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坐等高潮等不来
从全国范围来说,合作化的高潮是来到了。是不是说,每一个农村就可以不作工作,干部只要把手揣在袖筒里,就可以坐着等待高潮到来呢?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提得很可笑,谁还会这样想呢?据读者来信反映,江西省永新县六区涂中乡和峡江县下茨乡就有这种坐等高潮的同志。他们认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到来了,广大农民会主动要求入社,党组织可以不再做政治思想工作了。结果,事实教育了这些同志。尽管各地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先后到来了,但是这些地方还是冷清清的,农民报名入社的很少。永新县六区涂中乡一个准备转社的二十二户的互助组,却只有四户申请入社。峡江县下茨乡应该有二十九户报名入社,但是只有十一户报名。
这正说明了如果党的领导工作做得不好,即使有高潮的条件,也不会出现高潮。


第2版()
专栏:

  两个社一条心
山东淄博市杨寨区唐家庄,村东村西各建了一个新社。这两个社建立后生产上都有些困难。西社计划种七十五亩麦子,但是粪不够。东社骨干力量较弱,社里生产秩序还比较混乱,为了评分,干部常常吵架。分开来看,两个社的困难问题都一时难以解决。但是合起来看,情况就完全不同。这两个社的社长都有比较远大的眼光,能帮助别人,结果也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东社社长周光海说:“西社种麦少粪,我们积粪很多,为什么不借给他们一部分。”西社社长张仲明也在对社员说:“东社这么乱,咱们不能看着不管!”
乡的党支部书记了解这些情况后,就召集两社的社务委员开会,向他们指出取长补短是克服两社困难的最好的办法。支部书记说出了两社社员的心里话。会后东社马上把学校中的一部分粪让给了西社;另外还借给了一百车羊粪;乡支部帮助西社把社内的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的力量作了调整,抽出人来支援东社,帮助他们清理了工账,划分了生产组织,两社的困难问题都解决了。两社的社员从此成了亲兄弟。


第2版()
专栏:

  盲目追求利润的害处
广西省南宁、梧州两个市的部分手工业者,追求利润,偷工减料,贪多图快,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南宁市的一次手工业产品展览会上陈列的次等产品就有一百六十多种,一千一百多件。有一件反领蓝布大棉衣,右襟长过左襟大半寸,一件西装裤两条裤腿长短不齐。
手工业产品质量低劣,不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还因销售困难,严重地影响了手工业者的收入。梧州市的制墨业,由于墨汁的质量很坏,销路不好,结果不得不缩减产量。南宁市群力铁器社打的菜刀刀口不利,不好推销,产量降低,使社员每人每月收入减少了六元到八元。这些事实都说明:降低质量决不是求得利润的正确道路!


第2版()
专栏:

  必须照顾孕妇
在工农业生产战线上,妇女都起很大的作用,但是有些地方对妇女的照顾,做得很不够。如上海恒丰印染织二厂成品部的检布间,女工一请假,人事科总是把怀孕的工人调拨来替代。检布间里一段布连木棍足有三十多斤重,端上搬下要花很大的力气,累得她们喘不过气来。这不但没有减轻孕妇的工作,反而加重了她们的劳动强度。又如山东莱西县第六区沟上村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三十五名妇女,经常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如在今春抗旱的时候,她们浇小麦七十亩,夏季积绿肥一百多车。可是社的领导上只顾生产,不关心妇女的身体健康。从今年春季到现在,就有两个妇女因劳动过度而小产。
各地生产单位对于劳动妇女,特别是孕妇,必须加以关心和照顾,并且对她们进行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


第2版()
专栏:

  嘉兴县曹庄乡三个农业合作社处理耕牛农具问题的调查研究
  李百冠
中共浙江省嘉兴地委在今年六月到七月间,组织调查研究工作队派赴嘉兴县曹庄乡进行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情况调查。这中间,重点研究了百花村、南毛浜及吴家木桥三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处理耕牛、农具的问题。百花村、南毛浜两社是一九五四年春建立的。吴家木桥社是一九五五年春建立的。
一 各阶层社员占有耕牛、农具的情况分析
百花村社五十三户中,贫农十二户,新下中农十三户,老下中农三户,新上中农十四户,老上中农十一户。南毛浜社二十九户中,贫农十户,新下中农十一户,老下中农一户,新上中农四户,老上中农三户。吴家木桥社三十户中,贫农八户,新下中农五户,老下中农二户,新上中农六户,老上中农六户,其他劳动者三户。
当地普遍使用牛力耕田和灌溉。主要农具有水车、农船、犁、耙、耖、稻桶等几种。由于土地改革后经济逐年发展,翻身农民合伙添置耕牛、农具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是新中农中间的上中农生产工具显著增加,因此就各社总的情况看来,耕牛、农具都是够用的。但是各阶层之间占有耕牛、农具的情况是不平衡的。贫农没有或者占有很少。新、老下中农主要生产工具也还不齐备。新中农中间的上中农基本上齐备或者稍有宽余。老中农中间的上中农则占有较多较好的耕牛和大型农具。
由于各阶层社员占有耕牛、农具余缺不等,如何合理地处理和使用耕牛农具,就成为社员之间、主要是中贫农之间的一个重大的经济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得是否恰当,关系合作社能否巩固,生产能否搞好。
二 建社中处理耕牛、农具的几种办法
三个社在建社的时候处理耕牛的办法是全部折价归公。农具则采取以下四种办法处理:一、折价归公。经常要用的主要农具,如水车、农船、犁、耙、耖等都折价归公。二、私有租用。一九五四年百花村、南毛浜二个社曾以租用作为处理农具的主要形式,水车、农船、犁、耙、耖等大部分是租用的。一九五五年租用的农具仅限于稻桶、谷风车、蚕具、谷垫等几种季节性使用的农具。三、白使白用。如百花村社对粪桶、畚斗等等中小农具是到中农家里任意取用,不给报酬。四、公买公用。凡经常使用、且易使坏的中小农具(如谷箩)及大型农具的零件(如水车的车板、车骨),大都是由社公买公用。此外,小农具如锄头等全部自带自用。
对折价归公、私有租用、白使白用等三种处理办法在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分别考察如下:
(一)折价归公:三个社建社的时候耕牛、农具折价归公的价款数目都很庞大,例如百花村社今春扩社后的耕牛、农具价款共折谷四万六千八百斤,规定分三年付清。第一年付百分之二十五,第二年付百分之三十五,第三年付百分之四十。一九五五年应付一万一千七百斤,而按原定在总产量中提取百分之三的公积金,预计至多八千斤,不够支付当年应付价款,不足部分势必还要从总收入中扣除。这样,不但使社无法扩大来年再生产,而且要减少社员的实际收入。吴家木桥、南毛浜二个社的情况也和这类似。不仅如此,由于价款过多,社的负担过重,社的领导骨干、贫农积极分子、甚至有的乡干部为了减轻负担,就采取了压低折价价格,延长付款期限等不照顾中农利益的错误做法。一九五四年冬合作化大发展的时候,一个乡干部叫牛医朱文相(富农)统一给合作社评牛价“一定要比市价评低二、三十元”。百花村社是全乡耕牛折价最高的一个社,每头牛价也要低于常年市价十至三十元。吴家木桥社有十头牛的折价价格低于冬季市价百分之二十,比常年市价低百分之三十。农具的折价,往往是折价合理(按供销社牌价),但是大大压低了成色。耕牛折价入社后,各社普遍大量出卖耕牛,把卖得的价款用作生产投资及添买农具。百花村社卖了七头。吴家木桥社卖了四头半。两个社所卖耕牛占归公耕牛总数三十头的百分之三十八点三。大量卖牛的结果,引起牛力严重不足,今年吴家木桥社每头牛负担了四十八亩水田的耕作(实际只能够负担三十五亩至四十亩)。因此,推迟了水田耕种季节。
