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而斗争
  潘梓年
马克思主义给人类历史放出了万丈光芒,照明了解放全人类的道路。列宁在一九一三年曾经这样说过:马克思主义出世以后,全世界历史三大时代中的每一个时代,都使它获得了新的证实和新的胜利,但行将到来的历史时代,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注〕。列宁这个英明的预见,已为四十多年来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完全证实了。首先是俄国的无产阶级在一九一七年取得伟大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东南欧的一些国家挣脱了资本主义体系,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在亚洲,中国人民也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苏联现在正进行共产主义建设。中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也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胜利。而那些暂时还没有摆脱奴役走上自由幸福道路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也正在为争取和平、民主而不屈不挠地斗争着。他们从残酷的斗争中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能够指导他们摆脱奴役,走上自由幸福道路的唯一可靠的科学。
几千年来,社会形态已经发生了好几次大的变革。但在社会主义革命以前,社会形态的变革总没有超出阶级对抗的范围,只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已。广大劳动人民仍然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彻底废除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人民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对社会实行革命的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研究了人类的历史,深切地体验了当时的工人运动。他们在批判地接受十九世纪人类所积累起来的最高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的科学。
人类在十九世纪的最先进的三个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及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联的法国社会主义。法国的社会主义是反映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劳动者的新的压迫和剥削并反对这种压迫和剥削的学说。它批评和指斥过当时的资本主义这个罪恶的社会制度,但它还只是一种空想。它对改造这个罪恶社会指不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雇佣奴隶制的本质,也不会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当时英国的古典经济学,虽然在考察经济制度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始基,但它只能个别地看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一些规律,却不能找到这种经济活动的总的趋势,总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就是运用了当时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最高成就,以无产阶级的立场,改造了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照列宁的话说,他们是“用那引起了费尔巴黑唯物主义哲学的黑格尔体系底成果把哲学丰富起来了。”而这些成果中最重要的就是辩证法。但黑格尔体系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是首脚倒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把它的首脚摆正,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并且用以改造费尔巴哈的旧的唯物主义哲学。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加深并发展了唯物主义哲学,使它贯彻到底,将它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推广为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创造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当时三种主要思潮经过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以后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共产主义。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十分完备而严整的分析,使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了“资本论”这样一部人类思想上最辉煌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巨著。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就有可能使社会主义获得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以正确、所以万能,就是因为有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它的主要支柱,有唯物辩证法作为它的灵魂。
