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从各方面节约粮食
本报评论员
在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的初期,特别是去年4、5月间,全国各地都开展了节约粮食的运动,堵塞了许多浪费粮食的漏洞,取得很大的成绩。据粮食部统计,去年第二季度全国市镇粮食销售,比1954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量降低了4.5%。当时,全国城乡各地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形成了群众性的舆论监督,这是一种极可喜的现象。
但是,近一年来,节约粮食的空气逐渐淡薄了。各地对粮食销量的控制放松了。据山东、广东、江苏、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和武汉、青岛、杭州等城市粮食部门的反映,浪费粮食的现象又开始抬头了。武汉市粮食局最近对八十五个重点集体伙食单位作了检查,发现七十三个单位曾在四个月内通过虚报人数等非法手段,向国家多购粮食一百三十七万七千多斤。由于粮食多了,浪费现象也就多了。例如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伙食单位一餐饭剩的残食就有二十一斤,还在水沟里挖出了六十三斤剩饭。武汉钢铁学校专门煮了稀饭喂猪,管理人员还说:“猪不喜欢吃麸皮!”类似的现象,在别的城市中一些机关、团体、厂矿的食堂里也发现过。
工商行业用粮也有很大程度的浪费。特别是今年春天调整供应标准以后,部分地区的粮食部门对粮食供应放松控制,有些食品行业不根据市场正常的需要,盲目扩大营业。郑州市食品行业今年大量生产中秋月饼,用粮三十一万斤,结果月饼卖不掉,还得采取赊销的办法向群众推销。河南商丘市自今年7月以来,熟食用粮月月增加,粮食销量比去年同期上升82.55%,这显然是不正常的现象。
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在粮食供应方面,任何一点浪费或者节约,都将汇成巨大的数字。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目前粮食工作的指示,在消费食粮品种不同的地区,只要每人每月平均节省半斤或一斤粮食,全国一个月就可以节约三亿斤或六亿斤,一年就是三十六亿斤或是七十二亿斤。这个数字仅是合理核定供应量以后可能节约的粮食,如果再从其他方面努力防止浪费粮食,那就可以节约更加可观的数量。
近一年来,市镇居民的口粮供应,每人每月平均增加了三斤到四斤。这就是说,全国市镇粮食销售量,每年已经超出国家计划供应量几十亿斤。在这些增销的粮食中,有一部分是合理的。例如,过去某些地区、某些部门对劳动者的粮食定量供应偏紧,自然应该适当地调高供应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合理的。例如,不区别具体情况,普遍地把粮食供应标准调高。目前太原市不分老幼和工作性质,每人每月平均供应三十七斤多粮食,长治市每人每月平均供应四十一斤多,显然是过多了的。这都应该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重新加以核定,以便把超过国家供应定量的数量适当降低。
机关、学校、团体、工矿企业等集体伙食单位浪费粮食的情形比较普遍,浪费粮食的数量也比较大。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员应该继续对所属成员进行节约粮食的思想教育,并且严格督责行政管理人员,坚决消灭宽打宽用的现象;如果有多余的粮食,就要自觉地退还粮食部门,或抵充下期购粮的数字。
流动人口凭粮票吃饭,是控制粮食销量的有效措施。但是,目前很多地区执行不够严格,甚至放弃了这种制度。例如,河南省有些基本建设单位和治淮、治黄等水利工程部门,对临时雇用的农村民工,都没有按照规定收取他们的口粮转移证明,而全部由国家供应吃粮。这些现象要及早加以纠正。
工商行业用粮的数量很大,节约粮食的可能性也很大。1955年上半年,全国酿酒业采用各种非粮食代用品造酒,节约了三亿二千万斤粮食。可见,在努力满足人民需要的原则下,在工商行业部门严格控制粮食销售量,推广各种代用品,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第3版()
专栏:勤俭办社 勤俭治家

