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我保证用四年时间完成五年生产任务编辑同志:
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三年以来,我总是提前完成了国家的生产计划:一九五三年提前两个半月,一九五四年提前四个月零九天;今年,也提前完成了任务,使得我在五年计划中前三年的工作量提前九个月完成了。产品质量平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五以上,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指标。我还要继续努力。按照后两年的生产任务比目前增加一半来计算,我要在四年时间内完成五年的生产任务。
我怎么能够提前完成生产任务的呢?全靠努力学习先进经验。我在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先后学习了克列索夫车刀法、乌纳诺夫万能车刀法、希洛夫钻孔法等苏联先进经验,使加工六七九万能工具铣床和六三二一、六三二二回转台的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五十,钻孔效率从三分钟提高到半分钟一个。在三年里,我学习了六种先进经验,改进了十三种工具和三十二种操作方法,对于我提前完成任务和保证产品质量起了很大作用。我是今年才调到马恒昌小组的。过去我干生铁活,现在开始削丝杠,刀的角度掌握不好;因此在切削六H八二万能铣床和七一五二大丝杠的时候,头一个活就报废了。我就找别的师傅研究,找出原因,接受教训,提高了技术,做到了切削四十九个活只废一个。今年上半年加工立铣头零零三四回转台的时候,由于过去别的车床加工三批产品没有一件是合格的,因此我就注意解决质量问题,同锻件老工人王占学和技术人员共同试验了三次,改进了“芯胎”工具,才使这个产品的质量达到了精度。
为了实现我的奋斗目标,我一定要继续虚心学习各种先进经验,特别是把学习乌纳诺夫万能车刀法、分断切削法、刻度盘等经验,运用到所有加工部件上去。我每天保证要完成十小时的工时定额,并且要认真钻研技术文件,同其他同志加强团结,互相帮助。此外,还要充分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每天机动时间保证平均达到七点三十分(准备工作在内)。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第三车间马恒昌小组组长 谭寿声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狮子滩水电站土石方开挖工程
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计划编辑同志:
狮子滩水电站工地最大的工程——大坝基础土石方开挖工程,在十一月十日已经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计划,并且超额开挖石方六千七百四十三立方,保证了技术复杂的工程质量,消灭了重大事故。这个工程是去年十一月开始施工的。那时候,虽然是在枯水期,但是河水还是像箭一样地急,每秒钟的流量是一百多立方公尺。两岸全是荒芜的山坡和陡崖。我们工程队的全体职工就在这里开始了移山倒海的事业,不分白天黑夜,冒着炎热和风雪,把泥土石头从基础深坑里运出来。十个多月,我们共开挖了石方九万八千八百四十七立方公尺,土方二万六千一百七十六立方公尺。雄踞在狮子滩左岸的磨担山被我们削去了一大半。
过去这一年,一支又一支的石工开挖突击队接连地出现和成长在狮子滩工地上。十月份,有六分之一的职工由于他们出色的劳动,受到了国家的物质奖励和表扬。我们开挖工程队的青年工人还组织了节约队,利用休息时间拣废铁、废料和修理损坏了的工具。光是李纯芳节约队(由十一个青年工人组成)一个月就拣了废料五百多公斤。我们的炸药消耗定额由每立方公尺零点四公斤降低到零点一五公斤。当然,我们并不满足于目前这点成绩,我们正在为准备战胜洪水、争取到年底超额完成更多的国家任务而奋斗,为水电站提前在一九五六年年底发电而创造条件!
