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厉行节约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任务
王思华
我国已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就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把我国各国民经济部门都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不但需要有大量的设备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干部,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建设资金的多寡,影响着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
我们不能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不能依靠掠夺外国或依靠外国的贷款来发展自己的工业。我们的建设资金,应当依靠自己来解决,这就是说要依靠我国内部的积累。我国内部积累的主要来源有三:(一)国营企业不断扩大的内部资金积累;(二)经过国家预算利用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收入;(三)通过合作社、银行、国家公债等利用人民储蓄。我国几年来的经验证明:实行国营企业内部积累乃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但是,问题不只限于并且不能只限于积累,还要善于合理地、节约地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使人民的财产一个钱也不白白浪费,使积累主要用在满足我国工业化最需要的方面。没有这些条件,我们所积累的资金就有被浪费的危险,就有被分散地使用在和发展工业推进整个国民经济毫无关系的各种大小开支上去的危险。这就是说,为了加速工业化,我们必须积累一切可能的资金,必须合理地运用我们的积累,以保证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这就是说,我们要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
苏联人民为了进行工业化建设,遵守着列宁、斯大林的指示,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节衣缩食,艰苦奋斗,迅速地建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于一九二三年,在“宁可少些,但要好些”这篇文章中,曾指出:“用极严格节省的办法把任何一点贮蓄都保存起来,借以发展我们的大机器工业,发展电气化。”
一九三五年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红军学院学生毕业典礼大会上的演说”中,也曾指出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初期的情况,他说:“当时须创立头等重工业,必须使这个重工业在技术上不仅能够改造工业,而且能够改造农业,而且能够改造我国铁路运输业。因此也就必须甘愿担受牺牲,在各方面实行极端节省,节省饮食、节省教育经费、节省布匹,以求积累创立工业所必要的资金。”
所以,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苏联人民经过长期自我牺牲、艰苦奋斗的结果。苏联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表现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我国目前由于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工农业的生产比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还要落后,因此,我们依靠自己积累建设资金的任务,比当时的苏联还要困难。因此,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实行严格的全面节约制度,以积累建设资金,对于我国来说,就更有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党中央和毛主席再三强调提出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时期的任务,而是全国人民长期的经常的政治任务。
我们的党,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历来就十分重视节约。毛主席早在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中指出,“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经济与财政机关尤其要注意”。在全国革命胜利的前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也曾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是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必须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廉洁的有效力的政府,在短短的五年中,为人民做了许多好的事情。这是全国人民都可以看到的。几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在执行节约制度方面,特别是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论在基本建设方面,不论在生产方面,也不论在各种经济事业的管理方面,都还有严重的浪费现象,这是违反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的,这是违反中央历来强调的厉行节约的方针的,这就给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
在最近两年来的经济建设中浪费现象最突出的,就是非生产性的建设。许多非生产性的建筑标准,远远地脱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现在社会的生活水平。如大礼堂、办公楼、职工宿舍、俱乐部等等修建得过多、过好和过早。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部门的非生产性投资只占全部投资的百分之十四点五,而我国各工业部于最近两年内,非生产性的投资却占全部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一点六。在一九五四年全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中,非生产性的投资竟占百分之二十四点三。这种投资比例是非常不合理的。两年来,在城市和民用建筑中的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和不注意经济的倾向,造成了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在工业基本建设中,有些单位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没有足够的资料就设计,设计没有作出就施工,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结果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浙江某水电站工程已经修建了三年,用掉了二千二百多万元,但因电力的使用尚无着落,结果不得不停止修建,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至于在设计中不注意精打细算,不注意经济的倾向,不关心合理地节省地使用国家资金的现象,是相当普遍和严重的。在施工方面目前比较突出的,是施工现场混乱。不少施工单位,在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和使用方面,都有严重的浪费现象。一个工业部建筑材料的积压就达四、五千万元。许多工程没有作好必要的准备,就仓促开工,有时窝工,有时赶工,浪费许多人力。施工中的浪费,还表现在劳动组织不好,建筑质量不高,建筑成本高等等。在企业中也普遍存在着浪费现象。这表现在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低,废品很多,成本过高,非生产人员过多等等。
为什么我们存在着这样普遍的严重的浪费现象呢?