  勤俭办社 勤俭治家
  社员汪洪兴勤俭治家的经验增强了全社干部勤俭办社的信心
新华社成都3日电 中共四川郫县合兴乡红光农业社支部,针对许多社员和社干部认为勤俭办社的方针已经贯彻到顶了的思想,组织社员汪洪兴向社干部介绍勤俭治家的经验,开辟了勤俭节约的门路,增强了干部们进一步勤俭办社的信心。
汪洪兴是一个富裕农民。他全家有三个全劳动力,从来没有雇工剥削,也没有做过投机生意。虽然在解放前曾经被土匪洗劫过五次,但经济状况过不几年就又恢复了。汪洪兴谈起自己的治家经验的时候,首先谈到“勤”的方面。他说,从前,我每逢增种一亩庄稼,就要先考虑肥料和劳力够不够。今年,社里光图增种、复种,不考虑劳力和肥料够不够,结果,手脚虽勤,可是脑筋不勤,就吃了亏。社干部听了后都点头承认,表示今后要把安排好劳力和肥料当成一条增产措施。
当汪洪兴谈到“俭”的问题时,更使社干部们感到兴趣。他说,我几十年来从没有买过商品肥料,但仍然能保证年年丰收。全家二十一亩田地所需的肥料有一半是依靠养猪得到的粪水,另一部分是依靠种植绿肥作物,扫地渣、拣粪、扯青草以及种植麻和蒜等能够肥田的作物。每年扫的地渣子就占全部肥料投资的10%。
汪洪兴还介绍了他爱护农具的经验。他说,我的一张晒垫要用二十年,粪桶用完了就立刻洗干净,既不浪费粪水又免得让粪水把粪桶沤烂;锄头用完了也擦干净,从来不生锈,可以使用很多年。他对社里不注意爱护农具的现象提出了意见。
经过汪洪兴的介绍,干部们看出了社里还存在着浪费的漏洞,他们一笔笔地算着节约的账,想出了不少办法。譬如把过去忽略了的肥源:地渣子、狗粪、鸡粪等都利用起来,就可以少用6%的商品肥料,节省五千元投资。他们还提出要加强农具管理工作,就可以使农具修补费用降低60%以上。
  拿到今年的收入,想到明年的日子
  戴明凤全家认真商量开支计划
新华社成都1日电 四川郫县合兴乡红光社女社员戴明凤一家,今年收入增加50%,除了分足口粮以外,还分了一百六十元现金。这是第一次有这样多的钱出现在这个原来缺衣少被的贫农家里。怎样开支这笔钱的问题,成了全家讨论的中心。戴明凤的丈夫提议买两顶蚊帐和一床棉絮;婶娘要求修理两口铁锅和购买锅铲;儿子张正中要做新棉裤;每个人都还需要买新衣新鞋。戴明凤把大家要买的东西凑起来一算,就是一笔大开支。戴明凤心里想:今年我们能多分一百元现金,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去年冬天多养了一头猪。养了猪,自己收入增加,社里肥料也多起来了。要是把钱都用来改善生活,明年的收入就不会再增加多少了。她的想法是买猪、买锄头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她的意见最后得到全家的赞同。
全家的意见一致后,大家商量着重新安排家庭开支计划。第二天,戴明凤便拿出六十多元给她丈夫去买回来三只小猪、六百多斤谷糠
(饲料)和一把新锄头,又给鸡公车(独轮车)轮子换了新铁圈,并且缴了下半年三十四元生产股份基金。最后余下六十多元,决定用三十七元买布和棉花,给儿子张正中做一条棉裤,家里五个人各添一些单衣和棉衣,买了一把锅铲。棉絮没有买新的,决定做一床被单和被面把旧棉絮套上。蚊帐和铁锅补了一补,暂时不买。急需的东西买完后,还剩下二十元,决定存入信用合作社,作为以后的临时开支。
戴明凤所在的第十八生产队的社员们,原来以为她家今年收入增加了,冬天会来个大换新,后来看她们买回许多小猪、农具,并没有买多少生活用品,就有些诧异。一些好事的女社员问戴明凤:“张大嫂,你为甚么把钱卡得那样紧?”戴明凤回答说:“凡事要往远处看才对啊!”
  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勤劳的习惯
  高寿荣勤俭治家受到人人夸奖
新华社成都3日电 四川省内江县民建乡胜利社社员高寿荣是一个勤俭治家的能手。这个社的社员们都夸奖他会过日子。
高寿荣(贫农)全家七口人,除了已出嫁的大女儿外,四个儿女都还是小孩,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着他们夫妻两个负担,同时,他们还供应两个孩子读中学、两个孩子读小学,一家人没有借过债。
高寿荣把家庭每个成员都教养成具有勤劳的习惯。孩子上学前后都各有各的工作。照例是这样:两个较大的儿子早上负责挑水推磨,较小的姑娘烧火煮饭,最小的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姑娘负责照料鸭、鸡、兔和帮助姐姐削红薯或整理编草鞋的草。一家人喂了两只猪、二十多只鸡鸭、九只兔子,每月还要编几十双草鞋。就因为善于安排家务,高寿荣夫妇得以用全力投入农业生产。今年他们已做了六百二十多个劳动日,每个劳动日九角八分钱。这些劳动日总共可以分到粮食四千五百五十斤,现金二百五十元。另外家庭副业收入一百八十元。