西南水力发电工程局狮子滩工地第一工区开挖工程队 张绪国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孙景阳钻机
已经在做明年四月份的工作编辑同志:
西北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三二队的孙景阳钻机在九月二十六日已经全面超额完成了今年的生产任务,钻探质量超过了国家指标,全年没有出过任何责任事故。从十一月份开始,这台钻机正在干着明年四月份的工作。
在这台钻机上工作的二十二人,在党、团组织的领导和教育下团结互助,是保证超额完成任务的关键。如七月份的任务下达后,天正下大雨,搬移钻机的汽车不能行动。等下去,任务就无法完成。于是机长孙景阳(党员,团支部书记)召集团支部会议研究,发动大家冒雨把东西抬向新的钻孔边去。这样,不但保证了及时开钻和提前完成任务;而且还节约了二百元的运费。
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也是他们超额完成任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月初,孙景阳带领白班工作,进尺速度特别高,他们在班后会上总结,窍门是:用“砂子”的时候要多探井底,如果砂子超过了半公尺,马上进行打捞,重换“砂子”和“钻头”。他们就把这种方法在星期六的技术交流会上介绍了,别的班学习以后工作效率也赶上了他们,因此创造了全队第一季度的最高纪录。七月份孙玉文班找到了抓紧上下“钻具”,勤冲、勤换砂的办法,比别的班多钻了二、三公尺。经过班后会的总结和技术交流会的介绍,三班一天打到了二十多公尺,使钻机在八、九月份都提前十天左右全面完成了生产任务。
他们对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的工作也很重视。五月间,他们在某区六号钻孔,孔内坍塌掉块,裂缝漏水。机长孙景阳根据领导指示,发动大家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开始时,使用了“黄泥浆”和“煤碱剂泥浆”两项办法,不顶事,有人就泄气了。团支部就请技术员讲解“煤碱剂泥浆”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又根据孔内岩层变化灵活使用“合金钻头”和“铁砂”钻进的苏联先进经验,终于解决了困难,全面完成了生产计划。
他们在工作中还很重视节约。今年一年,光少领的钳子就节约了九百多元,擦机器的破布共节省了二十多公斤。这个钻机从一月到九月底共节约了三万六千九百八十多元,使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扛夫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龙烟铁矿白拴宝掘进小组
克服困难创造了新的成绩编辑同志:
龙烟铁矿白拴宝掘进小组已经用两年又八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相当于四年的工作量,现在又创造了新的成绩。到十一月二十五日为止,按照现在的定额计算,他们已经完成了一九五七年三月份的任务。
目前,白拴宝小组工作的地点,是在距离坑口一千七百多公尺远的某平巷。这个地方岩石坚硬,排水困难,地上经常有很深的积水。但是,每个生产班内同志们始终坚持了两次循环,保证要提前把平峒掘通,以便多出矿砂,满足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
十一月中旬,小组遇到了一个纵横交错、上下重叠的断层地带。顶板塌陷到七点五公尺,大块石英岩不断掉下来。同志们冒着淋头大水,用穿梁护顶法挡住了顶板的落石。经过八天的艰苦战斗,安全地度过了这个断层地带。
