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尼赫鲁总理在苏联各地进行参观和访问
新华社十四日讯 据塔斯社消息: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和随员一行离莫斯科后,先后在斯大林格勒、森佛罗波尔、雅尔塔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于十三日到达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他们在沿途各地受到当地政府、社会活动家和成千成万苏联人民的热烈欢迎。
尼赫鲁总理等一行于十一日到达斯大林格勒,在斯大林格勒参观了斯大林察里津—斯大林格勒国防博物馆、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尼赫鲁总理在斯大林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道:“我到这里来向这个不屈的和胜利的斯大林格勒致敬。”当尼赫鲁总理参观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时,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向尼赫鲁总理表示热烈欢迎,并赠给了他一本工地建设情况的照片。
十二日晨尼赫鲁总理从斯大林格勒飞抵森佛罗波尔,随即又由此往克里米亚南岸,在阿路什塔乘
“安加拉号”帆艇往雅尔塔。途中,苏联“阿尔召克”少先营的一艘汽艇赶了上来。汽艇上的儿童齐声高呼:“尼赫鲁总理,我们请您到阿尔召克少先营来!”于是,帆船靠了岸,尼赫鲁总理等在带着鲜花的孩子们的簇拥下参观了这个被称为“天堂”的少先营地。孩子们送给了尼赫鲁总理一幅绘着阿尔召克全景的大油画,给他的女儿甘地夫人戴上了玫瑰花圈。尼赫鲁总理送给了少先队员们一根白檀木小棍,并曾对孩子们说:我永远忘不了这次聚会,并且要把你们的问候转告给印度孩子们。我希望,当你们长大,而印度的孩子们也成年时,你们将互相合作。
尼赫鲁总理等于十二日到达雅尔塔后,随即参观了克里米亚最大的工会疗养院——利瓦吉亚,这里曾举行过有历史意义的雅尔塔会议的大厅吸引住了印度总理的注意。来宾们还参观了各主要宫殿并和休养员们进行了交谈。随后,尼赫鲁总理等前往米斯赫尔参观了一所农业工人疗养院和一所伐木工人疗养院。同日,尼赫鲁总理在这里参加了乌克兰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卡尔钦科举行的招待会。(附图片)
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到达莫斯科。尼赫鲁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在飞机场检阅了仪仗队。
印度共和国总理尼赫鲁到达莫斯科后乘车经过马雅柯夫斯基广场时受到莫斯科居民的热烈欢迎。


第4版()
专栏: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两院主席
分别接见和招待瑞典议会代表团
据新华社讯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十三日接见了应苏联最高苏维埃邀请前来苏联访问的瑞典议会代表团。
伏罗希洛夫致词欢迎代表团。他说:我深信,你们的访问苏联将更加巩固我们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将有助于维护和平的事业。
瑞典议会代表团团长、瑞典下议院议长尼尔逊致答词。
据新华社讯 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沃尔科夫和民族院主席拉齐斯十三日举行招待会,招待瑞典议会代表团。
出席招待会的有米高扬、别尔乌辛和萨布罗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库拉托夫和塔拉索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潘克拉托娃,苏联最高苏维埃两院各常设委员会主席,苏联各部部长,苏联元帅,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别哥夫等。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瑞典驻苏联大使索尔曼。
沃尔科夫和瑞典议会代表团团长尼尔逊先后在招待会上讲了话。
沃尔科夫说,你们到我们苏联来访问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我深信,你们的访问我国有助于巩固瑞典和苏联之间的善邻关系,发展和加深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你们在访问苏联的短短时期内,有机会亲眼看到了我们苏联人民正在从事和平的建设劳动,他们希望同各国人民,包括我们的邻国瑞典人民在内,一道过和平和和睦的生活。
尼尔逊谈到了瑞典代表团访问苏联的观感。他说,苏联由于人民的热爱劳动正在迅速前进。我们到处看到的东西都证明,苏联人民在努力争取安全、反对新战争和保障持久和平。尼尔逊说,我们深信各国人民将来必定能够实现互相谅解、充分信任和合作。伟大的苏联人民能够作出伟大的贡献,保障全人类获得这样一种理想的前途。


第4版()
专栏:

麦克米伦谈越南协商会议问题
新华社十四日讯 伦敦消息:英国外交大臣麦克米伦十三日在下院回答了议员们所提出的关于越南双方地区当局举行协商会议的问题。
工党议员威廉·华贝问麦克米伦已经做了些什么工作,以保证举行南北越代表的会议而为将在一九五六年举行的全越普选进行准备。
麦克米伦回答说,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问题所发表的最后宣言规定,南北越双方有关当局应该从七月二十日开始举行关于在越南举行普选的问题的协商。他说:组织这种商谈并不是英国政府的责任,“可是他们自然希望这种商谈能够举行”。
另一个工党议员克里斯托弗·梅林说,英国政府所负的责任比外交大臣所说的要密切得多。他说,因为艾登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是日内瓦会议的主席,英国政府应该采取强有力的主动以促使达成
一项协议。
麦克米伦声明说:“当然,政府对于这个会议的最后宣言承担着全部义务”。但是,他说:“有
些时候最好是让负主要责任的人们来作这件事,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负责人是南北越双方当局”。


第4版()
专栏:

范文同副总理号召按期举行越南协商会议
新华社河内十四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讯:越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范文同十二日在向六百多名知识分子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高级官员讲话时说:举行协商会议以准备通过普选完成国家的统一,是全体越南人民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范文同指出,日内瓦协定在承认越南人民的民族权利,即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恢复了越南的和平。这构成了越南人民目前争取统一的斗争的法律基础。
范文同追述了美国从日内瓦会议召开以来所进行的破坏越南和平和统一的阴谋,他说:越南人民不放松他们的警惕。越南人民正在努力巩固北越,这是全体越南人民的坚固基础和支柱,我们南部同胞的希望。
范文同指出,必须不分社会阶层、政治关系或宗教信仰,团结一切主张和平和统一的力量。他指出,必须按照日内瓦协定的规定,在七月二十日准期举行协商会议。


第4版()
专栏:

美国的“怀疑”和“担心”
蒋元椿
美国政府领袖们最近就将要举行的苏、法、英、美四国政府首脑会议接连发表了许多谈话。用美国参议员汉弗莱的话来说,他们在这些谈话中对于这个举世瞩目的会议表现了“怀疑、担心和犹豫”。
这看来似乎是奇怪的。一向是苏联主张大国谈判协商解决国际问题,一向是美国不肯开这样的会,所以会总开不成。现在,美国说可以开这样的会了,这好像美国在开会的问题上同苏联接近了一些的样子。苏联是认为会议应该要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增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信任的。从这里看,如果美国说要举行四大国会议,的确是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那它就没有理由对会议的前途有什么
“怀疑和担心”。
然而美国当局却对这个即将召开的会议表现得惶惶不可终日。杜勒斯和参议员诺兰之流一再警告美国人民不要对会议抱有什么希望,杜勒斯并且把这种希望称之为“所有危险中最大的一个危险”。
为什么美国人民对于会议的希望竟然会是一种最大的“危险”呢?为什么杜勒斯定要美国人民同意他的看法:即使举行了大国会议,“在若干时期内,我们仍旧需要像一个在危险中的国家那样地生活”?
对会议抱希望是危险,开了会更有长期的危险。那末,照杜勒斯的意思,就只有不开会,光闹紧张,才有安全了。杜勒斯抱着这样的逻辑,又想强迫美国人民接受这个逻辑,可见他深知美国人民并不同意他的看法。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美国统治集团特别感到危险,特别对于四国首脑会议的确怀有“怀疑和担心”。它所担心的并不是会议不会有成就。而是怕会议会有所成就,以致妨碍美国继续推行它的扩军备战政策。这也就说明了美国为什么长时期以来对于举行大国最高级会议毫不热心。据“纽约邮报”在五月二十日透露,就在美国和英法一起表示可以举行会议以后,杜勒斯还在和国会领袖们的会谈中表示美国不打算特别努力使四国政府首脑早日会晤。
艾森豪威尔五月十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美国所以同意举行四国首脑会议,是由于欧洲的强大压力。这显然是实情。欧洲人民要求通过大国会谈来消除美国重新武装西德而造成的战争威胁。这种要求对西欧各国、特别是英法两国当局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同时,美国在亚洲进行的侵略活动和战争准备也遭到了坚强的抵抗。美国人民也越来越强烈地要求通过谈判来缓和国际局势,以减轻扩军备战所加于他们身上的沉重的负担。最近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百分之七十四的美国人愿意和中苏进行谈判。这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美国当政人物并非毫无遗憾地认识到,在将要到来的一九五六年的美国大选中,“和平”仍然是最能赢得选票的口号。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赞成举行四国首脑会议,借以向全世界和美国人民表示它愿意通过谈判来求得和平。但是真正“危险”的信号立刻从华尔街发出了。依靠从扩军备战中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美国垄断集团,敏锐地感觉到了大国会议可能导致的国际局势的缓和对于它的钱包的威胁。在四大国会议的建议提出来以后,华尔街的股票立刻下跌。美联社指出,这是由于华尔街害怕四大国会议标志着“冷战结束的开端”,所谓“国防工业”可能因此而减少生产。
华尔街的恐惧使美国当政人物急于一再向美国垄断资本保证:举行四大国会议并不等于“冷战”的结束,因此,它们用不着害怕战争利润的减少。而且,如果会议归于失败,美国还可以利用来加剧紧张局势。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六月二日企图把四大国会议说成是避免战争的“最后机会”,显然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华盛顿所采取的这种两面的态度,已经引起了关心大国会议前途的人的密切注意。人们注意到,美国在会议还未开始以前,就在竭力散布对苏联不信任的空气,给会议制造困难。杜勒斯在六月六日公开说,他对于苏联缓和局势的努力“表示怀疑”。他在六月七日就把会议成败的责任推在苏联身上,硬说会议的结果主要要看苏联“是否愿意对我们大家都承认感觉兴趣的某些事情加进一种设法实现的精神”。而杜勒斯表示,他所感觉兴趣的事情是要干涉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内政,企图要由美国来决定这些主权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人们也注意到,美国有些人坚持会议不讨论实质问题,并且要求给会议规定一个尽可能短的期限。美国有些人并且大谈其在谈判中可以凭借的所谓“实力地位”。由此人们不可避免地得到这样的看法:美国想用种种办法来打乱会议的进程,使会议甚至在还没有涉及到应该讨论的国际问题之前就遭受阻挠,从而使为结束“冷战”而举行的会议变成加剧“冷战”的战场。
二次大战期间的几次大国首脑会议的经过表明,只要与会各国具有相互的信任和共同的愿望,大国会议是能够获得成就的。在大战结束以后,并不是由于苏联的过错,各大国之间在反希特勒的共同斗争中所建立的相互信任,被冷战所制造出来的怀疑和不信任所代替了。军备竞赛代替了和平合作。十年以来,只是由于苏联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持久不怠的努力,由于爱好和平人民坚决反对军备竞赛和“实力政策”,而主张和平共处,恢复相互之间的信任,因此美国的实力政策处处失败,国际局势开始缓和。现在,美国一面说要开会一面又竭力贬低会议,强调不信任,并加紧宣扬所谓实力政策,这种做法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愿望显然是背道而驰。这种做法既不可能骗倒人民,更不可能使他们对于大国会议的前途丧失信心。人民的力量既然已经使战后第一次四大国最高级会议的举行成为可能,他们也就有力量使那些想阻挠国际局势缓和的人们遭到失败。


第4版()
专栏:

哥伦比亚起义农民坚持斗争
新华社十三日讯 据塔斯社蒙得维的亚消息:哥伦比亚起义农民继续顽强地同政府军队进行斗争。为了反对政府决定没收农民土地来建筑军事建筑物,农民们拿着武器捍卫自己的土地权。
据智利“世纪报”报道,哥伦比亚政府对起义农民采取了残酷的迫害措施。政府把约有十万居民的托里马省东部地区宣布为“军事行动区”,把大批军事部队派到这个地区去。政府命令维里亚里卡的所有居民(包括三千名儿童)迁往其他地区。政府逮捕了许多农民,并且杀死了一部分被逮捕的农民。
但是,这些恐怖措施并没有能使起义农民屈服。农民们继续坚决抵抗装备着坦克、大炮和飞机的政府军队的进攻。据哥伦比亚“时代报”报道,政府军队在同起义农民的武装冲突中有三十一名死亡,六十三名受伤。