这是由于我们在政治上没有体会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所指示的关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深刻的政治意义。我们在经济建设工作中有自满情绪,不了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在经济上缺乏经济核算制的思想,不讲求经济效果;缺乏严格的财政监督制度,缺乏深入的检查工作制度。在思想认识上,我们对建设资金的使用不是从当前全国生产水平出发,不是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艰苦性的要求出发,而带有盲目的积极性。
为着厉行节约,增加生产,我们必须作些什么呢?
首先必须严肃地批判各种反对节约、助长浪费的思想。
我们必须批判“宽打窄用”的思想。因为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结果必然造成浪费,在实际上宽打只能是宽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必然盲目地向国家多申请物资或向市场过多地采购物资,因而必然严重地形成大量物资的积压。
我们必须批判“为了完成任务,不惜任何代价”的思想。因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必然忽视节约国家资财,对国家资金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他们认为“完成任务就是最大的节约”,因而就认为浪费一点不算什么,认为浪费是“小事情”,对小事情就可熟视无睹。有这种思想的个人或部门,对爱护国家资财的观念必然是十分薄弱的。
我们必须批判“百废俱兴”和“样样现代化”的思想。在“百废俱兴”的思想指导之下,就会使建设资金分散使用,使建设失去重点,结果必然使建设拖得太久,长期不能投入生产。在“样样现代化”的思想指导之下,势必把所有非生产性的建设,都要过早地实行现代化,实际上就会推迟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只有克服这些错误思想,才能开展全面的节约运动。
必须使各级经济事业的管理部门及其领导同志,充分地认识全面节约的重要意义,严格批判并纠正片面地追求产量、进度、而忽视节约的思想。把全面节约作为各经济事业部门一项经常的重要的任务。各级经济事业的领导应该教育广大职工爱护国家资财,奖励对节约有显著成绩的职工,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总结推广我们厉行节约的经验,动员广大职工揭发批判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向一切浪费现象进行斗争。
为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效地建立各种严格的节约制度,真正学会用节约的方法来管理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节约制度的实质,就是在于以真正的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财产,合理地和精打细算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防止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管理部门中的损失和浪费。
在基本建设中,除了主要厂房主要设备和其他主要的生产性工程,应该按现代技术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外,其他次要的和附属的各种建筑工程,必须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设计标准和工程造价,尽可能地降低建筑成本。在非生产性的建设上,必须削减或推迟非目前急需建设的项目,大大地削减此类建设项目的开支,认真地降低设计标准和工程造价,以适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各国民经济部门,必须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制。