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教育部长 张奚若
(一)汉语规范化的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国防上,都已经实现了历史上所没有过的统一。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正在为共同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决定和执行,各方面的建设事业和生产斗争正在迅速地开展。人民的社会生活有了重大的改变,交通往来和交际日益频繁。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人民越来越感觉到有使用一种可以到处通行的人人能够接受的共同的语言也就是规范化的语言的需要,因为“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就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汉民族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首先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也就是说,有一个标准。这是我国人民社会生活中间的一个迫切的重大的问题。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并且是世界上说的人最多的语言。但是正由于说的人有五万万几千万之多,而我国幅员广阔,长时期交通不便,加以几千年来政治上、经济上没有真正的统一,所以方言的分歧情况相当复杂。有些比较严重的分歧,使甲乙两地的人思想交流发生阻碍。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工作上的困难,使工作或多或少受到损失。这种情况是跟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是对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非常不利的。
方言以外,汉族人民有没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呢?有的。这种语言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形成过程已经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宋、元以来的白话文学使白话取得了书面语言的地位。元代的“中原音韵”通过戏曲推广了北方语音。明、清两代,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随着政治的力量和白话文学的力量传播到各地,几百年来这种“官话”在人民中立下根基,逐渐形成现代全国人民所公认的“普通话”(“普通”在这里是普遍、共同的意思,而不是平常、普普通通的意思)。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作家抛弃了传统的文言,一致采用“白话”写作,学校教科书和报纸也开始采用白话,这样就大大地发展了历史上原有的北方“官话”,加进了许多其他方言的有用的成份和必要的外来语成份,迅速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提高和普及。现代交通的发展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在普通话的传播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革命的武装队伍走向各个农村、各个城市,到处跟人民群众亲密团结,生活在一起,一面学习普通话,一面就传播普通话。这个传播的作用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推广到了全中国的每个角落。
根据以上简略的叙述,可见地域方言虽然存在,但是由方言口语发展而来的共同的语言已经逐渐形成了。
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很久以来,汉族人民就感到普遍使用这种共同的语言的需要,更希望这种共同的语言能够进一步规范化,使学习和使用都有个明确的准则。只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的压抑之下,这种共同的语言的进一步规范化和普遍使用,都是没法子彻底解决的问题。中间虽然曾经有过“切音”、“官话字母”等拼音文字在南北试行,但是不过提倡一时,终于遭到挫折而消灭。又曾经有过“国语运动”,在汉语规范化的进程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成就终究不大。
解放以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人民作了新中国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为普遍使用共同的语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给了有力的保证。全国范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全国范围的征兵制度的实施,更将加速汉语统一的过程。在这样新的情形之下,提出汉语规范化的问题,提出推行规范化的汉语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完满的解决。
