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把粮食“三定”政策贯彻到户

做好粮食定购工作
吴硕
定购是粮食“三定”办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八月二十五日发布的“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中,对粮食定购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是,从农民的粮田定产数字中扣除农民自己的用粮数量和应交公粮,余粮按合理的单一的比例(就是不按累进的办法)计算国家统购粮食的数字;统购的粮食一般占农民的余粮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只是对富农购余粮比率要适当提高;经过核定的余粮户粮食交售任务,在正常年景下,自一九五五年起,三年不变,增产不增购。因自然灾害而歉收时,由乡人民委员会根据歉收户的歉收情况,调整其原定的粮食交售任务;调整的结果,在省、自治区范围内不能保证原定的收销差额时或者在一省、自治区或数省发生严重灾害,影响国家收销计划不能平衡时,国家可在丰收地区酌量增购,但增购数字也不超过丰收地区农户因丰收而增产部分的百分之四十。从上面的原则可以看出,“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中关于定购的规定,是贯彻了既照顾国家的需要、又照顾农民的可能的原则的。现在国家就是要按照这些规定,同农民商定一定时期内统购粮食的数量,也就是说,同农民成立协定。所以,做好定购到户工作,一定会使我们的工农联盟更加巩固,并使得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前进。
定购到户后,每一个有余粮的农民都可以知道在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五七年的三年内,他应当向国家交售多少粮食,完成交售任务后自己还可以有多少余粮自由支配,这样,他就会努力完成国家核定的粮食交售任务,也会更好地安排生产和生活。又因为定购的数字在正常情况下是三年不变的,而粮食又是可以年年增产的,因此,农民便会清楚地知道,今后增加生产越多,留粮也就越多。余粮户在完成粮食交售任务后剩余的粮食,完全有权自由处理,可以自由存贮,可以自己使用,可以继续售给国家,可以在国家粮食市场进行交易,可以在农户间互通有无,只要不进行粮食投机,国家都不加干涉。因此,定购数字确定到户以后,广大农民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增产积极性。
我们应该足够地估计到定购数字确定到户这一工作的复杂性。由于目前我国还只有六十五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个体农户仍占大多数,要在大约一万万个个体农户中划清余粮户、缺粮户、自足户的界限,合理地规定出余粮户粮食交售任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各地正确地贯彻国务院公布的办法,只要广大农民大力支持和协助这一工作,那末,做好定购到户的工作,是完全可能的。
做好定购到户工作的前提当然是做好定产工作;但是,光是定产数字规定得合理了,如果农民自用粮食数量规定得不合理,就不可能真正划清余粮户、自足户、缺粮户的界限,结果就仍然不可能定出合理的统购数字。大家知道,统购数字定得高了,就会使某些农民卖了“过头粮”,造成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困难;定得低了,就会妨碍国家统购计划的完成,影响全国粮食的供应。可见,粮食统购数字定得过高过低,对国家和农民都是不利的。那末,什么是确定统购数字时必须贯彻的正确方针呢?正确的方针就是国务院陈云副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关于粮食的统购统销问题”的发言中所提到的:“按照各地现有的消费水平规定留粮标准,留粮必须留够;不购买农民的全部余粮,使农民在国家统购以后,还能保存一定数量的余粮。力求消灭购‘过头粮’的现象。”
贯彻这个定购到户的方针,最要紧的是在定产以后正确地计算农户的用粮量。在酝酿各项用粮标准时,农民们应该用老老实实的态度来参加评议工作,不要虚报人口和牲畜数字,这样才能把各项用粮数字定得切实、合理。农户的用粮量一般应包括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种子、一年所消费的口粮和喂养牲畜的饲料三项用粮。种子的留量,必须依据实际需要来规定,比方说,种一亩麦田实际需要多少斤麦种,就应当规定多少斤,不能多也不能少。至于人的口粮和牲畜的饲料,就不应向用粮水平高的看齐,也不应以个别户的用粮数量低的为标准;而必须根据当地农民一般的消费水平和当地饲养牲畜的一般需要来确定。各项用粮标准定得高了定得多了,就会影响国家统购任务的完成;定得低了定得少了,就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至于有些饲草条件很好、向来不用粮食喂养牲畜的地区,就不应在用粮量内计算饲料。有的地方在确定用粮标准时不是采取按种子、口粮、饲料分类规定的办法,而是采取按人规定统一的免购额的办法。比如规定每一个人平均所需要的种子、口粮和饲料的数量,就是免购额,也就是每一个农民的用粮量。当然,采用这种办法,仍然必须充分照顾到当地农民的一般消费水平和实际需要。在生产薯类的地区,农民习惯上是把薯类当作一部分口粮和饲料的。在这类地区,应在口粮和饲料用粮量内规定包括一定比例的薯类,所以“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生产薯类的地区,应根据当地消费习惯,规定薯类占口粮和饲料用粮量的适当比例。”不过,国家为了有计划地扩大薯类生产和照顾种有薯类的余粮户的利益,避免“余粮户吃甘薯,缺粮户吃粮食”的现象,根据供应需要和保管条件,也酌量收购一部分薯类。
农户粮田的产量正确地核定了,用粮标准也合理地确定了,这个时候,农村中的余粮户、自足户、缺粮户的界限也就容易划分清楚了。在这个基础上向余粮户分配粮食交售任务,也就可以做到公平合理了。经过农民群众深入的讨论评定出来的余粮户粮食交售数字,经过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造具清册,报县级人民委员会或其指定机关核定,这就成为余粮户应该向国家交售粮食的数字。有余粮的农民们应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证完成这个光荣任务,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


