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沈阳变压器厂为什么一再发生产品质量事故
本报记者 安岗
沈阳变压器厂解放以前生产能力十分薄弱,生产的变压器每台容量最大不过五百千伏安,电压最高是六千六百伏。
解放以后,沈阳变压器厂的生产发展很快,技术也迅速地提高了。一九五二年在苏联专家帮助下第一次生产了五百六十到五千千伏安的变压器;一九五三年开始制造一万、一万三千五百千伏安的变压器,一九五四年制造了两万千伏安的变压器,今年已着手准备制造容量更大、电压更高的变压器。
这一成就是很大的。但工厂有些同志却以此为满足,对上是报喜不报忧,在内部不能充分地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很多缺点和错误被掩盖起来,到今天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就是连续发生的产品质量事故。
一再发生产品质量事故,但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寻找原因
工厂生产的变压器无论是大、中、小型都先后发生了质量事故。
一九五三年,小变压器生产中发生严重的质量事故。主要原因是工厂行政和技术领导部门没有采用苏联的线卷单独浸漆的方法,而采用了落后的方法。这个事故暴露了工厂在学习苏联方面有着严重缺点。
事故发生后,电器工业管理局的刊物“电器工业”上发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工厂主任工程师写的,第二篇是个短评,这两篇文章都把小变压器质量事故,仅仅看作是车间操作的问题,而没有把它当作一个领导思想问题来进行检查。同期刊物中载有苏联专家对小变压器质量事故的意见,他明确提出:“这次事故,主要原因在技术领导方面,没有抓紧小变压器车间的技术改进工作”,“厂内工程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国家所委托的事业还缺乏足够的责任感。……”可惜的是,电器工业管理局和工厂没有从这一事故中接受教训。因而,以后质量事故连续发生。
已经出厂的四台大型变压器中,到现在,已有两台发生问题,其中一台运到现场安装时,发现油箱内有落物声,运回拆修,前后费了将近一年时间,影响用电地区的供电,造成极大损失。
领导方面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事故是怎样看法呢?一九五四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关刊物“机械工业”第二十一期发表了一篇题目叫作“一只油污手套造成的损失”的文章,作者轻描淡写的,把责任归罪于在变压器内发现的一只油污的手套。这个看法同工厂某些领导同志的看法是一致的。
在变压器内竟夹有一只油污的手套,这当然是严重的和不可容忍的。但这只手套还不是造成变压器返修的直接原因,作者显然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工厂制造大变压器没有按照苏联设计要求的关键工艺守则办事。为什么会这样呢?把责任推给车间,责备工人操作不好吗?可是为什么不首先供给工人以苏联的工艺制造方法呢?
工厂某些领导者把学习苏联只单纯看作是“使用苏联图纸”,完全忽视了在苏联资料中同图纸不可分的工艺资料。技术领导部门不用苏联工艺资料,自己制作了不少的工艺规程,内容大部分是既不具体,又不先进,只规定要工人“干什么”,而没有规定“怎样干”“用什么工具来干”。那台返修的大变压器,拆开一看,原来是变压器上的铁心螺帽有百分之二十松动。工人操作是有问题的,但工厂规定的大型铁心装配的操作要求却只是要工人“扭紧螺丝”而没有像苏联操作规程规定的要告诉工人:“用点铆法,把螺丝帽铆牢”,“所有螺丝帽铆统三点”,一九五四年工艺科开始重视学习苏联工艺文件,这才发现苏联资料对每一个小操作都有详细说明,重要地方还附有说明图。工厂组织工人学习后,大家感到非常满意,愿意坚决执行。这足以说明,如果能够按照苏联的作法行事,同时发动职工保证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生产纪律,就一定不会产生这样大的事故。
可是工厂给电器工业管理局的检讨却根本没有接触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工厂在一九五二年就有了苏联资料,而一九五三年制作时却完全没有按照苏联的工艺规程组织职工进行生产。这些检讨提交给电器工业管理局,到今天,电器工业管理局也没有提出过一个问题。
由于没有认真接受教训,两万千伏安变压器又发生了分接开关用错电缆线的质量事故。一九五四年九月,一个工人在制造两万千伏安变压器过程中发现分接开关高压引线电缆太细,提出怀疑,查对图纸及苏联资料,发现与原资料要求的规格小一倍,接着查出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四年九月所生产的大变压器高压引线电缆都不是苏联规格。用这种电缆制造的变压器,在使用上是不安全的,它经不起电力负荷量集中时的考验。可是,工厂的检查只是把它变成偶然“错用电缆”了。事实上,这又是对工厂没有很好学习苏联的一个警告。
除了变压器的质量事故外,还有电焊机和卷管机事故,在工厂仓库里,现在堆了几百台没有人要的电焊机。这些电焊机也是因为工厂技术领导干部不学习苏联资料,不重视试制工作,草率定型而造成损失的。其他质量事故还有很多,不必一一列举,问题严重的是,这些严重现象,并没有能够打动某些领导同志的心,在他们看来,好像这不过是一些与己无关的“小事”。
所有这些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浪费是惊人的。除浪费国家大量资金和工时外,最重要的是这些质量不好的变压器投入生产将会影响整个生产,减低设备运用率,缩短使用年限,这种无形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工厂厂长对产品质量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党委会放弃了思想领导
工厂厂长任俊杰同志对于一再发生的产品质量事故采取了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态度。作为一个工厂厂长,他有责任把这些产品质量事故调查清楚,订出措施,提交工厂党委会讨论,在党的集体领导下作出正确的决议,并采取一系列步骤来消灭事故。任俊杰同志没有这样作,他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这就是:在事故没有被揭发出来前,尽量掩盖错误,不去倾听职工的意见,因而也就不能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消灭错误。在事故被揭露后,他不是主动积极地在党的集体领导下依靠工人阶级去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本原因,查明责任,作出正确的结论,并接受教训,作出防止事故的具体措施。反而多方回避接触问题的本质,不愿意从领导思想中去寻找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只是把责任推给客观原因,推给车间干部和工人。
