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青年积极分子

一个农场女饲养员的贡献
张政
在秋收季节的一个炎热的中午,浙江东阳县农场的饲养员华银凤,每隔几分钟就从猪舍里捧出一只刚出胎的仔猪。他蹲在稻草垛底下的荫凉处,小心地、熟练地把仔猪的黏膜、脐带去掉,放在箩里。活泼的仔猪在箩里乱窜,华银凤的心里说不出的兴奋;今年,她和同志们一起,已经接生了一百九十八只仔猪了。
华银凤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姑娘,出生在东阳县一个贫农的家里,九岁的那年,因为家里交不起地租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苛捐杂税,父母忍痛地把她卖给了人家做童养媳。从此,她就成天挑水、推磨、砍柴,白天吃不饱,晚上睡不好,她婆婆甚至在她的破棉絮里浇冷水、放麦芒。后来还被赶出了家门,一个人住在破庙里。直到东阳县解放进行土地改革以后,华银凤才跳出了火坑,真正过着人的生活,受到人的待遇。一九五三年二月,由乡人民政府介绍她到东阳县农场做养猪工作。两年多来,由于华银凤一贯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创造了科学的饲养方法,为国家创造和节约了不少财富,在一九五四年被评为全省的农业劳动模范,当选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在同年十一月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华银凤进东阳县农场以后,就被分配做养猪工作。当时,有人说:这工作又脏、又臭,没有“出息”。她的回答是:“工作没有好坏,不管什么工作,只要好好去做,做出成绩来,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就是最大的出息。”
两年多来,华银凤一贯本着这种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在工作面前叫过苦,也没有在困难面前低过头,总是全神贯注地想把自己的工作作好。有一次,她看见一只小猪跌到粪坑里去了,她就毫不犹豫地跳到粪坑里把小猪捞起来。虽然弄得满身脏臭,但当她知道小猪还可以救活的时候,还是满心高兴。
今年,农场里为了改良猪的品种,生产更多的优良的肥猪,逐步增养了一些母猪,到五月底已经有二十只能够生产的母猪了。这对华银凤来说,还是一件生疏的工作,需要熟悉母猪的性格、体质,并且要在产前、产后加以细心照顾。要养好这许多母猪,她是有些耽心的。但是,一想到领导同志告诉过她:“把母猪养好了,就能够供给国家更多的肥猪,不只可以改善人民生活,还可以换回机器来建设国家。”她就把什么顾虑都放在脑后了。去年,有一只很凶的母猪,把出生不久的十多只仔猪都压死了。华银凤为这件事难过得几天吃不下东西。从此以后,她就更加仔细地照顾每一只小猪。今年五月下旬到六月中的二十多天中,有九只母猪生产了九十九只仔猪,华银凤怕仔猪又被压死,她一连十几个晚上睡在猪栏旁边,小心地照管。有只母猪因为乳房发了炎,小猪生下来没有奶吃,两天就会饿死。于是,华银凤就用开水把蜂糖和红糖拌匀,放在一只磁盘里,让小猪吃。对于还不会吃的小猪,她就耐心地一匙一匙地喂,晚上也要起来喂四、五次,直到母猪有了奶为止。她还经常注意到哪只仔猪抢不到奶吃,哪只仔猪有毛病,需要吃什么药,她白天没有工夫,就在夜里赶十八里路,到东阳县城去配药,直到夜里两点左右才回到场里。由于她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今年上半年仔猪的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三点七五,农场里卖出去的小猪也受到群众的欢迎。八月二十一日上午,华银凤和技术员挑着六只小猪,到五、六里路外的一个小镇上去卖,刚到市场就被群众买光了;有的老乡因为没有买到,还跟着他们回到农场里来买。
华银凤的养猪工作,并不是一下子就做得很好的。最初,她饲养十八只猪,因为没有经验,虽然整天忙忙碌碌,还是养不好,平均每只猪每天还长不到六两肉。猪养不好,这是她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她想,连猪也养不好,怎么能发挥农场的火车头作用,给农民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呢?
