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发展农业是保证工业和全部经济计划完成的基本条件
刘瑞龙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地规定了发展我国农业的计划,深刻地指明了发展农业对于发展我国工业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主体,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立强大物质基础、使我们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政策。只有以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使我国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获得技术的改造,改变我国在这些方面的落后状态,全面地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只有重工业能够供应大量的拖拉机、农业机械、化学肥料、柴油、水利工程设备,以及大量开垦荒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当我们有了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和生产资料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面貌,更进一步地提高农业生产。只有重工业能够生产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轻工业的机器,随着重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也发展起来,才能有系统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只有重工业能够制造现代化的武器来装备我国军队、巩固国防。因此,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环节。坚决贯彻这个政策,是我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用一切方法发展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决不能减轻发展农业的意义。没有农业的相应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是不可能实现的。毛泽东同志早在一九四五年就说过:“农民——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农业是粮食与原料的供应者,农民又是很大部分工业产品的消费者,农业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强大的工业必须有不断高涨的农业生产的支持,我们必须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相应地发展我国的农业。
只有相应地发展农业,才能供应城市和工矿区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才能供应工业以必需的原料,才能供应为换进工业装备所必需的出口农产品。只有相应地发展农业,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购买力才能提高,才能为工业开辟广阔的市场,促进工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由于获得粮食同原料的供应,产品获得销路而顺畅地发展,农民由于生产提高,收入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这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地巩固和加强的物质基础,就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顺利前进的可靠保证。
发展农业,保证农业生产和工业的发展相适应,防止和克服农业和工业的脱节现象,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五年计划中的农业部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了全面的周到的安排。五年计划要求加强工农联盟和城乡物资交流以促进农业的新高涨,要求保证粮食、棉花、油料及其他技术作物每年都有必要的增加。五年计划明确地规定我们到达一九五七年的农业增产计划:粮食达到三千八百五十六亿斤,棉花达到三千二百七十万担,黄麻、洋麻达到七百三十万担,烤烟达到七百八十万担,甘蔗达到二百六十三亿斤,甜菜达到四十二亿七千万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到一亿一千八百万亩。在增殖牲畜方面,牛要达到七千三百六十一万头,猪要达到一亿三千八百三十四万头,马、驴、骡、羊、家禽等都应大力增殖。在增产水产物方面,一九五七年总产量要达到二百八十万七千吨。
这是国家对农业生产所提出的必需的要求,这个计划是符合于我国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现实需要的。这是全国农民、农业科学家、农业工作者和其他人民群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在农业方面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完满地实现并争取超额完成这个计划。
坚决地完成和超额完成这个计划,我们就有把握保证农业的发展与工业相适应,就能克服和防止农业和工业的脱节现象。
有人怀疑:“依照五年计划的规定,粮食产量的增长是否能与我国人口的增长相适应?”我们说,根据现在的调查统计资料,这两者是相适应的,今天我们的粮食是够吃的,我们坚决完成五年计划,我们的粮食还可能储备一部分,每人的粮食消费水平,还可能在某种程度内提高。
当然,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两年,一九五三年春旱秋涝,一九五四年许多地方遇到特大洪水,这两年粮食生产虽有增加,但没有完成原来拟定的增产计划,这就不得不加重后三年的任务。五年计划中后三年的增产指标,仍然是很高的。今天我国农业设备落后,我国的工业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大量开垦荒地和帮助全国农业完成技术改造的程度。我国农业中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农业合作化的任务还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逐步完成。我国每年还有两千万到四千万人口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这些不利条件,不能不增加我们完成任务的困难,我们必须进行艰苦的工作,在逐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完成我们的农业增产任务。