第2版()
专栏:

欲速则不达
严零
在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工作中,发生了匆匆忙忙地赶时间、赶任务的现象。有些同志为了要把“三定”工作快些做完,就忽略了这是一项需要充分地发动群众的重大政治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经济工作,想撇开群众和积极分子,只靠少数工作人员用一些“最简便”的办法来完成任务。结果呢?碰壁了。不是走了弯路,就是横生枝节。
在广东省云浮县,就一度出现了这样的局面。这个县是六月十二日开始进行“三定”工作的。当时,县委领导同志急躁图快,在全县扩大干部会上没有认真教育干部,只讲了讲大道理就单纯布置任务。很多乡干部回乡后,也就只是草率地把大道理讲一讲,很少针对群众的思想问题进行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这样干了十几天,工作没什么进展。但任务又必须完成。怎么办呢?就只好“以任务套产量”,“简简单单”地按照“完成任务”的需要把产量“定”了下来。这样做,群众当然不满意,工作立即陷于僵局。在第一批开展“三定”工作的六十六个乡中间,就有四分之三的乡是这个样子。中共云浮县委受到了上级党委的批评以后,改变了做法,工作很快就出现了不同的局面。从六月二十五日起,他们重新分区分片教育基层干部,打消了基层干部的顾虑,增强了基层干部的信心;然后,层层深入,发动群众,发扬民主,充分讨论。十几天后,这六十六个乡中,绝大部分都把“三定”做好了,群众很满意;只有少数仍未认真深入发动群众的乡,僵局仍未完全打开。
有些工作人员认为只有自己一户一户地“摸”才能把产量定准确。在陕西三原县东巷子工作的同志,没有向群众讲清政策,却分了工挨门上户查问产量。查问了一百多户,就用去了十天时间。这种做法使群众的顾虑更多了,产量更“摸”不清了。在这个县的枣阳乡工作的同志,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首先依靠乡村骨干分子,按当地情况调整了上级发下的参考指标,取得各村骨干分子的同意以后,再由这些骨干分子分工同群众协商,把群众意见集中起来作了研究、调整,再召开大会讨论通过。在工作过程中,向骨干分子和广大农民讲清了正确评产的重大意义,确定产量时尽量利用农业生产合作社核实的产量作比较,只用了四天时间就评实了产量。
浙江嘉善县惠民乡的八个村,有七个村在进行“三定”工作时充分发动了群众,群众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了,接受定产和留粮标准很顺利,争取超额增产的劲头很大;只有丽字村,没有认真发动群众,群众普遍少报产量、多报用量。后来重新补了课,才做好了“三定”工作。可是,时间因此多用了一倍——延长了十二天。
用不正确的办法追求“快”,就只能使事情做得更慢;用不正确的办法追求“简便”,就只能使事情更麻烦。教训已经够多,不要再重复它了!


