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青年积极分子

二十个月没有出过一次废品
陈肯
车耀武是南京市的一个优秀的青年钳工。他从一九五三年四月到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一九五四年底离职参加学习),二十个月没有出过一次废品和次品,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任务。
一九五三年,车耀武调到工具车间去工作了,以前他是在另一个工厂做修理工的。第一天进车间,他看到这个车间做的活都是新产品,他想这太好了,今后会学到很多技术。但是等到车间主任向他介绍生产情况,讲到质量要求很高,最精密的活不能有一根头发的七分之一的公差以后,他又有些害怕起来,心想:“过去别说没做过,就连看也没看过,这样高的要求,咱能行吗?”
工长共产党员朱锦明,一眼就看出了车耀武的心事。他很温和地对车耀武说:“不要怕,今后我们互相研究,不懂就学吧。”这给车耀武增加了不少勇气,他想既然有同志们帮助,先细心干着再说。
当车耀武开始干第一批活的时候,十分谨慎小心。虽然这批活比较简单,但是他还是把图纸看得仔仔细细,自己看了怕没把握,又向其他同志问清楚先加工哪一面,后加工哪一面,然后才一锉刀一锉刀地往下锉。果然第一批活合格了,接着第二批、第三批活都合格了。这些日子,车耀武太高兴了,一种不健康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闪过了:“行啊,也不过如此,说得倒挺紧张。”于是当第四批活接到手的时候,他展开图纸,粗粗一看,就往抽屉里一搁,轻松地干了起来。
产品成功了,车耀武把活儿量了一下,满有信心地拿给检验员。检验员拿图纸看了又看,把成品量了又量,然后慢慢地不愉快地说:
“废啦!车耀武同志。”
“什么?”车耀武有些着急,“按图纸规定的二·五,尺寸一丝也不差啊。”
“可是图纸上的二·五是半径,你都把它做成直径了,这就小了一半。”
车耀武的脸刷一下红到了耳根,心慌得直跳。这一夜回去,觉也睡不着,他想得很多,想起了几年前的事情:
车耀武十二岁就进厂当学徒,那还是解放前的事。那时候,在工厂里干活,终天饿得他头昏眼花,两腿打晃。有一次,车耀武和工人们三天三夜没出厂门,实在饿得没法,拿了些黑豆去煮,恰巧又给工头碰上了,踢翻了锅不算,还撕去符号,要开除出厂。
车耀武也想起了解放后第一天舅父对他说的话。舅父也是工人,解放前车耀武和他住在一起,大家经常挨饿。一解放,车耀武就得到了厂里发的二十斤粮食,拿回家去煮了一顿干饭吃。舅父边吃边说:“耀武啊,今后得好好干哪,人家共产党对咱一丈,咱可不能对人家八尺。”车耀武更想起了几年来党给他的教育,特别是进厂以来经常听到的质量教育。
车耀武明白,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咱”和“人家”,“一丈”和“八尺”的问题了,而是“出了废品,就要推迟新产品的试制进度,就要影响国家计划的完成,这笔账可算不了啊!”他愈想愈难过。
第二天,车耀武像做了亏心事一样,看见了人把脑袋一低,同别人一说话,自个就臊得脸红。一进车间,工长朱锦明就帮助车耀武寻找出废品的原因,最后亲切地说:“看错一个字,就要报废一批活,以后再不能粗心大意啊!”车耀武非常感动。病根子究竟在什么地方,工长没给他讲穿,自己也没有再往下讲,可是,他心里清楚:“论活自己还是干得了的,只是因为自满才出了错。”于是,暗自咬咬牙:“往后再也不这样了,怎样也不叫他报废。”
从此,车耀武在干活之前,总是先把总图、分图、剖图看个清楚。可是,不仔细看倒罢,一仔细看,问题就多了,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只好做一会活,看一会图;看一会图,问一下人。“多别扭啊!”车耀武想,“算了,马虎些吧,吃饭还掉饭粒呢。”但当他拿起锉刀的时候,面前马上又出现了一个问题:“这块料子从开矿到炼钢,从下料到加工,经过多少路,花费了多少人的劳动啊!再说我能用废品建设社会主义吗?”想到这里心里就砰砰跳,手也发软了。去问人吧,又怕人家厌烦。但是,从同志们对他热情诚恳的帮助中丝毫看不到厌烦情绪,特别是生产组长(也是党小组长)经常到他的工作台上去帮助工作,车间里又专门组织了技术学习。车耀武看到领导上和同志们这样热心地帮助自己,不能不使他回想到解放前学技术的困难。那时候,想跟老师傅学点技术,但老师傅怕丢了饭碗,总要留一手。现在这样好的条件,怎么能不好好学呢?他暗暗地批评自己:“过去就是因为没有问别人才报了废,现在还能这样吗?”他下定决心:“学下去,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情,也没有不学就会的事情,不消化透图纸不干,不弄懂不干。公差越小,思想越要集中,无论如何,不让废品逃过去。”
果然,有一次车耀武截住了一批几乎要出手的废品。他发现一付样板的分图的尺寸和总图的尺寸对不起头来。如果照着做,肯定是废品。他想原图纸不会错,可能是绘图的人粗心。他拿了图纸去找技术员。技术员用怀疑的眼光望着车耀武说:“图纸,不会错吧?”可是仔细一看,再把原图拿出来一对照,原来漏掉了一个尺寸。就这样十天,二十天,一月,二月地坚持下去,车耀武不出废品了。