汉语规范化问题在科学界和教育界曾经进行过并且还在继续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反复的讨论,热烈的争辩。许多人写了论文,发表了意见,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还召开了有关这个问题的座谈会。到现在,大多数人士已经有了共同的认识:汉语作为整个语言(包括语法和词汇)来说,它的规范应当以经过文学语言
(书面语言)加工了的北方话为基础;汉语的发音,应当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这两点都是历史演变的自然结果。事实上,我们现在不能离开已经在全国流行的“白话”另外去寻找汉语的规范,也不能在北京语音以外去创造一种汉语正音的人工的标准。广播电台上每天说的话,就是这种普通话——用北京语音说的全国流行的普通话。大家也都同意,应该广泛地有系统地推广这种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为了适应全国人民的要求,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保证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以后经济建设计划的完成,应该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教学和扩大它的传播,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
(二)推广北京语音是推广汉民族共同语的重要环节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词和语句都要用人嘴里发出的语音来表达。汉语方言的分歧,严重地表现在语音上,不但几个大方言区之间差别很大,就是一省之内,相邻的市县也常常有不同的发音。方音对思想交流的阻碍,比方言中的语法、词汇严重得多。我们要推广普通话,推广北京语音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首先要在这一个环节上大力展开工作。
我国文字改革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毛泽东主席在一九五一年指示我们:“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文字拼音化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而统一语音是许多准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推广北京语音可以为文字拼音化铺平道路。
当然,这并不是说,普通话的教学和传播可以只偏重语音,语法和词汇可以不顾。语法和词汇在规范化方面也有好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而且语音发得不错了,要是用的是方言中特殊的语法、特殊的词,别地方人还是不能了解。这就是说,推广民族共同语决不能只顾语音一方面,必须兼顾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这三方面合成的整体才是民族共同语。不过语法和词汇的规范可以依靠书面语言来广泛地影响群众。在这个方面,我国现代的著作家、文学家、语文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并且开始得到成绩。因此,虽然书面语言的规范化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是究竟已经有了统一的基础。社会上对这个问题也已经比较重视。许多人都在学习语法和修辞,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已经习惯于文字上的推敲。在学校的语文教育方面,也已经开始了重大的改变,汉语语法的教学正在逐步取得它应有的地位。这就是说,语法和词汇的规范已经有了可能通过书面语言的教学和传播逐步地深入人心。至于语音,却跟语法和词汇不同。语音的规范不能靠书面建立起来,因为我们所用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同样一篇文章,甲乙两地的人都能看得懂,可是如果用方音念出来,就可能彼此不甚了了,甚至完全不懂。因此,为了实现语音的规范化,我们首先要在口头语言中大力推广北京语音。无论在学校的语言教学方面,或者是其他社会生活方面,我们都要提倡学习北京语音。我的报告的重点也放在推广北京语音的教学和传播方面。由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学习北京语音现在比以前要方便多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员每天播送出来的语音,电影演员、话剧演员在银幕上、舞台上发出来的语音,都是北京语音的实际例子。我们号召大家学习这种语音,训练自己的口耳,逐渐做到能听,能念,能说。我们不难设想,要是绝大多数人都做到能听,能念,能说,那对我们进行的光荣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有多么大的好处。
(三)推广北京语音的方针、步骤和措施
汉语方音差别很大,距离北京语音或近或远。我们推广北京语音,不能期望各地齐足并进,也不应有一蹴而致的急躁情绪。我们主张按照各个方言地区的语音情况,按照学习条件的便利不便利,采取“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方针,展开推广的工作。