第2版()
专栏:

我们完成了新的标准设计
阎子祥
最近,我们——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根据中央提出的非生产性建筑造价指标,完成了楼房的家属住宅、单身宿舍、办公室和平房的住宅、宿舍、办公室等六类民用建筑的设计。每类又按照长春以北、南满及黄河流域、中南及长江流域的不同气候,拟定了不同的设计方案。在寒冷的地区,注意采暖和增加墙的厚度和深度;在热的地方,注意解决穿堂风和防热问题。在以上每类地区的设计中,又按不同地段和城市气候的不同,作了不同的补充技术措施。如同北京比较,沈阳的防寒条件就要高一些,而洛阳、西安的通风条件则需要好一些。同时,各种方案又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有集中用暖汽采暖的,有用火炉采暖的,有没有采暖设备的。因此,这次标准设计的方案实际上共有二十多种。
这次的标准设计达到了中央对于节约投资的要求。例如华北地区的楼房设计,每平方公尺的平均造价在四十五元到五十五元之间,平房在二十五元到三十五元之间。在东北和内蒙古较寒冷的地区,需要双层窗、两砖以上厚度的外墙,比较深的防冻基础等,而在初步设计阶段考虑造价要比一般地区高百分之十,并可能超出国家规定的控制造价,但在设计编制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降低造价的措施,并合理采用地方材料,使造价仍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数字内,其他地区的标准设计都比国家规定的造价要低。同上半年一般的民用建筑比较,这次标准设计的造价则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有效面积平均也提高到占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这次标准设计的造价降低的原因,是我们纠正了对非生产性建筑采用过高标准的思想,例如:华北地区的平房设计不用暖汽,改成了火炉或火炕;有的楼房住宅也改用火炉采暖;办公楼和集体宿舍必须集中用暖汽采暖的,也把采暖的温度从苏联的标准十八度减低到我国目前已经习惯的十六度,加上管道系统的简化,每平方公尺的采暖设备费用就从七至八元降低到了三元至四元半;在电气照明方面,使用度数比较小的灯泡、用明线代暗线、减少电插头、多用拉线开关等,使每平方公尺的电照费从一元九角降低到了七、八角;此外,把房间的高度降低,墙壁改薄,屋顶改简单一些,减少小五金,自来水及厕所采取合用或集中使用以减少管道,也大大降低了造价。又如东北区的楼房设计,除采取了各项降低造价的措施外,还用一砖半厚的空隙外墙代替过去的两砖以上厚度的外墙,既节省了砖,又降低了造价,并且有同样的防寒效果,此外还大量地合理利用地方材料——高粱杆,做内隔墙和天棚骨架,这些都保证了东北地区的设计在一定的工程质量下没有超出国家规定的控制造价。
由于节省了投资,按成本折旧来计算房租时,一个住户住同样的面积,就可以少缴百分之三十五到五十的房租。这对于普通职工的经济条件也是很合适的。
除了降低造价以外,我们也最大限度地考虑了日常使用上的各种要求。例如:在宿舍和住宅的设计中,尽量使主要房间朝着好的方向,把小房间和次要房间,如厕所、厨房、楼梯间等,放在后面。乙种职工住宅以每户一个房间为主,个别的是每户两个房间。大房间有十五平方公尺左右,以适合三四口人一家之用。个别小房间是十平方公尺左右,供两三口人一家之用。在平房的设计中,每户独用或两户合用一个厨房,在楼房中则大部是两户合用,个别的也不超过三户合用。这样,在目前可以节省建筑面积和上下水道、烟囱;将来职工生活提高以后,每户需要住两间房子时,各家就都可以独用一个厨房了。房间的高度根据通风的需要,最低的是二点八公尺,最高的是三点二公尺。并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把办公室和单身宿舍设计得比住宅高;热的地方比冷的地方高,楼房比平房高。