从马克思主义一出现之日起,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就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向马克思主义进攻,企图把人类已经发出了的万丈光芒消灭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凭空而降的;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实践的总结,是人类历史的总结,是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总结。它是任何人所没有办法加以改变的客观真理。因此,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每次被官场科学‘消灭’之后,却反而愈加巩固,愈加坚强,愈加生气勃勃了。”但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要根本改造整个世界面貌,解放全人类,因而它的诞生和发展始终不能不经历着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尖锐的阶级斗争的万里征途。关于这一点,列宁在他“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一文中,曾经做过明确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头半世纪中(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和那些根本上与它相敌对的理论进行过斗争。在四十年代前半期,马克思与恩格斯打破了那些站在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上的急进少年黑格尔派。四十年代末,在经济学方面进行过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五十年代完成了这个斗争:批评了那些在狂风暴雨的一八四八年显过身手的党派与学说。在六十年代,斗争从一般理论方面转移到更接近于直接工人运动方面:把巴枯宁派从第一国际里驱逐出去了。在七十年代初期,蒲鲁东主义者米别赫在德国出了一个短时期的风头,而在七十年代末叶,又有实证主义者杜林暂时显露过头角。但他们两人对于无产阶级的影响已是非常微弱了。马克思主义已经是无条件地战胜了工人运动中其他一切思想体系。
但是当马克思主义把一切多少完整而同马克思主义相敌对的学说抛弃了以后,这些学说所表现的趋向便开始另找出路。马克思主义存在的第二半世纪(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是从马克思主义内部展开一个对于反马克思主义派别所进行的斗争开始的。
二十世纪开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斗争(和那些根本上与它相敌对的理论进行斗争;和内部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派别进行斗争),不是缓和下来,而是更为复杂,更为尖锐了。直到现在为止,这种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这种斗争是阶级斗争在思想战线上的表现。任何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使自己的革命事业能在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照耀下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这种斗争,必须同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思想展开斗争。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十分完备、十分严整、十分精密的思想体系;它一刻也不能容许同任何敌对思想,任何歪曲,任何修正的反马克思主义派别和平共居。
近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所不断获得的胜利,正和它在其他国家一样,也是经历着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尖锐的战斗得来的。在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取得政权以前,反动统治阶级就曾用那些根本同马克思主义相敌对的“理论”向马克思主义进攻。当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取得了政权以后,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也并没有减弱。相反地,过渡时期在思想战线上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是具有更尖锐的性质。我们知道,在过渡时期,阶级斗争不是缓和了,而是更为复杂更为尖锐了。国内外已被消灭和将被消灭的阶级中的坚决反动分子,他们用以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用资产阶级思想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用唯心主义世界观反对唯物主义世界观。他们用这种方法来阻碍社会的进步,阻碍建设事业的进展,并腐蚀劳动人民,直到腐蚀我们的党。所以,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为了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开展这一斗争。
我国思想界从一九五四年十月开始的对于胡适派实用主义思想、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的斗争,以及卫生事业中对于轻视医学遗产的思想、对于民用建筑方面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思想的斗争,就是这一巨大的斗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革命的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是根本改造我国社会的极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只有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正确地了解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解决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面临的任务。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武装,我们就能眼光明亮,头脑清醒,面对任何巨大的困难,不致被它们吓倒;才能在任何艰巨困难的环境中,战胜困难大踏步前进。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理论一掌握了群众,就立即变成物质的力量。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一百三十七周年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地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同一切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人民一定能够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注〕列宁在“马克思学说底历史命运”一文中把马克思学说出世以后分成了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一八四八年革命到巴黎公社(一八七一年);第二个时期是从巴黎公社到俄国革命(一九○五年);第三个时期是从一九○五年俄国革命时起。