变压器厂职工中有不少同志长期对于这种现象是不满意的,他们很早以前就提出过不少宝贵的意见,但任俊杰同志并没有重视这些意见。他虽然把
“同党委搞好关系”当作一条“经验”,但实际上却是漠视工厂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他又以“不懂技术”为借口,放弃对技术工作人员的领导。
任俊杰同志本来应该从第一次产品事故中接受教训,他没有这样作。接着就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质量事故。我们把这些事故产生的原因加以比较,就发现了它基本上是一个东西,这就是没有依靠工人阶级全面学习苏联来进行生产。为什么长时期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呢?困难是有的,但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可是,在这个问题面前,企业领导者能够推脱自己应负的责任吗?
工厂党委会内部对于产品质量事故是有着不同看法的,有些党委委员曾有着一些正确的看法。但是党委委员并没有通过党内思想斗争来正确解决分歧。很多同志在“怕闹关系、怕妨害团结”的口实下放弃了思想斗争的武器。结果就是削弱了党的领导作用,而资本主义的思想和作风也就随之发作起来。
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没有清醒地检查工厂工作,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虚夸作风
沈阳变压器工厂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领导下的被评为一等的工厂。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四年三年中,长期是管理局的试点工厂。局长、办公室主任,科长经常不断地驻厂帮助工作,总结了很多条经验,在公开的和内部的刊物上以及通报上一再表扬,可是,他们对于工厂一再发生的质量事故却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分析研究一下实际情况。等到发生了问题,他们只是叫工厂写检讨了事,而不去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检讨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这些措施是不是真正可以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管理局的领导者陶醉在一万、二万千伏安的变压器试制成功和正式生产的捷报中。他们忘掉了自己的、最重要的责任是以清醒的头脑来检查这些工作是怎样执行的,以及实际的效果如何。明明是新产品试制中有着严重的缺点,可是他们却是年年要把这些经验当作头等重要的文章登在刊物上来推广。
一九五三年二月在“电器工业”上发表了变压器工厂一九五二年新产品试制工作总结摘要。我们从这篇总结中看到的是:“三相五千千伏安、四十四千伏电力变压器试制完成,性能标准如绝缘强度等完全依苏联试验标准执行,结果相当使人满意。”“在中型变压器方面……满足了新建厂矿的需要……符合了苏联标准要求”。是不是这样“令人满意”“符合苏联标准”呢?后来产品使用结果证明并不如此。一九五四年二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出版的“技术经验交流”上发表了沈阳变压器厂一九五三年新产品试制工作初步总结,在编者按语中指出:“沈阳变压器厂在电器各厂中取得了一定的试制成绩,原因是他们掌握到若干规律,由上自下,一体坚持,因而迅速地得到改进。”可是,这些规律中没有一处谈到认真检查和总结学习苏联的经验,相反地他们提出了一些值得怀疑的“规律”,例如第一条是“各级领导很重视,到了月底,如果试制有困难,厂一级干部照例下车间检查”。这不正是说明,工厂试制新产品缺乏应有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月底困难,以致厂一级干部不得不“照例下车间检查”吗?有些作法是作为经验推广了,如“试制专业小组”,
“在试制期间,编制工艺过程卡片”及“分车间明细表、材料明细表”,可是这些作法在工厂有的是脱离实际,有的根本没有作,也被当作经验推广了。现在我们再看一九五四年的总结,这是一九五四年九月十日在电器工业管理局“经验介绍”刊物上的用沈阳变压器厂名义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作:“我们发展和扩大产品品种的几点体会”,这些体会都是似是而非的,例如,第一条是全面学习苏联,这无疑是对的,而且比过去的总结提法有了进步,但内容就不对头了,如说:“我厂对于现在苏联资料比较重视”“除苏联图纸外,我们对于一般性的苏联技术资料,如苏联国家标准、材料标准、苏联出版有关变压器的书籍杂志都多方收集、整理出一些基本技术数据,编成产品设计手册,供设计人员使用”,实际上,这本产品设计手册,并不全是苏联标准,其中掺杂了不少落后的,保守的数据,现在,这个手册正重新整理中。此外,该文所提的每一条都同事实或多或少地不相符合,如在“重视对技术人员思想领导”这一条中,提到“鼓励技术人员看有思想性的文件”,这是无中生有,“听专家报告及组织技术人员参观工厂”,只是作了一次。第五条“组织全国性的产品统一设计”下提出“推广了苏联的先进技术标准”,“这样不但使苏联标准得以推广到全面范围的制造部门和使用部门,而且也解决了各处图纸缺乏的困难,各厂的产品设计也因此有了巩固的基础”。实际并没有文字写得这么美妙。这些统一设计的图纸没有完全采用苏联的先进的技术标准,其中有很多地方,被人用保守落后的方法修改了苏联设计,造成以后生产上许多恶果。最后一条是“成立专业试制组”,这个组织一成立就取消了。电器工业管理局一年一年只是在那里传播这些“经验”,可是,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呢?为什么不能从这些报告中发现工厂领导思想中的一些虚夸自满的情绪呢?为什么不能抓住学习苏联这个根本问题认真作一次检查呢?这同他们自己领导思想的片面性和领导作风的虚夸、自满、不深入是分不开的。
我们希望电器工业管理局认真检查工厂的领导,在技术部门中进行思想改造工作,从加强思想领导入手来建立牢固的学习苏联的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这样就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工厂职工的思想水平和技术水平,给完成一九五五年生产任务打下有力的基础。