此外,有些必要的设备,如厨房里的洗濯斗、妇女集体宿舍中的卫生间、平房前面的廊沿、以及集体合用的自来水和厕所等,虽然要增加一些造价,也仍然设置了。
根据上面这些标准设计出来的房屋,使用起来仍比目前一般工人、城市居民和普通干部的居住条件要好。但是以一般工矿职工为主要对象的一类住宅,终究是不能适应各类干部使用的需要,因而在八月间又赶速设计了一种较高级的甲类住宅,每户可住用三室或四室的一个成套单元,水电暖气卫生设备标准也都有所提高,这是为了建设单位选用,以供应生活需要较好、收入较多的干部所使用。在以上各类设计的建筑质量上,楼房可以保证使用五十年到八十年,最便宜的平房可以保证使用十年到十五年,砖木结构的平房可以使用二十到四十年。
建筑材料一般占全部建筑造价的百分之七十,因此降低建筑造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建筑材料的价格和供应状况。在楼房设计中采用的钢筋水泥以及卫生电照设备等材料费用,如能有所降低,则不仅还可降低建筑造价,而且还可改进质量。其次我们在各类型的平房设计中,普遍采用了泥坯、芦箔、竹材、柳条、青灰、高粱秆等地方材料,使“概算”出来的造价大大降低了。但是这些材料是否一时就能在当地大量取得,还是问题。如果要从外地调运,造价就要高了。而且有些材料并不是各个建筑场地都有条件制作,像土坯、沙石地和洼地就不能做。同时这些材料又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加工准备。如土坯要制作、晒干,竹片、高粱秆、柳条要经过除虫和防蛀处理,这样就可能赶不上目前急需开工的要求。再加目前大部工地都已运到了大批的砖瓦砂石,土坯工和竹工一时也缺乏,在材料和新工种训练上都有问题。因此,我们这次设计的平房,多数是做了初步设计,确定了质量指标和控制造价,并做了些个别的示意图设计。各地使用时,还要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加以修改补充。至于楼房设计,我们主要地仍采用了目前已普遍准备的材料,以便利用已有的材料和工种,立即开工,避免延误工期和造成新的浪费。
这次的标准设计也还有不少缺点。首先是设计的类型较少,不能适应各种不同条件和地形的使用,同时仅有捣制的而无预制的,层次也只有三层的一种,体型立面又很单调,在布置上不能适当照顾美观要求。其次由于编制时,限于短促,对于居住的适用及部分技术措施,还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虽然我们在工作进行中间曾作了一些修正和补充,还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同时,这次只做了个体设计而没有做配合城市规划的群体布置设计,以及室外的道路、上下水道、锅炉房等公用设施的设计,也将在使用中产生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我们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近来我们发现有一些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同志,产生了一种偏向。他们认为设计和建筑标准不高的房子,不需要什么技术。有的同志甚至借口节约,忽视了质量、安全和适用。个别还有搬用标准图即行施工,而不进行基础勘察的情况。我们认为,尽量利用地方材料,确是今后节约的重要条件;但是如果不考虑到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条件以及不同的地质和相应的施工方法,必然会造成质量事故。我们希望各地根据当地情况应用和修改这次的标准设计时,特别要警惕这一点。


第2版()
专栏:

旅大——欣欣向荣的工业城市
毛先智
旅大是我国沿海的一个国防要地,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城市之一。它受过日寇四十多年的血腥统治,直到一九四五年在苏联红军的解放下,才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今年,正是旅大解放的十周年。十年来,在党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苏联的无私帮助下,旅大的经济建设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早已超过了日寇统治时期的最高水平。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后,在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两年内,旅大的工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高涨,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九二,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二三。现在,这座城市正充满了青春活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大量地提供机器设备,积累建设资金,培养和输送建设人材。
旅大的工业是比较发达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更为发达。但是在解放前,这些工业完全是属于殖民地性质的,机器设备陈旧落后,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那时机械工业并不能制造大型的、成套的、精密的技术设备,一些重要的部件都是从日本运来的,因此名为机器制造业,实际上是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的装配工业。
解放后,旅大的工业经过恢复和改造,已有了飞跃的发展。机械工业已经完全摆脱了过去只能修修配配的状态,并开始能够大量制造日寇统治时期所不能制造的大型的、精密的机器设备了。大连机床厂原是十三个破烂的小厂合并成的,开始时只能制造纺织机零件。解放几年来,新建了五个车间,改造了两个车间,装备了许多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运来的精密机床,因而制造水平逐步提高,从制造皮带车床到全齿轮车床;从制造四呎车床到制造六呎、八呎车床,直到制造苏联新型的车床。过去只能修理车辆的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工厂,现在已能制造客车、货车等二十多种新车辆,去年已开始制造火车头,今年又在设计一种更新式的火车头。大连造船公司在中苏合营期间,在苏联同志的帮助下,新建扩建了十多个厂房、增加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车间生产面积几乎增加了一倍,已能制大型驳船,最新型的海上内燃机、双桨大型拖轮和客艇。
机械工业这样飞跃发展,对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建设起了显著的作用。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第一年,大连电机厂就制造了四十三种不同规格的电动机,供给了全国四十三个城市的七百个基本建设部门和厂矿企业使用。去年和今年,大连电机厂又接受了一千多个单位的订货。在各机械工厂接受的订货中,有许多是支援重点建设工程的重要设备。如工矿车辆厂去年生产的数十种品种中,支援重点建设工程的就有二十二种。这些新产品大都是结构复杂,技术质量要求很高的。如为鞍钢制造的一百二十吨钢锭模搬运车、一百吨铁水车、容量十六点五立方公尺的渣罐车、二十五吨电气秤量车等,都是我国从来没有制造过的;现在他们正在制造一种更为复杂的、庞大的约有两层楼高、六百吨重的新产品。
十年前,这里的重要技术都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国工人站在旁边看一看都不行,现在我国工人要亲手来制造这些精密的产品。工人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例如,工矿车辆厂生产的一百吨铁水车上的大罐,要求用很厚的钢板装配焊成,它的吊架要和很厚的铸钢装配焊成,电焊后还要用爱克司光透视检查,这种技术质量要求是我国从来没有过的。但是,为了要制造这种新产品,电焊工人组织了技术学习,然后进行考工评比,挑选出技术较高的工人再组织专业学习,直到他们完全学会,并达到检验标准时,才开始正式操作,这样就保证了质量。
老厂子、旧机器,这是旅大工业的一个特点。大连水泥厂已经建厂四十多年了,有些烟囱已经裂纹,粉碎机上的大牙轮已经磨薄了,全厂原有的设备都超过了折旧年限,有的甚至超过了两个折旧期。然而这样一个老的工厂,由于掌握在人民手里,却一天天恢复了青春,担负一年比一年繁重的任务。现在这个工厂的生产量已比一九四九年提高了两三倍,而且还制造成功了许多早强水泥、白色水泥、冷热性油井水泥、抗硫酸水泥等高级水泥,源源不断地支援鞍山钢铁公司、第一汽车制造厂、玉门油矿等的建设。今年他们已接受了三百多个单位的订货,将以更多的水泥支援国家建设。另外,大连的化学工业等发展也是很快的。大连化学厂仅今年第一季度超额增产的硫酸铵就有三千六百二十吨,足够三十六万两千多亩大田追肥之用。
大连靠近渤海,不但便于发展海水化学工业,而且渔盐业生产也非常发达。旅大出产的鱼类有一百多种,还出产海参、鲍鱼等多种珍贵海产品。几年来,渔业生产的发展很快,以旅大水产公司的捕鱼量来说,一九五四年的产量比一九四九年提高了两倍多。去年,水产养殖场收割的海带菜,相当于一九五二年的八倍半。几年来旅大捕获的鲜鱼不但供应了本市的需要,还源源地供应了沈阳、鞍山、抚顺、长春、哈尔滨等工业城市,加工后的鲐鲅鱼还销售到关内广大城市和农村。渔业生产的发展,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工业建设资金。旅大水产公司一九五三年为国家积累的资金相当于一九四九年的十七倍多。
几年来,旅大工业还为新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材。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两年内就输送出一千六百多名干部和五千六百八十七名技术工人。大连机床厂已向新建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输送了二百二十五名干部和技术工人。大连造船公司、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工厂等许多工厂接受了为第一汽车厂培养七百余名徒工的任务。大连化学厂、大连碱厂也为新建的化学厂输送了许多干部和技术工人。今年,大连又有大批的工人和干部前往各地支援新建企业。旅大东北石油七厂在第一季度已抽调了三百多名干部和技术工人前往支援石油五厂。旅大金州纺织厂也抽调了二百多名织布、细纱、粗纱、辅助工人支援哈尔滨亚麻厂、沈阳毛织厂。今年二月间,大连铁路分局已经调出四十九名干部和工人去支援集宁—二连线铁路。大连造船公司也为新建和改建的造船厂输送了很多干部和技术工人。旅大市工业局系统,今年将继续培养万多名技术工人,以适应许多重点工程和所属各厂的需要。据旅大市劳动局培训科的初步统计,今年旅大各国营工厂也将培养八千多名徒工,除自用四千多名外,其余四千三百多名则是为第一汽车制造厂、西北新建的水泥厂等新建企业培养的。
欣欣向荣的人民新旅大,正在为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日益发挥它的重要作用。(附图片)
大连港的机械化设备日益增加。这是用现代机械设备装运桐油。
孙田原 臧德宽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大丰收