折价归公的耕牛,多数喂养得不好。有的牛因为经常吃不饱,加上过度使用,已经瘦骨伶仃。不少上中农社员认为折价归公的耕牛反正喂不好,因此对这种现象漠不关心。不少无牛户认为“反正是公家的牛,我又没有分”,对牛也不关心。
从上述情况中可以看出:折价归公办法对于才建立一两年、经济力量还很弱的新社不适宜采用。
(二)私有租用:这三个社实行租用的范围很小,只限于几种季节性的中小农具。过去规定的租费实际上是偏低的,往往不够付修理费,更不包括折旧费,因此中农社员对租用不满意,认为不如归公好。百花村社朱英林(老上中农)说:“我家六条谷垫,修一次起码要花十五元,收进的租费只有十二元,要是年年贴三元,老本也要蚀光了,还是送给社里大家白用用算了。”这个社一九五四年向一个社员租用一只农船,一年需用八个月,租金九十六元,每月合十二元,社长李茂荣说:“十五个月租钱,可以买一只船了。”但是因使用得多,原主在
一年当中要化修理费一百零二元,社员陆嘉锡(新上中农)说:“听听租费蛮大,实在是有罚无赏。”
由此可见,新建社对社员农具采取私有租用办法,关键问题在于租费高低是否合理。如果租费过低,损害原主利益,他们就会把私有的农具看成累赘,不愿修理,这就对生产不利。当然,假如租费过高,侵蚀了劳动报酬,使贫农吃亏,也是错误的。
(三)白使白用:农民在个体经营时,对某些中小农具有彼此借用,互通有无的习惯,但是这种借用是建筑在私人感情基础上的,办社后这种办法就行不通了。百花村社的老上中农娄关福一九五四年有六只畚斗给社里用坏了四只,毫无补偿,他说:“既然入了社,反正要靠劳动力吃饭,土地、耕牛、农具还是都让国家掌握了去好,我们只要拿工资分就行。”这就是一种不满情绪的流露。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农业合作社内,农具“白使白用”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三折价入社,摊纳股份基金
今年七月间,这三个社都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贯彻执行了互利政策,改变了耕牛农具的处理办法。对耕牛入社采用了以折价入社、按入社田亩摊纳股份基金办法代替了原来的折价归公办法;对主要农具入社兼用折价入股和私有租用两种办法。
这三个社采取的耕牛、农具折价入社、按入社田亩多少摊纳股份基金的办法,各阶层社员都是赞成的,这是因为:第一,大家认为这样做既能适应统一使用的要求,又能减轻社的负担,贫农尤其高兴,都说:这样有了“底子”(指基金),负担就减轻了,公积金也能用来添买农具了。第二,这种形式,既改变了占有制,又照顾了目前多数社员的私有心理。有耕牛农具的中农说:这个办法好,耕牛、农具虽入了社,我们仍旧有一份,表示放心
(过去折价归公,他们误认为自己没有份了)。贫农说:搞股份基金政府有贷款,倒是帮我们创了一份家当。第三,大家认为负担公平合理。牛力和农具多的中农反映:不入社,自己种田也要用耕牛农具,照田亩负担股份基金是合理的。贫农反映:我们也照田亩交上股份基金,胸脯也挺得起来,话也讲得响了。以上都说明耕牛、农具折价入股,比完全折价归公更能适应新建社的经济条件和社员觉悟水平,更容易被社员们接受。
但是在开始的时候,各阶层社员对耕牛农具折价入股也有种种顾虑,最突出的是怕找补。贫农和土地较多而农具、劳力较少的下中农担心入了社好处未得,倒先欠了一身债;上中农却怕贫农应找出部分“千年不还”。这些顾虑在南毛浜、吴家木桥这两个各阶层耕牛农具占有不平衡性较大的社,尤其普遍而严重。这不仅是思想问题,也是实际问题。
各社在实行折价入股办法的时候,除了加强思想教育,解除社员不必要的顾虑外,还注意掌握了以下三点:
第一,折价入股的数量,应根据社内生产需要和多数社员能够出得起的原则来确定。凡不为社的生产所需的就不入社;虽为生产需要,但是超过了多数社员的负担能力的一部分也不入社,尽量同时采取租用办法。如百花村社,除社员私有的耕牛十九头全部折价入股外,全社九十三件主要农具中只有二十九件折价入股,其余的私有租用。结果每亩水田摊纳基金五元九角五,一般社员都能接受。
