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各国强大发展的一年
程光锐 陈维
历史的脚步即将跨进一九五六年。在迎接新年的时候,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间的九亿自由欢乐的人民,怀着兴奋的心情回顾走过的道路,检阅一年来辛劳工作的成果。
一九五五年,对于和平民主社会主义阵营来说是果实累累的一年。这个阵营的各国人民在维护和平、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事业中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过去一年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力量强大高涨的一年。
苏联已经以四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在今年五月一日以前提前完成了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工业指标。第五个五年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生产的任务正在超额地完成。根据初步统计,一九五五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五四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二。现在,苏联工业水平已达到战前一九四○年的百分之三百一十八。一九五五年苏联的生铁产量已达三千三百万吨以上,钢为四千五百万吨,煤为三亿九千万吨,石油为七千万吨。苏联重工业的强大发展,促进了苏联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涨并加强了苏联的国防力量。
电气化的飞速发展是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九五五年苏联的电力生产将达到一千六百六十亿度,现在一昼夜的发电量就等于开始制定电气化计划的一九二○年全年的发电量!今年卡霍夫卡水电站和高尔基水电站和其他一些水电站已开始发电了,巨大的古比雪夫水电站也即将开始发电。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工程——布拉次克水电站的建设工程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这个水电站的发电量约等于古比雪夫水电站和斯大林格勒水电站的发电量的总和。
苏联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所获得的成就,为生产的迅速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远景。
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在近二十五年中(战争年代除外),苏联工业每年平均增加百分之十八点二,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工业水平每年只增加百分之二点四,英国为百分之三点六,法国为百分之二点一。
由于苏联人民努力执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决议的结果,一九五五年苏联农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原定开垦三千万公顷荒地的任务,已经提前一年零两个月完成了。播种面积比一九五○年扩大了百分之二十七。今年虽然气候条件不好,然而全年谷物总收获量仍然比去年高。
一九五五年是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许多工业部门都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并正在拟定新的计划,争取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计划。生产的迅速增长标志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的长足发展。一九五五年全国工业的总产值将比一九五二年增加百分之六十二左右,三年中每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七点五。一九五五年,我国农村中出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情。现在已经可以断定,包括五亿人口的巨大规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在明年以内就可以实现。一九五五年我国全国粮食的产量达到一亿八千多万吨,棉花的产量达到一百四十多万吨,都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的最高纪录。黄河综合利用的宏伟的计划预示着我国电气化事业的光辉的前途。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增长说明,六亿人民沿着光荣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一九五五年也是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大踏步迈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从东欧各国的工业生产战线上传来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新的喜讯:波兰产钢量按人口平均计算约比战前增加三倍,捷克斯洛伐克完成了利用贫铁矿直接炼钢的世界创举,匈牙利全国最大的包尔绍德化学联合工厂投入生产,罗马尼亚的石油产量超过了一千万吨,保加利亚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干船坞……。在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畔的这一片土地上,一九五五年内出现了烟突林立的新的工厂,新的矿井,新的城市和高大的水坝。大批新的工业企业的投入生产,使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工业生产量比去年又有显著的增长,而等于战前的三倍半以上。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欧洲人民民主国家在整个欧洲经济中的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比一九四八年时提高了大约一倍。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农业在一九五五年也获得了新的成就。今年各国农业生产收获的丰盛,为十年来所未有。农业合作化事业有了新的进展。许多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起来,原有的也扩大了自己的成员。农业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一般占有全国耕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则分别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和六十一。