在同积水和断层搏斗的过程中,这个小组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办法,例如,用打水泵窝及时搬动水泵的办法,治服了涌水;用“自带道木”的办法,解决了材料运输不及时的困难;在岩石多变的情况下,灵活地运用了“双楔形交叉掏槽法”,避免了呛炮现象。这些办法使他们突破重重困难,超额完成了月计划。张聚仓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制止这种对待国家物资的犯罪行为编辑同志:
在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绥化材料厂出卖的废料中,有着大批可以利用的器材。例如,绥化机务段从材料厂买回去的“废铁”中,有着一台完全能够使用的、价值一千二百六十三元的机车发电机,还有两台经过修理以后就能够使用的直流电动机。第二工程队当做“废铁”买回去的材料中,有价值五百七十二元、重十五吨的千斤顶两台,价值二百元的携带电话机两台,价值九十三元的紧线器十六个,还有石油灯、汽灯、铁丝、螺丝帽等大批可以利用的材料。电务段从材料厂“废料堆”里买回的电气材料,可用程度在百分之六十以上。
材料厂为了迅速处理这批“废料”,有时还采取“免费赠送”的办法。如电务段在材料厂买了二百根隔离棒,材料厂就另外“免费赠送”了三百根;第二工程队在材料厂买回了“五百公斤”废沥青,结果在里面竟筛出了一千五百公斤好沥青。
材料厂这种对待国家财产的不负责任态度是一贯的。早在一九五四年九月,材料厂领导人员和材料管理人员就开始采取非法手段来“消灭废料库”。副厂长侯占营曾指示管库员刘鸿奎把三百多种可用的水暖器材和电气材料等都作为废料处理。为了“处理”的彻底,他们把石绵盘根、天然云母等共三十多种材料埋在土里,把价值一千四百七十元的两大箱子灯泡和一千多块信号色灯玻璃当做碎玻璃卖掉,把三万多个木门拉手和上千根手信号旗杆当废木材烧掉。他们这样“处理”了“废料堆”以后,为了逃避责任,就把全部材料卡片也都毁掉了。因此,这个材料厂究竟给国家造成了多么大的损失,现在都无法统计。
绥化材料厂这种任意糟蹋国家财产的做法,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犯罪行为。有关领导机关应当检查并且严肃处理这件事。
齐齐哈尔铁路总监察直属人民监察室通讯组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一个糟蹋粮食的粮仓编辑同志:
湖南省茶陵县大田区粮仓是一个糟蹋粮食的地方。在这里,粮食霉烂、虫蚀的现象十分严重。
今年四月,上级在调运粮食的时候,发现这个粮仓仓壁上满是霉谷,靠地面的粮食也都霉烂了。保管员刘志华怕追查责任,偷偷地把谷子洗晒了一下,卖给了农民。买到粮食的人,骂声到现在还没有停止。保管员曾向善在今年四月间清仓的时候发现六十万斤谷子中有一部分长了霉。他竟把烂谷掺入好谷里调运出去。
以上这些事实,并没有引起粮仓工作人员的重视。九月下旬,这个粮仓又发现有三十六袋谷子霉烂了一半,麻袋中间还长出了五寸长的谷芽。如果不是上级来调运粮食,这个情况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被发现呢!另外,装有三十七万斤粮食的十二间仓房里,满是蛾虫和蚜虫。经检查组初步检验,每公斤粮食里就有虫六七十只(目前正在防治)。
大田粮仓的制度也十分混乱。各仓收款、付穀是由一个人担任,因此弊端很多。一个临时工作人员只工作了二个多月,就贪污了一千三百多斤粮食。目前粮仓里还丢了一万四千多斤稻谷,经再三追查,仍然找不到着落。
我希望茶陵县粮食局赶快整顿大田粮库的工作,并且给有关人员以应得的处分。
谭开元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为什么非乘小吉普不可编辑同志:
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所属石咀子铜矿的党委书记张丹卿,在国庆节前和十月末两次到长春开会,都要矿里用小吉普车专门送他去。从石咀子铜矿到长春的交通非常方便,坐火车时间只要一天多,车费也花不了几元钱。小吉普车往返一次八百里,要用多少汽油啊!张书记在矿里号召职工要“厉行节约”,为什么自己为了“排场”就随便浪费国家资金呢?