语音不能凭汉字来教学,必须使用拼音字母,作为正音的工具。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文字方案草案没有发表以前,我们就暂用注音字母。注音字母经过速成识字教育中的应用,广大群众对它比较熟悉。在目前阶段,用它来注音、正音,对教学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对学的人说,首先只要求他学会注音字母,能把注音字母当作“正音拐棍”,依照注音(课本、读物、字典、字汇或字表上的注音)读出声、韵、调,一般准确。这是必要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逐渐养成听音和辨音的能力,使耳朵熟悉北京语音的声、韵、调,听得懂别人的读书和讲话。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字的北京语音,逐渐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
对教的人说,要求当然要高些。除了发音准确以外,还要求尽可能掌握较有系统的语音知识,懂得北京语音跟方音的对应比较。方音的哪一类音,在北京语音里发哪一类音,这里头是有规律的。学的人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不必一个一个音死学,而且正音也比较容易。各地的方音跟北京语音的对应比较各不相同,各各找出规律来,得靠方言调查和科学研究,那是语言工作者的事。但是教语音的人必须掌握本地的方音跟北京语音的对应比较,因为这样才容易指导本地人学会北京语音。同样是教语音的人,我们也不作同等的要求。譬如师范学校教语音的教师,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要比较高些,因为他们是教师的教师。他们应该掌握北京语音的一切规律,熟悉各种变化,诵读和讲话十分自如。或高或低的要求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我们必须积极准备条件,期能从早做到。
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适应全国人民的要求,我们应当积极推广普通话的教学,扩大它的传播,要在全国掀起学习北京语音的热潮。推行必须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办法,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尽量利用广播。在课堂里教,听的人至多几百人、千把人,在广播电台教,听的人就可以多到无量数。广播电台一定要为这件大事尽力,担任群众的语音教师。凡是不参加固定的学习组织的,都可以从广播方面学习。现在工业迅速地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普遍地展开,为了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工农业余教育必须努力加强。推广北京语音的工作应该在可能条件下跟这些工作结合起来。
小学和中学应该首先用北京语音教学。在不久的将来全国是要实行普及义务教育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小学和中学,使普通话随着教育事业的普及而普及,使新生一代都能受到语音训练,学会讲普通话。小学阶段是学习语音最好的时期,儿童在教师和成人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和影响之下,能很快地学得很好。中学学生年龄渐大,可以接受一些系统的语音知识,结合语言实践,矫正发音。这两个阶段是教学语音最理想的时期,所以小学和中学是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先在语文科使用,逐渐普及到其他各科。我们已经定出训练在职语文教师的办法。语文教师受了训练,不但教学生,还可以帮助同校的其他教师。其他教师热切期望学会北京语音,有了帮助,就不难逐渐学会。这样,就有希望做到各科课堂教学,师生都用北京语音。当然,早就学会了北京语音的教师尽可以先用。岂但小学和中学,将来的远景应该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课堂教学,师生都用北京语音。岂但课堂以内,课堂以外的各项活动,彼此交际,难道不应该都用北京语音吗?孟子所说“置之庄岳之间”的话颇有道理。有了这样的好环境,无论教师和学生,熟悉和使用北京语音就不成什么问题了。
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高等师范学校培养中学教师,师范生的语音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学生,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学生对课业的了解,所以师范学校也是推广工作的重要阵地。推广的次第跟小学和中学相同,先是语文科,逐渐普及到其他各科。师范生毕业以后,决不限于在本乡本土担任教师,如果满口方言方音,即使有满腔的服务热诚,工作也很难做好,他们的学生也就太吃亏了。而且,受影响的岂止他们的学生!最近教育部通知各省、市举办小学语文教师语音训练班,就有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的一个毕业生写一篇文章登在“语文知识”上,根据他的实际经验对语音训练班表示拥护。他的文章里说:“在实习完毕后总结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后悔自己在平时不该不认真学好普通话以致影响了课堂教学。现在,我校四百名本届毕业生,有一百五十七名被分派到苏北徐州、扬州、淮阴三个专区去工作,大家都在认真学习注音符号和普通话,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不学好普通话根本无法上课(苏北小朋友一句也听不懂苏南的方言),这就要影响国家建设人材的培养,也就要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这几句话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学校的注意,也应该引起在职教师的注意。为了配合首先在小学和中学推广北京语音,我们主张让即将毕业而没有受过语音训练的师范生补课。