经济核算制是社会主义的经营管理方法,是实行节约制度的重要杠杆。经济核算的目的,是在国家计划的集中指导下,发扬各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资金,降低成本,消灭浪费与增加国家的积累。目前我们加强各经济部门的经济核算制,就是要特别加强技术管理和加强劳动、成本、财务的管理,从而改进产品质量,减少废品,减少非生产人员和缩减各种非生产的开支,充分运用设备的效能,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原材料、燃料和电力的消耗,降低成本和流通费用,这样才能为国家建设节约出一大笔的资金来。
必须精简行政机构,大量缩减行政费,注意消除管理机关中的各种铺张浪费现象,普遍树立节约的风气。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行政费不过占国家总支出的百分之五。我国的行政费在国家总支出中的比重固然是逐年下降的,它在一九五○年占到百分之十九点三,一九五四年降低为百分之八点七八,一九五五年降低为百分之七点五四,但现在仍有许多机关的人员太多,编制庞大,开支浩繁,因此必须加以精简。
现在有些人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讲豪华,讲排场,任意挥霍国家资财,他们不是想在生产上和工作上迎头赶上苏联,而是想在生活福利方面迎头赶上苏联。他们忘掉了或者根本没有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性。他们不了解或者不愿了解艰苦朴素却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我们为了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必须从各方面厉行节约,努力克服一切铺张浪费的现象,为增加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资金的积累而奋斗。
最后,必须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政纪律。过去各种铺张浪费的存在,大半是由于缺乏严格的财务制度。为了保证严格的全面节约制度的实施,必须建立严格的财政制度和财政纪律,必须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作用。
实行严格的全面节约制度不是消极的措施,而是积极地积累资金,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全国必须动员起来,把中共中央“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方针,当做全国人民长期的经常的政治任务来认真贯彻,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养成节约朴素的风气,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第3版()
专栏:

文化卫生工作者应到边疆的村寨来
刘时平
电影放映队和卫生工作人员,在云南的边疆地方,受到各兄弟民族人民的欢迎。
一个电影放映队,如果到一个村寨里放映电影,不管是新片子,还是老片子,只要消息传开来,周围几十里地的群众,都要打着电筒,点着火把,爬山涉水,不分晴天或者阴天,赶到放映电影的广场上去看。
一个卫生工作人员,背着那受人欢迎的红十字袋下乡,一进村寨,就被群众前呼后拥,这个叫大姐,那个喊同志,亲热地引到家里,人们都说:这是毛主席派来的人。
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好的。要不然,我们的卫生工作人员和电影放映队就不会受到兄弟民族的爱护和欢迎了。然而,随着兄弟民族的政治觉悟的提高,生产的日益发展,他们对于文化生活和卫生健康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还赶不上他们的要求。
不久以前,我到云南省怒江西岸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采访,在潞西县允茂区勐茂?(乡)的蛮棒寨,看到一位傣族农民,他的名字叫金冷,是蛮棒寨团结生产委员会的副主任,又是全乡信用合作社的主任。有一天晚上,我们在他的新竹楼里,几个人团团地坐在一张桌子的周围。他提出了一个问题:“电影队为什么不到我们这里来?”