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也是成效卓著。在苏联和兄弟人民民主国家的合作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迅速地恢复被战争毁坏的企业并建设新的工厂和矿山,今年,工业生产量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他们的努力加强了朝鲜的民主基地,有利于争取朝鲜和平统一的事业。在越南民主共和国,人民已经安居乐业。煤矿和纺织工业和各种手工业都已恢复生产,水利正在广泛兴修,农业也获得了丰收。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稳定发展和巨大成就,吸引着南越广大人民的注意,使越南人民争取和平统一的力量得到加强。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发展自己的畜牧业和工业方面也获得了新的成就。
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力量的高涨进一步加强了这个阵营的威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每一分成就都给世界和平事业增添一分力量。
一九五五年,苏联度过了它的光荣的三十八周年,欧洲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都以新的成就欢庆自己新生的纪念日。诞生了仅仅六年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强大力量。这一切成就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代表人类未来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一九五五年放射出了更加灿烂的光芒。
一九五五年是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之间真诚合作和友好团结继续增进的一年。华沙条约的签订,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系条约的签订,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访问苏联、中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的访问中国、朝鲜和蒙古,以及苏联和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议会代表团的互相访问等等,都是过去一年内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的兄弟般友谊和合作的重大事件。同时,各国还扩大了它们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系,科学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特别是苏联对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帮助,对于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共同高涨具有重大意义。在从明年开始的新的五年计划中,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将更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国际合作,以便更好地发掘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潜力,加速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经济的发展。
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增进国际合作方面,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也作出了新的极其重要的贡献。
由于苏联、中国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一致努力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国际紧张局势在一九五五年有了显著的缓和。新的事实进一步证明: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国际局势发展中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它一次又一次地挫败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计划,堵塞着新战争的道路,使得国际局势朝着有利于和平的方向发展。
当回顾已往的时候,我们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是完全可以自豪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日历每撕去一页,时针每转动一圈,都为我们记录下新的成就。可是在我们这里,生活是永远不息地前进的,过去的纪录无论是多么伟大惊人,也终将被未来的纪录所代替和更新。今天我们不仅迎接即将来临的一年,而且也在规划着几年和几十年以后的更加宏伟的远景。我们相信,正如赫鲁晓夫同志所说的,在目前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和平竞赛中,我们将得到胜利,社会主义将得到胜利。


第3版()
专栏:

吉林省的农村有线广播工作
梅益
最近我到吉林去了解农村有线广播的工作。在长春、德惠、九台参观访问了四天,解决了一些过去坐在机关里认为很难解决的问题。
吉林是有线广播事业发展得比较早的七八个省份之一。全省四个直辖市和四十二个县,除一个市和五个县以外,都建立了有线广播站,据今年八月统计,共有一万一千多只喇叭。各广播站都是利用县内电话线办起来的,但自己也架设了一部分线路。少数的县已经在所有的区、村和主要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安了喇叭。现在全省都在积极准备扩建,估计今冬明春将有巨大开展。