第二,合理评定折价价格,适当规定找补年限。三个社折价入股的耕牛价格,都经过民主讨论协商,作了合理的调整,折价一般都调整到略高于冬季市价。当地水田普遍种草籽、春花,无冬耕习惯,又无使用牛力的副业,从霜降到清明五个月全为休闲期间;同时,冬季野外草枯,耕牛全部依靠上棚喂料,一头普通耕牛这一期间需饲料折谷六百五十斤左右,秋季入社后就要由社负担,而冬春牛价差额也不过此数。因此,秋冬入社的耕牛折价价格以略高于冬季市价为宜,不宜取冬春市价的平均数,更不应该按照春季市价。关于股份基金余缺部分的找补年限,三个社都经社员讨论规定分三年找补清楚,贫、中农都基本上同意。
第三,国家银行及时地正确地发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帮助贫农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怎样做到及时呢?这三个社在商定折价入社的耕牛农具数量、调整折价价格和确定找补年限的过程中,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紧密配合进行了贫农合作基金贷款的发放工作。社内由骨干到社员酝酿讨论贷款的对象和数量,作出方案,经过上级批准,在按户公布应摊纳找补的股份基金金额的同时,予以公布。怎样做到正确呢?关键在于阶级分析,贯彻执行阶级政策,用领导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定发放方案。这三个社借到贫农合作基金贷款的有三十一户,占总户数一百十二户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七,共得贷款七百七十三元(股份基金贷款和定额投资贷款两部分的总和),每户平均二十五元。借款户的成份是贫农二十三户,新下中农八户。这样做,是合乎党的阶级政策的,贫农兴奋、满意,有的说:“自古有句话:‘大风浇粪不臭;穷人讲话不响。’现在毛主席把我们拉了起来,可讲得响话啦!”中农看到贫农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也解除了怕贫农找补不起的顾虑,因而加强了贫中农的团结,使社的巩固有了更加牢靠的经济基础。
 四 关于采用私有租用办法
乡支部在领导这三个社纠正执行互利政策的偏差时,曾经首先提倡耕牛采取私有租用办法,并且宣传了新建社采取这一过渡办法的好处是社里负担轻,牛主顾虑少,耕牛养得好。但是经过社内骨干和社员讨论后,一致反映“行不通”。社的领导骨干和积极分子说:私有租用,就没有社会主义因素了,搞了几年,社里还是两手空空。他们又认为:私有租用,牛主顾惜牛,不能发挥牛的潜在力,对生产不利。无牛户(多数是贫农和新下中农)认为租用并不能比折价归公减轻负担。有牛户(大都是上中农,也有少数下中农)对租用有两怕:一怕租费低,不够付牛草钱(入了社,牛草是要向社里买的),还要倒贴喂牛功夫(不喂牛可在社里多得工分);二怕社里对牛过度使用,任意鞭打,牛活不长,个人背了很大的风险,而且私人又不种田,养牛犯不着。吴家木桥社老上中农金玉田说:“如要租用,每年出我半只牛租金,我也不愿,弄死了算谁的?”因此,三个社最后采用了折价入股办法。从以上各种思想反映中,有以下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采用耕牛私有租用办法的时候,要解决社内骨干和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问题。他们只看到折价归公有利于统一经营和增长社会主义因素的一面,看不到因此加重了社的负担和增加了中农顾虑的一面,特别是看不到因过早过多地折价归公已经发生的许多实际问题。在百花村,南毛浜两个社,