高寿荣一家虽然收入比较多,但他们仍然省吃俭用,处处精打细算。高寿荣过去他喜欢吸水烟、喝酒,每月都要花些钱,他想到这些钱足够儿子上学点灯油的费用,下定决心把这个多少年来的习惯戒除掉,准备将来有条件时再吸再喝。今年社里增产,社员分得的粮食比去年多了两倍,高寿荣一家完全可以多吃些细粮,但他并未这样做。他常教导儿女们说:丰收不忘歉收年。社里今年五次预分现金,他家分到四十多元。他拿出十多元给儿子上学用,医病用去五、六元,称盐打油花了几元钱,另外买了三元公债,其他的全都保留下来。他花钱的原则是必须花的一定要花,不应花的坚决不花,可花可不花的也暂且不花。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反对浪费粮食
  丰收了就可以浪费粮食吗?
湖北省很多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丰收后很不注意爱惜粮食,在收获、保藏和食用过程中,都有严重的浪费现象。
有些丰收了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干部和社员认为:丰收了,粮食很多,损耗和多用一点是“小意思”。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很多地区在收获粮食的时候不注意细收细打,而是“天一半,地一半”的抛撒;在保藏粮食上不细心谨慎,被坏人偷盗,让老鼠、雀鸟糟踏;在使用粮食上不注意节约,用大量的主粮熬糖烧酒,甚至喂养鸡、鸭。据中共应山县委会反映,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和浪费粮食的现象。大邦店乡北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稻谷脱粒很不干净,全社损失稻谷十六万斤。应山洛店乡第四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队,认为粮食归仓就万事大吉,不派人看守仓库,一次被坏人偷去稻谷七千斤。黄冈县三台河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在收获、分配粮食的时候没有向社员进行爱惜粮食和集体主义教育,有些社员们不把社里的粮食当成自己的东西,因此糟损很多。据统计,全乡二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抛撒的稻谷有四千三百斤,被牲畜糟踏的稻谷有一万一千多斤,被坏人偷窃的稻谷有三千八百六十斤。此外抛撒的花生、棉花、红苕、芝麻等也不少。中共三台河乡党支部根据这些情况计算了一下,全乡损耗、浪费的五万多斤粮食,约够一百多人食用一年。
这种大量糟踏、浪费粮食的现象是值得注意的,希望当地领导部门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聂彬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农业社不应该用大量粮食做熟食品买卖
江西省有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借搞副业为名,用大量粮食做米粉、做糕饼、烧酒、熬糖和做其他熟食品,运往集镇出卖。新喻县白河乡友谊农业社,做了干米粉五千多斤,友爱社本是缺粮社也做了一千多斤谷的米酒。江东区的一个农业社,用粮食做成米粉、油团子、油豆腐等多种副食品在本地并运往外地摆摊子出售。上高县乌塘乡社山农业社,应该卖给国家六万斤余粮,但是只准备卖四万斤,其余的留下做米粉出售。上饶县发现有一些农业社在集镇上开设糕饼店、米粉店、豆腐店等。这种情况的发展,已开始影响到国家粮食征购任务的完成和农村粮食销售量的增加,如不及早纠正,则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江占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剩饭扔的到处都是
在第一拖拉机厂的食堂里,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志糟踏粮食。有的人买一碗饭只吃半碗或小半碗就不吃了,也有的买了馒头吃不完,扔在饭厅桌子上、宿舍窗台上。我还亲眼看见一位同志把吃剩的馒头丢在地上。
浪费粮食的行为是不对的,我希望拖拉机厂的领导上能对职工们加强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同时也希望大家能自觉地节约粮食。
刘东成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粮食变成了泥末
我经常在湖北省沙市市内粮食部门的门前和河边的码头上看见粮食储运部门丢撒在地上的粮食,这些撒在地上的小麦、大豆和米,竟无人收拣,而让人们和牲畜践踏成泥末。我希望沙市粮食部门注意这一情况,不要再糟踏粮食。
徐贵