第2版()
专栏:

为什么油脂公司的油卖不出,消费者又买不到油
张秉谦
河北省自从实行食油计划供应以来,国营油脂公司的供应计划经常不能完成。去年第二、三两季度只完成两季计划数的百分之六十二点四五,第四季度也没有按照农村供应指标完成销售任务。应该卖出的油没有卖出,要吃油的人没吃到自己应吃的一份油,原因在那里呢?
一、没有按照供应指标供应
河北省规定平原区农民每人每月供应四两油。这个供应指标是根据生产和当地一般人在一般情况下的需要确定的。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指标供应,基本上能满足需要。但很多地方没有按照这个指标供应。安次县万庄供销合作社,去年七月至九月根本没有供应食油。安次县九洲供销合作社去年七月对南海村五百一十七户农民是按每户一两食油供应的。黄骅县有的区曾按每人二两供应。这都不够规定数量,甚至差得很远。
对糕点、面食、饭馆等行业的用油,很多城、镇的供应标准过高过低,造成浪费或供应不足。例如文安县城里,去年十月销油四千八百四十五斤,合作食堂和食品部及私营面食业就购去一千九百四十六斤(还有六家私营面食业未计入),占全城销油总量的百分之四十多,由于供应数量过多,各户都用油炸油饼、油条,饭铺大量炸小鱼出售,合作食堂炸的小鱼供不应求,还大量炸土豆代替小鱼供应。浪费很大。相反的,安次县第四、五两区,供应的数量又显得过低。规定饭铺每月用面八百斤的,供油十斤;四、五百斤的,供油四、五斤。多一点也不供应。各户的油不够用,就到处去买猪油和肥猪肉来代用。
层层留“机动”油,也严重地影响了供应数量。所谓层层留“机动”油,也就是层层打折扣,结果把应该供应的油量越变越小,使得群众吃不到规定数量的油。这样作的结果,就造成商品积压。
二、供应点少、供应方法混乱
由于供应点少或设置的点不适当,常常给群众买油造成很多困难。例如任邱县城每月要供应六千多户的食油,可是只有一个门市部卖油,群众每天不得不排队买油,浪费人力和时间很多。文安县第一区管辖几十个村庄,只有两个门市部卖油。有些县地区辽阔,村庄稀少,村与村间一般相距三、四十里,很多村庄没设供应点,群众买油,来回要跑几十里路,很不便利。
解决这个困难,应该适当地增加供应点,或是“送货上门”。“送货上门”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供销合作社自己派人成立流动推销组直接去送货,一种是利用私商、小贩(即油挑、油车等)。河北省很多地区对这两种办法都作得很差。例如石家庄专区元氏县史庄供销合作社应该供应五个村子的食油,可是去年十一月份应该供应的油,直到十二月四日才供应了两个村(其中还有三户没买到油),其余三个村直到十二月七日还没吃到十一月份的油。在组织油挑、油车下乡方面,有些县份仅仅组织过三、两个小油贩,很多县份甚至一个也没有。
购油办法很混乱,也是作不好供应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绝大多数地区都没发购油票或购油证,群众买油时,有的凭社员证、购粮证;有的凭区、乡政府证明;有的什么也不要,只凭口说或站队。这些办法都有很大缺点。如果凭社员证,没入供销合作社就吃不到油;如果凭购粮证,农村中很大一部分的余粮户和不缺粮的户就没有购粮证;如果凭证明信,农民为买几两油要跑很远的路去开证明信,既耽误生产,还妨碍区、乡政府工作;凭口说或站队,什么依据也没有。在行唐、新乐、无极等县,过去因不要凭证,曾发生过很多偏差。如行唐县柏树村有家农民只两口人,他报了十三口,也就照卖给他油了。沧县专区武强等县很多地方都凭站队买油,限量不限次,不管你家人口多少。反正只卖给站队的人,要想多买油,只要一连站上几次队或者多来几个人站队就行了。没有功夫站队那就别想吃油。石家庄专区元氏县史庄村社的办法更糟糕,他们每月对每村只去供应一次,一次又只限两天,不管你买到没有,过期不卖。这些办法都造成了供应上的混乱。
三、调剂不当、运输不及时
地区间食油、油种的调剂不当。有些地区不是油料产区,或者虽是产区而遭受了自然灾害,因此,在这些地区,一部分或者很大一部分的食油就须由其他地区调入。例如天津专区去年遭受水灾较重,油料生产减少,大部食油须由外区供给。但由于事前缺乏通盘周密的计划,直到天津专区任邱、武清、青县等县部分地区在十一月间发生脱销后,才仓促由石家庄,沧县两专区紧急调运了食油八百吨,不但牵动了整个计划,而且临时请拨火车,车皮也有问题。