社员收入大部增加
湖北省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开始秋收分配工作。季节早的沿江滨湖地区已进行具体分配;季节较晚的地区正酝酿制定预分方案。
在制定预分方案过程中,各地认真贯彻了“以劳为主、兼顾土地”的分配原则,使全体社员都获得了合理利益。一般社都保证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社员收入增加。据武昌县同益、新星等六个社一百四十七户社员调查,其中有一百四十四户社员增加了收入,占总社员数百分之九十八。在分配中,对入社土地产量、土地劳力分配比例以及入社耕牛农具价款偿还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这都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黄梅县姜永洪农业生产合作社原来由于评产不公,有五户中农要求退社,经过这次调整后,他们不但不退社,而更积极生产了。周围互助组和单干农民也都纷纷申请入社。(作宾)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大丰收

抗旱保产显示优越性
山西忻县的三百七十八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今年在旱灾严重的情况下,已有三百五十六个社将获得丰收。这些农业生产合作社培植的大秋作物都生长得十分良好,金皇后玉米长得就像竹林一般,棒子粗大、籽粒饱满。谷子、高粱也生长茂盛,全部秀出大穗。据目前估计:东楼等二百三十八个农业合作社的产量,不但都比当地互助组和单干农民产量高。而且可超过定产的水平。烟村等一百一十八个农业合作社,虽然受了严重的旱灾,但他们培植的大秋作物的产量也可达到定产。
由于大部农业合作社在抗旱保产中显示了优越性,使大部粮食作物生长良好,更加鼓舞了社外农民入社的要求,解原村社外农民最近听到今秋要建社的喜讯后,都高兴地说:“这可盼到了。”东楼、北张等六乡的六百八十六户农民,最近在互助的基础上,已作好了建社的准备工作。据初步了解,全县今秋将有一万六千二百多户农民入社。
(任子明)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大丰收

