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胡风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邵荃麟
他们说:我们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者,不过我们想把马克思主义“改善”一下,想使它抛弃某些基本原理。其实,他们是仇视马克思主义的,因为他们极力想摧毁马克思主义底理论基础,虽然他们口头上是用一种虚伪辞句否认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仇视,并继续用两面派态度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这种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批评愈虚伪,则它对党也愈加危险,因为它愈益与反动势力反对党和反对革命的总进攻密切结合起来……。
于是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就摆着一个极迫切的任务:必须对这种背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节分子给予一个应有的驳斥,撕破他们的假面具,把它们彻底揭穿,这样来保持住马克思主义党的理论基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
十多年以来,胡风和他的小集团,一直以“马克思主义”的姿态,宣传着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
“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则。他们不但以一种超阶级的主观精神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否认阶级立场、社会思想和世界观对于创作的作用,否认文学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而且以这种主观精神作为历史的原动力,否认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意义,也否认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趋势的先进社会思想对于历史和群众的伟大作用,否认觉悟性和组织性在群众斗争中的伟大作用。胡风的错误文艺理论的基础,就是这种完全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否认唯物主义
胡风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把人的主观作用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决定因素。唯物主义认为人的精神意识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反转来影响社会存在,影响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社会经济关系是按照客观规律而发展的,这种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的反映;人们可以去发现、认识、研究和利用这些规律,但并不能去制定或创造这些规律。可是胡风的意见恰好相反。他在“论现实主义的路”(一○一页)里说:
人创造了历史,但这个被人创造了而且还在创造
着的历史,却是运动在被人所创造出的物质关系的限
制性即规律性里面。……人就活在这个物质关系里
面,斗争着,产生了那规律性也发展那规律性,在那
规律性底限制下面继续地创造着历史的。历史唯物论
所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问题。
这就是胡风的所谓“历史唯物论”!胡风在这里究竟是说人创造了物质关系,还是说人创造了规律性,不很明了,但是他的目的却是明了的:否认物质关系或物质关系的规律性的客观性质。他既然认为人是可以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客观规律,那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着客观存在的发展,而并不是被决定于客观存在的发展。这样就从根本上破坏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他用这种反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历史和人民,因而不能不陷入于一系列的根本错误。
胡风是怎样来看历史的呢?
生活在以经济关系为基石的社会诸关系里面的人民,在重重的剥削和奴役下面担负着劳动的重负,善良地担负着,坚强地担负着,不流汗就不能活,甚至不流血也不能活,但却“脚踏实地”地站在地球上面流着汗流着血地担负了下来。这伟大的精神就是世界底脊梁。要说健康,还有比这更健康的么?然而,这承受劳动重负的坚强和善良,同时又是以封建主义底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所造成的各式各态的安命精神为内容的。前一侧面产生了创造历史的解放要求,但后一侧面却又把那个要求禁锢在、麻痹在、甚至闷死在“自在的”状态里面;这个惯常是被后一侧面所包围的统一着但却对立着的内容,激荡着、纠结着、相生相克着,形成了一片浩漫的大洋。每一个人民底内容都是这样一片浩漫的大洋。要不然,单看前者,那些剥削和奴役就不可能,我们也不会有一部封建主义旧中国底历史;单看后者,封建主义的旧中国底历史就会平静无波,仅仅就近代史说罢,太平天国以来的前仆后继的流血斗争就没有出现的可能。(“论现实
主义的路”一一六—一一七页)
胡风认为人民身上有两种精神在进行着“相生相克”的斗争:一种是所谓“承受劳动重负的坚强和善良”,一种是所谓“安命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矛盾和斗争,像一片浩漫的大洋一样,在人民身上