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看,我们是可以完成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农业增产任务的。
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沿海、沿江地区,有大片荒地可以开垦。据现有资料初步估算,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约略和现有耕地相等。我国还有广大的山地、湖泊、江河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还有一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自然条件优越,增产潜力很大。我国劳动力多,农民勤苦耐劳,大部分地区农民有长期积累的精耕细作的经验。
特别重要的是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农民在改革土地制度之后,正在发展农业合作化,农民的增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投资增加。由于我国工业的发展,国家给农民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正在不断增长。这些,就能为我国农业的新高涨开辟道路。
我们具备一切必要的条件来战胜困难,完成计划。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去克服困难。
在今天条件下,完成农业增产计划的决定环节,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依靠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发展农业合作化。五年计划着重提出,第一个五年的农业增产计划,应该特别注意依靠现在的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适当的初步的技术改良,来发掘农业的潜在力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正如李富春副总理的报告中所说的,在目前情况下,“这是一种投资少、收效大、收效快的农业增产办法,又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步骤。”只要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把农民组织起来,一步一步地走向合作化,加上适当的初步的技术改良,我们就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在五年计划期间,个体农民仍在全国农民中占很大比重,农业的个体经济还有一定的潜在力量,因此必须正确地、充分地发挥个体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业生产。
为了使得农业增产能和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采取各项因地制宜的技术措施,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耕地,这是今天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办法。同时,必须积极地有计划地开垦宜于耕种的荒地,这是解决我国农业增产问题的根本途径。有人怀疑提高现有耕地产量的可能性,提出这样的问题:“现有耕地的增产能力是否已经到顶了,是否会到达它的极限?”其实,这是用不着怀疑的。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事实,中国农民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经验,已经作了最生动的回答。马克思说过:如果正确地对待土地,土地就会不断地改良。苏联的经验更加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有建立合理的农业制度的一切可能性,这种制度使得土地肥沃程度不断提高,保证农业生产能达到最高的生产率。今天应该做的是根据五年计划的规定,很好地利用现有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为使农业增产能和工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农业各个部门、各种主要作物、各个不同的农业地区,必须进行全面的安排,抓住重点,大力经营,以推动农业的全面发展。
各个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经验,定出本地方农业增产的五年计划,对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均须有通盘增产的规划。
在农作物方面,对于粮食作物和技术作物要作合理安排,在不影响粮食增产的条件下,利用全国各地区的不同条件,适当地扩大技术作物的面积。在粮食方面,要提倡扩大高产作物的种植。在经济作物方面,要大力增产棉花、油料、麻类等。要特别抓紧粮食增产,这是各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为粮食增加了,就能充分供给经济作物区的农民所需的粮食,使他们能够放手增产棉花、麻类、油料、糖料、烟叶、茶、丝等等,就能充分供应畜牧业所需要的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发展。粮食生产的高涨,使我们更有把握地促进其他各种农产品以及农业的其他部门生产的高涨。
对华南热带和亚热带的自然条件要充分加以利用,在完成粮食增产任务的前提下,要大力发展这些地区利于生长的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经济作物。对华北若干低产粮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灾害,发挥地力,使产量能够稳定,并逐步提高。