文化水平低,科学知识少,是会影响到养猪工作的。但是由于华银凤有高度的责任感,刻苦钻研,也就慢慢地研究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饲养方法。在给猪喂料的时候,她看见大猪抢了小猪的食,小猪经常吃不饱,她就用“分群管理”的办法,把猪按不同的猪种和大小分在各个猪栏里养。她想到要把猪养好,就得用“定时定量”的办法来喂料。她经常注意保持猪栏的清洁,每天大清早就起来打扫;天气冷的时候,就垫上厚厚的稻草,不使猪受冻。她在猪舍外面圈出了一块地方,每天都按时把猪放出来活动一下。她又想办法改良了猪种,繁殖杂交猪,杂交种比土种每天平均多长六两肉。
随着农场的发展,猪越养越多了。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华银凤一个人负责养九十六只猪。工作是很繁重的,每天要洗、切、煮、喂千把斤饲料,还有其他的许多工作。但是她没有叫苦。她一面起早摸黑地干,一面积极地改进工作方法。例如,以前是用刀切饲料,她改为把饲料放在一个大桶里用铲子铲,效率提高了好几倍。以前洗青料的水,要一担一担地到池塘里挑,她想办法把水直接引到饲料锅里,并且经过过滤,结果是省了人力,水又干净。这些工作方法上的改进虽然很简单,但都化费了她不少心血。
在饲料上,她也动了许多脑筋。她仔细地观察猪的生长情况,按照各种猪的不同的需要,适当地给它们搭配饲料。她经常搜集蚌壳、螺蛳、蛋壳,弄碎了作为矿物饲料,因而她养的猪从来没有得过软骨病。她还经常注意节约粮食,降低养猪的成本。例如,玉米心本来是作为废物烧火用的,她把它弄碎,炒过,磨成粉,再煮过用来喂猪,效果很好。她又用糠、猪草、萝卜菜叶、水荷花和小麦壳等物代替部分大麦、玉米当饲料。她说:“粮食是宝中之宝,要留着派大用场;可以喂猪的饲料有好几十种,只要肯动脑筋,就有办法。”她这样精打细算的结果,单是一九五三年第四季度,在猪的饲料方面就为国家节省了一百二十多元,平均每只猪每天的饲养费降低了一角多钱。她和畜牧组的同志努力的结果,今年上半年超额百分之四十完成了养猪计划,盈余二百零九元,扭转了过去养猪亏本的情况。猪的长肉率已经提高到平均每只猪每天长九两八钱多。
华银凤的成长是同党的培养、同志们的帮助分不开的。她刚负责养猪工作的时候,农场的邢场长经常同她一起研究工作,帮助她订计划。邢场长的话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印在她的脑子里:“银凤,养好猪是我们的责任,养不好猪对农场、对国家都是损失。”去年十二月初,个别猪栏的猪发生了疫病,猪的皮肤发烂。当时住在农场里的一位兽医对她说:这是皮肤病,不是疫病。华银凤也就大意过去,把它当作皮肤病来医,只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消毒工作。但是到了十二月中旬,猪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严重了,有九十多只猪都染上了疫病,有些猪的体温很高,睡在猪栏里一动也不动,食料也不吃。这一下可把华银凤急坏了,她难过得连饭也吃不下,心想:如果这许多猪都死了,这对国家是多大的损失啊!她连忙带信到城里请人来医治。当时农场的领导同志正在外面开会,县人民政府农业科的金科长知道了这个消息,当天晚上就冒着大雪,赶到场去指导抢救工作。场里的工人也帮着进行隔离、消毒等工作。经过几天紧张的抢救,才把大部分猪挽救过来。
华银凤还经常向群众请教养猪的经验。去年,当农场的猪生皮肤病的时候,农场的领导同志协助她召开了农民座谈会。会上,群众介绍了用构树叶垫栏,可以治疗猪的皮肤病;会后,新生乡的农民徐宝莲等人还帮助农场去找构树叶。用这种树叶垫了几次猪栏,就把猪的皮肤病治好了。此外,华银凤还通过群众找到了许多可以给猪吃的饲料。例如,用水荷花养猪,就是在群众的帮助下找到的。给猪吃木炭可以帮助猪消化、防止猪肚泻的办法,也是向群众学来的。
她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深深体会到,没有党的培养、没有领导上的关怀、没有集体力量的帮助,一个人是什么工作也搞不好的。


第2版()
专栏:把粮食“三定”政策贯彻到户

实行“三定”对农民有哪些好处
李思恒
今年春季,全国农村根据国务院规定的“三定”政策,已经把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计划指标自上而下地确定到每个乡。这个新的措施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欢迎,因为他们从这个措施上进一步看到了国家对农民的巨大关怀,看到了国家鼓励农民积极增产的政策精神。但是,当时由于时间急促,没有来得及把“三定”数字具体规定到农户,许多农民对“三定”的具体做法还是不够了解的。近来,许多地区已经或正在根据今春“三定”到乡的数字具体确定到户;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事实可以说明“三定”对农民究竟有哪些好处了。