我问他:“电影队以前来过没有?”
“没有”,他紧接着说:“电影队以前只是在芒市放映。我们很想看一看内地的生产经验,学习汉族老大哥的农业先进技术。”
接着他又说:“前两年卫生工作人员常到寨子里来组织群众灭蚊蝇,今年也不来了。”
我们觉得有关的领导机关应该重视金冷的这个意见。因为这项工作,在兄弟民族地区是为群众所热爱的。这个意见,不只金冷一个人有,我们碰到的人,只要接触到这个问题,都有同样的感觉,就是当地的文化、卫生部门的同志也有同感。那就是说,我们的电影放映队和卫生工作人员,要尽量到边疆来,满足边疆兄弟民族人民提高文化和卫生水平的迫切要求。


第3版()
专栏:

党组织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的作用
——中共甘肃省代表会议代表访问记
本报记者 袁良
在六月七日到十七日召开的中共甘肃省代表会议上,省委第三书记李景林代表省委作了“关于农业互助合作和增加生产的报告”,报告中肯定了甘肃党组织在领导群众改造自然斗争方面的成绩和经验。在会议期间,记者就这一问题访问了有关的代表。
甘肃是一个地区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的省份。这里有雨量奇缺的干旱地区,也有较理想的大面积灌溉区;有流砂为害的滩地,也有水草肥美的草原;有黄土丘陵地带,也有森林蓊郁的山区。地理条件上的这些差异,说明了各类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不同的特点。为了发挥这些土地的潜力,达到增加生产的目的,甘肃省的党组织在领导农民逐步地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也领导农民开始了改造自然——也是改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伟大斗争。
改变人对自然的认识
党要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同自然灾害作斗争,首先就必须清除农民从旧社会带来的对自然现象的一些错误认识,使他们能够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
甘肃省中部有二十七个县是有名的干旱地区,以定西专区来说,每年的降雨量平均只有二百五十公厘,还有些地方的雨量更少,有“十年九旱”之说。但每当缺少雨水的时候,农民们不是积极兴修水利,而是到处求神拜佛,把生产都耽搁了。因此,当地的党组织决定把农民的行动引导上正确的途径。
一九五三年夏天,榆中县高崖区的工作人员要帮助农民寻找水源,兴修小型水利。当时许多农民冷淡地说:天不下雨,浇水也不顶事!工作人员在山沟中发现了一处泉水,经过了多次动员,有些农民才勉强去参加修渠。在修渠过程中,有一位张老汉无论如何不让渠道经过自己的地边,说什么
“阴水一泡,太阳一晒——阴阳相击,庄稼就会死去”,工作人员反复地向他讲道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工作人员答应如果庄稼死去,政府按价赔偿,他才答应下来。没有几天,他这片靠渠道的地里的麦苗因浸了水由黄变绿了,这时他就悄悄地到渠道上去放水,再不怕“阴水一泡”了。有人因此向他打趣,他却不在乎地说:“出钱出力都行,不让我浇水可不行。”到一九五四年底,由于广泛地兴修小型水利,定西专区的十万零九千八百亩干旱地变成了水田。
也有些党组织积极领导农民引水灌溉。例如在靖远县,有一条名叫沙河的干涸的河道。每年到五、六月,即使当地不下雨,这条河道里也会出现汹涌的洪水,不断地冲毁两岸的庄稼。一九五二年春天,当地党委决心领导农民把这条“害河”变成“利河”,但有许多农民不赞成,他们说:“挖沟掏渠顶什么?”“老辈人手里弄不成,咱们能弄成吗?”县委为了教育农民,组织他们到洪灌区参观,并帮助群众分析旧社会“引洪成灾”的原因,使群众懂得了引水灌溉的好处和办法。这样,农民才在县委书记、县长的亲自领导下,沿着河岸修了一条十多里长的渠道。一九五四年六、七月份,这条渠道里流进了带有黑色肥料的洪水,灌溉了有二、三百亩土地。那年秋后,这些地里的糜谷长到半人高,穗子结了尺把长。
各级党组织除了领导农民兴修小型水利外,还领导农民改进耕作方法。中共定西地委研究掌握了天气变化的规律,知道“四月晒川,五月晒山”