由于各地区的生产和群众的爱好与习惯都有所不同,所以必须注意食油品种的适当调剂,才能更好地供应群众的需要。例如沧县专区河间、献县等地,在去年第四季度曾长时期积压过十多万斤棉油,就是因为当地群众不习惯吃这种油。而石家庄专区许多县份的群众却又喜欢吃棉油,但供应不上。这说明品种的调剂是很重要的,而且也有条件照顾群众的不同需要。
做好运输工作是做好供应工作的重要一环,不把运输工作做好,就不能做好供应工作。例如沧县专区盐山县城,去年十月食油脱销将近一星期,就是因为运输工作没有做好。石家庄专区藁城、饶阳等县,去年十二月到月中还没有把这一个月份的食油调运到各基层供应单位,所以快到月底才开始供应这个月的食油,群众很不满。如果把当月份应该供应的食油能提前在上一月份(至迟在上月下旬)全部(至少半数)调运到各基层供应单位,就不会发生这种脱销现象。
此外,库存数是否真实,也会直接影响到供应和货源;而库存数字的真实与否,却要看报账的是否及时。如任邱县梁召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去年十一月下旬,账面上还存有三千四百六十斤八两油,实际已经脱销了十天,库里并无存油。像这样的所谓“库存”,是起不了什么实际作用的,如要拿它来当作供应和组织货源的依据,当然要发生错误!扭转它的唯一办法是:必须及时向上级供销合作社和油脂公司报账,尽可能地作到账、货相符,而且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合理库存”。
由于食油计划供应工作做得不好,不但使食油供应计划完不成,并且,在产油区的农村,群众也担心自己吃不到油,普遍对油料产生惜售情绪,如河北省收购芝麻,直到今年一月十五日止只完成百分之四十二,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另外,不把食油供应工作做好,以致许多农民自己榨油,浪费很大。唐山专区滦县安各庄区群众在去年十月和十一月间由于自己榨油吃,竟耗费花生果一百万斤之多,该县第四区赵各庄等十一个村的两千五百五十三户农民中,约有百分之九十都自己榨过油,到十一月二十日止,这十一个村共耗费花生米约十五万斤,每户少者十多斤,多的到二百五十斤。甚至有些农户自存食油足够七年全家供应指标数。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浪费油料,还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工农联盟。
可以看出,所有这些缺点和问题的发生决不是实行食油计划供应政策本身有什么缺点,而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主观努力不够,执行政策上有严重缺点。今后必须接受教训,认真加强政策和业务的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和计划管理,加强国营油脂公司和供销合作社之间的结合,认真执行城乡分工原则,充分利用农村私商,为做好农村食油供应工作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江苏省积极准备大力推广双轮双铧犁
江苏省今年将推广双轮双铧犁一万四千部,相当于几年来已经推广部数的十五倍以上。目前,全省推广和供应双轮双铧犁的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已经从北京农业机械厂运到二千八百二十三部双轮双铧犁,并已将二千零十五部供应给各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徐州铁工厂第一批生产的四百部双轮双铧犁,也将在春耕期间陆续运往各县供应农民。
为了培养推广双轮双铧犁的技术人材,江苏省农林厅和供销合作社,先后在徐州、淮阴、苏州、南通等地举办了短期训练班;现在有三百七十多个人已经训练成“能说、能用、能拆、能装、能找毛病”的新农具手。滨海、涟水、睢宁、常熟等县,也举办训练班训练了大批工作人员。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生产资料经理部,还派人把双轮双铧犁运到松江、江都、淮阴等县实地试验,传授技术。在常熟县试验时,教会一部分农民在水田里使用双轮双铧犁,用事实打破了“水田地区不适用双轮双铧犁”的说法,为在水田地区推广双轮双铧犁做出了榜样。(本报集体通讯员南京新华日报编辑部)