他的技术逐渐提高了,别扭也逐渐减少了,但是新的困难又来了。新的活尽是一些带弧形的和曲线的活,这比原来做直线条的活要难,而且都是限期交货的,不容许你慢慢琢磨,在困难面前,车耀武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是,这时车耀武已经参加了青年团。青年团员的荣誉感在支持着他,入团前后同志们的鼓励以及自己向支部的保证都时常在他脑子里出现。这些都帮助车耀武树立了这样一个信念:“没有质量就没有产量,今天不应该叫国家计划跟着自己跑,应该自己跟着计划跑,而且应该想法跑到计划的前面去。”从这以后,他对待工作比过去更加认真了,他拿出全身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专心一意地研究生产的规律。
他发现钳工出废品,大多数出在划线和锉毛坯上。有些人因为怕出废品,划线时故意比图纸的尺寸留宽些。这样,锉毛坯时反而容易出废品。车耀武发现了这个问题,划线时就特别留意,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尺寸划,划一道,对一道,划完了再总的复对一遍。划完线后,锉毛坯时,车耀武就干得非常快,他说:“只要划线准确,下道工序就可以放手地做,工作自然就快了。”
细心,可以减少废品,但还不能保证不出废品。不出废品,还必须有精确和熟练的技术。首先,要能够根据样板的图纸,自己再准确地设计一个对板图样。这对车耀武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他不会计算角度,看图有困难,哪还谈得上画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经常细心地向同志们请教,以后遇到类似的活,就自己先设计,然后再拿去请同志们修改,经过多次的练习,终于,他学会了画对板图样。
一件工作物,有主要的地方,有次要的地方,主要的地方公差极小,次要的地方公差就比较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而平均使用力量,时间既慢,质量又没把握。车耀武总结了这条经验,工作物一上手,就先把它分析清楚。注意到哪些地方光洁度要高,哪些地方要留下研磨的余量,哪些地方可以少花点力气,心里有了数,就大胆地做下去,既能提前完成任务,又能保证质量。
有些产品的质量,用手是掌握不了的,车耀武就动脑筋用机器去操作。去年五月里,劳动竞赛正热火,可是工具车间偏偏在七个关键活上就报废了六个,剩下的一个也是次品。车耀武想手不能掌握,也许机器能够掌握,于是建议用磨床来做。有人说:“钳工加工活,手工都做不好,到机床上更不行。”也有的跟他开玩笑说:“咱们工人要是能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早就当技术员了。”经同志们一说,车耀武心里倒有些踌躇起来。党小组长赵云祥告诉他:“人家说不行,没有试过;你说行,也没有试过,为什么不试试看呢?”对!万能工具胎,不也是人创造的吗?王崇伦不也是从试验到成功的吗?想到这,来了勇气,车耀武准备试试看。党小组会上研究了如何帮助车耀武的问题,于是工长帮助找材料和工具,磨工卢现俊(党员)帮助操作。
星期六晚上,趁磨床休息的时候,车耀武在卢现俊和党小组长的帮助下,三个人动手试验,深夜三点钟,试验成功了,以后如果按照这种做法,就不再会有废品了。
车耀武知道自己必须搞好生产,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他并不明确个人好还要集体好的意义。因而平时对别人的帮助不够,因此,车间里有些工人说他“只顾自己,不肯帮助别人”。这些缺点,党和团的组织也不止一次地同他谈过,但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
一天,车间里举行会议,车间主任报告了车耀武的生产经验,很多人说很好。可是钳工工段的有些同志就不爱听,说:“别说三细二快,就是十细十快,又怎么样?”“你细你的,咱粗咱的。”
车耀武听了这些话十分难受,同志们抓住这个机会帮助他再一次认识了个人同集体的关系问题。不久,车耀武用实际行动纠正了这个缺点。
青工梁佩贤做的一付卡钳,刚上手就错了十个米厘。这付工具是别的车间急着用,限定第二天下午要交货的。他难过地把废品拿给车耀武去看。车耀武只说了一句:“不懂为什么不问?”就交代梁佩贤再做一付。这次从划线到完工,车耀武亲手去指点了五六次。到第二天上午下班时,工作物还差一个多小时才能完工。如果拖到下午,就要延期。中午,大家都休息了,只有梁佩贤在钳台上埋头操作,车耀武聚精会神地站在他的旁边指点着。上班以前,卡钳做成了。这下子车耀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同时把废品拿出来批评梁佩贤,从第一道工序起,把缺点全指的清清楚楚。
当天刚下班,梁佩贤去找团小组长,话没谈上三句,就哭了起来。团小组长还以为他挨不起批评,梁佩贤却说:“车师傅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后一定努力工作。”以后梁佩贤做卡钳,也没有出过废品。


第2版()
