成了淡红色;再洗一次,底色几乎变成白的了。这样,我只好把衣服染黑了再穿。其他同志买的花斜纹布也都是这样。我认为,即使花布花样和服装式样设计得很好看,如果花布质量不好,一洗就要掉色,穿上掉色的衣服总是不好看的。建议纺织部门注意这个问题,提高花布的印染质量。 杨代群


第6版()
专栏:答读者问

目前工业发展的速度是否落后于农业发展的速度
煤炭工业部西安管理局矿山机械修配厂沙正夫同志来信问: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中说,由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涨,“中国的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这是不是意味着目前工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落后于农业发展的速度呢?
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答复如下:
1955年下半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有了飞快的发展,到年底已经有6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些地方还成批地组织起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就使小农经济开始转到了集体经营的轨道上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使农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为彻底地解决农业落后于工业的矛盾准备了条件。1955年我国农业得到了空前的丰收,全国粮食供应不很充裕和工业原料供应不足的状况在1956年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将促进工业的加快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但是,这并不是说: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或者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发展的矛盾已经彻底解决了。因为,目前我国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还是不高的,粮食和棉花及其他技术作物的总产量也还是不多的。我国粮食和棉花的年产量,按6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平均仅有500多斤粮食,4斤左右的棉花,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的需要。在农业半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基础上,虽然农业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增产,但是整个来说,农业生产还不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需要。以1955年来说,农作物虽然丰收,但是技术作物的产量还不能使现有的轻工业设备在1956年发挥100%的效能。只有当农业全部地实现了合作化,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机械化,才能够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量,才能够使农业同工业的发展比较相适应。要做到这样,我们还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
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加快发展和农业的丰收,农民对于某些生产资料的需要大大增加了,因而从1955年第四季度开始,农具和水利机械工业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由于今后三、四年的时间里,我国将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级的大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需要大量拖拉机和其他的农业机器,水利机械,化学肥料,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燃料和电力等等。因此,某些工业产品的产量不能满足或完全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的情况,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也是可能存在的。我们必须立即动手来加快发展这些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以保证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事实上我国目前制造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资料的工业设备潜力还很大,只要能够克服保守思想,加强计划工作和组织工作,也就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适当满足农民的要求。
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中所提出的“中国的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的要求,当然不只是根据农业这一个方面的需要,除农业以外,工业本身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改造,国防力量的增长,人民生活的改善,出口工业品的增加等等,都向工业提出了很多的需要,要求工业加快地发展。同时,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技术的条件来说,我们也有很多有利的因素能够提高工业发展的速度,扩大工业建设的规模。只要全国人民努力,我们就有可能更快地推进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事业。


第6版()
专栏:批评建议的反应

批评建议的反应
加强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
2月14日“读者来信专页”发表了“济南市党政领导机关应该加强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一信以后,中共济南市委会和济南市人民委员会已经来信作了检讨。现在,济南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已经有了21名工作人员。中共济南市委也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设立了交通运输部,以加强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
积极处理积压物资
广播事业局来信:1955年10月16日“读者来信专页”上对我局盲目采购和积压大量器材提出的批评,是十分正确的。由于我局有关领导人员钻研业务不够,并且存在着供给制思想,因而长期没有订出合理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造成了器材积压的现象。对于积压的器材,我们既没有认真处理,又保管得不好,以致浪费了国家的财产。现在,我们除了在干部中普遍进行教育和积极处理积压物资以外,并且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改进电台维护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各项制度。
× × ×
西北工程管理总局汽车机具修配厂来信:1月8日“读者来信专页”上对我厂积压轧钢机的批评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已报请上级领导机关把这些机器外调使用。
× × ×
辽宁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来信:1955年12月18日“读者来信专页”上“三万根竹竿的厄运”一信对我们的批评是正确的。我们除了把17,000多根竹竿降价出售外,对其余的竹竿也已经加强保管工作,并且尽量使用到建筑工程中去。
杜绝医疗事故
原热河省立第一医院来信:1月8日“读者来信专页”上对我院妇科医疗事故频繁提出的批评是正确的。我们已经组织全院的医生对这种现象进行批判,并且已给事故的责任者以行政处分。
× × ×
1955年9月18日“读者来信专页”发表了“没有病治出了病”的批评信以后,原浩良河制材厂卫生所大夫姜渭增(现在已调到圣浪制材厂)已经受到记大过的处分。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

