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党组织在建设东山竖井中的保证作用
中共东山竖井工程队总支书记 孙起昌
现代化的鹤岗煤矿东山竖井投入生产了,这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又一个新的胜利。
在五年的建井过程中,东山竖井工地的党组织,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为全面——好、省、快、安全地完成建设任务,曾坚持不渝地向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了斗争。在井筒砌壁的时候,工程队长、工程师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不顾快和省。当时,技术操作规程规定每小班只许砌四公尺,有的工人要求超过四公尺时,队长和工程师坚决不同意,认为不能保证工程质量。为了克服这些人的保守思想,党组织即派人到工人和技术人员中去了解,结果证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条件下每天每一班完全可以超过四公尺。在党组织的建议和督促下,工程队修改了技术操作规程,从而保证了井筒工程进度。在巷道掘进中,部分领导工作人员有片面的任务观点,有些工人在施工中不遵守操作规程,致使工程质量异常低劣。这时,党组织除监督行政严格执行规程制度、抽调优秀工作人员担任检查员外,还在职工中普遍进行了质量第一的教育,推动行政和工会总结和推广了工程质量好的郝树堂小组的施工经验,组织工人参观质量好的工程和不好的工程,然后组织他们座谈参观观感,使他们从思想上认清遵守操作规程、制度的重要性,因而从一九五四年七月以来就杜绝了大的质量事故,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党组织还批判了职工中那种家大业大不注意节省的思想,并以经常注意节约的贾德祥等先进思想和事迹向职工进行教育,从而促进了群众性的节约工作的开展。
东山竖井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为保证这一工程的顺利完成,工地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各个工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九五四年初,决定竖井能否提前移交生产的关键工程——南一槽大巷施工时,每月只能掘进三、四十公尺,如继续这样干下去,就不能按期完成建井任务。当时苏联专家建议组织好的掘进队,开展月进百公尺的竞赛。工地党的组织和行政部门,在研究了专家的建议之后,抽调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刘景池为首的七名党员和另外十七名工人组成快速掘进队,充实了南一槽大巷的掘进力量。党组织并监督行政部门解决了机电供应和运输等问题,结果在四月份就创造了月进一百一十公尺的纪录,并提前在八月二十日凿通了巷道。零号交叉点是运输的主要通口,当井下的土建工程已基本上建成而转入大量机械安装工作时,交叉点的发?工程尚未完成。工地党支部召开了党员大会,决议提前完成这项工程。在共产党员张光金、李德福等同志带动下,技术员史锦壁同志改变了施工方法,从而提前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大量设备按时从这里通过,运向安装的地方。又如在一九五四年八月间,井上的副井井棚施工任务很重,同时又是安装同土建紧密联系的工程,如果八月份不能完成全部基础工程,安装工程就不可能在结冻之前全部竣工。工地党支部大会认真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决定八月份要全部完成土建任务。在施工中遇上了雨天,共产党员、工区副主任李林同志仍然领导着全体工人坚持施工。青年团员赵明仁提出的“不完成任务不下班!”的口号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拥护。在全体工人的积极劳动下,终于在八月份完成了基础工程。总之,在每个重要的工程上,共产党员都响应党的号召,以战斗的姿态来带动工人克服困难,有力地保证了竖井建设任务的完成。
东山竖井是以最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要想建成这一个技术装备复杂的新矿井的建设任务,必须动员全体职工向苏联学习,向苏联专家学习。党的组织清楚认识到:认真贯彻苏联专家建议,就是学习苏联的有效办法。指出向苏联学习是共产党员党性的表现之一。这样便在全体职工中首先是党员干部中,树立了坚固的学习苏联的思想。随后行政方面又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专家建议的贯彻。全工地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在专家亲切而耐心的帮助下,工程技术人员过去不会打竖井,现在不但能指导竖井的施工,并且能够做部分设计。
建设竖井的工程队,是一支新组织起来的队伍,职工的政治水平和技术水平很低。这就要求党组织经常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不断地提高职工的政治觉悟,为完成建井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组织向职工宣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远景,并以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事迹进行教育,使大家认清自己工作的意义,安心并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党耐心地进行了思想工作,职工的觉悟大大提高了,劳动积极性也提高了。如工人张凤和、贾德祥等身体不好,但从来没有离开过工作岗位,表现了无限高涨的劳动热情。在党的教育下,已有大批优秀工人参加共产党,壮大了基本建设中党的队伍。