专栏: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一九五五年计划

全面完成今年的工程任务
建筑工程部长 刘秀峰
今年二月建筑工程部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以后,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都有好的转变。这个转变为争取全面完成今年的工程任务创造了条件。设计人员学习全苏建筑工作人员会议文件和建筑工程部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文件后,进一步体会了党中央早就提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正确的建筑原则,提高了设计思想,批判了忽视经济和适用的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倾向,检查并修改了一些不合理的设计。现在,那种豪华的“大屋顶”式的设计已经停止,高标准的“框子”已被打破了。根据初步估算,建筑工程部今年担负的民用建筑设计经过修改或重新设计,即可为国家节省数千万元。
在施工方面,许多施工单位注意了编制年度施工财务计划、施工组织作业设计(简称施工设计),签订了合同和协议。几年来都经常发生的仓促开工,不研究施工规律,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盲目进行准备的现象,开始有了转变;由于现场布置不当,开工后材料搬家、暂设工程拆迁和缺水停电的现象也已减少。许多施工单位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运动。在运动中,凡是领导人员亲自动手,发动了群众,揭发浪费、分析原因和改进工作建立制度相结合的单位,成效都好。东北第二公司揭发出浪费事实五千五百多件,共值二百六十万元;广大职工在运动中提出了五百八十九件合理化建议,仅第二工程处已经执行的三百六十七件,即可节约三十多万元。许多单位的材料管理工作有了改进,注意了按计划采购,调查货源和比质量、比价钱、比运输距离,注意了利用旧料、废料和代用品。东北第一公司利用次料、残料和旧料,节约元木七千立方公尺。西北工程管理总局,执行苏联专家建议,以工地附近的滻河卵石代替约一百公里外开采的碎石,即可节省四百九十四万元。中南工程管理总局普遍采用了竹脚手架,比用木脚手架节省费用百分之五十七。东北某些地区还采用了“冷拉冷压”钢筋和轻质混凝土填心的“空心墙”等先进技术。施工管理工作也有一些改进。东北、华北、中南等地的十八个单位,开始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  但是,从各地完成计划指标的情况和实际工作情况看来,我们工作中还有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原订各项计划指标完成得不好。上半年施工计划仅完成百分之七十六点八,约占年计划的百分之三十;原计划每个工人每日工作的产值是二十一点三三元,实际只达到一十八点一六元,即达到计划的百分之八十五点一四。降低成本计划除华东、西南、东北工程管理总局超额完成部定指标外,其余各单位都未完成计划。每月完成计划不均衡的情况非常严重。许多单位上中旬完不成月计划的一半,其余都靠下旬来完成。有些单位单纯为了追求完成工作量指标,往往违反施工顺序,找值钱的先做,结果虽然完成了本月计划,却为下月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人力物力的浪费和许多质量安全事故也由此产生。
质量事故相当严重。据上半年不完全的统计,共发生大小质量事故二千三百五十次,损失十九万六千多元。这些事故中属于技术交底不清或交底错误所造成的占百分之十四;不按图纸施工者占百分之十九,违反操作规程者占百分之二十九点八;无人负责者占百分之十二。有许多重点工程发生严重质量事故。安装工程的质量事故也很普遍。有一个工地十七项水电安装工程全部返工,造成很大浪费。发生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领导人员骄傲自满和缺乏严格的技术责任制度和技术监督制度。有的人认为“大江大海都过了,小河小水翻不了船”,因而不认真研究图纸,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技术人员不去亲自指导和监督,甚至有的经常不去现场;事故发生后也不严肃处理;对很可能是属于政治性的重大事故也不加警惕和追查,漠然视之,给坏分子以可乘之机。