一九五四年春建社的时候,耕牛是全部折价归公的,当时社员确实没有意见。秋收分配结果,社员也并未因此减少收入。因此社干部就认为自己的社互助组基础强,经济条件好,社员觉悟高,折价归公没有问题。但是这两个社当时除了基础较好,社员觉悟较高之外,还有两个特有条件:一是在建社的第一年,社的规模小,并且有“强拉强”的偏向,社员之间耕牛农具的占有比较平衡。如南毛浜社社员只有十户社员,户户都有牛力,因此实行折价归公时没有大的顾虑。二是这两个社一九五四年产量高,增产率大。百花村社水稻每亩平均产量为五百八十五斤,南毛浜社为四百六十七斤,均比一九五三年增产二成左右,因此折价归公的负担虽重,仍保证了社员增加实际收入。但是一九五四年秋天扩社后,情况起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吸收了较多的贫农入社,如南毛浜社由十户扩大到二十九户,在十九户新社员中,有十户是贫农,毫无牛力,另有五户是新下中农,牛力不足。其次是新社员的平均产量较低,如百花村社三十四户新社员的平均产量仅四百斤,南毛浜社十九户新社员的平均产量仅三百多斤。在这种情况下把耕牛农具全部折价归公,就要加重社员(主要是贫农和下中农)的负担,影响社员增加实际收入,而且上中农的顾虑也加重了,认为“被揩了油,吃了亏”。社内领导骨干对这种情况的变化缺乏研究,因此扩社后仍坚持要折价归公。在今年新建的吴家木桥社,社干部和积极分子认为折价归公是高级形式,说出去体面;私有租用是低级形式,说出去难听,因此硬要折价归公。针对上述思想情况,在新建社内推行耕牛私有租用办法的时候,应该首先加强政策教育。一方面要肯定折价归公确实有利于统一经营和增长社会主义因素,将来具备了条件可以这样做,另一方面要分析具体情况,讲清新建社在一、二年内采取私有租用这种过渡办法的好处和作用,以端正认识。但是最后仍要根据群众自愿和社的经济条件确定。
第二,租金高低和负担轻重问题。据调查计算,当地一头普通的耕牛,常年市价一百五十元。每头牛每年需饲料折谷七百十斤,喂牛人工报酬一千斤谷(按社会一般工资计算),耕牛本身的折旧费每年二百斤谷(以十年计算),合计全年成本一千九百十斤,扣除一头牛全年可得牛粪一百担、折谷二百斤,尚需成本一千七百十斤。以每头牛耕地三十五亩计算,每亩田平均负担四十九斤。当地个体农民互相调剂耕牛所采用的“包耕包水”(即有牛户替无牛户耕田和灌溉)办法,每亩田需费六十斤,其中还包括水车、犁、耙、耖的折旧费及耕、耙和赶水工夫的报酬共约十五斤谷在内。这样看来,“包耕包水”不但没有好处,还要贴些本。但是事实上因为养牛的目的在于自己耕田,“包耕包水”只是就便捎带,所以牛主仍是有利可图的,无论如何比把多余牛力空起来要好。根据这一情况,如实行租用办法,要使牛主不吃亏并且略有利,一头中等耕牛的牛租要在二千斤谷左右。如采取折价归公、三年还清的办法,同样一头牛,每年付折价款五十元、折谷六百二十五斤,饲料七百十斤,养牛报酬一千二百斤(比社会工资高些),共两千五百三十五斤,减去牛粪收入实际只要付出二千三百三十五斤,比租金只高三百斤左右。另外,折价归公统一使用,因为便于调配,利用率可以提高,能负担四十亩田的耕作。因此采取耕牛私有租用的办法,社的租金负担实际上并不比折价归公轻多少,特别是有些无牛户在社里公养不算饲料和工夫账,误认为租用的负担比折价归公还要大。根据这一情况,在当地推行耕牛租用办法,还应该加强对社内骨干、积极分子和贫农进行团结中农及养好牛、搞好生产的教育,单纯从经济上算负担轻重的对比账去进行教育还是不够的。否则即使勉强推行了租用办法,他们也可能会压低牛租,仍然不能贯彻执行互利政策。当然,不合理地过高规定牛租,侵蚀劳动报酬,也是不能容许的。从这三个社来看,因为其中有两个社已经是办了二年的老社,吴家木桥社虽然是新建的,但是经济条件较好,群众觉悟较高,社员一致要求不采取租用办法,而采取折价入社、摊纳股份基金的办法,我们认为也是可行的。
第三,耕牛租用后的使用和保养问题。这是有牛户对私有租用的两大顾虑之一,也反映了耕牛私人占有同公共使用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在议定租金的同时订好用牛合同,规定每头牛为社耕作的定额,固定耕作区,以解除牛主怕无限度使用的顾虑,同时也能督促牛主养壮耕牛,保证完成定额。
只要妥善地解决了上述三个主要问题,在新建社内,特别是建社第一年,群众是乐意采取耕牛私有租用办法的。曹庄乡的福聚、火星等社在七、八月间端正互利政策的时候,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耕牛农具由原来的折价归公改为私有租用。