众人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太原钢铁厂积压浪费材料的现象很严重编辑同志:
太原钢铁厂原材料的积压现象十分严重。从一月到四月份,全厂计划用有色金属八十六吨,实际上只用了三十五吨,这一项积压物资的价值就达到二十一万多元;计划用水泥九百四十吨,实际上只用一百二十九吨;计划用滚珠二千七百九十二盘,实际上只用了四百八十三盘。厂里滚珠堆积如山,仓库管理人员很不满意地说:“干脆再盖个滚珠库吧。”
这个厂修复和新建了一些工程不能用,浪费更大。例如,炼焦部花了五万六千多元修了个泥煤沟,结果不能用。运输部去年用三万九千多元新建水渣铁路一条,修成以后发现坡度太大,又全部拆掉。
产生这些严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有关领导人员,缺乏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的观点,计划人员“宽打窄用”思想和不负责任的作风也很严重。职工群众对这些浪费现象非常不满意,多次提出意见,厂监察室七月份也向厂长提出关于反对浪费的检查计划,但是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第三季度问题就更加严重。从一月到八月,积压材料占用的流动资金超过了国家计划的百分之四点二三,使流动资金周转率延长了十三天,上缴利润欠缴百分之五点八。
我要求太原钢铁厂的领导人员迅速改变不负责任的错误态度,切实进行检查,克服这种严重的浪费现象。李永吉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黄冈土产分公司经理张树春贪图生活享受工作不尽职责编辑同志:
我要揭发中国土产公司湖北省黄冈分公司经理张树春只知贪图个人享受而对工作不负责任的错误行为。
张树春在今年二月间调到分公司当经理以后,首先就为了个人的排场和舒适,滥用公款,花七百多元钱去买了镶金边的文件柜、转椅、皮椅、九屉办公桌等三十九件家具;这些家具买来以后他本人就占用了一半以上。例如,他原来有一张单人棕床,但为了准备将来结婚(目前他连结婚对象还没有),就新买了一张双人大棕床;他用现有的文件柜不好为理由,买了一个镶有金边的漂亮的柜子,而实际却用这个柜子来装自己的衣服和鞋袜。接着,他又编造了一个修建保姆宿舍的计划。上级公司因为分公司的房子已经够住了,所以没有批准;但是他用专署财政经济委员会某负责同志口头同意修建为理由,就擅自动用职工福利费二千元修了一栋保姆室。另外,他又嫌公司原有的收音机太旧,就用二百五十多元买了一架新的,安装在自己的宿舍里。
张树春对公司的业务工作却完全不负责任。这个公司不根据群众需要而盲目进货的现象很严重。如当地群众根本不知道的松仁子,公司就盲目从广西买回了一千多斤,结果销不出去;从上海购买贵州出产的包谷粉六千斤,结果由于价格比本地的面粉高出一倍,全部积压,直到变质霉烂了。类似的事例还很多。据初步统计,由于盲目进货而积压的副食品达一百七十七万多元,其中已变质的商品价值达七万多元,即将变质的商品价值达十七万多元。
很多工作人员看到这些现象,曾建议张树春开会纠正采购工作中的混乱现象。但是他对这个建议却置之不理,反而说:“我怎样布置,就怎么办,如果我错了,你们可以到监察处告我……。”因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向他提什么意见了。
我们要求湖北省土产公司和黄冈专署监察处检查黄冈分公司的工作,并给张树春以应得的处分。
王全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介绍几种吃甘薯的方法编辑同志:
报纸上提出了以薯代粮的号召,我很拥护。甘薯确是一种很好的食品。在山东省胶州、文登、临沂等专区,甘薯一直是农民的主要食粮。他们吃甘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现在我选择一部分吃法简单地介绍给大家。
新鲜的甘薯,除了蒸、煮、烤或掺在稀饭、干饭里吃以外,还有几种比较细致的吃法:把甘薯擦成细丝,掺在白面或玉米面里蒸着吃;把甘薯切片蒸成半熟以后,再切成条或小块,晒干后炒熟了吃,味道香甜干脆,可以给小孩当零食;甘薯切成细丝,加油、盐、葱、醋烹炒作菜,味道脆甜香酸,不次于藕丝。有些农户为了一劳永逸,把大堆甘薯都蒸熟了贮藏起来,这可以使甘薯中的一部分淀粉变成糖质,味道也很好。
甘薯还可以切成条或块,晒干后轧碎筛过成为甘薯面。甘薯面可以包饺子(面要烫软些),做面条(需要掺五分之一的豆面或白面),烙单饼(面要烫硬些),蒸馍馍(先用五分之一的白面作引子发酵);甘薯面掺少量白面发酵后,还可以做成各种点心或油炸糕。