推广北京语音,要从以下几项展开工作。
(一)训练师资。要推广普通话,各地必须抓紧训练师资这个关键。教育部已经作出决定,从一九五五年秋季起分批训练全国小学的语文教师,使能担任小学的北京语音教学。现在小学语文教师语音训练班已经有不少省、市办起来了。没有办的也在准备办。但是应当指出,许多省、市对这一工作的重大意义是认识不够的。教育部对各省市也没有给予具体的指导,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是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在最近的将来,我们还要在各省、市开办中学和师范学校语文教师语音训练班。我们还计划在北京开办北京语音研究班,培养骨干人材,以便分往各地推动工作,兼作方言调查工作。除此以外,全国各级师范学校要在“汉语”课内加强正音的教学。将在一九五六年毕业的师范生(在高等师范学校是指中国语文系、科的学生)没有受过正音训练的,必须在毕业以前补习。这样,师范毕业生不用再加训练,就可以担任教学。
(二)广播电台设置北京语音讲座。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跟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在广播节目内经常设置北京语音讲座,便利小学、中学语文教师的温习和进修,也便利其他教师和一般人的学习。内容除讲授北京语音的规律以外,应该特别注意本地方音跟北京语音的对应比较,指出学习北京语音和改掉方音的有效方法。也可以按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俄语讲习班的办法,组织听众,系统地进行教学。此外还可以把小学、中学的语文课本或者选择一些文学作品,按北京语音广播朗读并灌制唱片,以便听众跟着学习。
(三)编制图书、教具。从速编印“正音字典”
(较详备的)、“正音字汇”、“正音字表”(只收最常用的字)和“普通话词汇”(逐词注音),作为教学和个人自修的依据。此外辅助教学的教材如“广播材料”、“注音读物”等,教具如挂图、留声片等,也都要相应地及时编制。
(四)开始教学。从一九五六年秋季起,小学一年级结合“语文”课,初级中学一年级结合“汉语”课,教学北京语音。其余各年级也应该设法在语文课内补习注音字母,并结合“语文”课或“文学”课的生词教学和朗读练习,在语言实践中应用。
(五)重点试验,总结经验。在小学、中学开始北京语音教学的同时,我们要分别地区,选择一些重点学校,试验一些教学方法,创造经验,总结经验,以便作进一步的研究,把优良的教学法向全国推广介绍。
(六)制定奖励办法。对于推广普通话有显著效果的,学习普通话有优良成绩的,制定办法分别给予奖励。
(七)普遍展开宣传。推广北京语音的工作开始,我们要展开宣传,由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组织稿件,说明方音纷歧对祖国建设的妨害,讲明推广北京语音的意义,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正音方法,介绍优良的教学经验,或者系统地浅明地介绍语音知识。总之,我们要使大家重视这件大事,有彻底的了解;我们要从思想上动员,打破怀疑、畏难等种种顾虑,用科学原理说明正音教学是必要的而且能够收效的,北京语音是容易学会的。
为了展开工作,教育部已经设置了专管推广普通话的机构。各省、市教育厅、局要设置专职干部管这件事。各县文教科也要把这件事管起来,有关语言专业的问题可以跟当地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的优秀的语文教师联系。有了专管的人员,就要结合具体情况拟订推广普通话的计划。
(四)推广普通话的教学,扩大它的传播,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
前边说过,普通话不仅是语音,还有语法和词汇两方面。因为统一语音的任务最迫切也最困难,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语音方面;但是,这并不是说语法和词汇两方面已经没有问题,再不用研究,再不用进一步规范化。这两方面问题还很多,必须深入研究,建立明确的规范,才能使大家学习和使用都有准则,思想交流毫无障碍。
推广普通话的教学,扩大它的传播,是一件大事。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央已经决定大力展开这个工作。这个工作是艰巨的。但是我们的信心很强;因为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之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热切地希望语文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和其他文化工作者积极地行动起来;我们希望文学作家用自己的作品支持这个工作,一部人人喜爱的作品,要是用规范化的语言写出来,那影响就太大了。教普通话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教师们要担起这个光荣的任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要克服一切教学上的困难,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的人学好普通话,学好民族共同语。学普通话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希望学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教普通话,学普通话,都是为了祖国更进一步的统一和发展,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光荣伟大的事业。如果大家都能有这样一个共同认识,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成功。