第2版()
专栏:

  克服对外贸易仓储运输中的浪费
  对外贸易部运输局副局长 庞之江
对外贸易的仓储运输工作是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流通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对外贸易的运输路线长,无论海运、陆运都要经过数千里甚至数万里的长途运输,需要一个月甚至三个多月的运输时间,经过许多国家的通商口岸;同时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物资的大部分是容易腐坏的农副产品(水果、肉类等)和容易燃烧损伤的化工原料或贵重的精密仪器。为了使出口商品符合要货国家对商品质量、规格的要求,这些商品从产地或从内销部门收购过来以后,还需要加工、挑选、整理、打包、保管等。各类商品从国内各地运抵收货国家和从国外运抵国内的整个运输过程中,还要变换多种运输工具,经过多次的装卸、搬运,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差错和损失。特别是进口的贵重的精密仪器,损坏一件,不仅损失了资金,而且会影响国家建设的进行。对外贸易商品运输的另一特点,就是大宗货物集中在几个口岸集散,组织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口岸货物积压,影响物资及时输出和运进。因此,对外贸易的仓储运输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艰巨的工作。
由于进出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环节较多,需要的费用也较大(一般要占整个商品流转费用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仓储运输工作又是对外贸易系统改善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
历年来,对外贸易系统在确定经济运输路线、合理选择交货口岸和运输工具、改进商品包装、提高船舶车辆装载量等方面曾做了很多工作,为国家节省了很多资金。仅去年全国对外贸易系统就节省了运杂费六千多万元。但是,根据我们的检查,目前对外贸易系统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商品在仓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浪费还很严重。在商品储存方面,由于保管不善,霉烂、变质、生虫现象极为严重。如广州土产出口公司有九十多种约一万三千多件商品发生不同程度的霉烂、变质或生虫。其中仅柿饼因变质贬价就亏损了一万多元。由重庆运往上海准备出口的四百多张牛皮,就有百分之九十霉烂、生虫。商品和包装器材积压现象也很严重。如天津土产出口公司有五十万条准备出口的草袋长期积压,仅堆垛费就超过商品成本百分之六十六。再如天津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进口的汽车零件、电容器、电动器、铜板钻床等二百多件,积压竟达两年以上。在商品运输方面,由于计划不周和错拨错调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去年仅全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就损失了十四万多元。中国畜产公司把出口的一批黄狼皮调错地点,损失运费约两万元。很多商品、特别是内地收购的畜产品和土产品,因包装得不好而浪费运输力量所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产生上述缺点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一部分对外贸易系统的领导人员只注意完成业务计划,对如何合理组织运输、加强技术指导、改善经营管理,从各方面厉行节约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对外贸易摊子大,情况复杂,经验不足,浪费在所难免。浪费一点半点关系不大,完成国家任务是大事。”
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这是对国家资财不经心,对人民事业不够负责的表现。人民委托我们做这个工作,我们就应该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把事情做好。事实证明,浪费是可以避免的。例如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天津分公司,从一九五四年第三季度到一九五五年第一季度九个月的时间内,仓库内发生地脚粮四十万斤,占经营量的百分之○·二三。后来,经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保证破袋不出仓库,粮包不缝好不起运,并实行粮食进仓责任制;以后,地脚粮大大减少。现在每二○○万斤粮(一万包),只有二十斤地脚粮,占经营量的百分之○·○○一。
其次,是对外贸易系统内部有关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协作和相互监督检查的制度,业务部门同运输部门互相配合也不够,致使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商品进出仓库的手续也不健全,账货不符,责任不清,很多错误不能彻底克服。
要克服以上缺点,需要全国各省、市对外贸易系统的领导人员和全体职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在仓库储存工作方面,不论对进口商品或出口商品,应该做好入库商品质量数量的点验工作,根据商品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保管办法,加强防雨、防潮、防虫、消防等安全设备,做好翻堆、晾晒、通风、密闭、杀虫、消毒、防腐等工作,加强对包装器材的保管,改进库存商品的堆垛方法,提高仓库使用面积,建立定期检查制度、货物进出仓库手续和各项管理制度。对于不合出口规格的商品应该立即同内销单位联系,迅速内销。对进口商品更应该迅速拨交生产部门使用,不可积压。
在商品运输方面,应根据商品产销情况,选择交货口岸,尽量采取直线运输。对国内调拨商品,应根据各地地理环境和交通设备情况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减少国内外进出口商品运输的中转环节。运输部门同业务部门要加强联系,提高运输计划性,消灭迂回运输及不合理的商品调拨。
在商品包装方面,在保证商品不受损坏、损失的条件下应多想办法降低包装费用,如节约包装用料、选用廉价包装用料及压缩包装体积,减轻包装重量,以提高船舶车辆装载量等。为了节省包装及其他费用,应该尽量采取就地收购、就地加工、就地打包、就地运出的办法。
在商品装卸、搬运方面,也应该尽量争取船边提货或就车(船)调拨等办法来减少装卸和搬运环节,节省装卸、搬运费用。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打细算,才能为国家节约更多的资金。


