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实现高级合作化以后农村生产力大大提高
辽宁粮棉收成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新华社沈阳12日电 辽宁省今年粮食和棉花的收成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分别提前达到了1957年的计划生产指标。全省的粮食实际产量达到七百六十万吨(包括大豆和薯类),比去年增产23.3%,超过了1957年国家计划生产指标19.3%。棉花的实产量达到六万八千吨,比去年增产一倍多,也提前一年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1957年计划指标。此外,这个省著名特产柞蚕茧、苹果和烤烟等也都获得了丰收。
今年辽宁省的农业生产所以能够获得这样大的丰收,除了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各地农业社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技术改革运动,因而取得了农业的全面丰收。
今年全省98%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以后,举办了许多过去个体和分散经营时难于举办的农业建设工作。全省共修筑小型水库和塘坝一万二千二百多座,修筑大小自流灌溉工程八千七百多处,还打了很多水井。全省的灌溉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三十万公顷左右,全省水稻的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倍半。河川两岸的防洪排涝工程和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全省因水灾严重减产的耕地面积比去年约减少一半以上。许多十年九涝的地区今年也获得了丰收。
在合作化的基础上,今年全省的农业技术改革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全省施基肥的面积比去年增加了15%以上,单位面积的施肥量也有提高。整地也比过去细致,春季保苗比往年好。在栽培方法方面,今年推广“套种”的面积达到十七万公顷,其中大部分是土豆套玉米,普遍比种单一作物增产50%以上。玉米和大豆实行间作和混作,是辽宁省农民一项行之有效的固有增产经验,今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已被各地广泛采用,并有一半玉米田实行了人工辅助授粉,另外,全省还开垦荒地和消灭地界地角,扩大耕地面积十六万公顷,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为了迅速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今年水稻、玉米和薯类等高产作物的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六十多万公顷。同时,良种的播种面积也更加扩大了。这个省的农业社在争取丰收的斗争中,今年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帮助。今春,省里举办的各种短期农业技术训练班有十三次,各市、县为农业社训练的技术骨干有三十万人。国家在扶助农业生产方面所发放的贷款达七千多万元,比去年增加两倍多。
今年这个省虽然获得了空前丰收,但据有关部门说,由于生产计划偏高,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过大和劳动力使用过多,使农民副业收入减少,再加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有些地区不顾条件的盲目大量推广,造成了减产。


第3版()
专栏:

不能因为有了缺点就泄气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做得更好
陕西省拟定了明年改进农业技术的措施
新华社西安13日电 在反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主观主义的同时,还必须克服由于批判主观主义而产生的畏首畏尾、不敢负责的情绪。这是陕西省在11月26日到12月6日举行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议题。
参加会议的人认为:陕西省几年来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向前发展的同时,在推广农业技术方面获得了很大成绩。今年有70%到80%的小麦、棉花和水稻已经密植,这三种作物和玉米的良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15%到30%。其他像复种、施肥、植物保护等方面也都比过去有了进步。因此,今年全省粮食和棉花总产量比去年提高12%到68%。但是,今春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省领导机关和部分地区是有急躁情绪的。这表现在推广银坊粳稻和金皇后玉米两个优良品种时,部分地区选择土壤不当,又加栽培技术没有赶上,因而形成减产;有些地区,在施肥方面单纯强调数量、忽视施肥技术,引起小麦倒伏和棉花徒长,以及省有关部门对棉花提早播种的时间规定得过死过严等。会议对这些问题都做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引为教训。
会议还批判了在反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的主观主义思想以后,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又产生的畏首畏尾、不敢负责的思想。会议认为:过去,成绩是主要的,绝不能因为有了缺点和错误就泄气或者上下互相抱怨。重要的问题,是接受教训改进工作。会议强调,今后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上级还是应该提出计划和要求的,但这必须要和基层单位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推广工作巧妙地结合起来。
会议对明年全省的农业技术措施也做了一些规定。对推广良种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充分的地区试验和多点示范的工作方法,对拟推广地区的土地肥沃程度、水利条件等要做好调查研究,关于肥料工作,应该积极从推广绿肥、提高沤肥技术、根据条件推广过磷酸钙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积肥技术和施肥方法。对于新式农具的推广、植物保护工作、合理密植以及增大复种面积等问题,都应在调查研究、积极稳步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第3版()
专栏:

乌石农业社在年终分配中
根据社员意见合理调整包产指标
做到“多奖少罚”,大家都很满意
新华社九江10日电 江西省德安县乌石农业社在年终分配中,合理地调整包产指标,做到了“多奖少罚”,社员们都很满意。
今年乌石社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31%,经济作物增加40%。但是由于原来包产产量偏高,全社九个生产队就有八个没有达到包产指标,增产队也要赔产。因此,不少社员反映,明年谁也不敢包产了。
针对这种情况,社的领导上立即分头深入各队进行调查,摸清实际产量,并和往年产量进行了对比,根据多数生产队的增产程度,重新确定了全社每项作物的包产指标。例如,原早稻包产指标每亩平均是四百三十斤,经过了解,大部分队的产量都在三百九十斤左右,比包产产量少9%,但比去年却增加了11%;就以三百九十斤做为全社早稻的包产标准。然后,再以确定的全社每项作物包产指标为标准,按照各队的土质好坏、耕作难易和水利等条件,由社员民主评议,订出各队每项作物的不同包产产量,重新做了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全社有六个队超产受奖,两个队达到包产指标,只有第二生产队要赔产20%多。社员又进一步讨论了超产和赔产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
调整包产的结果,增产队和减产队都很满意。社员说:这样分配就公平合理了。


第3版()
专栏:

内江专区推广先进的甘蔗收获法
新华社成都12日电 四川省内江专区正在大力推广“快锄低铲”的甘蔗收获法。这种方法能使每亩蔗地多收甘蔗三百到四百斤,全专区能多收甘蔗三千多万斤。
内江专区是四川省著名的甘蔗产地。每年约有十万亩甘蔗在收割时要留下根茎在土里作为明年春季的种子用,过去在收割这部分甘蔗的时候,常常只是用镰刀砍去地面上的蔗茎,忽略了埋在土下面的还可以收割的两三寸长的蔗茎,损失很大。“快锄低铲”方法是用磨快了的锄头代替镰刀深铲入土,将根蔗上面的一段蔗茎也砍下来,这不仅能增加产量,并且对防止蔗螟越冬和保护蔗根不受冻害都有很大作用。


第3版()
专栏:

争取山区粮食自给 充分利用山区资源
河北加强对山区生产的领导
新华社保定12日电 河北省最近举行山区工作会议,研究了领导山区人民争取粮食自给、开展多种经营的具体措施。
会议认为,河北省山区有很优越的自然条件;绝大部分山区又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程度比较高;农业已经实现高级合作化。全省五十二个一向缺粮或粮食仅能自给的山区和半山县份中,目前有二十五个县已经基本上做到粮食自给或开始有余,其他二十七个县粮食产量几年来也有提高。因此,只要加强对山区工作的领导,发动山区人民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积极地稳步地推行农业技术改革,实现山区粮食自给是完全可能的。同时,山区生产的特点是适宜于多种多样经营,因此做好各种土产特产品的收购和推销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会议要求各级商业部门采购部门和供销合作社要积极为山区各种土产特产品打开销路,扩大经营范围,适当组织采购网,有计划地进行收购。因为山区交通不便,今后一个时期除了由国家兴修一些公路和重要大车干道以外,会议还决定组织群众开辟山间小路和一般大车路,以便逐步形成山区交通网。
会议要求各县从今冬明春开始,以乡为单位,发动山区群众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群众经验和力量制定出山区生产规划,并且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在山区工作的干部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与群众共甘苦,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工作。


第3版()
专栏:

我们在大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甘肃省今年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掀起了规模空前巨大的兴修农田水利运动,同时改进了耕作技术;结果,粮食、棉花、油料全面大丰产。事实证明: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的劳动人民有巨大无比的力量,能够办到许多过去人们认为办不到的事情。本报记者 康伟中
用“家家庆丰收,户户粮满仓”这句话来形容今年甘肃农业丰收的景象,一点也不过分。在甘肃,从“四时下雪”、气候寒冷的河西走廊,到号称“塞上江南”、八百里平川稻米香的银川,从过去“年年闹旱、季季闹灾”的定西地区,到高山多雨,四季如春的武都专区,从辽阔肥沃、一望无垠的陇东,到山脉纵横、用水土保持改变着山区面貌的天水专区;在全省五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每县、每区、每乡都丰收了。今年,粮食增产之多,丰收面积之大,是从来没有过的。根据有关部门的初步估计,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一十七亿斤;原计划增产二十五亿斤,实际增产三十三亿三千万斤。全省棉花产量达到三十五万担;原计划增产十五万担,实际增产二十四万担。这样,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全省农业方面的主要指标,都提前和超额完成了:粮食产量超额41.2%,棉花超额203.53%。
巨大的丰收使得绝大部分农业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有很大增加。在银川专区,平均每个农民可以分到一千二百九十一斤粮食。陶乐县农民除副业收入外,光粮食一项每人平均净收入一千三百三十斤。这是当地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几万来自北京、上海和河南的移民,也第一次分到了丰盛的劳动果实。现在,许多农民家里堆放着大批粮食,真可说是“小囤满来大囤流”,人人喜笑颜开,庆贺大丰收。许多地区的农民,除食用、交公粮、出售统购粮外,都剩余了一部分储备粮。如全省最著名的干旱地区——定西专区,每户农民都有半年以上的口粮储备。漳县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今年全社每个社员储备的粮食足够一年半食用。甘肃今年第一次成为粮食、棉花和油料自给自足而且有余的省份。
人们在喜庆丰收的时候,自然要联想一下今年丰收的由来。
甘肃农林厅一位负责同志这样说:“丰收——没有别的奇特原因,主要是我们全体农村干部对甘肃农业特点由不认识到认识,并且在合作化的基础上掌握了它。什么是甘肃农业的特点呢?这就是:一方面,它是一个干旱地区。全省78%耕地面积是旱地,气候干燥,平均年雨量只有三百公厘左右,在中部、西部地区还不到三百公厘,而且降雨量多集中在秋季;因此,经常遭受严重的旱灾威胁。另一方面,全省的水利资源却很丰富。据调查估算,地面水约有六百亿方,加上地下水和雨水,数量就更多了,只要充分利用,就可以把全省现有的七千万亩耕地全部变成水浇地。在甘肃,如何把河水、雨水、地下水等一切水利资源充分加以利用,就成为农业增产的关键问题。过去我们对这认识不足,一味强调甘肃光山秃秃、雨量稀少等困难方面,而没有注意到全省水利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等有利方面,因而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出无能为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有些地方干部和群众自发地在改变自然面貌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我们才逐渐认识到充分利用水利资源改变干旱面貌的重要性。许多工作人员认识了:‘在甘肃,没有水利就没有农业。’全体干部和农民都满怀信心地投入了水利工作。”
“农业合作化对于改变自然面貌发挥了巨大的有利作用。它不仅激发了农民生产的高度热情,而且使农民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了,过去认为办不到的事情可以办到了。从去冬今春开始,全省农民在各地党政领导机关的领导下,根据地区特点,掀起了规模空前巨大的兴修水利运动。在河西走廊、银川大面积灌溉地区,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和祁连山的雪水。在黄河两岸,纵横交错的大小水渠、河坝、引水和提水灌溉工程已经修筑成功了。为了不使祁连山的雪水在灌溉的时候大量流失和渗漏,河西走廊的农民创造了用卵石补砌的渠道。这种卵石补砌的渠道,经过流水中的细沙、小石冲灌和水的渗压作用,日久便行硬化,有很强的抗冲、抗冻和防漏作用,大大节约了农田用水量。在甘肃南部的白龙江、西汉水流域地区,根据那里的雨量充足、水源旺盛、水源地多在山上的特点,采用了在山上排水储水、引灌川地和半山梯田的办法,解决了山顶、山腰和平川利用水的自然矛盾,使山上、山腰、山下都得到了丰收。在丘陵和高原地带,那里有80%——90%是旱地,而且降雨量多集中在秋季。为了解决那里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曾在山上普遍挖水平沟,修梯田、培地边埂,打起拦洪坝,育草植林,引洪灌溉。在中部雨量稀少的干旱地区,根据这里水源不足、地下水位低的特点,采用了引水、提水灌溉的办法,并且挖泉、打井和铺砂田保墒抗旱。……”
在甘肃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角落,广大农民都投入了农业基本建设的高潮。据统计,今年全省投入水利建设的男女劳动力就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因整修水利工程而扩大的灌溉面积达五百三十万亩,相当于解放后六年来全省增加的灌溉面积总和的145%;因为作好水土保持而所控制的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一万四千八百平方公里,等于1951——1955年五年中控制水土流失面积总和的两倍;植树造林面积等于解放后六年造林总面积的四倍半。做了这些工作的结果是:在全省五百五十个干旱乡中,从今年开始有一百零三个乡摆脱了干旱的威胁。根据过去的调查统计,旱地变水浇地之后,一般要增产粮食一倍到三倍;由坡地变梯田之后,平均要增产粮食一半到一倍。拿已经改造的榆中县高崖乡作例子:这个乡1953年平均三人只有一分水地,当年全乡82%的户缺粮;现在,每人平均已有一亩多水浇地,全乡每个农户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可以卖给国家三十多万斤粮食。根据最近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材料,小麦平均亩产在五百斤以上的有张掖县、临夏市和武忠市;平均在三百斤以上的有临泽县、敦煌县、中宁县等二十六个县市。就单位面积产量来说,据三十二个县、市不完全统计,亩产八百斤以上的丰产小麦有三万四千多亩,亩产千斤以上的有七百七十五亩。这些生动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水源,对农业增产有多么重大的作用!
当然,今年甘肃农业增产的原因不只是这些。在改进耕作技术、推广先进经验方面也作了许多工作。许多地区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改撒播为条播;推广了小麦的合理密植,包谷的方形穴播,洋芋的梅花点种;施肥方法上的施窝肥、施追肥和肥料拌种;在灌溉方面的实行畦灌、沟灌和梳垅灌等好方法;还推广了一些良种……。这些措施,无疑地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3版()
专栏:农村新事