应该生产适用而便宜的牙膏
读者俞士忠的建议编辑同志:
我是上海市公私合营中国化学工业社的技术员。很多年来,我一直做着牙膏生产技术方面的管理和研究工作。现在,我向你们反映我国牙膏工业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浪费现象和不合理现象。
牙膏是一种制造简易的商品,过去很长时期内,在配方和操作方法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资本家为了多赚钱,在生产中投机取巧,标新立异。解放以后,中国百货公司虽然对牙膏的规格作了一些规定,但是也都是物理性能方面的,像耐温、耐寒程度等;至于洁齿效能、卫生条件等方面就没有什么标准。不少制造者就在泡沫、香味等方面下工夫,以致我国目前生产的一些高级牙膏中皂片(泡沫剂)、糖精、薄荷脑、香料和甘油的用量,都大大超出了其他国家牙膏中这些用料的份量。
当然,好的牙膏需要有一定的皂沫和香味。但是,过多的皂沫却会刺激使用者的口腔,并且使牙膏容易发硬、出水和变质;由于皂质用得多了,又不得不多用薄荷,这就加大了牙膏的成本。香料用得过多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目前牙膏中除了用国产的桔子油以外,还要用进口的柠檬油、柠檬醛等,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此外,有些牙膏厂为了生产多泡的牙膏,采用了临时碱化的操作方法,这样就往往会使牙膏因为碱多而具有剧烈的刺激性,甚至使口腔粘膜破碎;或者会使牙膏因为碱不足而容易腐臭,每逢夏天出水、分解现象就特别严重。
目前,广大的消费者喜欢用泡沫多、香味浓、价钱高的牙膏,这是由于资本家长期以来进行欺骗宣传的结果,同时这又促使各牙膏厂更加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例如,白玉牙膏的香味吸引了广大消费者,因此各牙膏厂就群起效尤。甚至中国百货公司也盲目地提倡这种作法,号召各厂增加牙膏中的泡沫,而不研究一下制造怎样的牙膏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
我认为,牙膏工业中这种不求实际效用和浪费原料的错误做法,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经营作风,必须立即纠正。希望地方工业部邀集有关单位和牙膏生产技术人员、医务人员等,根据加强卫生效果、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则,制定一个牙膏质量的标准,并且规定正确的制造方法。这样就能够使广大消费者能够买到实用而便宜的好牙膏。
俞士忠
卫生部的意见
你报读者俞士忠关于改进牙膏生产的建议,经我们研究并且征询北京医学院口腔学系的意见,认为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对今后的牙膏规格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在制定牙膏质量标准的同时,应当考虑大量地制造牙粉,并且加以推广。因为牙粉的效用和牙膏一样,却能够节约材料(如锡管等),降低成本。
第二,牙膏的酸碱度一般应为微硷性;如果硷性过高,对口腔粘膜有刺激作用。
第三,牙膏的发泡剂是皂粉,如果肥皂过多,在唾液中分解产生苛性硷或脂酸,对口腔粘膜有刺激作用;肥皂还能破坏唾液酵酶,经常用含肥皂多的牙膏是不好的。此外,泡沫多能增加润滑性,会降低磨擦剂的作用。因此,牙膏应该保留一定的发泡量,但是不宜追求多泡。皂粉含量一般不应该超过5%到10%。另外,对牙膏牙粉颗粒的大小和硬度也应该加以注意,避免磨损牙齿。
第四,在牙膏中使用香料,目的是增加使用者的愉快感,但是不应该单纯追求香味的浓厚。选用香料的种类,应当以适用、价廉和尽量采用国产品为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第6版()
专栏:

开会
目前一些厂矿会议太多。例如国营天津第四棉纺织厂大会小会天天不断,有个工人从1月1日到18日就开了11次会,占去时间共26个小时。有的工人因为忙于开会,饭也吃不好,一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的觉。必要的会议是应该有的,但是会议太多就会严重地影响职工的生产、学习和休息。
苗 地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