为使农业增产能和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们要善于运用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使这些援助真正同广大农民群众的增产措施相结合,达到增产的目的。五年计划中所列的我们国家对农民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如果好好地加以利用,将在农业增产上发挥极大的作用。这里要求各地在采取各项增产措施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特点,根据当地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条件,因地制宜,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为使农业增产能同工业的发展相适应,我们必须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即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改进,继续提高,逐步做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总结农民经验,研究和解决农业增产中各项迫切要求解决的具体问题,切实为国家的农业增产服务,为促进农业合作化服务。国营农场必须在增产节约方面,加强示范作用,以推动广大农民。
各地农村的国家工作人员应该集中力量去领导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是完成农业增产任务的重要保证。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为了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事业,我们必须努力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农业增产计划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我们怎样为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而斗争
苏联列宁格勒莫洛托夫轧钢和线材工厂厂长 伊·萨弗扬茨
列宁格勒莫洛托夫轧钢和线材〔一〕工厂的全体职工在承担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义务以前,曾仔细地计算了本厂的生产能力。在各车间、工段、小组和每个工作地,人们曾就每个人在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产品量方面能做些什么作了检查。工人、工长、工程师们都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只有在经常超额完成月、季和年度任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
工厂的各科、室在接到一九五五年的国家计划以后,便着手来编制本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二〕。我们制定了一些不仅能保证完成任务,而且能保证超额完成任务的技术、财务经济和组织措施。由于采取了超额完成任务的方针,于是我们一开始就这样地来安排生产过程,以便到年底时我们能有充分的生产能力来实现将来的提高了的计划。
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和关于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各项建议,曾在工厂的党员大会和全厂劳动者大会上作了广泛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曾作了不少重要的修正。
我们的工厂是一个大的工厂。有七个完全独立的生产部门:热轧、冷轧〔三〕、钢索、钢丝、钢带、钟表弹簧、紧固件〔四〕。我们制造以成百吨计的钢绳,也制造钟表上最细小的弹簧,其重量只及一公分的百分之几。产品量很大,同时产品又是各式各样的,因此关于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决定,就责成我厂职工必须改进本企业所有环节的工作,广泛采用新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技术规程,并普遍推广先进者的经验。
企业的党组织、共产党员,领导了争取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斗争。在工厂党委和车间党支部的会议上开始更频繁地讨论了有关生产的改进和企业劳动者的革新的问题。例如,不久前冷轧车间的党支部曾讨论了在退火工段最迅速地采用先进方法和先进的工艺规程的途径。党员工人曾给车间行政上以许多珍贵的建议。党支部的指示受到车间领导的重视,车间的情况大大改善了。
在工厂党组织的发起下,改变了对各车间的材料供应制度。现在这些材料开始凭所谓限额卡片来领取。这就是说,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是事先就确定了的,没有工厂领导上的准许是不能变更的,而且对超额消耗材料的原因要进行特别的审查。这种供应制度使各车间工作人员和领导者习惯于节约地使用材料。例如,从前每生产一吨作刮脸刀用的带钢〔五〕,需要耗费一千九百公斤的钢材,而现在只要一千六百公斤就够了。
我们工厂拥有丰富的技术装备。每部联动机的后备能力都还远没有被加以利用。因此我们决定不仅使新设备投入生产,而且主要的还要发掘每部轧钢机和联动机的内在潜力。
在这项工作上,工人革新者们曾给工程师以重大的帮助。工厂优秀的轧钢工人弗·弗拉基米罗夫、诺·普列斯努欣、弗·格林科曾就提高轧钢机的生产效率一事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他们曾竭力想办法来更好地利用技术设备。在热轧车间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加热炉加热规范〔六〕的自动化调节。为了提高冷轧辊的工作效率,曾对这些轧辊使用了火焰表面淬火〔七〕。为了这个目的,在冷轧车间里使用了高频率电流。结果使轧辊的使用期限增加了一倍。革新者们的创造性的思想深入到各个方面。由于实现了革新者的建议,使工厂每年能节约数百万卢布。
传播工厂和城市革新者的经验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好处。企业的许多先进工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五年计划的任务。其中有多辊冷轧机机工姆·波波夫、冲压工弗·柯瓦连柯,女机工姆·鲍里索娃。这些革新者的工作方法就在他们本人主持的革新者经验学习班中广泛推广。在经常进行讲课的革新者经验的学习班里学习,使几十个青年工人得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每月在这样的学习班里学习先进工作方法的达一百人。
工厂中常常举行革新者日,由城市的先进工人讲述自己的成就。不久以前城市和工厂的轧钢工人们交流了轧钢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方面的经验。热轧车间全体人员同列宁格勒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在使直线布置的轧钢机得到充分的机械化方面取得了成绩。