要说明“三定”办法对农民的好处,还得先从粮食统购统销谈起。因为“三定”办法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它跟粮食统购统销不是两回事。我国从一九五三年冬季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来,在粮食工作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保证了对城市、工矿区和农村缺粮人民的粮食供应,保证了国家建设和国防的需要,基本上消灭了粮食投机现象,它也使全体农民在买卖粮食方面摆脱了私商、富农的剥削。统购统销的这些巨大成绩都是应该肯定的。但是,在过去两年中,由于对全国粮食的生产、需要情况还不摸底,国家还不可能对粮食统购统销定出一套全国统一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再加上有些工作人员重购轻销的思想,因此,农村粮食统购和统销工作,还没有很好地在划清农民的余粮缺粮界限的基础上,结合进行,同时安排。这样某些地方在粮食产量的评定上就发生了偏高偏低的现象,在粮食交售任务和粮食供应量的计算上发生了偏紧偏松、偏多偏少的现象。
现在,有了“三定”办法,国家就可以把统购统销任务一齐布置,同时安排,预先合理地确定全年粮食统购统销数字指标,避免购销不合理的现象。根据“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的规定,就可以正确地核定粮田的产量,贯彻“地亩的粮食产量必须估得确实,定产不准超过实际产量”的原则。比如北京市京西矿区黄安坨农林牧生产合作社今春贯彻“三定”时,定产为十九万斤,现在估计可产二十二万斤。湖北省蕲春县枫树林乡日新等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春天贯彻“三定”以后,扩大了生产投资,现在根据预分方案的计算,产量要比定产指标多两万多斤。在这样正确定产的基础上进行定购,就可以核定出合理的统购数字,贯彻“留粮必须留够,不购买农民的全部余粮”的原则。比如陕西省兴平县窦马乡四百六十户中,有二百一十三户有余粮,他们按照定购指标卖粮后,留粮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江苏省昆山县陶仁等四个乡,今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加二百六十九万五千多斤,除国家征购外,留在农民手里的粮食,比去年增加一百四十多万斤。按照“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的规定办事,在定销方面也可以做到合理地确定销售数字,在鼓励缺粮户增产的原则下保证对他们的供应。如江苏省丹阳县荆林乡有八十七户缺粮户,在这次“三定”到户中,得到了二万六千多斤粮食的供应,加上他们自己生产的粮食,就够吃够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粮食“三定”是进一步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保证购销公道合理的好办法。这就是实行“三定”办法的第一个好处。
实行“三定”办法的第二个好处,就是鼓励和提高广大农民的增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因为实行“三定”办法以后,农民群众知道今后三年内自己生产的粮食,国家征购多少,自己留用多少,同时也认识到今后三年内生产的粮食越多,自己留用的粮食也就越多,这就会打消“统购无底”“增产无益”的顾虑。缺粮户也知道国家一年供应多少粮食,对粮食也不用担心了。因此,在贯彻“三定”到户的地区,农民的增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纷纷修订增产计划,大量积肥购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江苏省江浦县五里乡的农民,在“三定”到户后,为了防止水稻倒伏,修割稻叶三百二十二亩,另外还移植玉米、芝麻两万三千株,补种杂粮一百五十九亩,并排除了三百一十亩涝田的积水,开挖了二百五十亩地的排水沟。山西省榆次县张庆乡曙光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三定”到户后,已研究出十多条加强秋粮田间管理、细打细收的办法,几天内就完成了七百多亩玉米人工辅助授粉,在一千四百多亩的高粱地里拔掉了黑穗病株,补种了七十亩荞麦,估计可以增产八万五千斤粮食。浙江省四十六个县,从七月初贯彻“三定”到户,到八月二十日止,农民购买的化学肥料比去年同期多一倍半,购买的饼肥和杂肥也比去年同期多百分之六十九。另外,由于“三定”到户以后留下了足够的饲料,农民养猪积肥、扩大副业生产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在浙江已经结束“三定”到户的八百多个乡中,农民养猪数字显著地上升。武康县凤燕乡“三定”到户前只有三十四只猪,现已增加到一百零五只;金华县东孝乡“三定”到户后的三天中,农民就买回二十四只猪、九头牛。实行“三定”到户以后,农村中呈现出一片新景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广大农民认识到“三定”办法对国家和农民都有利的结果。无怪乎湖南长沙县高岭区“三定”试点乡的农民纷纷反映:“三定”政策没话讲,人人满意,个个欢迎。
