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学习马克思刻苦钻研的精神
李致远
今天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伟大的卡尔·马克思逝世七十二周年的日子。马克思不但以终生不懈的斗争,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照亮了人类解放的道路;同时,他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方法上,也为一切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马克思的学习是既广博而又精深的。他不但在经济学、哲学、历史、法律等社会科学上有惊人的成就,而且在自然科学、数学、文学和语言学方面也都很有修养。据拉法格的回忆,对于任何可以想像出来的题目,马克思都能给予满意的详尽的回答,而且在回答时总是有概括性的哲学的见解。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跟他在学习钻研中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分不开的。
马克思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他的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他能够把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实践家这两种性质结合在一起。
死啃书本的书呆子习气以及忽视科学理论意义的经验主义作风,都是同马克思的科学态度格格不入的。马克思主张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要深入钻研科学本身。有学问的人如果不愿落后,就必须不断地参加社会事业,不要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实验室里就心满意足。
马克思对于当时那些死套别人公式的哲学家作了无情的批判。这从他的“哲学底贫困”和“书信集”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他自己在研究问题时,总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和公式出发。恩格斯说过,他总是由最新的历史上的事情,……取得他最希望的现实的证据,来证明他的理论。马克思还说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应该首先拿他们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正因为马克思对于科学理论抱着这样正确的态度,所以他在从事各种科学的艰深的研究中,把研究所得到的丰富知识贡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
马克思在学习中,是抱着虚心老实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譬如在一八四二年至一八四三年,他担任
“莱茵报”编辑时,碰到了一些经济学上的生疏的问题,如土地所有权问题、农民问题、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等问题,他就坦率地承认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知识有限。当时“莱茵报”和奥格斯堡“普通日报”又在争论法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问题,这在马克思也不是很熟悉的。他说:“坦白承认,我当时的知识不容许我对于法国流派的内容本身敢加任何判断。”于是在一八四三年脱离“莱茵报”后,他就赶快研究起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思想和法国历史来了。这种研究的结果,使他转向社会主义。正因为马克思不强不知以为知,并积极努力由“不知”变成“知”,所以他才能得到真知,才能成为最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马克思从来没有自满过,总是抱着认真钻研的态度,丝毫也不马虎。如他在学习时,总是细心地作读书笔记,作批判的摘要。对于已经读过的书和写过的笔记,他也不是光读过写过就算完事,而是不断地翻阅,以便熟悉和运用。他的记忆力很强,但决不单凭记忆办事。他在引用材料时,一定要引用证据确凿的,从不利用任何未经检验过的材料,决不引用间接的根据,总要找到它原来的出处。那怕次要的资料,他也要查出根据,为此,他甚至不惜精力,专门到英国博物院图书馆去查找。为了能读原著,他学会了欧洲一切主要国家的语言,并且能正确地用德、法、英三国文字写作。他在五十岁时,还学会了俄文。这就大大地便利了他从事科学的研究。
马克思认真钻研的精神,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
“资本论”的写作上。他写这部书,整整用了四十年的工夫,其紧张的程度,真是四十年如一日。为了写这部书,他曾经钻研过一千五百种书,而且都作了提要。凡是和这一问题有关的科目,他都没有放松过。“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工厂法问题仅仅占了二十多页,可是他为了写这个问题竟把英国博物院里各地工厂视察员所作的特殊调查团的报告都参考遍了。