第2版()
专栏:

各地训练新式畜力农具手准备春耕
各地在大量推广新式畜力农具同时,积极训练农具手,为春耕生产作准备。
各地一般是先从开办农具训练班培养师资着手,然后分批分片训练农民农具手。河南省一九五五年计划推广双轮双铧犁五万五千部,现已训练了供销社、银行及区乡生产干部四千八百一十一人,并正训练农民农具手五万人,还计划继续训练五万人。河南省是以县为单位,分批训练,每批五十人,采取实物教学和分批实习方法。河北省去秋在推广十部双轮双铧犁以上的县都举办了以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为对象的训练班,今年一月份该省又训练了农具干部三百一十人,训练完毕后即分别训练农民农具手。北京市郊去秋在六个区、一百二十个乡训练区乡干部和农民农具手一千一百八十五人。黑龙江省今春通过各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计划再训练四万八千多名农民农具手。山西省今春计划分专区训练农业技术推广站及供销社干部一千人,然后分县训练农民农具手四万人。此外,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也先后举办了农具训练班,培养了干部,并根据各地推广任务准备训练一定数量的农民农具手。陕西省并提出“先传技术,后推广农具”的口号。
在训练农具手同时,有些地区还进行农具修理工作。如山东省农具厂分批抽训全省一百二十八个县和济南、青岛两市郊的铁木手工业合作社的技工各一人,负责新式畜力农具修配工作。陕西省今年计划在渭南、宝鸡、延安、汉中各设农具修配站一处。