我们密切地注意我国和外国出现的一切科学和技术的新事物。而所有我们认为对生产有好处的,都尽力很快地加以采用。例如不久以前,我们就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各种钢带上打上钢的牌号。
这种新事物的采用要求全体人员急剧地提高生产文明〔八〕。我们的党组织曾向工厂领导人员提出了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一次党的和经济工作的积极分子会议上,生产者们表示了这样的意见:“我们制定提高劳动生产率并降低产品成本的计划。但是没有制定生产上的清洁和秩序的计划。”制定清洁和秩序的计划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反应。工程师小组很快为每一个工作地点,每一个车间、工段和轧钢机拟定了清洁和秩序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仅规定了要保持起码的清洁,而且还规定了放在车间跨度〔九〕中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备量,同时并要整整齐齐地将它们堆放好。照新的规定,在一个工段的工长那里只要有一个没有按规定打扫好的机床,只要有一点紊乱,工段的工长都不能够交班。对工人的要求也同样严格。提高了企业的文明以后,我们就有可能更广泛地采用最新的生产方法。
我们在学习新事物时,经常同科学家们接触。同城市的许多专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的紧密的创造性的联系,帮助我们更快地改进生产。在科学家们的帮助下,在我们工厂制定了一种在轧钢过程中利用放射性辐射线来测量钢带厚度的新方法。为此制造了专门仪器——快速千分尺〔十〕。
科学家们帮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拔丝,建议在钢丝的酸洗过程〔十一〕中用涂水玻璃的方法来代替涂石灰的方法以改善劳动条件。在科学家的帮助下,我们曾作了很多工作来增加轧辊的强度,改进工业用钢丝的质量。并找到了防止金属损毁的新方法和新防腐剂。
工厂曾同十八个不同的专科学院订有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合同。在合同中我们不仅规定题目和研究这些题目所需的费用,而且也确定从使用他们所建议的机械和工艺规程应当获得的经济效果。我们同专科学院的合作是在互相严格要求和求实精神的情况下进行的。科学家们在我们的企业中已经不是稀客,而是全体人员的积极成员。
我们在不屈不挠地改进技术设备和工艺规程、改善生产机构各个环节的工作的同时,达到了产品的有节奏的生产。两年以前我们在每月上旬所生产的产品为全月产品的百分之二十四,而现在,通常不少于百分之三十三。我们达到了这一点,也是由于采取了合理的、有效的计划生产的办法。我们制定了这样一条规则:季度计划中最困难的订货要在第一个月来执行。各种月任务,则在上旬执行。这就使全厂职工从执行计划的最初几天起就能保持良好的劳动速度。这样,我们就保证不会有各种偶然事件发生。
在进行精确的有节奏的生产时,应该避免紧急动员和突击,以便使企业的各车间能按照昼夜指示图表进行工作。现在,每一位车间主任都能预先知道,他在这一天或那一天需要交出的是什么制品。指示图表的执行情况,每天在调度时间〔十二〕内进行检查。
结果,我厂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大大改进了。如果拿今年的总产量同一九五○年相比,现在的产量是一九五○年的百分之一百七十二。同时产品成本减低了百分之三十五,资金积累增加了三倍。工厂里的劳动生产率近五年来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五。
当然,这些数字并不是说莫洛托夫轧钢和线材工厂全体职工所拥有的全部潜力已用尽了。轧钢生产的潜力还很大。仅只实现热轧车间革新者们的建议,就可以使企业额外多得到数千吨钢材。充分利用冷轧的潜力,可以大大扩大钢带的生产。
列宁格勒的全体冶金工作者决心要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八周年前完成自己的五年计划的任务。
附注:
〔一〕轧钢:把钢料放在轧钢机上轧成一定形状的钢材。线材:指钢丝和钢索等。
〔二〕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就是企业的生产、组织、技术和经济活动的综合计划。目的在于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所有的一切资源,从而保证按产量和其他各项指标来完成国家的计划。其中包括: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劳动计划、财务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固定资金运用计划、材料技术供应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
〔三〕 热轧:把钢料先放在炉内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放在轧钢机上轧成钢材。冷轧:不加热,而直接放在轧钢机上轧成钢材。多半是比较小的或薄的零
件。
〔四〕紧固件:紧固用的零件:如:螺钉、螺帽、螺栓等。
〔五〕带钢:被轧成长条形的薄钢片。
〔六〕加热规范:就是在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的方法制度。整个意思就是自动地掌握和调节加热的温度。
〔七〕火焰表面淬火:火焰表面淬火的过程,是在钢铁工件的表面用火焰局部加热,急速用水或其他冷却剂进行冷却。其结果会使工件表面具有很高的硬度,而工件内心仍然保持原来的性质。
〔八〕生产文明:就是生产的现代化程度。
〔九〕跨度:就是车间宽度内由一根柱子到另一根
柱子间的距离。
〔十〕快速千分尺:在轧钢过程中用来测量厚度的
一种速度很快的量具。
〔十一〕钢丝的酸洗过程:用硝酸水溶液将钢丝表面的氧化皮腐蚀下来叫做酸洗,其中有一道工序是涂石灰,但因石灰容易飞扬,有损工人健康,所以改涂液体玻璃(水玻璃)。
〔十二〕调度时间:相当于我国许多工厂所采用的调度会议,就是划出一定的时间,每天就在这个时间内来检查和分析指示图表的完成情况。


第3版()
专栏:小品文

他受了批评以后
刘占一
离午间休息还有半点钟。张主任本来说要到工地去的,可是他没有去,却顺手拿起工程局党委会出版的小报。他先看第四版,这是他看报的习惯。小报有什么可看的?大事情是和“人民日报”、省里的报纸差不多的,本局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只是第四版上的“文化宫”,还有点意思:组字画,有的很好猜,有的还真够你捉摸一阵子哩;“想想看”这玩意儿也不简单,你试用十根火柴杆摆出五个三角形吧。咱们的张主任,常常叨根烟卷,在这上面花上半个多钟头。可是今天,他一看第四版,先被一幅漫画吸引住了。那幅漫画,画的是一个干部,鼻孔朝天,挺胸腆肚,如履平地地跨过了几乎摆在地面上的跳高的标竿。标题是放在引号里的“超额完成任务”。张主任把嘴稍微裂开了一点,露出了一丝笑容,仿佛说:“真缺德!这帮耍笔杆的专门想法子挖苦人!”