磨盘隆隆响 社员喜洋洋
天刚蒙蒙亮,磨房里就传出了隆隆的响声。一个十二岁的小孩提着一袋玉米粒走了进去,还没有五分钟,就换回一袋玉米面,连蹦带跳地回家去了。接着,老大爷、老大娘……。
这是辽宁康平县方家屯区为农业社社员们设立的磨房。在二十多天以前,这里并没有什么磨房。社员们每天吃的玉米面,都得自己用“碾子”去轧。每天,专为轧玉米面而忙碌着的妇女、老年、小学生等,就有两千四百多人。由于“碾子”少、轧面的人多,还有不少社员挤不上。有的社员捧着金光灿灿的玉米说:玉米好吃,面难轧呀!
中共方家屯区委会发现这一问题后,当即在10月上旬召开了社主任会议,研究出解决轧玉米面困难的办法:由社里统一磨面,社员用原粮换取成品。这样,就使两千四百多个妇女、老年、小学生等不再因推“碾子”而耽误别的事情了。拿单身社员王海楼来说,他在过去三天中,就要抽出一天时间来推“碾子”,结果今年少挣了八百多个工分。社里实行统一磨面后,他高兴地说:“这回可能多挣工分了!”


第3版()
专栏:

为什么不看看另一面?
江声
在湖北省各县最近召开的三级扩大干部会上,反映出这样两种思想情况:一种是对总结成绩不感兴趣,认为是“老一套”,搬数字,不解决问题;或者认为总结成绩以后还是要“挨整”,不如干脆说缺点。特别是减产地区的干部,情绪更不高,他们说:别人是成绩多,我们是问题多,不总结还好些,总结起来丢人。另一种是光看到成绩,看不到缺点,认为在他们那里“打锣打鼓也找不到主观主义”。
这种情况,使人联想到一个老故事:有两个人从相反的方向看一个皮球。一个坚持着说皮球是白色的;另一个坚持着说皮球是黑色的。两人争持不下,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最后发怒了,把皮球踢转了,才都大吃一惊:“呀,真有一面是黑的!”“呀,真有一面白的!”这才结束了一场争论。
有上面两种思想之一的人,正和这个故事里说的那两个人一样,都只看到问题的一面,看不到问题的另一面。或者只看到缺点,或者光看到成绩,结果不是丧失了前进的信心,就是迷失了方向,对争取明年的增产都是不利的。
事实证明,在减产地区虽说有缺点,但并不是没有成绩,而且成绩很大;在增产地区,虽说有很大成绩,但也不是增产到了顶,别的工作也不是没有了缺点。浠水县过去基础一直比较差的十三亩乡,年年缺粮食。这个乡的干部在浠水县的三级干部会上,听到别人关于千斤粮、百斤棉的发言以后,认为自己乡今年的产量只有别人的一半,信心不高;认真总结成绩以后,发现全乡两年来由于干部和群众的努力,生产有很大进步。过去从来没有收成的二季稻和秧荪,今年也增产了二十二万斤,全乡还可以出卖余粮七十三万斤。被人认为比较落后的乡——毛张乡,也发现了许多亩产千多斤粮食的高额丰产典型。当阳县公安乡今年平均亩产皮棉三十八斤,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大家认为收成已经算不错了。党支部引导大家继续挖掘增产潜力,找今年的生产漏洞,结果大家认为:如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做好推广良种和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明年每亩平均可产皮棉五十五斤。
要想把生产搞好,就不能像前边说的故事中的那两个人那样,光看到皮球一面,应该把皮球踢开来看看,实事求是地全面地看问题。无论在增产地区或减产地区,在总结一年的工作、制定明年生产规划的时候,都应当把一年来生产上取得的成绩,哪怕是点滴的成绩也应该找出来,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还要找出生产中的缺点和产生缺点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干部和群众继续前进。


第3版()
专栏:

改进北京市的猪肉供应工作
黄植
这些日子,北京市民正同过去一样,有秩序地排队购买猪肉。但是,他们感到购买猪肉越来越困难了。谁要想买到一点猪肉,他就不得不冒着刺骨的冷风在早晨四、五点钟去排队,但排在队里也不一定都能买到。群众对这些现象很不满意。
猪肉供应紧张的原因,主要是生猪来源少了。不久以前,北京市食品公司搞生猪业务的同志向我谈及这问题的时候说,过去,他们的生猪库存可以供十天的销售需要,而现在库存的二千六百头猪,仅仅够两天用。自从8月以来,除了节日以外,北京市猪肉供应量不断减少。7月间,每个星期日宰杀生猪二千二百头,平时是一千八百头到两千头;至11月初,每天宰杀的已经降低到一千二百头了。