第3版()
专栏:

  增进友谊,保卫和平
  ——记一九五五年国际友谊射击竞赛开幕
  本报记者 鉴远
十一月十七日下午,北京西郊风景区新近建成的“北京射击场”,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射击场广场,人群簇拥。人们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来观看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的国际性的运动竞赛“一九五五年国际友谊射击竞赛”。
二时正,大会乐队奏起了体育进行曲。参加竞赛的一百四十二名运动员开始入场。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苏联的工厂车间,波兰的农庄,捷克斯洛伐克的中学校,罗马尼亚的大学校,保加利亚的政府机关,蒙古的剧院,朝鲜的山村……。但他们友谊的笑容相同,希望在这次竞赛中更加增进彼此的友谊;他们保卫和平的意志相同,希望通过这次经验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在自己国度开展群众性的射击运动,为巩固国防打下基础。
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射击代表团团长阿·弗·库斯托夫率领的有经验的优秀射手们来了,人们报以景仰的目光。阿·弗·库斯托夫曾用亲切口吻告诉中国朋友们:射击运动在苏联是最广泛的群众性运动之一,参加的人有几百万,青年人特别喜欢。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是领导开展群众性射击运动的主要组织。这次来的运动员就是这个组织的成员,他们共计二十人,其中三个功勋运动员,十五个运动健将,两个一级运动员。功勋运动员布·普·佩列别林,是来自列宁格勒的一个普通工人。他最善于军用步枪射击,曾经获得过九枚金质奖章。工程师、功勋运动员纳·阿·卡利尼钦科,在一九五四年世界冠军竞赛中,获得手枪人像靶的世界冠军。
观众怀着极大的兴趣看着东欧兄弟国家的射击手们走来。这些国家在反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中,深深懂得了射击对于国防的重要意义,他们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射击运动。现在这些国家已经涌现了许多优秀射手。电影机修理员约瑟夫·萨杜尔斯基,他来自波兰洛桑省的农村。他在今年波兰冠军赛中曾获第二名。教师拉吉斯拉夫·昂德日依,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运动健将,最善长手枪速射。他参加射击运动已经有将近十年历史。罗马尼亚的西尔布·约瑟夫,一九五二年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小口径步枪卧射冠军。他的妻子西尔布·艾米利亚,这次和他同到中国来参加竞赛。他妻子是罗马尼亚青年剧院演员,是运动健将称号的获得者。保加利亚索非亚斯大林大学工科学生托多尔·加弗里洛夫·科兹洛夫斯基,本来不喜欢射击运动,但他的爱人常带他到射击场去玩,告诉他射击和保卫国防的重要意义,并且教他射击,终于使他也参加射击运动。一九五二年他就获得了运动健将的称号。这些射手的成长告诉人们,射击在这些兄弟国家已经成了一项群众喜爱的运动。蒙古人民共和国国防协会射击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出现了,沙拉弗让曾·沙达弗楚多尔,他从十二岁起跟父亲学打猎。后来他学到一天单独能打获三十到五十只麋、狼、黄羊等,最多时能打获二百多只。今天他不仅是林间打猎能手,而且要在射击场上显身手了。
人们用特别崇敬的心情向朝鲜的运动员们欢呼。他们的团长金秉渊告诉中国朋友,在日本鬼子侵占朝鲜后,朝鲜人民就知道了学习射击的重要;解放以后,有了学习的机会,并在一九四九年建立
“祖国保卫后援会”,领导组织射击俱乐部、射击小组,开始了群众性的射击运动。一九五○年朝鲜战争爆发了,许多射击运动员奔赴前线,许多射击运动员战斗在后方。今天正挺身走在运动员行列里的金德径,当“祖国保卫后援会”刚成立的时候,他就加入后援会。朝鲜战争起后,他立即参加人民军。由于他的勇敢和射击技术高妙,在前线立了战功,荣获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三个军功章。现在他是旋盘工人。还有农民金道渊和慈江道农民银行事务员李继河,都参加过反击美国侵略者的斗争。现在他们在和平的劳动之余,也没有放松对射击技术的提高。