吉林农村有线广播比较发展的原因,主要是领导机关重视、群众支持和省广播电台在技术上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吉林省委从一九五二年就肯定了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方针。几年来曾在多次会议上讨论过这个问题,省委书记在下乡检查工作的时候也检查过有线广播工作。几乎所有的县委的积极性都很高。这是吉林有线广播得以发展的关键。群众更是大力支持。例如汪清县农民在紧张的春耕期间,就赶运了二千棵六公尺长的木杆,在三个区里完成了埋杆架线的工作。现在有不少村子已准备好喇叭电线,等着安装。农民经常未经允许就安了喇叭。去年光九台一县,就发现“黑喇叭”三、四百只,夜间挂,早晨拆。这充分说明了群众要求收听广播的迫切。吉林省广播电台在供应器材、训练技术员等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吉林的农村有线广播差不多都是依靠县统筹的经费和群众的积极性办起来的。少数县统筹经费不足的,县的领导机关就设法动用别的经费给予补助。大多数站没有向省里要过一个人和一块钱。农村有线广播站的设备是扩大机、线路和喇叭。一个有二百只喇叭的广播站的基本建设费约六千元。许多站都以县事业费、地方结余和别的款项来购置扩大机,而架线和购置喇叭的费用则由村或社负担。只要农民爱听广播,一个村子或一个合作社花百把块钱买几百公尺电线,二、三只喇叭,再凑些木杆,并不算什么难事。现在吉林各县百分之七的公粮附加款,即县事业费,主要是拿来办民办小学、办有线广播、修桥铺路和优待烈属。县事业费数目各县不一,永吉为办广播站,一次就要拿出五十万元,省里说花的太多,才减为二十万元,最后又削减了一些。各广播站的编制三至五人不等。他们不列入国家编制,但在县里和列入编制的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广播站每月经费一般是二百元左右,主要是开销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电费。有些广播站按喇叭收费,每月五角或一元,喇叭较多的,收入也够开支。个别的站,如抚松广播站,自己用柴油机发电,除供广播外,还出售用电,每月电费收入盈余就作为站的经费。全省所有通到农村的广播站,都由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广播站的通讯、收听、护线、听户管理等工作,都和农村党的宣传网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般每个站都有七十到一百个农村通讯员,大都是区、村干部。广播站和县的各个业务部门的关系也很密切,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广播还得按月排队。
在谈话中,许多干部都说有线广播很能解决问题,很“解渴”。特别是区、村干部,都说有了广播,工作好做了,会少开了,听传达也少打折扣。农民也都说有线广播好,说是“社会主义下乡了”。吉林省农业劳动模范刘成章说:“我现在真离不开广播。有了它,在家就知道当前工作是啥,不再像过去不开会就不知道要做什么。”许多同我谈话的人,都说群众从广播里听到了毛主席讲话(指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开幕词),欢欣鼓舞,无法形容。农村有线广播已成为县里最重要的宣传工具。它的作用,总的说来,有如下四点:第一是可以及时地、普遍地传达和解释党和政府的政策、指示、决议和法令。九台县委为保证开好学习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文件的县三级会,在会前,从十一月十三到十六日利用了广播,在二百一十七个村以党支部为主,吸收村和合作社的团员、干部和群众参加,收听县委关于毛主席对农业合作化的指示和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的传达,每天各支部听后进行讨论,然后把意见和问题用电话向县委汇报。这次广播大会有二万多人参加,收获很大。据九台县委书记刘景贤说,过去一千多干部到县里开一次三级会,吃宿路费,至少要花七千元。现在有些三级会改用广播大会代替,不但省钱,而且不耽误工作、生产。少开一次三级会,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办一个广播站。第二、可以迅速动员广大人民完成紧急任务。一九五四年九月三日,德惠有线广播站通知各村明天要下霜。全县的干部和群众立刻出动,在天亮前就下地点火。九台广播站也作了同样的预报,四百多干部立刻带动农民下地,保住了一万五千多垧晚熟作物。第三、可以经常地向农民进行时事政治教育,交流生产经验,大大提高了农民政治的和生产的积极性。各广播站都经常举行宣传农业生产先进经验的大会,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广播站还经常播送科学卫生节目,作用很大。德惠供销社的月经带长期销不掉,广播站一介绍,就脱销。第四、可以满足农民的文化要求和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村里只有广播才能使农民每天听到戏。广播还有利于促进语言的规范化。至于为农民服务,如寻人、找寻丢失的牲口等,也很受群众欢迎。但是,一般在上面做工作的人,对农村有线广播站的好处的体会,总没有县区干部那样深刻。
现在,吉林的农村有线广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的是缺乏统一规划,日常广播节目的水平不高,这些方面还要当地党委加强领导。技术方面也还有不少缺点,如有的电压过高,不够安全;有的喇叭听不清楚;有的和地方电话串音等。这方面,广播事业局应该和邮电部共同研究,设法加以解决。


第3版()
专栏:

一个落后村的变化
焦德昌
壁头村原是山西潞安县大辛庄乡的一个落后村。经过整党和镇压反革命,这个落后村的面貌就迅速改变着,正如农民群众说的,现在是互助合作多,勤劳生产的人多,有余粮的人多。这个村到明年就可以达到基本上合作化,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户参加合作社。
整顿党的队伍
壁头村党支部是在一九四六年建立的,因为党的思想教育跟不上去,多数党员还自私自利,不愿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少数党员甚至丧失立场,被地主、富农所利用。同时,工作积极的党员也得不到支持和表扬。这个村的政治情况非常复杂,全村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人,参加过反动会道门组织,其中有十三个还是一贯道的坛主。经过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之后,仍有部分道首和一些反动的地主、富农结合起来,煽动落后群众公开地反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破坏合作化运动。反动富农、一贯道坛主牛兴盛对群众说:“多少年来没有组织起来,也没有饿死,互助合作不顶啥用。”有些落后群众因此就不愿参加互助合作组织。一九五四年春季党支部正发动农民群众抗旱下种,一贯道徒董安仁(医生)就用煽动农民群众唱戏、说书的办法来破坏抗旱运动,村里一连说了半个多月书,许多农民群众误了抗旱下种。