第3版()
专栏:

  不浪费一粒饭(年画)  李慕白


第3版()
专栏:

  各地农业社和农民踊跃存款
  农村存款总余额二十天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新华社3日讯 进入旺季以来,各地农业社和农民在出售余粮和经济作物后,纷纷到信用合作社或银行存款和归还到期贷款。据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统计:在11月的前二十天中,全国农村存款的总余额已由10月底的四亿七千多万元上升到六亿三千多万元,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以河北、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增加较快。在这个时期内,全国农村放款的总余额共下降了将近四千万元,收回贷款较多的是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省。
据新华社济南1日电 山东省今年粮棉丰收,农村储蓄大有增加。到11月底,全省农村储蓄额达到了七千三百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半以上。
山东各地信用合作社在开展储蓄工作中,做到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并且采用很多办法来便利农民储蓄。“定时、定点、定线”流动服务的办法,已经在全省普遍实行。许多地区的信用合作社以村为单位,设置“服务联络箱”或“农民有事箱”,每户发给联络证,农民存款取款的时候,只要把联络证投入箱内,信用合作社的干部就登门去办理手续。这种办法很受群众欢迎。


第3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做好粮食统销工作
做粮食统销工作要走群众路线
在粮食统销方面,截止本月20日,河南全省只有30%的缺粮社进行了评销,颁发了购粮凭证;70%的缺粮社正在进行统销工作。根据已有的经验证明,做好农业社的统销工作,必须坚决克服干部轻视统销工作的思想,坚持走群众路线,由缺粮社社员,推选公正能干的评议委员组成评议委员会,依靠评议委员会和社干部,查实社内粮食产量,一方面逐户摸底弄清粮食收入,一方面贯彻粮食政策,特别是贯彻保证合理供应的政策,在群众顾虑解除觉悟提高的基础上,做好社内平衡余缺,对特殊困难户给予合理照顾,然后进行自报评议,民主协商,广泛征求社员意见。评议统销结果先在生产队中试验公布,进行必要修正后再正式公布,经社员大会通过并报乡(区)或县人民委员会审查批准后作为最后定案,分户发给购粮凭证,由国家的售粮点分片定点负责供应。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定销数字合理可靠,并且可以订出分期购粮计划,体现了“先吃自己的,后吃国家的”精神,使社干部和社员都能够满意。同时,对改善牲畜喂养、节约饲料也要进行研究,并教育社员不能用饲料、口粮和种子粮搞副业。
(11月27日河南日报社论摘要)
粮食工作要与生产工作、分配工作统一安排
做好当前粮食统销工作的关键就是迅速控制粮食销量,对粮食供应加以严格的、有计划的控制,对客观上大量增加的粮食需要加以适当的节制。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应当认真地加强对粮食统销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控制供应指标,健全粮食供应制度,制止粮食超销现象。目前,各地要密切结合农村冬种生产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秋收分配的工作,把粮食征、购、销工作统一安排,同时做好。只完成粮食征购任务,不做好粮食统销工作,是同样会增加农村粮食工作的很多困难的。因此,一方面要把农村的留粮标准放在合理的水平上,避免留粮过多而造成虚假的缺粮现象;另一方面,在安排缺粮社的统销指标的时候,应该继续贯彻执行先吃自己粮后吃国家粮、几时缺粮几时供应的原则,做好分月定量供应,由社内统一计算,按月发放粮票到户,不能够故意积压或随意增大粮食供应指标。
   (11月25日南方日报社论摘要)


第3版()
专栏:编后随笔

治家和办社
在我们的社会里,每个家庭的困难,也就是整个集体的困难。
有些农民,由于种种原因,还不善于克勤克俭地安排自己的家计,以致给自己家庭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困难,或者有了困难不能有效地克服。对于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粗暴地加以干涉,当然是错误的;但是,漠不关心也是不对的。要帮助他们学会过日子。向他们介绍群众中已有的勤俭治家的实例,进行耐心的教育,是个好办法。
在我们的社会里,每个人的好经验,也就是整个集体的好经验。
尽管一个合作社的经济跟一个家庭的家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一个农民在长时期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的勤俭治家经验,对于合作社同样有着重大的用处。
从四川省郫县红光农业社党支部组织农业社干部向勤俭治家的能手学习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勤俭治家同勤俭办社是相辅相成的。


第3版()
专栏:

武汉市采取措施
  加强对自由市场的组织领导
本报武汉电 近一个月来,随着各地农村自由市场的开放,武汉市场上农副产品如母鸡、鱼、牛肉等逐渐增多了,水果的价格也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有关部门对自由市场的组织领导工作没有跟上,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不仅有许多非统购的和非国家掌握收购的商品,而且属于国家统购和国家掌握收购的物资,如油料、猪肉等等,也在市场自由经营,自由要价。某些商品的价格,竟比国家牌价高出一倍甚至几倍。某些手工业者盲目提高自产自销的产品价格。市场上无证的摊贩在大量增加,投机现象在滋生。这种情况使得广大市民对于物价和市场秩序极为不满。武汉市人民委员会不断接到大批群众来信,要求政府对目前的市场加以管理。
11月27日,市人民委员会财粮贸办公室开会研究了市场情况。会议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自由市场的领导:第一、在市场的物价方面,要求国营商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一方面允许有一定范围内的价格自由;一方面在价格偏低偏高的时候,采取收购、抛售、议价等办法来稳定物价,制止投机。国营公司加强调查研究工作,随时主动挂出牌价,领导市场物价。第二、国营商业部门将在各区分别设立若干商品的交易所或行栈,本着“服务周到,经营方便”的精神开展业务,通过它们领导自由市场的交易。第三、工商行政部门在12月底以前,对全市的无证摊贩,作一次审查登记,对不批准营业的商贩的生活,进行适当安排,对市场中的
“二道贩子”确属需要的才批准其经营。对买空卖空,转手牟利的行为和商贩中哄抬价格、掺假掺杂,短秤少码等欺骗敲诈等的行为,要严格加以取缔。第四、要求国营商业部门对自由市场中有关广大群众需要的商品,随时掌握足够平稳市场物价的货源,在自由市场中起吞吐的作用。  (张碨)


第3版()
专栏:

  福州市加强政策宣传和市场管理后
  流入自由市场的统购物资大大减少
新华社福州3日电 福州市加强政策宣传和市场管理后,迅速扭转了统购物资大量流入自由市场的状况。
福州市党政领导机关在11月上旬,组织了一百多人的工作队,向居民广泛宣传国家开辟自由市场的各项政策。福州市还派人到附近的莆田、福清县的客栈里,向到这些地方出卖东西的农民反复宣传必须首先完成国家的统购计划,执行收购合同等道理,劝导没有拿到完成国家计划证明文件的农民,把统购物资卖给国家。郊区的党政领导机关专门召开了党支部书记和乡长会议,交代政策,并且广泛向农业社和农民进行教育。与此同时,国营水产、食品、杂用杂货等公司积极改进收购业务,组织了几百个小商小贩到产地收购。
目前,在福州的自由市场上,统购和统一收购的物资的上市量已大大减少,可以开放的物资如毛鸡、马铃薯、番薯粉等上市量都比过去多,价格也平稳。整个自由市场已克服了初期的混乱现象。


第3版()
专栏:

  把应收回的农贷收回来
  西丰县已经收回贷款60%以上
本报讯 辽宁省西丰县三十六个信用合作社,到11月22日止,已收回到期贷款三十余万元,占计划回收额的6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信用合作社完成了收贷计划;有的社已在积极开展农村储蓄工作,全县已收进存款十三万元。
(田成有)


第3版()
专栏:

  丰收险些被主观主义毁掉
  —记云光农业社今年水稻增产的教训—
  新华社记者 王曼
  南方日报记者 周德业
11月29日,我们来到广东省揭阳县白云村的时候,全国农业增产模范林炎城领导的云光农业社的晚稻刚收割完毕。我们在这个社的管理委员会和林炎城晤谈。他告诉我们,全社晚稻平均每亩产七百六十二斤。连同早稻计算,今年九百二十亩双季稻每亩平均产量比去年增加71.3%。其中有一点八八亩丰产田,平均每亩达到一千九百二十七点二斤。
在访问的日子里,社员们一再赞美今年风调雨顺的情景。可是,几乎所有的社员都说,今年丰收绝非天赐。中共支部书记林锦河甚至对我们说:“别以为今年丰收靠风调雨顺,今年经历的风险比自然灾害还厉害呢。”
原来早在“立春”时节,县里把采用水稻旱播面积的多少,看作测量干部是否右倾保守的标准。驻在云光农业社的县、区干部硬要林炎城不顾条件百分之百地全面推广旱播。只要他稍稍犹豫,这些驻社干部便用“响应党委号召”、“模范要带头”等半鼓励半责难的话向他施加压力。为了避免带上“落后保守”的帽子,林炎城只得硬着头皮说服社员,带领全社全面推广旱播。但是林炎城和一些社干部总觉得没有把握,天天到秧田里去察看。好几天了,还未见秧苗出土。后来,林炎城再也不管什么“保守”不“保守”了;他和林锦河商量以后,便叫社员另外多播了二十六亩水播秧,以防万一。事实证明,七十六亩旱播秧苗因天寒和缺乏水分而冻死了一半,使得三百多亩地没有秧插。幸亏有二十六亩水播秧苗,才基本上挽回了社里严重缺秧的局面。林锦河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没有走好这步棋,我们社的早稻就不会增产了。”
这个社胜利完成早稻插秧任务以后,到中耕的时候又出现了追肥过多的风险。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使禾稻倒伏,影响了产量。造成追肥过多的原因是:去年年底,三十四户的云光农业社根据本身的条件,制定了今年双季稻平均每亩产一千七百五十二斤的计划,并且以此向李顺达等领导的三个社应战。按照去年增产的情况看,完成这个计划是可能的。可是到今年3月初,经过转社、并社之后云光农业社已经增加到三百三十七户,耕地面积也扩大数倍。根据新的情况,林炎城便请求县里同意他们修订生产计划。但是,中共揭阳县委员会的负责人却说:“既经提出应战,不能随便修改。”他只答应“额外照顾”多给商品肥料,帮助他们完成原定计划。后来在追肥中,社里就提出
“向肥要谷”的口号。恰巧这时林炎城病了。一些有耕作经验的社员的意见,没有引起社干部和驻社干部的重视。结果,部分肥田追肥过多,早稻禾苗发生早期倒伏的现象。夏收结束,这些早稻的产量比原来的估计低得多。全社早稻只增产18%。
社员对早稻收成不满意而产生的埋怨情绪,使驻社干部认识到计划偏高的危害。这个社终于修订了生产计划。全社双季稻每亩平均产量从一千七百五十二斤改为一千五百六十二斤;丰产田的产量从两千一百五十斤改为两千零五十斤。修订了的计划还规定,晚稻的主要增产措施是在60%的面积上推广单株密植。按照当时社里的条件,吸取去年丰产的经验,这个计划是可能实现的。可惜的是在推广单株密植的先进经验中,有些社干部和驻社干部却听其放任自流。同时,插秧的劳动定额长期没有搞好,社员为了争工分,不愿意采用费力较多的单株密植法。这时,林炎城又因病而去县城里医治。中共支部书记林锦河要求社员力争完成单株密植的计划,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林锦河便进城去,把情况告诉林炎城。两人赶紧回社,一方面召开社务委员会,批判放任自流的态度,另一方面修订劳动定额,把插单株每亩用二个工提高到三个工。最后,全社晚稻单株密植的有一百七十六亩,其余都是小株密植。经过几度波折,社干部和驻社干部都深深体会到农业技术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晚稻施追肥的时候,社的管理委员会先对全社稻田作了调查,根据土质和禾苗生长情况,决定施肥数量,然后组织各生产队有经验的农民施肥。因此,禾苗都生长得一般好。收割的结果,许多原来是低产田的产量,都赶上了高产田。
云光农业社一年来冲破重重人为的障碍,终于取得了丰收。林炎城在回忆这段艰苦的路程时舒了一口气,说:“这一年给了我们很多的教训。人人都想增产,多收一些粮食,但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这样,增产就会变成减产”。


第3版()
专栏:

  水稻生产增加了,总收入却减少了
新华社广州2日电 全国农业增产模范林炎城领导的广东省揭阳县云光农业社,今年九百二十亩双季稻平均每亩收一千四百一十三斤,比去年增产71.3%。其中有十点五九亩丰产田,平均每亩收一千八百零五点九斤;有一点八八亩每亩收一千九百二十七点二斤。
今年云光农业社虽然水稻比去年增产,但是全社总收入却大大减少。这主要是“勤俭办社”的方针贯彻执行得不够好,早稻使用商品肥料过多,以致每亩水稻的成本大大提高。同时,社的多种经营也没有搞好,夏季修订的烧灰、养鸭等副业生产的计划都没有实现。结果,全社三百三十七户中只有两百八十二户(占83.68%)增加了收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