第3版()
专栏:

  各地党组织的活动
  反对“黑会”
严格地控制会议,保证职工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娱乐,这已成为厂矿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过去,武汉市宇宙烟厂的会议不但多,而且会议的时间长,严重地影响了职工的休息和文娱活动。这个厂的党组织就同行政、工会、青年团统一安排了会议时间,全体职工是欢迎这一作法的。
但是,习惯于用会议来进行工作的同志,就觉得这个办法不好,不但不能随便开会,而且即使被批准开会,会议时间也不能太长,不能再作长篇大论的报告。于是这些同志又想出一个办法:偷偷摸摸地开会。职工们是反对这种作法的,都把这种会议叫做“黑会”。
有了“黑会”,有些应该开的会议,就开不成了。例如,有一天中午,党总支按统一安排召开宣传员会议,可是到会的人数非常少。第三分支部虽然有二十四个宣传员,但只到了五个;第一分支部有二十三个宣传员,但只到了九个。原来这天中午同时出现了两个“黑会”:青年团第三分支部正在召开团员会议,行政也在召开烟叶发酵工作会议。大多数宣传员都被拉去参加“黑会”了。
党总支对这些开“黑会”的同志进行了批评,“黑会”就逐渐减少了。 (启民)
  应该这样做思想工作
吉林省新站机务段工厂车间,在去年十一个月中,发生电机临时修十六次,严重影响了机车运用和段修率的完成。车间分支部调查了这一情况,发现主要是电机修理工人孙日升生活困难,情绪不好,没有认真钻研业务,工作中时常出现错误。
车间分支部建议工会帮助孙日升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并派他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孙日升学习回来后,分支部立刻找他个别谈话,鼓励他运用所学的先进经验。孙日升的情绪很高,他根据丰台机务段电机检修经验,结合本厂具体情况,编制了检修范围和作业过程表,并建立了电机质量记载簿。这样,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养护维修,提高了电机质量。
孙日升在运用先进经验时,曾碰到不少困难:如工具不足,材料供应不及时等。分支部就及时建议行政增添这些东西,这就更加提高了孙日升的信心。孙日升利用废料修配了两台备品,在今年第一季度就防止了五台电机的临时修。
当孙日升提出把石棉绳改为涨圈的合理化建议,行政方面没有及时地予以支持时,他的情绪就有点消沉,分支部立刻指定了一个同志去帮助他研究这个问题。在试验过程中,分支部又不断地鼓励孙日升,坚定他克服困难的决心。孙日升的试验终于成功了,以后新站机务段工厂车间,再没有发生过电机临时修或小修的现象,保证了机车正常的运用。 (吉林铁路新站地区检查组)
  监督劳动规则的贯彻
监督和保证国营工厂内部劳动规则的贯彻,是国营工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中共沈阳市北关区委注意领导各国营和地方国营工厂党组织,向党员和职工进行了有关劳动规则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和群众都认识到制定劳动规则是组织正常生产、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有效措施,因而积极地参加制定本企业内部的劳动规则纲要草案。
但是北关区委也发现有些工厂党组织对这一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它交给工会或人事部门少数干部去做;也有的工厂党组织没有深入地向党员和群众宣传这一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个别干部在工作中还发生了命令主义。为了纠正这些偏向,北关区委就召开全区国营和地方国营工厂党组织的专职干部会议,在肯定成绩后,即批判了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提出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区委宣传部又专门召开了宣传干部会议,介绍了沈阳机械铁工厂党组织宣传贯彻劳动规则的经验,这使各工厂党组织有了学习的榜样。目前,全区已有十个国营、地方国营工厂基本上完成了本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工作,有的单位已开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许多单位的劳动纪律开始好转,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 (田丰)
正确处理剩余劳力畜力
有了剩余劳动力和畜力怎么办呢?吉林省临江县苇沙河村旭日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些社员主张开展副业,甚至有人主张少种粮谷作物,多种土豆子开粉坊来解决这个问题。党组织当然不同意这种做法。党组织就向社员进行了说服教育,说明增产粮食的意义,说明目前解决剩余劳动力和畜力的根本方法,应该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实行技术改革,量力发展多种经济。经过耐心地教育,社员们对按照国家计划种植粮谷作物和解决剩余劳畜力都有了正确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党组织又发动社员挖掘农业增产的潜力,制定了农业生产计划,并决定从进行常年积肥、改良土壤、拣石格子、挖顺水沟和经营菜田等方面着手,解决剩余劳动力和畜力的出路问题。 (蒋振玉)
  学好藏语,做好工作
中共青海省同仁县委最近举办了一个藏语学习训练班,专门抽调县、区、乡三级汉、回族干部学习藏语。
参加训练班学习的同志,过去因为不会藏语或藏语说得不好,工作时感到很多困难,这次大家的学习情绪很高。供销合作社干部赵庆喜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去年十月才到同仁工作,因为语言不通,就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参加训练班后,他学习的劲头很大。
训练班学委会在学习中还想了不少办法,以巩固大家的学习情绪和成绩。例如编印了“藏汉语手册”,编印了教材,出版了藏语学习快板等等。训练的结果很好,原来根本不懂藏语的十三个人,现在已能听懂一些藏语;原来有些会话基础的,现在已能作普通的翻译。 (郑云洲)


第3版()
专栏:

  “个人主义,人皆有之”的说法对吗
  湜辛
在某些共产党员中间,流行着这样一种论调:“个人主义,人皆有之。”“谁没有一点个人主义呢!”这些人把党内一部分同志由于出身和环境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主义思想残余的事实加以夸大,说成个人主义对于每个共产党员来说都是免不了的。这当然是极其错误的说法。但是更严重的是他们因此引伸出这样一个结论:共产党员有“一点”个人主义,是无关紧要的。
有了这种“理论”,这些共产党员就对自己的个人主义心安理得,听之任之,而不加警惕,不去努力克服。要是有人对他提出批评,他还会拿出挡箭牌来:“谁没有一点个人主义呢!”
