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不应该迁就落后的劳动定额
崑岗
在我们国家里,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的劳动定额是根据机器设备条件和工人平均先进技术水平来制定的,所以一般工人都能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定额。但是,也有些工人暂时还达不到定额。对于这些工人,应该怎样办呢?为了答复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建筑工程部中南工程管理局所属的几个施工单位所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做法。
一种做法是开展劳动竞赛,动员工人突破国家定额,并且帮助工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中南工程管理局第三工程处采取这种方法,工人普遍超过定额,八月份超额百分之三十一完成国家计划,节约基本工资二千多元。九月份又节约基本工资八千零五十三元,超额百分之十完成了月计划。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国家的建设速度,减少了基本工资的支出,工人又得到了超额工资。
也有另一种做法,如中南工程管理局第一工程处有一项工程,本来应该用三十个工就可以完成。但是,工人们用了六十个工才完成。于是工长就取消了原先签发的任务单,按照计时工资的办法给工人发了工资。第二工程处有一项混凝土工程,按照定额只需要六十九个工就可以完成,但是工长怕工人完不成定额,得不到基本工资,就给加到七十八个工,并且加派了别的工人来帮助他们做零星活和难做的活。还有许多单位也是这样,当工人遇到难做的活,就实行计时工资,做轻便的活,就实行计件工资。或者是随便降低国家规定的定额,使得工人不费力地就“达到”了和“突破”了劳动定额。
后面的这种做法使完成任务好的和完成任务不好的工人都得到一样的工资,违反了“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原则,使劳动得好的工人感到不公平,不能从物资利益上督促工人关心国家建设任务的完成,不能刺激他们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这种做法也增加了国家的工资支出。今年上半年,中南工程管理局所属的一些单位,因为要“照顾”达不到国家规定劳动定额的工人,增加了工资支出,以致该局基本工资超支百分之三十三以上。
显然,为了国家建设的利益和全体工人阶级的利益,我们必须提倡前面一种做法,坚决反对后面一种做法。动员全体职工为达到和突破国家建筑工程劳动定额,并且为超额完成各项计划指标而斗争,帮助工人提高技术水平,克服困难,这是建筑企业的领导人员所应该选择的唯一正确的路。


第2版()
专栏:

办公室搬到重点乡
广西省武鸣县明年春耕前要建立一千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可是,直接参加这个工作的二百多个县区工作人员当中,就有三分之一以上对这个工作缺乏经验。怎么办呢?县委决定加强重点领导,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指导运动。他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乡,由县委书记和农村工作部部长直接掌握,协助乡支部进行工作。
全县建社工作普遍展开以后,为了更及时更有效地从重点取得经验指导全面工作,县委又把办公室搬到了重点乡,比较长期地住在那里办公。重点乡的每个工作步骤完了以后,就召集各区工作人员到县委重点乡开会,把经验教训介绍给大家;在重点乡的工作中发现了重大问题,就写出来及时传播出去。
这样,做到了全县运动的发展大体平衡和健康。同样是开会,同样是印发文件;可是,比起只是坐在县城里召集会议、印发文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同样是搞重点,可是,比起那种把重点当成牛角尖,钻进去就“与世隔绝”的做法,效果也就大不相同。


第2版()
专栏:

办社为的是生产
河南省南部地区发生了旱象,部分地区的工作人员却只顾建社,不顾抗旱。正阳县王店乡的一个工作人员说:“只要搞好合作社,就犯不了原则错误。”新蔡县第五区在最近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根本没有提到为群众最关心的抗旱问题。有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不太干旱的地也没有播种。潢川县于海山领导的合作社,有墒没播种的麦田就有二百亩。
究竟什么是“原则错误”呢?不顾群众的最迫切的要求,才是真正的原则错误。不搞好生产,办合作社做什么呢?可以肯定地说,不顾当前的生产,就一定搞不好合作社。


第2版()
专栏:

好心没得好结果
重庆水泥厂机电车间钳工组要制造轧石机的篮子挡板,需要四寸厚的铁板八十一公斤,价值四十八元六角。钳工组的同志一片节约的好心,但是却采用了不好的办法。他们将几块废铁板焊在一起,结果,共用了氧气两瓶、焊条七公斤、人工七个,共花八十一元三角。计算一下,那就是:为了节约四十八元六角的开支,而支付了八十一元三角的代价,出入相抵之外,反而不折不扣地多化了三十二元七角。
这个钳工组的同志作的是经济工作,却偏偏忽略了经济工作中绝对不可缺少的经济核算,好心得不到好结果,为了节约反而浪费了。


第2版()
专栏:

“村人民大会堂”
浙江省嵊县方口乡的方口村早在一九五三年就仿照县人民大会堂的形式,修了一个可容一千五百人的“人民大会堂”。最近又有八个行政村计划建造“村人民大会堂”。罗村在九月一日已经动工。云和县城南乡小徐村第一农业社在社内规划中也订出要在今冬修好大礼堂、俱乐部、保健室,明年再建筑养猪屋一处,修建篮球场、保健站,装置收音机。真是好大的派头!这种讲究排场的作法,增加了群众的负担,脱离了群众。如罗村为了修“人民大会堂”,“动员”每人作义务工十七个,群众说:“山上林木砍光,山下二百多亩田遭灾。”这完全违反了勤俭办社的方针,这是劳民伤财的方针。
方口乡经常驻有区干部,该乡大建“人民大会堂”的事他们都知道,宁波专署的木材检查站还派人去调查过该村大砍树木的现象,把这种情况及时向该县领导机关报告过,可是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该县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就纵容了这种铺张浪费的风气。


第2版()
专栏:

赶快跟上去
重庆邮局大渡口支局,从今年四月至九月先后在八桥、华岩、建胜等乡推行了“义务信报站”和“合作社投递员”,现在又在其他几个乡推广这个办法,得到群众的拥护。建胜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干部曾品富说:“建立了义务信报站,天天把报送到社里来,社员们能及时看到报纸,知道国内外时事;不像以前报纸放在街上代办所里,要逢场期才能去拿,一拿就有两三张,堆起看也看不赢,看到的东西也是过去的事。”在合作化大发展的情况下,农民迫切要求经过报纸学习政策、学习文化、学习办社和生产的经验,东北各地和山西、河北、江苏等省的有些地区,农民群众还自动建立“义务乡邮站”。
农业合作化向各方面的工作都提出很多新要求,书报发行工作也应当赶快跟上去!


第2版()
专栏:

全面地改革生产
范荣康
平安矿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建立了科学的生产秩序,创造了全国煤矿中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最高纪录。可是,这毕竟只是一个采煤场子的生产秩序和最高纪录;必须让所有的采煤场子都建立这样的生产秩序,都达到这样的生产纪录,才能根本改变全矿的生产面貌。因此,当一公尺层采煤场子走上正规循环不久之后,平安矿首先在一坑的其他场子、随后在全矿推广了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先进经验。
许多采煤场子都在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按照苏联先进经验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类型的采煤场子,同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改造过来的旧中国煤矿企业的殖民地形态所遗留下来的矿井管理之间发生了深刻的矛盾。
采煤场子是煤矿生产的心脏,煤是从这里拿出来的。但是它只是煤矿生产整个锁链中的一个环节,不能离开其他环节而独立存在和发展。地质工作和测量工作给采煤指点方向,掘进工作为采煤准备作业场所,运搬工作把煤从场子里运出来,提升到地面,机电工作给采煤以作战的武器,通风工作保障采煤的安全。所有这些工作都是采煤场子不可缺少的,又都是采煤场子本身的管理所不能涉及或不能完全涉及的。
一个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人们可以用特殊照顾、全力支援、紧急措施和各种各样的临时办法,来缓和它同还停滞在原来的水平上的矿井其他方面工作的矛盾。但是许多采煤场子都在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不能用同样的办法来缓和了。
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准备工作,可是平安矿没有地质工作的机构,也没有专人负责,全矿六个斜井都没有值得参考的地质资料。因此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回采的时候发现煤层有了变化,就以为遇到了断层,停止采煤,浪费了很多资源。有一次,因为地质资料没有弄清楚,送了三百公尺的巷道没有被用上。没有可靠的地质资料,就不能组织正规循环作业,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没有可靠的地质资料,可以组织专门的小组去调查,但是许多采煤场子都在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就不可能组织这么多的小组去调查了。
组织正规循环作业之后,产量增加,车皮供应不上了。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车皮可以优先供应;但是许多采煤场子都在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需要优先供应车皮的采煤场子太多了,结果是谁都得不到优先供应。每当车皮下到井内,各个采煤段的看车工都来抢,掘进段的看车工也来抢。离车场远的采煤段抢不上,只能眼看着场子里停下工来。矿上整天都在闹车皮纠纷,大家都叫:煤采了拉不上来,不给车皮怎么走正规循环呵?
组织正规循环作业之后,进度加快了,要求掘进工作更快地准备新的采煤场子。平安矿的掘进工作虽然抓得比较紧,做得比较好,年度掘进计划都能超额完成;但是并不是每个坑口每个月都有合乎国家规定数量的备用工作面,即便有了合乎规定数量的备用工作面,也不一定就有了合乎规定的可采获得量。特别严重的是掘进的规格质量不好,常常是前面送道,后面翻修。一九五四年平安矿的总结里承认这是“掘进工作的致命缺点”。一公尺层采煤场子采完后,就因为掘进工作落后了,找不到适当的接续场子,在一公尺层采煤场子里熟悉了开采薄煤层的采煤段,不得不拆散开来,分到厚煤层里去。
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有一个全权的工作组,可以迅速帮助采煤场子解决各种问题。许多采煤场子都在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一切问题必须依靠矿上的日常管理组织机构来解决。但是这些组织机构有文牍主义、拖沓作风和三不管的现象,远远落后于采煤场子的要求。
这些都是矿井管理中的老问题。在过去,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尖锐、这样迫切地使人感到需要解决。那时,人们还不掌握采煤作业的循环,可以五个班一个循环,也可以六个班一个循环,一切都听凭自然条件安排。因此,即便车皮供应不上,影响两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不能采煤,又有什么特别不能容忍的呢?而在组织正规循环作业之后,矿工们为了实现一昼夜一循环,连一分钟的时间都抓得很紧。