“激荡着”、“纠结着”,构成了人民的生活内容,同时也构成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的内容。
照胡风看来,封建奴役剥削之所以可能,似乎并不是因为封建阶级掌握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掌握了政治和经济的权力,而只是因为人民自己身上有这种“安命精神”,甘心做牛做马;人民的解放要求之所以不能实现,也并不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以及新的生产力还没有产生,而只是因为这种要求被人民自己的“安命精神”所闷死。这样一来,就把一切历史责任都推在人民身上,把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人民剥削人民的罪恶轻轻地一笔勾消了。
其次,他所谓“承受劳动重负的坚强和善良”又是什么呢?胡风在这里似乎是说人民在重重的奴役和剥削下的一种求取生存的意志和愿望,而这就是胡风所谓推进历史的动力。历史上之所以出现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在他看来,就是因为人民有这种求生意志和愿望;如果这种意志和愿望不是受着他们自己的那种“安命精神”所克制,那末封建奴役剥削早已不能存在,我们也不会有一部封建主义旧中国的历史了。他把历史发展的原因归结到人的愿望和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说成是“世界底脊梁”。
胡风在“冬夜短想”里说:“希望未来比过去好,希望自己的生活总有变得幸福的一天。这也是卑微的感情,然而,尽管是卑微的感情罢,人类是靠它繁衍下来的,历史是靠它发展下来的,说得夸张一点,一切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的大斗争,也是靠它生发起来的。”同上文的意思一样。胡风答复对他的批评说,他这是说阶级斗争的动力;但是阶级斗争并不是以“希望未来比过去好”为动力的,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更希望未来比过去好,却并不发生阶级斗争,可见这动力只能是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胡风又说那“不过是一则小杂文而已”,可是“论现实主义的路”却是谈理论的专书,为什么论点却毫无二致呢?
由此可见,胡风的观点是一贯的。他认定历史的内容只是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矛盾和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就是人的求生意志和愿望;阻碍历史发展的就是人的“安命精神”。这两种精神或意识的矛盾和斗争,支配着、决定着人民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不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人的精神意识,而是人的精神意识在决定历史的发展。胡风就用这种反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来解释历史!
否认阶级斗争
由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出发,胡风已经在实际上取消了阶级斗争的作用,因为谁都知道,阶级斗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反映,而不是什么“安命精神”和“求生愿望”的矛盾的反映。可是胡风既然要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干脆否认阶级斗争是困难的,因此,他就力图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词句下面抽掉它们的真实含义。
胡风在“论现实主义的路”一书中曾经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话,分析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最后他达到一个论断,认为“阶级是在活的个别的阶级成员里面,或通过他而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活的阶级成员就没有阶级”,因而推论下去,认为“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典型”,必须“从一粒砂里看世界,……而且非如此不可”。就这样,个别的人和阶级就被他等同起来了。我们知道,阶级社会的人生活在阶级中间,不能离开阶级而独立。人的意识受他的阶级生活所支配,所以要理解人,必须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去认识。而胡风却说是阶级活在个别的人身上,说是只能从个人去看社会,而不可能从社会去看个人。他所谓
“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典型”,“从一粒砂里看世界”,和他所说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精神在相生相克的意思是相通的,目的无非要证明阶级斗争只是在每个人的心里进行着。这实际上是否定了阶级的意义,把阶级斗争还原为个人精神世界中的斗争,把社会的人还原为个别的人了。
历史唯物主义者从来不把人看作抽象的人,而是看作具体的人,社会的人。所谓社会的人,就是因为人是处在社会的关联里。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说,他“没有在人所处的社会关联里去把握人,没有在把人造成了现在这样存在着的生活诸条件下面去把握人,因而他决不能达到现实存在的活动的人,毋宁说是停止在‘人’这个抽象物前面,他所成就的不过是仅仅在感觉里承认了‘现实的有着个人的血肉的人’而已,即,除了性爱和友情以外,他不知什么其他的‘人对人的’‘人的关系’,而且,连这也是观念化了的。”胡风引用了马克思的这一段话,但实际上恰恰是反驳了自己!