有了这种“理论”,这些共产党员也就对其他同志的个人主义采取原谅的态度,甚至因为“同病相怜”而表示同情。
有的党组织竟也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同党内的个人主义“和平共处”。例如,在中共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机关委员会不久以前举行的一次基层干部会议上,就揭露了有的基层组织的干部认为
“个人主义,人皆有之”,因而放松了对机关中某些党员干部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斗争。
由此可见,这种“个人主义,人皆有之”的论调是一种腐蚀剂,它起着取消思想改造、削弱思想斗争的消极作用,必须加以驳斥。
应当认识,个人主义是同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绝不相容的。我们常说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具有特种性格的人。这就因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使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会估计到党的整个利益,都会把党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的问题、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在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可以坚决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共产党员把任何离开党的利益的个人目的和打算,都看做是非法的、可耻的。只有这样,共产党员才能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事业而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而有个人主义思想的人,常常是把个人利益摆在前面,而把党的利益摆在后面,他们或者患得患失,计较个人的名誉、地位和物质享受;或者假公营私,借着党的工作达到私人的某种目的;或者借口为了工作,进行私人报复。个人主义怎能和共产主义并存呢?共产党员有个人主义怎么能够认为无关紧要呢?
或许有人认为个人主义野心家,也就是“大个人主义”是应当反对的;至于“一点”个人主义,也就是“小个人主义”是无伤大体的。但是,个人主义和共产主义总是互相排斥的。“大个人主义”固然对党、对革命有严重的危害,“小个人主义”对党、对革命的危害同样是不小的。何况,在“小个人主义”同“大个人主义”之间并没有一堵什么不可逾越的墙。难道某些已经被党揭露和清除出去的卑鄙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分子,他们身上的个人主义一开始就那么严重?不是的。他也是从“小个人主义”发展到“大个人主义”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对于个人主义如果不在萌芽状态就加以克服,它遇到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就必然会滋长和蔓延起来,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也好像一个毒瘤在初出现时不加治疗,发展下去就会致人于死地一样。
那末,个人主义是否能够克服和肃清呢?不错,对于我们许多出身于非无产阶级而又生活在有阶级的现社会中的共产党员来说,要克服以至完全肃清个人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努力过程。这说明了共产党员积极进行思想改造的极端重要。但要克服和肃清个人主义决不是不可能办到的。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决心努力并刻苦地去学习、修养和锻炼,不脱离广大群众的革命运动,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方法,那我们完全可能把自己的品质提高到列宁式的政治家的品质之高度。”事实上,不论过去和现在,在我们党内都有许许多多对党、对阶级、对人民无限忠诚,而使自己个人的利益完全溶化于党的利益的优秀党员。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那种认为任何共产党员都免不了有个人主义的看法,正是受了资产阶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生观影响的结果,这同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没有丝毫共同之处的。
个人主义必须坚决反对。“个人主义,人皆有之”的“理论”也必须坚决反对。只有坚决地反对了这种荒谬和有害的论调,才能更好地克服和肃清个人主义。


第3版()
专栏:

  在复员大队
  张子清
前些日子,我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复员大队中逗留了几天。在没有去以前,我曾听人说:
“复员军人多是些老弱残疾,又调皮捣蛋的人;要不,就不会叫他们复员。”可是,当我到了这个复员大队之后,很快就知道那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我去的那天,约有千人左右的复员军人,正在广场上听关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报告。他们整整齐齐地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笔记,一个个都红光满面。
我在这里停留期间,曾经接触了许多人,也参加了他们的一些会议和学习活动。我发现他们都是身体好、思想好、而且是有知识的人。
在这个大队,我调查访问了四个中队,共九百七十四人。从他们的年龄、身体条件来看,他们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青壮年;超过三十六岁的只有四十六人;按照部队对身体条件的要求,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甲等或乙等,只有十六个是有三等残废的。
这些同志绝大多数都经过战争的考验。这里有在解放战争中莱芜战役的参加者,有消灭蒋贼御林军七十四师的战役的参加者,有淮海大战的参加者,还有百万雄师下江南的参加者。他们之中有相当多的人在这些战役中流了血,为人民建立了功勋。据统计:这批复员军人中有百分之四十五以上都是功臣。
他们的政治质量很高,在九百七十四人里面,有五百三十七人即百分之五十以上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外还有不少青年团员。他们有很多人在部队里担任过领导工作,当过排长、副排长、司务长、正班长、副班长、党或团的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小组长,或者当过文化教员和文书等。有很多人有技术,会驾驶坦克、汽车,当过电话员、卫生员、测量员、机械员等,有不少人甚至还学会了生产部门或建筑部门的技术,会作木工、瓦工、石工、水电工、铁工以及烧砖瓦、烧石灰。他们的文化水平百分之七十以上达到了初小程度。百分之二十五达到了高小程度,还有一些人的文化程度更高。这批身体好、政治质量高、经过严格的组织锻炼和战争考验的战士们,在离开部队即将复员的时候,都依依不舍、不愿离开那些亲密的战友和军事战斗的岗位,但是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为了使广大青年有到人民解放军服役的机会,他们按照上级的决定,坚定地走向生产建设的岗位。他们和自己的战友告别时,曾经再三地向留队的同志提出要求并表示自己的决心。他们要求留队的同志们一定要爱护武器,带好新战士、提高本领,为解放台湾而奋斗。他们自己则表示,复员后一定在新的建设岗位上努力生产,努力工作,支援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并随时准备重上前线。某部二连战士陈忠祥要离开连队了,他跑到连部对指导员说:“指导员,我把通讯处给你留下,只要侵略者一旦进犯我们祖国,你就给我写信,我马上就来!”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这样想:这么多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这么多为了革命事业而出生入死的坚强的革命战士,当他们复员之后,对当地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政治工作和民兵工作的加强,将是一支多末大的力量!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生产,又将是一支多末大的力量!他们有着良好的身体条件和政治素养,有着相宜的年龄和一定的文化水平,有着很好的劳动习惯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像这样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什么劳动,都会创造出成绩,实现他们“在部队里是骨干,到地方上同样要做骨干”,“在战争中立了功,在生产战线上一定也要立功”的决心的。
这以后不久的一天,我看到几千名复员军人向着引导他们前进的“八一”军旗举起了他们的右手——他们向军旗告别了。然后他们满怀信心地乘上火车、汽车、轮船,向着他们自己的家乡进发。我热烈地预祝他们在复员之后,在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在新的岗位上获得新的成就。


第3版()
专栏:

  “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中文版一九五五年第十六期内容介绍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报“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一九五五年第十六期中文版已经出版。
