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保证新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质量
赵宗惠
河南省鲁山县最近发展了八百八十二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连原有的一千一百三十七个社在内,现在全县共有两千零十九个社,入社农户占全县农户的百分之八十强。这许多新建的社,基本上都符合党中央“既要数量,又要质量”的要求。鲁山县委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新社的质量。
在进行社的发展工作之前,全县的党员和非党干部都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农业社必须注重质量的指示。在九月下半月召开的建社干部会议及县、区、乡三级扩大干部会议上,县委特别强调保证新社质量的重要性,提醒大家防止单纯追求数字。各乡支部在进行全乡合作化全面规划的时候,总结了过去建社时忽视质量的经验教训。通过反复的学习,党内党外对保证质量问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给建社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决不是说,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当工作表现一些成绩的时候,有些人曾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高潮来了”,开一个会议就解决全部问题了,于是不再去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把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忘记了。面对这种情况,县委就及时提醒他们,通过会议和集中训练的方式使这些干部的头脑变得清醒起来,克服他们骄傲自满情绪和盲目性。
要保证合作社的质量,建社之前的准备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鲁山县委在建社之前做了这样一些准备工作:第一,审查社架子是否具备转社条件,群众是否经过思想动员,骨干和社员政治上是否可靠。检查后把社架子分成几种类型,分别进行具体工作。第二,认真地培养建社骨干。县委开办了训练班,训练了两千五百十八名骨干,并注意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八区区委组织新社骨干参加老社召开的各种会议,向老社干部学习工作方法;七区实行了一个老社干部带一个新社骨干的辅导方法,并组织骨干学习先进的办社经验;有些乡召开了骨干分子会议,采取边教、边学、边建社的做法。这样就在短期内培养了一大批建社骨干。第三,向群众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做好这个工作的关键是要使干部认识到思想动员的重要性。县委向全体党员和非党干部反复指出:不要一看到群众的合作化积极性就满足了,群众有入社的积极性,但并不等于说他们已经完全懂得合作化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办法,如果不向他们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这种积极性是不巩固的。干部在认识思想动员工作的意义以后,就广泛地展开了宣传工作,使农民的思想顾虑大大减少,不少地方农民成批地报名入社。
正确地贯彻执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阶级政策是保证新社质量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鲁山全县八百八十二个新建社,贫农和下中农在社内占绝对优势的有七百三十个;贫农、下中农和上中农力量相等的有一百二十五个;上中农占优势的只有二十七个。全县新建社二千六百四十六个正副社长中,一千九百七十个是贫农,五百九十五个是新老中农中的下中农。县委在贯彻执行阶级政策的时候,抓住了三个关键:一、采取总结工作的办法树立干部的阶级观点。五区二郎庙乡党支部总结了贫农历年来在互助合作运动中的成绩,发现领导权在贫农手中的社都办得很好,如先锋社全社绝大多数社员是贫农,社会主义觉悟较高,这个社三年来年年扩大,不但社办得很好,并且各方面都能起模范作用。事实教育了干部在合作化运动中必须依靠贫农;二、对骨干和社员的政治情况进行审查,防止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混入社内。社内骨干的产生首先由党支部提名,然后由群众酝酿选举,最后由区委批准。对所有入社的社员的政治历史情况也要进行适当的了解,必须把政治上不可靠或品质恶劣的人清洗出去或对他们实行群众性的监督。三、向群众反复交代阶级政策。在宣传工作中要注意阶级政策的全面性。宣传方式要多样化,不但要开群众大会,也要召开小型座谈会,或进行个别谈话,解决具体思想问题。群众一旦掌握了阶级政策,他们就会自觉地去执行党的政策,如许多社由群众挑选出来的骨干分子都能符合党的要求,就是很好的说明。