胡风主编的“希望”上经常地宣传着他的这种荒谬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例如说:“所谓阶级意识是一种抽象的、典型的东西……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具有如理论家所分析的阶级意识的。”(舒芜);例如说:“哪里有生活,那里就有斗争”(胡风);例如说:“在今天的阶级社会当中,生活就是斗争。生活之所以是斗争,就是由于今天它是含有阶级性质在里面。”(阿垅)而他们的所谓生活,指的却不是社会生活,而是个人的日常生活。因此,推论下去,他们甚至认为“吵架”和“求爱”也是阶级斗争!把阶级斗争这样地抽象化、庸俗化、漫画化,不是为着取消阶级斗争,又是为着什么呢?
胡风把阶级斗争抽象化并且解消成为个人精神世界的斗争的观点,在他对于“五四”运动的分析中表现得最为露骨。在他看来,“五四”以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基本内容,就是“使人民创造底历史的解放要求……从一层又一层的沉重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下面突围出来,解放出来,挣扎出来,向前发展,变为物质的力量”(“论现实主义的路”一一七页)。
这段话很难懂,需要注释一下:什么是“精神奴役的创伤”呢?据他自己解释说,“在科学的分析上,可以用‘缺点’去指明”,那末就是指人民中间的缺点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长期以来封建统治阶级遗留给人民的愚昧、无知、麻木、庸俗等等,和“安命精神”实际上是同一类的东西。胡风认为要解放人民,首先必须“一层又一层的”去剥掉人民身上的那些“创伤”,必须“一鞭一血痕的”去批判那些“创伤”,然后才能从密密层层的“创伤”下面去寻找出“支配历史命运的潜在力量”。而这也就是胡风所认识的“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试问,谁能从这里看到一点阶级斗争的影子呢?
胡风实际上完全看不见被压迫阶级的力量,看不见人民的英勇和智慧,只看到人民满身都是所谓“精神奴役的创伤”。他向作家说:“他们底精神要求虽然伸向着解放,但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底创伤。作家深入他们,要不被这种感性存在的海洋(指人民的海洋—作者)所淹没,就得有和他们底生活内容搏斗的批判的力量。”(“逆流的日子”二六页)劳动人民群众竟然像一片“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底创伤”的海洋,而这片海洋竟然可以“淹没”作家,他把人民群众看成了什么,把人民的缺点夸张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知道,劳动人民尽管在剥削阶级的长期统治下遭受过残酷的精神奴役和思想毒害,这种精神奴役和思想毒害也确实阻碍过他们革命的自觉,但无论如何他们自己阶级意识和力量却是不能被征服的,他们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是不会停止的。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人民是有无限前途的。新的东西是一天天在生长,旧的东西是一天天在衰老;新的东西即使微小,但终究不可克服地要成长起来。所以我们必须向前看,善于辨别出生活中新的东西、革命的东西,才能使我们具有生气勃勃的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看到革命的光明前途。只有那些脱离群众的反动的个人主义者,才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愚昧、无知、庸俗、自私的芸芸众生,仿佛只有他自己才是背着十字架的救世主。这正是没落时期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特点之一。
然而胡风还不仅如此。他甚至把人民的所谓
“精神奴役的创伤”说成是“虐杀千万生灵的可怕的屠刀”。他说:
那精神奴役的创伤,当“潜在着”的时候,是怎样
一种禁锢、玩弄、麻痹、甚至闷死千千万万的生灵的
力量,当“拓展着”,特别是在进入了实践过程的成
员身上(指革命队伍的成员身上——作者)拓展着的时
候,会成为一种怎样的虐杀千万生灵的可怕的屠刀。
是不是如此,三十年以来的光辉而又痛苦的鲜血淋漓
的历史道路当会站出来作证的。(“论现实主义的
路”一一八页)
三十年来的历史还在我们眼前,三十年来鲜血淋漓的斗争并没有被人民所忘记,那曾经闷死过、虐杀过千千万万生灵的,难道不是帝国主义,不是蒋介石,反而是人民自己吗?反而是革命队伍中的成员吗?反而是他们自己的缺点在屠杀他们自己吗?那杀人的屠刀不是掌握在敌人的手里,反而是掌握在革命队伍的成员手里吗?我们不能不追问一下,当胡风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他那杀气腾腾的笔锋,究竟是指向着什么?