通过“三定”办法来进一步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结果,必然会大大地促进工农联盟的进一步巩固。这又是实行“三定”办法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在农村实行划清余缺、购销结合、保证合理供应,再加上城市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就可以有效地压缩全国的粮食销量,从而使今后三年国家征购粮食的数字稳定在略低于上两年度的水平上。这样,不仅可以使国家能够掌握必要数量的粮食,保证全国的粮食供应,而且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农民的增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两方面的事实对于改善城乡关系,巩固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都有重大的意义。随着农业合作化和农业增产运动的胜利前进,农民打的粮食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把粮食和工业原料卖给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建设。而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国家也就有可能拿出更多的新式农具、农业机器、化学肥料和其他工业品来供应给农民,修更多的铁路和公路来把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这样,广大农民和全国人民的生活也将会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样看来,实行粮食“三定”办法,是有非常重大的、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的。全国农民应该在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正确地认识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帮助政府做好“三定”到户的工作,保证国家粮食统购统销任务的胜利完成。
我们还要看到,“三定”办法的实行,必将有力地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这就是实行“三定”的第三个好处。因为贯彻“三定”办法以后,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就要走上正常的制度化的轨道。这样,今后党和政府就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和力量来加强对农业合作化的领导。另方面,在“三定”贯彻到户以后农民们知道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增产的,生产多了都是自己的,就可以打消“入了社要多卖粮”的顾虑。这样,他们就会更积极地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事实也正是如此。现在已经完成“三定”到户工作的地区,要求入社的农民越来越多,原来徘徊观望的要求入社,原来想退社的也不退社了。浙江省诸暨县十一个区,在进行“三定”工作中,结合整顿了八百四十九个社,恢复和新组了二百七十二个社,有一百六十九个互助组积极要求办社。寿昌县唐村乡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原来有二十个社员打算秋后退社,在“三定”到户后,表示坚决走合作化的道路,不再退社了。安阳乡有五十六户已退社的农民又重新要求入社。


第2版()
专栏:把粮食“三定”政策贯彻到户

江西省“三定”试点的初步经验
尹志进 陈英
江西各地“三定”到户的试点工作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时间约在半月至二十天左右。
一、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和农民群众对“三定”政策的认识
一、开好两个会:多数乡在“三定”到户试典工作的开始阶段都着重开好两个会,一是党支部大会(或支部扩大会),一是乡人民代表大会。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对“三定”政策一般是积极拥护的,但也有程度不同的思想顾虑。他们认为宣传政策同完成任务有矛盾,怕完不成任务;怕数字确定后会变,以后群众要埋怨;怕带头吃亏。产生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乡内产、购、销情况掌握不够,心中无底。有的工作人员所以有顾虑,还因为过去统购统销工作中有缺点,或是在工作中盲目带头卖了“过头粮”。因此,在会上一般着重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