本期的中心内容是纪念列宁诞辰八十五周年。本期在题为“列宁主义思想的伟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论中指出:列宁的名字已经成为新世界的象征。现代历史上的一切重要发展都是同他的名字,同他的不朽学说分不开的。列宁主义是革命工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最高结合,是进步的社会思想的最高成就,是俄国和世界文化的最高成就。列宁主义的伟大的世界意义随着日子的过去而愈益明显。作为一个永远具有生命力的学说,列宁主义正在不断发展,正在以新的经验丰富起来。以不朽的列宁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正在更加紧密地团结千百万劳动人民,为和平和进步,为民主和社会主义而斗争。
本期发表了许多有关纪念列宁诞辰八十五周年的文章,其中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皮克的“列宁主义和德国工人阶级的民族斗争”,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统、捷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萨波托斯基的“列宁论共产主义政党和群众的联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奥哈布的“永远生气勃勃战无不胜的列宁学说”,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拉科西的“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不可动摇的原则”,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保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契尔文科夫的“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兄弟般关系的基础”,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霍查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取得胜利的不竭源泉”,加拿大劳工进步党总书记布克的“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和加拿大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马克思列宁学院教授胡绳的“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波兰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的一生
  孙用
一百年前,波兰最伟大的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在土耳其逝世后不多几天,另一位流亡在德国巴顿的波兰诗人克拉辛斯基写下了关于他的这样的悼词。
亚当离开我们去了。这消息使我伤心。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人,他是蜜糖又是牛乳,是胆气又是心血。我们都从他而来。他是支撑着大厦的柱石之一,这大厦不是石块,而是活跃的、流血的心建成的。这是波兰人民的声音;在那时候,他们不但以他为伟大的诗人,而且以他为伟大的领导者的。在我国,由于鲁迅的介绍,在将近五十年前就知道了他的名字。他是伟大的国际诗人之一。
密茨凯维支在一七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生于立陶宛的诺伏格罗特克。那时正当一七九四年的波兰起义失败之后,波兰被普鲁士、奥地利、俄国瓜分了,立陶宛成了沙皇俄国统治之下的一省。密茨凯维支在异族的压迫之下度过他的儿时,因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爱好诗歌和关心政治,从小就倾听着政治的辩论,关心着从外国、从欧洲来的消息。
他在十七岁的时候,进维尔诺大学读书。他和同学们组织了一个秘密的团体,叫做“科学之友社”;它的目的是:以学问和道德,以了解和实行高尚的生活,来复兴祖国;照这诗人的话说来,是
“为了祖国、学问和正义”。他们在毕业后依然同这个团体保持着联系,而且还组织了新的团体:
“光社”、“德行之友社”。
密茨凯维支在大学里常常写诗,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诗写得更多了。到一八二二和一八二三年继续出版了两本诗集“歌谣和传奇”第一集和第二集。波兰的民歌和故事是非常丰富的,他用了人民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将民歌和民间故事,写成美丽的诗篇,这是最早的波兰浪漫主义的作品,是和当时流行的法国拟古主义作斗争的作品。这两本诗集很受大众欢迎。他自己后来说:“第一卷的初版五百本销得非常快,购买的人大部分是保姆和仆人。”然而那些古板的批评家们却接受不了,他们不是置之不理,就是加以攻击,他们之中还有人想骂倒他,写了一首下流的诗,题目叫做“一首短歌就能杀掉密茨凯维支”。当然,这个小诗人和他的这首短歌,大家早就忘记光了。
因为维尔诺大学学生的地下组织很活跃,沙皇政府派了官员到维尔诺来镇压。密茨凯维支和他的一些朋友在一八二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被捕,监禁在原来是巴西尔修道院的监狱里。六个月的监狱生活大大地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和创作。他在九年以后发表的“先人祭”第三卷中那一位大勇无畏,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英雄康拉德就是由此产生的。