(农历四月前后川地多旱,五月前后山地多旱),全区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份,秋季作物较夏季作物产量要稳定,于是提出了增加秋田播种面积的办法。今年,全区已将四十万亩夏田改种秋季作物,预计每年至少可以增产四千多万斤粮食和六、七千万斤饲草。
征服风砂灾害
“共产党一来,自古没有办到的事情都办到了。”金塔县人民对当地党组织领导他们战胜砂害的事迹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人们都记得:过去每到春季,大风卷来流砂,不是填平了河渠,就是掩埋了庄稼。据统计,金塔县每年遭受砂害的田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灾区的居民纷纷地迁移到别处去,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解放前,这个只有五万多人口的县,经常流浪到外地去的农民就有一万人左右。
土地改革以后,前中共金塔县委书记马能元下决心要领导农民战胜这种砂害。马能元经常冒着风砂、冰雪到农村去访问老农。当时老农的回答是:除了插风墙(用柴草在地边插起一道防砂的篱笆)和植树造林以外,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但是风墙却无力抵御较大的风砂袭击;植树造林又是长期的工作。
马能元继续寻找办法。在一次开挖渠道的工作中,马能元发现在土层底下被掩埋的砂子已经同草根、树根结成了块状。他就联想到是否可以用黄土来压埋砂丘呢?于是他召集了受灾地区的农民座谈,同时把他的意见提交县委会讨论。最后县委同意他的意见作出了压砂的决定,并用“人不灭砂、砂要灭人”的口号动员群众同风砂作斗争。一九五二年四月九日,向砂丘大进军的战斗开始了。县、区干部和几个乡联合起来的六百多名民工,用柴草、石头、湿土向“潮湖砂丘”压去。经过五天时间,这座面积一百亩大、近三丈高的砂丘就被制服了。从此以后,全县农民展开了同风砂的斗争。几年来,全县已有总面积五千多亩的数十个大小砂丘被掩压,并且在这些砂丘的周围植草种树,使砂丘变成了草山。就是这样,金塔县的三万六千六百多亩农田和十二条渠道,都从风砂的威胁下解救出了。
现在,金塔县的领导机关认为继续同风砂作斗争,仍然是一项经常的中心工作。仅今年春季,他们又领导群众掩埋了砂丘一千四百八十亩,还大量地种植了树木。金塔县又成立了林业站,准备指导群众在县境西北建造一条一百多里长的防砂林带。
金塔的自然面貌正在改变着,几年以后,它将不再是风砂弥天、砂山撵人的地区。
把穷村子变成富村子
据陕州水文站测量:由甘肃境内的几条主要河流(如渭河、泾河、大通河等)每年流入黄河的泥砂,约有三亿三千万立方公尺,泥砂中约共含氮肥、磷肥、钾肥一千一百五十万吨。其中仅氮肥一项,即等于甘肃全省今年计划供应油饼所含氮肥的一千倍左右。难怪天水、庆阳、平凉等山陵沟壑地带的农民说:“大雨过后,一冲三光(土光、粪光、籽种光)。”加上农民为了生活,历来采取“广种薄收”的办法,乱垦山坡,乱开荒地,大大地破坏了山林、野草的被覆能力,加剧了水土的流失。结果是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解放以后,党组织领导农民群众在一些地区开展了综合性的水土保持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全省主要地区已完成了培地埂、挖地坎沟等田间工程二百多万亩和防洪沟一万九千多条,造林和封山育林一百三十多万亩,种植草木樨七十多万亩,并且大量地修筑了各种谷坊、涝池、蓄水堰等。所有这些有关水土保持的大小工程已经初步显示出它们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邓家堡就是一个例子。
邓家堡是天水专区武山县渭河南岸的一个山村,村庄被几条大沟环抱着。几十年来,由于雨水的冲刷,小沟都变成了大沟,肥田变成了瘠地。山上无草、坡上无树,粮食产量极低,肥料、饲料、燃料俱缺。农民们不仅终年吃不饱肚子,就连烧一把柴都得到八十里路以外的地方去打。可是现在变了。沟壑里打起了数百条大坝,田地里筑起了无数的地埂,村周围种上了一万多株树木,种植了三十多亩草木樨。邓家堡的每亩土地的产量已经由一九五○年的八十斤增加到一百二十四斤(一九五四年的产量)。全村原来的二十二户缺粮户,现在都变成了自给户和余粮户;去年余粮户卖给了国家六千三百斤余粮。农民说:“我们邓家堡由穷村子变成富村子了!”