农业合作社的庄稼块块好
八月底,江苏嘉定县黄渡区安东乡组织了参观队,前往该乡双浦村灯塔第三农业合作社进行参观。参观的队员大都是互助组员。他们一跑到社里耕作区的田埂上,就被那一片墨绿色的晚稻吸引住了。灯塔第三社社长陈心球陪同大家逐块逐块地进行参观,参观队员们不断提出问题来问他,他告诉大家:“这个社办起来还不到一年,今年夏收就已得到丰收,晚稻长得格外好。”他笑着说:“一组织合作社,块块田变好了,块块田都能增产了。”
参观队走到“河东口”一块田,这块田的稻苗分成了两片。一半稻苗又黄又矮,另一半却长得又乌又高。原来黄的那一半约二十来亩是单干农民唐伯兴的,过去他的生产总是超过这边贫农陈道云的五亩五分田,自从陈道云入社后,经过社里加工改良,现在稻苗超过了唐伯兴的田了。陈心球又领着参观队到了一块三亩头的田岸上,看上去这块田的庄稼并不怎么好,陈心球介绍说:“这块田原来是荒田,组织了社后,我们接收下来种,加足了肥料,才有今天的庄稼!”大家听了社长这么一谈,都笑了起来,心里头佩服合作社人多力量强,真是“田也翻了身”。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大丰收

建社三年,丰收三年
今年是安徽泾县太园农业生产合作社办社三年来第三个丰收年头。
全社二百二十多亩早稻每亩平均收获四百十三斤。根据已收割的面积计算,中稻每亩平均产量为六百二十一斤,超过全乡去年水稻平均产量四成以上。估计全社今年光水稻就可收七十万斤,比去年的同等面积,要多收二十万斤以上。
为了争取连年丰收,社员们今年曾努力改善了水利灌溉条件,改进了栽种技术,对土质不好的田也以多上底肥和合理追肥的办法进行改良,夏季发生旱象时发动社员车水抢救,所以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在收割前,十二个生产队都订了具体的收割计划,按劳动力情况编分小组,实行具体分工。他们在“黄一块、收一块”和“打得快、打得净”的口号下,保证颗粒还家,不抛撒粮食。
社员们为了支援国家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早稻收割后,全社一次就卖了稻子三万七千四百多斤。在中稻收割以后,还要争取卖更多的余粮给国家。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大丰收

好庄稼准是农业合作社的
辽宁省西丰县共有四百六十七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的庄稼,除个别社因受旱灾略有减产外,普遍呈现丰收景象。在县内到处可以听到这样的舆论:“哪块庄稼长的又黑又壮,秸粗穗大,籽粒饱满,准是合作社的。”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庄稼产量普遍高于当地互助组和单干农民。如更刻区榆树村联盟和升平等六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庄稼,经过初步调查,可比该村互助组及单干农民的庄稼多收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最近县里在整社中调查过六十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有五十六个社的产量可比当地互助组的庄稼高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有的甚至高出百分之四十;仅有六个社的产量和一般互助组庄稼产量相等。很多社新开水田也都获得丰收。房木区房木村胜利社今春把三百七十八亩打粮很少的涝洼地改成了水田,每亩平均可产六百多斤,较改变前增产三百九十多斤。有的社员原先打算秋后退社,一看到水田丰收,觉得单干就没这大力量开水田,也安心在社里了。很多社外农民看到合作社开发水田增产的事实,也积极准备秋后入社。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大丰收