第2版()
专栏:

一座现代化的竖井
鹤岗矿务局副局长兼东山竖井矿矿长 宋肖颂
鹤岗矿务局东山竖井总工程师 于兴隆

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建成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高度机械化的社会主义的新型矿井——鹤岗东山竖井。
这座竖井底下蕴藏着大量的优质工业用煤。以它的设计产量计算,可以继续开采数十年。
人们来到鹤岗,远远就可以看到竖立在东山半腰插入天空的两个高大的井架;走进工业广场,就可以看到巨大的主副井绞车房和三层建筑的行政联合福利大楼等建筑物。人们可以坐上副井的罐笼,像坐电梯一样,在五十秒钟以后就到了一百五十公尺深的地下的不夜之城——井底车场,它被特种防爆电灯照耀得和白昼一样。看吧!蓄电池机车牵引着长长的一列矿车来往急驰,推车机把装满煤的矿车不停地向前推去。环绕井底车场走上一周,就可以看到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候车室、行车调度室、矿车清理硐室、泥泵房、沉淀池、包扎所等等同样为高度机械化了的矿井生产上所不可缺少的地下设施。

这座竖井的采煤和运煤过程完全是机械化的。它大大地减轻了矿工们繁重的体力劳动,用很高的速度进行生产工作。
世界上头等的能够割煤、装煤、卸煤的顿巴斯型联合采煤机,把乌黑发亮的煤炭从煤壁上切割下来,把大煤块打碎,然后自动地把煤装到铺在工作面上的链板运输机里去。经过平巷上的皮带运输机,再转装到上山的重型链板运输机里,煤从这里就将一直装入停放在采区装车站的铁制矿车里。
当煤装满了一个车厢的时候,装车工人一按电钮,设在主要运输大巷上的调车绞车就会自动开动,把已经装满的重车拉向前方,把另一个空车带过来。当空车全部装满的时候,装车工人可以马上拿起设在他工作地点附近的用来调度运输的专用电话,向井下运输调度室里的运输调度员请求迅速供应空车。一转眼的工夫,在不远的前方就会出现一列由蓄电池机车牵引着的空车,沿着主要运输大巷隆隆地驶来。链板运输机不断地向新送来的空车倾下煤炭……
装满煤炭的列车从四面八方像水一样地流向由环形运输线路构成的井底车场。在这里最紧张的场面就出现了。达到设计产量时,每天将有七十次列车源源地驶进井底车场里来,也就是说平均每八分钟就要有一列车驶进井底车场。陌生人会问车这么多、行车秩序怎样维持?列车会不会发生冲突?这个顾虑是不必要的。因为在井底车场指挥行车的信号和搬动道叉全部是电气化和自动化的。只要运输调度员坐在井底车场的调度室里一按相应的电钮就可以发出禁止通行或允许通过的信号,同时道叉子也会自动地移动到要求的位置上。这样列车就安全地通过道叉不停地驶入主井井底。
刚刚被送进井底车场的装满煤的重列车并没有停止不动。当主井井底圆型翻笼司机一按电钮,链式推车机就自动向前爬行起来,把装满煤炭的列车一个个地送进圆型翻笼。车在圆型翻笼内转一周,煤就倾进设在主井井底的倾斜煤仓,空车皮就被自动推到空车线上去。装载硐室里的闸门一开,倾斜煤仓里的煤马上就灌满了容量六吨的箕斗。然后箕斗沿主井井筒以每秒五点三公尺的速度把煤炭提升到地面。