能否增产是检查社的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因此新建社必须有效地组织集体生产,达到增产的目的。当新建社生产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鲁山县委就先让它们组织临时的劳动小组(或生产队)制定短期的生产计划,研究出公平合理的评工记分办法,组织社员进行集体劳动。除对某些农活(如秋收)仍保留互助组的换工办法外,在主要农活上,特别是为明年增产作准备的各种生产活动上,都尽量采取了集体经营的方式。同时乡支部及时了解新社员的思想情况,鼓舞他们的劳动热情。如五区小尔城乡合作社的社员在开始生产的时候有四怕:怕别人做得多,把自己地里的粮食分走;怕出工资;怕挣不到工分;怕生产中不讲互利。党支部针对这些思想向社员介绍了老社评工记分的办法和每个劳动日的价值,并帮助各种类型户具体地算了收入账,又组织新老社开展了生产竞赛,这样才把社员的思想顾虑打消了。此外,他们又组织老社在生产上和经营管理上帮助新社。如八区张庄乡康庄社因牛少不能开展集体经营,党支部便发动全乡九个老社派牲口前往支援,使新社解决了生产困难,按时种上了麦。五区小尔城乡组织老社干部到新社参加经营管理会议,具体地向社干部交代编制生产队、评工记分、实行小包工等办法,使新社干部很快地学会了转入集体生产的办法,这对于合作社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3版()
专栏:

  苏联的射击运动
  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射击代表团团长 阿·弗·库斯托夫
苏联的体育和运动是对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增进他们的健康,加强他们对从事和平的建设性劳动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准备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对苏联的体育和运动的广泛发展表现了巨大的关怀。
苏联的射击运动是劳动人民的最普遍和最热爱的运动种类之一,因为这种对国防事业具有巨大意义的运动,可以形成和增进运动员的优秀品质——对取得胜利的刚毅不屈的意志,决心,沉着和高度的纪律性。
在革命以前,我国也有一些熟练的射手。但是,在沙皇俄国,射击运动只是统治阶级中有限的一些人才能接近。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射击运动才开始具有另一种性质,具有真正群众性的、真正人民的性质。
一九二二年我国开始组织了第一批射击小组,在这些射击小组里不仅从事研究武器,而且要掌握准确的射击技术。在一些志愿体育协会和工厂中建立了一些这样的射击小组。在这个时期,苏联开始建立国防协会,这些国防协会在一九二七年合并为支援国防和航空化学工业协会联合会——后来这个联合会改组为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支援国防和航空化学工业协会联合会在加强支援国防的活动时,广泛地开展了训练青年掌握准确的射击艺术的工作。一九三一年苏联为准确的射手们颁发特别徽章——“伏罗希洛夫射手”(为此必须完成小口径步枪和军用步枪的射击项目)。
工厂和机关的共青团组织在青年面前提出一项任务——掌握准确的射击技巧。苏联青年以巨大的爱国主义热情执行这项任务。在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以前,支援国防和航空化学工业协会联合会训练了几百万“伏罗希洛夫射手”。从这许许多多的人中开始出现一些特别准确的射手,后来他们成了运动健将、全国和世界的冠军和纪录保持者。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几十万射击运动员成了狙击手,用他们的准确射击打死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在前线和敌后的成功的战斗行动被苏联政府奖以勋章和奖章。
在战后年代,苏联的射击运动成了更加富有群众性的运动,而苏联的射击运动员在国际竞赛中达到了更大的成就。这些成就不是自己来的,它们的取得是顽强的学习和运动竞赛的结果,是研究最适当的练习方法、改进运动技巧、改进射击武器的结果。
一九二三年苏联举行了第一届全苏射击竞赛。当时射击运动员的射击技巧是不高的。小口径步枪的最好的成绩是一百六十三环(满分是二百环)。现在,大家知道,许多射手在这个项目中已经命中一百九十九环和二百环了。
蓬勃发展的祖国工业创制了最好的运动用小口径武器和战斗武器,并在大量生产。这种武器使苏联运动员能够取得优良的成绩,同时促进我们射击运动的普遍发展。工厂里的工人亲手建筑供练习射击用的靶场。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几百个这样的靶场和射击场,这些地方经常举行射击竞赛。
从一九三五年起,苏联的射击运动员开始参加国际射击竞赛。莫斯科市鲍曼“伏罗希洛夫射手”俱乐部的射击队在一九三五年同朴资茅斯俱乐部(美国)的射击队竞赛。这次竞赛是在各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以通讯方式进行的。由十人组成的苏联队在小口径步枪五十公尺项目中以命中二千七百四十一环获胜。美国射手们的成绩是二千五百零八环。在从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七年期间,还同美国运动员进行了七次竞赛,其中有五次是苏联运动员获胜。
在五年中间(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九年),我国的射手每年都参加英国小口径武器射击俱乐部协会组织的通讯竞赛。在这五次比赛中有四次也是苏联运动员占先。一九三六年,参加这些竞赛的射手阿列克赛耶夫,在小口径步枪、距离五十公尺的射击中,在世界上第一次命中四百环(满分是四百环)。之后这种成绩屡次出现。
战后时期,共产党在体育工作方面提出了一项主要的任务——在全国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提高运动技巧并在这个基础上使苏联运动员在最主要的运动项目上夺取到世界冠军。
我国的射击运动员也同所有的苏联运动员一道为打破世界纪录而斗争。一九五二年他们在第十五次奥林匹克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各项射击的全国纪录年年在提高。在保加利亚