马克思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反复审阅,反复修改,深思熟虑,精益求精。比如,他的“资本论”初稿是一八六一年到一八六三年完成的,但它的第一卷直到一八六七年才出版,第二卷直到一八八三年马克思临终以前,还仍在整理修改中。仅第二卷前面的一部分原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就有八种之多。在“资本论”的长年写作中,有些朋友劝他先写一部分出版,也好得些稿费解决生活困难;但马克思坚决不接受这个意见。正如拉法格所说的,在马克思未把一种作品一再修改得在形式上也获得满意以前,他决不愿拿它去出版。马克思的这种态度是来自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马克思认为,如果我们贡献给劳动者的东西有一点不够尽善尽美的话,那就要算是一种罪恶。
马克思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总是贯彻分析、批判和创造的精神,决不含糊。他在研究理论中,一定要搜集大量的材料,但决不是为了单纯罗列材料,更不是以材料丰富来夸耀自己知识渊博,而是为了要以无产阶级立场和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加以分析批判。他说:“研究必须搜集丰富的材料,分析它的不同的发展形态,并探寻出这各种形态的内部联系。不先完成这种工作,便不能对于现实的运动,有适当的说明。”(“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才能在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中,创造出科学的无产阶级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他的读书笔记,他的主要著作,无不带有批判性和战斗性。如在“神圣的家族”中批判了鲍尔兄弟底“批判哲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德国各种哲学思想,在“哲学底贫困”中批判了普鲁东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这诚如列宁所说的,凡人类社会所创造出的一切,他都用批判态度来审查过,任何事物也没有忽略过去。
马克思对别人的著作的缺点决不放过批评,但对于别人的功绩也决不抹煞。如在“资本论”中他引证了很多的无名作家的原文。他认为无论是怎样一个无名的作家,只要是他第一个发表了一种意见,或是曾经发表过比任何人更正确的意见,就不应轻视或抹煞。马克思在学习中的批判精神,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找出真理和坚持真理。他对别人的著作如此,对自己的著作也是如此。他经常作严格的自我批评。他自己的作品,不论花了多大心血,一旦发现了缺陷和错误,就毫不犹豫地把它删掉。他对别人对他的批评也是如此。不论“大人物”“小人物”的意见,他都不胜欢迎;他决不崇拜权威,而对那些无根据的恶意诽谤也绝不让步。他说:“每一种以科学批判为根据的判断,都是我欢迎的。关于以所谓舆论为根据而我从来不对它让步的偏见,佛洛伦大诗人的格言,现在还和以前一样对于我是适用的。‘走你的路,让人家去说话。’”
(“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
马克思的学习方法是建筑在刻苦钻研和不怕困难的牢固基础上的。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安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资本论”第一卷“法文译本之序与跋”)
马克思的学习和研究是那样的广泛和深入,凡在他以前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成果,他都要重新探讨,批判地接受,并根据工人运动的实践来一一加以检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创造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在科学研究中,不仅遇到了科学研究本身的困难,而且也遇到了经济上的种种困难。穷到
“一文不名”,是他常有的事。一八五一年十月他为了写作“科仑共产党人诉讼真相记”,竟拿上衣服当了买稿纸。一八五九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时,竟没有钱买邮票把它寄往柏林出版。在经济方面若不是有他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的慷慨帮助,那他就会更加困难。但是马克思决不向这些困难低头,照常地坚持科学研究和革命工作。
马克思一面要从事科学研究和理论著作,一面还要亲自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因此,工作的繁重,时间的紧迫,是可想而知的。但无论什么困难也没有阻挡住马克思坚持工作和学习。他工作起来甚至会废寝忘食。据拉法格回忆说,马克思虽然从来睡得很晚,但他总在早晨八九点钟之间起床,喝完一杯黑咖啡,看一下报纸,便走进他的工作室。在那儿他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两三点钟。他从少年时代就养成彻夜工作的习惯。工作对于马克思已成为一种嗜好,而且是如此迷人的嗜好,时常使他因工作而忘食。吃饭时,时常要人一再催请,他才到餐室中来;他还没有咽下最后一口饭,便又走向他的书室去了。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时也说,马克思甚至在散步时,也带着笔记本子,随时拿起来翻看。