看来似乎是明白的了:胡风虽然从历史上取消了阶级斗争,但是他自己却是在进行着阶级斗争的,不过他不是向人民的敌人斗争,而是向人民斗争罢了!
否认革命理论和革命组织的作用
胡风虽然竭力夸张人民的落后,却并不因此而认为人民必须用革命理论和革命组织武装起来,以便脱离缺乏觉悟的落后状态。相反的,他竭力否认革命理论和革命组织的作用,认为自发斗争才是人民的出路。这正是他否认历史唯物主义、否认阶级斗争、否认人民的历史地位和光明前途的必然结果。
胡风既然把人的求生愿望看成是推进历史的动力,因此他也就把人民中间那种自发的反抗斗争看作是革命力量的基础。我们已经看到,他在解释“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故意把革命理论掌握群众变为物质力量的命题涂改成为使人民的求生愿望变为物质力量的命题;和这一样,他在“为了明天”中(一○三页)说:“对于唯物主义者,自发性的斗争是理想转变为物质力量的信号,是理想走向胜利的基地,……。在特定的历史范畴上,唯物主义者是有义务从自发性的斗争里面看出典型性的原则上的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者重视理论的作用,是因为理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的行动得以自觉地符合于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从来是反对崇拜自发性的。胡风却认为崇拜自发性是唯物主义者的义务。这是一种什么“唯物主义”呢?
高尔基说:“‘自发性’,按照它的本质,其实并不是什么别的,正是个性的本能的无政府主义。这是阶级国家对于个性的几百年的压迫下所教养出来的。”所以革命的领导决不能依靠它作为“基础”,而只有通过教育宣传方法把人民这种自发性斗争引导到自觉的道路上来。
胡风为了辩护他的观点,在他“对文艺问题的意见”中故意曲解列宁的话。他说,什么是自发性?这只须用列宁一句话来说明就够了:“‘自发的成分’实际上无非是觉悟性底萌芽”。但他却把列宁下面一句话删掉了;下面一句话是:“但这种行为终究多半是拚命挣扎与报复底表现,而很难说是斗争。”(“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一卷二○一页,一九四九年莫斯科版)他又引用列宁说过的,应当把“民众愤怒情绪底一切水滴和细流收集和集中起来”“将其汇集成为一条巨流”,可是同样又把下面一句话删掉了:“至于这个任务可能实现,则工人运动大规模的增长以及上面已经指出的那种工人渴望政治刊物的情形,都已经十分确凿地证明了。”(“列宁文选”两卷集第一卷二四四页,一九四九年莫斯科版)可见列宁的意思正是强调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的作用,反对自发性的崇拜。列宁的“做什么?”本来就是为批判那种崇拜自发性的理论而写的,而胡风居然企图从这本经典著作里去找寻他的理论根据,这并不是胡风太愚蠢,而是他把读者看得太愚蠢,太容易欺骗了!
值得注意的是胡风最积极地宣传这种崇拜自发性的理论的时候是在一九四八年,正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已经震荡全国的时候,不但解放区、而且国民党统治区革命群众有领导有组织的斗争也已经十分高涨的时候。胡风就在这个时候向国民党统治区作家提出号召:“发现并反映这个自发性,正是不幸置身在只有依据它才能开辟生路的大‘泥沼’里面的作家们底庄严的任务。”(“论现实主义的路”一二三页)问题并不在于能否描写自发性斗争(一个作家当然可以描写这些斗争),而在于对待自发性斗争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一九四八年是蒋介石匪帮统治灭亡的前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的范畴上”,胡风却依旧认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只有依据自发性才能为人民开辟生路,这是什么意思呢?
胡风这种崇拜自发性理论,不仅是由于他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并且由于他对于实际政治的奇异态度。他故意抹煞当时的具体历史斗争情况,抹煞党的影响的扩大和群众的自觉运动的高涨。胡风这种故意歪曲现实的动机,实在说来,与其说是由于他对于自发性的崇拜,还不如说是由于对于革命理论掌握了群众所造成的物质力量即人民群众有领导的有组织的斗争的恶感吧?