(一九五○年)和罗马尼亚(一九五二年)举行的国际友谊射击竞赛,在培养射击运动员、提高射击技巧和成绩方面,以及在进一步巩固我们各国的运动员和人民间的友谊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九五四年,我国射击运动员参加了第三十六届世界射击冠军赛,并在射击运动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光荣的一页。十四项中他们夺得了九项冠军。去年世界冠军赛时所创造的二十四项世界纪录中,十九项是属于苏联运动员的。在这几次竞赛中获得了卓越成绩的运动员中,有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的射击运动员卡利尼钦科(世界冠军),佩列别林和日古托夫。他们都参加了现在正在北京举行的一九五五年国际友谊射击竞赛大会。
苏联妇女也成功地掌握着射击艺术。苏联妇女在小口径步枪射击方面所创的全国纪录并不亚于男子的纪录:在满分是二百环的情况下,卧射——二百环,跪射——一百九十九环,立射——一百九十环,三种姿势的总数是五百八十三环。
现在,苏联射击运动员保持着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世界纪录。我国射击运动员的这些成就首先应归功于党和政府,因为它们时刻关怀着全国体育和运动的发展。
在苏联,为了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制定了从三级射手起到运动健将止的严整的统一运动等级。只有在有相当熟练的运动裁判员参加裁判的竞赛中完成各项考试标准以后,才能授予各种运动员的称号。为了提高射击指标并使射击运动员本身受到锻炼,在各体育团体、机关的最优秀的射击队之间,以及按地区在各州、各边疆区和各共和国的混合射击队之间,经常举行射击竞赛。
目前,这方面的最大的群众性组织就是上面已提到的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要在苏联全力发展射击运动。
这个爱国的国防团体的成员们在各工厂、机关、企业、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中组成小组,他们取得必要的教材,建筑靶场,并在复员军人或青年积极分子——社会活动家的帮助下研究武器和掌握射击技术。所有的课程都在业余时间进行。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各区的委员会定期举行各企业和机关射击队之间的竞赛,并编组各区的混合射击队,这些射击队再去参加州的和共和国的射击竞赛。射击运动的这种组织制度使青年能够不脱离学习或工作而掌握准确射击的艺术。
我国的射击运动员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我们的射击健将和纪录保持者不仅愿意把自己的技巧和经验告诉我国青年,而且也愿意告诉各兄弟国家的青年。
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的运动员们很高兴地接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提出的参加北京国际友谊射击竞赛的邀请。现在,在到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以后,我们有机会亲眼看到千千万万兄弟中国的人民在多么热情地建设着自己的新的自由和幸福的生活。我们在北京看见了许多新建筑,而这正是中国民族文化和经济全面高涨的最好的指标。在未到中国以前,我们的射击运动员们虽然对中国朋友的体育活动知道得很少,但是我们深信,中国朋友们正在顽强地进行很多工作。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给他们以很大的帮助。优良的、用最新技术所装备起来的新射击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愉快的意外的礼物。这样的射击场我们在欧洲各城市都没有看见过。我们的期望也没有错,在北京举行的这次竞赛确是有趣的、内容丰富的,它无论在竞赛的组织或个别运动员的射击技术方面来说,对所有参加者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首先我们为主人的成绩而高兴。从竞赛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怀着浓厚的兴趣观察中国同志在极短期间所达到的射击技巧。我们为第一次参加国际竞赛的十位中国女同志的成绩而衷心地感到愉快,她们之中九个人的射击成绩超过了我们的全苏统一运动等级制中的运动技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由五人组成的射击队名列苏联和保加利亚之后,获得了第三名。这说明了蕴藏在人民群众深处的伟大力量,说明了我们中国朋友的才干和他们的卓越的坚毅品质,这些都只是在人民民主制度在中国胜利后才开始表现出来的。
我们在北京举行的竞赛中会见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的著名射手,不久以前我们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欧洲冠军赛上曾和他们会晤过。我们也很高兴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代表获得会晤,他们还是首次参加国际射击运动竞赛的。竞赛是在全体参加者具有高度的运动技巧的水平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我指出已达到的成绩的时候,我真诚地希望所有兄弟国家的射击运动员在他们的国内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的运动,并希望他们在国际竞赛中取得新的,更高的运动成绩。
