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农产品采购部召开电话会议
要求各棉产区加强棉花收购工作
统购任务完成以前不允许自由交易
新华社1日讯 农产品采购部在10月30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要求各产棉区大力加强棉花收购工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十三个省农产品采购厅(局)长和这些省财粮贸办公室的负责干部。
农产品采购部部长杨一辰在会上指出,根据历年的情况,全国在年底以前必须完成棉花统购任务的80%,并且争取在旧历年底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度的棉花统购任务。他并且着重指出,棉花是国家实行统购的物资,一定要由国家采购机构统一收购,在统购任务未完成以前不允许自由交易。有的地方把粗绒棉列为可以在自由市场上交易的商品,这是不对的,应该严加防止和纠正。
杨一辰说,为了顺利完成棉花统购任务,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关于棉农留用棉的问题。农业合作化以后,全体社员都成为棉农,这就增加了留用量。同时,今年国家对原棉的需要量增加,民用棉的供应也已经突破计划。为保证国家对棉花的迫切需要,要教育农业社和社员在规定的留用量范围内节约用棉,尽量少留一些,并且尽量留用次棉,把好棉卖给国家。根据各地报告所反映的材料,国家规定的农民留用棉数量是够用的,有的地区还是宽裕的。只要全体采购工作干部重视这个问题,在党和政府机关领导下把工作做得细致些,深入些,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广大棉农是会支持我们的。其次,关于土纺土织问题。国家为了照顾农民自纺自织自用的习惯,曾经规定对土纺土织采取适当压缩的方针。今年在受灾地区可以适当照顾农民生产自救的需要,供应他们一定数量的棉花;经过几年的棉花统购,在土纺土织习惯已经缩小的地区,也可以适当供应一定数量的棉花。但是,农村副业生产的门路是很多的,应该说服教育农民不要再扩大土纺土织的副业生产。无论在灾区或非灾区,对土纺土织的原料供应,都必须有计划地控制,不能盲目发展。第三,关于取缔棉花的黑市成交问题。棉花既由国家采购机购统一收购,黑市成交就是非法的。自从新棉上市以来,各地已经发现不少小商小贩套购农民的棉花或土纱土布,进行黑市交易。对此,一定要严加防止或取缔。他希望各地农产品采购部门在党和政府机关领导下,对以上问题进行统一研究,提出具体措施贯彻执行。
然后,杨一辰要求各地农产品采购部门在党和政府机关领导下,配合农业生产部门,协助农业社全面安排劳动力,大力加强棉花收购工作。他说,各地农产品采购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帮助农业社做到生产和交售棉花两不误。各地采购站一般都有了联络员,希望进一步加强同农业社的联系,开展快收多收,组织有计划的收棉工作。为了增加社员收入和巩固农业社,农产品采购部门应当支持有条件的农业社加工出售皮棉。但是,对于加工力量小或者缺乏技术的农业社,必须说服它们不要再临时添购轧花设备,以免投资过大反而不能增加社员收入。农业社加工棉花的时间,一般不要超过旧历年底,以免影响到春耕生产。对农业社的留种棉,可以采取代为加工,或用同品种同等级棉花的棉籽交换等办法,促使它们早日出售棉花;同时,农产品加工部门要保证棉种的纯度。
杨一辰说,基层采购站的工作效率应当提高,以尽量满足农业社出售棉花的要求。棉花检验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棉花调运不及时,基层接运点积压而纱厂供应紧张的问题,也应当迅速解决。目前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干部深入采购站和加工厂,给予具体的帮助,以推动棉花收购工作的开展。
杨一辰还说,为了严肃预购合同信用和树立双方对预购合同的责任感,对于超额完成预购合同所规定的交售任务的农业社和棉农,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实物供应优待办法;对于完不成交售任务的农业社和棉农,必须弄清情况后再注销合同。预购定金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期限收回。少数农业社和棉农所生产的商品棉,不足以归还预购定金时,可以延缓到明年归还,但是必须办理好缓期归还的手续。至于有些农业社归还预购定金后在生产、生活上有困难,可以用贷款或其它办法解决。最后,杨一辰指出要做好棉花的安全消防工作。