正规循环作业向矿上提出一系列的新问题,这使许多人惊惶失措。他们开始怀疑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先进经验能不能推广。他们认为一公尺层采煤场子有专门的工作组指导,有特殊照顾,“先进经验是干部垒起来的”,现在既然不能给每一个采煤场子都派工作组、都给予特殊照顾,这个先进经验不能推行就无可责难。这些同志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只得出一个消极的结论。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的确有一个工作组,得到特殊照顾。这个工作组和这些特殊照顾,使得一公尺层采煤场子在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有可能摆脱矿井管理其他环节的落后因素的羁绊而向前跃进一步。因此,问题的实质是在于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采煤场子同矿井管理其他环节之间有矛盾。派遣工作组,给予特殊照顾,在只有一个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时是可能的,是当时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而在许多采煤场子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的时候,这种矛盾更加尖锐,派遣工作组和给予特殊照顾都不可能,因此必须寻找新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这是另一部分同志的认识。这些同志根据这种认识得出的结论是:必须把整个矿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
根据当时燃料工业部的指示,平安矿进行了全面的生产改革。这时候,正规循环作业也恰恰给全面生产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它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矿上每一个角落的缺点,它向每一个部门伸出手来:要求它们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为采煤场子——煤矿生产的第一线解决哪些问题。
全面生产改革是从组织机构的改革开始的。当时,平安矿同时有矿、坑两级组织,仅有的技术力量被分散在重叠的机构中,坑既薄弱,矿也不强,结果是职责不清,办事不灵,基层——采煤场子和掘进场子不能加强,地质工作等必须建立的机构无法建立。在生产改革中,平安矿取消了坑一级组织,矿从一个依靠坑口领导生产的机关变成一个直接领导生产的现场。一部分坑的主要工作人员被调到基层去,充实生产第一线。普遍建立采煤段和掘进段,实行生产区域管理制。另一部分坑的主要工作人员被集中到矿上来,充实了矿上的力量,根据苏联先进经验全面改造了矿的组织,实现矿的一长制,建立总工程师责任制,健全矿的各个辅助部门。
新的平安矿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指挥生产的整体,它克服了旧组织的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缺点。拿运搬工作来看,过去坑管坑口运输,矿管地面运输,一个整体的运输系统被分割开来;新的组织机构把全矿的运输工作交给运搬长统一领导。过去全矿一千六百多辆车皮给分成四摊,固定在四个坑口,这个坑口的“固定车底”矿上不能随便调用,经常发生这个坑口车皮恐慌,另一个坑口车皮闲置却不愿外调的现象。这是车皮“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生产改革后,固定车底给取消了,全矿的车皮可以统一管理、灵活调度,车皮纠纷大大减少。副运搬长王国章说,他们现在经常有一百多辆车皮富裕,只是为了要有一些后备力量,才没有把这些车辆封存起来。采煤段的同志虽然没有王国章这样乐观,但是也不能不承认闹车皮纠纷的高潮已经过去了。
组织改革之后,依靠原有的技术力量,加强了地质、掘进、采煤、运输、机电、通风等矿井管理的各个环节,接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生产技术工作的改革。地质工作方面整理了一些地质资料,大体上清查了大断层的分布情况和薄煤层埋藏量。测量工作方面推广了一些重要的苏联先进经验,加强了对巷道的验收。运输工作方面建立了二级调度系统,在?石场上设置了罐笼翻?石,来减轻工人们体力劳动,避免积压车辆。机电工作方面建立了井上和井下机械的专责制,在木板假顶的采煤场子中配备了撤柱器回收坑木。矿井管理各方面的工作都活跃起来。全矿的口号是面向生产,深入现场,到生产前线去解决问题。矿上的工作迈进了一大步,全矿十二个采煤段都学习了一公尺层采煤场子的经验,开始组织正规循环作业。
平安矿的经验证明,一个先进经验产生之后,总是突破旧的水平,不能安于旧的秩序。企业领导者的职责就在于全面地改善管理的各个环节,把整个企业的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在这方面,平安矿的工作还只能算是刚刚开始,全面生产改革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第2版()
专栏:

国营萨尔图牧场
郭克
九月里的萨尔图草原显得更美丽了,雪白的羊群像一朵朵的浮云,慢慢移动着。各样的斑花的乳牛,安详地吃着草。枣红色的大马奔驰在深绿色的草原上,国营萨尔图牧场就设立在这个草原的中心。
这个牧场近三年来有飞跃的发展,现在有十二个分场,分布在以萨尔图镇牧场总场部为中心的纵横六十里方圆的草原上。乳牛由一九五二年的一千一百零九头增加到现在的二千五百九十五头,绵羊由一千四百零二只增加到五千六百七十六只;马匹、土地也都增加很多。一年中可生产四千多吨牛乳和十七吨多细羊毛,供给国家和人民生活需要。还可以生产数以千计的乳牛、绵羊、马匹,供给各地新建牧场、农场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畜牧事业。
这个牧场由于使用苏联帮助的最好的乳牛品种——亚罗斯拉夫种公牛、优良的阿尔登种马和苏联美利奴、高加索种羊来改良畜质,加上运用了苏联先进的繁殖和饲养管理经验,因而生产量有显著的增加,平均每头成乳牛年产奶量由一九五二年的四千九百七十七斤,增加到一九五四年的五千三百八十斤,平均每只绵羊年产毛量从一九五二年的六斤一两增加到七斤九两。
国营萨尔图牧场一处新建的设备完善,能容纳六百头奶牛的奶牛场已经竣工,不少分场正在兴工扩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这个牧场到一九五七年末乳牛达到五千头,绵羊一万二千只,马一千七百匹,为畜牧服务的土地达到六千垧地。到那时,每年将生产六千吨牛奶和四十八吨细羊毛,支援国家建设。每年生产的牲畜,调出将可装备一个拥有八百头繁殖乳牛的乳牛场,和三千只繁殖母羊的绵羊场。同时将培养出更多的种牛、种马、种羊供给农场和农村改良畜质,以便提高农业生产和发展畜牧事业。现在全场职工都以无比的兴奋心情和信心为实现这个计划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开化县溪口乡盲目垦山的严重教训
姚维林
浙江省开化县溪口乡是一个林木很多的山区。一九五四年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农户依靠国家供应粮食;但是这个乡每年能供给国家数千立方公尺的木材,数万斤的茶油、茶叶和大量的桐油等林业产品和特产品,支援国家工业建设。
溪口乡今年用很大的力量扩大了耕地面积,新扩种玉米有一千二百七十五市亩,使全乡一九五五到一九五六年度的粮食计划供应量比去年减少十七万多斤。但是,这个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却是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根据全乡八个村不很完全的调查,今春为增加合作社的粮食收入,竟盲目毁掉八百一十多亩林山,计二十五万多株树木,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不应该砍伐的壮年林;同时还有成长五年到八年的一百二十八亩幼苗林也被砍掉了。如果这些林木成材,至少可产八千三百多立方公尺木材,以每立方公尺平均价格三十元计算,全乡遭受的损失就有二十五万多元。今春全乡插杉十六万七千株,依照这个造林速度,要连造两年林,再经过二十五年才能完全弥补上面这个损失。溪口乡现有三千二百四十二人,毁掉树林的损失,等于每人平均损失八十元左右。今年新垦一千二百七十五亩山,每亩只能产玉米一百二十斤,共只增加粮食十五万三千斤。这样连续收益三年(新开一块山一般只能种三年玉米),粮食总产值也只有二万五千多元。这就是说,种粮收益一元,毁林就要损失十元。
溪口乡大规模烧垦毁林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毁掉了二十五万多株林木,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山区的生产建设。往年农民的耕作技术是很讲究的,今年由于加倍扩大种山面积,发生了劳力不足的困难,致使田间耕作施肥大受影响,全乡有一半以上的水田只耘一次草和施一次肥料。五村有三百多亩田,往年都要割青草铺田(割青草是山区稻田增产的主要措施),可是今年由于忙于开山伐木,就有二百六七十亩田没有实行割青草铺田。如以一亩少收四十斤稻谷计算,就等于损失稻谷一万多斤。由于人力不足和盲目扩大垦山面积,不但剩下烧好的四百一十五亩山无力开垦出来,而且对已开的山地也推迟了播种和锄草的时间。詹村林农生产合作社在清明后毁掉一块有七、八千株松木的林地,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后不得不送给花桥乡五村去垦种玉米。