有些单位对工人进行的安全教育不够,不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安全措施,或者技术指导错误,违反操作规程,所以安全事故也很严重。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运动目前还不深、不透、不普遍。上半年基本上保证了材料的供应,但材料积压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据东北、华北、华东、直属公司等五个单位统计,除了下半年能使用者外,尚积压价值约二千五百多万元(包括自全面节约以后的新积压)的材料。据材料总局统计,今年新的积压加上历年积压材料约值七千五百万元,这已超过建筑工程部包料后国家拨给的全部材料资金。有的单位因材料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如华北大同总公司某工地进场木材四千二百立方公尺,有七百多立方公尺下落不明。华北直属公司在地下挖出沥青四篓,青砖一万多块。该公司第二十七工区把三百立方公尺的模板全部拆毁。其他如现场缺乏合理规划,材料的堆放不当,优材劣用、长材短用、大材小用的现象也很普遍。据东北地区各公司统计,第二季仅木材因优材劣用一项即浪费五十一万多元。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以后,各建筑安装企业一般是注意了劳动力的控制,除少数地方以外,没有再增加工人。但由于固定工人过多和工程任务削减,仍有大量窝工。据不完全统计,一至五月份现场窝工和非全日停工两项约占全部作业时间的百分之十六点一。而且许多单位非生产用工过多,有的占百分之二十以上。有些工人劳动纪律不好,效率很低。行政管理费也普遍超支。超支的原因,除因超编人员过多,一时不能处理外,主要是某些机关的铺张浪费和任意开支。如兰州总公司为了“绿化”环境,派人拿四千多元到陕西武功一带买奇花异木二千四百多株。这些情况说明,经济核算的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风气还没有普遍地树立起来,降低成本的工作还没有全面地贯彻下去。
建筑工程部下半年的任务是十分紧张而艰巨的。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厉行全面节约的指示;占全年计划近百分之七十的工程任务必须在下半年完成,并争取超额完成;同时,要为明年厂房工程大量的开工准备好条件。因此,建筑工程部今年下半年的总任务就是:以贯彻中央关于厉行全面节约的指示为中心,继续全面地和深入地开展反浪费运动,认真贯彻计划管理和经济核算制,积极提高技术,改进工程质量,开展劳动竞赛,保证全面和超额地完成今年的工程任务,并积极地做好明年的施工准备,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交付我们的任务而奋斗。为了厉行节约,我们必须在各个环节上采取具体的措施。在设计方面,必须正确执行国务院关于降低建筑造价的规定。在设计工作中厉行节约,应当有全面的观点,既要注意经济,又要注意质量和适用,也要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否则反会造成浪费。平房和楼房的比例,要按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市区土地不多而建筑量较大,将来有大发展的,就可多建些楼房。反之,平房比例可稍高。对生产性建筑,也应在不妨碍施工进度和不降低工程质量的条件下,凡可能进行修改设计者应商同甲方作适当修改。对各厂的生活间、试验室、办公楼应根据其不同用途有不同要求。如一般办公楼的标准可低些,生产指挥系统有关的办公楼的标准可适当高些。各项暂设工程的造价更应尽可能降低。在气候较暖地区,可多采用竹棚或竹结构瓦顶的房子。在设计工作中,还应特别注意节省钢材和木材等。以竹筋代钢筋,印度、日本均采用过。广州第七中学的竹筋混凝土楼板三十多年来未坏。上海在解放后修建了一座竹筋混凝土桥梁,能承重二十吨。因此,我们除了要采用“冷压冷拔”预加应力的钢筋以外,还要推广采用竹筋混凝土。这在荷重不大的结构上是完全可能的。首先应在屋面板、楼板、小过梁等构件中大量采用。木材在我国也很缺乏,因此在建筑中应多采用竹结构或竹木结构,以节省木材。竹脚手架更应普遍推广,它比木脚手架可节约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的费用。建筑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时用的竹脚手架高达六十公尺,比木脚手架还安全。推行里脚手架和活动脚手架都能节省木材。使用当地出产的地方材料是节约的一项重要措施,设计和施工单位都应注意。加强计划管理,保证完成今年的各项计划指标。当前的措施是:要确定任务和项目,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作到按季按月比较均衡的施工,要尽可能争取在今年提前完成明年的一些任务。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工,推行雨天施工和冬季施工。华东搞了雨天施工的竹架活动雨棚,办法很好,各地都应根据具体情况,多想些简单易行的降低费用的办法。要迅速确定冬季施工的项目和取费标准,制定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五年计划已定,今后的工程计划变动不会太大,设计部门应主动跟甲方联系,争取把原计划在明年设计的一些工程提前在今年进行设计,为明年多准备一些储备工程。这样才能改变上半年窝工、下半年赶工的状况。