一九五四年冬季,潞安县委把这个支部的全体党员先集中到县委党校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学习,对他们讲解了社会主义前途和党员标准八个问题,接着县委又派了一个工作组帮助这个村的党支部进行整党,改进村里的工作。工作组和党支部在研究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整党工作和改造落后乡村工作的指示后,确定首先整顿党的组织,解决支部内的主要问题,以提高支部的战斗力;然后再去发动农民群众,揭发和打击村里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反革命势力。最后在农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的热情高涨之下,把农民群众引向互助合作运动方面来。
村里的党员在党校学习后,思想水平已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就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了揭发和批判。全体党员对丧失阶级立场的张毛则、牛联枝和违法乱纪的张吉祥进行了严肃的思想斗争,并给这三个党员以严重的处分(牛联枝和张吉祥处分后仍然表现不好,已被开除出党)。同时表扬了立场坚定,斗争坚决,工作积极的党员郭有枝、张保有等五人。这样,党员们反映很好:“咱们支部从来没有这样功过分明。”最后改选了支部委员会,把不称职的支部委员成锁则、张先毛两人从支部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由工作积极、作风正派、能领导群众积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党员张联则和张保有担任支部委员,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斗倒反革命势力
整党之后,全体党员积极地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总路线和镇压反革命的政策,使农民群众很快认清了应该拥护谁,反对谁。于是农民群众性的反封建斗争就迅速开展起来,纷纷揭发和控诉了反动地主、富农的罪行,连从来不参加群众大会的人也参加了群众控诉大会。全村有七十九人检举出反动富农一贯道牛兴盛和一贯道徒董安仁等人的九十四件反革命活动事实,其中包括破坏农业生产的六件,造谣生事的二十八件,破坏各项政策的七件,夺取斗争果实和打骂翻身农民的十七件。又由于支部正确地执行了“镇压和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使一些胁从分子迅速坦白和检举反革命分子,变成了反对反革命分子的力量。例如同反革命分子有勾结的张全则,不但向农民群众低头承认错误,而且还揭发了富农张和顺和一贯道坛主打击党员干部等事实。在农民群众的积极要求下,由政府依法逮捕了反动富农一贯道坛主牛兴盛、董安仁等五人。这是一场剧烈的阶级斗争,大大地显示了农民群众的威力。农民群众纷纷反映:“我们第二次见到了晴天。”
组织合作社
经过整党和镇压反革命,不但贫苦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富裕农民也表示愿意跟着共产党走。于是这个村出现了第一个由二十九户贫农和下中农组成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党支部又整顿了十一个互助组,全村掀起了丰产竞赛的热潮。
今年为了开展全村互助合作运动,党内首先学习了自愿互利政策和阶级路线,提高了支部干部和党员的领导水平。春季,中农社员嫌贫农社员的土地、牲口不好,要想退社。支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就在社员中进行了贫农、中农团结发展生产的教育,在处理经济问题的时候,注意贯彻执行互利政策。中农听到土地、牲口和其它农具都有合理的报酬,感到自己也不吃亏,就开始积极生产起来。中农张宽新每天很早就下地生产,这就带动了大部分中农社员努力生产。
夏季农民亲眼看到了农业合作社生产的优越性,纷纷酝酿入社。八月份的一次党员大会上就展开了扩社问题的讨论。大家首先肯定了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今年的合作社办的还好,秋后需要扩大。但有些党员有保守思想,不主张扩社,如支部委员郭有枝(合作社主任),认为秋后可以另建一个小社,老社不宜扩大。郭有枝的理由是老社巩固不久,再接收一批新社员又要混乱;社大了干部也领导不了。支部书记张联则等五个党员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扩社要比新建一个小社容易得多。扩大后,干部集中,也好领导。经过争论,终于通过了扩社的决议。
“穷三多”变成了“富三多”
在党支部的积极领导下,以社带组开展了生产竞赛,一九五五年合作社和互助组全部获得了丰产。在全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后,首先是改变了这个村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土地在春季下种不耕不耙的情况,今春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土地耕耙了一次。历年来秋苗只锄一次,今年社、组普遍锄两次甚至锄三次。其次,推广了良种,进行了密植。由于党支部掌握了党的互利政策和阶级政策,及时地解决社、组内发生的问题,使贫农和中农团结生产的劲头不断增强,保证了全村一九五五年的丰产。合作社、互助组获得丰产后,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都有了提高,今年春夏之间还有十七户缺粮吃,现在已经没有缺粮户。因此农民群众反映:“过去咱村是三多:雇工多,懒汉多,缺粮户多;现在也是三多:合作互助多,勤劳生产的人多,有余粮的人多,三多变三多,穷三多变成了富三多。”
在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后,全体党员进一步批判了右倾思想,办社信心百倍增强。党支部决定一九五六年将使全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户参加合作社,一九五七年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将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


第3版()
专栏:

优美的匈牙利摄影艺术
石少华
在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的匈牙利摄影艺术展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摄影作品,在国际上是素负声誉的。一九五五年在纽伦堡举行的“国际摄影比赛会”上,匈牙利的作品就曾获得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奖。