盲目毁林垦山的结果,对于水土保持和农田保护发生了不良的影响。六月十八日下了一夜和半天的暴雨,就形成了四十年来所未有的特大洪水,一村被洪水漫过堤岸淹没三十多亩稻田。这次洪水暴涨,据老农反映,主要是由于开垦陡山(大都是四、五十度以上的山坡)和山土冲刷而引起的。过去溪口乡的造林护林工作较好,水田抗旱一般可维持三四十天,可是今年就变样了。只要下短短的一阵雨,河水就会变黄,如果连晴十天以上,山沟就会干涸缺水,许多稻田就会受旱灾威胁。今年有几个村在六村的一个名叫陈坑的地方开山二百五十多亩,使得一条十里长的山沟已经无法满足原来一百二十五亩田的灌溉需要了。从前是“十里沱头,沟水长流,旱灾无忧”;现在一下小雨,洪水就会泛滥,天一晴沟水又很快干涸。幸亏今年风调雨顺,全乡水稻方得灌溉。可是到了秋天,情况已开始恶化了。一、二两村林木破坏最多,旱情也发展最快。去年田间晚熟作物能够抗旱四十六天,而今年只晴上半个月就得日夜灌水了(比去年提早半个月)。当地历史上曾经有这样的农谚:“开山失田,挖山填海;山上开一线,平地冲一片!”“开尽山头地,饿死凡间人!”不幸,现在人们竟忘记这个历史教训了!
毁林种粮的行为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林主看到自己的山林被毁,又未给予合理报酬,很不满意。合作社花费了大批劳力砍伐杉木,但是许多木材由于不合规格等原因没有推销出去。有的贫农说:“老早乡里叫我们多开山;可是砍倒杉木卖不掉,信用社贷款没法还,真是扁担无钉两头脱!”另一个村的老社员徐善奎说:“砍掉树木种玉米,真是拾起石头丢掉金条;我看这样下去,山里会越搞越苦的。”造林积极分子们看到今年砍的比造的多,也感觉非常痛心。
溪口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严重的破坏林木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是在山区生产的领导方面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
去年秋末冬初,溪口乡合作化运动出现了高潮,全乡农林业生产合作社由二个增加到十七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由于组织起来集体生产,劳动力有剩余,合作社都纷纷申请开荒山种粮。这样就在去年十二月制定了一九五五年开山的指标,提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开山”的片面的口号。指导溪口乡林业工作的开化县林业科,只注意到布置开山造林,忽视具体交代护林和合理开垦的方针政策;在这个乡工作的工作组曹德魁(组长)、尤继本等人被群众性的办社和增产热潮冲昏了头脑,单纯从群众目前利益出发来考虑合作社的生产问题,在县林业科负责人的参与下,作出了“砍掉稀林山改种玉米”的错误决定。他们并且认为这一措施有“四大好处”:眼前杉木出售有钱,头三年种山有粮,后三年可收桐子,以后还可扦杉木!
在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支配下,在掌握烧山开垦制度上就发生了混乱现象。虽然烧垦每块山地都经过“合作社申请、村干部证明、乡人民委员会同意、区公所批准”的四道手续,实际上,乡干部在审查开山申请书的时候,并不认真查问是荒山还是林山、可垦或不可垦等情况,而是来者不拒,见条就盖印照转。在每次乡干部会议上,也只注意查问开山进度,却不检查烧垦制度的执行情况。工作组和乡干部迷信百分比,哪个村烧垦进度快,就受到表扬,反之就会受到批评。这样一来,就在基层干部中造成了“开山越多越好”的错觉,他们亲眼看到毁林开山的现象,也就“一眼睁来一眼闭”了。
从三月十六日起,开化县林业科副科长詹文宪负责这个乡的工作。他不但不制止毁林烧垦的错误行为,反而提出了垦山追加计划;并且不顾当地的具体条件,在乡的会议上盲目地提出“坚决争取粮食自给”的口号。全乡又开展了修订增产计划和开山种粮的运动。于是新的毁林的现象又发生了。开化县开发山区经济委员会和林业科得悉溪口乡开山种粮的情况后,认为溪口乡的山区生产找到了正确途径,还在四月五日通报表扬了这个乡,这就更加鼓励了溪口乡破坏林木的行为。当时,开化县委对于这一错误也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
溪口乡所以会发生毁林的行为,也同执行山林入社政策不当有关。去冬今春在处理山林入社的时候,曾违反自愿互利政策,采取“小杉木无代价,中材归还成本,大材压低报酬”的错误作法,普遍引起了林农的不满。林主认为“入社由社,与我无关”。
溪口乡破坏林木的事件说明,开化县不少农村工作人员对于党和国家所规定的山区生产建设的方针,还没有正确的理解,他们不照顾山区的特点和具体条件,片面地强调粮食增产,而忽视了林业生产和水土保持工作;他们只看到群众的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这个事件还说明了在合作社大发展的情况下,必须对山区生产作全面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合作社找到挖掘增产潜力的正确途径。为了接受教训,开化县委已决定用这一事例向全县干部进行教育,以防止类似的错误再发生。