第3版()
专栏:

“鲜生地”可代中药“生地”
河北省正大量采集和收购
本报讯 中药材“生地”是中医应用最广的一种。几年来由于生产不足,长期供应紧张,严重地影响了中医的疗效。
河北省供销社保定专区办事处,经与河北省中医门诊部、保定市药材公司加工厂研究,发现以“鲜生地”代替“生地”医病,疗效基本相同。
河北省药材收购部门已开始大量收购“鲜生地”。据满城、清苑、唐县、安国、定县统计,已收购“鲜生地”五万二千多斤。
 平旭


第3版()
专栏:

中国糖业糕点公司
安排奶粉等供应工作
新华社31日讯 中国糖业糕点公司最近和生产部门一起举行了全国供应会议,安排明年第一、二季度的货源。
会议着重检查了目前奶粉和红糖两种商品严重脱销的情况,认为这是由于各地业务部门对今年旺季市场变化认识不足,缩小了对奶粉的进货所造成的。会议计划明年第一、二季度奶粉的供应量将比今年同期增加70%以上,并准备适当增加部分进口奶粉,以适应市场需要。
这次供应会议上,还对糖果、饼干、代乳粉、汽水和其他小食品进行了自由选购。大家对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包装美观的商品,选购最踊跃。一些质量低,价格高、包装次的商品,大家都不感兴趣。


第3版()
专栏:

护养牲畜安全过冬
青贮了大批饲料
新华社30日讯 据10月初的统计,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北京等九个省(区)、市青贮的各种饲料已达二十四亿斤,比去年全国全年的青贮量增加了三倍。此外,这些省(区)市农民还割晒了一百四十亿斤青干草,其中以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为最多。
以上的青贮饲料和割晒的青干草,绝大部分是纤维少、容易消化而且养分丰富的玉米秸、甘薯藤、花生秧和野稗、马唐及碱草等草类。
今年这些地区的党委和农业部门都加强了对青贮饲料工作的领导,以县为单位召开了青贮技术传授会和举办了青贮技术训练班。有些地区的农业部门和家畜保健站等,还组织了青贮工作组和青贮技术辅导团,分赴各乡、村巡回检查和指导。许多地区的农业社在开展这一工作的时候,都合理地安排了劳力,组织了青贮突击队和生产队,开展了青贮打草竞赛。
储备饲草修搭棚圈
本报讯 内蒙古牧区农村正抓紧时机为牲畜打储过冬饲草,修搭棚圈。
10月上旬,伊克昭盟郡王旗金星、爱国、红旗、金光等四个牧业生产合作社的一百二十五名青年,组成了打草突击队,前往经过勘查的草场上分片流动打草,他们决心要完成今年的打草计划。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已完成打草计划的98%以上,乌兰毛都牧区的打草工作仍在继续;索伦旗辉苏木组织二十来名干部深入各打草场加强领导。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白音敖尔嘎查的七个牧业社,也克服了社员不愿打草的思想,以社为单位合理安排了当前生产。现在,这两个地区都已经超额完成了打草任务。
为争取做到“有畜就有圈,有圈就有棚”,昭乌达盟喀喇沁旗和平地泉行政区丰镇县等地,已经整修、新建了大小牲畜棚圈一万多间。
健全饲养牲畜制度
本报讯 吉林长岭县兴隆山乡的两个农业社,共有役畜一千零七头,非役畜一千三百九十一头。这些牲口都很瘦弱,一般的耕畜只能有半膘,有一部分老弱牲畜还有过不去冬的危险。
乡的领导上组织这两个合作社研究了这个问题,提出了使牲口安全过冬的具体措施。
首先是准备充足的草料。两个农业社经过详细计算还缺五十万斤野干草,社里就抓紧储存了六十三万斤青贮饲料,再加上豆“吻”子、苞米叶就够用了。又准备留下充足的牲口料。
对一些老弱牲畜,采取“分槽饲养,专人负责”的办法。尽量少使用,就是使用也要干轻活。把全社的畜舍普遍进行一次整修。
在使用和饲养上,健全饲养员和车老板之间的牲畜交接制度。对车老板和饲养员都提出具体要求,合理地调整了饲养员的报酬,建立了奖惩制度。
做到棚圈风雨不透
本报讯 四川大金县马邦乡独脚村第一农业社今年注意了安排牲畜过冬工作。社里最近召开了一次社员大会,决定要给无棚的畜圈盖上新棚,修好已破烂的牲畜圈,做到不透风雨;社里一百余亩玉米秆全部留作饲料,并发动社员上山割草,储备足够的过冬饲料。
独脚村第一农业社二十户社员共有奶牛、犏牛、黄牛、马、猪、羊等一百六十五头。以往大家对护畜工作不重视,二十六个混合圈不是缺棚便是破烂,不能遮蔽风雨,同时,霜雪期快到,还未储备过冬草料,那时,人们认为,冬天死几头牲口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建立了农业社,社员们决定不让牲口在冬天受冻受饿,避免死亡。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毛江修为什么自杀
编者按 常山县国营农场场长李延寿,非法解雇工人毛江修以致酿成人命的事件,这是十分严重的。希望常山县党政领导机关对这件事迅速进行调查处理,并对常山农场中存在着的不关心工人疾苦的现象,也加以检查。
今年5月间,浙赣路上有一辆火车开进江山县境以后,突然有一个人从路边跳过来,卧轨自杀了!这个人就是以前常山县国营农场的优秀工人毛江修。
毛江修为什么会自杀的呢?说起来有一个颇难使人相信的过程。
常山农场工人毛江修,原籍是江山县清湖乡蔡家村人,雇农出身,身强力壮,勤劳苦干。他自1953年到农场工作后,生产积极负责,因此被全体工人推选为生产小组长,并被评为生产先锋。
1954年5月,赤了膊还能感到丝丝凉意。常山县国营农场场长李延寿下命令叫工人到深水里去捞水草喂猪。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这样凉的天气里下水去。李延寿不顾工人的健康,强迫工人下水捞水草,并且说:“捞过之后,上来可以晒晒太阳。”毛江修想到自己是小组长,应该带头完成上级号召,就不顾一切地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捞水草。可是等到上来的时候,毛江修已经冻得混身发紫,回到场里,就发高热,病倒在床上了!
毛江修因工致病,场的领导人员却漠不关心,没有及时给他治疗,从5月一直拖到8月。毛江修的病日渐加重,几次昏厥。看看实在不行了,农场才把他送进卫生院。毛江修在卫生院医治了半个多月,病好了些,身体还很虚弱,就回到场里来工作。这时候,场的领导人员还不好好照顾他,叫他每天到城里买菜,一天来回好几次,要走几十里路。因为毛江修的病还没有完全好,出院后得不到休息,病又复发了,10月间再度被送到卫生院。但这时候,毛江修已经患了瘫痪症,舌根僵硬,说话含糊不清,左手已经疯瘫了,等到毛江修第二次出院的时候,他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劳动能力。
场长李延寿看到了毛江修的残废的身肢,不但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既不通过工会,也不请示上级,就偷偷地把他“动员”回家了!
忠厚老实的毛江修离场后,断绝了生活的来源,无法养活妻子,妻子和他离了婚。他无家可归,孤独地回到原籍江山,沿门求乞。
常山县工会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就向县领导机关提出了意见,要求处理。县领导机关让李延寿把毛江修叫回来。李延寿口头应允,但是并不执行。
毛江修过了一年多的乞丐生活以后,怀着悲怆的心情,在今年1月间沿途乞讨到常山。他到农场去请求李延寿收留他,不能做田间劳动,就是放放牛也好。可是李延寿借口毛江修神经错乱,坚决不收留他。毛江修真的神经错乱了吗?没有。他对农场另一个工人徐田娜说:“我的神经一点也没有病,我有许多话要说,就是说不出口来!”就这样,毛江修怀着悲愤的心情,仍旧乞讨到江山去了。在今年5月间,这样一个优秀工人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折磨以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跳上铁轨自杀了!
这件事情不能不使人感到悲愤!身为场长的李延寿,为什么会用这种冷酷的态度对付工人?有关领导机关为什么发觉了李延寿的错误以后,不及早纠正,以致酿成人命?
袁晓清