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进展的今天,我们许多同志都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做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每一项工作。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还有不少人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钻研精神。比如有人借口“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就不积极学习理论。有人把学习理论跟业务对立起来,说什么“远水不解近渴”,忽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有人在学习中怕艰苦,想走捷径,虽具备一定的自修能力,也不肯用心读书,想靠听报告解决问题。也有人读书“不求甚解”,不爱下苦工夫,企图找现成的答案,不然就觉得钻不下去。也还有不少的人在学习中不注意联系实际,专门熟记公式,“死啃书本”,因而学习效果很差。这些同志如不好好端正学习态度和改进学习方法,绝不能学好理论。因此,我们必须遵照马克思的伟大榜样,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3版()
专栏:

农艺师当了集体农庄主席以后
苏联 格·沃夫克
五年以前,我们在乌克兰农业部里认识了康士坦丁·齐宾柯。虽然那时他还很年青,可是已经在一个规模很大的管理局里担任科长了。在我们认识以后不久,我就听说齐宾柯提出了请求派他到集体农庄去工作的申请书。他离开了基辅,到苏姆省坡列西地方一个最落后的集体农庄里去了。
他就这样来到了波格列布基村,这个村子在第聂伯河东岸乌克兰地区坡列西最北部的地方。这里的气候很温暖,而且潮湿,可是土壤却是灰色的——缺乏有机物质的砂土地、砂石地和碱地,同时也还有酸性土。
波格列布基村“布尔什维克”集体农庄拥有四千公顷的土地面积,其中可耕地占二千五百六十五公顷,牧场和割草场约占七百公顷。这样大的土地面积,如能够很好地利用它,就可以使这个农场有很大发展,种植很多的谷物,技术作物、蔬菜和饲料作物。在这片土地上干活的——有七百个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庄员,国家机器拖拉机站还经常地来帮助这个集体农庄。
这个共同经营的集体农庄规模很大,而且经营的内容也很复杂:有两处牛奶场和两处养猪场,还有养羊场、养马场和家禽饲养场;各种各样的制作场、磨坊、发电站、砖厂。但是,这个集体农庄无论是从农作方面或是所经营的其他部门方面所获得的收入并不多——一年之中不过三十万卢布。谷物的收获还不及十公担,每一公顷大麻只能收两三公担。奶牛的产奶量也很有限。
农艺师齐宾柯带着庞大的计划和抱着很大的希望来到这个集体农庄。他看了看集体农庄的庄稼和土地以后,就已经很清楚,必须用怎样的方法来提高这里的土壤的肥力。如果努力操作,一定会有很好的成绩的。
他开始向集体农庄的庄员们打听:
“你们这儿种过小麦吗?”“我们还没有试验过,”年纪大一些的庄员们回答说:“在我们这块地上是长不出麦子来的。”
“如果要种,就会长出来的”,农艺师很有信心地说。
可是,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在不同的时期内,在波格列布基村进行了多次提高这块贫瘠的土地的肥力和牲畜产品产量的尝试。但是,都没有成功,因为很多事情不能坚持到底,同时又缺乏实际工作的知识。最阻碍集体农庄发展的,就是缺乏必要的组织性。劳动纪律也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
在照例举行的总结工作和改选大会上,集体农庄的庄员们放弃了对原来的集体农庄主席的信任,而一致决定由康士坦丁·齐宾柯来领导集体农庄。他认识到这个职务责任的重要性,而接受了大家对他的信任。这个新的领导者的卓越的能力很快地表现出来了:他善于把大家组织起来,并引起他们对集体农庄的发展的深切关怀。
他把积极分子、青年人、牲畜饲养员召集起来,举行集体农庄庄员大会,和他们交换意见,并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加强工作队、做好核算、提高劳动纪律。把原有六个不十分大的田间工作队改编为三队,此外,又成立了几个专业工作队——饲养工作队、园艺工作队、泥炭采掘工作队、机器修理工程队和四个牲畜饲养工作队。由富有经验、最有威信和正直的集体农庄庄员来领导这些工作队。党组织从所属的十七个党员和候补党员中指派十四人坚决地投入生产中。女共产党员安娜·娘赫担任田间工作队队长,上了年纪的而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员谢尔格依·法侗担任饲养工作队队长。共青团员和其他最有能力和最有教养的男女青年,都担任了领导各工作组、领导统计员和挤奶妇的工作。
康士坦丁·齐宾柯绝不让任何一个人对共同的事业漠不关心。他邀请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征求他们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改造农场的计划底意见。