在这次竞赛中,我们苏联运动员有机会向中国朋友学习了许多东西,特别是学习进行国际竞赛的组织工作。这种组织工作保证给竞赛的参加者以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也包括文化休息在内。尽管有我们的运动员不懂中国话而发生的某些困难,可是我们,也像各兄弟人民民主国家的运动员一样,找到了把自己的印象和运动工作经验告诉中国同志的方法。我们的运动员在中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他们到处都感到了兄弟般的中国人民对待他们的友谊。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向我们的中国朋友致谢。无论在任何一次国际竞赛中,我们都没有遇到像我们在中国首都举行的这次竞赛中所遇到的这种真挚的友谊气氛,运动员和运动代表团的领导人之间这样的意见一致和互助。毫无疑问,这次竞赛将会进一步巩固参加竞赛的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
(本报特约稿)


第3版()
专栏:

  学校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工作
  教育部小学教育司副司长 卢正义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社会斗争的工具,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教师离开了语言文字,就不可能进行教学工作。教师如果不熟练地掌握使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就不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汉语是世界最发达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是历史最长久、影响最广泛的文字之一。谁也不能否认汉语和汉字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功绩,不能否认汉语和汉字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服务中的作用。但为了使汉语和汉字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服务得更好些,汉语必须规范化,汉字必须改革,已经是全国公认的定论,并且已经是我国当前迫切的任务了。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早就指出:
“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一年又指示: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但在实现拼音化以前,首先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同时进行拼音化的各项研究工作和准备工作。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根据上述的指示,着重讨论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问题,对于实现拼音化的准备工作问题交换了意见,并通过了八项决议。教育部为了在各级学校中正确地贯彻执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决议,发出了“关于在各级学校中推行简化汉字的通知”和
“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中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全国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教师都应该积极地担负起自己在文字改革工作中应该担负的任务。
大家知道,汉字的繁难,是使广大的工农群众,在旧社会里很难接近文化科学知识的原因之一。解放以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成了国家的基础,但也由于汉字的难认、难写、难记,使多数的工农群众和不少工农出身的干部,不能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我国现行学制需要十二年才能修完普通的教育学科,教育质量还远远落后于苏联十年制学校,汉字的繁难就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汉字简化虽然不是从根本上改革汉字,因此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识字教学上的困难,不可能根本解除由于汉字繁难所造成的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和扫除文盲工作的沉重负担。但在学校中推行简化汉字,对提高教学质量将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学习和使用简化汉字,时间和精力可以节省很多,却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学生是一向爱用简体字的。大多数教师也一向欢迎简体字,只是过去被一种传统的成见所束缚,有些教师往往一面自己用简体字,一面又限制学生用简体字。学生常常因为写了简体字而被降低了学业成绩,教师也常常因为用了简体字而被看成教学质量不高。这种根据写繁体字或者写简体字评定学业成绩和考核教学效果的办法是完全应该废除的。我们不应该让新的一代的生命活力白白地浪费在写繁体字上。我们应该使青年、少年和儿童们有更多的时间用去锻炼身体、钻研学问、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公益劳动。教育部规定:“全国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以及工农业余学校的教学、学生作业和日常书写、布告、函件等,必须使用简化汉字。”这一措施,完全符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完全符合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全国教师应该为推行简化汉字而积极努力。