(一)反复交代和讨论“三定”政策,使每一工作人员对政策都能有较透彻的了解,认识到“三定”是做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消除农民思想顾虑,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和保证国家工业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二)算好全乡的大账和一村一组以至若干典型户的小账。大账有两笔:一笔是去年的购粮账。通过算这笔账使工作人员认识到今年任务合理,不会多于去年,以解除工作人员怕“年年多购”的心理;一笔是一九五五年的增产账。通过这笔账使工作人员明确认识,只要完成了增产计划,就不仅可以完成购粮任务,农民还会有更多的余粮归自己处理。通过算账后,初步分析和查清了情况,工作人员一般都心中有底,工作有信心,能愉快地接受任务。
(三)检查和总结好统购统销工作,端正工作人员对统购统销政策的认识。各地在宣传中曾出现单纯强调“三定”好,否定过去统购统销成绩,把“三定”和统购统销对立的偏向。因此,必须对两年来的统购统销伟大成绩加以肯定,对工作中的某些缺点和错误也要进行检查,帮助工作人员把工作中的缺点和政策本身区别开来,使其能正确地认识统购统销政策。
(四)使工作人员懂得:经过“三定”以后,三年之内,国家向农民只购既定数字的粮食,增产不增购,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达到发展生产、保证供应的目的。因此,“三定”工作中应首先把定产、定购的数字一次规定到户,三年不变,定销每年一定,这一条要特别强调,以消除工作人员和群众怕任务多变的疑虑。
(五)教育工作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进行“三定”到户的工作,不但要坚决完成任务,还要坚决贯彻政策。工作人员要起带头作用,自己应留多少粮食,应买多少粮食,同样要按政策办事,不要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也不需要卖“过头粮”。
思想问题大体解决后,就进一步引导他们讨论“三定”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定产如何定?怎样确定消费标准?余、缺界限怎样划分?要召开一些什么样的会议?怎样同生产结合等等。
二、把群众发动起来。各地情况证明,政策同群众见面后,绝大部分欢欣拥护,但也有一些疑虑:怕产量定高了;怕消费量留少了;怕政策会变;怕受灾后完不成任务;瞒产户怕查实了产量要算老账。为了打消农民这些疑虑,各地在对群众宣传中,着重向群众讲清“三定”政策中的一些基本道理,如为什么要实行“三定”?怎样进行“三定”?“三定”对国家、对农民有些什么好处?农民对“三定”工作应抱什么态度等,并反复说明只购余粮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打消农民担心“购粮无底,供应无保证”的顾虑。多数地区还从农民实际体会中总结出“三定”的一些好处,用来教育农民。
在初步宣传“三定”政策后,群众思想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生产较好,劳力较强,或是增产潜力较大的农民(多系中农或新中农),听到“三定”政策后,认为多增产可以多留,劲头很高;有些劳力不强,肥料不足,土地较贫瘠的贫农,增产比较困难,认为“三定”只是对中农好;二流子一开始时便对“三定”有抵触情绪。因此,在宣传中就必须针对以上不同思想类型,进行不同的教育,并帮助他们制定生产计划和克服生产上的具体困难,以鼓舞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增产信心。二、做好“三定”到户,贯彻购销结合“三定”到户的步骤一般都是先定产量,后定消费量,然后再定购、销数字。
各地较好的定产作法有以下几种:
一、以一九五四年统购时评定的产量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整,以确定常年实际产量。一般是去年核产偏差较小的,以户的总产量为基础加以调整;偏差较大的,则对去年核产的等级加以调整,再逐户分丘分等重新登记列册。二、农业合作社以入社产量为基础,适当调整,互助组和单干户分别找同农业合作社同等的田地比照确定(适用于农业合作社较多的地区)。三、以一九五三年实际产量为基础,确定常年实际产量(适用于去年受灾地区)。