第3版()
专栏:在地方报纸上

应该给社员分“自留地”
8月26日,本报曾摘要介绍了河南日报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该不该有“自留地”的讨论。这一讨论已于9月15日结束。
在讨论当中,有的认为社员有“自留地”不好,说“‘自留地’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绊脚索”,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根子”;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给社员“自留地”。因为“自留地”是按土地一定的比例留给社员的,数量很少;凭那么一小块“自留地”,资本主义发展不到那里去。灵宝县红旗农业社社员焦长胜等,举红旗社的实例说明不给社员“自留地”的坏处:红旗社在今年1月转高级社以后,由于部分社干部讲“社会主义派头”,并且怕“自留地”生“小农经济根子”,把“自留地”取消了,由社内公有土地中抽出一百五十亩水田种菜。这一下可惹起了许多麻烦。收麦的时候,农活积成圪?,叫哪队运菜,哪队都顾不着。直到麦快收完,才抽点空把老黄瓜、老韭菜一车一车送给各队社员。社员反映:“半月不见菜,送来积成堆,一天吃不了,隔天臭难闻”。会吸烟的人因为没地方种点烟叶,只得在院内场边开点地来种。他们不满意地说:“看这烟袋得挂起来了”。干部也感到很多困难,每次分菜,各队要派车,有的要跑六七里路。菜拉回来,队长白天劳累一天,晚上还得分菜、称菜,会计还得陪着上账,半斤四两也得经过几道手续,弄得半夜不能睡觉。社干部现在一提起这些事都摇头,过去主张不留的人,也后悔作错了。读者豆德叶在他的文章中说,博爱县柏山农业社由于没有给社员“自留地”,社员每天吃菜都得到市上买,要买菜,社员没有钱就向社里借,借不到手自然就不满意,结果形成了社员和干部的不团结。
河南日报编辑部最后对这个讨论作了结论。编辑部指出:农业社抽出一定数量的土地分配给社员种菜,鼓励并帮助社员经营必要的家庭副业,都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上作了规定的。这规定是从巩固合作社和照顾社员个人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因为农业社对社员的日常生活不可能完全照顾到,应该让社员有少量“自留地”和经营一些家庭副业生产,以调剂社员生活,活跃社员家庭经济,解决社员日常吃菜和零花钱问题,让社员吃得如意,过得愉快。适当照顾社员个人利益,农业合作社的集体利益也就容易巩固和发展。
河南日报编辑部认为:有些社干部提出“自留地”是“自私自利的根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绊脚索”,因而不同意给社员分配“自留地”,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目前社会情况已有了根本变化,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全为集体所有,社会主义大生产已成了主要生产方式,农民的思想意识也有了显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有一小块“自留地”是不用耽心害怕的。当然,社员有了“自留地”,如果管理和安排不当,是会和社的集体生产发生矛盾的。怎样解决这个可能发生的矛盾呢?一方面,要经常向社员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并帮助社员适当安排在“自留地”里劳动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和社员共同商量,订出必要的制度。只要制度订得合理、健全,管理得周到,矛盾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第3版()
专栏:

福建沿海发现大批海底森林
新华社福州31日电 据福建日报消息:在福建省晋江、厦门、海澄、云霄、诏安等地靠近堤岸的内海,发现有大片的海底森林。这些森林,平时只能从海面上看到丛丛的树冠;潮退时,可以看到森林的全貌,大约有几千万株。在同安县灌口区锦宅乡寮东村一带海岸,有近千亩的海底森林,树高达四、五丈。
据福建省林业厅和当地有关部门调查,这些海底森林全属于亚热带森林红茄冬树种。据说,这种树是1882年华侨由南洋带回树种栽植的。由于这种树木的种子是胚生的,当种子成熟落在海里,随潮水飘流到岸滩上,便可自然地生长成林,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获得大量发展。
红茄冬每年开花结实两次(6月和12月),三十年才能成材。这种树木能耐咸和在海水中生长,所以能起防护堤岸的作用。这种树木又是制造器具的良好材料。树皮含有多量的鞣酸,可以作为染料和制革用。树根还可以作药用。
省林业厅目前除责成有关部门保护好现有的海底森林外,还计划大量采集种子和利用现有几千万株的幼苗,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扩大栽植防护林网。