在全体一百四十二名运动员中,有四十五名女运动员。她们在射击运动上也有着光辉的纪录。叶·亚·基里洛娃,一位中学教师,来自苏联列宁格勒城。她是纪录创造者,曾经获得运动健将称号。这次,她是苏联女射击队队长。同她一起的另外七个女射手,其中六个都是运动健将,一个是全苏级裁判员。运动健将维斯拉娃·萨尔维茨卡,一位打字工作者,来自波兰。她参加过波兰冠军赛。和她同来自波兰的还有运动健将萨辛·玛丽亚·马尔希夫契克,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姑娘。另一个十九岁的微拉·鲁日奇科娃,一级运动员,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关工作人员,她在小口径步枪射击方面曾经有过优异成绩。来自罗马尼亚的斯往耐斯基·炸格林,年仅十七岁,在参加欧洲射击竞赛中,曾经获得青年冠军。保加利亚的约丹卡·基里洛娃·萨沃娃,从一九五一年开始参加射击运动,每天业余时间她都练习。现在她已经成了一级运动员,得过射击竞赛的冠军,并得过国家金质奖章。
我国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射击代表团的射手,也和兄弟国家的射手们一道来了。这次,我国射手们有着共同的心愿:向各兄弟国家的射手们学习。
随着“全世界人民心一条”的歌声,主席台上宣布大会开幕。大会主席蔡树藩致开幕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也在会上讲了话。
作为开幕式的最后一项——射击表演开始。
有力的响声震撼着山谷。观众的心弦起着共鸣,共同报以盖过枪响的鼓掌声。人们将永远记住,这是友谊的心音,这是九个国家九万万多人保卫世界和平的誓言。


第3版()
专栏:

  十一月十六日在四国外长会议末次会议上
  莫洛托夫的发言各位先生:
我们的会议是四国政府首脑决定召开的,这次会议考虑了七月会议上通过的指示里所规定的一些问题。我们的会议的目的,是要研究迫切的国际问题,并且要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从而巩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
我们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欧洲安全问题,并且连带考虑德国问题。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在今天,再没有比巩固国际和平和避免另一次战争的危险更加重要的问题了。这一点对欧洲来说特别正确,因为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发动起来的。四国政府首脑就是从这个前提出发的。可以从他们的把上述两个问题联系起来的指示的文本中看出,欧洲安全问题被放在第一位。
对欧洲人民来说,欧洲安全问题应当占首要地位,这是十分自然的。而德国问题是同这个问题有连带关系的一个从属性的问题。如果欧洲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这就也会保证德国人民得到安全,并且会为解决整个德国问题——包括恢复德国统一的问题——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在整个会议过程中,苏联代表团曾经努力使法、英、美三国的代表相信,遵守政府首脑关于保障欧洲安全问题的指示是必要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提出了关于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基本原则草案。我们指出,建立像北大西洋集团和西欧联盟这种军事集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这样的行动迫使其他欧洲国家也建立他们自己的集团。只有一个包括全体欧洲国家——不管它们的社会制度或者政治制度如何——在内的集体安全体系才能满足欧洲和平和安全的要求。
如果有些西方国家现在还不愿意建立一个包括欧洲全体国家的集体安全体系,那末,开始的时候可以由欧洲一部分国家,包括目前的两个德意志国家和现在已经愿意加入这个组织的欧洲国家,签订一个安全条约。关于这一点,政府首脑的指示中有直接的指示。我们还提出了抱着同一目的的另外一些建议。但是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利坚合众国、法国和英国的代表表现了一种根本不符合政府首脑的决定的愿望。他们企图使我们不仅同意现在已经在按照巴黎协定实施的西德重新军国主义化,而且还同意东德重新军国主义化和使整个德国加入西方国家的军事集团。他们建议,这一切应当按照所谓艾登计划,通过相应的全德选举来实现。这样一个建议不能得到全体参加会议的人的支持。
德国问题——重新统一德国——的解决,是同一个统一的德国应当沿着什么道路发展的问题分不开的:它应当变成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而且参加某些国家的军事集团呢,还是应当作为一个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而且同其他国家合作来巩固和平的和平、民主国家发展下去。谁避不答复这个问题,谁就是阻碍德国问题的解决。
我们遗憾地注意到:我们在我们的会议上未能求得对待德国问题的正确态度。虽然西方国家的代表们详细地、非常乐意地谈论德国问题,然而他们并不同意听取德国人民的代表们的意见,拒绝了我们提出的邀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代表参加的建议。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德国问题的审议,是在没有德国人参加,没有西德和东德的代表参加下进行的,单从这个事实来看,就已经可以说这种审议是注定要失败的。
另一方面,西方三国的建议显然是同德国的实际情况和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在今天,不考虑有社会制度不同的两个德意志国家存在这个事实,而要解决德国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不要不看到实际情况。十分清楚,想使西德并吞东德的企图是不能实现的。然而,西方三国的建议归根结底是要依靠艾登计划而使西德并吞东德。这种盘算是毫无基础的。