定产是一项极其细致而又艰巨的工作。许多农民对“三定”政策初步懂了,但到具体定产时又不通了。因之,必须强调随时解决思想问题,强调作法对头。根据东乡县邓家乡的典型调查,在定产时全乡瞒产的共六十九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十三点二,瞒产最多的是富农、地主,他们想逃避征购任务。个别农业合作社、互助组,也有集体瞒产的。因此,在定产工作中必须一方面揭露地主、富农故意瞒产的事实,打击他们的破坏活动;另一方面对农民则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热爱国家,支援国家工业化的思想;对农业合作社、互助组主要着重打通社、组工作人员的思想,然后发动社员和组员进一步摸清实产。工作进入到定购、定销阶段时,群众有两种思想:部分农民为了想多留和多得粮食,希望提高消费量标准和多得销量;有些农民有平均主义思想,总是不合理地互相攀比。因此在购销数字规定到户以前,必须反复进行“该购的必须购足,不该购的坚决不购;削减不合理的供应,保证合理供应”的政策教育,说明努力增产,多卖余粮,是光荣的。和这同时,要把计算、造表人员的训练工作作好,并充分掌握田亩转换、人口增减等资料,为购销到户工作作好准备。
做好定购、定销工作事先必须做好每户用粮量的评议核定工作。
口粮:各地留口粮的作法有五种:一、根据各户实际需要情况,确定各户的必须口粮数,一般是全乡确定一个统一的口粮标准,然后按大小人口差不多的户;老小弱多的户;劳力多大人多的户分别情况确定每户的必需口粮;二、自报定销;三、按年龄分等,先确定每一等的粮数,然后按等计算出每户留粮数;四、根据前二、三年的实际口粮消费数确定;五、以任务套消费量,能留多少留多少,先完成任务再说。以上五种作法;第一种比较实事求是,符合政策,农民欢迎;第二种在领导上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可以试用;第三、四种不容易做到完全合理,一般不宜采用;第五种是违反政策的,不应采用。各地一般是余粮户所留的粮食稍高于缺粮户。对缺粮户的口粮应将今年增产部分加入计算,如缺粮很少的,则动员节约,尽可能不供应或少供应。
饲料:根据牲畜种类、头数、用粮习惯实地计算。
种子:一般都是根据实际需要扣留。有的地区为了防止烂秧,并照顾改革耕作技术的需要而稍为多留一点。
消费标准确定后,即以户为单位,划分余、缺、够的界限。确定定购和定销的数字。
定购的作法较好的有两种:一、去年购粮基本合理、群众满意的地区,以去年统购任务为基础,根据今年田亩、人口变动情况加以调整即可;二、以计算为主,结合摸底修正偏差,在串联基础上自报互评。
定销作法多数地区都是按今年计划产量(即包括可靠增产部分)扣除应缴公粮和必须的消费量后,按其不足部分实事求是地确定供应量。但在计算销量时,对缺乏劳力的缺粮户应注意适当放宽一些,因为这些人增产确较困难,如按计划产量确定供应量,将有落空的危险,这将增加今后供应工作的困难。这一点在定销时必须充分估计到。
同时,在定销中要再三向农民讲清:每年八月至次年二月,为粮食收获季节,在这个时期内,一般地国家不供应粮食,因此,每一个缺粮农民必须严格安排好自己的粮食消费计划,先吃自己的,后吃国家的,并力求节约。
三、通过总结“三定”工作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产、购、销任务到户数字初步确定后,由党支部(有的地区以支部为核心,吸收骨干分子和诚实公正、农民相信的老农参加组织评议小组。)初审一次,把征、购、销总的数字同去年今年的任务数字对比一下,并分户进行一次检查,有多少户是合理的?有多少户还不够合理?特别是去年统购中偏差较大的户,更要周密审查,务使合理。经过初步调整后,以村或选区为单位,发动群众互相评审,个别不合理的经调查属实后再作调整。
群众评审之后,党支部根据这些材料再作一次修核,然后召开全乡人民代表大会,最后核定,出榜定案,颁发购、销证,编造名册。也有一些地区先出草榜,经群众评议后再出正榜定案。
各户定案后,即组织农民根据各户征、购任务,讨论制定预售、预送计划,收获后即动员农民送粮。
工作结束时,通过总结工作,进一步进行“三定”政策的教育,总结“三定”给国家和农民带来的好处,鼓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2版()
专栏:

在云南边疆的傣族邮运员俸廷仲
在云南西南临沧、耿马、沧源等几个边沿县的山林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经常踩着泥泞的道路,带着邮件,艰难地越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他就是傣族青年邮运员俸廷仲。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俸廷仲被调到临沧县邮电局工作。
这一带地方居住着傣、佧瓦、拉祜等民族。重重的高山,阻挡了和内地的交通。一九五三年七月,人民政府决定开辟临沧到耿马的邮路。
从临沧到耿马来回得走十天,沿途又是高山峻岭,森林里还常常有野兽出没。起初,许多同志都不愿去,俸廷仲就自告奋勇地向领导要求说:“让我去。”从此,他就担任了这条路的邮运工作。
滇南的气候,夏天酷热,冬天严寒,下雨天路更滑得难走。俸廷仲还常常不得不摸黑赶路,有时只吃一点儿冷饭团就度过一天。当天赶不到站,只好宿在山野里。这些困难,都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积极性。