这座竖井装备了为我国前所未有的有巨大能力的高度机械化的一套水砂充填设备。它为更多地采出国家地下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水砂充填采煤就是把地下的采空区完全用砂子再填满,是开采厚煤层的最好的采煤方法。它既能防止采空区的自然发火,又能防止地表塌陷,使顶板管理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可以更多地回采出地下的煤炭,把埋藏在地下的国家资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一句话,它具有回采率高、安全性大的特点。
可是把巨量的砂子送到井下却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东山竖井达到设计产量后,每天要往井下送进的砂子,几乎同每天采出的煤炭的体积相等。因此,这一套巨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充填设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套设备是由地面储砂仓、搅拌站、加压站、输送砂浆干线管路、井下沉淀池、排泥管路、井下水仓、地面储水池、地面地下输水干线管路等所组成。
每天运来的大量的砂子,首先被送进巨型的地面储砂仓,然后靠往复给砂机把储存在砂仓里的砂子自动地装进设在砂仓底部的皮带运输机,由皮带运送到设在地面上的砂浆搅拌站。
砂浆搅拌好以后,经无缝钢管一直送到采区。
砂浆到达采区以后,就沉降在采空了的地方,而水和从砂浆内析出的泥分,则沿着疏水巷道流进井下沉淀池。
沉淀池内淤泥的清扫是一项最繁重而复杂的操作过程,在我国的另一些煤矿里一向以人力来进行。东山竖井则完全以机械来进行。沉淀池的泥泵洞室的高扬程泥泵,可以不间断地把沉淀在混水池内又被刮斗集中起来的泥浆排出到地面。沉淀池内的清水则沿着主要运输大巷的水沟流向井下水仓,通过水泵把井下水排到地面储水池。
井下水在地面储水池内经过沉淀后再经过设在储水池中的水泵送到搅拌站。
如此反复不已地构成一个不断的砂流和水流。

这座竖井在安全福利设备上是极其完备的,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煤矿工业上的安全生产的方针。
强大的通风设备、完善的通风系统保证了工人在井下可以呼吸到足够的空气,也保证把井下产生的有毒有害瓦斯变成无害的气体排出井外。一旦井下发生意外的灾害需要改变风流的方向时,司机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在机械室内开动特设的轻便绞车,马上调整好闸门。设计者考虑到东北北部冬季特有的严寒,为了不使过冷的空气送入井下,主要扇风机还附设有空气加热的设备。
从地面延伸到井底,从井底又延伸到各个采区装车站、转装地点、截煤机、联合采煤机工作地点的撒水管路网,把具有爆炸性能的浮游在空气中的煤尘制服住了。
防止煤尘爆炸事故扩大的安全设备——岩粉棚,在每个采区、每个采煤工作面的出口和入口都可以看到。井下一旦发生火灾,由蓄电池机车牵引着的由十节车所组成的防火列车,就可以马上开赴发火地点,供应足够的灭火器材。不仅如此,人们只要在井上开动闸门,特设的消火水管马上就会同延伸到各个工作地点的压风管路连结起来,变压风管为输水管,立刻从地面把扑灭火灾所需要的水输送到灭火的地点。
灭火器、消火砂、防火闸门等等在灭火上不可缺少的器材和设备,在这个井下到处都有。
在联合福利大楼里还专门为矿工们设置着更衣室、淋浴室、太阳灯室、诊疗所、保健食品站、小卖店等福利设备。

这座新的社会主义类型的东山竖井,从设计、施工到设备供应,生产准备,都得到苏联在经济上技术上的帮助。
东山竖井的地质情况是相当复杂的,而在设计时地质资料又极为不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新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如没有专家周密的调查,科学的计算,丰富的经验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在施工过程中,以苏联专家鲍古莫洛夫同志为首的苏联专家工作组在现场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是东山竖井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苏联政府还为东山竖井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培养了一批干部和工人。这里有几十名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曾在苏联学习了一年,其中有:矿长、总工程师、科长、段长、机械师、班长、联合采煤机司机等。他们也曾在苏联的煤矿技术学校和矿井实习过。
这个竖井是建成了。今后,我们的任务是要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学习和全面推广苏联先进经验,来管理好这样一对现代化的矿井,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所给予的任务。


第2版()
专栏:

他们坚决选择了合作化的道路
——新乐县东王庄三户贫农一户下中农办成农业生产合作社
史树芳
河北省新乐县东王庄有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个只有三户贫农、一户下中农的小社。这社虽小,困难虽多,但社员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终于克服了办社中的困难,稳步地向着农业合作化的大道前进。
不互利是行不通的
去年九月里,新乐县东王庄的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地开展。中农雷焕德和雷喜道领导的两个互助组(共十二户)合并成为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雷焕德当了社长,雷喜道当了副社长。
雷焕德当了社长以后,没有按照自愿互利政策处理社内的问题。去年种麦时,没有规定个办法就马马虎虎地种上了。当时社员李老锁提议:“社里应该研究研究记工办法,现在马马虎虎,将来会乱了套。”雷焕德不接受这个意见,他说:“大伙都不错,吃亏占便宜都不是外人,记工干什么?”原来雷焕德种着三十来亩地,只有他一个主要劳力,两个儿子干不了重活,他觉得记工就不能占便宜,所以不同意记工。种麦时,他一个人参加种麦,却叫两个儿子在家放猪,副社长雷喜道跟着社长走,也叫自己儿子在家放猪。这时社员们都不满意,贫农社员李五卯说:“大伙一块作活不记工,我们就够吃亏的了,他们还都叫自己的儿子在家放猪,这样我们实在受不了。”社长雷焕德听见了,就怒气冲冲地对李五卯说:“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散。”
去年秋后,这个社以社长雷焕德为首组织了一个木货厂。按说社里的副业,全体社员都参加才合理。但是雷焕德等却规定了一个限制办法:凡是不能拿“垫本”的都不能参加。当时规定每户拿八元。几户贫农如雷来喜、雷冬尔等,因为拿不起“垫本”,就被拒绝在木货厂以外。社里向国家银行贷款买的骡子,整冬为木货厂做工;被拒绝参加木货厂的贫农却要给贷款拿出同样多的利息。同时,贫农社员不能参加副业生产,就负担了社里极为繁重的农活。像雷冬尔就一连起了八个猪圈。但这些工都白搭了。
落个“好离好散”
春天到了,社里规定了记工制度。社长雷焕德觉得一记工,便宜就不好沾了,于是就串通中农户准备退社。在春耕播种的季节里,中农们有牲口有车,都尽量种自己的地,独独把贫农的地剩下了。贫农雷来喜的四亩地,一直留着很长的大车道(因为种晚了就被轧成大车道)。
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开始了。雷焕德等中农社员坚决要退社。但是,雷焕德又觉得光自己和一些中农社员退出去,如果还有人继续办社,那不显得自己落后吗?于是就去动员别人也退社。他曾召集贫农骨干李五卯和党员李老锁等开会说:“咱们再不散我可上山西啦。”李老锁说:“你走了我们还得办。”雷焕德和雷选拴光动员李五卯退社就不下三、四次,但李五卯坚决不退社。
在这个期间,县、区工作组的工作人员、乡的工作人员和本社的贫农骨干,始终如一地贯彻了对中农的团结教育方针。中共乡总支曾用了十二天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了社会主义前途教育,讲明了自愿互利政策。他们所提的问题一个个都得到了解决。但最后他们还是坚决退社了。在这些中农社员退社时,贫农社员们表示:一定坚决把社办好。社员李五卯说:“共产党领导我们翻了身,社会主义的道路咱们不走叫谁走?再说,过去单干时缺牲口少车的痛苦我是尝够了,我不愿再退回去走那个苦道儿了。”下中农雷顺道也说:“土地改革后我们的生活改善了,但现在生产上还有困难,要想摆脱困难,不办社是不行的,我要跟着社走。”党员李老锁像宣誓一样地表示: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不怕任何困难,只要大家努力,咱们一定能把这个小社办好。他被大家推选当了社长。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这时候,东王庄的人们对这个新诞生的小社议论纷纷,大家共同的看法是:“缺牲口、少车、家底空,一定长不了。”