第2版()
专栏:

  鞍钢炼铁厂青年炉职工实现了增产的保证
  鞍钢炼铁厂青年炉职工,提前实现了炉长王洪顺代表青年炉在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上提出的要在今年增产一万七千二百吨生铁的保证,到十一月五日止,在按月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基础上,已经给国家增产了一万八千六百四十多吨生铁,并且节约了一万二千一百三十多吨焦炭。
  青年炉自从炉长王洪顺回来向全炉职工传达了大会精神,鼓舞了职工们的生产热情以后,深入地开展了劳动竞赛。工人们在竞赛中,根据王洪顺提议,向六高炉职工学习了关于推广苏联先进炼铁经验的经验:用蒸汽调解炉温,使风温由八百五十度逐渐提高到九百度,生产不断出现新纪录。每炼一吨铁所占用的有效容积突破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技术指标,因而迅速提高了产量。
  现在,他们决定到年底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再增产二千三百五十吨生铁,并且节约二千八百六十吨焦炭。


第2版()
专栏:

  河南各地方国营机械厂积极增产新式农具
  河南省各地方国营机械厂职工积极增产各种新式农具。开封机械厂自从展开“提前四十天完成全年计划”的劳动竞赛后,工人们生产效率大为提高,装配车间在其他各车间的密切配合下,突破了每日装二十二台的定额,达到日产三百台。到十一月二十日即可超额完成年产四万六千三百部双铧犁的计划。他们已经确定在年底以前再增产一万台双铧犁,同时为明年生产十三万台双铧犁做好准备。安阳机械厂的职工动脑筋、找窍门,改进了工具,使用冲床在双铧犁零件——轮啳上冲眼,比过去用钻车打眼加速了四倍进度,因此他们除了能完成今年制造双铧犁的计划外,年末的一月还要增产一千四百部解放式水车。焦作机械厂的职工们,也在“提高质量、增产节约”的劳动竞赛中,全面完成了第三季度的水车生产任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提前一个月完成计划的保证。原来只是承修各式拖拉机的郑州机械厂,也决定明年增添一种新的产品,帮助有水浇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生产。新乡机械厂在接受了明年为全省生产四万五千部全套水车(占全省水车生产量的三分之一强),和七万八千部水车链子的光荣任务后,全体职工立即动员起来,加速完成今年水车生产计划,且拟调整劳动组织,组织大批生产的流水作业,建立水车工艺规程,从而充分地作好明年生产准备。 (本报驻郑州记者)


第2版()
专栏:

  铁路职工改善装载方法把新式农具迅速运往农村
北京、沈阳等地铁路职工,为了安全迅速地把新式农具运往农村,正在积极改善装载方法。北京铁路管理局东郊东站的司磅员和装卸工人们,改善装载方法以后,装载双轮双铧犁的容量,由今年春季每车装二百五十部提高到装三百零七部,他们还改善了劳动组织,分工进行抗肩、递肩、接肩,装一车双轮双铧犁由三点三十分钟缩短到一点四十分钟。同时改变了两人接肩重放为四人接肩轻放以后,消灭了破损事故。沈阳车站职工改善马拉十行播种机的装载方法,由每车装三十六台提高到四十五台。他们看了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受到很大鼓舞,主任司磅员杨学威和司磅员郭树彬又共同研究,在十月十九日每车装了五十台。皇姑屯车站职工不断改善圆盘耙的装载方法,今年十个月来共节省了五百七十八辆车皮。最近,石家庄等车站职工,也正以极大热情,改善新式农具的装载方法,把节省下来的车皮,装运其他工业品支援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铁道报编辑部)


第2版()
专栏:

  沈阳许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利用废旧物料制造大批产品
沈阳市许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利用废旧物料制造出多种多样的产品,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物资。
沈阳市第三缝纫生产合作社用旧衣服翻新的办法,做出各种上衣、裤子、风衣、衬衣、衬裤和工作服三万二千五百八十七件,为国家节省棉布二十四万九千七百多尺。这些衣服都有六、七成新,价格比新的低一半,很受农民欢迎。沈阳市第二、“五一”两个针织生产合作社把破袜子可用的部分洗染后,织成八十多打厚实、便宜的袜子。沈阳市五个麻绳生产合作社,利用收回的绳头、旧麻袋制出了九万八千九百八十一斤绳子,最近又利用四十三万斤棉秸皮制成绳子三十二万斤,给国家节省了三十四万五千斤好青麻。沈阳市第三铁制品生产合作社利用废钢铁制出两万九千零四十三件成品,其中仅铁锹一项就有一万多把。他们又利用工业部门无用的弹簧钢制成钢叉、锯条;用废铁轨制成菜刀、斧子、剪子等等。另外,还把收回的旧钢筋制成新式畜力农具的各种零件。
(本报集体通讯员沈阳日报编辑部)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将用冰橇进行冬季运输
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今年将开始用冰橇(俗称爬犁)进行冬季冰上运输。
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等四大主要河流,每年冬季约有一百六十天到一百八十天的冰冻期,船舶无法进行运输。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为克服内河运输上的这一天然障碍,十月份成立了冬季运输试验委员会,着手进行冬季用冰橇运输的筹备工作。
在我国内河上使用冰橇运输是一个创举。该局从一九五二年冬就已开始研究这一工作。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又曾进行过两次成功的试验。今年,已经决定用冰橇作较短距离的小量运输。目前,组织货源和一切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不久,在松花江上将有二十五台冰橇,由汽车和拖拉机各两部拖拉开始在冰上运输。 (李一沙)