现代汉语,一方面,方言相当分歧,地区的差别性很大;另一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一种汉民族共同语,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由于方言分歧,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存在着很大困难。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要求改变这种情况,普通话就逐渐形成。由于普通话的形成,汉语的社会交际效能就逐步提高。这种普通话使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和方言使用范围的逐渐缩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是过去对推广普通话还缺少有组织的领导和全面规划罢了。
教师对于教学生用北京语音说普通话,担负着直接的责任。中、小学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听觉最灵敏,发音器官和各种组织最灵活,特别容易学习语言。学生是依靠语言文字的帮助接受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人的语言是否精密,是否合乎文法和逻辑,语汇是否丰富,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是否精密、知识是否丰富的表现。过去,学校的语文教学偏重于语言文字的解释,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不重视以系统的语言规律的基本知识武装学生,结果使学生的写作经常发生语法和逻辑上的错误,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写不出通顺的文章。彻底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在根本改革汉字和实现汉语规范化的基础上改进语文教学。教师用普通话教学,教学生学会说普通话,不仅可以使学生毕业后从事各项建设工作有了更好的交际工具,而且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会促进汉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的早日实现。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的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文字改革,应该积极地推广普通话,用普通话教学。对方言地区的教师来说,用普通话教学,会遇到较多的困难;但只要真正认识到这和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的人材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一切困难便都可以迎刃而解。
学校教师不但要教学生用简体字,说普通话,不但要通过改进语文教学来促进文字改革和实现汉语规范化,而且应该积极地参加关于推行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社会宣传工作。学校学生不只是从教师那里接受教育和影响,而且还从家庭和社会接受教育和影响。学校教育决不能孤立在社会之外,学校的语文教育也决不能跟社会日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不发生关系。为了使群众喜爱用简化汉字,乐于说普通话;为了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并鼓励学生用简体字,说普通话,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推行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社会宣传工作。
学校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参加有关文字改革的其他工作,如继续收集简体字、调查方言、进行拼音文字和汉字教学效果的研究等。各地群众创造的简体字,现在并没有完全收集起来,推行简化汉字之后,群众还要创造更多的简体字。各地学校教师如果能随时收集群众创造的简体字,把它寄给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对完成简化汉字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各地教师在学习普通话和用普通话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能把地方音和北京语音的对应规律记录下来,把它寄给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或者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对于完成调查方言的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拼音文字比汉字优越,已经为人们所公认。不难预料,中国文字拼音化之后,学校教育质量特别是小学教育质量将会显著提高,小学修业年限也将因而缩短;但从汉字改变为拼音文字,在教学上将会产生不少新的问题。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表拼音方案之后,我们应该立即进行关于拼音文字的教学试验和关于拼音文字跟汉字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这一工作的进行需要得到教师们的积极支持和帮助。