展览会展出的五十一位匈牙利摄影家的二百六十多幅作品,清楚地显示出解放后匈牙利摄影艺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所获得的辉煌成就。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匈牙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实而具体地表现了匈牙利的社会主义建设,劳动人民对工作、生活和和平的热爱。
对于这些优秀的作品,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地方是很多的,这里,我只着重地提出几点:
题材的新颖、生动是匈牙利摄影作品的优点之一。匈牙利的摄影工作者非常认真地从生活中选择有意义的题材,而且善于研究题材,从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中,选择生活中精采的、适宜于摄影艺术表现的内容。举舒依·约瑟夫的“用水滋润‘幼苗’”这张作品做例子:这张照片表现一位母亲和自己可爱的孩子在湖滨玩耍,照片的背景是风光明媚的湖滨,母亲拿着孩子的玩具——浇花的喷壶,向孩子的头上和身上慢慢地浇着水,孩子流露着天真快乐的笑容,喜悦地享受着母爱的温暖。这幅作品不仅表现了爱,同时也反映了新社会里孩子们美好幸福的生活,它还教育人们,对新生的一代,应当像园丁对幼苗似的关怀和培植,使幼苗健壮地成长,开花结果。这样的作品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永远是丰富多采的,只要摄影工作者能够认真地研究它,正确地体会它,那末,新鲜生动的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在这次匈牙利摄影艺术展览的作品中,同样也显示了匈牙利摄影家们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态度,他们对每幅作品都下了很大功夫,他们辛勤地积累生活知识,在题材取舍、光线运用、构图处理以至冲洗胶卷、放大方面也都非常细致和丝毫不苟,这种工作作风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匈牙利摄影家列夫·米柯罗斯在北京摄影界的座谈会上,曾介绍了巴尔达·费罗茨拍摄“开凿地下铁道”的经过:巴尔达·费罗茨擅长于建筑摄影,是匈牙利著名的建筑摄影家。当他拍摄这幅照片的时候,另外几位摄影家参加了这一工作,列夫·米柯罗斯也是其中的一位。他们参加的目的是学习巴尔达拍摄建筑的经验。
为了把正在建筑中的地下铁道的场面真实地表现出来,他们除了认真地观察现场的情况外,还特别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怎样用光才能把地下铁道的工程、人物有层次地表现出来,经过反复观察、研究以后,决定在三处地方同时燃烧镁光粉,结果拍摄的效果是良好的,这幅作品也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了。但他们最后总结了经验,认为这幅照片如果在镜头的角度上处理得更恰当些,那末,这幅照片的效果将会更好一些。
这一例子告诉我们,匈牙利的摄影工作者不仅具有熟练的摄影技巧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同时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创造精神。这就是说,当精湛的技巧、丰富的知识结合了创造性的劳动以后,那就会使作品达到完美的地步。
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例如动作较快的“邀请舞”(作者:法尔卡斯·达马什)、表现人物感情的“守财奴”(剧照,作者:盖蕾迪·埃娃)和静物照片“南瓜和葡萄”(作者:蒙纳尔·埃狄特)等作品,是不同类型的照片,有的表现快动作,有的表现内心世界,有的表现静止物体的状态,但这些照片在用光上,在刻划人物的性格和选择背景上,都是很恰当的,都具有以上所说的共同特点。
匈牙利摄影艺术的成就,是同国家的关怀以及全国人民的热爱分不开的。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给予摄影艺术极大的关怀,鼓励摄影家为人民服务,对优秀的摄影工作者发给奖金、奖状,匈牙利建设了相当规模的摄影工业。广大的劳动人民对摄影艺术极为爱好。匈牙利画报一九五五年第三期里,曾有这样的介绍:
“在匈牙利,摄影已经成为普遍的嗜好。几乎没有一个机关、工厂没有拥有良好装备的摄影俱乐部的组织。”
在政府和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下,匈牙利的摄影工作者正确认识了自己工作的责任和意义。例如曾经获得过五十多枚“国际摄影比赛”金牌奖的匈牙利著名摄影家瓦达什·埃罗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匈牙利人民获得解放以后,瓦达什·埃罗纳见到了人民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他自己并得到政府的鼓励,这使他更加积极地进行创作,坚决地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因此获得了光辉的成就。现在他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富有鼓舞和教育意义的作品,而且积极地培养了大批的青年摄影工作者。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就有不少新的、年青的摄影家的作品。现在,匈牙利国家出版机构正在将瓦达什的作品编辑成画册,准备用四国文字出版。
这次匈牙利摄影艺术展览,通过丰富的内容、优美的形式,使中国人民更具体地了解了匈牙利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同时还给中国的摄影工作者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值得学习的经验。这次摄影艺术展览,对于加强中、匈人民之间的友谊,交流中、匈两国的文化,做了有益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
易惠群