现在,北京市民到底每月吃得到多少猪肉呢?是不是吃得太少了?有没有可能在现在的情况下多吃到一点?这些问题是北京市民关心的,同时也是北京市领导方面所关心的。
目前这一千二百头猪的分配情况是:一部分直接供应给北京市内各级机关团体、部队,数量是四百七十多头;一小部分是供应外国使馆和北京的加工厂(加工成香肠、酱肉等出售),以及供应“沙锅居”、“都一处”等制作有特殊风味的饮食店;再一部分,约四百八十多头是在市上销售,供应北京城区和郊区居民和饮食店。
我从市场上购买猪肉的实际情况中发现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饮食店需要的猪肉数量相当大。据北京市商业部门统计,每天约需二百六十头上下,占市上销售数量的一半。最近北京市监察局在一个星期日派人在前门了解到的情况也证实这点:前门食品第一商店销售的猪肉有50%都为饮食店买去。以做烧麦著名的饮食店“都一处”为例,这个店原是计划供应的对象,但也常常在市上买肉,有一天就在市上买去三百多斤。
至于北京市公私合营的工商业户、手工业生产社、十人以下的伙食单位等购买的猪肉尚未计入。
第二,自从8月份起,北京市对机关团体猪肉供应数量减少以后,部分机关采购员便违反规定,同市民一起挤购猪肉。他们在购买数量有严格限定的情况下,采取分别排队,多处购买的办法;而在某些场合,他们便可一次购买几十斤。我在东四区副食办公室就看到这样的材料,10月7日北京市第二建筑公司的采购员跑到北新桥食品公司第二肉品零售店,谎说没有编造计划,一次买去猪肉一百五十多斤。10月14日北京市被服厂在东单区第一肉品零售商店一次买去猪肉一百斤。这并不是个别情况,据前门“万福楼”肉店经理反映,机关团体上他们店里买肉的很多,而且购买的数字都不小。
第三,在鲜猪肉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在北京购买酱猪肉、香肠之类并不困难,只是价格比鲜猪肉贵一倍以上。正因为加工酱肉比售卖生猪肉的毛利高近一倍,于是不少出售猪肉的公私合营店和代销店,便把应该出售给市民的猪肉搞起加工来了。有人从西单区了解到,有二十七户公私合营店和代销店都在搞加工。这个区的合营店“宝圣祥”以前很少加工熟肉,现在每天要扣下百十斤好猪肉来加工,加工熟肉的数字约占每日销售量的三分之一。
从以上事实看来,每日市上供应的猪肉,市民能买到的很有限,粗略计算,每人每月不过四两上下。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呀,现在的基本情况是猪源不足”。
这种看法有一部分道理,但同时,我认为就在目前情况下,让市民多吃一点猪肉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机关、团体的猪肉供应情况吧:
前面说过,北京市机关、团体、部队的猪肉供应量,从8月份以来在逐步压缩。8月份以前是按机关团体自己订的用肉计划供应,现在是按计划量供应30%(部队是50%),即计划一百斤,只给三十斤了。比较7月份以前的供应量已大大减少。平均起来每个机关干部每月还可以吃到一斤以上(机关的情况也很不同,不少机关、单位需要的猪肉也不到这个数量)。这比市民每月吃的多了三倍。当然,机关、部队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同市民群众比较有很多不同之处,肉食供应稍多一些也是合理的。但是,在猪肉供应十分紧张,市民群众意见很多的情况下,北京各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再少吃一些肉,使市民能多吃到一些。
最近几天,北京市商业部门也积极在安排猪肉的供应,准备把机关、团体的供应量再加压缩,同时,增加对市民的供应量。饮食店的需要也另行安排,不再在市场上同市民一起供应。这办法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分配状况,使供应趋于合理。我希望这个办法能及早实行。但是,更重要的是应当使北京各机关团体的工作干部和部队人员了解到市民供应的实际情况,了解到让市民多买到一些猪肉是完全应该的,发扬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