山东省农业厅粮食生产处 王文良


第6版()
专栏:批评建议的反应

批评建议的反应
十一月六日“读者来信专页”发表了“农业社不应该隐瞒产量”的批评信以后,中共榆社县委已经对这件事作了处理。小里道庄农业社社长张书珍几次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屡教不改,已被开除党籍,并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个月。县委对社内其他党员也进行了批评,又把这件事通报全县各党支部进行讨论。
十月二十三日“读者来信专页”发表了“必须重视处理人民来信的工作”一文后,中共清原县委秘书室已经检查了处理人民来信工作中收发登记制度不健全的缺点,决心今后加以改进。吉林森林工业管理局监察室检查了把群众来信下转以后就放松督促检查的缺点,准备在最近对还没有结案的来信进行清理。中共枞阳县委秘书室检查了对本报转去信件拖延九个多月才处理完毕(在这期间只作了一次初步答复)的现象,决心在今后纠正这种拖拉作风。中共海康县委办公室检讨了处理群众意见信的敷衍草率态度,并且接受群众意见,督促县人民政府恢复了接见人民来访的工作。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做好供应工作支援农业生产
帮助农民学会使用新农具编辑同志:
山西襄垣县城关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以后,积极改进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在“三秋”生产运动中,供销社抽出六个工作人员,组成了两个供应小组,分别到张庄、西川等四个乡,及时供应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供应小组通过检查农民使用新农具的情况,适时地进行了技术指导和修配工作。张庄乡仓上农业社过去买回了一部双铧犁,由于没有学好使用技术,再加上犁也有些毛病,社员们都说这部犁是“前犁高、后犁低,耕不平、抓不稳”,不愿意使用。供应小组就对这部双铧犁进行了修理,并且指导社员们学会了使用技术,结果大家就抢着用。
供应小组还采取了重点示范的办法来推广新式农具。如北底乡是山区,农民都认为双轮双铧犁
“又重又笨”,这里“地小使不上”;过去集体农业社虽然买了一部,但是也没人使用。供应小组同党支部具体研究了这种情况以后,就用现有的一部双轮双铧犁进行犁地的表演,吸收各个农业社的人员来参观。经过试用以后,大家都感到双铧犁不是“又重又笨”,而是“又轻又平稳”;这里不是“地小使不上”,而是“犁少不够用”。因此,在五天中,全乡各农业社就买了八部双铧犁,还计划再买四部。
由于供销社结合生产,深入群众进行供应工作,新农具的销售量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像城关社在所辖城关、张庄、西川、北里信、北底五个乡,十月份一个月就推销了双轮双铧犁四十三部,饼肥四万四千斤,簸箕、木杈等一百一十件,其他小农具一千多件,完成了第四季度供应任务的百分之九十一。另外,他们还到鲍店等地给红星、和平等九个社购买了牲口十五头,有力地支持了农民的生产。
茂华 义德
根据农民需要供应生产资料编辑同志:
福建闽侯县下洋区供销合作社为了支援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民秋收冬种工作,根据农民的需要,在当地加工和向外采购了价值十一万元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特别是生产资料准备得很充分。另外,供销社还组织铁器工人为农民修补了农具四百多件。
供销社在供应工作中发现了耕牛不足是当地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中的一个很大的困难。像新建立的努力、群星两个农业社都缺耕牛,在秋收冬种期间要向外面租也租不到。于是,供销社就主动向银行贷款,并且请农业社里选出一些有经验的农民,一起到外县购买了十几头耕牛。努力农业生产合作社从供销社买到了耕牛解决畜力不足的困难,社长严铨梅高兴地说:“过去我们租别人的牛犁一亩田,要花二十四斤谷子;现在供销社帮我们买到牛,就不要再付租钱了。”
供销社看到有的农民和个别农业社没有楻帐,打场的时候谷粒很容易飞散,就把装肥田粉的口袋低价卖给农民作楻帐。用装肥田粉的袋作楻帐,比起用麻布作楻帐来要节省资金三分之二左右,农民们都很满意。