第3版()
专栏:

烽火农业社
玉米又丰收了
本报讯 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王保京领导的陕西省醴泉县烽火农业社的玉米又丰收了。一亩二分丰产地,亩产量达到二千零七十斤十三两。大面积水浇地玉米四百二十亩,总产量是三十五万二千八百斤,平均每亩产八百四十斤。旱地玉米三十五亩,总产量一万七千八百五十斤,平均每亩产五百一十斤。在四百五十五亩玉米田中,每亩产量在千斤以上的有一百二十一亩五分。(附图片)
陕西省醴泉县烽火农业社在一亩二分丰产地里创造了亩产二千零七十斤十三两的新纪录。图为社员王保正抱的玉米棒子。
赵连城摄(陕西人民出版社稿)


第3版()
专栏:

内蒙哲里木盟试种的水稻收成好
据新华社讯 内蒙古著名产粮区哲里木盟,今年多点试种的九万七千多亩水稻,每亩平均产量可达四百斤。多点试种的结果表明,水稻是这个地区产量最高和收益大的作物之一。据这个盟的初步规划,几年以后,这里的水田面积将发展到一百五十万亩以上。


第3版()
专栏:

记衣干其水库
傅一三
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修建的新疆最大的水库——衣干其水库,在10月1日正式完工放水了。连日来,附近的和几十里以外的农民纷纷到水库来参观。当他们看到这个人造湖里的水,顺着放水渠道缓缓流向远方的时候,简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才好!他们不是在注视着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也不是在倾听水鸭嘎嘎的叫声,他们是在幸福地向往着将来:在水库上如何建立起水力发电站,把光明送到附近的农村中去;这里将变成优美的疗养地和风景区,供人们在劳动后和节日尽情的游览。只要了解农民们为了修建这个水库所遭遇到的困难,和这个水库将给莎车、叶城、麦盖提等县农民带来多大的幸福,就完全可以理解农民这种激动的心情。
这里原来就是一个草湖——衣干其草湖,紧靠叶尔羌河。草湖地势很低,也很平坦;湖里还有很多泉眼。草湖方圆二十二公里,就有十三点七公里的天然高坎。只要修筑一道八点三公里的土坝,把高坎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水库。通过八百公尺长的引水渠,就可以把叶尔羌河的夏季洪水和冬水引到水库里蓄积起来,和草湖里的泉水汇合在一起,通过麦盖提渠道流到麦盖提县。这样,不但可以完全解决麦盖提县现有的二十九万亩耕地的用水问题,而且还可以扩大麦地面积十万到二十万亩。因为叶尔羌河的夏季洪水一部分引到了水库里,还可以减少这条河下游的巴楚县农田的洪水灾害。可是,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为了这个关系四个县农民生活的水库,农民被搜刮去大量财物和几十万个劳动力,也没筑成湖,旱灾和水灾依然经常袭击着这四个县的农民。
1953年,人民政府派出水利技术干部为农民们勘测设计这个多年向往的水库;并且拨出了六十多万元帮助农民修建。去年8月,水库开始修建了。麦盖提、莎车、叶城数以千计的农民,兴高采烈地来到工地,为自己幸福的未来愉快地劳动。虽然临近的泽普县的农民不能从水库得到利益,但是工地上每天也有六百多名泽普的农民在劳动。水库的建设者们在冰还未溶化的季节里,跳到淹没膝盖的冰水里清理坝基;在炎热的季节里,一口袋又一口袋地把土背到土坝上。劳动的欢乐歌声,从早到晚不停,响彻了工地的每一个角落。连续四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的麦盖提县农民胡大拜地在解放前给地主干了几十年活,只落得精光一人;解放后才有了土地。当他听到要修建水库,就暗地下了决心:水库不修成决不回家!在冬季清理坝基的时候,胡大拜地是第一个跳进半人深的冰里去的,两腿被冻麻木发肿了,仍然愉快地劳动着。四五月间是南疆多风的季节,狂风卷起的黄沙,把太阳都遮盖住了。很多民工的眼睛被风沙吹打肿了,可是从没有人提出过停止工作。当风沙吹的最厉害的时候,抬土筑坝的民工挺直身子走不动,就弯着腰低着头,继续坚持劳动。胡大拜地说:“这是我们多少年来的愿望,这是为了我们子子孙孙的幸福!”
这座能蓄六千二百万公方水的水库,在成千上万的农民和水利技术人员的顽强劳动下,提前完工放水了,还为国家节省了七十一万多元。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已经改变了这个荒芜的草湖的面貌,他们的功绩将永远被后代子孙所歌颂!