“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包括斯大林在一九二九年四月到一九三零年六月这一时期的著作。这个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日益高涨,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的成就,“谁战胜谁”的问题在工业方面已经由社会主义形式的工业取得胜利而得到了解决。于是,苏联共产党就着手解决无产阶级革命在夺取政权后最困难的历史任务,即把千百万个体农民引上集体农庄的道路。一九二九年年底,苏联共产党在政策上实行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从限制富农剥削的政策过渡到在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苏联共产党展开了社会主义全线总进攻,动员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群众为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改造整个国民经济而斗争,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斗争。
在“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所包括的著作中,斯大林论证了社会主义全线总进攻的实质,阐明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艺术;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国家和民族文化问题;揭露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实质,指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和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道路。
关于农业集体化问题的著作,在本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斯大林发展了列宁的合作社计划并使其具体化。斯大林在“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大转变的一年”“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胜利冲昏头脑”“答集体农庄庄员同志们”以及“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等著作中全面地论证了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指出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具体道路,揭穿了右倾机会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反革命谬论,从理论上、思想上武装了苏联的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去为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斗争。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已经到来的时候,深入地学习斯大林的这些著作对于我们胜利地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自从苏联共产党采取向富农进攻的政策以来,布哈林—李可夫右倾机会主义集团就暴露了富农反革命本质,公开反对党的政策。加以,在农业集体化方面,由于苏联当时的理论工作落后于实践,资产阶级右倾机会主义的种种错误理论得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流行,引起实际工作者的思想混乱。因此,右倾和对右倾的调和态度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危险,反右倾的斗争是当时党的决定性的任务之一。斯大林在批判布哈林集团时指出,右倾机会主义者的主要错误在于看不见和不了解当时苏联国内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新的革命过程;忽略了政治家没有权利忽略的阶级变动,因而在党的新任务面前张皇失措和束手无策。斯大林生动地举出叶尼塞河上遇到风暴的渔夫为例,指出右倾机会主义集团的方针和行动同在困难面前张皇退却的渔夫的方针和行动一模一样。斯大林揭露了布哈林右倾机会主义的富农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的自由资产阶级反革命本质,发展了列宁关于通过无产阶级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的原理。
斯大林在他的著作中还论证了农业合作化的步骤必须同社会主义工业化相适应的问题。他说,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发展起来了,工业区域增多或扩大了,因此,对于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起来。可是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能使粮食和工业原料的产量迅速提高的,因为小农经济无力掌握新技术,无力充分提高劳动生产率,无力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所以,“由此就产生了使农业跟上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必要性。”(五二页)斯大林批判了国民经济各种成分“平衡”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给小农经济做了一个正确的评价。他指出,小农经济不仅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而且很少有可能实现简单的再生产。他说:“如果农业基础是这样一种既不能实现扩大再生产而又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优势的小农经济,那末能不能加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化的工业呢?不,不能。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第一二九页)出路在于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农业合作化,使农业成为能实现积累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大农业,从而改造国民经济的农业基础。