我们赞成在举行全德自由选举的基础上恢复德国的统一。但是我们不能促进那种使德国的任何部分,尤其是使整个德国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计划,也不能促进把它并入针对苏联和爱好和平的其他国家的军事集团的计划。
向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无视了把德国重新统一成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这个根本任务的重新统一德国的计划。向我们提出的一个草案规定德国的重新统一要有这样的条件:使整个德国重新军国主义化,并且不仅是把已经并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西德仍然并入这个组织,而且还要把东德也并进去,而这一点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坚决反对的。
这一切据说都是为了执行政府首脑的指示,然而这种关于德国问题的计划和草案是根本违反欧洲安全的利益和德国人民的利益的;而政府首脑指示说,德国问题的解决和德国的重新统一应当在“符合德国人民的民族利益和欧洲安全的利益”的情况下进行。
讨论欧洲安全和德国问题的结果怎样呢?
讨论表明,欧洲安全问题是欧洲各国人民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德国问题也就不可能解决。讨论也还表明,即使在两个德国存在的情况下,欧洲安全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是,为此就必须抛弃德国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计划——无论是巴黎协定,还是既包括西德也包括东德的某种居心叵测的新谋图,都必须抛弃。
讨论还表明了德国问题的解决首先应当是德国人自己的事情,如果没有德国人参加,关于德国问题的讨论是根本不可能有成果的。
这一切表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向我们的会议发表的声明中所包含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全德委员会的建议,是迫切的,是完全正确的。成立由两个德国议会代表组成的全德委员会不会违反目前存在的任何一个德国的利益,而且也不应当会损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或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现有的社会秩序。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代表们必须开始共同讨论使德国人民激动的一切问题。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必须开始接近和合作。不然就不可能准备恢复德国的统一。我们不应当把事情说成这样:仿佛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或是苏联人比德国人自己更关心德国问题的解决。只有德国人自己承担起这件事情,而苏联、美国、法国和英国给他们帮助,那个时候,德国问题的解决才会取得进展。那个时候,就会有统一德国的条件,统一的德国就会重新成为一个真正和平和民主的国家。
关于欧洲安全和德国问题的讨论还没有使我们取得一致同意的结论。但是我们希望:这种讨论会带来好处,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会再拖延,我们能够作出大家同意的结论和决定。
会议非常注意裁军问题。这个问题是关系到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的。
也许,世界各国人民渴望的无过于停止军备竞赛了。恐怕也很难否认,各国人民是在期待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这样一些国家采取防止原子战争的实际措施。充耳不闻人民的呼声,就辜负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信任。
政府首脑关于裁军问题的指示体现了消除战争威胁和减轻军备负担的愿望。为此,外交部长们受到委托,要研究裁军小组委员会的工作,考虑政府首脑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且研究有没有可能在裁军方面主动采取进一步的有用的行动。但是,已经获得的结果是不值得夸说的。
只要看一下美、英、法三国就这个问题提出的建议,就可以说明问题了。这个建议一个字也没有提到停止军备竞赛。根本没有谈到裁减军备。这个建议完全避而不谈禁止原子武器的必要性,尽管联合国早在一九四六年就赞成了这个主张。
最近,美国政府,后来还有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开始改变它们过去在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问题上所采取的态度。他们拒绝讨论裁军措施。此外,西方国家在会上采取直接违反四国政府首脑指示的态度。有人在这里不顾这些明确的指示,企图在这里证明要在现在实现广泛的裁军计划是不可能的,并且建议只建立监督和视察,而不在裁减军备方面采取任何措施。这样对待裁军问题是不可能产生积极结果的。