第2版()
专栏:

汉水公路桥紧张施工
汉水公路桥的建设工程,二月份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修桥的人们想了各种办法,保证在枯水期中把桥墩修出水面。自去年年底水下工程开工以来,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三号墩的全部打桩工程和四号墩的打直桩工程,三号墩上的斜桩架已经移到四号墩。吸泥工作也在二月二日开始了。混凝土工厂已经在汉口岸的桥台和桥墩上浇灌混凝土。万能打桩机已经在五号墩上打下十多根管桩。
为了胜利完成封底任务,工程段领导上将调一批技术人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到打桩安装工区协助工作;苏联专家曾几次到三号墩上去解决吸泥和封底的准备工作;打桩安装工区正积极组织工人进行封底的技术学习;机电工区的工人们正赶紧拼接封底的管道。
三、四、五号桥墩上,工人们热烈的展开了墩与墩之间的劳动竞赛,九个工班中已有六个工班突破了竞赛指标。刘德卿工班连续几次创造了打桩新纪录,获得了竞赛优胜循环红旗。现在工区正进行评比和给奖,并将把竞赛深入一步。
(本报集体通讯员武汉长江日报编辑部)


第2版()
专栏:

山西农民准备扩大植棉面积
为扩大棉田的种植面积,山西省广大棉农正积极进行准备工作。早在去年冬季省人民政府就制订出扩大棉田计划,接着拨了十九亿三千九百万元棉花种籽贷款;同时派干部到产棉区的永济、文水、太谷等县检查了种籽储备。保管和肥料准备的情况。
现在,扩大棉田的重点区——晋中、晋南的农民正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带动下制订计划。据太谷、汾阳、永济等县的调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棉田扩大计划,一般都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九到七十八。汾阳县田屯、阳城等乡采取增加复播面积、开垦小片荒地、小片连大片等办法,解决扩大棉田的土地来源问题。
各地农民为扩大面积和提高产量准备了大量肥料和良种。晋南专区的夏县、河津等六县六百一十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积各种堆肥一百三十多万车。翼城东石桥乡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的五百亩棉田,每亩计划施基肥七千斤,目前已积各种肥料九千九百四十车,达计划百分之八十八点三。晋南和榆次两专区已准备妥“斯字棉”和“五一七”等优良棉种四百三十万斤,争取普种全部棉田。
(本报集体通讯员山西日报编辑部)


第2版()
专栏:

牧业互助组扩大种植牧草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郡王旗朝格吉勒、郝宝锁两个牧业互助组,去年试种牧草共收获了三万二千多斤。正当雪花纷飞,牧场封冻的时候,由于有了这些牧草,使牲畜安全渡过灾期。不久前,他们又制订了今年扩种牧草和饲料的计划。今年他们决定种植三百九十五亩牧草和饲料,里面有青莜麦、玉茭、苜蓿草、青谷子和稗子,这些全是富有营养价值并适宜于当地种植的优良牧草和饲料。组员们估计,这些草料在普通收成年头,也可收获一百八十六石饲料和十四万斤饲草。


第2版()
专栏:

荆江大堤的岁修工程
湖北省荆江大堤在去年防汛斗争中保障了江汉平原一带三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得八百多万亩良田免受洪水的灾害。
为了进一步巩固堤防,给今年汛期打下战胜洪水的基础,荆江大堤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进行全面的堤防加固工程。参加修堤的数万民工,共做土工五百二十万公方,石工十五万六千公方,相当于解放后五年来大堤工程总和的百分之七十。全部工程争取在今年三月底完成。 韩学章摄(水利部宣传处稿)(附图片)
长江水利委员会中游局钻探队在工地测量钻孔高度,了解地质土层。
岁修工程所需的大批竹料和装土用的畚箕,已从各地运到了工地。
荆门十一区十一中队民工正在打硪。他们打硪高度已超过了标准高度一点一公尺。
在荆江大堤龙二渊段工地上,成千的民工们正投入堤防加固工程的战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