第2版()
专栏:

百多万人参观了在广州举行的苏联展览会
六十万观众选购了卖品部出售的苏联商品
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广州开幕一个月以来,观众超过一百万人。
观众中有来自广州市和广东省以及中南地区各省的各界人民和少数民族,还有来自香港、澳门的同胞和海外华侨。
从广东省各县来参观的人们中多数是准备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他们有些是乘夜走路或沿着珠江划木艇前来的,也有的乘车搭船经过好些天路程才到达。农民们往往连续参观两三天。他们特别细致地参观了工业馆的农业机器和农业馆。苏联的水稻及各种技术作物耕作的机械化和高产量特别打动他们的心。广宁县农民妇女邓英参观后说:“我真笨,到现在才真正相信农业合作化和用机器种田的好处。我这次回去坚决要求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还要向别人好好宣传。”
广东省佛山市青年工人罗锡铿参观后,当场写了一首诗,描绘出青年观众在参观后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
一个最近才从美国归国的华侨江开淞给展览会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我亲眼见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确信落在后头的不是社会主义的苏联,而是资本主义的美国。
在展览会的感想书中,留下了一个老年人用毛笔写的端端正正的字:“苏联先进,诱掖后进;社会主义,大步迈进!”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感想簿上写下了他的誓言说:“你建设吧,祖国!我保卫你!”(新华社)
正在广州举行的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卖品部出售的苏联商品,受到了观众极大的欢迎。展览会开幕一个月来出售的苏联商品近八十八万件,来选购商品的观众达六十万人。
展览会卖品部出售的商品包括:五金杂品、化妆品、食品、文具和玩具等二百七十多种。展览会卖品部采取了按日定量、分批分地出售等办法,满足了大部分观众购买苏联商品的要求。
观众们买到苏联商品后十分满意。一个买了铁盒糖的农民说:“我回去要给农民兄弟尝尝从莫斯科来的糖,这漂亮的铁盒还要留作永久纪念。”(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我国人民热爱苏联电影
从七日到二十一日,全国三十个城市的电影观众又将看到三部优秀的苏联新影片:“忠实的朋友”、“玛利娜的命运”和“培养勇敢精神”。这是在中国举行的第五次苏联电影周。到四日晚为止,首都观众已经有十五万多人预订了这三部电影的票。
中国人民对苏联电影一天比一天发生更大的兴趣。今年在中国发行的三十七部大型苏联影片中,绝大部分都对中国人民当前的政治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年“五四”青年节时,中国的广大青年看到了“同志的荣誉”等反映苏联青年先进思想品质的优秀苏联影片。在肃清一切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斗争中,苏联的“伟大的公民”、“不能忘记这件事”、“党证”等著名影片,再一次深刻地教育中国观众提高政治警惕性。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期间,苏联影片“第一个春天”给中国青年建设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劳动教育的课。
中国的观众今年还看到许多往年没有看过的苏联新影片:儿童片“丘克和盖克”、“阿辽沙锻炼性格”,惊险片“游击队员之子”以及文艺片“没落之家”、“瑞典火柴”、“俄罗斯芭蕾舞大师”和许多体育片、科学教育片。儿童故事片中的丘克、盖克、阿辽沙等人物形象,在千百万中国孩子和孩子的父母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北京市九岁的小学生葛宗泽看了“丘克和盖克”后写给扮演丘克的尤拉·丘固诺夫的信中说,我以前胆子小,晚上一个人不敢留在屋里。看了“丘克和盖克”以后,我再害怕时,就想起丘克遇到大山羊还勇敢地保护弟弟,便不害怕了。葛宗泽得到尤拉·丘固诺夫的回信和照片,他们已经成了好朋友。
苏联影片的中国观众正在迅速增加。现在不仅在城市,而且在基本建设工地,在广大农村,在康藏高原和许多小海岛上,人们都能看到苏联影片。
“光明照耀到高地村”、“拖拉机手”、“明朗的夏天”等苏联影片已经为正在迎接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中国农民们所喜爱。有一部分苏联影片还被译成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粤语。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最近宣布了一个数目可观的统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年八月,看过苏联电影的中国观众已经超过十亿零三千多万人次。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中译苏联文艺书籍大量出版