可是邓家堡的由穷变富,是走过一段曲折道路的。一九五二年七月,武山县委工作组到邓家堡试验水土保持工作,当时农民的思想顾虑很多。怕挖了地坎沟不长庄稼;怕人少办不成事。工作组就帮助农民挖地沟,培地埂。第二年,农民亲眼看到培了地埂的地能够蓄水、保墒,庄稼好,产量高,消除了顾虑,这时水土保持工作才以互助组为中心逐步地展开了。
“雪水就是粮食”
河西走廊(包括武威、酒泉两专区),是数百公里长,数十公里宽的大面积灌溉区,现在有五百多万亩耕地完全靠祁连山的雪水来灌溉。雪水的特点是“天气越旱,水量越足”。一九五二、一九五三年,正当定西等地亢旱的时候,河西走廊却因靠雪水灌溉赢得了丰收。所以农民们说:雪水就是粮食,雪水就是命根子。
解放之前,这里因为水规黑暗,渠道破烂,农民们的田地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足够的灌溉。解放后张掖县委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水利的工作。一九五三年领导群众改革了水规,订立了新的水利公约;提拔农民积极分子参加了水利管理工作;整顿了水利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县委又领导群众进行了合并渠道、整修水闸的工作;初步实行了集中轮灌,改串灌为畦田灌溉,改深灌(有灌一公尺深的)为“薄灌勤浇”等。到了一九五四年,全县又推行了先进的灌溉方法,建立了放水时上下游地邻、村邻的交接班制和责任制,加强了区、乡工作人员在放水期间的巡回检查制度。所有这些,大大地减少了水量的渗漏、流失,提高了流速,使轮灌期由四十天缩短到十八天,适应了禾苗生长的需要。
不久,由于全县麦田播种期过于集中,头轮灌期一到,二十九万亩麦田几乎在几天内都需要放水。这样就发生了新的困难,有的麦田得不到及时灌溉,影响产量。县委根据全县麦子成熟期有早有迟的情况,提出“分区分期播种”的办法。把这个办法提交当地区乡工作人员、劳动模范和老农研究后,大家认为:许多农民过去所以抢先播种,是因为怕种得过迟,灌不上水。实行分期播种既不违农时,又可及时灌溉,这是一个好办法。经过动员工作,农民们也接受了这个办法。今年全县十二个区已经划分成了四类地区(其中又分若干小的区域),进行了分期播种。在头轮灌溉期到来时,没有发生往年那样抢灌的现象;同时豆田和其他夏杂粮田地也获得了适时灌溉。
同张掖一样,河西走廊各县的党组织也领导农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改革工作。根据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的统计,武威、酒泉两专区的灌溉面积扩大了四十八万四千二百亩。酒泉地区各县的粮食产量,已由一九五○年的两亿四千多万斤增加到一九五四年的四亿四千多万斤,改变了历史上一贯缺粮食的穷困情况,变成了有大量余粮的地区。
甘肃省的各级党组织并没有满足对自然改造的现有成绩。他们知道这只是改造自然的伟大斗争的开始,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横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党代表会议要求在农村工作的全体党员,根据党代表会议一致通过的“甘肃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有关农业生产的各项决定,继续带领群众征服自然,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在工业化建筑的道路上前进
——乌拉尔纪行之六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何

是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太阳才爬上地平线,还没有赶走夜间留下的寒意。斯维德洛夫斯克劳动了一周的人们,有许多还在甜睡,市面静悄悄的。这时,一群又一群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向市郊出发了。他们走过了天然岩石构成的“石幕”,回忆起在沙皇俄国时代斯维尔德洛夫带领其他革命工作者在这里开会的故事。他们穿越过撒满白霜的森林,走向美丽的沙尔塔什湖,合唱着快乐的歌曲。嘹亮的歌声惊起了林间的小鸟,打破了清晨的静寂。