他对老年人说:“如果我们能够在休耕地附近找到石灰石,我们就可以把它放到土壤中去,以减少土壤中所含的酸性。那时就可以种小麦,也可以种玉蜀黍了。”
老年人热烈地响应齐宾柯的号召。他们在波格列布基附近、在德斯纳河沿岸发现了丰富的石灰石储藏地,这些石灰石对土壤的中和作用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时还没有碾磨机。最初老年人用锤子来把它砸碎,碾成粉末。现在,他们已经看到机器可以把石灰石碾磨得又碎又细。
波格列布基村的情况开始逐渐好转起来了。土地的肥力一年一年地提高了。集体农庄把石灰石放到土壤中去,用羽扁豆当作绿肥,把它深深种在地下,并留一部分作为牲畜的饲料。每一公顷羽扁豆可以产生四百公担的绿肥,或是十八公担豆子,这些豆子碾成粉面后可做牲畜的良好饲料。羽扁豆收割后剩下来的残根,可以使土壤日渐肥沃。集体农庄一年一年地对土地施以更多的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
一九五○年秋季播种的第一批秋播小麦,一公顷收获了十七公担。一九五二年小麦播种面积已达二百二十五公顷,每公顷收获量达十八点四公担。现在这个集体农庄中的秋播小麦播种面积已达五百公顷,每一公顷可以收割二十至二十五公担谷物。
大麻的收获量也大大地提高了。种植大麻的地段已一层层地施了很丰富的肥料。现在先进的集体农庄青年女庄员塔基扬娜·札莫尔斯卡娅和叶甫陀卡娅·奥斯拉奇大麻种植组每一公顷可以收割二十公担麻,而这个集体农庄的全部播种面积上,平均每一公顷可以收割十三至十五公担麻。种植大麻的地段并未扩大,可是这个集体农庄所收割的麻已比一九五○年增加了四倍。交给国营工厂的大麻纯薄而细长。为了提高产量,颁发了很多的奖金。大麻已成为农庄一种最高的收入了。去年因出售大麻而获得了三百万卢布,比一九五○年增加了二十四倍。
康士坦丁·齐宾柯坚决而果敢地勉励全体集体农庄庄员为提高耕作技术而斗争。所有穗状作物完全采用交叉法,大麻用狭行距种植法,耕作农作物则用方形穴播法。播种一定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同时要采用植物人工授粉法。
除了康士坦丁·齐宾柯外,现在在这个集体农庄中工作的,还有十一个专家。合共包括各专业艺师八人,动物饲养专家一人,兽医一人,助理兽医二人。
最近几年来牲畜饲养场中的牛羊头数已经增加了一倍以上,它们的产物生产量也增长起来了。大约有一半的奶牛是列别金地方的纯种奶牛。挤奶妇叶甫陀基亚·科罗特琴柯、叶里札维塔·瓦西娜一年中所挤得的牛奶达三千公升。每年饲养的猪在三百头以上。在家禽饲养业方面一共养了三千多只鸡、鸭、鹅。养兔场也建立起来了。养蜂场的养房增加了一倍。养鱼的池塘已建筑起来,集体农庄庄员们养了很多蚕。在去年一年中因销售蚕茧而获得了十万卢布的收益。最近几年来,果木园的面积扩大了一倍。仅去年秋季所种植的苹果、梨、李子就达三十公顷以上。
一九五一年集体农庄公有经济的收入为一百一十万卢布,一九五三年为五百一十万卢布,而到一九五四年,已增加到了八百万卢布。
现在波格列布基的面貌已变得难以辨识了。所有的人都在为共同经营的事业积极地、辛勤地劳动着。
集体农庄的庄员们逐月可以获得货币工资的预支。马厩管理员杰尼斯·莫依谢柯全家共有三口有劳动力的人,在去年年终分配时获得了三吨半谷物、半吨马铃薯、半吨蔬菜、饲料和一万七千三百卢布现金。伊万·谢尔斯丘克全家获得了三吨谷物,一万五千三百卢布现金和许多其他产品。此外,每一个以辛勤劳动超额完成计划的集体农庄庄员,还获得了额外的所得——挤奶妇得到了一千五到两千公升的牛奶,养猪员们获得了一百五十到二百公斤的猪肉及其他等等。现在,没有一个人再对共同劳动漠不关心了。去年一年中,每一个集体农庄庄员平均都完成了四百五十六个劳动日。
农艺师康士坦丁·齐宾柯以共产党关于发展农业的决定武装了自己,并以自己的知识和创造性的劳动帮助波格列布基的集体农庄庄员们改造他们的大规模的经营。在过去几次苏联最高苏维埃改选运动中,集体农庄庄员们都推荐他们的领导人为代表候选人,并一致选举他为代表。


第3版()
专栏:

评“工农联盟问题”
朱榕
吴江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工农联盟是我国过渡时期一个重要问题。“工农联盟问题”一书对这问题作了比较系统而通俗的阐述,对广大干部有一定的帮助。
全书共分三章,在第一章“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中,作者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基本原理。工农联盟思想最先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十九世纪欧洲德、法等国革命运动时提出的,后来为列宁、斯大林所发展了。苏联革命的经验证明,工农联盟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建设中始终都是最基本的社会力量。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过程中具体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学说。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取得人民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力量。作者说明了工农是两个具有不同经济地位的阶级,但是在革命各个时期他们之间共同的利益总是占主要地位,因此始终可能结成联盟。作者强调指出工人阶级在工农联盟中的领导作用,因为工人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工业总是带领农业前进。历史经验证明,农民如果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是不可能得到翻身的。