第3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把农作物副产品分给社员
黑龙江日报12月7日以“快把农作物副产品分给社员”为题发表评论。评论说:农作物副产品是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特别是今年有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为不适当地减少了社员的园田,大多数地区马铃薯减产,许多农业社没有组织社员采集和贮备野生饲料,农作物副产品对于发展家畜饲养业就更加需要了。各地农业社应该迅速地把农作物副产品分配给社员。
目前,在有些农业社里有许多可以做饲料的甜菜叶子被丢弃在田地里,谷秕子和其它土粮食在场院里任凭风吹雪埋;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社员终日为收集饲料而到处奔波。这是因为许多合作社没有注意及早把副产品分配给社员。
评论说:分配农业作物副产品,给社员解决家畜、家禽饲料,是发展家庭饲养业的一个大问题,而家庭饲养业发展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社员收入的多寡,而且关系着农田肥料的增加,关系着城、乡人民肉蛋食品的供应;同时,把农作物副产品充当饲料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节约一部分饲料粮食。因此,不应该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小事情。
为了有计划地逐步地发展农业社的集体畜牧业,留出一定数量的农作物副产品做为农业社集体饲养业的牲畜的饲料是必要的。但是决不可因此就把全部农作物副产品冻结在社内,丝毫不分给社员。


第3版()
专栏:

开放自由市场后,益都县干鲜果畅销
山东省益都县自11月初开放了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后,山区出产的山楂、柿饼、核桃等干鲜果的上市量和销售量已大大增加。据益都县干鲜果主要集散地五里堡市场统计,从11月1日至27日,各种干鲜果上市量达四十五万多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倍左右。每天由益都车站外运的核桃、山楂、楂片有一万多斤。
新华社记者 陈之平摄
从五里堡通往益都车站的道路上,每天搬运各种干鲜果的运输行列络绎不绝。
山区农民把各种干鲜果在五里堡市场出售后,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日用百货。房崇宝(中)正在为他一周岁的孩子选购新帽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