苏联的立场是明确的,始终如一的。我们认为:在裁军方面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实际步骤,来停止军备竞赛,并且使各国人民免受原子战争威胁。要达到这一点,只有始终如一地执行联合国组织早就一致通过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认为必须缔结一项国际公约,其中规定大量裁减各种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并且建立国际监督。
苏联政府在今年五月十日提出的建议就体现了这一切。这些建议在世界各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同情,这并不是偶然的。
苏联的出发点是:在目前情况下,有可能在裁军方面,其中包括消除原子武器的突然袭击的威胁方面,获得重大的成就。在目前条件下,在缔结规定完全禁止原子武器的全面公约之前,在道义上和政治上谴责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联合国组织根据出席这次会议的四国的倡议,作出这种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谴责,那末,人们就不能不考虑这种谴责。
我们主张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宣布自己首先不使用原子武器和氢武器,这个建议是符合这种目的的。这种行动对于巩固国际信任,对于使各国人民摆脱原子袭击的恐怖,它的意义是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的。
我们还建议我们的会议一致表示:四国在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中将放弃使用武力,并且努力只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它们之间存在的或是可能发生的分歧。
遗憾的是这些建议没有一个被西方三国接受,因此,我们只好在没有就这个重要的问题获得实际结果的情况下结束会议。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影响我们今后坚持裁军的决心。苏联仍然要同过去一样,十分坚决和始终不渝地争取停止军备竞赛和消除原子战争的威胁。
有必要谈一下第三项议程——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接触问题。
苏联代表团已经提出旨在消除妨碍东西方之间发展自由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建议,经济关系是各国之间发展其他各种接触的现实基础。
苏联代表团还就发展在文化、科学、新闻、广播、艺术、体育和旅行等方面的接触提出许多建议。但是,苏联代表团没有得到美国、英国和法国代表团的支持,它们的建议离开了七月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讨论关于接触问题时所具有的合作精神。
苏联代表团认为,如果所有的会议参加国本着四国政府首脑的指示和遵守互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原则,就这个问题达成协议是具有良好基础的。正因为如此,苏联代表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们认为,在我以上指出的各个问题上,四国代表团之间的观点是有可能接近的。当然,这一点应当在一致同意的决议中反映出来,同时对其他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继续进行工作,其中许多问题是可以在各有关国家之间的双边谈判的过程中加以讨论的。
但是,三个西方国家的代表团继续坚持完全属于各有关国家权限范围之内的、属于它们内政问题的那些建议,当然,这类建议是不能够在这个会议上加以讨论的。
我们仍然认为,在这个会议上讨论接触问题将有助于今后制订一致同意的决定。不过,苏联政府不等待这些决定,就将采取实际步骤同愿意发展接触的国家发展接触。我们希望本着扩大国际联系的共同目的在这一方面取得良好的结果。
我们十分重视政府首脑日内瓦会议的成就,因为这个会议反映了各国人民争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普遍愿望。在这个会议以后,苏联已经采取了旨在按照日内瓦精神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的许多新的措施。苏联今后仍将同那些珍视和平和国际合作的利益的人们一起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这次外交部长会议在没有通过任何重大的决定的情况下结束。
它表明,在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事业中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会遭到不小的困难,都需要克服重重障碍以及常常不是把这一事业向前推进而是向后倒退的种种情绪。甚至在今天我们也听到不符合日内瓦精神的某些东西。但是,这样的行动只能使自己陷入濒于孤立的地位,而不能改进自己在世界各国人民中间的地位。
同时,会议引起了广大公众对当前最迫切问题的注意,这不会不产生良好的影响。
现在不仅更加显示出了各种障碍,而且也更加显示出了顺利解决保证欧洲安全、裁军、德国问题、扩大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等这样一些问题的广泛可能性。我们确信,这次会议将有助于发展国际合作和进一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新华社据塔斯社日内瓦十七日电)


返回顶部