从以上简略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胡风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主要特征,就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观精神的作用,抹煞它对于客观世界的依赖关系;而在他对于历史的看法上,就是片面地强调个人的作用,抹煞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作用,把人民群众看成消极力量,抹煞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强调人民斗争中的自发性,抹煞革命理论的作用。这些都是和马克思主义绝不相容的。但是他偏要用
“马克思主义”来伪装自己,欺蒙读者,因此他就不得不处心积虑地来曲解和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思想的危害性,主要就在这里。
胡风这种思想,是一种顽强的、有系统的、坚持了十多年之久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和一般小资产阶级分子所常有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稳定的倾向,显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胡风这种思想的危害作用,不仅是由于它在文艺领域上曾经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和错误,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在“马克思主义”的伪装下,利用青年人追求真理的热望和缺乏社会斗争经验,在他们中间散布了唯心主义的观点,引诱他们对于革命斗争、对于人民群众、对于党采取错误的甚至对立的看法,因而损害了革命的利益。正因为这样,彻底批判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但是文艺界,而且是整个思想战线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3版()
专栏:

介绍“原子能通俗讲话”
原子能通俗讲座组织委员会编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出版
何浩容
最近,北京市的科学家们组织了一个原子能通俗讲座组织委员会。为了配合各地关于原子能科学知识演讲的工作,他们根据部分科学家的讲稿编写了一本通俗小册子——“原子能通俗讲话”。这本小册子的内容比较切合当前需要,文字也比较通俗,适合于一般缺乏专门知识而有一定理解能力的读者阅读,也适合于各地演讲者用作演讲的材料。特别是关于原子能的政治斗争的论述,该书所叙述的基本观点,对于各地演讲者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这本小册子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对于理解“什么是原子能”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主要是“能”、“原子”,以及“化学能与原子能”等。
小册子首先从日常生活出发,叙述了“能”及其用途。接着,它便介绍了人类利用“能”的历史,说明了原子能对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
关于原子的结构,小册子介绍了原子的大小和重量,以及原子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
根据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作者回答了什么是化学能和原子能的问题。并根据相对论的原理——愈重的东西所蕴含的能量愈大,说明:由原子核放出的能量,要比化学能大上百万倍,甚至千万倍。
“原子能通俗讲话”的第二部分,说明了人类发现和掌握原子能的历史。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是现代工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循着科学家们寻找解放原子能方法的线索,告诉读者在解放原子能的道路上,人们曾遇到过什么困难和怎样克服了这些困难。这些历史的叙述,表明了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乃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集体努力的结果。
在五十年左右的寻找解放原子能方法的历史中,小册子着重叙述了科学家们的五个重要的发现。它们就是:一,发现了铀和镭等物质的自然放射现象,这些发现揭开了研究原子能的门户。二,证明了原子核是可以用人工的方法使它发生变化的。三,发现了中子。四,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这后两个发现使解放原子能的工作得到了大大的发展。五,发现了铀二三五的分裂现象和证明了铀分裂的链式反应的可能。这样,科学家们便终于找到了解放原子能的道路。
“原子能通俗讲话”以较多的篇幅来介绍原子反应堆。原子反应堆是今天工业上大规模解放原子能的最基本的设备,因此,这些知识的介绍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此外,“原子能通俗讲话”这一部分里还介绍了利用快速链式反应和热核反应来取得原子能的方法。