在第二章、第三章中作者着重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工农联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时期中的重要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农民是工人阶级的最主要的同盟军,所以解决农民问题就成为工人阶级实现自己革命领导权的中心问题。作者从两方面来分析这一点:第一、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作为我国主要群众的农民阶级,不仅受地主阶级压迫,而且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第二、中国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必须有一个包括一切可能合作的阶级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而工农联盟恰好就是这个统一战线的基础。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领导下,我国工农联盟曾经历了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终于使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面胜利。作者从阐述我国工农联盟所经历的道路,归结到我国工农联盟至少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他们不敢发动农民起来反对封建势力,而只有认真为农民利益奋斗的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成为中国农民唯一的领导者。(二)中国革命以先占领乡村、以乡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特点,使得工人阶级与农民不仅有十分丰富的政治合作的经验,也有相当丰富的经济合作的经验——主要是在农业方面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经验。这种情况不能不有助于今后国家建设中工农经济合作的事业。(三)我国工农联盟的道路,是在工人阶级和农民联盟而又和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合作中走过的,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联盟,一方面不能不分别轻重,另一方面又不能只重视工农联盟,而不重视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四)和俄国革命时不同,根据我国情况,在我国始终没有也不会有中立中农的政策,而必须和全部中农在整个时期内实行巩固联盟的政策。(五)和俄国革命时不同,根据我国情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政策不是实行土地国有化,而只是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我国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将经过合作化的道路逐步改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的历史时期,也就开始了工农联盟的新时期。作者指出:所谓工农联盟的新时期,一方面是指工农联盟的历史条件改变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已代替了封建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矛盾,而成为农村中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是指工农联盟所肩负的历史任务改变了。过去的工农联盟是工人阶级领导农民为推翻三大敌人而斗争,今天的工农联盟则是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斗争。巩固工农联盟与实现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之间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实现总任务必须依靠工农联盟的力量,巩固工农联盟又必须每时每刻都沿着总任务前进。