一群教育学院的女学生走着。她们当中有谁高声背诵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句:
“我知道城市会出现,
我知道园圃会开花,
当苏维埃国家有这样的人们。”
青年团员们去作假日郊游吗?不是的。他们是去做“这样的人们”——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继承着“义务星期六”的传统,用“义务星期天”的劳动,帮助国家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制造厂。参加上一个“义务星期天”的是斯维德洛夫斯克工学院的学生,参加这一个“义务星期天”的是矿业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学生。我追随青年团员们的脚迹到了工地。
在森林旁边的工地上,前面部分已经建立起厂房的骨架,后面部分继续打着地基。老远可以看见未来的混合混凝土的车间的耸立的大料斗。正式的建筑工人今天休息去了。工地上东一群西一组的义务建筑工人在活动着。参加劳动的女学生们都穿着一身灵活的运动衣裤。青年团员们有些在掘深基坑和清除基坑里的石头,有些在砌砖,有些在搬开工地上多余的杂物。
在厂房的骨架下,一群学生在拉动一根碍路的钢轨。钢轨似乎很重,他们一下、两下拉不动,后来合着拍子,嗬嗬嗨地把钢轨拉到路边去了。另一群学生在搬开一些较小的铁块。矿业学院地质勘探系的团支部委员沙雷切夫正把铁块递给第二个人。
“你好!工作满有意思吧。”我向他们问讯了。沙雷切夫回答:“我们学院今天来了八百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想把工厂更快地建立起来,使得在斯维德洛夫斯克和附近各地出现更多的新房屋。这个工厂将来每年出产的构件,足够建造三十万平方公尺房屋。”
在沙雷切夫组的对面,十来个矿业学院的女学生组成了活的“输送带”。砖块经过这个“输送带”运到未来的车间的半截墙边。她们一边进行“流水作业”,一边有节奏地合唱着歌曲。砖块整齐地累叠起来。明天,砌砖工人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在这些男女学生中,我遇见了我国的男女留学生。他们在矿业学院学习,自愿来这里学习苏联青年的劳动精神。他们今天来了约二十个人。上一个星期天,在工学院学习的我国留学生也来过。
我走到一排五个圆桌大的基坑面前。每个基坑有六个男女学生有说有笑地挥动着铁镐。他们跳出基坑来和我交谈几句,又赶紧跳回原地去工作。另外一处基坑里尽是石头,把学生们弄得满头大汗。但是他们还是认真地掘下去,石头只好向他们让步了。
教育学院的女学生们正在未来的工厂工人住宅区搬运垃圾和填平地段。这里已盖好十三座两层楼房屋,斯维德洛夫斯克的几千青年团员——大学生、工人、职员——参加了它们的建筑。早晨在来路上朗诵马雅可夫斯基诗句的费多托娃也在这里搬运垃圾。
“你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感觉怎样?”我问这位浅黄头发的姑娘。这位未来的教员凝定蓝眼睛,若有所思地说:“义务星期天发展着集体主义的感觉。义务星期天培育着爱劳动的精神。我们全都努力在下班前完成工作。斯维德洛夫斯克有六千青年申请参加开垦荒地,只有五百人得到批准。我们需要读完学年。我们也希望把自己的小股劳动投进全国人民的劳动巨流中去。所以我们决定了来这里工作。”
过了“义务星期天”,工地上的工作由八百个经常的建筑工人进行。他们也是响应党的号召从各个企业来的青年团员。许多人为了实现团员的理想,不惜离开原来工资更高的、工作较熟悉的岗位来这里干条件比较困难的工作。他们和建筑斯大林格勒钢筋混凝土构件制造厂的青年工人们进行着社会主义竞赛。他们一月月地加快速度:一月份完成计划百分之一百二十二,二月份—一百三十七,三月份—一百七十二……。一座工厂凭着这个速度好像植物从平地一天天地向上成长着。这个乌拉尔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制造厂中的一个工厂将提前一年在今年十二月完工。它每年将出产十二万立方公尺钢筋混凝土构件和三万立方公尺混凝土浆。

斯维德洛夫斯克钢筋混凝土构件制造厂只是乌拉尔在建筑中的这类工厂之一。在车里雅宾斯克的市郊,我也见到已经建好厂房骨架的同样大规模的工厂。它也是由这个市的青年团员建筑的。