要纠正只抓施工进度忽视其他工作的现象。不仅要关心施工计划的完成,而更应该注意掌握全面完成计划,使各种计划互相配合,互相衔接。
为了加强计划管理,完成各种计划,必须切实地加强建筑安装企业基层组织的工作。目前基层组织薄弱是普遍而严重的。据东北第一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调查:六十一名工长中能看懂图纸、能组织生产的仅十九名;能看懂图纸,有些施工经验,而缺乏组织能力者二十二人,看不懂图纸,又无施工经验,能力很差者二十名。又据太原工程局的调查:一百七十名工长中,文盲有一百人左右。由于基层组织薄弱,许多工作不能贯彻下去。有的基层工作人员说:“上边是司令部,下边是小仓库”,许多指示文件到了工段就像入了“仓库”,没人看也没人贯彻实行。东北第一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分析了十五次质量事故的原因,发现有七次是由于工长技术指导错误而引起的。因此,大力加强基层组织,特别是加强对工长的领导,是当前改进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在干部配备上采取适当搭配的办法。即技术人员和老干部搭配,工人出身的干部和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干部搭配,部队转业干部和有经验、懂技术的干部搭配。要培养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担任副工长,不能只让他们搞表报,要他们参加签发任务单,编制班组作业计划,并在施工现场指挥生产,使他们将来能担任工长或施工员的职务。第二,在部、局和公司精简机构时,抽调一批干部充实基层。第三,由公司举办工长训练班,结合生产进行训练。要在一、二年内把工长、工段长及基层职能人员轮训一遍。同时选送一批优秀的工长去中等技术学校学习,深造。第四,提高工长的地位和作用。第五,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上边的工作人员要深入现场,到现场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精简会议,减少报表,以减轻基层的负担,使他们以主要精力去领导生产。
现在,各个工地上虽然都竖立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语,但是有许多单位还没有把保证工程质量和争取施工进度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除了在广大干部和工人中反复地进行保证工程质量的教育外,必须建立技术责任制。这个重要的制度至今还有许多企业没有建立。有些地方还没有把技术人员都放在技术岗位上,有些学土木建筑的大学毕业生,仍在非技术的职能部门工作,这是不应该的。更严重的是许多技术人员很少到现场,而忙于其他事务,以致技术工作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严格地建立技术人员的责任制度,把技术人员放在技术岗位上,并规定他们经常在现场工作的制度,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同时帮助他们提高组织能力,公司经理、工区主任、工长亦要亲自抓紧对技术工作的领导,抓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领导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施工以前必须认真研究图纸,才可能向工人细致地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懂得如何正确地操作。为了严格地贯彻操作规程,应利用业余时间给工人上技术课。要建立严格的技术检查和技术监督制度,对每道工序都要实行严格的技术检查,实行隐蔽工程验收、中间验收、交接检查制和群众性的质量互检、自检制度。特别要在各工地建立技术监督站,帮助工长、工段长、工区主任和总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和技术监督。在目前,建立技术监督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工地还要积极建立材料试验站,并逐渐配备技术监督人员。今后对于重大的质量事故必须严肃处理,特别是对带有政治性的破坏事故,必须彻底追究,严加处理。
安全生产问题,是个老问题。克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关键在于领导人员对安全生产应有足够的重视,并建立专责制度。