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叙述,是“原子能通俗讲话”的第三部分,也是这本小册子的重点之一。小册子介绍了原子能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上的极其广泛的应用,指出和平使用原子能将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幸福。
作者首先介绍的是原子能电力站。大家知道,在这方面苏联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伟大的成就。小册子在介绍这一问题时,指出:要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必须解决一系列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这就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苏联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美国。
小册子还介绍了使用浓缩铀的原子能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可以使飞机和潜水艇等行驶很长距离而不需添加燃料。
在谈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时,小册子着重地指出了它对于各门科学,正像当年望远镜对于天文学和显微镜对于生理学和医学那样具有巨大的作用。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是依靠了它们的两个特性。一个特性是它们能够不断地放射出穿透力很强的射线。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经常检查高炉耐火层损坏的情况,透视金属铸件的内伤和砂孔,自动控制钢板的热轧过程,等等。另一个特性是“示踪”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在农业上可以解决磷的根外追肥问题,在医学上可以研究人体内血液的循环,在工业上可以检验机器的磨损,等等。
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还叙述了人类掌握了原子能,将使整个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气候将被适当地改变,沙漠也将成为可以生长作物的土地,直接从无机物中制造出食品来的工厂也将出现……。这些美丽的幻想和奇迹,依靠人类的智慧和劳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小册子的第四部分介绍了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结构、威力和防御方法。
作者首先说明的是原子弹的快速的链式反应的原理,着重地说明原子弹的大小要受到“临界体积”的限制,不能做得太大或太小。而氢弹是利用重氢和超重氢的热核反应来做的,所以它的大小不受“临界体积”的限制,它的威力也比原子弹大得很多。但是,氢弹在制造上要比原子弹困难得多,因而不易进行大规模生产。
小册子比较正确地叙述了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并驳斥了某些虚夸的传说,特别是举出了一些科学论据,粉碎了某些战争贩子认为原子弹不可防御的恶毒宣传。作者在这里介绍了防御原子弹和减少杀伤的可靠方法。比如,在八百公尺以外的地区,如果地下的防空设备造得比较坚固,盖有一层半公尺多厚的水泥或一公尺厚的土层,以及周围没有易燃物,那么,它就足以防御冲击波、光辐射和贯穿辐射的袭击。并且,在爆炸了十五分钟后,放射性物质就要大大减少。至于更有效的防御方法,则是阻止敌人携有原子弹的飞机飞入我国上空和摧毁敌人储有原子武器的基地。
由于原子战争毕竟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所以作者特别强调地指出:当然,防止原子武器战争带给人民以灾难的最积极的办法,还是全世界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发动原子战争,禁止使用原子武器,并且销毁现有的原子武器。
围绕着原子能问题而展开的“禁止使用原子武器、和平使用原子能”的斗争,是今天世界上一件大事,这本小册子的第五部分就是说明这一问题的。
我国人民同苏联一样,坚决主张禁止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但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在苏联帮助之下,迅速地发展和平使用原子能的事业,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保卫远东和世界的和平。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和平使用原子能的一切条件。
作者在分别论述了苏联和我国以及美国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后,便转向驳斥美帝国主义者在原子武器上所捏造的各种谎话。并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指出了所谓空军的战略轰炸(包括原子武器的轰炸在内)在战争中并不能起决定作用。