的确,这个小社面临很多困难。就在这最困难的时候,党的总支对这个小社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确定总支委员李忠尔、雷银雪对他们进行具体领导。李忠尔曾用了两天的时间,帮助他们作出了全年的生产计划。这个小社的春耕生产开始了,当时社里就只有雷顺道的一匹小骡子,瘦得卧倒起不来。有一付车下脚没有上装。社长李老锁找党总支商量,总支书记雷九维说:“别遭难,把我的车上装安上,我们社里用不着。”贫农雷新喜(同李五卯住在一个院)听说后,慷慨地说:“别安啦,就使我们这个车吧。”车的问题解决了。再看播种的任务吧:原来退社的中农们早就安排好了“巧计划”,他们自己的春白地早已播种完毕啦。这个小社的三十二亩地,还给留下十七亩没有播种。社员们决心克服这个困难,耕地时小骡子拉不动耠子,就一个人用力推,一个人帮着骡子拉。有一次,社长李老锁套上小骡子赶着耕甘薯地。地干土硬,人、牲口用尽全力耕着。中午回来,人累得吃不下饭去,牲口累得不吃草了。就这样跌倒了爬起来,一块又一块地把十七亩春白地种上了。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人缺吃的,牲口没有草喂。社长李老锁东挪西借还是没有办法,又去找党总支。总支委员李忠尔除给他们赊了四百斤干草外,还借给他们二十元,并鼓励他们说:“你们刚组织起来,家底空,困难是难免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困难是一定能克服的。”
六月的天气,烈日无情地照射着东王庄的“瞪眼沙”地,庄稼旱得拧成了绳。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为了战胜旱象,像上火线一样,不分昼夜地浇地。小骡子拉不动水车,人帮着它拉。骡子累得卧倒了,就干脆换上人来拉。地薄沙干,他们一直浇了两、三个月。
麦收后,锄苗、浇地、栽甘薯等农活都堆成了疙瘩,就在这时候,这个社的主要劳力李五卯得了病。李老锁是这乡人民委员会的秘书,忙着作小麦征购工作。雷顺道还得急着锄苗。五、六亩甘薯眼看着栽不上。只好发动全社四个妇女带着七个孩子下地去栽甘薯。这村妇女还没养成参加田间生产的习惯,不会栽。五卯只好带着病,同她们一块下地。他一面教给妇女们剪蔓插秧技术,一面还得看管七个孩子。五、六亩麦茬甘薯,就这样按时插了秧。栽完了甘薯,却欠下了五元的甘薯秧款。人家要得紧了,他们实在拿不出现款来,就派雷顺道去找总支委员李忠尔想办法。李忠尔把自己社里的款借给他们五元还了账。
还是他们胜利了
事实并没有按照东王庄一些人的想法发展;而是按照党指示的道路和这个社社员们的希望前进,他们胜利了。
东王庄有些单干农民因为缺乏人力、畜力,在天旱不雨的情况下,不少的庄稼旱坏了。这个小社,由于全体社员兢兢业业、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了昼夜轮浇,没有旱坏一块庄稼。玉米浇了五、六水,保住了每亩二百四、五十斤的收成。他们栽的十三亩甘薯,好的每亩能收二千斤,今年秋后,总共将有二万斤的好收成。三亩花生和其他庄稼也长得不错。他们还栽了一亩茄子,现在已卖了六十多元,预计能卖八十多元。这些钱除开支社里一年的零用外,还能归还一部分贷款。去年,他们四户在互助组时,只收了八千八百五十四斤原粮;今年,根据已收的粮食和未收的庄稼正确地估算了一下,他们将收原粮一万三千三百多斤,比去年多收四千多斤原粮。贫农社员李五卯去年只收了一千六百多斤原粮,今年将收三千斤左右。中农社员雷顺道去年打的粮食不够吃,今年光甘薯预计就能收八千多斤,他将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退了社的农民雷狗把因天旱、劳力弱,再加家里有病人,比去年少收一千三百多斤原粮。他后悔说:“我要不退社,怎么也不致少收这些粮食。”你要问李五卯他们社里今年的年景怎么样?他会笑眯眯地告诉你:“要不是把社坚决办下来,想也想不到今年的好收成。”雷新喜的婶母羡慕地说:“那会,谁都说这个小穷社长不了,现在人家硬把‘死社’办活了。”