他的眼睛又移到了旁边的一篇小品文上。看着看着,他的笑容消失了,眉头拧成了结,脖筋涨起老高,连鼻头都涨得发红了。他把报纸向桌子上一摔,就喊身后的那个计工员:“小黄,是你搞的吧?”
小黄吓了一跳,慌里慌张地问道:“什么事,主任?”
“你看看,这画的不是我吗?”
小黄接过报纸,看了看那幅漫画,差点没有笑出来。那幅画虽然画得不很高明,可是那翘起的鼻子,斜着眼睛瞅人的那副高傲的神情,却正是张主任的特点。
“又是漫画,又是小品文,居然把老子的大名也点出来了。这,这哪里有一点与人为善的精神?瞧,把我画成了什么样子?我的鼻子是这样的吗?”
小黄还在看那篇小品文,想笑又不敢笑,样子显得很尴尬。
“你笑什么,我知道就是你搞的鬼。你掌握统计材料,小品文不是你写的,是谁?别人怎么能够知道的那么详细?”
“主任,人家这里署着名字呢!”
主任显然气得连署名都没有细看。他一把抢过报纸来,看了看,又转起眼珠来了:“杨清?这是谁?哼,用了假名字,我也查得出。咱们等着瞧!”
这时,外边的播音器传出解放军进行曲的歌声,午间休息的时间到了。小黄悄悄地溜出去,吃饭去了。张主任还在那里鼓气。
他忽然想起一个人,一拍后脑勺说:“对,准是她,这个丫头片子,仗着你是科长的爱人,就乱批评人!你当你把名字当中的秀字去掉,别人就不知道是你啦?”
他拿起电话耳机,抓住摇把死劲地摇,就像电话机子跟他有多大仇似的。
“我要财务室……财务室吗?找杨秀清。什么,吃饭去啦?我有要紧事,你给我找一找……”等了约有三分钟,听见耳机里一个女的“啊”了一声,他就放开连珠炮了:“你了解情况吗?你仗着什么乱批评人?什么?没批评?你是谁?……总机值班电话员?啐!谁找你啦,……喂喂,接财务室!啊?没人接?没人你不早说。”他“当”地一声把耳机放下了。
小黄已经吃完饭回来了,对他说:“快吃饭去吧,主任。炊事员要收拾桌子了。”
他气冲冲地向饭厅走去。他仿佛觉得看到他的人,都在笑,而且笑里都有刺,刺得他浑身不舒服。他一面吃饭还一面皱着眉头发狠:“吓,我斗不过你这个小丫头片子?就凭那个长像,满脸雀斑,小秤砣鼻子,你也配批评人?呸!”他这一“呸”,把满嘴的饭喷了一地。他索性撂下碗,不吃了。
回到办公室,他又抓起了电话:“接财务室……找杨秀清……喂,我说你这是什么作风,不了解情况就乱放手榴弹?……我说的就是那篇混帐文章……什么?态度不对头?……用不着你给我上政治课。我倒要请问,你懂得批评的原则性吗?……怎么,你什么也没有写?……好!”电话“当”地
一声挂上了。
张主任把工地上所有能写稿的人,常提意见的人,都在脑子里滤了一遍。忽然,他又想起一个人,问小黄道:“前两天二工区的技术员胡俊清是不是找你要过统计材料?”
小黄想了想,说:“有这么一回事。”
“你去把他叫来!”
胡俊清来了。张主任因为方才和杨秀清打交道,冒失了,所以这次尽量压着火气,故意绕了个圈子,问道:“今天小报上有人批评咱们工地把各项定额普遍定低了,说咱们骗取成绩,你说,这不是和咱们过不去吗?”
不料胡俊清却坦然地承认道:“那稿子是我和小报编辑部杨同志合写的。”
“噢!我说哪里钻出来一个杨清,原来是你们两个凑起来的。小黄,你先出去一下。”他把话顿了一顿,又对胡俊清说:“好吧,技术员同志,咱们坐下来好好谈谈,你写这篇稿子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是为了改进工作。”
“有什么大不了的意见,内部解决不了,偏要在报纸上兜头给我一闷棍?”