一八二四年十月,密茨凯维支被流放到彼得堡去。他在彼得堡结识了俄国的未来的十二月党人:诗人雷列耶夫和作家别斯土舍夫以及别的许多俄国友人。后来他又到了莫斯科,加入诗人和作家的集会,同普希金成了永久的朋友。俄国友人们对于他的热爱和敬重,是使他非常感动的。在一八二四到一八二九的几年间,他写作了不少的诗;“克里米亚十四行诗”十八篇,在波兰文学里是新颕的,又是非常美丽的作品;“康拉德·华伦洛德”是立陶宛和普鲁士的历史故事诗,这是战斗的号召,诗中的英雄华伦洛德为了人民的自由,连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荣誉也不惜牺牲。这些诗都为他的俄国友人们所爱好,“克里米亚十四行诗”马上就有散文的和韵文的两种译本,普希金也译了他的两篇歌谣,又开始翻译“康拉德·华伦洛德”。
密茨凯维支在一八二九年五月间离开俄国,到了柏林,又去布拉格,和捷克诗人汉卡会面;后来就从德累斯顿到魏玛,访问歌德;最后经过瑞士,到了罗马。那时他才知道波兰起义的消息。这一次起义,是一八三○年十一月间在华沙发动的,俄国军队退出了,成立了波兰政府;诗人就动身到波兰去,在波兹南地区的波兰人民热烈地欢迎了他。然而到了一八三一年九月,华沙依然失守,十月间就完全打败了。于是大批的波兰流亡者都从德国到了巴黎。密茨凯维支因为自己没有和他们并肩作战,感到非常痛苦。
在这巨大的变动之后,他写作他的名著“先人祭”第三卷,他回忆着他的不幸的恋爱和他的狱室之夜。他的一位朋友说,“他在创作的狂热中,书桌上堆满了稿纸,他就靠在上面不停地写着,继续了许多天,连吃饭也没有时间。”“先人祭”第三卷是和以前在维尔诺发表的第二卷和第四卷完全不同的。以前是不幸的爱情,而现在却是为祖国的牺牲。第三卷的英雄康拉德在狱室中唱着他的即兴诗道:我和我的祖国是一个整体。我的名字是大众,我像他们一样爱,我也像他们一样感到痛苦。
从一八三二年十一月到一八三四年二月,是他写作“塔杜施先生”的时间。这是他的第一部杰作。他离开祖国八九年了,禁不住热烈的怀念,他记起了他的儿时;他以他的国家的光荣的过去自豪,他又确信他的国家的美好的未来。对于他的人民的缺点,他看得十分清楚,然而他也全心全意地爱着他们。“塔杜施先生”的主题是一八一一年立陶宛人民的复兴祖国的秘密的计划,又交织着因见到拿破仑的军队而感到心跳的对于“希望的春天”的幻想。密茨凯维支是写实主义者,他完全生活在他所描写的情景里。他写信给他的朋友说:“现在我是在立陶宛了,在森林里蹓跶,同犹太人和乡绅们一起坐在旅馆里。为了这诗,我只想从巴黎飞回去。”写了这部长诗以后,密茨凯维支的诗歌的活动几乎停止,他全力进行社会活动了。他不再写诗,写的是热烈的政论和大学的讲义。从一八三二年十一月到一八三三年六月,他在为波兰移民刊行的刊物“波兰巡礼者”上写政论,一八三九年起他担任瑞士洛桑大学的拉丁文学讲席,从一八四○年十二月到一八四四年五月,他在法兰西学院讲授斯拉夫文学。
一八四八年一开始,欧洲各国革命的暴风雨已经逼近;密茨凯维支也决定了:完成他的使命的时间已经来到了。他在一月间就动身到罗马去,他组织了一支不过三百人的军队,为意大利和波兰的自由而作战,他还说“这是一支共和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军队”。一八四九年三月间,他主编一种法文的日报“人民论坛”,到了六月就被迫停刊;后来在九月间复刊,但密茨凯维支只能秘密地写稿,为了避免禁止,连稿子也由别人抄过。然而到了十一月,它终于被法国政府封闭了。
俄国和土耳其的战争在一八五四年三月间爆发,密茨凯维支就于第二年九月到君士坦丁堡,努力奔走,组织军队,不料染上了那里正在流行的霍乱症,于十一月二十六日逝世。临终的时候,他看到了来访问他的库钦斯基上校,他只说了“一团土耳其哥萨克兵……”,他的这最后的话正说出了他的生活和他的工作的全副精神!
密茨凯维支不但在生前遭受异族的迫害,连死后也遭受本国反动派的仇视,他们对于他的生活和作品,都要加以歪曲,加以抹杀。一直到了民主的自由的新波兰成立以后,他的理想这才实现。他在“塔杜施先生”的跋诗里说:假如我能活到那一天,有那样的快乐:我的这书居然收藏在茅屋里了……假如那些乡下姑娘们居然在她们手里捧读着这一本像她们的歌一样明白的书!现在,他的一切作品不光是波兰人民的宝贵的遗产,而且也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宝贵的遗产!
他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今年纪念的文化名人之一,让我们在这里引一下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贝鲁特同志在六年前说过的话,表示我们保卫和平的人民对于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战士的敬意:
“密茨凯维支现在是而且将来也永远是与人民大众很密切的,因为他知道将热烈的爱国主义与对于人类解放的努力联结起来。他知道这一伟大的真理:对祖国的真诚的热爱,最有力地表现出深切的、革命的国际主义。密茨凯维支十分关心社会的和人民的问题。他以诗人和天才艺术家的情感体验着这些问题。”(引自“密茨凯维支诗选”的前言,一九五四年,作家出版社版。)(附图片)
  密茨凯维支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