第2版()
专栏:

  江苏国营农场普遍丰收
江苏省一百二十八个国营农场今年普遍获得丰收。仅淮海、东辛等七个机械化农场就生产商品粮食七百多万斤,皮棉七十一万多斤,油料十五万斤。国营奉贤农场新办第一年就为国家盈余近八万元,开创全省新建农场第一年盈余的新纪录。各场都进一步学习了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深耕密植,因地制宜种植,因而一般产量都较高。练湖农场在四千多亩大面积土地上,获得水稻平均每亩六百五十斤的高额产量。(本报驻南京记者)


第2版()
专栏:

  新疆生产部队羊毛丰产
新疆生产部队畜牧单位今年羊毛获得丰产。部队今年夏秋剪毛的绵羊、山羊有五十余万只,预计可收粗细羊毛七百六十多吨,产毛量约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七十,超过计划产毛量百分之零点八。新疆生产部队将把这批羊毛全部上缴国家。今年羊毛的丰产,主要是由于重视了羊群的改种工作。目前,新疆生产部队羊群中优良的杂种羊已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六点五。杂种羊的产毛量一般超过土种羊百分之五十。为了提高产毛量,多收羊毛支援国家工业建设,战士们在剪毛中提出“细剪细收”,普遍制定了增产计划。今年,部队还采用了四台苏联式的电动剪毛机剪收羊毛。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使剪下的羊毛质量、数量都有所提高。
(本报集体通讯员新疆生产战线报编辑部)


第2版()
专栏:

  都江堰灌区改冬水田为两季田
四川省川西平原都江堰灌区到十月底已完成改变冬水田三万三千五百亩的计划。其中百分之八十已开始种植油菜及绿肥作物。
解放前,都江堰灌区的低洼地区因农民无力开沟排水;很多农田逐渐变成沼泽田。土地改革以后,都江堰灌溉管理工作逐步改进,农民们组织起来后,通过开沟、淘修旧沟、排水等措施,改变了一万亩以上的冬水田,这些田地都多收了一季水稻。今年,随着灌区合作化运动的迅速发展,农民们更积极要求改变冬水田为两季田来增产油料和粮食。灌县、温江、双流等十四个县,在秋收前调查和统计了当地的冬水田,勘测了地下水深、流向等,分别制定了全县改变冬水田的计划,在秋收时,发动了当地农民,在“边收割、边开沟”的要求下,到十月底即已完成了改变冬水田三万三千五百亩的计划。
(刘彦邦)


第2版()
专栏:

  湖南烟叶收购计划超额完成
湖南省一九五五年度的烟叶收购计划,到十月底已超额百分之四十八点八三胜利完成。湖南省今年收购的烟叶,除了供应省内和上海等地卷烟工业做原料外,还将大量地组织出口。湖南产烟区新邵、桂阳等地农民,在烟叶收购中,踊跃把烟叶卖给国家,在九月份每天上市量达两万斤。全省烟农出售烟叶的总收入,可以购买两万多头耕牛。
(刘季多)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任命一批国家机关、驻外总领事和高等学校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十一月七日任命一批国家工作人员、驻外总领事和高等学校工作人员,名单如下:
廖鲁言、陈正人为国务院第七办公室副主任;
谢邦治为监察部部长助理;
刘彬为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贺秉章、李健平为煤炭工业部部长助理;
李锐、李代耕为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
赵立德为交通部部长助理;
乔培新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丁冬放为行长助理;
沈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联邦共和国日内瓦总领事;
宋敏之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苏庄为交通大学副校长;
罗瑞卿为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周仲英、张德含、何侠为副院长;
钟夫翔为北京邮电学院院长;
胡传揆为北京医学院院长,曲正、薛公绰、阎毅、马旭为副院长;
郭以青为内蒙古师范学院院长;
马哲民为中南财经学院院长。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八月五日任命了高治国为电力工业部部长助理。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