“意见向你提过的,大概你又忘了,主任!”
“降低定额,我也是为大家争取荣誉呀!”
“荣誉不是这样争取的。这是让国家吃亏,往自己脸上贴金。”
“啊吓,你也教训起我来了,你也配!”张主任的一肚子怒火终于爆发了:“老子参加革命的时候,你还穿活裆裤哪。当着我的面,你还敢这样顶撞,这不是目无领导,目无组织纪律是什么?打击领导,抬高自己,这是严重的个人主义,向上爬思想。你给我好好反省反省,限你三天,把检讨书写好,交给我!”
电话也不知趣,偏偏在张主任大发雷霆的时候,“叮铃铃”地响个不停。张主任抄过耳机,怒冲冲地喊道:“找谁?什么事?”可是不知怎的,他的神情和声音忽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不知道是您,局长。……这是谁说的?我怎么能追查写稿子的人呢?我是想了解一下情况,交换交换意见。……检讨?……是是。我马上就写。”
张主任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无力地挥了挥手,要胡俊清走,然后就掏出手巾来擦满脑门子上的汗,仿佛屋子里的温度一下子增高了几十度似的。


第3版()
专栏:

龙胜县各族联合自治区在成长中
赵卓云
广西龙胜县是一个幅员辽阔,大山重叠,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偏僻地区。这里居住着僮、侗、苗、瑶、黎、汉等几个民族的人民。在历代反动统治的时期,这里的人民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历史上流传着“芙蓉好田庄无米卖,伟江好姑娘无被盖,坳头打油茶吃淡菜”的俗语。
远在满清乾隆五年,龙胜各族人民由于忍受不了封建王朝的压迫和掠夺,便团结起来,举行暴动,规模很大,持续了三年之久。一九三三年,龙胜各族人民又举起红旗,反对蒋介石匪帮的暴政统治,组织起来的队伍有六万多人,斗志十分坚强。后来虽然遭到蒋介石匪帮的严厉镇压,但愤怒的火焰一直在各族人民的心中燃烧着。
乌云遮不了太阳。一九三四年,红军长征经过龙胜北部地区,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龙胜各族人民组织了自己的游击队伍,坚持了敌后的斗争。一九四九年四月,龙胜各族人民终于从苦难的岁月里解放出来了。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酝酿和准备,于一九五一年八月,成立了龙胜县各族联合自治区。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着龙胜各族人民,引导着他们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走向富裕繁荣的新生活。
国家为了繁荣少数民族的经济,曾经大力扶助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民进行生产,改善生活。至一九五四年上半年止,龙胜各族人民得到了生产补助费二十五万多元,救济费四十一万多元,农贷三十七万元。
从发展生产的过程中,龙胜各族人民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才能摆脱贫困,共同富裕。因此,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运动在各族人民中间展开了。一九五三年时,常年互助组已发展到九十个,季节互助组发展到五百七十个,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十六点九,为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目前止,全县已建立了八十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有一个是林业社),共一千五百零八户,占全县农户的百分之六点九,入社田七千九百多亩,占全县总田亩的百分之六点七强。这八十二个农业社有的是单民族,有的是多民族共同建立,分布在六个区四十
一个乡。组织起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技术也不断地改进。有的按季节提前翻土、施肥、播种,较普遍的是推行了小株密植,盐水选种,合理施肥,一季变多季,三犁三耙等新的耕作方法。由于耕作方法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生产一年比一年增长了。如罗兴锦农业社社员石万兴的一丘田,解放前一般的只能收到五十把禾,一九五二年收到八十把,一九五三年又比一九五二年增加了五十把,比解放前增加一倍多。芙蓉乡乡长龙兴玉的十担谷田,一九五四年比一九五三年增产百分之八十五。六区周昌元互助组(现已改社),一九五四年比一九五三年增产百分之二十六。他们编出一首山歌说:“芙蓉好田庄,从前谷米不出乡;去年密植增了产,几多人家卖余粮。”由于提倡冬种,也取得了试种小麦的成功经验,这就在龙胜的历史上开辟了种植小麦的新纪元。
为了同自然灾害作斗争,各族人民积极地兴修了水利,逐渐扫除了求神祈雨的习惯。过去认为虫灾是“天放天收”,现在不然了,一九五四年七月四区平等乡发现浮漂虫、稻包虫、卷叶虫的严重灾情时,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提出“捕灭虫灾、捉小、捉早、捉了”的口号,经过三天的努力,基本上扑灭了虫害。他们还组织了打猎队,保人畜的安全和农作物的丰收。