作者分析了和平民主阵营同侵略阵营之间的力量对比,并指出:和平民主阵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一直保持着优势,在经济上也一直保持着不断的高涨。特别是,苏联在原子武器、氢武器上,已经占有了优势。同时,苏联和中国在地理条件上还有许多优越的地方。土地广大,人口和工业不很集中,这就使我们在应付原子弹的攻击上比起美国,乃至英国都有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些事实不能不根本地决定了:假如美帝国主义者敢于发动原子战争,那末,遭到毁灭的一定是他们自己!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坚决主张反对使用原子武器,主张销毁现存的原子武器,因为原子战争会给任何一方和平居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小册子还回答了原子战争能不能被制止的问题,指出:如果全世界人民一致来制止原子战争,那么,原子战争是完全可以制止的。
虽然,“原子能通俗讲话”有上述一些优点,但是,由于它是在短时间内赶写出来的,所以它也有不少缺点。主要的是,取材不够有条理、有层次,文字比较平淡枯燥,例子和比喻也较少一些。总之,这本小册子在浅近、生动和通俗方面,是作得还不够的。我们希望这本小册子的作者在再版时加以修订,并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写出更多更好介绍原子能知识的通俗读物。


第3版()
专栏:

战士的荣誉
新华社记者 谢丁
在福建前线,我访问了人民解放军的很多干部和战士,他们都认为站在解放台湾、保卫祖国的最前线,是祖国人民给予自己的最大荣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无限的忠诚,维护着这种荣誉。
华东防空部队二级英雄高射炮手王文进,在一次对空作战中,发现蒋贼军地面炮兵射来一颗炮弹,王文进立刻扑到大炮上,用自己的胸膛保护了大炮的眼睛——瞄准器。我问他,当时他是否也想到自己的安全,他说:“祖国让我到这个光荣的岗位上,我不能只顾自己的安全,保卫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人民战士的荣誉,而战士的荣誉比生命贵重得多!”他打开一个笔记本,上面抄写了许多他收到的写慰问信的人的通讯地址,他说:“为了不忘人民的嘱托,我读完一封慰问信就把地址记下来;每次翻开笔记本,我就觉得人们的千万双眼睛都在望着我,好像是问: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我的心就砰砰地跳动,热血直往上涌。我想,如果让蒋贼飞机从大炮上空溜过去,飞到亲人头上撒野,我还算个什么样的高射炮兵呀?”就是这样,从去年九月以来,王文进和他所在连队的战友们先后击落击伤蒋贼飞机十二架,他们用胜利的战斗维护着战士的荣誉。
我也曾和著名的战斗英雄、某部营长蔡萼谈起战士的荣誉。他出席过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他说:“在怀仁堂看见毛主席的时候,在接受人们献花欢呼的时候,固然感到这是很大的荣誉和幸福;但一想起祖国的领土台湾还没有解放,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就感到羞耻,心里火辣辣地无法平静下来。”团政治委员告诉我,蔡萼每次参加大会回来,就更加奋发前进。蔡萼为了掌握现代化战争的指挥艺术,训练好部属,蔡萼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有时为制订一个军训教案,经常写到半夜三更;白天还拿起教案和战斗条令、训练大纲,跑到野外去实地研究、沉思,甚至对着旷野中想像的队伍下达课目。蔡萼说:“努力做好一切准备,坚决完成解放台湾的历史任务,保卫祖国安全,这就是人民战士的最大荣誉。”正是这种崇高荣誉感鼓舞着战士们在斗争中创造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鼓舞着战士们日夜不息地准备为解放台湾而献出自己的一切!


第3版()
专栏:

政协武汉市第一届委员会举行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三月十一日闭幕。
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张平化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席,李尔重等九人为副主席,于黑丁等四十人为常务委员,路耀林为秘书长。
会议一致通过了李伯刚委员代表提案审查委员会所作的提案审查报告。会议共收到提案八十四件,已经分别作了处理。
会议一致通过了关于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宣言”和“周恩来副主席的政治报告”、反对美蒋条约、支援解放台湾的决议,关于武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向毛泽东主席致敬电,致海防前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慰问电,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电,和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电。
会议由李尔重委员代表主席团作了总结。