作者用了较多的篇幅对于党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的各项基本政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关于国家工业化对于工农联盟的意义,作者说明了三个问题:(一)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农民和农业的最高利益,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为目的,它的发展是以工业和农业利益的结合为基础。(二)重工业和轻工业在工农联盟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仅仅依靠轻工业去和农业建立联系是不够的,因为它只涉及到农民的生活方面。只有重工业和农民的生产联系起来才能帮助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所以我国工业化,以发展重工业为重心的政策,也是完全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的。(三)逐步缩小工农业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是我国工业化的重要政策之一。关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工农联盟的意义,作者强调指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的另一决定性的环节。而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就是改造农业并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的形式。党在农村中的政策,是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保证。
本书的另一优点就是,作者在阐述各个问题时都注意到批判干部或群众中有关工农联盟问题的错误看法或糊涂观念。在说明工人阶级在工农联盟中的领导作用时,作者批判了“农民领导革命”的
“理论”和农民天生具有组织起来要求的自流论;在说明过渡时期工农联盟的新条件、新任务时,作者批判了“一劳永逸”论——满足于过去工农联盟的巩固,而忽略了在新时期继续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在说明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对于工农联盟的意义时,作者批判了忽视发展工业、尤其是发展重工业在巩固工农联盟中最具决定性作用的论调,批判了怀疑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如汪洋大海的国家里有可能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批判了主张放任农民自由买卖的思想。
另外,本书也还存在着一些缺点。
首先,本书对于工农联盟在过渡时期的历史作用阐明得不够全面。作者着重说明了工农联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力量,这是正确的、必要的,但除此以外,对工农联盟也是我国政权建设、国防建设、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这一点还未加以深入阐述。其次,关于我国工农联盟的特点的分析也有缺点。作者强调我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它不能领导农民,这是正确的,但并不等于说资产阶级就不企图诱骗农民离开革命,因而必须和资产阶级的这种不利于人民的行动进行斗争。作者在这方面没有适当指出。再次,作者正确地指出了我国与苏联革命胜利后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是采取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苏联为什么必须而且可能实现土地国有,而我国为什么不采取这种办法,缺乏应有的具体分析,因此这一论点的说服力是不够的。最后,作者没有讲到文化教育工作对于巩固工农联盟的意义,这也是一个缺点。列宁曾把农民中的文化工作看作摆在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一个划时代的主要任务,他说:“如果没有整个的文化革命,那末,完全合作化便是不可能实现的。”(“论合作制”)斯大林在讲到共产党巩固工农联盟的政策时也指出,必须从经济、行政政治和文化教育三方面着手(“问题与答复”)。
总的说来,本书的优点是基本的、主要的,对于广大干部正确地认识工农联盟问题是有帮助的。


第3版()
专栏:

中国文联主席团扩大会议决定
在文艺领域内开展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
我国各文学艺术团体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展开在文艺领域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思想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斗争;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展开文学艺术创作上的自由竞赛,帮助和鼓励作家、艺术家进行各种创作活动;加强各文艺团体的集体领导,密切中国文联和各个协会与各地方文艺团体在工作上的联系。这是三月十日举行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扩大会议决定的。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主席团委员老舍、田汉、阳翰笙、江丰、吕骥、陈沂等十多人,各协会、各研究会的负责人刘开渠、叶浅予、吴作人、蔡若虹、赵树理、连阔如、吴晓邦、钟敬文、陈白尘、赵沨等二十多人。