由于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生产,不仅战胜了灾荒,而且取得了连年增产的成绩,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一区双河乡双河农业生产合作社,十九户,解放前粮食够吃的仅有四户,不够吃的有十五户,一九五三年组织互助组后,粮食够吃的有九户(并卖出余粮六千斤),不够吃的有十户。一九五四年由互助组转农业社后,便有十八户卖出余粮一万五千斤,只有一户不够吃,该社的粮食生产是逐年增加的,一九五三年比一九五二年增产百分之三十,一九五四年比一九五三年增产百分之七。解放前能杀猪过年的仅有一户中农,到一九五四年过年时能杀猪的便有十八户(每户杀一只),其中还有十三户卖出十三只猪。其他各户的生活,也有改善。
由于经济生活的逐渐改善,人民对于文化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了。几年来,政府前后拨出教育补助费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八元,修建了六十五所校舍,补助了五十七所小学,有五千个学生得到课本文具的补助,三百多个学生领到助学金。仅一九五四年一年全县八千七百八十九个学生中,得到课本文具补助的就有二千六百六十五人,领到助学金的有八十九人,领到新棉衣的有四百九十四人,鼓励了学习情绪,大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放前,全县仅有一百一十六所小学,学生四千五百人。现在小学已发展到一百七十二所,学生八千七百八十九人。中学一所,现有学生二百六十一人,而在一九五○年上学期时只有六十八人。此外,还有在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省民族学院和普通大专学校学习的共五十七人,这是龙胜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气象。政府为了进一步鼓励人民的学习情绪,减少文盲,消灭愚钝,提倡科学,在一九五四年下半年开办了二百四十五班冬学,共有学员六千人,常年民校一百二十班,学员一千九百人。参加学习的人,都在不断的进步。如大云乡副乡长黄义辉经过半年的学习,现在已能写简单的报告了。广南乡有些老太婆戴着眼镜也去夜校学习。他们不仅提高了文化,也提高了政治觉悟,推动了生产。他们把劳动看成是光荣的事业。迷信的思想逐渐减少着。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增多起来了。
政府特别注意保障各族人民的健康,每年文教卫生事业费平均占全县总预算的百分之二十九以上。除扩建了县卫生院外,各个区也都建立了卫生所。另外还设了两所妇幼保健站。在医药器械方面的设备,也逐渐地增多了。卫生人员比解放前增加了十七倍。
为了照顾各族人民医疗疾病的方便,县卫生院时常组织巡回医疗组深入到交通不方便及无医药的地区去为少数民族治疗。一九五三年中央还特派了医学专家来调查研究过去认为无法治疗的血丝虫病,省里也随着派医疗组来治疗。几十年无法治疗的血丝虫病患者,得到了医治。疟疾、疥疮、痢疾、伤寒等流行病,大大地减少了。如其洞屯在未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前,患疟疾的人数占百分之五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后,在一九五三年便没有一个患疟疾的。天花基本上消灭了。人民的健康情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婴儿死亡率也逐步降低了。听天由命和求神治病的人也愈来愈少了。
龙胜的各族人民从实际斗争中深刻的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才能够消灭剥削和贫困,建设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说:“从前农民好可怜,猫蔸(野生植物)当饭无油盐,解放分得田和地,共产党来苦变甜。”因此,要求参加共产党的人愈来愈多了。根据一九五五年四月份的统计,全县共有四十八个党的支部,四百七十八个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占了百分之七十点一八。
党支部对于贯彻党的政策,增进民族团结,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以及各项中心工作起了核心堡垒作用,密切了党与各族人民群众间的关系。六区花桥乡有汉、僮、瑶、苗、侗五个民族,过去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很深,党支部建立后,正确地贯彻了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增进了民族团结。在抗旱的时候,各民族都发扬了友爱互助的精神。他们还自动地组织了一个五十多人的抗旱队去帮助腰怀屯抗旱,修好了两条水渠,用人力挑水救活了四十多屯田的禾稻。党员们都能够以身作则,克服困难,团结群众,成为带动龙胜各族人民前进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