第3版()
专栏:

戏剧界讨论戏曲艺术改革问题
中国戏剧家协会戏曲和歌剧部先后邀请了许多戏剧家和一部分热心戏曲改革工作的作家们,举行了四次关于戏曲的艺术改革问题座谈会。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的戏曲艺术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大家还指出“粗暴”和
“保守”是戏曲的艺术改革的两股阻力,都应当反对。在这次讨论中,涉及了戏曲表演、音乐、舞台美术和编剧等艺术改革的各项具体问题。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沈阳出现许多优秀人民警察
沈阳市消防工作岗位上的人民警察在几次扑灭火灾中,都表现了英勇的精神,挽回了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损失。
人民警察们在历次火场上,都以“保卫工人劳动果实”勉励自己,英勇地和烈火搏斗。消防员周锡山有一次在抢救火灾中,晕倒在熊熊大火里,当他被消火水浇醒后,虽然发觉烧伤的地方流出鲜血,可是他却拾起水管枪继续冲进火场,切断火源,保护了被火包围的五名消防员的安全。傅祥、刘春喜、张玉忠是新参加工作的消防员。他们在一次救火中,被烟火熏晕。清醒以后继续砍断障碍物,抢出大量布匹。消防员汪景阳、邹凤本刚注射完强心剂,他们避着指挥员又冲上火场,使新华书店的仓库免受损失。
现在,沈阳市涌现出优秀消防员六十三人和十个先进单位。人民警察吴德福在抢救沈阳淀粉工厂火灾中,为了停止火灾蔓延,保护沈阳啤酒厂而壮烈牺牲,死后被追认为“人民警察特等功臣”。这些优秀人物和单位受到沈阳市公安机关的奖励和人民的爱戴;他们曾不断接到人民群众送来的锦旗和大批感谢信。(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西北大学和西安师范学院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
西北大学和西安师范学院已有计划地展开关于批判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观点和胡风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学习和讨论。
目前,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等系和政治课各教研组教师都已开始学习有关文件。政治课各教研组的教师并已举行过初步批判胡适思想的座谈会。西安师范学院的教师们也正在学习文件。
西北大学在学习和讨论中,准备以中国语言文学、历史、经济、法律等系和政治课各教研组为重点,结合业务分别批判表现在政治、哲学、历史及文学等方面的胡适反动唯心论观点。西安师范学院也订出了开展批判胡适反动唯心思想的计划,教师们将普遍学习和讨论有关批判胡适的反动的哲学、政治和文学思想的文章,教育系教师在学习中并准备进一步批判杜威的反动教育思想。(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京郊妇联将训练大批保育员
春耕开始了,北京市市郊各区民主妇女联合会正积极开办托儿组织骨干训练班。各区妇联组织准备吸收八百五十多名农业生产合作社托儿组的干部和保育员到训练班受训。目前,东郊区、石景山区和京西矿区的训练班已经结束,有三百多个农村干部和保育员学习了新育儿法的基本知识,同时受到了怎样组织和巩固托儿组织的训练。南苑、海淀等区的训练班三月底也可全部结束。这些受过训练的骨干分子,将担负起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建立托儿组的工作,使有孩子的女社员能安心地参加生产。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中央美术学院师生调查研究民间工艺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研究室的教师和学生最近曾到苏州、杭州等地作了民间工艺美术的调查研究。
他们分成染织、陶瓷、室内装饰等小组作了三个多月的调查。染织组到苏州、杭州两地着重了解当地盛产的刺绣、丝织等工艺品的历史情况和民间艺人的工作条件,并从杭州、上海等地搜集了从清末到现在的各种丝绸生产样品五百多张和苏州民间艺人制作刺绣的过程等比较珍贵的教学资料。到江西省景德镇去的陶瓷组,曾在当地试验了瓷器上彩绘的新方法和设计的新图案等。室内装饰组到上海、杭州、无锡、苏州、南京等地调查研究了民间建筑装饰和民间雕刻艺术。
师生们在调查研究工作中,还努力帮助当地艺人改进工艺品。他们在苏州和杭州曾协助当地艺人组织了短期训练班,讲授美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法等。 (据新华社讯)


第3版()
专栏:

法律出版社成立
法律出版社于三月十八日在北京成立。
法律出版社的主要任务是:依靠政法各部门、各院校和组织联系社会著译力量,编译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律理论和历史研究的书籍;编译出版关于政法工作的理论与业务方面的书籍;编译或出版法律、法令及有关的参考文献;编译出版政法院校的教学用书;编译出版有关国家与法律的通俗读物;出版有关国家与法律的刊物。
根据计划,该社今年除将出版我国已有的重要法律、法令及有关的通俗读物外,并将翻译出版苏联的一些重要法典和国家法律方面的基础读物,及有关政法工作和制度的参考书籍。法律出版社第一批出版的书籍,即将和读者见面。 (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