改革汉字和实现汉语规范化的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的一环。改革汉字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必要条件。要完成汉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的工作,必须文字改革工作者、语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共同努力,分工合作。教师是使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劳动的人。教师在教育学生掌握使用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方面担负着直接的责任。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的召开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的决议,为中国文字的根本改革开辟了道路。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学校中推行简化汉字的通知”和“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中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文字改革工作正式列入了学校工作的日程。全国中、小学校和各级师范学校教师应该积极努力,把自己的责任担负起来。


第3版()
专栏:

  “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中文版一九五五年第四十五期内容介绍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机关报“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一九五五年第四十五期中文版已经出版。
这一期以大量篇幅全文刊载了卡冈诺维奇今年十一月六日在莫斯科十月革命三十八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报告,并且报道了苏联和世界各国劳动人民庆祝十月革命节的盛况。
这一期刊载的文章有:法国共产党总书记莫·多列士的“争取实现全国人民的愿望——改变政府的政策”,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帕·陶里亚蒂的“女共产党员为复兴意大利社会而斗争”,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尼·齐奥塞斯库的“社会主义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和墨西哥共产党总书记迪·恩西那的“苏联的真实情况传到拉丁美洲各国”。
多列士的文章首先分析了法国政府所执行的违背法国人民的利益和和平愿望的内政外交政策所引起的灾难性的后果。他接着指出,法国全国人民对于当前的统治者和他们执行的政策日益不满,抗议的呼声也越来越响亮。因此,统治者迫不及待地要求提前举行大选,企图规避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指责。多列士说,法国存在着足以改变政府政策的力量,当前的任务就是要把所有这些力量团结起来。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团结整个工人阶级和一切民主力量,实现全国人民的愿望——改变政府的政策。
陶里亚蒂的文章说,一九四五年意大利共产党有八万名女党员,现在已经有五十七万五千名。这支力量就是改革和复兴意大利社会的一个因素。在意大利,妇女解放运动渐渐成为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为这样一种斗争:一方面,它在实质上是一种争取妇女权利的斗争,也是争取新的生活方式的斗争;另一方面,它是反对贫困、争取改善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的斗争。这两个方面是相结合的,它们构成妇女解放运动,而这个运动又是争取意大利社会的民主复兴的共同斗争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女共产党员和全党在劳动妇女群众中的工作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密茨凯维支永远活在我们中间
  ——纪念密茨凯维支逝世一百周年
  戈宝权
  波兰人民的伟大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逝世到今天(十一月二十六日),恰好一百周年了。