今年一月到九月底全国已翻译出版了二百十二种苏联文艺书籍,共发行七百七十八万多册。十月间全国各地出版社又出版了大批新的文艺书籍。
描写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品以及反映苏联工人阶级在革命初期所进行的艰苦斗争的作品,特别受到中国读者的重视。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戈尔巴托夫的小说“顿巴斯”和潘菲洛夫的小说“磨刀石农庄”,共已发行六万多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列敖尼德·日阿里科夫的小说“畏友”,第一次就印了三万三千册。
今年新出的苏联和俄罗斯的名著,也受到读者欢迎。新文艺出版社新出的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好”、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等都是畅销书。
苏联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也有着大量的小读者。少年儿童出版社今年翻译出版的阿·雷巴柯夫的“短剑”,伊·巴格穆特的“军校学生的幸福”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一九五二年出的阿·托尔斯泰编写的“俄罗斯民间故事”,今年又印刷了第六次。
今年出版的苏联文学书籍中的冒险小说很受欢迎。中国青年出版社今年五月到十月底翻译出版了十本冒险小说集和单印本,共已发行二百二十一万册。其中最先在五月间出的“红色的保险箱”已印刷五次、发行四十一万册;最近在十月间出的“军事秘密”一次就印刷了二十二万册。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苏联边防军人的故事”,从八月到十月已印刷了三次。苏联作家金罗曼描写美帝国主义者在日本投原子弹的罪行和日本人民反对建立军事基地的斗争的长篇惊险小说“广岛姑娘”,已由作家出版社在最近出了中译本。
从一九四九年十月到一九五五年九月底,全国共翻译出版了苏联的古典和现代文艺作品二千三百多种,共发行四千二百十五万多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海鸥”、“勇敢”等书从出版以来,一直畅销。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中国唱片厂复制苏联音乐唱片
为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八周年,中国唱片厂最近复制了四十三种苏联唱片,已从十月底起向全国发行。
这些唱片中的歌曲唱片有歌唱家彼得罗夫独唱的“党——我们的舵手”,伊斯马伊洛娃的女声独唱“党——领袖”,格鲁吉亚国立歌舞合唱队合唱的“党的光荣”,乌克兰广播合唱队合唱的“祖国的土地”。乐曲唱片有小提琴家列奥尼德·科甘的小提琴独奏,苏联广播电台乐队伴奏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立陶宛出版“中国旅行记”
立陶宛国家文艺书籍出版局在十一月一日出版了作家文茨洛瓦著的“中国旅行记”。文茨洛瓦在去年曾经随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过中国。作者在这本书中饶有兴趣地叙述了中国人民在发展工业和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以及新中国农村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华俄辞典第二版即将出版
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即将出版华俄辞典第二版。这部辞典在一九五二年初版发行以后,很快就销售完了。第二版中增加了两百多个字,还附有新的部首检查表。它的发行量将比第一版增加一倍。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在中国的一百天”图片集出版
苏联真理报出版局在十月下旬出版了苏联摄影师巴尔捷尔曼茨拍摄的一部图片集“在中国的一百天”,巴尔捷尔曼茨去年曾经在中国逗留过一百天,访问过北京、上海、新疆和西藏等地方。他的图片集共选印了两百多张图片,形象地介绍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哈尔科夫展览中国实用艺术
苏联文化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实用艺术展览会,最近在哈尔科夫美术博物馆开幕。在博物馆的十二个大厅中,共展出了二千五百件中国磁器、漆器、银器和象牙制品等。哈尔科夫的劳动人民对展览会感到很大的兴趣。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苏联农场培植中国种玉蜀黍
在苏联植物种植科学研究所的试验地上,中国种玉蜀黍的收割工作已经在十月底结束。中国种玉蜀黍很服水土,而且生长期比乌兹别克种要少好几倍,每年可以收获三次。苏联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在培植这种中国玉蜀黍。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