第3版()
专栏:

视察湖南水利工作观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葆真
我刚到长沙的时候,湖南省一位负责同志谈:湖南省今年的旱期最长,是几十年来所未有;但稻谷的总产量,还比已往任何年多。初听到这话,有些诧异,不知这样大的旱情还能增产是何原因。及至听过水利工作同志的报告和我亲身的视察,了解到这是由于湖南水利工作开展良好而获得的结果。
我在这次视察中,见到无论是省级干部,无论是县、乡干部,对自己地区的水利工作都很熟悉,对答如流,而且都有详细的材料。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因地制宜的水利规划图。我曾看了洞庭湖低洼地区的改造和宁乡、醴陵两个重点县的水利工程。在池塘、水库、水坝等水利设施,到处可见到成群结队的男女在登水车灌溉与挑水。宁乡县大成桥乡是丘陵地带,曾有连登七层的水车。因此,虽是长期干旱,但是水稻仍然长得茂盛。我曾问及群众各地的水利设施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他们说,每逢冬季,即把兴修水利当成重要的工作。兴修水利,已成这里农民的习惯。
宁乡县的水利工作
宁乡县是半山半丘陵地区,有沩、乌、靳三江流过。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由于山林多遭破坏,水土大量流失,河道淤塞,河床抬高,较大洪水宣泄困难,水灾逐年增加,加以封建制度的限制,群众不能统一兴修水利,因而时受旱灾的威胁。
解放七年来,党和政府积极领导全县农民,除整修了旧的水利工程外,新建了水塘一千零一十八个、河坝二百零三座、新开井泉四十五个,其它小型工程七十六处。现在全县整修和新建的水库共有七十三座,水塘五万四千多个、河坝六千一百零八座、井泉六百九十六个、其它工程二百九十一处。这些水利工程,不但能蓄泄洪水,并将基本上消除旱、涝灾害。据说,最大的上、下灌塘,可容浇灌一千亩田的水量,抗旱五十天左右。最小的塘也能容浇灌二十亩田的水量,抗旱三十天左右(均按一寸水维持三天计算)。现在依靠水塘和水库,全县农田中,可以大大减少旱灾的威胁,因此,今年宁乡县虽然旱期较长,仍然获得了丰收。早稻一般的亩产量在四百斤左右,最高的产量到一千一、二百斤;估计晚稻一般的也在三百斤以上,只有个别地区,因没种上晚稻而减产。这个县的农民有一句谚语:“益阳靠菩萨,宁乡靠塘坝”(解放后益阳已大力兴修水利,不靠菩萨了),可见人们对水利的重视。近几年来,政府除投资帮助群众修整水利工程外,并训练了大批的水利技术人员。这个县已经订出明年基本上免除旱、涝灾害的办法。
宁乡县最有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沩丰坝。沩丰坝在宁乡仓库下游约一公里的地方。这座坝的蓄水供给两个各长一百多公里的渠道。全部渠道可灌溉十二万二千七百多亩稻田,并可全部通航。这可以说是乡村中一项伟大壮丽的工程。就在左岸渠系的中途檀村湾,设立了双层水闸门,建立了沙河水力发电站,可发电八十一点二基罗瓦特,电力可供十几个乡村机器灌溉;还可供给电灯之用。当地群众在墙上写着:“社会主义的光辉照耀着农村。”
四合水库带来了千斤亩