会议对各个文学艺术团体一九五五年的工作计划交换了意见,并通过了中国文联一九五五年的工作计划要点。
中国文联今年的主要工作是:举办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讲座、中国文艺运动讲座和关于反对思想学术界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问题的各种讲演会和讨论会;组织作家、艺术家赴各地参观、访问;协助各省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加强领导创作、学习和文艺刊物的编辑工作;协同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各协会、研究会进行文学艺术作品的评奖工作。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曲艺研究会、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今年都要根据本团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展开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斗争,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理论的学习;各协会、研究会也都要组织和推动会员积极以自己的创作和研究,来反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反映我国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斗争,来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中国作家协会今年将协同中国科学院继续开展胡适思想批判,和展开胡风思想批判;在预定的今年召开的第二次理事会上,将对这一思想批判作出初步的结论,并讨论文学、戏剧、电影剧本、儿童文学等各方面的问题。作家协会今年还将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批评问题;召开全国青年作家会议,讨论青年作家中的文艺思想和创作问题。
中国戏剧家协会今年将举办戏曲编剧讲习会;组织关于戏曲艺术改革、建设新歌剧、中国话剧史、中国戏曲史等问题的讨论;举行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会和纪念公演;协助文化部举办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和大力推动话剧创作。
中国音乐家协会今年将协同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纪念聂耳逝世二十周年和冼星海逝世十周年的音乐周;举行民歌改编工作、抒情歌曲创作、电影音乐创作等问题的讨论;成立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群众音乐活动中的问题;分别召开全国古乐家座谈会和器乐改革座谈会;把“人民音乐”和“歌曲”都从双月刊改为月刊,并出版不定期的五线谱刊物“音乐创作”。
中国美术家协会今年将协同文化部举办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举办工人画展和七大城市巡回美术展览;组织关于提高风景画的思想水平、中国绘画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建筑美术设计等问题的讨论;召开政治宣传画工作会议。
中国曲艺研究会今年将继续组织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的曲艺创作和曲艺遗产的搜集和整理;有计划地推动曲艺改革和曲艺普及活动。
中国舞蹈研究会今年将组织舞蹈艺术的创作和学习的讨论;组织舞蹈工作者研究民间舞蹈、学习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舞蹈艺术经验;组织各种研究和观摩活动。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今年将有计划地组织采访小组到各地搜集民间的和少数民族的各种传说和歌谣,编辑各地的民歌选;出版“民间文学”月刊。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鞍山举行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
鞍山市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于三月八日到十日举行。几年来随着鞍钢工业建设的发展,妇女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市有二万四千四百七十多名妇女参加了各种不同工作,并涌现出六十名劳动模范;组织了一百五十四个家属委员会,有八万三千八百多职工家属参加。妇女的政治地位也提高了,被选为市区人民代表和政府委员的妇女有四百六十二人。同时在妇婴卫生和儿童保育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市有一百二十多处幼儿园和托儿所,受托儿童达五千六百三十多人;并建立了一百多个妇幼保健机构。