在马格尼托高尔斯克的住宅区,我见到全苏联最先用钢筋混凝土的大墙板无骨架地装配起来的房屋和制造这些构件的工场和工厂。带我参观的是马格尼托高尔斯克建筑局大墙板部主任马克土明同志。这位小个子的技术科学硕士,是为实现工业化建筑方法而斗争的积极分子。他最初来到马格尼托高尔斯克准备硕士论文,可是被城市的实际设计工作所吸引,把写硕士论文的事勇敢地丢开了几年。他是第一座用钢筋混凝土的大墙板无骨架地装配起来的房屋的建筑者之一。他认为:在建筑五层楼以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无骨架是比有骨架更方便更有前途的。
六座四层楼用大墙板无骨架地盖成的房屋,排列在乌拉尔河右岸钢铁工人住宅区的漂亮而整齐的建筑物当中。马格尼托高尔斯克每年建筑着十万平方公尺住宅。只有用这种工业化建筑方法,才能赶得上客观发展的需要。这些由钢筋混凝土构件构成的房屋的每个房间,是用四大块墙板和一块顶板装配的。用三吨重的起重机从下而上一层层装配。所以在装配第二层的时候,第一层就可以铺地板和修饰了。装配组九个人,分两班工作。每块墙板平均装配十二到十八分钟,包括安置和校正的六分钟到十二分钟。第一座二十四套间的房屋因为经验不足,装配了六个月;第二、第三座二十六套间的房屋只装配了二十八天半和二十八天;第四、第五座三十二套间的房屋—三十六天;第六座四十套间的房屋—四十天。无骨架的大墙板的房屋构件简单,所以装配的时间这样短。马克土明工程师举出了鲜明的对比:“建筑砖房的劳动量每一立方公尺为一点四—一点五工作日,建筑有骨架的构件房屋每立方公尺为一点二工作日,无骨架的构件房屋每立方公尺为零点二五—零点三二工作日。”
在这几年来,构件是在工场的模架上制造的。工场非常简单。在室外空地上躺着一排大门板似的模架。在这些模板钉成的模架里装上钢筋,灌上混凝土浆,通上蒸汽,过一定时期便凝成大墙板,然后拆开模架取出。用这个简便方法,一个工人一班平均制造零点七立方公尺构件。
从一九五四年冬季起,在马格尼托高尔斯克开始建筑盖房屋用的大墙板的工厂。一九五五年可以开工。马克土明工程师说:“它的生产能力比不上斯维德洛夫斯克工厂,但是每年生产的构件足够装配三万平方公尺以上住宅。”马格尼托高尔斯克在乌拉尔河右岸的住宅建筑因此将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

在乌拉尔东南的马格尼托高尔斯克的人们,利用当地钢铁工厂废弃的钢渣制造钢渣混凝土构件。在乌拉尔西北的别列兹尼奇的人们,利用沙和水泥或沙和石灰制造又轻又耐热隔音的多孔混凝土构件。在别列兹尼奇,我到了全苏联第一座制造多孔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和用这种构件试建的房屋。
北乌拉尔建筑局和工业设备中央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一九五四年年底在别列兹尼奇用多孔混凝土的大墙板试建了一座三层楼房屋。经验证明,用这种多孔大墙板建筑不但可能而且经济。因此在原来制造试验性房屋的车间旁边建立了新的工厂。这个工厂除了机器以外,一切都是由青年们的劳动创造的。其中有些人学习了操作技术,成为工厂的工人。
工人不多,基本是女工。因为工厂的生产过程全部是机械化的。升降机把仓库里的沙运到高处旋转的烘干器的料斗中。烘干了的沙落到下面研磨机上研碎。沙、水、水泥都经过计量器,同时起沫剂加水也在旋转的起沫器内搅拌。然后泥浆和泡沫在转旋的混合器内混和,再倒进门板似的大模框中。在大模框中预先放好钢筋和暖气管。模框停在通到压热器的铁轨上。过了一定时间,它便被推进大锅炉似的压热器中。在摄氏一百七十四度热度和八个大气压力的蒸汽中,模框内的泡沫泥浆便变成多孔的混凝土墙板。
这个工厂一年能出产三万立方公尺的构件。具有五台压热器的这类工厂一年所产的构件,能够代替二千五百万到三千万块砖,用这些构件比用这些砖建筑节约费用一半以上。工厂不但制造住宅用的构件,也制造工业建设用的极牢固的构件。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在两年内建立制造钢筋混凝土的构件的工厂四百零二座和工场二百座。在乌拉尔和全苏联各地,这个决定在顺利地实现着。苏联在工业化建筑的道路上迅速地前进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