第4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新闻”认为
美国没有理由留在台湾海峡
新华社雅加达十三日电 “印度尼西亚新闻”十三日刊载一篇文章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表明了它有诚意来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但是,为了给谈判创造有利的气氛,诚意必须来自双方。文章说:美国没有理由留在台湾海峡。文章指出,蒋介石政权只是靠美国的支持才得以存在的。
文章还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文章指出:美国不能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重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作用。
新华社雅加达十四日电 “东星报”今天发表文章说:“关于台湾问题,目前存在的唯一问题就是美国的态度问题。”文章说:我们已经清楚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为了促进中美谈判所作的努力,但是从美国方面还看不到这种迹象。全世界的目光现在都注视着华盛顿。
文章又说,现在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来中止由于它早先的行动而在远东造成的紧张局势的时候了。“美国故意拖延解决台湾问题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文章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它对远东的政策,亚非国家的友谊和合作将造成一种局势,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改变它们的态度。


第4版()
专栏:

南斯拉夫“战斗报”发表评论
主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权利
新华社十四日讯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贝尔格莱德消息:十四日的“战斗报”在关于联合国成立十周年的一篇评论中强调指出,现在已出现着更多的有利条件,可以加强联合国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活动的发展和作用。
“战斗报”接着追述了南斯拉夫和苏联的联合宣言,并写道:只要联合国在它的结构方面一天不是一个真正的普遍性的世界组织,它就一天不能全部完成它的任务。这意味着准许新会员国参加联合国——这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的问题现在甚至变得更重要和迫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所有符合联合国宪章的条件的其他国家都应当准予进入这个组织。
“战斗报”最后写道:联合国组成情况的改进会对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发展起重要的积极影响。


第4版()
专栏:

意大利米兰举行关于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会议
决议促进意中文化和经济关系的发展
新华社十四日讯 塔斯社罗马十三日讯:米兰最近举行了一次关于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前总理帕里、“意苏协会”主席班菲、米兰大学校长弗朗切斯科、著名的东方学家和宗教史专家彼塔佐尼以及其他政治活动家、科学家、作家、意大利一些主要工业公司和银行的代表。会上发言的人都着重指出必须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贸易和文化的联系。许多发言的人并且指出,意大利在同中国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方面做的事情很少。
会议通过了两项决议。一项决议希望意大利各大学和各文化教育机构研究中国的历史、艺术和文学,并且提出了关于意大利必须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文化联系的问题。另一项决议要求消除阻碍同中国进行贸易的一切政治性的障碍。这项决议建议派遣意大利工商业代表团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便具体地研究两国之间建立更有成果的贸易关系的可能性。


第4版()
专栏:

巴黎的人们盛赞中国艺术团
——巴黎报纸综述
参加巴黎第二届国际戏剧节的中国艺术团六月八日结束了在法国的第一期演出。在短短的五天的公演中间,中国艺术团以它的优美的京剧、舞蹈和音乐节目,给第一次和中国戏剧艺术见面的巴黎观众们带来了极大的喜悦。
几乎所有巴黎报纸都在谈论着中国的舞台艺术。具有悠久的艺术传统和高度的艺术教养的法国公众为中国艺术团的演出所深深地感动了。从法国报纸的报道和法国戏剧评论家的详尽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人们以真正激动的心情,赞美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演员们的卓越表演,赞美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人民的艺术。
法国报纸指出,中国艺术团的演出变成了戏剧节活动中人们注意的中心。萨拉·伯纳尔剧院的每一场公演都是座无虚席。实际上,在开始公演的一星期以前,全部门票就已出售一空。许多人因为买不到票而深为遗憾。有的人甚至以原票价十五倍的高价设法购买门票。
在萨拉·伯纳尔剧院的观众中间,人们可以看到巴黎文化艺术界的许多名流:诗人路易·阿拉贡,作家让·保罗·萨特、亚尔培·加缪、维尔高尔,小说家马赛尔·埃姆,剧作家马赛尔·阿夏,漫画家让·艾飞……。当一场戏演完的时候,观众们起立,狂热地向演员们鼓掌欢呼,艺术团的演员们有时甚至谢幕达三十次之多。“战斗报”记者赫·许温说:中国艺术团的演出“使巴黎如醉如狂了”。
巴黎艺术界人士认为这次演出是本世纪初俄国的迪亚基列夫巴蕾舞上演后五十年来巴黎文化生活中最为轰动的一件大事。“法兰西晚报”记者在报道中写道:“一九○九年,当俄国的迪亚基列夫巴蕾舞上演的头天晚上,观众们在发现一种同我们的艺术如此不同的,如此艳丽、生动、自然和活泼的艺术时,感到大为惊讶。而在星期六(四日)晚上的国际戏剧节的演出中,由于我们发现了中国古典戏剧的异乎寻常的美,因此我们也大吃一惊。我在任何剧院里很少看见过像萨拉·伯纳尔剧院里的观众那样站起来狂热地在这场难忘的演出结束后对中国演员欢呼喝采。我们从京剧中得到的东西值得我们作长期的细致的研究……。”“解放了的巴黎人报”记者希望中国艺术团能在巴黎上演一年。他说:
“对我们来说,为了能研究这种使我们耳目一新的艺术,演上一年不算太长的时间。”
巴黎公众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感受,发出了出自内心的赞赏。尽管戏剧的故事和表现方法对他们说来并不是熟悉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戏剧中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达到并且打动他们的心灵。
六月十一日的“快报”周刊说,“(中国戏剧)传统历史已有十多个世纪,悲剧、喜剧、闹剧、崇高的美,以世界上最自然的方式揉合在一起。”报纸在评论中国演员的演技时说,中国演员的“每一动作都是对空间的征服,以空间来表达人类世界。人体,在这里,恢复了原来的职能——完满地表达生命。”它说,“在这种戏剧中,一切都使人获得最高的喜悦。”
简练、生动的中国戏剧艺术像吹来的一阵清新的风。许多评论都提到京剧表演手法的巧妙和经济,六月十一日的“费加罗文艺”周报上刊载的克劳德·贝涅尔的文章说,“中国戏剧首先努力寻求唤醒众人心中睡着的诗人。……”
中国艺术团在巴黎的第一期演出不仅在艺术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种通过艺术而引起的中法两国人民之间的共鸣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路易·阿拉贡在四日晚中国艺术团第一次演出以后说:通过它的戏剧,巴黎在星期六晚上认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战斗报”记者许温写道,中国艺术团的演出“即将使得更多的人倾向于人民中国,倾向于永恒的中国——那就是中国人民。……”
六月九日的“法兰西文学”上发表的记者特丽奥勒的文章恰当地估计了这次演出的意义。她写道:“这是难忘的艺术上的一个辉煌胜利,这是一个开端,这是新生!但是中国剧团的到巴黎来这件艺术界的大事,也是一个历史性事件。这是北京和巴黎之间的第一次活生生的联系,这个联系受到热烈的欢呼,受到热烈的赞美。这些古老的文化的年青的继承者已经来向我们表明了他们的这样的愿望:‘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这句话看来似乎是今天中国的口号,我们全都能够响应这个号召,谁都能够。我们能够这样是不常有的事情。”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麦克米伦谈四大国首脑会议问题
新华社十四日讯 塔斯社伦敦十四日讯:六月十三日,英国工党议员乔治·汤姆逊在下院向外交大臣麦克米伦提出质询,要求他说明计划中的四大 国高级会议的目的。据新闻联合社消息,麦克米伦在回答汤姆逊的问题时说,四国政府首脑会议的目的已经在西方国家政府五月十日致苏联的照会中加以说明了。
麦克米伦又说,这第一次会议“将是广泛地交换意见的性质,将是一种推动大家寻求办法的新的刺激剂,借助于这些办法就可以首先求得处理这些问题的门径,然后,像我们所希望那样,加以解决。”


第4版()
专栏:

阿登纳到华盛顿和杜勒斯会谈
新华社十四日讯 华盛顿消息:西德总理阿登纳乘飞机在十三日上午抵达华盛顿后,在当天晚上同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进行了晤谈。法新社引消息灵通的西德人士的话说,这次晤谈是由于杜勒斯要求而特别举行的,按照原订日程,阿登纳同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之间的会谈将从十四日开始。


第4版()
专栏:

我国艺术团在巴黎
应邀参加巴黎第二届国际戏剧节演出的中国艺术团,五月三十一日乘车到达巴黎,受到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图为法国全国演员工会主席盖比·摩雷夫人(右第二人)等在车站欢迎中国艺术团的情形。前排左起第一人是中国艺术团团长张致祥,第二人是京剧名演员杜近芳。     新华社稿
参加法国第二届国际戏剧节的我国艺术团,已从六月四日到八日在巴黎举行了历时五天的第一期演出,引起了法国文化艺术界和新闻界的巨大兴趣以及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我国艺术团的演员们向热烈欢呼的法国观众谢幕。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