四合水库位于醴陵县城东南船湾乡,距城约五十里,是湖南省在1953年冬协助兴建的一座示范小型水库。坝是均匀土质,高十七公尺半,水库的蓄水量是八万公方。四合水库的灌区还修有平塘五十三个,山塘一百七十个,石坝二十二座,总蓄水量是一百九十万公方。这个乡有七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共有水田四千多亩,旱地一千二百八十亩。在修建水库和统一建立管理组织以前,常受洪水冲刷和旱灾威胁。据说1943年大旱五十天大部稻田颗粒未收,农民靠吃观音土、树皮和野草度日。当地群众说:“养女莫嫁乐家庵(系船湾乡灌区地名),种谷下泥车下摇,几天不下雨,干得像鬼叫!”自四合水库建立和整修小塘坝以来,基本上克服了灌溉用水不足的困难。现在全灌区的抗旱能力平均提高到五十天以上。同时,将淤浅的七口平塘变为三十八亩良田,并使六十二亩冲刷的土地变为水田。今年虽然几十天没有下雨,不但看不到旱情,而且由于全灌区种植了双季稻,产量平均每亩可能提高到一千一百斤。
低洼地区的改造
低洼地区是指的洞庭湖的南部,是湘、资二江的汇合点,也叫南洞庭湖区域。这个地区宜于种植水稻。但由于过去封建地主霸占土地,竞相围垦,因而堤垸混乱,水流不畅,经常造成严重水灾。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及时分析了水灾发生的根源,动员了巨大的力量,在南洞庭湖区有计划地并垸并流,改变了湘、资两水的洪道,使二水主流分离;并建筑了一些水坝工程,控制了资水的分泄,减轻了湘、资二水的相互顶托。同时把资水主流、支流间原有的七个分散的垸子,改修成为一个大堤垸——湘滨南湖西垸。这样把湘、资两水间错综复杂的七条河流改成为一条。这不仅减轻了洪水的威胁,而且扩大了耕地面积,保证了湖区的增产。
美丽的杨林寨农场
杨林寨农场在湘滨垸内,人们站在堤垸上,可以看到宽大坚固的全部堤垸,四周约百余里,俨如一座伟大壮丽的城墙。堤垸的上顶可以通行汽车,有如一道环城公路。向垸内望去,农场三千三百多亩的稻田中,群鸭在内湖池塘里游泳。新修起的红蓝色的砖房,这是农场的宿舍和办公室。农民的住房,分布在垸内各个角落。在农场的稻田中,均整修了渠道和池塘、内湖,老远可以听到排水机器的声音。农场的载重汽车不时地在堤垸上奔驰着运粮运东西。垸的外面,就是一片汪洋的湖水,间有一些鱼船和运货船来去航行。整个杨林寨农场的风光美丽动人。
我曾写了一首打油诗:
湘江送我一船风。
万顷金波荡漾中。
最爱洞庭湖上望,
黄穰满垸晚霞红。
现在农场既消除了洪水的灾害,又保证了双季稻的连年丰收。据农场干部谈,垸内稻谷平均每亩可产八百斤以上。垸中还有内湖,可以大量养鱼,出产很多,食品公司常去收购。这个地方称为“鱼米之乡”,真是名副其实。
值得学习的几点
一、水利厅的同志说,湖南全省每十亩田约有一亩塘,蓄水灌溉。醴陵县明年计划毁田千余亩修建新塘和小水库一百多个,他们都算清楚了账,宁愿改变少数田亩作塘堰,以提高多数田亩的产量,这是一个明智的计划。湖南修建塘、库多由农民出义务工,由国家补助少数的材料费。人民对水利工作的劳动,占一年劳动的大部分。人们用辛勤的劳动,改变自然环境,给大家创造增加生产的条件。
二、湖南水利工作技术上有先进的创造,这是领导和群众经验相结合的结果。如宁乡的沩丰坝,蓄水通航,开渠灌溉。坝上设活动木闸板五十七扇。拔开一根木拴,五十七扇木闸板即自动开启。据水利厅说:这是吸取农民经验,由技术员加以指导的结果。又如水利厅在江边创造的活动电灌站随江波涨落,汲水灌田。这都表示湖南水利工作的先进。
三、湖南农民利用池、塘、沟、港,养鱼养鸭,种植莲菱,并在沟边、塘边搭架,栽培蔓生作物,增加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以上这些作法,很值得常患严重灾害的地方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