亚当·密茨凯维支的名字对于中国广大的读者们,是非常熟悉而又亲切的。远在一九○七年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就曾经在“河南”杂志上所发表的一篇论浪漫主义诗歌(“摩罗诗力说”)的文章中,最初提到了密茨凯维支的名字,将他同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裴多菲和斯洛伐茨基等人相提并论。他这样写道:“……密克威支所为诗,有今昔国人之声,寄于是焉。诸凡诗中之声,清澈弘厉,万感悉至,直至波兰一角之天,悉满歌声,虽至今日,而影响于波兰人之心者,力犹无限。……密克威支者,盖即生于彼歌声反响之中,至于无尽者夫。”在此后的许多年代当中,鲁迅先生常常提到密茨凯维支的名字。当“奔流”杂志在一九二九年发表了密茨凯维支的名诗“青春的赞颂”时,他在杂志的编后记中写道:
“密克威支是波兰在异族压迫之下的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在二三十年前,是很足以招致中国青年的共鸣的。我曾在‘摩罗诗力说’里,讲过他的生涯和著作,……”一九三五年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又写道:“‘绍介波兰诗人’,还在三十年前,始于我的‘摩罗诗力说’。那时满清宰华,汉民受制,中国境遇,颇类波兰,读其诗歌,即易于心心相印,……”从这许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密茨凯维支是怎样地推崇和热爱。
密茨凯维支的诗歌作品,曾被陆续介绍到我国来,甚至当我们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里,也没有间断过,当时在桂林出版的诗歌刊物上就介绍过他的诗。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密茨凯维支的作品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一九五○年,
“塔杜施先生”的中译本出版,一九五四年“密茨凯维支诗选”出版。今年为了纪念他的逝世百周年,“塔杜施先生”出了新的纪念版。“密茨凯维支诗选”的新版本明年也将出版。他的长诗“格拉席娜”也被译成中文,印在他的“诗选”中。现在正在翻译中的,还有他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和他的论文及散文作品等。
密茨凯维支在长诗“塔杜施先生”的尾声中曾经这样梦想过:
我愿能活到那快乐的一天,
这一本书能在乡村中流传,——
纺织麻线,那些农家的姑娘们
低声唱着的不仅仅是朴素的歌曲,……
但愿姑娘们也会拿起这本书来,
它像民间歌曲一样地朴素。
密茨凯维支的这个梦想和希望,早已实现了。在人民的波兰,他的作品被人民广泛地热爱着;同时他的作品早已越出他的祖国的边疆,在今天也为广大的中国读者所传诵。密茨凯维支的作品,是我们能深切理解的,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是“易于心心相印”的。我们尤其感到亲切的和深切理解的,是他一生中直到死的一天献身于革命事业和他对于自己的祖国、对于自己的人民的无限忠诚的那种精神。他曾经通过他的长诗“先人祭”中的英雄康拉德的嘴,讲出了这样的话: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个整体。
我的名字是百万大众,—我像他们一样爱,
我也一样感受着他们的痛苦和悲哀;
我望着我的祖国的不幸,
像儿子望着他的被卷进了车轮的父亲;
我感到我们人民的全部灾难,
像母亲感到她的怀着孩子的痛苦。
密茨凯维支不仅是为了争取波兰人民的解放斗争献出了他的一生,他对于人类的光明美好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当他远在巴黎流亡期间编辑“人民论坛”报时,他就讲到了社会主义,说“社会主义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字样,旧社会和它的所有代表者,假如他们不了解这个字的意义,他们都在这个字的当中读到了死刑的判决……”;他又说道:“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现象,它表现出了旧社会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新的向往和新的热情。”密茨凯维支虽然死在异乡的君士坦丁堡,在临死之前没有能看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获得自由解放,但他已在争取光明的未来的斗争中尽了他的全部心力,并且为后代和各国的人民昭示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密茨凯维支的这些梦想和向往,在今天的人民波兰和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及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里已经得到了实现。
伟大的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逝世已是整整一百年了,当今年八月间在华沙城举行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时候,密茨凯维支远在一八二○年所写的“青春颂”中的热情的诗句,又以新的力量激动着我们的心,响在我们的耳中:
年轻的朋友们,联合起来!
大众的幸福是我们的方针;
以团结而坚强,以热情而智慧,
年轻的朋友们,我们前进!
幸运的是那些在斗争中倒下,是那些作为向着光荣之城去的阶梯,奋不顾身的人们。联合起来,朋友们!联合起来!不管这路的崎岖和溜滑,不管暴力和软弱怎样阻挡着前进,我们要用暴力抵抗暴力,软弱呢,幼小时就要知道怎样战胜!当今天波兰人民和全世界进步的人士都纪念着密茨凯维支这位伟大诗人的时候,愿他的光辉的名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愿他的充满激情的诗句永远号召着我们和鼓舞着我们,向着人类光明美好的未来前进!