会议认为必须大力发动全市妇女,尤其是职工家属作好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支援解放台湾而奋斗。会上还交流了妇女工作经验,介绍了模范们的事迹。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宋莉西、范小凤等三十九人为鞍山市民主妇联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本报鞍山记者)


第3版()
专栏:

凉山彝族人民医疗条件改善
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西康省凉山彝族自治区的医疗条件日益改善。
三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区共建立了七个卫生院、一个卫生所、四个保健站,还建立了一个防疫队。卫生工作人员开头时只有四个人,现在已经有一百七十二个人,里面还有二十三个人是彝族。三年来,这些医院和防疫队,一共替各族人民医治了四十二万二千零九十次病;给四百三十七人用新法接生;给一千八百人打了伤寒防疫针;给五万零九百九十人种了牛痘。去年全区只发现一个人得天花。
彝族人民非常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布拖县交际河头人么什阿念说:“过去我们这里有麻疹流行,一天要死三四个人。现在有了医院,出了麻疹没有死一个人。”金阳县咪姑区头人安登俊说:“我有一次害了病,杀了几十条牛羊赶鬼求神,病也没好,后来还是人民政府的医生给我医好了。”昭觉县彝族匹特阿呷过去生了四个孩子都死了,生第五个孩子时,请助产士用新法接生,孩子养活了。布拖县苏呷斯多村彝族瓦尔生小孩时,胎盘下不来,正在危急时,卫生院派人替她取下胎盘。瓦尔的母亲感激得流下了眼泪。她说:“你们救活了我的媳妇,又救活了我的孩子。”(西康省西昌群众报通讯组)


第3版()
专栏:

云南德宏区推行新傣文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积极推行新傣文。自治区各县级机关干部及学校教师已重点展开傣语、傣文学习。现在,全区已有傣文学习班八个,参加学习的机关干部及教师经常有六百多人。
这些学习班三个月一期,有专人教授,每周学习四小时到六小时。学文字与学语言并进。除教师上课外,并由机关中的民族干部进行辅导。学习中定期举行测验。据第一期潞西、梁河、盈江三县测验的结果,及格的达百分之九十。
目前,自治区直属机关傣文学习班已学完第一册通用会话教材,即将开始学习第二册。参加学习的除原有的一百二十多人外,最近又增加了八十多人。
为了进一步推行新傣文,自治区准备今年在潞西、盈江两个民族中学,分别增设傣文课程;三月间并在芒市开办傣文师资训练班,吸收各县傣族在职干部、教师和农村知识分子参加学习。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黄妈妈送子应征
新华社记者 周祖佑
最近,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的母亲邓芳芝,送她最小的儿子继恕应征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早在去年十一月,黄妈妈听到征集补充兵员的消息后,就曾多次想起继光儿的英雄形象。当她看见自己新盖的瓦房,看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进行和平劳动和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和孩子们给她的热情的书信时,对美帝国主义企图发动侵略战争更加感到愤恨。她想:“我不能眼看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受到美帝国主义的威胁和破坏。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解放台湾,我应当把继恕送去参军。”有一天夜晚,黄妈妈把继恕叫到自己房里,说:“继恕,国家要征集补充兵员了,你继光哥哥没完成的任务,你能替他去完成了!”继恕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地说:“保卫祖国是我们青年的责任。妈,你放心,我一定首先报名应征。”
今年一月,黄妈妈从省里开会刚回到家里,继恕便把他已经在全县青年民兵代表会上写了应征申请书的事告诉了妈妈。黄妈妈高兴地说:“好孩子!你若没申请,我还要替你抢个先哩!”后来,黄妈妈又在继光乡青年团员大会上向大家讲了送继恕应征入伍的决心。继恕也立刻在会上报了名。这时,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我报名!”
“我报名!”的喊声,五十五个适龄青年都报名应征了。在英雄的母亲和弟弟的带动下,继光乡有近百分之八十的适龄青年都报名应征了。
在继恕要离开家乡的前夜,黄妈妈和儿子在灯光下作了离别前的一次谈话。黄妈妈用热爱的眼光望着儿子说:“继恕,我爱你像爱你继光哥哥一样。你哥哥为保卫祖国牺牲了,他为人民立了功。你要向哥哥学习,记住你是英雄的弟弟。”继恕激动地说:“我想到继光哥哥时,什么困难都不会怕。我一定要学习他的英勇精神,保卫我们的伟大祖国。”这天夜晚,黄妈妈还和即将走上保卫祖国岗位的儿子互相订下了勉励的条约。
第二天,黄妈妈亲自把儿子送到区上,并亲手给儿子戴上了两朵大红花,在鞭炮、锣鼓声中,黄妈妈拉着儿子的手走在送行队伍的最前面,她谆谆嘱咐着继恕说:“你是妈妈的好儿子,一定要做个人民的好战士。你要向继光哥哥学习,争取立功当英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