第2版()
专栏:

抓紧时间争取烤烟增产
戈福元
今年大部产烟区完成植烟面积计划的情况较差。各主要产区在烤烟生长季节中又先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和病虫害,以致移栽后烟苗的成活率低,大田缺苗严重。同时各地晚烟的移栽期也由于干旱都比去年推迟了半个多月。目前河南省的部分晚烟尚不满一尺高;山东、河南等地烤烟的黑胫病,又较往年严重。由于烟株生长不良,烟叶的产量和品质都蒙受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抓紧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力争烤烟叶的增产,以适应工业、民用和外销的需要,是当前烤烟生产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目前早烟虽已开始采收烘烤,但到全部收烤完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经验证明,在这一段时间内,只要因地制宜地加强烟田管理,争取烤烟的增产还是可能的。山东烟农有“三个烟杈子,一个烟叶子”的谚语。就是说,三个烟杈子消耗的养分,就可供一片烟叶子生长的需要。因此首先应向烟农说清道理,积极地推广打顶抹杈的技术。在已有打顶习惯的地区,要做到烤一炉烟,抹一次杈;在没有打顶习惯的贵州、云南、辽宁、吉林等省,应指导烟农进行打顶,以减少养分消耗,促使顶叶开展,提高产量。其次,在黑胫病严重的地区,要指导烟农及时排除烟田积水,清洁烟田;必要时对晚栽的烟还须继续培土,以避免秋涝,防止病害的蔓延。河南、安徽等省今年烟田肥料不足,在旱涝不均的自然条件下,要充分估计到烟株生长后期发生烘叶损失的可能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宣传今年国家收购低次烟的价格政策,指导烟农在一旦发生烘叶时即抢收烘烤或晒制,以减少产品的废弃。对晚栽而又没有施用追肥的烟田,要施入一部分速效性的肥料(化学肥料和腐熟的饼肥等),以促进烟株的生长,避免发生烘叶的损失。一九五四年河南、安徽二省在近二十万亩的大面积上培育的再生烟,获得了每亩增产烟叶三、五十斤的显著效果;其他烟区的个别烟农,也有培育再生烟的经验。估计全国适宜培育再生烟的早烟田约在一百万亩左右,如作好这项培育工作,就可增产烟叶四千万斤至五千万斤。因此在有培育习惯的安徽、河南等地,应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烟农的留杈技术,提高再生烟的产量和品质。在没有培育再生烟习惯的地区,要有重点地指导烟农进行再生烟的培育,同时解除烟农的怕不收购,怕不值钱,怕影响下季生产和怕自然条件不适宜等顾虑,为今后扩大培育面积打下基础。
注意教育烟农收烤或晒制顶叶、脚叶,作到不浪费一片烟叶,争取烟叶片片还家,也是增产的有效办法。贵州省遵义县的一心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四个社,今年将过去废弃不收的脚叶加以收烤,就增收了八百八十多斤烟叶,且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合乎当地分级标准的等内烟。但各地不收烤脚叶、顶叶的现象仍很普遍,因此目前要积极地发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带动全体烟民,注意收烤和晒制顶叶、病叶、烘叶等。这样不但烟农可增加收入,国家也可增加不少工业原料。同时烟秸皮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原料,各地在技术推广中也要发动妇女和儿童积极剥制。
今年各地烟田较去年都有增加,而烤房的增建很少,加上有些去秋水灾区被冲塌的烤房至今还没有修复,因而烤房和烟田面积不相适应的矛盾很严重。据在安徽怀远县芦沟乡新华等六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调查,今年植烟总面积五百八十三亩,而现有的和计划兴建的烤房共为二十三座,只能供三百八十亩烟田(即三分之二的烟田)烘烤之用。因此在目前除要号召群众尽可能把旧烤房加以修理利用外,并应组织烟农合理利用烤房,适时采叶烘烤。同时由于有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烤房的折价入社和使用烤房的折旧费等问题,还没有合理解决,已影响了部分烟农对培修和保护私有烤房的积极性。这一问题要注意解决。
烘烤技术是决定烟叶品质高低的重要环节,但它目前还没有为广大烟农所掌握。因此首先要培养烘烤能手,在烘烤技术较差地区和新烟区进行技术传授工作;其次还须注意组织单干烟农进行集体烘烤,争取提高烟叶品质。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广大青年职工
积极响应青年工业劳动模范的倡议
北京市青年工业劳动模范李友芝等十四人提出的关于“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倡议,已经获得了全市广大青年职工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各大厂矿企业约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青年职工和青年占多数的生产班、组已经制定出或正在制定响应倡议的行动计划。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厂有二千多名青年职工和四十三个青年占多数的生产班、组已经订出响应倡议的行动计划;十一个青年节约队热烈地展开了竞赛,其中八个队计划在九月份为国家节约四万多元的财富;货车车间生产准备工区的五个青年下料工,今年以来已经节省了六十三吨新铁板,他们保证到年底再节省四十吨新铁板;青年车工张金铭,三年来没有出废品,今年八月十日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这次他保证到年底每月都提前八十小时完成任务;还保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不出一个废品,争取消灭次品和返工现象。石景山钢铁厂某高炉热风炉青年小组,经过改进设备和操作,今年以来提高风温四十度,每天可以节约
一千零五十二公斤焦炭;现在他们保证到年底再提高风温三十度,不出任何大小事故。京西矿务局在接到倡议以后的三天中,就有一千四百六十八名青年职工和二十多个青年班、组和青年突击队,相继修订了保证条件;房山矿青年掘进突击队保证在九月份超额完成二十五公尺的进尺任务,并保证不出任何事故。北京电业局前门变电站全体青年已经做到了连续四百三十天安全无事故供电,现在他们保证到年底达到安全供电五百四十五天的新纪录。北京市汽车运输公司第二、第三汽车队的全体青年司机,保证到年底再节约一千加仑汽油。
全市青年职工响应了青年劳动模范的倡议以后,在短短的几天里,已经做出了许多成绩。石景山钢铁厂采石场六名青年采石机司机助手响应倡议以后,积极地改进破石机牙板和轴板的角度,九月十四日的日产量就由九月初的二百二十吨提高到二百五十三吨;运输部工务段的青年为了保证安全行车,利用业余时间刷新了道叉和警钟标帜牌各一百五十六个。京西矿务局城子矿回采一组王成班的青年,听到倡议以后,当天就创造了出煤新纪录,日产量由一百二十车提高到一百九十七车;万佛堂青年岩石掘进队,从九月九日到十一日的三天中,就超额完成进尺二点三八公尺。义利食品公司面包车间青年董香阁响应倡议以后,每天能在工段用的五十个空面袋中抖出四两面,到九月十六日止共抖出一斤半白面,她保证要把这一工作永远坚持下去。
许多厂矿的成年老年职工,也纷纷表示支持青年劳动模范的倡议,积极帮助青年制定和实现响应倡议的行动计划。北京第一机床厂加工车间工段长王恩儒说:“青年的技术低,容易出废品,我要耐心指点他们,常去检查检查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技术,让小伙子们更好地实现响应青年劳动模范倡议的行动计划。”北京市机织印染厂煮布锅小组老工人郝纪和,为了支持劳动模范的倡议,他保证在三个月内教会本组新来的青年徒工基本上能独立操作,帮助他们提高产品质量。北京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车间检漏组全体老师傅和青年工人一起,订出了从现在到年底的检查漏水的计划,并保证质量达到百分之百。(青年团北京市委会青工部)