另外,供销社的会计员除了作好本身每日业务工作外,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助附近农业社的会计建立和整理繁杂的账目。这种做法,受到了农业社的热烈欢迎。
黄良成 程治民 严祖营 严孙光 黄思敏 梁敬俊
把货物送下乡去编辑同志:
山西壶关县固村联乡供销合作社为了支援“三秋”工作,在秋收前就调查了当地十五个农业社和二十五个互助组的需要,购进了大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为了便利农民买卖东西,供销社决定抽出副主任刘保和等六个工作人员,组成三个送货小组下乡做供应工作。
秋收一开始,供应小组就带着三十多种商品,分头到各个较远的自然村去。每到一个村子,供应小组除了主动同村干部联系以外,还利用广播筒向农民广播,在群众吃饭和休息的时间进行营业。送货小组下乡九次,共卖出煤油一百一十九斤、食盐三百一十九斤和不少衣服、马灯、土布等,销货金额共五百多元;还收购了鸡蛋六十斤、大麻籽三十二斤和绳头十二斤,共值三十五元。
这次下乡送货,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不少人感动地说:咱们正愁没时间去买东西,他们就担着担子把货送上门来了。这真是一心一意为咱服务的供销社! 张志孔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为什么供销合作社不负责修配农具的零件编辑同志:
十月末,大兴县南红门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一个社员,拿着一个坏了的双轮双铧犁的犁托,跑到我们工厂要求修理。他气咻咻地说:“为了修理这点玩艺,我足足跑了一、二百里地。这下子你们无论如何要给我们解决。”我问他:“为什么不就近找区供销社修配呢?”他回答说:“别提了!我找过区社、县社和农具站,结果还是支使我上这儿来。”于是,我们就给他修理了。
隔了一、两天,又有昌平县黄土乡北店村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刘长山和三河县燕郊区谭召乡红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刘景仁等人找到我们工厂,要求修理损坏了的农具零件。这时候,恰好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和通县专区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到我们厂订购农具。我就向他们提了意见:按照上级的规定,供销合作社应该负责供应配件和修配零星农具,不能让农民这样到处奔跑。
可是他们并没有接受这个意见。十一月七日,三河县又有冯家埠乡丰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田炳林和小屯乡再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齐福怀两人到我们工厂来换农具零件。他们为了修配农具,已经奔走了三、四天。老齐着急地说:“我们社共有四台双轮双铧犁,每部犁一昼夜能耕三十多亩地,现在眼看就要上冻了,所以我们都是昼夜三班轮换使用它,歇人不歇犁。可是这一台坏了,到处配不上零件,耽误了生产。为什么供销社只管卖犁就不管修配零件呢?”
河北省和通县专区供销合作社应该检查一下工作。
北京农业机械厂 董希明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甘旗卡人民战胜了风沙编辑同志: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委员会最近迁到了甘旗卡镇。这座沙漠上的小镇,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已经变得使人难以辨认了:有两座房高的防护林带像一堵绿墙,阻挡了强烈的西南风;街南草甸子里新建的一排排的房屋,伸展出二里多路,形成了整齐美观的街道;居民已由三百多户增加到一千多户了。
在六年以前,这里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灾难啊!每逢春天,大风卷起了滚滚的黄沙,使天空都昏暗了。风撕破了窗纸,沙子刮进了房屋,柴禾垛和牛羊群被卷走了,水井里也填满了沙子。在这些日子里,居民几天也不敢点火煮饭。农民们辛勤播下的种子经常被刮跑了,即使生长起来的禾苗也说不定什么时候被流沙埋没!