农业合作化能不能自流地到来,小农经济能不能自流地跟着社会主义工业走呢?斯大林在批判社会主义建设“自流”论时对这个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村自发地、自流地跟着资本主义城市走,因为城市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农民的小商品个体经济基本上是同一类型的经济(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但是,农民的小商品个体经济和城市的社会主义经济决不是同一类型的经济,因为农民的自发的资本主义趋向是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相矛盾的。因此,小农经济决不能自流地跟着社会主义城市走。只有由社会主义城市积极地领导和改造小农经济,才能把小农经济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小农经济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它不是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就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第三条道路即中间的道路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
积极地领导小农经济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会不会削弱工农联盟呢?右倾机会主义者(布哈林集团)曾断言“加速发展集体农庄只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工农结合的破裂”。斯大林指出,这种断言已经破产而且被粉碎了;“群众性的集体农庄运动不是削弱而是巩固了工农结合,给了工农结合以新的、生产的基础。”(第一一七页)
斯大林在批判小农经济“稳固”论时论证了农业中的大经济的优越性。他说,不仅是那些有机器拖拉机基础的集体农庄,就是那些“依靠农民的原有农具的初级集体农庄”(第一三七页),单是把农民的农具集合起来使用就产生了实际工作者所梦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斯大林指出,只有使小农经济集体化,才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就和新技术。
斯大林在他的著作中深刻地阐明了贯彻党在农村中的阶级政策和自愿原则对保证合作化运动质量的重要意义。斯大林教导我们,必须善于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处理农民问题。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依靠贫农的思想,同时必须把中农看做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可靠的同盟者,一方面要善于同中农共处,决不侵犯中农的利益,另一方面要采取说服的方法来适当地批评中农的落后思想,特别是批评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倾向。斯大林在批判苏联当时集体农庄运动的主要错误时特别强调列宁的自愿原则。他指出,在解决军事性质的任务时,可以而且必须采取骑兵式的突袭,但是在解决集体农庄建设任务时,骑兵式的突袭就是不适用的和极端有害的了。
在苏联全盘集体化的初期,有些人因为被胜利冲昏头脑,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但这个偏向很快就克服了。斯大林对“左”倾过火行为和右倾机会主义之间的特殊联系做了深刻的论证。他指出,“为了胜利地和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必须克服‘左’倾机会主义者的错误。“‘左’倾过火分子在客观上是右倾分子的同盟者。”(第一九一页)。而且他着重提到当时主要危险仍然是右倾危险。
斯大林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之后,发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原理。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七届六中全会根据这一报告所通过的决议,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范例。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已经到来的形势下,学习“斯大林全集”第十二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领会毛泽东同志的报告和党中央的决议,更有效地为发展农业合作化而斗争。


第3版()
专栏:

北京电影工作者纪念电影诞生六十周年
北京电影工作者七百多人二十八日晚集会纪念电影诞生六十周年。
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王阑西、副局长蔡楚生、电影剧作家孙谦以及新近留苏归来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著名导演成荫等人,出席了纪念会。
会上,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王阑西致词。他说,六十年前,法国的青年科学家路易·卢米埃在巴黎一家戏院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从此开始了电影的时代。
他说,人类文艺史上这一光辉的成就,是当时各国科学家,特别是法国科学家努力的结果。这一艺术形式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王阑西回顾了新中国六年来电影事业的发展,并且号召电影工作者努力提高影片的质量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
蔡楚生在讲话中提到法国名导演正发起举行一个国际电影创作工作者会议,他说中国电影工作者完全支持这一会议的召开。
大会通过了致法国电影工作者的贺电。
会后放映了法国著名影片“马兰花·芳芳”。(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北京建立了第一座跳伞塔
在北京体育馆附近美丽的龙潭湖畔,耸立起一座五十四点一七公尺的钢筋水泥跳伞塔。这是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在首都建立的第一座跳伞塔。
跳伞塔是米黄色的。塔顶尖上装有避雷针、风向仪和鲜艳夺目的红五星。在距地面四十三公尺的塔身上,伸展着三只十一公尺长的钢臂,每只钢臂安装八点一七公尺的伞圈,伞圈下可挂各色的降落伞,每次可以有三人同时跳伞。塔身内设有转梯,可以经此登上塔门去参观。这个宽大的跳伞运动场,共占地四十八点三三亩,伞塔四周设有直径九十公尺的沙盘和二十五公尺宽的安全圈,还有叠伞室、晾伞室、伞学教室、降落伞仓库、工作室等附属设备和夜间照明设备。
伞塔跳伞是航空运动项目之一。参加者需要勇敢、机智和有坚强的体质。跳伞运动场内设有跳台、铁鞦韆、拉力器、滚环、空中飞跃等运动器材,可供参加跳伞的青年作准备练习。
现在跳伞塔的基本建筑已完成,现正安装电动升降机,预定在一九五六年初开放。(群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