第2版()
专栏:

响应倡议,迎接开工
蔡鉴远
国营北京第二棉纺织厂正式开工生产的前夕,传来了北京市青年工业劳动模范李友芝等十四人向全市青年职工提出倡议的消息。这个厂的现有职工百分之九十二以上都是青年,倡议鼓舞了他们,丰富了他们的开工准备工作。
筒捻车间的青年职工是从九月九日的“北京青年”报上知道关于倡议的消息的。他们共二百三十多人,原来只有九份报纸,一时分配不过来,要求增加。这时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但青年团组织设法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为他们买到九十一份。刚一下工,他们就兴奋地读报纸。有的说:“这些倡议,正是我们开工以后应该做到的。”有的说:“虽然我们车间七、八月份都全面完成了计划,我们还应该向青年劳动模范们学习,把正式开工以后的计划完成得更好。”为了响应倡议,车间黑板报向全车间职工提出:“第一,继续深入讨论指标,修订保证条件;第二,具体订出提高质量、减少回丝和其他各方面的节约计划。”
在清花车间,最吸引青年职工们注意的是倡议中提出的“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定额”一项。这里是全厂节约原棉的关键地方。八月份试车生产,每件纱的用棉量曾经是四百公斤以上,比一般的棉纺织厂多了好几公斤。正式投入生产以后,必须改变这种情况,这是他们集中考虑的问题,也是他们认为响应倡议的最好办法。现在他们正在青年团车间支部领导下准备成立节约小组,为进一步建立青年监督岗打下基础。
细纱车间第二工区是七、八两月试车生产连获优胜红旗的先进单位。这里的工人,除了副工长外,其余都是不满二十五岁的青年。九月九日下午三点多钟,他们刚开会修订好九月十六日正式开工到九月底的计划,听到了关于倡议的消息。看了倡议书,他们一致感到他们的计划仍然不够具体。于是继续开会,研究怎样少出坏纱、少出白花和减少回丝的问题。他们八月份的纪录是二十二台车全月只零点二个坏纱,同时他们知道本车间第一工区在八月份曾经创造了不出坏纱的纪录。看了倡议,他们更增加了不出坏纱的信心。白花,指标规定是一台车一天一百五十五公分;现在他们计划不超过一百三十五公分。至于回丝,指标规定是一台车一天九公分;现在他们计划降低到七点五公分。他们还具体订出了实现这些计划的保证办法。挡车工张梅兰说:“我们纺出好纱,就能织出好布,就能供应给农民好布。”
织布车间平布第八工区杨淑敏是一个年仅十七岁的优秀挡车工。车间黑板报上正公布她的优秀事迹:从今年四月间试车以来,她所管的机台上,不但均衡地完成了产量计划的百分之一百零三点五,而且保持了不出次品的新纪录。当她看到倡议书以后,她又考虑如何进一步完成产量、质量的问题。这一工区的挡车工就只她和吴秀珍。她同吴秀珍研究以后,修订了九月十六日开工起到九月底的挡车计划,除了保证认真执行一九五一织布工作法,还保证完成每台车每小时四点五六三码的产量指标。“为了迎接开工,为了响应倡议,保证不出次布。”这是杨淑敏和吴秀珍在质量方面的决心。