几百年来,人们为了躲避风沙的灾难,经常被迫搬家。
一九四八年,甘旗卡解放了。土地改革完成以后,人民政府就号召当地人民大规模地造林来向风沙作斗争。依据地势和风向,在南河坨模种成了一千多公尺宽的四道防风障。今年春天,在南“奥包”坨子又栽了胡桃、洋槐、枫树等八万多棵——这里已成为一座供人们游玩的花园了。自生林和解放前残存的树林也受到了保护。每逢造林季节,甘旗卡就沸腾起来,青年、老年、妇女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植树。有时新栽的树被大风沙埋没了,人们又重新把它架起来;没有树秧,群众便自动地到一百多里地的彰武县去买。为了早日消灭风沙,这里的人们每年有三个季度造林。
造林不仅固定了流沙,阻挡了风速,而且由枯叶变成的腐蚀物还保持了水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连年的丰收。甘旗卡人民现在享受了自己劳动所创造的成果,愉快地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着。 王梦起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一个只有“三条驴腿”的“穷社”
带动全村实现了合作化编辑同志:
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建明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是在一九五二年秋由二十三户贫农办起来的。社刚成立时,全社二百三十亩地,只凑起了“三条驴腿”,既没有车辆,也缺少农具。村里的富农和坏分子讽刺他们是“穷棒子凑合到一块儿了”!有些富裕中农也不愿意跟他们组织在一起。可是,这些贫农相信党的领导,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合作化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地前进。
开头,有的社员为社里缺少生产资料而发愁,产生了依靠向国家贷款的思想。党支部和社长王国藩(支部委员)就教育大家要发挥集体力量,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副社长杜奎带着十七个男社员到三十里以外的山上去砍柴;社长王国藩和女党员吴秀英在家领导妇女捣粪和修整梯田。这样干了一段时间,缺粮的社员有了粮食,社里添了铁轮车一辆,牛、骡、驴各一头,羊三十只和牲口的草料,还买了一些零星农具,添置了一套磨豆腐的家具,开了个豆腐坊。
接着,春播到了。社里种籽还没有准备,大部分社员又没粮食吃了。党员们就带头在社员之间展开了互助互济,终于适时地完成了播种。秋收前庄稼还没熟,社员们又没吃的了。党支部和社务委员会就组织大家割荆草芽子换粮吃,政府又发给了生活贷款五十元。就这样,社里克服了重重困难,赢得了第一个丰收年。
丰收,不光使社员平均比单干的时候增加了百分之六十的实际收入,而且还积累了价值两千四百元的公共财产。过去有个别社员思想动摇,想退社,这时都表示要“一辈子不出社!”社外的贫农积极要求入社,连原来认为跟贫农在一起办社要吃亏的中农也转变了。于是,有四十六户贫农和十四户中农自愿入了社,社很快扩大到八十三户。
但是,有些中农入社以后,认为应该把社办得“像样子”“有排场”,主张把牲口、车辆都折价归社,甚至还主张把社里原有的公有牲口低价归社。于是,党支部和社务委员会就依靠贫农为骨干发动全体社员展开讨论,批判了某些中农企图占便宜的思想和违反勤俭办社方针的主张,结果决定将原来公有的牲畜按合理价格归社,三年还清,对新入社的订出了私有伙用给一定报酬的办法。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扩大公有财产的偏向,做到了中农、贫农互不吃亏。在这以后,又有一部分中农社员提出搞砍柴、割草等辛苦的活不如搞运输、榨油等副业收入多。党支部又领导社员们反复讨论了这个问题,批判和克服了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的贪多、贪大思想。由于社里坚持了勤俭办社的方针,就保证了年年提高生产,户户增加收入。社外的富裕中农看到这种光景,也不愿意单干下去了。一九五四年秋后,社又扩大到一百四十八户,实现了全村合作化。
在这个“穷棒子社”的带动下,西四十里铺村在三年的时间里就改变了面貌。过去全村一百五十四户中有一百四十户是缺粮户,政府每年都要发给这村五万斤以上的救济粮和一百几十件寒衣。今年村里粮食作物平均产量比建社前增加百分之八十三以上,全村粮食不但可以自足,而且有余粮三万多斤。社里积累起价值九千五百多元的公共财产。社员们已经盖起了一百八十三间新房,栽种了十六万七千多棵杨树,使千亩荒山变成了绿林。
庄成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坚持团结战胜灾荒
“穷组”办成了“富社”编辑同志:
安徽肥东县长临河区长临河镇孙家凤自然村的二十六户贫农和中农,在一九五一年四月间组织了一个互助组,当年增加了生产。但是到一九五二年五月间夏种的时候,八户耕牛、农具齐全的中农认为他们吃贫农的亏,不愿意再留在这个组里。经过说服教育无效,这八户中农带了三户贫农退出去另外组织了一个组;留下十五户都是既无耕牛、又缺农具的困难户。因此,这个组就被人称为“穷组”。
摆在这个“穷组”面前的困难虽然大,但是组长孙宏庆(共产党员)用一年来组织起来的好处教育组员,使大家坚定了走合作化道路的决心。孙宏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用向政府贷款和自己暂时变卖东西等办法,凑钱买了一条黑沙牛;又修理了两盘破水车、一张破犁、一张破耙和其他铁锹、锄头等小农具。到一九五三年春,牛安才等四户又省吃俭用积蓄了一些钱,合伙买了一条黄犍牛。这样,这个组有了耕牛和农具,就逐渐成长和巩固起来。
没有想到,一九五四年当地出现了百年没有过的特大洪水。组里四十多亩圩田全被淹光了,剩下来的六亩多田都是一些久旱地和开荒地,因此很多组员就悲观失望起来。党支部支持了这十五户贫苦农民,教育组员团结起来,战胜灾荒。组里根据全组劳动力情况,展开了各种农副业生产。他们在没有遭淹的土地和家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了菜;他们组织组员出去搞搬运物资和加工棉花的工作;孙宏庆和青年团员牛安元带动大家在很凉的水里扒沙,共产党员牛安才带头组织了一个十多人的捕鱼队在严寒的天气下破冰打鱼……。这样,全组共收入了三千多元,不仅维持了组员们的生活,而且剩余了三百四十多元,修盖了五间房子,买了一条大牯牛,还修添了一些其他农具。这一事实,使全体组员增强了战胜灾荒的信心和走合作化道路的决心。
在战胜严重灾荒的胜利道路上,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孙家凤互助组光荣地转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正是冬播时节,农业社在党的“排一亩、补一亩,退一亩、种一亩”的号召下,展开了抢耕抢种运动,共抢种了各种作物二十多亩,还捞了一万多担湖淀(湖上面飘的一层脏物)做麦田基肥。这样,今年小麦每亩产量平均二百六十多斤,最高达三百七十多斤。麦收以后,全社栽了四十多亩水稻,由于加工施肥,合理密植,又获得了丰收。水稻每亩产量平均七百多斤,最高的达到八百四十多斤。社员们普遍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全社还卖给国家余粮四千多斤。
这样,孙家凤农业社在群众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秋种前,这个社已扩大为四百二十三户,原来从组里退出去的十一户也参加了。目前,社里正进行着声势浩大的抗旱抢种工作,争取来年麦季更大的丰收。 毕治平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勤俭办社获得了丰收编辑同志:
黑龙江省海伦县胜利村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去年冬天由二十一户贫农和下中农组织起来的。这个社建立以后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由于社员们紧密团结,勤俭办社,终于战胜了困难,获得了丰收。
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百零二垧土地,需要十五匹马来耕,但是社里只有六匹马,草料也很缺。社主任邵世昌就积极依靠群众,动员了十六户社员想办法凑钱买了八匹马;副主任张德生又到亲戚家借了一匹马。为了解决草料问题,社里在春节以后就组织一部分社员到深山打柴,还把其余的社员组织起来在家里编席子;整个春天紧张地搞副业生产,共收入五百多元,再加上银行和信用社贷给的六百多元,不但解决了春耕和夏锄头遍地的马草料,而且还添补了必需的小农具,买了十五袋大粪干和一些农药,保证了春耕适时播种和夏锄头遍地除草间苗。当夏锄进入头遍接二遍的时候,社里又采取了放夜马和放晌午马的办法喂养牲口,解决了草料的问题。
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中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今年收获的粮食大大超过互助组和单干农民,预计每一户社员的收入要比入社以前增加百分之十五到五十。如梁绍臣入社前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今年就收入了三百多元。过去有很多人说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一定办不好”;但是现在这种话已经听不见了,而且有十八户农民要求入社。
仲跻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