有一次过河时,河水突然涨了,当地老百姓遇到这种情形,就只好折回去。可是俸廷仲想:“要是折回去,邮件不晓得又要积压多久,边疆人民是多么盼望着内地的消息啊!一定要按时到达才行。”他鼓着勇气,就下水去了。刚到河心,一股猛烈的浪头把他打了很远,他双手高举着邮件,不让河水浸湿,又挣扎着回到岸上来。第二次他重新选择了一个地点,冒险涉水走到了对岸。
一九五四年八月,政府又决定开辟从耿马到沧源的邮路。走这条路困难更多。沿途居住的是佧瓦族,语言不通。俸廷仲想:“工作是大事,困难是小事,一切困难想办法总可以克服。”他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新的任务。
这条路上有一段又陡又窄的路,每年有两季经常积满泥水。俸廷仲踩了这种泥水,脚上生了疮。领导上要他休养一个时期。他说:“我的脚痛一点不要紧,邮件积压了就要影响一个县的工作。”他忍住痛,还是继续地出差去了。
近三年来,俸廷仲从没有损失过一次邮件。每次出差的时候,他总是仔细检查邮包,看扎得紧不紧,下雨时会不会浸水,晚上住店就把邮件放在自己枕头旁边或枕头下面。
俸廷仲初到佧瓦族地区的时候,语言不通,食宿都感到非常不便。为了同当地佧瓦族人民搞好关系,他每到一个寨子就帮他们做活。有些佧瓦族老人懂傣话,他就用傣话同他们谈家常,还经常向他们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有一次,一个佧瓦族老大爷听他讲了毛主席热爱边疆人民的事情后,感动地说:“我要好好搞生产,争取当劳动模范,去见毛主席。”俸廷仲第二次从城里来的时候,就用自己的钱买了几张毛主席像,送给了这个老大爷和别的人。现在俸廷仲和当地佧瓦族人民已处得非常亲密了。 (摘编自云南日报)


第2版()
专栏:

广东未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很起作用
广东省高小和初中毕业生,没有升学留在乡村的,从一九五三年到现在共有五十多万人,其中二十二万人已由各地党政领导机关和青年团组织协助,参加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工作,其余三十万人也正在陆续投入生产战线和农村文化阵地。
两年来,高小、初中毕业生在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中起很大的作用。新会县第三区桐井乡没有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近六十人,全部参加了生产,其中四十六人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高小毕业生黄宝兰还当了二百多户的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副主任。高小、初中毕业生们由于有了一般文化知识和科学常识,在农业技术改革上获得许多成就。海南琼东县第一区附城乡珍寨农业生产合作社技术员王祚樊,一九五四年初组织了十五个毕业同学和其他知识青年,成立了“米丘林小组”,试验水稻杂交,使杂交后的第一代水稻每穗平均二百三十八粒,比原品种每穗平均产量多了三倍。
高小、初中毕业生们对于农村的文化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新会县桐井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黄宝兰创造的田间识字的办法和结合现场实事实物教识字的教学方法,既不妨碍生产,又为群众所喜爱。普宁县有四十八个乡举办了冬学,成立了一百四十多个农民识字班,在担任教学工作的二百八十三个群众教师中,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高小、初中毕业生们未能参加农业生产的,很多参加了学习小组,同时帮助乡人民政府做各种中心任务的宣传工作,并搞业余的文化活动,也受到农民的欢迎。


第2版()
专栏:

北京已有二十七所高等学校
新建的北京邮电学院、北京外交学院十日举行开学典礼。今年在北京新建的另一所高等学校——北京师范学院将在十月四日开学。到此,北京高等学校已达到二十七所。
除了新建的学校外,北京原有的高等院校在新学年中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设置。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新增了地质学和经济地理两专业,以便为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培养有关地质方面的综合研究人材。清华大学新增了三个专业。这两个大学现在已发展到六千多人,超过了在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后的学生人数百分之五十以上。另外大部工科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改为五年的新学制,和采用了新的教学计划。
今年全市高等学校共有一万九千多名新生入学,全市大学生预计将达到五万七千人。比一九四九年解放初期增加了三倍。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天津市举行青年肃反斗争积极分子大会