克服一切浪费,贯彻经济核算制。在材料方面,首先要积极处理积压材料。办法是:把积压材料编成目录送设计单位,以便在设计中加以利用;认真做好调拨平衡,先在公司内部、局内部进行调剂平衡,仍无法解决者报部解决;采取借出的办法,依靠当地政府组织物资交流会就地调剂处理。其次,加强材料供应的计划工作。材料需用计划应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严格地按技术文件、预算定额进行编制,不得随便加大保险系数,并要按施工进度提出分期的需要量。一句话就是不得盲目备料。对多购、重购、错购的,必须查明责任予以必要的处分。同时,要认真进行当地经济资源的勘察工作,尽可能利用运距最短的地方材料,这是一项很大的节约来源。在劳动力使用方面,各单位应根据工程任务的需要进行平衡。今后要建立工资基金管理制度,有计划地控制劳动力的使用。以技工代壮工,不是短期内可以完全避免的问题。目前有些技工担负了壮工的工作后,感到“不光荣”,领导工作人员进行解释时也觉得“理屈”,这是不对的。要向工人说明,这是在大量窝工的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的办法,也是比较合理的办法,这样作对国家和工人自己都是有利的。现场工人和窝工工人要分开,实行轮班工作,可一月轮换一次,这也是一种解决窝工的方法。在财务成本方面,必须严格执行利润和基本折旧的上缴计划。要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开支,严格执行财政纪律。为了贯彻经济核算制,必须改善设计预算和工程结算的工作。目前设计预算还不能及时编出,以致不能及时签订合同,也影响了工程结算。为了贯彻经济核算制,应当进一步推行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目前有些分析不深入,抓不住关键,措施也不够具体有力。因此要求各级领导人员予以重视,亲自动手,把经济活动分析当作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经过经济活动分析,抓住关键问题,提出克服缺点和挖掘潜力的具体措施,并应确定执行各项措施的负责者。目前基层工段普遍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条件还不很具备,应当努力创造条件。今年下半年有部分的厂房工程开工,明年将要全面展开这方面的施工工作。因此在今年下半年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完成我们在五年计划中担负的任务具有决定意义。如果准备不好,完成任务就没有保证。时间十分紧迫,不能再推迟了。当前应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和设计图纸供应的进度,同建设单位具体制定施工总体规划和总进度计划,按设计阶段积极地编制厂区的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厂外工程的综合设计。要进行工业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工作,以便逐步推行建筑工业化。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抓紧学习图纸。
此外,还必须加强专业公司的管理工作,改善总包和分包的关系。通过有系统地向苏联专家学习的办法和开训练班的办法,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
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紧迫的,只有作最大的努力,提高我们的水平,改进我们的作风,才能保证计划的完成。相信在党的领导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依靠全体职工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荒原上的一支青年勘测队
于敏摄(黑龙江日报稿)
我国黑龙江省有着辽阔富饶的大草原,根据现有材料的初步估计,这里还有近千垧未开垦的荒地,远远超过黑龙江全省现有的耕地面积,这些荒地的自然条件都很好,适合于农业生产。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黑龙江省计划要在这些荒地上勘测出三百万垧可以耕种的土地。
从今年七月中旬起,一支一千多人组成的勘测大军,就在广阔的荒地上开始了规模巨大的勘测调查工作,积极为给开垦三百万垧荒地提供规划材料。这次需要实地踏勘调查的荒地在六百万垧以上,几乎相等于现在黑龙江省的全部耕地面积。
这支巨大的勘测队伍正在苏联专家的大力帮助下忘我地劳动着,到今年年底,他们将完成八十万垧荒地的综合调查工作。
黑龙江省土地勘测局第一勘测队的队员们,每天平均都超额完成三千公尺的测量任务。这是队员张凤有等在用水准仪进行测量的情形。
钻探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钻探。
勘测队员利用休息时间,总结每天的工作成绩和经验。
勘测队的化验员正在进行水质化学分析。
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来黑龙江省生产教学实习的学生在鉴定土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