第2版()
专栏:

贯彻在实际行动里
葛娴
十三日下午三时,北京第一机床厂加工车间做早班的青年工人们下班了。大家为响应北京市李友芝等十四个青年工业劳动模范“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倡议,开了一个座谈会。这个车间青年职工占全车间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三。所以,这个车间青年工人的生产,对全车间甚至全厂生产任务的完成影响很大。
在十三日座谈会上,加工车间团支部书记赵长和首先说:“北京市青年工业劳动模范们的倡议,已经在咱们车间引起了反响。咱们车间生产的主要缺点,是质量差,效率低。这是咱们完成国家计划的主要障碍。北京市青年工业劳动模范提出的倡议,也正是针对咱们的缺点。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咱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响应这个倡议。”
在听了团支部书记的号召后,李勇义第一个发言,他说:“倡议中提出的几点,是咱们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具体的措施。我决定响应这个倡议。保证继续到年底不出一件废品,压缩工时定额百分之三十。”他是一个青年搪工。他的工作是在回转盘上和在变速器上搪孔。这个工作的精密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只要出一件废品,就会影响全月质量指标的完成。因为他的努力,今年一月到八月没有出一件废品,在厂内荣获优秀搪工的称号。原来他对继续到年底是不是还能不出废品,还没有信心,看了倡议以后,增加了勇气,毫不迟疑地提出了不出一件废品的保证。和他同使一个搪床,倒班生产的先进青年工人王镇,早在九日劳动模范提出倡议的那天,就表示了保证月月完成国家计划,到年底不出一件废品的决心。轴工段的青年女磨工茹耀英沉思了一下,说:“看了倡议以后,我检查了一下自己,差不多每月都出一件废品,为什么人家能不出废品呢?”在这次会前,她就下了决心,不再出废品,所以她也在会上提出了到年底不出一件废品的保证。七月份出了三件废品,八月份又出了一件废品的女青年车工刘学敏,看到倡议以后,感到应该立即改进这个缺点了。她同同机床倒班的周美华商量,怎样才能避免不再出废品,又能超额完成工时定额呢?她俩找出的原因是:交接班时互相检查不够,看图纸不仔细,干活时不够细心。最近几天来,她们正努力克服这些缺点。同时,来了活两人先算好工时,尽量减少辅助生产时间,加强检验和向老师傅学习。九月十三日交的一批活,提前六个半小时完成任务,没有出一件废品。她在会上说:“我保证九月不出一件废品,从十月到年底,每月保证完成质量指标。”杂件工段的青工王淑珍看了倡议后,也同同机床倒班的赵作祥研究了改进生产,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大家在会上提出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具体要求是:减少辅助生产时间,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干活时要看清图纸,集中精力;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检验头一个活、抽检、互检);多向老工人学习技术。
在这次会上,大家还提出了节约原材料的许多具体要求和办法。特别是学习青年工人恒玉琴和陈俊山等工人的节约精神,使国家的每一寸钢铁,每一滴机油都用到生产上去。恒玉琴和刘淑敏两人在加工万能铣床某零件时,节约出的四根紫铜辊,可以用来做同样零件一千二百个。陈俊山在做万能铣床垫圈一批活中,节约了三十五号钢料五十七斤,合二百八十多元。
第一机床厂的新产品制造任务越来越多,最近几个月来每月都要增加几千工时的生产任务,所以要保证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任务是艰巨的。但是,加工车间的青年工人们充满了信心,为了建设祖国,决定克服一切困难,响应倡议,保证完成计划。到十五日,第一机床厂加工车间已有一百多个青年工人响应北京市青年工业劳动模范的倡议,现在,响应倡议的人数还在增加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