第3版()
专栏:

  一个美丽动人的展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民间创作展览观后
  庞薰?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筹备了一个美丽的、动人的民间创作展览来我国展出。现在这个展览已经由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在北京正式举行。观众对这个展览,表示了非常的欢迎。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民间创作展览的展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过去的民间创作,包括服装、刺绣、陶器、木雕、毛织品、金属品等等。另一部分是目前的民间创作,其中还包括一些工艺美术家们的作品。从这次展览,我们不仅可以欣赏那些精美的艺术品,而且从那些展品中间还可以看出保加利亚今天的工艺美术是如何从原有的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方面的经验是很宝贵的,我们从事于工艺美术工作的同志对于这些成就应该很好地来研究和学习。
这个展览给参观者一个总的印象是:美丽动人。保加利亚的民间创作具有活泼、热烈、朴实、优美等特点,新的民间创作不仅是承继了这些特点,而且还发扬了这些好处。所以使人看了觉得可爱、愉快。尤其是那些服装、刺绣、陶器,设计得特别优美。
保加利亚的民间创作有着显明的民族特性,不论是过去的民间创作或今天新的创作都是一样。几世纪以来,最残酷的侵略者和压迫者,并不能扼杀保加利亚永不衰落的工艺美术上的这种民族特性。保加利亚人民和美术家们对自己民族的艺术传统是非常熟悉、非常热爱的。他们在民间美术品的收集、整理、研究等工作上,是进行得比较深入的。保加利亚有好几个民间美术博物馆,这次展览的一部分展品,就是这些民间美术博物馆所收藏的。
保加利亚过去的民间创作,主要是在服装和刺绣上。保加利亚民间服装的色彩是比较强烈的,一般妇女的服装上,喜欢采用红白两色来对衬。十九世纪索非亚人民的服装上,则喜欢用黑白两色。民间服装的基本式样,大体是:在保加利亚北部,妇女服装主要的特点是用围腰,围腰上的绣花一般是很考究的。在南部,妇女服装的特点是内穿衬衣外穿长背心,衬衣的袖上和背心的下端也往往绣上了各种图案。西部服装的特点是穿长外衣。在每一类基本式样中间,又有各式各样的变化。在服装和刺绣上红色是主色,有些地区也喜欢黄色,例如鲍德佛格拉特、佛拉莎、费亭、伯雷文的新嫁娘等就穿黄色衣服。
在绣花方面,一般是根据织物的经纬线来绣出各种几何图案。在索非亚、玛雷克、伊赫笛孟等地也有绣一些植物图案的。在司里文、伊赫笛孟等地的刺绣上,有时也绣一些动物图案。在伯雷文,爱用黑色线来绣,显得特别浑厚。
由于工艺美术工作者熟悉艺术传统,所以无拘无束地在新的创作上表现得非常活泼。既不失去传统的特点,也不是死死板板地去模仿。相反地,他们在风格上表现得比过去更朴实、更优美。就拿新的服装设计来作例子:这些服装设计的式样很多,而且作风也各有不同。有的在剪裁上采用了民间服装的某些格式,可是它更简朴。有的在色彩上接近于固有传统,可是它更单纯、明朗。有的虽然采用了原有的纹样来装饰,可是在装饰方法上是完全新颖的。
再拿陶器来说,目前生产的陶器,不论是民间陶器,或是美术家们的创作,或是像特罗阳城所生产的供欣赏的陶器,这些陶器显然都是保加利亚的风格,可是它们究竟不同于过去的陶器,在色彩上更明朗了,在作风上更活泼了。刺绣也是这样,索非亚刺绣生产合作社所创制的那些刺绣品是精美无比的,色彩的配合,图案的变化,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保加利亚的民间创作,虽然作风都很活泼,但是创作态度却很严肃。从许多展品上都可以看出来,设计者和制作者能注意顾到全面,丝毫都不马虎。再以服装设计为例:这些新设计的服装,无论在式样、剪裁、色彩、刺绣等等方面,都互相配合得很好。
这样,在这些新的创作中,既顾到传统、又顾到了创造;既顾到各个方面的独创,又顾到整体的和谐;它要求严格,但作风活泼。在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应该很好地来研究和学习的。我国的工艺美术也曾在保加利亚展出过,保加利亚人民是深深爱好中国人民所创造的那些工艺品的。现在保加利亚的民间创作在我国展出,也同样引起了中国人民衷心的喜爱、衷心的赞美。
工艺美术是人民生活中间最亲密最广泛的一种艺术。它是生活中间不可缺少的东西,同时它又最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所以,通过这样的展览会,它使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必然又会深进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