新入社的中农消除了顾虑
新疆省焉耆回族自治县六十户乡红星农业合作社今年冬春小麦均获得了空前的丰收。这个社播种的一百三十八亩冬麦,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三百五十三斤,较当地互助组、单干农民的产量高出五十至八十斤左右;这个社的六百一十一亩春麦,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一百八十六斤,高出去年春麦产量四十五斤,较当地互助组、单干农民高出三十斤左右。庄稼的丰收大大增加了社员收入。根据该社制定的预分方案,每一个劳动日可以分得二十三点三斤小麦;分益最多的一户社员可以得到七千二百二十三斤小麦,最少的一户社员也分得了一千四百一十斤小麦。今年新入社的中农加马力,入社以后还有一些顾虑,只怕自己少分了粮食,他一家四个劳动力,去年单干全年只收入六千六百斤小麦,今年光夏收预分就分了小麦七千二百二十三斤。他高兴地说:“我算看到农业合作社的好处了,光夏季的收入就超过了我单干一年的收入,那里再有比农业合作社打粮更多的户儿家。”


第2版()
专栏:农业生产合作社普遍大丰收

建社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到北京市东郊区花园闸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人,一走进场院,都会被丰收景象所吸引住。
场院上,老大娘、姑娘、小孩子们正坐在玉米堆旁边剥玉米,他们还没把这堆剥完,一车车玉米又不断地卸在跟前了。
社员们看见今年丰收,都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去年秋后建社时的情况:各家玉米又干又瘦,每亩地打个百八十斤,可是人家合作社有打三、四百斤的!党员李宝魁和任宝山、毕有隆等就商量成立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时,区委也来人帮助建社;于是花园闸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建立起来了。
由于社员们不疲倦的劳动,终于获得了丰收。花园闸乡第一农业合作社的玉米,突破了京郊最高年产量,高产玉米每亩收七百五十斤。据社主任李宝魁说:这里的玉米产量从来没超过三百五十斤,洼地高粱过去总打百十斤,今年打到了二百四十多斤。
在丰产的鼓舞下,花园闸乡第一农业合作社的场边上也经常出现一些个体农民的足迹。他们找到社主任李宝魁说:秋后社里挂我个名吧,组织起来真是好!李宝魁说:“我们欢迎!”


第2版()
专栏:

在丰收的季节里
在沟渠交错的成都平原上,现在是一片金黄色的“稻海”。丰硕的新稻就要收割了。
记者乘火车从成都出发。列车经过了简阳站,简阳以东都是山地。许多原来光秃秃的山坡上,都长着茁壮的玉米、高粱。一湾湾的梯田里,长着稻谷。
列车经过沱江岸边时,农民正在秋收。山前山后,不断传出挞谷声和山歌。每架挞斗、每架打谷机旁,都有许多人在忙碌着。少年儿童组成的拣粮队在翻着挞过的稻束,拣回抛撒的谷穗。市镇里的干部、学生和居民来到田间帮助秋收。今年成渝铁路线上的农民由于采用改良打谷机的增多,又改进收割工具、技术,有的乡可以减少粮食抛撒两万斤到五万斤。
我们的列车到了隆昌车站,五、六个农民上了车。他们说,已经走了三十里路,要搭这趟车到八十里外的一个地方去,明早还要从那里挑回订购的荞麦、马铃薯种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在等着下种。他们中的一个说:“我屋后那块十年九不收的干坝子田,今年也打了四挑零一箩!”又一个说:“九寸长的谷穗,一吊四百几十颗,比往年涨了一倍。不进社,火车不运来抽水机和化学肥料,那有这样收成?”
目前农村里正忙着进行秋收、秋耕、秋种。在铁路沿线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前面挞谷,后面跟着在犁田;上一块田挞谷,下一块田薅秧。在已收割的稻田里,再生稻已经长起来,人们正忙着追肥。隆昌、江津等县农民,种上了双季稻,现在秧苗已经封林。坡上甘薯已长得把泥土胀裂开了,而坡下山沟刚收割的稻田里,妇女们正放干田水,栽种秋甘薯。在许多地方,玉米和高粱刚刚收割,荞麦、马铃薯已经种上了。江津一带种得早的萝卜、青菜等,已长出绿叶。农民们正努力实现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发出的全省再增产三亿到五亿斤原粮的号召。(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