在十一日举行的天津市青年肃反斗争积极分子大会上,有二十八名青年肃反积极分子受到青年团天津市委员会的表扬,其中有九名还得到了奖状。
青年团员杨克贵是国营天津第四棉纺织厂布场乙班副工长。他的哥哥杨宝仁是一个反革命杀人犯。解放后,杨宝仁一面混入国营天津钢厂做工,伪装积极,曾两次骗得厂级劳动模范的称号;一面又隐藏枪枝和反动证件,企图待机进行破坏活动。杨克贵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就检举了他的哥哥。公安机关根据他的检举材料,经调查属实后,依法逮捕了这个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青年团员王文利是旅店店员,他对一些行迹可疑的客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从一九五四年到今年七月,他检举并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反革命和刑事犯罪案件多起。青年刻字手工业者王春来,从一九五三年以来,他就和他的父亲一起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些私刻图章的反革命和各种犯罪案件。二十四岁的共产党员杨凤藻是人民警察,由于他能依靠群众艰苦地进行调查研究,近两年来共发现各种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罪犯等五十个。
参加今天大会的共有二千多人,会外的广大青年还收听了大会的实况广播。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章泽和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樊青典向大会做了报告。
大会最后还通过了给天津市青年的一封信,号召每个青年都要作一个肃反斗争的积极分子。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山东二千多名革命残废军人经过学习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九月上旬,山东省革命残废军人速成中学有两千六百多名学员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分别被分配到省粮食、公安系统各机关和农村工作队工作。
这些学员都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斗争中光荣负伤的革命残废军人,其中党员团员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们在入学前大部是文盲或半文盲,经过两年至四年的学习,已提高到高中或初中的文化水平。当他们知道由于工作需要提前出校分配工作后,个个兴高采烈,纷纷提出无条件地服从分配的保证。 (宫秀夫)


第2版()
专栏:

浙江在南麂山等岛上办学校
浙江省南麂山、北麂山岛解放以后,岛上的居民纷纷要求创办学校。现在,洞头县人民政府已在南麂山、北麂山、北龙三个岛办了四所学校。孩子和家长们听到在岛上办学校的消息,都十分高兴,没有几天,就有二百多个孩子报名上学。
岛上的居民为了办好自己的学校,正忙着为学校修理校舍和购置校具。北麂山岛壳菜岙村群众把一所公共房子改为校舍,并进行了修理粉刷,还新搭了一间教师寝室。这个村的六个渔业互助组的渔民都这样说:办学校是一件喜事,我们应该关心这件事!北龙乡的渔民也正忙着动手搭校舍,有的拿出芒草秆,有的拿出毛竹,有的出工,争取在开学前把校舍盖好。岛上的一些桌椅都被蒋贼军烧光了,现在,渔民们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们上学,就自己动手用旧木料来做。许多家长们为了使孩子按时入学,特地到大陆上购买学习用品。洞头县人民政府文教科为了办好这些学校,将派一批优秀教师前来担任教学工作。


第2版()
专栏:

西藏地方大批青年到中央和西南民族学院学习
西藏地方(包括昌都地区)到中央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学习的三百五十八名藏族青年和十四名回族青年,已分批从拉萨、昌都出发,前往北京和成都。这次到北京、成都学习的藏族青年,来自拉萨、日喀则、昌都、亚东、阿里等七个地区,其中有各地爱国青年文化联谊会的会员、拉萨社会教育班的学员、各地小学师生和一些藏族青年干部,还有一部分农、牧民的子弟。
从拉萨出发的藏族青年,动身以前,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曾举行欢送会欢送他们,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索康·旺清格来、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拉萨办事处代表旺德和一些学生的家属都到了会。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